天台宗的寺庙
天台桐柏宫的介绍

天台桐柏宫的介绍【天台桐柏宫的介绍】1. 桐柏宫的历史渊源天台桐柏宫位于中国浙江省临安市天子湖畔,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四大宝刹之一,被誉为“禅宗圣地”,是中国最有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其建筑历史已有16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
2. 桐柏宫的建筑风格天台桐柏宫建筑风格典雅精致,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宫内布置精美,保存许多珍贵文物,被誉为中国文化宝库。
宏伟的古建筑群和形神兼备的佛像艺术,使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3. 桐柏宫的文化活动桐柏宫历史悠久,庙会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每年都会举行“桐柏祈年庆典”,吸引数以万计的宗教信徒来此拜祭。
同时,在寺庙内部还有僧人诵经念佛、讲授佛教文化等活动,具有一定的宗教文化价值。
4. 桐柏宫的旅游价值天台桐柏宫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拥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宫内古建筑和佛像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受旅游者喜爱,并且整个寺庙环境安静祥和,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5. 桐柏宫的意义和价值天台桐柏宫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是中国尊重和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同时,寺庙周边的自然环境奇幻,生态优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天台桐柏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仅是国内游客探奇访古的理想之地,还是吸引国外游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因此,天台桐柏宫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和巨大的旅游和经济价值。
总之,天台桐柏宫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得到广大游客和人们的认可,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天台桐柏宫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它更好地为后人发挥其意义和价值。
游天台山记表达的感情

游天台山记表达的感情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我有幸游览了这座山,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敬畏之情。
我早早地来到了山脚下,迎接我的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山门。
山门上的金字格外醒目,写着“天台山”三个大字。
我一步步踏入山门,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佛教寺庙和塔。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天台寺。
这座寺庙建于唐朝,是天台宗的祖庭。
寺庙内的香火旺盛,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着。
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合上双手,默默祈祷。
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心中涌起一股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山上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我爬上了天台山的最高峰,眺望四周。
只见群山连绵起伏,云雾弥漫。
远处的江河流淌,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这壮观的景色让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除了自然景观,天台山还有许多名胜古迹。
我参观了开山祖师智顗的座像和佛像石窟。
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他的座像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
佛像石窟中的壁画精美绝伦,绘制着佛教经典故事和佛陀的生平事迹,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发。
值得一提的是,天台山还有一处叫做“海岛”的地方。
顾名思义,这里是一片湖泊,四周被山峰环绕。
湖泊上有一座小岛,上面有一座古庙和一座古塔。
我乘船前往小岛,登上古塔,俯瞰湖泊。
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湖边的柳树轻轻摇曳,景色宛如仙境。
我不禁陶醉其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游览天台山的过程中,我还结识了一些当地的居民。
他们热情好客,向我介绍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和传说。
他们告诉我,天台山是佛教的圣地,每年都有无数的信徒和游客来此朝拜和游览。
他们也希望我能够把这里美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离开天台山时,我不禁感慨万分。
