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状元 八股文范文

大清朝状元   八股文范文
大清朝状元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这种在中国绝种百年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听过它的名字,但到底什么样子,极少有人看到。今从邓云乡老先生的有关文章中摘录一篇八股文的典型范文,和大家一起观赏,就当看个古董。如果哪位朋友能看懂,并把它翻译成大家都能理解的现代语言,或者能对该文进行点评,请出手。

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清代人写的文章。其难懂的程度超过秦汉以来的文章。看了这个范文,我才明白清代文章的难读,全是考八股文训练出来的文人写的。

八股文的现代定义(从词典抄的):八股文,明清两朝考试制度规定的文体。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规定每篇文章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一副对联)合起来共八股。八股文的字数规定为300字以上,450字以下,嘉庆时期放宽到600字以下。

介绍的这篇八股文范文作者是:韩菼。他的简历如下。

韩菼---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江南长洲人(即现在苏州),官作到礼部尚书。韩菼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考中状元。死后,乾隆朝追谥“文懿”。乾隆对他的评语是:“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就是说他所写的八股文,是典型范文。

[题目] 注:方括号内的文字是我加的,不是原文的文字,为了方便朋友们理解文章。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起股]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中股]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人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后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束股]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之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为我,尔亦不执为尔也,行藏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全文完。看好了,这可是考上状元的卷子。

关于八股文,再说点了解的知识

八股文题目只准从《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

的原文中找出一段,一句,或者几个字,到清朝后期,更弄出把几句话的头一个字连在一起这种匪夷所思的题。

这篇八股文的题目是“全章题”,即整个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是孔子对他最好的学生颜渊说的话。意思是说国家用你的时候,你就按照自己的主张施展才能去推行自己种种设想;国家不用你的时候,你就把自己的主张、设想收起来。能够很自然坦率地作到这点的,看来只有我和你有这点修养和作风了。

“八股文”叫作代圣人立言,就是主要文字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

文中的四付对子,要求平仄对仗。但又不同于作诗。词语典故都要在经书中、正史中提到的,不能用风花雪月等诗词典故亵渎圣人。

现在考大学、考研究生的卷子,都不会流落到市面上来,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卖废纸了。但在科举考试时,考卷在录取完成后,是要发还本人的。发回的卷子有两份,一份是考生答题时用黑色书写的试卷,叫墨卷。另一份是为了防止考官认识笔迹,在考生答题后,把墨卷上考生名字糊上,然后交给专门人员用红色笔誊写,叫朱卷。考官在朱卷上批阅。光绪朝时期,就发生过考生拿回试卷后,发现就批了四句,其余的没有批阅。这个考生于是大量的复制了这两份试卷。到处散发,结果把主考官弄回家种地去了。

这种把试卷发回的方法我看今天也可以用,看看判卷的老师是否认真地履行了职责。

_八股文范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 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 矣。 [起股]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 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 石中人也。 [中股]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 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人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我质行藏之疑,而 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后股]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束股]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 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之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为我,尔亦不执为尔也,行藏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知者予 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明清优秀八股文 士仁人一节/王守仁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中二股)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后二股)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大结)

中国历代状元轶事

中国历代状元轶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X,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于天庆十年(1203年)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X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进士状头(状元)、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XX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杜(甫)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XX二十四年(1154年)甲戌科状元X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X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

申论写作经典套路

申论写作经典套路 申论八股文格式 一、从思想观念下手 分析问题:总写一句“思想认识不到位,*****意识欠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接着展开论述。这里一般包括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可以分开来论述。例如,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安全,一些私营企业主只管自己赚钱,不顾工人*活;也有的单位负责人存有侥幸心理,不重视安全投入,没有保障安全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低下,安全措施不到位。 解决问题:针对思想意识不够当然是加强教育宣传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法制和****意识。对此,要通过多元化*****宣传,扩大效应,增强效果。学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和***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各种措施。采取设置警示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扩大社区******宣传教育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形式,寓教于乐,使广大***参与者和人民群从提高***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二、制度下手 分析问题:总写一句“******规章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规制度未落实。”下面再适当展开论述,例如,如食品安全需要建立绿色质量认证标准,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都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卫生检测规程。一些单位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虽挂在墙上,却没得到落实,以资金紧缺,无力搞安全投入,一些地方以优化经济环境为借口,纵容这样的事件发生。一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配套、不完善,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尚未落实到位。 解决问题:总写一句“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然后适当论述,例如建立起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预警制度,健全“====督查、职能部门监管、单位具体负责、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责任,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基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严格过硬的奖惩办法。一定要兑现奖惩,维护指标的严肃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一般的制度记一下啦:责任追究制、预警制度、激励约束机制、 三、接下来从措施下手 分析问题:开启句“管理不到位,执法乏力。管理监督不严, 事故查处力度不大,责任追究不到位。”再展开来,可以分析====职能部门以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一般都存在问题的,例如个别基层干部还与业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有的地方尚未真正落实到位,缺乏应有的检查、监督;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对一些违章现象没有及时查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多、力度不大;部分市、县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另外,对事故查处不够严格,责任追究不到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有失之于轻,失之于宽的现象,没有使事故责任者真正受到教育并吸取教训。 解决问题: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对以罚代管,只收费不办事的行为予以严惩。****监管监察人员要深入****一线,加强对****单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制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抢险救援能力;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般3点差不多了,再加上开头、结尾和中间的过度段,1200字足矣。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一对应,一瓶一盖。。。。

