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常见伪品 广东药检所

合集下载

7.广东道地药材鉴别PPT课件

7.广东道地药材鉴别PPT课件
叶痕较小,近下部始有栓皮,断面呈钝方形。 叶片较大而薄,浅棕褐色或浅黄棕色。
.
49
藿香段 茎、叶混合。 茎略方,周边灰褐色或 微带红棕色,被柔毛, 髓白色。 叶皱缩而破碎,灰绿色 或灰褐色,两面被灰白 绒毛。 香气特异,味微苦。
.
50
藿香梗: 类方形厚片,髓部白色,周边棕色或灰褐色。 藿香叶: 皱缩破碎,灰绿色或灰褐色,两面被白色绒毛
.
3
地道药材的形成主要是优质品种遗传特 性、特定的生态环境、成熟的栽培与加工技 术、中医实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有如下 相关因素:
• (1)特定的种质资源——形成的内因
• (2)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必要条件
• (3)完善的采收、栽培加工技术——充分条件1
• (4)传统的中医药学实践——被认知,充分条件2
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3~28cm, 2.外表面黄绿色,被密或稍疏的毛茸,有
皱纹及小油胞,里面黄白色或淡褐色, 有脉络纹。 3.质脆,易折断, 4.断面不平整,边缘有一列不整齐的 下凹的油胞,内侧稍有弹性。 5.气芳香,味苦、微辛。 以气香浓、毛茸密、. 色青、皮薄者为4佳0
橘.红
41
5.佛 手
[来源]芸香科
佛手柑
Citrus madica Lim.var.sarcodactylis
(Noot.) Swingle的干燥果实。
[产地] 我国长江以南露地栽培,以
北多为盆栽。
.
42
[采收加工] 秋季当果皮转微黄色
时即需采收,趁鲜纵刨成 掌状薄片,摊平在烈日下 曝晒,如当天不能基本晒 干,便会变色,因此,摘果时 要选择晴天。佛手鲜果与 酒接触即腐烂,宜注意。
.
35
二、绿壳砂: 呈类球形;

二十种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二十种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具有其 自身特点的疾病 。 老年病通常存在 四个特点 : 、 1身体 抵抗力弱 , 易受外邪感染 而发病 ;、 2 多种疾病夹杂 , 病情复 杂多变 ; 、 3 治愈率低 , 易复发 , 治疗棘手 , 预后情况差和高病 死率 ; 、病理十分 复杂 ,治疗过程 中容易被症状 的表象迷 4
孛 ・ ・ > 夺 ・ ・ ・ ・ > -> 寺 ・ - 夺 ・ ・ ・ ・ ・ > 夺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 ・ 4 夺 争 牵 - ・ ・ - ・ 寺 寺 夺 夺 - ・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寺 争 夺 寺 夺 夺 寺 夺 寺 寺 牵 夺 夺 4 4 4 4
21 0 2年 6月 第 4卷 第 6期
Jn 2 2 ue 01 V0. No6 1 4 .
中国 中医药 咨讯
J u M f iaTrdf n Chn s dcn fr o m o n a io M i eeMe iieI om ̄in Ch i n o ・69 ・
二十种 中药材 的经验鉴别
刺手 , 无粘手感 , 气清香特异 , 目无刺激性感觉 。 人 1. 0 2本品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 烟,常有小量灰褐 色残迹
遗 留。
51 本 品完整者呈半 月形 , . 略弯 曲如盏状 , 内有明显 的 窝 丝状交织 网络 , 似丝瓜络样 。
52 用水浸 泡后似粉丝条 , 明, . 透 体柔 软 , 膨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倍 , ~5 用
杜憬生 黄志海 黄辉庆 广州 ,1 10 502 ) ( 广东省 中医院 , 广东
【 摘要 】 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方法简便快捷 , 可基本杜绝 假 冒伪劣药材 , 应推 广和学习 , 对保证临床用药安 全有着十分

几种常见中药伪品的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伪品的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伪品的鉴别
贾清芝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
【年(卷),期】1996(011)001
【摘要】山茱萸正品山茱萸科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bd.et zucc),为干燥除去果核的成熟果肉。

炙品呈不规则片状、板状、扁筒状,果皮皱缩,表面有光泽,质柔韧不易碎;内面色较浅,欠光滑,无臭味。

【总页数】1页(P57)
【作者】贾清芝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几种常见种子中药的伪品鉴别 [J], 颜承秀;张丹
2.几种常见中药伪品的经验鉴别 [J], 林海中;费敏华
3.几种名贵中药及其常见伪品的性状鉴别差异 [J], 张燕; 戴建锋; 吴潍
4.贵州省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基源鉴别与处方应配 [J], 赵海
5.几种中药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J], 王秀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