这座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决心将这次游览的经历和感受写成游记,与更多的人分享。
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天台山,将这片美丽的土地传承下去。
回到家中,我整理了照片和游记的笔记。
天台山国清寺旅游攻略

天台山国清寺旅游攻略简介天台山国清寺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是中国佛教禅宗道场之一。
国清寺建于唐朝,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是天台山重要的佛教遗址之一。
该寺庙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处重要的旅游胜地,天台山国清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
如何到达1. 飞机若您从其他城市或国家来天台山国清寺旅游,首先需要乘坐飞机到达台州市的黄岩机场。
黄岩机场有多条国内航线,连接台州市和其他主要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一旦到达黄岩机场,您可以乘坐机场大巴或出租车前往天台县。
2. 火车若您选择乘坐火车前往天台山国清寺,您可以搭乘高铁或普速列车到达台州火车站。
台州火车站位于台州市中心,是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从台州火车站,您可以搭乘出租车或公交车前往天台县。
3. 自驾车如果您自驾前往天台山国清寺,可以选择通过G15高速公路或G104国道到达台州市。
然后,在台州市内选择G104国道行驶约70公里,就可以到达天台县。
在天台县,按照相关路标指示前往国清寺即可。
寺庙介绍天台山国清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佛教寺庙。
寺庙主体建筑群分别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楼等。
其中,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是供奉释迦牟尼佛和主要菩萨的殿堂。
寺庙中有众多的佛像香炉和经文,散发着一股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旅游攻略最佳游玩时间天台山国清寺可以全年游玩,但最佳游玩时间推荐在秋季和春季。
秋季的天台山是金秋的季节,红叶满山,美不胜收。
而春季的天台山则是百花盛开,春意盎然。
这两个季节都适宜旅游和徒步。
行前准备在前往天台山国清寺旅游之前,您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了解天气:查看天台县天气预报,选择适宜的出行日期,并带好合适的衣物和鞋子。
2.特殊需求:如果您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身体状况,记得提前做好安排和准备。
3.财务准备:带够足够的现金,因为可能在山上刷卡不方便。
4.医疗用品:携带必要的常备药品和医疗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白马寺在哪个地区

白马寺在哪个地区白马寺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这座寺庙是中国佛教宝塔、密宗和摩尼教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白马寺的建筑风格独特,富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因而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区东南方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寺庙的正门面朝南,四周环绕着高墙,宛如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一旦踏入寺庙,便可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庭院中心的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非常宏大,保存完整。
宝殿内供奉着数尊佛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观音菩萨像,以及文殊、普贤等重要佛教形象。
这些佛像造型庄重,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
除了大雄宝殿,白马寺还有其他许多古建筑。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九层宝塔。
这座宝塔建于隋朝时期,高约60多米。
宝塔外观气势庄严,塔身由砖石砌成,富丽堂皇。
塔内各层有不同的佛龛和壁画,内容丰富多样。
宝塔的顶部有一个巨大的佛首,远远看去,仿佛佛祖为众生显现于世,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白马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记载,早在东晋时期,这里就是佛教的重要传播中心。
在唐朝时期,白马寺更是佛学研究的热门之地,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学习和争辩佛教的教义。
因此,白马寺成为了佛学的重要宗派之一——天台宗的发源地。
这对于研究中国佛教的历史和信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白马寺之名,与一匹白马的传说有关。
相传,东晋时期,洛阳城内曾出现过一头神马。
这匹马全身洁白无纤毫,甚至尾巴都是白色的。
城内的人们都感到非常诧异和好奇,纷纷认为这匹白马是佛祖的化身。
因此,有许多虔诚的信徒前来寺庙祈福和朝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圣地——白马寺。
而寺庙的名字也因此而得。
在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白马寺经历了许多变故与兴衰。