潍坊历代状元

潍坊历代状元 潍坊历代状元 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姓可考的文状元约有600名,武状元约有170名,其中属于山东籍的文科状元有36人,武状元15人,而在这些文武状元中,属于今天潍坊市辖域内的文武状元则各有7人和2人。潍坊最早的状元是北宋的苏德祥,他于赵匡胤建隆4年(公元963年)夺得宋朝开国后第四位状元桂冠。苏德祥中状元后入仕,累官至右补阙;其工诗文,但传世不多,《宋诗纪事》有载。苏德祥的父亲为后汉丞相苏禹珪。《资治通鉴》卷286记载:“(苏)禹珪,密州人也。”《潍坊古今人物》说,苏禹珪,高密人。宋时高密属密州管辖,苏禹珪应为密州高密人。由上可知,苏德祥的籍贯也应为密州或密州之高密,然而《中国状元全传》中则说,苏德祥为青州益都人,即今青州市人,不知依据何在。潍坊的第二位状元是青州市郑母镇人王曾。王曾(978~1038),字孝先,于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夺魁。王曾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考皆居榜首,创造了科举史上罕见的“连中三元”的奇迹。王曾入仕后曾两度拜相,并封为沂国公,是宋朝著名宰相。欧阳修称其“为人方正持重,在中书最为贤相”。王曾死后十余年,宋仁宗亲自为其篆碑曰“旌贤之碑”,并改其乡为“旌贤乡”。大臣赐碑篆,自王曾始。张唐卿

(《宋史》卷443误作为“孙唐卿”),字希元,青州人,少有奇才,于北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殿试高中第一,成为潍坊的第三名状元。张唐卿折桂后历任将作监丞,陕州通判。张唐卿以孝闻名,也因孝而亡。1037年其在为父办理丧事时,悲痛过度,吐血而死。对于张唐卿的籍贯,有的文章中写为山东淄州(淄川)。史载,张唐卿年轻时与淄州通判韩琦关系甚密,但不足以说明籍贯为淄川。金、元两朝潍坊无一人中得状元。到明朝,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登科者以南方人居多。有明一带,在90名状元中,北方人仅占12名,而潍坊籍又占其二。其一为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高中进士第一的临朐人马愉,其二为以状元卷闻名天下的青州人赵秉忠。马愉(1395~1447),字性和,宣德二年(1427年)参加会试、殿试,一举夺魁。中状元后按例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入内阁,参与机务,后再升礼部右侍郎。明朝状元入阁者十一人,马愉为其中之一.马愉病故后,明英宗诏赠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明朝赠官兼职,自马愉始。《明史》称马愉为正宽厚,仁慈为怀,不媚权贵,谦守自守。马愉亦擅辞章、诗文,著有《澹轩集》。受状元影响,马氏后人中文人辈出,在潍坊文苑占重要一席。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青州郑母镇人,与宋朝状元王曾同一故里。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25岁的赵秉忠高中状元。30岁时任会试同考官,

公务员考试经典申论范文分析Word版

公务员考试:如何在新变化中把握住申论写作 作为一种应试文体,申论始于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历经几年的实践、改进与完善,现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考生行测分数很高,但是其申论的分数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如下: 第一,考生没有正确地把握申论写作的技巧,且存在认识误区,把申论等同于一般写作; 第二,市场上充斥了许多不正规的辅导机构、辅导书,给考生备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第三,近10年的发展使申论考试的模式逐渐成熟,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考生忽略了这些规律。 因此,考生若能很好地掌握这些规律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申论材料更具有科学性、时事性。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考试考了“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无独有偶,很多地方的申论考试在选材上呈现这样的特点。如广东省2008年上半年公务员考试,以南方雪灾为背景阐述了我国社会救助水平不高,急需改善。因此,考生备考时更应该注意时事。唯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申论的写作思路。 其次,申论材料具有概括性、深刻性。如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第二题“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则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启示”。这两则材料说的是美国田纳西流域水电站与我国漫湾水电站给怒江开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要求考生分析两则材料中关于水电站建设的成败经验,并结合怒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它对考生的要求更高。 再次,申论材料分析具体化。如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第三题,第二个小问题,“给定材料6引用了某学报C主编提出的问题,请你站在水电规划部门的立场,对C主编的意见做出答复。

