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定性分析(2)

合集下载

无机定性分析

无机定性分析

第一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12
5、干扰物质的影响 某一鉴定反应能否成功地鉴定某离子,除上述 诸因素外,还应考虑干扰物质是否存在。例如以 H2SO4鉴定Pb2+时,如果仅仅根据白色沉淀而断定有 Pb2+ ,那就很不可靠,因为Ba2+ 、Sr2+ 、Hg22+ 等也 生成类似的白色沉淀。以NH4SCN鉴定Fe3+时,F-不 应存在,因为它与Fe3+生成稳定的FeF63-离子,溶液 中Fe3+的浓度大为降低,从而使鉴定反应无效。
课程说明及要求 第一章 绪 论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1 概述 思考题 2-2 阳离子分析 一、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 二、 第一组阳离子分析 三、第二组阳离子的分析 思考题 四、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思考题 五、第四组阳离子的分析
第一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7
第二章 定性分析
2-1 概述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 定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进 行。化学分析法所依据的是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果 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这种方法称为湿法;如果 反应是在固体之间进行的,这种方法称为干法,例 如焰色反应、熔珠试验、粉末研磨法等都属于干法。 干法分析只用少量试剂和仪器,便于在野外环境作 矿物鉴定之用。但由于这类方法本身不够完善,在 定性分析中只能作为辅助的试验方法。我们所要学 习的主要是湿法。
第一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1-8
一、 反应进行的条件
(一)定性反应 定性分析中应用的化学反应包括两大
类型,一类用来分离或掩蔽离子,另一类用来鉴定离子。 对前者的要求是反应进行得完全,有足够的速度,用起来 方便,对后者的要求,不仅反应要完全、迅速地进行,而 且要有外部特征,否则我们就无从鉴定某离子是否存在。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根据上述推断,再加上分析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那么最后必须鉴定的,可能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阴 离子了。于是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阴离子进行分别 分析。
五、分析结果的判断
在完成了试样分析的全过程后,最后要对分析 结果作出一个总的结论,回答试样“是什么”的问题 。
第八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8-14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把观察、试验、
第八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8-9
(二)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试样 用于溶解试样的酸包括盐酸、硝酸和王水,硫 酸因有较多的沉淀作用,不适于作溶剂。 在盐酸和硝酸都可用的情况下,如果需要考虑
防止挥发损失,则一般应选择硝酸,因为硝酸盐不 象氯化物那样易于挥发,在蒸发除去过量酸时不致 遭到较大的损失;当然,王水只有在两种酸都不溶 的情况才使用。
试样准备好后要分作四份:一份按下节所述进 行初步试验,一份作阳离子分析,第三份作阴离子 分析:第四份保留备用。
第八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8-6
二、初步试验
初步试验的种类很多,下面是其中最常用的几 项。
(一)焰色试验 有些元素可以使无色火焰呈现出具有特征的颜
色。这种性质对于分析单一化合物很有帮助。复杂 物质中如果存在着几种具有焰色反应的物质,则因 颜色的互相干扰而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例如,从已经鉴定出的阳离子以及试样的溶解
性出发,可以推断某些阴离子有无存在的可能。假 设阳离子中有Ag+,而试样又溶于水,那么阴离子的 第二组不能存在;如果这个水溶液呈酸性,则第一 组的大部分也不能存在。
第八讲
第二章 定性分析
8-13
又如,在选择制备阳离子分析试液的溶剂时,顺便 可以观察到这些试样加酸时有无气体排出,其气体 性质如何等等,这些都是阴离子分析中重要参考。

第二章 定性分析概论

第二章 定性分析概论

第二章定性分析概论第一节定性分析的任务和分析方法一、定义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

组分:元素或离子(无机物)——无机定性分析元素、官能团或化合物(有机物)——有机定性分析我们现在学的是无机定性分析,它是无机化学的后继课程,同无机化学有紧密的联系。

二、本学期的学习目的通过本学期定性分析的学习,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可以对常见离子及有关化合物的性质、反应条件以及它们彼此的分离和鉴定等有更深刻的理解;(2)定性分析是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很紧密的课程,学生通过己知物与未知物的分析,可进一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定性分析的半微量操作技术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细致认真的态度,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为将来进行定量分析及其他精密实验作好准备;(4)定性分析的实验方法本身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是化学实验工作者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能。