历史上,寺庙曾多次被毁坏和重建,如唐朝时的火灾和明朝时的战争。
但白马寺的佛教信仰和文化一直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2023年最新的长春般若寺

2023年最新的长春般若寺般若寺(吉林省长春市般若寺)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释倓虚法师(湛山大师)来长春讲“般若心经”,随后创建寺庙,取名为般若寺。
般若寺最初建在南关区西四马路。
1931年迁到西长春大街现址重建。
1934年命名为“护国般若寺”。
该寺占地七千二百平米,是长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庙。
吉林省长春市般若寺般若(拼音:bō rě ),佛教词语,亦作“波若”、“钵罗若”等,全称“般若波罗蜜多”(梵文:Praj ntilde;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罗蜜”。
为巴利文Pa ntilde; ntilde;ā 的音译,梵文是Praj ntilde;ā,意为‘智慧’。
不是日常所说的“聪明智慧”,而是指洞视彻听、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
为了跟普通的智慧相区别,所以用音译而不用意译。
鉴于此,寺庙的名字应该是般bō若rě寺,而不是人们经常叫的般bān若ruò寺。
吉林省长春市般若寺简介般若寺在长春市中心雄伟壮丽的人民广场东北角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寺院,这就是长春般若寺。
这座寺庙始建于1922年,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释倓虚法师(湛山大师)来长春讲“般若心经”,随后创建寺庙,取名为般若寺。
般若寺最初建在南关区西四马路。
1931年迁到西长春大街现址重建。
1934年命名为“护国般若寺”。
该寺占地七千二百平米,是长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庙.寺院的山门为并列的三座拱门组成,门楼檐角飞翘,错落有致,建工精巧,门侧红墙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寺内殿堂耸立,树木成荫,蔚为壮观。
进门左右有鼓楼和钟楼,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像,两侧有四大天王脚踏八怪塑像,栩栩如生。
殿后塑有护法韦驮菩萨立像.大雄宝殿建在天王殿后面,是整个庙宇的中心,宝殿外观庄严雄壮,斗拱交错,檐于高啄,画栋雕梁,彩画精丽,金碧辉煌。
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主,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后供奉观世音菩萨佛像;再后便是藏经楼,收藏着大量佛教经典。
殿前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与宝殿红绿相映,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国清寺作文五年级600字

国清寺作文五年级600字国清寺作文五年级600字1浙江省天台山的国清寺是一个古老的寺庙。
国清寺里有鱼乐池,隋梅,罗汉堂,雨花殿,大雄宝殿。
我先介绍鱼乐池吧!鱼乐池里有许多鱼。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鱼儿们有的在池里摇头摆尾,有的在吹泡泡,有的跃出水面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呢!看了鱼乐池,接着来到梅亭。
那棵隋梅枝叶茂盛,树干是褐色的,上面有许多“皱纹”。
听妈妈说,1972年,周恩来游览国清寺,作出了重要的批示,国清寺得到了挽救。
这年冬天,隋梅枝繁叶茂,重新绽放美丽的花朵。
绕过隋梅,就来到了罗汉堂。
一进门,五百个栩栩如生的罗汉就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一个罗汉手拿一把剑;一个罗汉手里抓着一条龙,好像很威武的样子;一个罗汉抱着一个小孩,坐在一头牛上。
看着看着,我怎么觉得少了一个。
哟,原来是济公啊,听别人说他塑金身是来迟了,只好站在角落了。
国清寺,一个多么美丽神圣的地方,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是我国有名的旅游胜地。
国清寺作文五年级600字2今天,晴空万里,我和爸爸妈妈阿姨哥哥一起去国清寺游玩。
车子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的香客,人们都排队去上香,大雄宝殿非常宏伟。
大殿前站满了人,我们挤进去,就找不到了自己人,怎么大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真是太感人了。
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国清寺。
国清寺座落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关镇北4公里处,景区面积2.4平方千米,它曾毁于武宗灭佛和北宋宣和二年。
宋建炎二年修复,名列“玉山十刹”之一。
清雍正十一年下诏重建,至清末、民国时期又有增建。
寺院占地2公顷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600多间古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国清寺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救重修。
全全寺面积为7、3平方千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雪中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殿等。
国清寺导游词

国清寺导游词【篇一:国清寺导游词】天台国清寺导游词导游内容:国清寺概况——隋塔——寒拾亭——五峰环抱、双涧回流——丰干桥、一行到此水西流——山门——山门殿——雨花殿——大雄宝殿——隋梅——碑亭——观音殿——中韩纪念堂——经幢——鱼乐园讲解1:国清寺概况“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天台山时留下的名句,集中表现了人们对佛国仙境天台山的向往。