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关问题 内容提要:明代科举考试中的四书文在成化十一年乙未科会试演化成一种新的范式,即在文章的主体部分用接连而八的对句完成对题目的论述,这种独特的四书文被称为八股文,并且逐渐取代四书文成为制义的通称。最初这种格式大多是在单句题中出现,之后逐渐涵盖其他类型的题目,成为成化、弘治以后最通行的制艺范式。在这个过程中,会元王鏊之元墨及主考丘濬之程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书文之所以演变为八股文,既有历史的借鉴,亦有时代的创新;同时也是作为科举文体的两个主体——考官与举子双方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八股文/辨体/成化乙未科会试/元墨/程文 一八股辨体 关于八股文出现的年代,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王安石制作说。梁章钜《制义丛话》“例言”云:“宋王半山始作制义,《宋史》本传中无此语,不知起自何时,近人所见,则俞桐川《百二十名家选》所录而已。”①

(二)太祖与刘基制定说。《明史?选举志》云:“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② (三)洪武说。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会元黄子澄元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文,即被视为“有明一代制义之祖”,梁章钜引徐存庵之言曰:“此为文章之始,自应首录,以存制义之河源也。”(《制义丛话》卷四) (四)永乐说。永乐七年己丑会试第二名杨慈墨卷《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一节》文,有论者由此文认为:“早在永乐初年,标准的八股文格式即已出现,故可推想,八股格式当在永乐末期便已基本定格。”③ (五)成化说。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条云: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演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正一反,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立格,则每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篇一:现代八股文 我心目中的绅士淑女绅士者,男束绅也;淑女者,女良善也。破题 束绅者,贵也,其行端焉;良善者,温也,其性慈焉。承题 常思之:绅士淑女,今名也,即古之所谓窈窕淑女、谦谦君子是也。此常人之至,万民应日夜求之者也。起讲 何以言绅士:宽袍大袖,步步稳重,自强进取者也。第一股此之谓淑女:谨言慎行,字字小心,厚德有容者焉。第二股入手以声色充淑女,如鹦鹉鸲鹆,人皆好之,终不似凤凰。第三股以言语假绅士,若珷玞琇瑀,人皆好之,实难比瑾瑜。第四股起股恭谦礼让,方称君子,人皆仰之。而不惜温饱,将珍馐作泔水,可谓君子乎?温良敏慧,才是佳人,人尽乐之。而不喜甘脆,以膏粱当鲍鱼,可谓佳人乎?五六股;中股 绅士徒有礼,尚不完足,必博闻强记,四海以为己志,能引领风骚为可。七股淑女独称良,亦难全备,须广学多才,八方以为己任,堪究际天人为佳。八股后股 绅士淑女,实只男女之别;愚者贤人,确有天渊之异。此间非徒言语争辩,却需身体力 篇二: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归有光 圣经论大人之学,在于尽其道而已矣。盖道具于人,已而各有当止之善也。大人之学尽是而已,圣经所以首揭之,以为学者立法欤?自昔圣王建国,君民兴学设校,所以为扶世导民之具,非强天下之所不欲,而其宏规懿范之存,皆率天下之所当然。是故作于上者,无异教也;由于下者,无异学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当明也,故学为明明德焉。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非吾心之体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人之所以有爽德也。谓之明者,明此而已。懋吾时敏缉熙之功,致其丕显克明之实。洗心濯德,超然于事物之表,而光昭天地之命。盖吾之德,固天地之德也。德本明,而吾从而明之耳。不然,则道不尽于己,非所以为学矣。民之德所当新也,故学为新民焉。吾与天下之人而俱生,所谓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非吾分之事乎!道有升降,政由俗革,此世之所以有污俗也。谓之新者,新此而已。尽吾保乂绥猷之责,致其裁成辅相之道,通变宜民,脱然于衰世之习,而比隆三代之治。盖今之民,固三代之民也。民本当新,而吾从而新之耳。不然,则道不尽于人,非所以为学矣。明德新民,又皆有至善所当止也,故学为止至善焉。惟皇建极, 惟民归极,会其有极,归其有极,孰不有天理之极致乎!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此道之所以无穷尽也。谓之止者,止此而已。有宪天之学,而后可以言格天之功;有格天之功,而后可以言配天之治。不