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

厚朴与充伪品合欢皮的生药学比较中医药学注重的是整体概念,即药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

在差异性方面,不同种类的药物可能有相同的活性成分,但也有可能具有不同的活性成分。

因此,合理地鉴别和认识中药材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厚朴和充伪品合欢皮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但它们具有不同的生药学特征。

本文就以这两种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分类、药物描述、质量标准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生物分类厚朴厚朴又称为白术,其学名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白术乃是常用于治疗中医肝胆湿热、脾胃不和的中药材。

因此,白术在中药处方中具有很高的使用率。

白术品种的分布面广,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四川、福建和安徽等地。

充伪品合欢皮充伪品合欢皮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学名为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是豆科植物合欢树的树皮。

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桑皮甙和木犀酚。

据2017年中国药典规定,合欢皮使用范围广泛,具有清热解毒、安神益智的功效。

合欢皮的主要产区位于陕西、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地。

药物描述厚朴厚朴的外形为扁饼状,呈灰白色。

其性温味辛苦,具有温中健脾、除湿化痰、燥湿止汗、镇痉止呕的药效。

厚朴的药效强,因此需要注意用量。

充伪品合欢皮充伪品合欢皮的外形为灰黄色的薄片状,具有一定的臭气味。

其性味平淡,有清热解毒、安神益智、通便利水的药效。

一般来说,合欢皮的功效较弱,但副作用较小,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刺激性反应。

质量标准厚朴中国药典中规定,厚朴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以下标准:•性味特点应与对照品相符;•外观整齐,无明显变形和损伤;•没有虫害和霉变迹象;•灰分不大于5.0%;•水分不大于12.0%;•含量应在范围值之内。

充伪品合欢皮中国药典中规定,充伪品合欢皮的质量标准应符合以下标准:•性味特点应与对照品相符;•外观整齐,无明显变形和损伤;•没有虫害和霉变迹象;•断面应有光泽和纹理;•水分不大于12.0%;•含量应在范围值之内。

川贝母的真伪鉴别

川贝母的真伪鉴别

川贝母的真伪鉴别摘要:本文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对川贝母的品质及真伪进行了鉴别。

关键词:川贝母真伪鉴别贝母之名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列为中品。

陶弘景谓:“形如聚贝子,故曰贝母”。

苏恭谓:“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

据上所示植物形态来看,宋以前所用贝母可能是百合科贝母属多种植物。

《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肺,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治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可见自古即以川贝母为贝母中的佳品。

目前川贝母价格比较昂贵,市场上常见一些不法药商,将青贝母冒充松贝,小的奉节贝(板贝)和小的东贝冒充松贝或青贝出售;还有的用一轮贝母、光慈菇、丽江山慈菇、唐菖蒲、土贝母等混作川贝母出售;以次充优,以假乱真。

在云南和四川有一种“土贝母”又称“草贝母”,有误当贝母服用造成中毒死亡的报道。

本人对川贝母的真伪品鉴别分别作以下鉴别,供同行参考。

1、川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前三者按药材性质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

川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鳞茎圆锥形,茎直立,高15-40cm。

叶2~3对,常对生,少数在中部间有散生或轮生,披针形至线形,长5~12cm,宽2~10mm,上部叶先端常卷曲,无柄。

花单生茎顶,钟状,下垂,具狭长形叶状苞片3枚,宽2~4cm,先端多少弯曲成钩状。

花被片6,通常紫色,较少绿黄色,具紫色斑点或小方格,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6,柱头3裂。

蒴果具6纵翅,翅1~1.5mm。

花期5~7月,果期8~10月(如彩图1)。

彩图1:川贝母的植物形态彩图2:川贝母的鳞茎(上:青贝中:松贝下:炉贝)川贝母主产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

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甘肃贝母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等省。