国清寺就是镶嵌在天台山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与齐州的灵岩寺(山东长清),润州的栖霞寺(江苏南京),荆州的玉泉寺(湖北当阳)并称为“天下四绝”。
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晋王杨广承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遗愿建立。
历代经过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系清代重修。
1973年人民政府拨款又作了全面整修。
有殿宇十四座,房屋六百多间。
主要建筑多依清代宫式营造,分布在五条轴线上。
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
国清寺是全国重点开放寺院,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讲解2:隋塔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隋塔。
隋塔,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隋塔又名报恩塔,这是因为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为报答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而命名的纪念塔。
隋塔作为国清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成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十月。
唐武宗会昌法难时国清寺被毁,塔亦受损。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重修。
原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与杭州六和塔相似,可沿楼梯盘旋至塔顶。
因年久失修外围木结构损失殆尽,现仅存砖砌塔身。
我们现在看到的赤者黄色砖砌塔身,六面九级,高59.4米,边长4.6米。
底层朝东南方向开一门(现在为加固塔身而封堵),二层以上塔面外有壶门,内有佛龛,外壁塔砖上,雕有三尊18厘米高的精美佛像。
佛像秀眉善目,宽衣紧带,造型生动,神态逼真。
天台祖庭——光州净居寺

天台祖庭——光州净居寺王丽霞【期刊名称】《中州今古》【年(卷),期】2000(000)003【摘要】净居寺,又名梵天寺。
位于光山县城西南22公里的大苏山。
北齐天保(公元550~551年)中,释慧思结庵于此。
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释智岂页苏山从师慧思而得法。
唐神龙(公元705~707年)中释道岸建寺始名净居寺,广明庚子(公元880年)寺毁于兵火。
宋乾兴(公元1022~1023年)中复建,真宗赐额“敕赐梵天寺”,故又名“梵天寺”。
元季毁,明初修葺,崇祯末复毁。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释慧门募修。
千余年来,净居寺屡毁屡修,而今大雄宝殿风雨飘摇,几座明代建筑葸缩于苏山之阳,门可罗雀,让人难免生“衰草孤杨,曾为歌舞场”之感。
近日应邀赴光山一游,当地县志办的同志送来两张旧照片,照片后有“净居寺浮屠”字样,鉴于净居寺既是慧思结庵的地方,又是智岂页观法的场所,笔者格外注意并作了一番史地方面的考察。
照片上的三级浮屠,应当是净居寺东西两侧的舍利塔。
根据史书记载和当地人所讲,以及县志净居山图表,寺左右有塔林(图上仅见东侧有塔),寺后面蜿蜒而上,至峰顶耸立一七层宝塔,直指青天,名为紫云塔。
乾隆《光州志》记载:唐神龙中,道岸“造塔于山顶”。
相传塔顶有紫云如华而盖,凝久而不散,望到紫云者有瑞兆,紫云塔因此而得名。
此塔于...【总页数】3页(P)【作者】王丽霞【作者单位】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7【相关文献】1.天台宗佛教寺庙环境中“风水”和景观生态效应的比较分析——以光山净居寺和天台国清寺为例 [J], 刘芳;沈朝栋;柴明良2.净士宗祖庭——玄中寺 [J], 建英;海丽3.浙江天台山天台宗祖庭国清寺佛乐文化管窥 [J], 刘勇4.吉安青原山净居寺早课仪式音乐唱谱研究 [J], 龙朝明; 吴利波5.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学术研讨会综述 [J], 王照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台宗的寺庙天台宗的寺庙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国清寺简介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山南麓。
相传,公元575年,智者大师率弟子到天台,结茅为庵。
陈宣帝为大师敕建修禅寺。
后寺荒废。
隋开皇十八年(598)建天台山寺。
大业元年(605)赐额国清寺。
唐会昌灭法时毁。
大中五年(851)重建,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
宋景德二年(1005),改名“景德国清寺”。
元至正元年(1341)扩建。
明洪武十七年(1384),寺院大部被风雨摧毁。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湛山寺青岛湛山寺简介湛山寺位于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为市区唯一的佛寺。
1933年筹建,1945年落成。
面积23亩。
山门有两石狮,传为明代遗物。
寺前石砌莲花池,为放生处。
院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后为藏经楼,旧藏佛经6000余册及古代佛像。
寺后东侧小山有八角七级砖塔,耸立云表。
寺院南对黄海,东、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烟岚变幻,海阔天空。