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

历代庐陵(吉安)籍状元、榜眼、探花名录 状元(18) 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 宋何昌言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科公元1097年新淦(今新干县) 宋董德元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永丰 宋文天祥宋理宗宝祐四年丙辰公元1256年庐陵 明胡广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吉水 明曾棨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永丰 明肖时中明成祖永乐九年辛卯科公元1411年庐陵(今吉安县) 明陈循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乙未科公元1415年泰和 明曾鹤龄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辛丑科公元1421年泰和 明刘俨明英宗正统七年壬戊科公元1442年吉水 明彭时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戊辰科公元1448年安福 明彭教明英顺八年甲申科公元1464年吉水 明罗伦明宪宗成化二年丙戊科公元1466年永丰 明曾彦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戊戊科公元1478年泰和 罗罗洪先明世宗宗嘉靖八年已丑科公元1529年吉水 明刘同升明毅宗崇祯十年丁丑科公元1637年吉水 清刘绎清宣宗道光十五年乙未科公元1835年永丰 清刘福姚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辰科公元1892年庐陵(今吉安县) 榜眼(16) 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 宋刘沆宋仁宗天圣八年庚午科公元1030年永新 宋罗惠儒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科公元1268年永丰 明练子宁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乙丑科公元1385年新淦(今新干县)明尹昌隆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公元1397年泰和 明王艮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吉水 明周述明成祖永乐二年甲申科公元1404年吉水 明刘江明成祖永乐十六戊戊科公元1418年泰和 明陈文明英宗正统元年丙辰科公元1436年庐陵(今吉安县)明刘升明代宗景泰二年辛未科公元1451年永新 明刘震明宪宗成化八年壬辰科公元1472年安福 明刘戬明宪宗成化十一年乙未科公元1475年安福 明徐穆明孝宗弘治六年癸丑科公元1493年吉水 明罗呈明世宗嘉靖十七年戊戊科公元1538年泰和 明刘威明穆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71年峡江 明萧良友明神宗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80年庐陵(今吉安县)清姚颐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丙戊科公元1766年泰和 探花(14) 朝代姓名科别中状元时间籍贯 宋胡幼黄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戊科公元1274年永新 明李贯明惠帝建文二年庚辰科公元1400年庐陵(今吉安县)

唐伯虎经典八股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唐伯虎经典八股文《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唐伯虎 芙目盼兮。情传之矣。 夫秋波。最足关情者也,况转于临去时乎!当之者将奚以为情耶? 若曰:人之以情相感者,予亦不知其何心也。第情不可见,有显然直露其表者,而其情浅矣;乃情不可见,有隐然微示其意者,而其情转深,何也? 当猝然邂逅之余,而凝眸偶嘱,若欲传,若不欲传,觉有往复流连者,令人一望而神驰也已。如予今之所见,其人不既去哉! 方其未去也,未尝告我以心,尚有不欲遽去者,不童倾心以相告,旁观者有所不知,而身其际者,已默为喻矣。 及其将去也,亦未明言其意,尚有不忍逮去者,一若寓意于目中,传闻犹多艳羡,而历其境者,益难自持矣。 幸哉,其临去也,望伊人之不见,而将遂将迎,不尽在此秋波乎? 惜哉,其临去也,瞻彼美之云遥,而乍臆乍现,怎当他秋波那一转乎? 丰姿绰约,神已淡于秋水。而相接之际,莫我肯顾,则无如

他何耳。今也睹彼秋波,有不自禁之情,俄而光稍著焉,俄而光即敛焉,低徊而临去者。能不倾倒于那一转乎?夫螓首蛾眉,《卫风》尝致荚于硕人。则何如那一转者,传神于阿堵之间也! 莲步轻盈,袜亦足以凌波,而相值之时,莫予云觏,又无如他何耳。今也眄彼秋波,有不自王之意,不视则恐我不知焉,久视又恐人或见焉,徘徊而临去者.能不销魂于那一转乎?夫婉兮清扬,诗人每载咪于之子,则何如那一转者,相赏于风尘之外也! 谓秋波在予乎?则不应转于临去也!谓秋波不在予乎?则临去不应有那一转也!步迟迟其欲往,意默默其难忘。窈窕淑女,亦似撩人之离恨,而为此秋波也者。 谓秋波无心于临去乎?胡为而多此一转也!谓临去有心于秋波乎?则怎当他那一转也!我欲招而不敢,他欲恝而不能。彼芙人兮,亦似惧人之断肠,而为此那一转也者。 谢佳人之有意,玉虽移而神已留;愧书生之不才,形虽隔而情难已。噫!怎当乎哉! 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题目) 八股文是明清时代盛行的一种束缚读书人思想的文体,然而,有人却“戴着镣铐跳舞”,用这种死板的形式写出了绝妙文章。传为唐寅所作的《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一文,描摹细腻深入,运笔空灵洒脱,风格委婉缠绵,堪称美文妙文。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 顺治三年(1646年): 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顺治四年(1647年): 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顺治六年(1649年): 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 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 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 图尔宸(?-?,xx正xx人) 顺治十五年(1658年): 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 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 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康熙三年(1664年): 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 康熙六年(1667年): 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康熙九年(1670年):