三、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的分类同分析化学总的分类方法一致……定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法进行。

化学分析法的依据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

按反应体系的特征来分,常用有干法和湿法。

1)干法干法是指固体样品和固体试剂在常温下进行反应的方法。

如:粉沫研磨法、焰色反应和熔珠反应等。

焰色反应是根据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所呈现的不同颜色的火焰,来鉴定试样中含有何种元素的方法,几种金属元素焰色如下:熔珠反应是利用硼砂(Na2B4O7·10H2O)或者磷酸氢铵钠(NaNH4HPO4·4H2O)与某些金属盐类于高温下共同熔融,反应生成熔珠,由熔珠的颜色确定金属盐类成分的方法。

如:钴的化合物与硼砂共熔反应生成蓝色熔珠偏硼酸钴:Co(BO2)2;铬的化合物与磷酸氢铵钠共熔生成深绿色的熔珠磷酸铬:CrPO4。

特点:干法分析只需少量的简单仪器和试剂,操作简便,在野外矿物鉴定上被广泛应用,但这种方法不够完善,鉴定元素种类少,一般只能起辅助作用。

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是湿法。

《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2.3定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分析化学(第2版)电子教案》2.3定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检测土壤中是否 存在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 等,以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
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定性分析可以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 气体,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以评 估空气质量,预防环境污染。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定性分析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规定的添加剂,如防腐剂 、色素等,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操作繁琐度
一些定性分析方法步骤较为繁琐,需要操作人员 耐心细致地完成。
结果解释的局限性
干扰物质的影响
样品中存在的干扰物质可能影响结果的解释,如高含量的共存离 子。
结果判断的主观性
定性分析结果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人员可能得出不同 的结论。
结果的置信度
由于定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操作上的误差,可能导致结果的置 信度不高。
实验操作与观察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如溶解、加 热、冷却、过滤等。
观察与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实验现象, 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并记录实 验数据。
结果判断与解释
结果判断
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判断待测组分是否存在,并确定其大致含量范围。
结果解释
结合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得出结论,并评估实验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通过定性分析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农药残留,以确保食 品的绿色、无污染。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
定性分析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如铅、汞、镉等, 以防止重金属中毒。
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药物成分的鉴定
01
定性分析可以用于鉴定药物中的主要成分,以确保药物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第二章 定性分析

第二章 定性分析

五、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
1.分别分析:利用特效反应,在其它离子共存 1.分别分析:利用特效反应, 分别分析 的条件下,鉴定任一想要鉴定的离子。 的条件下,鉴定任一想要鉴定的离子。这 种分析方法就叫做分别分析法。 种分析方法就叫做分别分析法。 2.系统分析:按一定的步骤和顺序将离子加 2.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 以逐步分离的分析方法就叫做系统分析法
讨论: 讨论: 1. P.39 9题、11题 9题 11题 2. 在系统分析中,沉淀本组离子时可否 在系统分析中, 代替(NH 用Na2S代替(NH4)2S? 3. 在系统分析中,本组硫化物沉淀生成 在系统分析中, 后,与母液放置过夜才离心沉降,是 与母液放置过夜才离心沉降, 否可以? 否可以?
9.(1)在第三组离子的沉淀中,Al(OH)3和 9.( 在第三组离子的沉淀中, Cr(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酸度高时沉淀不 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完全,酸度太低又容易形成偏酸盐而溶解。 完全,酸度太低又容易形成偏酸盐而溶解。另 一方面当pH>10时 部分的Mg 生成Mg(OH) 一方面当pH>10时,部分的Mg2+生成Mg(OH)2 沉淀。实验证明控制在pH=9.0 ,为沉淀第三组 沉淀。实验证明控制在pH=9.0 ,为沉淀第三组 离子最适宜的条件,在沉淀本组离子的过程中, 离子最适宜的条件,在沉淀本组离子的过程中,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降低 降低。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降低。因此加入 NH3-NH4Cl 缓冲溶液来保持pH=9.0 。 缓冲溶液来保持pH=9.0 放置太久,部分S 可被氧化成SO (2)(NH4)2S放置太久,部分S2-可被氧化成SO42-。 氨水放置太久,会吸收空气中的CO 产生CO 氨水放置太久,会吸收空气中的CO2产生CO32-, 故而使第四组的Ba 故而使第四组的Ba2+﹑Sr2+﹑Ca2+ 部分沉淀于 第三组。所以,必须使用新配制的(NH 第三组。所以,必须使用新配制的(NH4)2S和氨 水。