梭砂贝母主产于云南、四川、青海、西藏等省区。

1-1 松贝:川贝中最小的一种,如豆如珠,故有“珍珠贝”之称。

三种被取消药用标准的药材同其替换品及易混淆品的鉴别

三种被取消药用标准的药材同其替换品及易混淆品的鉴别
川木 通 来 源 于 毛 茛 科 植 物 小 木 通 Clematis ar mandii Franch. 及绣球藤 C. montana Buch. Ham. 的干燥藤茎[ 7] 。
三者的鉴别一般用性 状鉴别 法, 其 主要特 征见表 1。 但 现代木通仅为 个别地 区的 习用品, 不 在全 国范围 内流 通, 人 们对其性状特征知之甚少, 在进行性 状鉴别时 往往感到无 把 握, 此时可用显微鉴别、理化鉴 别法作佐 证( 见表 2、3) , 特 别 在检品破碎不完整时尤为重要。
直径 9~ 32 m, 防己含有草酸 钙小杆状结晶或小方晶, 长 3~ 7 m。中国药典 中在 防 己与 广防 己项 下均 有理 化鉴 别法 的 收载, 但需要具备对照药材或对照品[ 7] , 有条件时亦可 采用。
酸 1 滴, 干后显黄绿色荧光, 用氨蒸气熏 后复显天蓝 色荧光,
历来防己的混淆品较多, 常见的 有马兜铃 科植物汉中 防
号!关于取消关 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 2003 4 2 [ 2] 国家食品药 品监 督管 理局 文件: 国 食药 监注 [ 2004] 379
号!关于加强广防己 等 6 种药材 及其制 剂监督 管理的 通 知∀2004 8 27 [ 3] 楼之岑, 秦 波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北方 编) ( 第 3 册) [ M ] 北京: 北 京医科 大学、中 国协 和医 科 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6 64~ 72, 82, 28, 7, 11 [ 4]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广 东省药 品检验所 中国 中 药材 真伪 鉴别 图 典( 2) [ M ] 广 州: 广 东科 学 技术 出 版 社, 1997 114~ 119, 31, 3 [5 ] 徐 国 钧 生 药 学 [ M ]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十种中药材搀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十种中药材搀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十种中药材搀假现象及鉴定方法魏春芬【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02(021)004【摘要】@@ 中药材销售时多以重量计算,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不惜坑害消费者,常在药材中搀假.中药材搀假是指在正品中掺入伪品、异物或非药用部位.中药材搀假现象严重影响药物的质量,给治疗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为防止低劣药材危害患者,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检查发现以下十种中药材有搀假现象.下面就搀假情况及鉴别方法做如下介绍:rn1.山茱萸中掺入葡萄果肉rn鉴定方法 (1)性状鉴定:山茱萸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表面紫黑色,皱缩,有光泽.气微,味酸、微苦涩.rn(2)显微鉴别:山茱萸粉末红褐色.有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13μm.葡萄果肉粉末紫红色.中果皮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方晶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一个细胞中常含数个结晶.rn(3)薄层鉴别:取山茱萸、葡萄果肉粉末各2g,分别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min,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加无水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展距10cm以上,取出晾干,喷以醋酐-硫酸(9∶1)溶液,在110℃烘5min,呈紫红色斑点.薄层图谱如下图.【总页数】3页(P43-45)【作者】魏春芬【作者单位】东营市药检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几种中药材的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J], 汪秋红;李金财;杜丽荣2.几种常见中药材的混淆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J], 王剑;吕国兴;吴静芬3.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J], 凌益翔4.部分中药材的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J], 李晶洁5.QuEChERS-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五十种中药材中九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 [J], 吴剑威;徐荣;赵润怀;陈波;陈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虫夏草、延胡索、黄柏等中药材商品真伪鉴别资料库示范性研究

冬虫夏草、延胡索、黄柏等中药材商品真伪鉴别资料库示范性研究

露头 者呈 棕红色 ,有光 泽 ;伪 品露 头 者 呈红 棕 色 或
黑棕色 ,有 光泽 。正 品虫体 腹 部足 8对 ,中部 4对
明显 凸出 ;伪 品 足 9~1 2对 ,足 凸 出不 明显 。正 品
虫体背 部 深 黄 色 至 黄棕 色 ,环 纹 2 O~3 O个 ,每 4
显微 没有 草酸 钙针 晶 ( )特 征 ;伪 品 可见有 较 多 束
正品虫 体头 部常 被子 座包裹 ,
2 1 1 状 主要 区别 .. 性
或 长球形 ,表 皮较 皱缩 ,有 较 多点 状 根 痕 。质 硬 而 脆 ,饮 片角质样 ,不具蜡 样 光 泽 ,味 淡 。置紫 外 光
灯 (6 n 3 5 m)下 ,显 天 蓝色 或 淡绿 黄 色 荧 光 。正 品
维普资讯
嘉 期 i国 代 药 品 中 现 中
V-。 。 N ol。 l 。o .. 9 f1