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 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 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xx(?-?,xxxx秀水县人) 康熙三十年(1691年): 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xx(?-?,xxxx)。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八股文范文明朝优秀的状元八股文]状元八股文

[ 八股文范文明朝优秀的状元八股文 ] 状元八股文 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 八股文是什么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中国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起源于宋元的经义,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谓其定型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 年)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 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 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 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 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 参阅《明史·选举志二》,示例:清·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效??新文化运动后,八股文的形式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因此也用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或迂腐的言论。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要做出适合领导人们口胃的八股来,大家都已经感觉着头痛。”概念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两股互相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时“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 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书写难度甚高。 八股文最初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后来由于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这个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八股文就成了古代科举制度弊端的替罪羊。 同时八股文的题目出自《论语》和《孟子》,新意不足,甚至有割裂原句拼凑出题目的现象。更有甚者,一次出题的题目只有标点,难为了大多数考生。 在今天,八股文现象仍然存在。比如很多英语作文,采用固定的模板来写。甚至一些考试中,如果不采用推荐的格式和模板,阅卷老师就会对此作文打低分。还有学生毕业论文,很多理工科毕业格式都是固定的。 如有些学校就要求学生写毕业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背景知识,第三章理论基础,第四章实验设计,第五章实验结果,第六章结尾”。 这也是八股文现象。不过八股文,不能被全面否定。也有少数内容和文采俱佳的八股文,如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历代文状元名录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陈伯玉杜绾李琚羊袭吉常衮李博杨凝张正甫陈讽班肃李顾行韦谌裴俅李余李从实狄慎思莫宣卿刘蒙赵峻许佑孙归黯羊绍素崔詹崔液宋守节姚仲豫严迪贾至杨护卢庚王溆王储牛锡庶李程徐晦李固言卢储李合陈宽崔岘顾标于瓖裴延鲁归仁绍郑合敬陆扆崔胶卢文焕李超弓嗣初常无名李嶷崔曙杨誉洪源张式魏弘简卢顼郑巨源武翊黄尹极白敏中韦筹郑确郑颢卢深颜标薛迈李筠孔缄郑贻矩苏检裴格赵蒙郑益李昂虞咸王阅李巨卿杨栖梧杨凭崔元翰尹枢

李随王源中张又新郑冠宋刓李肱 卢肇于珪崔铏孙龙光郑昌图孙偓 李瀚赵观文归佾杨仲昌许且范崇凯 王正卿刘单杨儇萧遘丁泽薛展 贾棱封孟绅柳公权郑澥李群杜陟 裴思谦郑言张温琪李亿韩衮孔纁 郑蔼杨赞禹崔谔归系吴师道王维 徐征赵岳杨纮齐映黎逢郑全济 苑论陈权韦瓘独孤樟柳璟李珪 崔囗易重李郜孔纬郑洪业归仁泽 崔昭纬崔昭矩杨赞图裴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彻王归璞黄仁颖郭晙王朴扈载简文会梁嵩王克贞伍乔卢华寇湘王溥乐史邱旭张确费黄裳王崇古卢郢杨遂邓及宋代状元榜 杨砺张去华马适苏德祥李景阳刘察 李肃刘蒙叟柴成务安德裕张拱刘寅 安守亮宋准王嗣宗吕蒙正胡旦苏易简 王世则梁颢程宿陈尧叟孙何孙仅 孙暨陈尧咨王曾李迪姚晔梁固

张师德徐奭张观蔡齐王整宋庠王尧臣王拱辰张唐卿吕溱杨寊贾黯冯京郑獬章衡刘辉王俊民许将彭汝砺许安世叶祖洽余中徐铎时彦黄裳焦蹈李常宁马涓毕渐何昌言李釜霍端友蔡薿贾安宅莫俦王昂何焕沈晦李易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陈诚之刘章王佐赵逵张孝祥王十朋梁克家木待问萧国梁郑侨黄定詹骙姚颖黄由卫泾王容余复陈亮邹从龙曾从龙傅行简毛自知郑性之赵建夫袁甫吴潜刘渭蒋重珍王会龙黄朴徐元杰吴叔告周坦徐俨夫留梦炎张渊微方逢辰姚勉文天祥周震炎方山京阮登炳陈文龙张镇孙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举高正郑云从石用中王熙载吕德懋王用极张俭陈鼎杨又玄初锡南承保邢祥李可封杨佶史克忠刘二宜高承颜史简鲜于茂昭张用行孙杰张克恭张仲举张渐李炯张昱张宥张仁纪刘贞 刘师贞冯立邢彭年王寔王棠张孝杰