“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
简介湛山寺筹建于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和佛学家周叔迦等倡议,得到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沈鸿烈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光庭、青岛市佛学会会长王湘汀的支持和赞助,委托时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的。
第一期工程1934年4月开工,兴建了三圣殿、僧寮及围墙、放生池,同年9月落成,12月8日举行了开光仪式。
1935年续建了讲经堂、方丈寮、执事寮、厨房、库房、茶房、浴室等。
所需资金全部是募捐所得。
第二期工程1937年动工,兴建了大雄宝殿和旧东院(后改为男居士念佛堂),1938年竣工。
所需资金全部由王湘汀捐赠。
第三期工程1937年动工,兴建了藏经楼及药师塔,1938年落成。
资金由周志辅、周志俊(原青岛华新纱厂经理,建国后曾任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兄妹捐赠。
第四期工程1941年动工,兴建了天王殿和新东院(后改为女居士念佛堂),1943年竣工。
资金由张伯祥、崔岱东捐赠。
第五期工程1944年动工,兴建了山门及台阶,1945年竣工,所需资金由林耕宇捐赠。
青岛解放后湛山寺在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进一步得到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湛山寺被迫关闭,僧人被遣送,大殿及配房被挪做他用。
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恢复和逐步落实。
1983年国务院确定湛山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在全国的重点开放寺庙。
1984年7月,原占湛山寺的单位全部搬走,青岛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150万元,由青岛房屋修建公司承包,将被破坏的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藏经楼以及山门、石狮子、药师塔、方丈寮、僧寮、客房、讲经堂等进行了全面大修,同时还修建了厕所、道路,安装了输电线路,上、下水设备、电话总机等。
由浙江天台县下炉、三合工艺厂用樟木雕刻了释迦牟尼等佛像15尊;浙江宁波佛像艺术研究所泥塑了四大天王、16尊者等佛像22尊;由苏州市民丰锅厂铸造了钟和宝鼎等法器。
在修复湛山寺的过程中,得到上海龙华寺明0、玉佛寺真禅两位大法师和苏州西园寺安上法师的鼎力协助和支持。
1985年香港大光法师向青岛湛山寺赠送了佛舍利和=虚舍利。
1986年12月30日湛山寺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北京广济寺首座明哲法师应邀来湛山寺兼任方丈。
同年6月6日湛山寺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和方丈升座仪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马绪涛、山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宇培皋、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金宝珍、副主任许焕新、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刘镇、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延令、香港湛山寺以及全国各地各大寺庙的170位来宾前往祝贺。
1989年,日本华侨王淑兰、孙盛兰居士捐资在湛山寺放生池内修建了“兰亭”一处,“兰亭”二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
同年香港郭兆明居士捐资在湛山寺内修建了钟楼和鼓楼。
发展简史1933年筹建,1945年落成。
面积23亩。
山门有两石狮,传为明代遗物。
寺前石砌莲花池,为放生处。
院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后为藏经楼,旧藏佛经6000余册及古代佛像。
寺后东侧小山有八角七级砖塔,耸立云表。
寺院南对黄海,东、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烟岚变幻,海阔天空。
“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
湛山寺,位于中国名城青岛,在建筑物最美的区域--市南区内,依山面海,景象特佳。
自1934年由佛界居士募集资金开始兴建,是年秋,“西方三圣殿”落成,举行开光典礼,至1944年山门建成,绵历十年。
为中国最年轻之名刹。
湛山寺属佛教天台宗,首任主持为当代名僧倓虚法师。
倓虚创办湛山寺佛学院,海内高僧飞锡而来,弘一大师宏开经筵,十方佛子毕聚,善男信女群集,一时盛极,遐迩著称。
八十年代以来,欣逢盛世。
政府拨款,重修梵宇琳宫,金碧辉煌。
湛山寺法运昌隆,梵行庄严,中外善信倾心皈向,再创历史之鼎盛,增时代之光辉。
景色湛山寺倚山而建,从山门到藏经楼共四进,皆仿明代宫殿建筑,明柱外露,木石结构。
全寺占地200余亩。
分中、西、东三个院落。
中院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
寺西院有倓虚法师纪念堂、三学堂和齐堂。
东院设有安养院和素香斋,供老僧颐养天年及宾客食宿。
寺东南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与寺相辉。
湛山寺前蓄山泉之水而成放生池,池畔有兰亭,白玉观音菩萨立于池中,白玉栏杆护清波,水天一色洗尘埃。
山门前一对石狮,肃立法门,石狮雕琢精细,系明代青州衡王府遗留的珍品。
山门横匾金字“湛山寺”,门旁两侧“常住、三宝”,东西石墙“转大法轮”、“佛日增辉”皆为倓虚法师手迹,笔意古拙,超凡脱俗。
入山门即天王殿,内供无冠弥勒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后则为“大雄宝殿”的护法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