冬 虫夏 草 延 胡 索 黄柏 等 中 药材 商 口 口 真 伪 鉴别 资 料 库 示 范 性研 究
侯 惠婵 ,施 亦斌 , 江英 桥 , 刘柏 英
2 22 1层 析条 件 ...
薄层板 :1 氢氧 化钠溶 液制备 %
的硅 胶 G板 ,展 开 剂 :甲苯 一丙 酮 ( : ) 9 2 。显 色 剂 :置碘缸 约 5 i,取 出 ,放 置使 板上 碘挥尽 ,置 a rn
状 ,完 整者顶 端膨 大 ,有不 育 端 ,棕 褐 色 ;伪 品长 棒 状 ,完 整 者 顶 端 膨 大 或 有 分 枝 ,棕 褐 色 或 绿 褐
2 12腺苷 含量 ..
按 《 中国药典 》 20 版 一部 冬 05年
虫 夏 草 标 准 测 定 ( =5) n ,正 品 为 0 0 9 ~ . 1% 0 0 3 ,伪 品为 0 0 0 ~ . 4 % 。 .5 % .2 % 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c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根主要含皂苷、挥发油,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成分。
23.山茱萸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 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稻芽、谷芽和麦芽
麦芽: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 加工品。
稻芽、谷芽和麦芽
名称
麦芽
稻芽
谷芽
来源
禾本科植物大麦 禾本科植物稻 Hordeum vulgare Oryza sativa L.
(大米) L.
禾本科植物粟 Setaria italica ( L. )Beauv.(小 米)
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 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緣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 侧生,少偏生,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栽培赤芝及其饮片
紫芝
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 ~23cm。 与赤芝相比,苦味较淡。
1.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具花冠、雄蕊、雌蕊等完整花的 特征。花冠筒细长作尾状,花药聚合成筒,柱头露出于花药筒 外,顶端微分叉。水试无橙黄色直线下垂。
西红花伪品
2.用纸纤维、莲须、玉米须、黄花菜花瓣切丝 等染色的伪制品。水浸泡后褪色。
西红花水试结果
由左至右依次为纸纤维伪制品、红花、西红花。
1.水浸液应为金黄色(长时间浸泡变为橙红色) 2.色素呈橙黄色直线下垂,并逐渐扩散。 3.样品不褪色,用手轻捻应不溶散
1. 本品呈不规则卷筒状,直径 0.4~1..4cm,厚约0.2cm;
2. 外表面灰褐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 纵纹。
4.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 整齐,灰白色。
5. 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18.五、香、地、红
香加皮
为萝摩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 的干燥根皮。
绿衣枳实
芸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rifoliate (L.) Raf.的干燥幼果。
外果皮灰绿色,具短柔毛。
14.灵芝类
药典规定:多孔菌科真菌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 Leyss. ex Fr.) Karst. 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海金沙水试
正品海金沙手捻滑腻,放置水中,应浮于水面。
7.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
白花蛇舌草
水线草
白花蛇舌草伪品—纤花耳草
8.罗布麻叶
伪品-白麻叶
9.西红花
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 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藏红花不产于西藏
原产于伊朗等中东地区,我国上海崇明岛有栽培
西红花伪品
王不留行与广东王不留行
升麻和广升麻
合欢花与广东合欢花
海桐皮与广海桐皮
防己和广防己
29.名称相似的中药
鸡血藤
大血藤
五味子
南五味子
通草
小通草
北沙参
南沙参
橘红
化橘红
浮萍
大浮萍
稻芽、谷芽和麦芽
鸡血藤和大血藤
五味子和南五味子
区别点
五味子
南五味子
形状大小 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 球形或扁球形,直径
薄盖灵芝
密纹薄灵芝
灵芝孢子粉
1.地膜法 2.套筒法
15.黄柏和关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 1. 本品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具纵沟纹,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 2. 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3. 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 4. 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树舌类(树舌灵芝)
1.通常无柄 2.菌盖较厚,木质化严 重,无漆样光泽。
薄树芝(薄盖灵芝和密纹薄灵芝)
1.薄盖灵芝 菌盖近扇形或半圆形,无菌柄或菌柄粗短,木质。表面紫褐色或黑褐色,多皱折,边 缘棕黄色至红褐色,有光泽。菌肉呈均匀的锈褐色。有草菇样香气,味淡。 2.密纹薄灵芝 与薄盖灵芝性状相似,但菌盖上轮纹明显,靠近边缘更密;菌肉淡棕色。菌柄粗细不等 或者无柄。