浅析明朝八股文的出现1

浅析明朝八股文的出现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2006级1班陕西汉中 723001) 指导老师: [摘要]:确立于明朝的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文体, 采用时间长达数百年, 影响之深远, 恐怕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因此,深入研究和考察八股文的产生,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更深刻的了解八股文。 [关键字]:八股文明朝背景出现 引言:八股文从明代产生到晚清终结,历时几百年。它不仅是科举考试文体之一,也是旧时文人普通修习的一种特殊文章体裁。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政治、教育、文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给予中国文化以很深的影响。然而它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研究其产生的背景将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它。 一、明朝八股文出现的背景 科举考试文体八股文是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而发展,它的形成并非由某人或某几个人或某个权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制定的,它是在历史的过程中,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由众多的人参与不断修补完善的结果。 1、八股文产生的源渊 就八股文的起源而言,说法颇多。商衍鎏认为起源于王安石改革时的以诗赋取代经义。郑灏若《四书文源流考》谓:“《四书》之文,源于经义,刨自荆公。”[1] 卷八从科举文体的渊源来看,“说八股文源于宋代经义是比较近于事实也比较近于文体本质的说法,也是学术界普遍比较认可的看法”。[2]P137而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中认为八股文起源于宋,行于元,最后形成于明朝。关于八股文形成的时间。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下册中认为。八股取士的实施从洪武三年(1370年)就开始了。[3]P88但是国内另一学者金诤则认为,八股文的正式形成是明代成化年间。 [4]P197 2、八股文出现的社会背景 明王朝是在农民起义的白骨堆上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明太祖朱元璋亲自经历并领导了元末农民运动,他深刻知道人民的反抗对统治者构成的威胁,因此在称帝之后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在发展生产与缓和阶段矛盾的同时,制定了很多强化其统治地位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是加强其国家机器,建立强大的军事机构,制定“大明律”,设立锦衣卫和东西厂等特务机构,对人民进行监视和镇压,另一方面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人民加强控制,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明初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大力提倡儒家道统和程朱理学。 明太祖称帝后即大力提倡儒学,封孔子为“至圣先师”,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子监功课,并把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明成祖朱棣命胡广、杨荣等编《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理性大全》,这三种“大全”,大都是程朱理学家们的著作,朝廷明令全国各地“生员”必须把它们当作必读书,规定国子监及地方学校都要“以孔子所定经书诲诸生,毋以‘仪秦纵横’坏其心术。”官方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儒学特别是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第二,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 明初为了使知识分子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而就范,对知识分子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政策。朝廷明令“士大夫不为君用者,罪该抄杀”、用高压手段对怀有二心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

大清朝状元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这种在中国绝种百年的东西,相信大家都听过它的名字,但到底什么样子,极少有人看到。今从邓云乡老先生的有关文章中摘录一篇八股文的典型范文,和大家一起观赏,就当看个古董。如果哪位朋友能看懂,并把它翻译成大家都能理解的现代语言,或者能对该文进行点评,请出手。 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清代人写的文章。其难懂的程度超过秦汉以来的文章。看了这个范文,我才明白清代文章的难读,全是考八股文训练出来的文人写的。 八股文的现代定义(从词典抄的):八股文,明清两朝考试制度规定的文体。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规定每篇文章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中,每个部分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一副对联)合起来共八股。八股文的字数规定为300字以上,450字以下,嘉庆时期放宽到600字以下。 介绍的这篇八股文范文作者是:韩菼。他的简历如下。 韩菼---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江南长洲人(即现在苏州),官作到礼部尚书。韩菼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考中状元。死后,乾隆朝追谥“文懿”。乾隆对他的评语是:“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就是说他所写的八股文,是典型范文。 [题目] 注:方括号内的文字是我加的,不是原文的文字,为了方便朋友们理解文章。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

八股文范文7篇 .doc

八股文范文7篇 记者上网查询后发现,“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的说法在网络上已经广为流传,目前已有数十个网站、成千上万名网友在热议此事。初中生指证抄袭 寿同学平时语文成绩很好,在班级里常常名列前茅。她一周前刚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作者是七堇年。寿同学班级里很多喜欢语文的同学都看过《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因为这本书是作家郭敬明推荐的好书。 6月23日,寿同学在家看报纸,看到了今年全省高考12篇优卷作文。“这十二篇文章当中,其它篇我都没有太大感觉,我唯独最喜欢《我于咖啡中看见》的这种风格,但我仔细一看,发现这篇文章中多处似曾相识,好像在七堇年的文章中见过。” 起了疑心后,寿同学拿出了自己的阅读笔记,笔记本里摘录了《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一书中她喜欢的语句。经过对比,她发现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多处抄袭,并且没有注明出处。 两成多照搬原文 根据网友的举报,《我于咖啡中看见》一文1000字左右,其中共6处、200多字引用了七堇年随笔《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的原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7年11月)。 不少高三学生告诉记者,在备战高考作文时,老师曾教他们预先准备,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和语句,可以套用到高考作文中。但是,初二的寿同学说,“这不是套用,我平时写文章引用别人的语句,肯定