定性分析2-3

定性分析2-3

事实上,沉淀本组硫化物的最适宜的酸度,是通过 实验方法测得的,分离第二、三组所需要的酸度约为 0.3mol/LHCl,超过这个酸度,则第二组硫化物便不能完 全沉淀。相反,酸度太低不仅第三组硫化物有可能沉淀, 就是对于第二组中的砷、锑、锡等硫化物沉淀也是很不 利的。这是因为: 1.它们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产生出生成硫化物所必 需的简单阳离子。以砷为例: AsO33- + 6H+ = As3+ + 3H2O 锑盐和锡盐的情况与此类似。 2.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上述三种离子同 S2- 生成硫 代酸盐,而不是生成硫化物沉淀。 所以,在 0.3mol/LHCl 溶液中通 H2S ,是分离第二组 与第三组的最佳条件。
1.离子的存在形式 砷、锑、锡三种元素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但由于存在下述平衡 AsO33-+6H+=As3++3H2O SbCl63-= Sb3++ 6C1SnCl42-=Sn2++4Cl-
溶液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简单阳离子,并能生成 相应的硫化物(如SnS2、As2S3等),所以这些元素还是作 为阳离子来研究。
[S2-]=KSP CdS/[Cd2+]=7.1×10-28/10-5=7.1×10-23mol· L-1 [H+]2=6.8×10-24/7.1×10-23=0.096

[H+]=0.31mol· L-1

这说明,只要溶液的酸度不大于0.3mol/L,那么第二 组硫化物,包括较难沉淀的CdS,都可以完全沉淀出来
4. 铅的鉴定 取前面得到的甘油碱溶液,以6mol/LHAc酸化, 加K2CrO4溶液,黄色PbCrO4沉淀,示有Pb2+。如在 第一组中已检出Pb2+,则此处铅的鉴定可免。 5. 铋的鉴定 取前述甘油碱溶液 ( 保持原来的碱性 ) 滴加在新配 制的 Na2SnO2 溶液中、生成黑色的金属铋 , 示有 Bi3+: 2Bi3++3SnO22-+6OH-=2Bi↓+2SnO32-+3H2O

6--第二章色谱的定性与定量

6--第二章色谱的定性与定量

二、定量校正因子
为何引入定量校正因子? 色谱定量分析是基于被测物质的量与其峰面积 的正比关系。但由于同一检测器对不同的物质具有 不同的响应值,所以两个相等量的物质出的峰面积 往往不相等,这样就不能用峰面积来直接计算物质
的量。这就需要引入“定量校正因子”来进行校正。
绝对校正因子 一定操作条件下,进样量(mi)与响应信号(峰面积Ai)成 正比:
若各组分的f值相近或相同,例如同系物中沸点接近的 各组分,则上式可简化为:
ω i= Ai A1+A2+…+An
×100%
对于狭窄的色谱峰,也有用峰高代替峰面积来进行定量 测定。当各种条件保持不变时,在一定的进样量范围内,峰 的半宽度是不变的,因为峰高就直接代表某一组分的量。 ω i= hi fi´´ f1 ´´ h1+ f2 ´´ h2+…+ fn ´´ hn
第六节 色谱定性方法
一、根据色谱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 1.为什么色谱保留值可以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
因为在确定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各物质都有确定不变的保留值。 保留值是最常用的色谱定性方法。
2.根据保留值定性的优劣
方法简便,但应用局限性大。
3.定性方法 (1)简单情况:对于较简单的多组分混合物,其所有待测
式中Mi,Ms分别为被测物和标准物质相对分子量。
3、体积校正因子fV 如果以体积计量(气体试样)则体积校正因子就是 摩尔校正因子,因为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其 体积都是22.4L。 mi /Mi *22.4 Ai fi ’(V) = fM fV = = fS ’ ms/Ms *22.4 (V) As
.
.fi ×100%
此法是通过测量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因此,由于 操作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得到抵消,结果比较准确。