10.猫爪草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块根。
散结,消肿。用于瘰疬 未溃、淋巴结结核。
伪品—夏天无
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用于中风偏 瘫,头痛,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疼痛。
11.酸枣仁和理枣仁
正品酸枣仁: 1.表面紫红或紫褐色; 2.两面圆隆状鼓起, 或一面稍平坦,一面 鼓起; 3.表面光滑,无斑纹。
径5~8mm
4~6mm
果肉
柔软显油润
干瘪皱缩,紧贴于种子 上
种子表面
有光泽
略呈颗粒状
通草和小通草
北沙参和南沙参
化橘红和橘红
浮萍与大浮萍
稻芽、谷芽和麦芽
稻芽: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稻芽、谷芽和麦芽
谷芽: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 ( L. )Beauv. 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 炮制加工品。
24.细辛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 、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根及根茎。
一、扰乱市场价格 二、影响治疗效果 三、产生毒副作用
快速鉴别的小工具
便携紫外光灯
珠宝鉴定放大镜
透明水杯
1.冬虫夏草
①子座 ②虫体
冬虫夏草鉴别点
伪品
亚香棒虫草: 虫体表面具黑点状气门、虫体 中部表面纹理不呈1宽3窄排列
凉山虫草: 子座细长 环纹不呈1宽3窄
伪品
新疆虫草: 子座少见、虫体中部表面纹理 不呈1宽3窄排列
18.五、香、地、红
红毛五加皮
为五加科植物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ns及其变种毛梗红毛五加A.giraldii Harms var. hispidus Hoo的干燥茎皮。
本品为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的五加皮习用品,在四川分布较广,蕴藏量也 较大,与正品的主要区别点为:外表面密生黄色或黄棕色,密生黄棕色、红棕色或 棕黑色的皮刺,皮刺下向或下顺向一侧,细长似针状,直而不弯,基部膨大,容易 与正品五加皮区别。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 中成药/中药材(饮片)室
黄国凯
2017年7月25日 广东普宁
序论
药品经营是药品流通的重要环节, 是直接面对消费者,患者的最前线。 把好经营环节的药品质量关, 对群众生命健康有着重大意义。
常见问题
一、品种混乱 二、质量欠佳 三、名称错误 四、评价与建议
一、品种混乱
中药材的品种混乱问题,长期扰乱中药材市场
地蚕: 唇形科植物地蚕的块状根茎
虫草增重
染色虫草—水试
2.人参和西洋参
人参和西洋参片的区别
人参:皮部与木部中心多具裂 隙,木部放射纹理不明显
西洋参:皮部可见黄棕色点状树脂 道,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木部略呈 放射状纹理
3.玫瑰花和月季花
常见伪品
4.延胡索和零余子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 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 白心时,取出,晒干。
三、名称混乱
中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长期存在
一、药典名称与地方习用名称不同 二、药典收载的名称相似品种 三、地方习用品种差异
28.带“广”字的药材
金钱草 海风藤 王不留行
升麻 合欢花 海桐皮
防己
广金钱草 广东海风藤 广东王不留行
广升麻 广东合欢花
广海桐皮 广防己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
海风藤与广海风藤
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密封,保存在阴凉干 燥处,防止有效成分的挥发。
27.制何首乌
何首乌片或块.照炖法(附录Ⅱ D)用黑豆汁拌匀,置 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或照蒸法(附 录Ⅱ D),清蒸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 棕褐色,或晒至半干,切片,干燥。 炮制不恰当或火候不够,补益效果差,仍有泻下作用。
1. 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 松软常呈鱗片状,易剥落; 2. 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 平滑,有细纵纹; 3. 香气特异,味苦。
18.五、香、地、红
地骨皮
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祀Lycium barharum L.的燥根皮。
1. 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 无横长皮孔样疤痕,有不规则纵 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 2. 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 坦,有细纵纹; 3. 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理枣仁(滇枣仁)鉴别点: 1.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 2.整体较酸枣仁扁; 3.有的表面有深浅交织的 斑纹。
12.肉桂和土桂皮
肉桂为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
1.断面内层和外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 2.内表面用指甲划之有油痕 3.味甜,辣。
土桂皮
樟科植物阴香、柴桂等的树皮。
1.断面内外层间无线纹; 2.内表面划之油痕不明显; 3.香气较淡,味微甘而带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