会注明出处。” 文艺评论家林焱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跳开‘抄袭’话题,思考一下普遍性的问题:中学生作文教学中为什么出现一种叫‘套题’的技巧?老师怎么教的,学生怎么发挥的?高考中,这种‘套题’的面有多广?难道我们在其他一些优卷作文试卷中,看不出这种‘套题’迹象吗?名人名言、事例典故、抒情段落,各背一些,以不变应万变。写作文成了玩文字七巧板。为什么学生要这样?老师和考官们,你们有新招吗?” “套用”成普遍现象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唐生灵也说,这个问题其实暴露出中学作文教学的潜规则,那就是“套题”成为一种作文的技巧,参加高考的学生,大量背材料成为一种作文的方法,“套用”成为高考结构作文的普遍现象。 唐老师说,如果我们细心去看一下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优卷作文,很多文章你都会有惊人的“似曾相识”。有老师戏谑,要写一篇抄袭三境界的文章,题目就叫《抄袭三境界》。老师们认为,最拙劣的抄袭就是原文照抄,大段大段的抄袭;次一点便是部分抄袭,似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上乘的抄袭就是文章中有一些人家的影子,但又不能让读者在原文中找到人家文章具体的句子,借他人文章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这三境界的抄袭究竟如何,但都没有逃脱“抄袭”二字。 作文与套用原文对比 ●《我于咖啡中看见》节选

历代文状元名录

中国历代文武状元名录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孙伏伽侯君素杨纂房玄龄温彦博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陈伯玉杜绾李琚羊袭吉常衮李博杨凝张正甫陈讽班肃李顾行韦谌裴俅李余李从实狄慎思莫宣卿刘蒙赵峻许佑孙归黯羊绍素崔詹崔液宋守节姚仲豫严迪贾至杨护卢庚王溆王储牛锡庶李程徐晦李固言卢储李合陈宽崔岘顾标于瓖裴延鲁归仁绍郑合敬陆扆崔胶卢文焕李超弓嗣初常无名李嶷崔曙杨誉洪源张式魏弘简卢顼郑巨源武翊黄尹极白敏中韦筹郑确郑颢卢深颜标薛迈李筠孔缄郑贻矩苏检裴格赵蒙郑益李昂虞咸王阅李巨卿杨栖梧杨凭崔元翰尹枢李随王源中张又新郑冠宋刓李肱卢肇于珪崔铏孙龙光郑昌图孙偓李瀚赵观文归佾杨仲昌许且范崇凯

王正卿刘单杨儇萧遘丁泽薛展贾棱封孟绅柳公权郑澥李群杜陟裴思谦郑言张温琪李亿韩衮孔纁郑蔼杨赞禹崔谔归系吴师道王维徐征赵岳杨纮齐映黎逢郑全济苑论陈权韦瓘独孤樟柳璟李珪崔囗易重李郜孔纬郑洪业归仁泽崔昭纬崔昭矩杨赞图裴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邈陈逖崔光表王彻王归璞黄仁颖郭晙王朴扈载简文会梁嵩王克贞伍乔卢华寇湘王溥乐史邱旭张确费黄裳王崇古卢郢杨遂邓及 宋代状元榜 杨砺张去华马适苏德祥李景阳刘察李肃刘蒙叟柴成务安德裕张拱刘寅安守亮宋准王嗣宗吕蒙正胡旦苏易简王世则梁颢程宿陈尧叟孙何孙仅孙暨陈尧咨王曾李迪姚晔梁固张师德徐奭张观蔡齐王整宋庠