第二章定性分析

第二章定性分析

第二章 试探题与习题1.已知用生成AsH 3气体的方式鉴定砷时,检出限量为1μg ,每次取试液。

求此鉴定方式的最低浓度(别离以ρB 和1:G 表示)。

解: 最底浓度 12005.01-⋅===mL g V m B μρ 610=⋅G B ρ466105201010⨯===∴BG ρ 1:G=1:5×1042.取一滴()含Hg 2+试液滴在铜片上,当即生成白色斑点(铜汞齐)。

通过实验发觉,显现斑点的必要条件是汞的含量应不低于100μg ·mL -1。

求此鉴定方式的检出限量。

解: 检出限量 g V m B μρ510005.0=⨯=⋅=3.洗涤银组氯化物沉淀宜用以下哪一种洗液?什么缘故?(1)蒸馏水 (2)1mol ·L -1HCl (3) 1mol ·L -1HNO 3 (4) 1mol ·L -1NaCl答:应选用(2)1mol ·L -1HCl 作洗液,因为HCl 含有与氯化物沉淀的一起离子,能够减少洗涤时的溶解损失,又维持必然的酸度条件,幸免某些水解盐的沉淀析出,另外HCl 为强电解质幸免因洗涤剂而引发胶表现象。

若是用蒸馏水洗涤,那么不具有上述条件,使沉淀的溶解损失太大,专门是PbCl 2﹑HNO 3不含一起离子,反而引发盐效应而使沉淀溶解度大,NaCl 那么虽具有一起离子,但不具有酸性条件,因此亦不宜采纳。

4.如何将以下各沉淀分离?(1)Hg 2SO 4-PbSO 4 (2)Ag 2CrO 4-Hg 2CrO 4 (3) Hg 2CrO 4-PbCrO 4 (4)AgCl-PbSO 4 (5)Pb(OH)2-AgCl (6) Hg 2CrO 4-AgCl 解:(1)用NH 4Ac 溶解PbSO 4,而不溶解Hg 2SO 4 。