宝殿庭院阔大,青松参立,石板铺路。
大殿雄壮,内供释迦牟尼佛、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左右为16尊者塑像,殿后供海岛观音。
西方三圣殿,殿前石庭平舒宽展,更显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
殿内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后供地藏王菩萨,殿两旁为功德堂。
殿前横匾“海印遗风”。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德清公,曾建海印寺于崂山那罗延窟之旁,后憨山被诬,罪谪广东韶州,海印寺被毁,从此佛法绝迹。
三百年后,居士捐资,倓虚弘法建湛山寺,试者称倓虚为憨山再来,便于三圣殿前悬挂《海印遗风》金字匾额,以志因缘。
三圣殿后为藏经楼。
藏经楼,古式阁楼上下层,坚固防火,风格独特。
藏经楼内藏《乾隆收大藏经》724函共7240册,收录佛教典藉1675部,为我国古代最大官刻汉文大藏经之一。
另外收藏一部香港版《大藏续藏经》,精装151册,为影印本,乃正藏之续编。
历任住持第一任住持虚。
1932年来青岛筹建湛山寺,由于工作得力,工程进展顺利,于是法缘大开,受到青岛佛教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担任了湛山寺第一任住持。
到1944年,虚因年事已高,宣布退居,1949年春去香港。
第二任住持善波(俗名李宝俊)。
北京人,幼年出家五台山普济寺,后求学于北京广济寺,1932年来青岛协助=虚筹建湛山寺,并先后担任过湛山寺知客、监院,1944年接替=虚任湛山寺住持。
建国后,善波于1950年10月还俗,改名李波,1978年7月10日在青岛病故,终年66岁。
第三任负责人真法(俗名孙绍安)。
山东省莱阳人,家境贫困,幼年赴东北谋生,后皈依辽宁省辽阳县千山佛爷洞(今鞍山市千山)化一老和尚出家。
1932年来青岛协助虚筹建湛山寺,1934年任湛山寺副司(即会计)。
善波还俗后,虚从香港来信委托真法负责湛山寺的工作。
青岛解放后,真法曾任青岛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遣返原籍,1978年病逝,终年85岁。
第四任住持明哲。
山东省济宁人,1949年2月8日在上海园明讲堂出家,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园瑛大法师的弟子, 1956年中国佛学院第一期本科毕业。
曾任北京广济寺首座,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教务长。
1988年应邀兼任湛山寺住持。
明哲曾任山东省第六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青岛市第七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常委,青岛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广福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极乐寺极乐寺简介极乐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东大直街,是临济宗的四十四传弟子于1924年创建。
“文革”中极乐寺遭到一定破坏,现已基本恢复。
极乐寺占地二万六千多平方米,分为主院、东跨院、西跨院三个部分。
主院建筑一千八百多平方米,东侧是钟楼,西边为鼓楼,分为四重大殿。
第一重为天王殿,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东西两边是四大天王。
第二重为大雄宝殿,为全寺最大之殿,里面供奉释迦牟尼佛。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华顶寺华顶寺介绍华顶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东北五十里,便是天台山最高峰,顶峰最高处叫拜经台,曾是智者大师求拜《楞严经》的地方。
初名善兴寺,为晋天福元年(936年)国师德韶大师创建,现存建筑为1998年重建。
寺后归云洞,相传是三国吴时葛玄手植茶圃所在,至今已有1700余年,现建有归云亭。
寺东北还有太白读书堂,西南面有右军墨池等古迹。
寺两侧密林间,原有72茅篷,东茅篷以药师庵为最大。
每逢佛教斋期,山上僧众、香客如云,这些茅篷就成了他们修炼的处所。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真觉寺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海会寺海会寺简介海会寺在阳谷城的东北50 华里,是清代典型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是元代礼部尚书曹元用的故址。
和古庙旧址。
清初此地建有财神庙,康熙四十三年,康熙帝在此庙院内御书立碑,康熙四十八年( 巳丑年) 有阿城全镇盐商及几家巨商富户筹资,弘法沙门元衡创建了大雄宝殿。
建造时把原有三间财神庙的物料移到前殿,将原财神庙由三间扩建为五间大殿。
据大殿的碑文记载,海会寺系众商崇祀财神之地。
自从大佛像泛舟南来,众商户将原财神庙迁到诚敬爱慕之所南门以内隆兴庵附近,以奉财神,用扩建的大殿,迎请佛像安供。
去南募像者乃东阿海会庵僧隆性,因此名曰海会寺。
二、刘公祠刘公祠在方丈院东,自成一院,南向的方大门,楼上写有刘公祠字样的匾。
院内大殴是刘家祠堂。
据传说刘公名襄,山西人,曾任山东巡抚,在建造海会寺时他是个大施主,在他生前就建了三间大厅,内供刘公生平的牌位。
三、运司会馆运司会馆在大寺西侧,系山西和阿城商人捐资所建,又称“山西会馆”即“南会馆”,院落两进,自成体系。
大门前有几十米长的大影壁,大门西侧便门上,分嵌着两块方石,上边用阴文镌刻着“运司会馆”四字。
门洞上有戏楼。
群众赞扬说:“运司会馆里戏楼,雕梁画栋真风流。
扇面看台分上下,入楼好比画中游”。
戏楼前是舞台,后是化装室,院中石碑二通,有东西看楼也叫圈楼。
北面是大过厅,过厅东西山墙有四个便门,门上各有横书门名,字体特殊,东前写“高平峰”,西前写“松雪丛”,后东写“雨花台”,后西写“绿霞洲”,游时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