王尧臣王拱辰张唐卿吕溱杨寊贾黯冯京郑獬章衡刘辉王俊民许将彭汝砺许安世叶祖洽余中徐铎时彦黄裳焦蹈李常宁马涓毕渐何昌言李釜霍端友蔡薿贾安宅莫俦王昂何焕沈晦李易张九成汪应辰黄公度陈诚之刘章王佐赵逵张孝祥王十朋梁克家木待问萧国梁郑侨黄定詹骙姚颖黄由卫泾王容余复陈亮邹从龙曾从龙傅行简毛自知郑性之赵建夫袁甫吴潜刘渭蒋重珍王会龙黄朴徐元杰吴叔告周坦徐俨夫留梦炎张渊微方逢辰姚勉文天祥周震炎方山京阮登炳陈文龙张镇孙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举高正郑云从石用中王熙载吕德懋王用极张俭陈鼎杨又玄初锡南承保邢祥李可封杨佶史克忠刘二宜高承颜史简鲜于茂昭张用行孙杰张克恭张仲举张渐李炯张昱张宥张仁纪刘贞刘师贞冯立邢彭年王寔王棠张孝杰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家世出身与竞争机制 清代的会、殿试,始于顺治三年 (1646)丙戌科,止于光绪三十年 (1904)甲辰科,共举行112次。由于顺治九年壬辰科和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为满、汉分榜,每科有两名状元,故112科中,共取一甲进士114名。 清代科举报考,例有一定限制。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由两大等级构成。帝王、贵族、官僚拥有世袭、封爵、仕籍等一般平民多不能拥有的特权,属于“官等级”。各种生产者、未入仕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农工商,属于“民等级”。笔者稽诸史料,查考出了清代57名状元的家世出身,依据他们父辈以来的社会地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其情况是: 第一类,仕宦家庭出身。凡父辈有举人以上功名曾充任知县以上官职者,属于此类。在封建社会里,他们属于官等级。这类家庭出身者有29人,占51%。其中大臣(包括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总督、巡抚)的子弟,不足10人。第二类,士人家庭出身。凡父辈虽为读书人,但无功名及官职者,属于此类。其中有的家境十分贫困,称为寒士之家。这类出身者有20人,占35%。第三类,其他家庭出身,如商人、农民等。 他们的家境贫富不 一。"这类出身者有8人,占14%。这 第二、"第三类家庭出身的人,属于民等级。换言之,在57名状元里出身于“民等级”的占49%。 在科举时代,元魁鼎甲极难获中,士人莫不以独占鳌头为殊荣。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清代状元榜眼探花一览表 科考年代状元榜眼探花会元及弟名次二甲三甲备注 顺治三年丙戌科傅以渐吕缵祖李奭棠李奭棠探花77 293 顺治四年丁亥科吕宫程芳朝蒋超李人龙三甲201 57 238 顺治六年己丑科刘子壮熊伯龙张天植左敬祖二甲10 77 315 顺治九年壬辰科邹忠倚张永祺沈荃张星瑞二甲48 77 317 顺治九年满榜麻勒吉折库纳巴海麻勒吉状元7 40 策试满州进士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戴王纶秦鉽秦鉽77 319 顺治十二年满榜图尔宸贾勤索泰贾勤榜眼7 40 贾勤(一作查亲)顺治十五年戊戌科孙承恩孙一致吴国对张贞生二甲65 80 260 顺治十六年己亥科徐元文华亦祥叶方蔼朱锦二甲67 96 277 加科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马世俊李仙根吴光陈常夏三甲137 77 303 康熙三年甲辰科严我斯李元振秦弘沈珩二甲1 40 157 康熙六年丁未科缪彤张玉裁董讷黄礽绪二甲39 40 112 康熙九年庚戌科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宫梦仁57 239 李光地该科登第康熙十二年癸丑科韩菼王度心徐秉义韩菼状元40 123 王度心改名王鸿绪康熙十五年丙辰科彭定求胡会恩翁叔元彭定求状元50 156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归允肃孙卓茆荐馨马教思二甲8 40 108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蔡升元吴涵彭宁求金德嘉三甲1 40 136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陆肯堂陈元龙黄梦麟陆肯堂状元40 121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沈廷文查嗣韩张豫章范光阳二甲1 40 103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戴有祺吴昺黄叔琳张瑗二甲5 40 114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胡任舆顾图河顾悦履裴之仙二甲4 40 125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李蟠严虞敦姜宸英汪士竤二甲1 40 107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汪绎季愈王露王露探花60 242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王式丹赵晋钱名世王式丹状元50 113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王云锦吕葆中贾国维尚居易三甲125 50 237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赵熊诏戴名世缪沅戴名世榜眼50 239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王世琛沈树本徐葆光卜俊民二甲1 50 124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王敬铭任兰枝魏廷珍孙见龙二甲3 50 143 圣祖六旬万寿恩科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徐陶璋缪曰藻傅王露李锦二甲8 40 147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汪应铨张廷璐沈锡辂杨尔德二甲35 40 122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邓种岳吴文焕程元章储大文二甲38 40 120 雍正元年恩科于振戴瀚杨炳杨炳探花60 180 清世宗登极恩科雍正二年甲辰科陈悳华王安国汪德容王安国榜眼80 215 外加钦赐1人 雍正五年丁未科彭启丰邓启元马宏琦彭启丰状元50 173 雍正八年庚戌科周澍沈昌宇梁诗正沈昌宇榜眼100 296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陈倓田志勤沈文镐陈倓状元92 233 乾隆元年丙辰科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赵青藜二甲7 90 251 乾隆二年恩科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何其睿二甲3 80 241 清高宗登极恩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