(2)用氨水溶解Ag 2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3) 用NaOH 溶解PbCrO 4,而不溶解Hg 2CrO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玫瑰红酸钠试法
Ba2+与玫瑰红酸钠在中
性溶液中生成红棕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 HCl 溶液,但经稀 HCl 溶液处理后,沉淀的颗
粒变得更细小,颜色更鲜红色。这一反应宜在
滤纸上进行。 ( m=0.25µ g; ρB=5 µ g /mL)
2. Ca2+的鉴定 CaC2O4试法 向试液加入 (NH4)2C2O4 , pH>4 , Ca2+ 存在时生成白色 CaC2O4 沉淀。此 沉淀溶于HCl, 不溶于HAc。 当 Ba2+ 存 在 时 , 可 向 溶 液 中 加 入 饱 和 (NH4)2SO4数滴,使用其生成沉淀,而CaSO4生 成络合物 (NH4)2Ca(SO4)2 。分出沉淀后,吸取 离心液后进行鉴定。 GBHA试法 在碱性溶液中, Ca2+与乙二 醛双缩( 2- 羟基苯胺)可生成红色螯合物沉淀。 加入碳酸钠可使 Ba2+ 与试剂的螯合物分解 。 ( m=1µ g; ρB=20 µ g /mL)
阴离子 NO2ISO32S2O32S 2-
(三)形成难溶盐和络合物
许多阴离子能与一些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
(难溶盐)。如Fe3+与磷酸(或磷酸盐)在酸性溶液
中的络合作用:
Fe3+ + HPO42[Fe(HPO4)]+ 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作为鉴定其它阴离子 时,消除 P043- 干扰,但若是鉴定 PO43- ,就有可 能由于络合作用,使鉴定受到干扰或产生漏检。
种或多种离子共存)。
(2)酸性I2-淀粉试验 在酸性条件下,向试液中加入蓝色的I2-淀粉
溶液,若蓝色褪去,则说明可能有:SO32-、
S2O32-、S
2-等一种或多种离子存在。
13种阴离子在各项初步试验中所得结果列 入P33表2-10中
表2-10
试剂
SO42SO32S2O32S2SiO32CO32PO43ClBrINO3NO2Ac-
利用某些离子能相互作用这一特性,能使分 析手续简化。即在一定酸碱环境中,当不能共存 的离子中,有一方被鉴定出来之后,另一方就没 有必要再去鉴定了。
表2-8
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的阴离子
与之不能共存的阴离子 SO32-、S2O32-、S 2-、I NO2NO2-、S 2NO2-、S 2NO2- 、SO32-、S2O32-
(2)÷(1)得: 2 9 [CO3 ] 5.110 46 2 10 [ SO4 ] 1.110
即要使 BaSO4 转化为 BaCO 3 , 溶液中 CO 3 2- 的浓 度应为SO42-的浓度的46倍
未转化时在溶液中 当达到要求时 20℃时
[SO42-]=10-5 mol•L-1 [SO42-]=0.01 mol•L-1
[CO32-]=46×0.01=0.46 mol•L-1
Na2CO3的饱和溶液为1.7 mol•L-1 100℃时 Na2CO3的饱和溶液为2.9 mol•L-1 由此可见,转化能进行。
举例2: 设MA是PbS,转化否能进行: KSP(PbS) =8.0×10-28 KSP(PbCO ) =7.4×10-14
以灼烧方法 ( 见前述 ) 除去。其他重金属离子的
干扰可在 pH=5 时加 EDTA 掩蔽。 Ag+ 的干扰可
预先以HCl沉出,或加KCN掩蔽。 ( m=1μg, ρB=2 µ g /mL)
6. Na+的鉴定 Na+ 在中性或 HAc 酸性溶液中与醋酸铀锌 Zn(UO2)3(Ac)3生成柠檬黄色结晶形沉淀: Na++Zn2++3UO22++9Ac-+9H2O= NaAc· Zn(Ac)2· 3UO2(Ac)2· 9H2O↓ 反应产物的溶度积不够小,且容易形成过饱 和溶液,故应加入过量试剂和乙醇数滴搅拌,以 促进沉淀的生成。 ( m=12.5μg ρB=250 µ g /mL)
3. 镁的鉴定 Mg2+在碱性溶液中与对-硝基偶氮间苯二酚 (镁试剂)生成天蓝色沉淀。 ( m=0.5µ g; ρB=10 µ g /mL) 4. NH4+的鉴定 NH4+与碱作用生成NH3,加热可促使其挥 发。 NH4++OH-=NH3↑+H2O 生成的NH3气可在气室中用湿润pH试纸检验。 NH3气可使pH试纸显出碱性颜色。 (m=0.05μg ; ρB=1 µ g /mL)
在组试剂的作用条件下,Ⅰ组的阴离子能生 成钡盐沉淀,Ⅱ组阴离子能生成银盐沉淀。 在组试剂的作用条件下,加入组试剂后,无 沉淀产生,则该组离子就不存在, 可以不鉴定。
(二)挥发性试验 在试液中加入稀H2SO4或HCl。若试样中含 有CO32-、SO32-、S2O32- 、NO2-、S 2- 等阴离子 ,则会产生具有挥发性的,且具有一定特性的
(二) 本组离子的分别鉴定 离心液的处理:为了避免离心液中的S2-氧化
为SO42-, 使Ba2+丢失,分离出第三组的沉淀后,
应立即加入浓HAc酸化, 加热除去H2S,并分离析 出的硫。 灼烧除铵盐:因为NH4+对K+的鉴定有干扰, 故需要将试液蒸干灼烧,以除去铵盐。残渣用适
量的稀HCl溶液溶解后,用于本组离子的分析。
气体。根据气体的特征,可以判断哪些阴离子
存在。
CO32SO32-
CO2 使Ca(OH)2变浑 SO2 有燃硫臭,使K2Cr2O7溶液
S2O32S 2NO2-
H2SO4
SO2
H2 S NO2
由橙红色变为绿色
有臭蛋味,使Pb(Ac)2试纸变黑 红棕色,能使KI的淀粉溶液变蓝
(三)氧化还原性试验 1、氧化性阴离子的试验
(3)提供碱性环境
1、具体作法:

0.1 克 试样
0.4 克 Na 2 CO 3 , 混 匀
加2.5ml,△,煮沸5′
溶液转入离心管, 离心沉降,清液用于分析
2.
2、原理:复分解反应,使难溶盐转化
MA + Na2CO3 =
情况来分析。
MCO3 + Na2A
若MA也是难溶盐, 反应能否完成需以具体
若MA也是难溶盐,反应能否完成需以具体情 况来分析。
§2-3
阴离子分析
阴离子大多为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酸根或配 离子。 本书研究的13种阴离子是:SO42-、SO32-、
S2O32-、S
、I
2-、SiO 2-、CO 2-、PO 3-、Cl -、Br 3 3 4 -、NO -、NO -、Ac -(CH COO-) 3 2 3
一、 阴离子的分析特性
(一)与酸反应
2. 难溶化合物 本组二价离子有较多的难溶化合物,如碳酸 盐、铬酸盐、硫酸盐、草酸盐和磷酸盐;而一 价离子的难溶化物则很少,如K2Na[Co(NO2)6]和 NaAc· Zn(Ac)2· 3UO2(Ac)2· 9H2O。 3. 络合物 本组离子生成络合物的倾向很小,除与氨羧 络合剂生成螯合物外,Ba2+与玫瑰红酸钠螯合 物、Ca2+与乙二醛双缩(2-羟基苯胺)(GBHA)生 成的红色螯合物,可用于相应离子的鉴定。借 助Ca2+能与SO42-生成Ca(SO4)22-络离子,可用于 Ca2+与Ba2+、Sr2+的分离。
NO2-能在稀H2SO4酸性溶液中将I- 氧化为I2 ,I2
与淀粉生成蓝色配合物。 2、 还原性阴离子的试验 (1)酸性KMnO4试法 在酸性条件下,向试液中加入 0.03% KMnO4 溶
液 , 若 能 使 KMnO4 紫 色 褪 去 , 则 说 明 可 能 有 :
SO32-、S2O32-、S2-、NO2-、I-、Br-、Cl-等存在(一
三、 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包括分组试验,挥发性试验,氧化还原性试 验等 (一)分组试验 是把阴离子按其跟某些试剂的反应分成组。
分组的目的:预测、简化分析手续
组试剂的作用:查明该组阳离子是否存在.
通常把阴离子分为三组
组别 Ⅰ组 Ⅱ组 Ⅲ组
组试剂
所含的阴离子
SO42-、SO32-、2O32-、 BaCl2 2-、CO 2-、PO 3SiO (中性或弱碱性) 3 3 4 Cl -、Br -、I - 、S 2AgNO3 (在HNO3存在下) NO3-、NO2-、Ac -
五、第四组阳离子的分析 (一)本组离子的主要性质 本组包括 Ca2+、 Ba2+ 、 Mg2+ 、 K+ 、 Na+ 、 NH4+六 种离子,称为钙钠组。按照本组分出的顺序称 为第四组。由于没有组试剂,故又称为可溶组。 本组离子的主要性质如下: 1. 离子价态的稳定性 本组离子的价态稳定,而且每种离子只有一 种价态,所以它们在水溶液中很难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它们的金属都是很强的还原剂,因而 其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被还原性金属 ( 如 Zn) 还原。
1. Ba2+的鉴定 K2CrO4试法
取已除去NH4加 1 滴 NaAc以降低溶 液的酸性 (生成 HAc-NaAc缓冲溶液 pH=4-5) 然
后 加 K2CrO41 滴 , Ba2+ 存 在 时 生 成 黄 色
BaCrO4沉淀。( m=3.5µ g; ρB=70 µ g /mL)
因此,在进行阴离子分析时,主要采用分
别分析法。
一、
二、分析试液的制备
制备阴离子分析试液必须满足的要求:
1、除去重金属离子;2、将阴离子全部
转入溶液;3、保持阴离子原来的存在状态。 方法:以Na2CO3处理试样 Na2CO3处理的优点: (1)重金属离子生成碳酸盐沉淀
(2)使尽可能多的阴离子转入溶液
其它阴离子也有一些类似的作用,因此,
在进行阴离子分析时,应事先把试液中除碱金属 和NH4+以外的其它金属离子除去。
通过对阴离子分析特性的讨论我们可以作出这 样的结论: 1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利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