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
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_A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

3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另取人参二醇与人参三醇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 l 含1m g 的混合液。
313 展开剂制备 氯仿2乙醚(1 1)。
314 实验方法 取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Λl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用展开剂展开至约15c m ,晾干,喷以硫酸甲醇溶液(1→2),在105o C 烘干约10分钟,置紫外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见图3。
11颐和春胶囊 21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图3 供试品及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对照品色谱图315 阴性对照试验 取川牛膝、锁阳、淫羊藿、蛇床子、沙参、冰片、覆盆子、熟地黄、韭菜子(炒)、附子(制)路路通等药材按处方比例混合研细,取细粉,按以上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溶液作为样品液,取此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Λl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同上实验方法,此样品液未见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位置斑点。
见图4。
11未加人参的药材混合粉末 21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图4 未加人参药材及人参二醇、人参三醇色谱图4 讨论按此方法对3个批号的颐和春胶囊进行有效成分鉴定,结果都呈正反应,显色明显,本方法可作为该药品的鉴别实验。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A 及丹参素的含量比较Ξ严 红,高 扬,郭 伟,程 筠(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中丹参酮 A 及丹参素的含量。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结果: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及脂溶性成分丹参酮 A 含量差异很大,两种成分之间无一定关系。
结论:建议《中国药典》增加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定量指标,为保证丹参制剂的疗效,应根据制剂的工艺特点,进行相应定量指标检验。
关键词 丹参,丹参酮 A ,丹参素,高效液相色谱中图分类号:R 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687(2003)0320010203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S alv ia m iltiorrh iza Bge 干燥根及根茎,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栓塞、肝脾肿大、化脓性感染等疾病。
不同厂家丹参胶囊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比较_王国辉

医药导报 2013 年 2 月第 32 卷第 2 期
·235·
B 的含量,对丹参酮ⅡA 不作测定要求。由此可见,丹 参胶囊正式标准是目前国内少数以丹参酮 ⅡA 和丹酚 酸 B 作为双含量控制对象的制剂,完全与丹参药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标准要求一致,有利 于药品质量的控制和监测。
较明显。结论 两组测试样品的 4 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丹参胶囊; 丹参酮 ⅡA; 丹酚酸 B; 丹参素; 原儿茶醛; 色谱法,高效液相
中图分类号 R286; R927.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0781( 2013) - 0233 - 03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的药理学活性成分主 要为丹参酮ⅡA、丹酚酸 B、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等[1-2], 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国家药品标准》 中大多数只采用了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来表征丹参制 剂的质量[3],由此导致丹参制剂的质量标准和疗效一 直饱受争议[4-5]。丹参胶囊目前国内只有两家生产,且 执行两个不同的药品标准。为进一步监测执行不同标 准的产品的内在质量,笔者在前期工作基础上[6-7],对 两个厂家生产的各 3 批样品进行分析,以期全面评价 不同厂家丹参胶囊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1. 1 仪器 Agilent 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变波 长扫描紫外检测器和 Agilent Chemstation 色谱工作站 ( 均为美国 Agilent 公司) ,BP211D 型电子天平( 德国 Sartorius) ,SK5200H 超声波清洗器( 上海科导超声仪 器有限公司,频率 53 kHz,功率 200 W) 。 1. 2 试药 丹参胶囊( 海南赛立克药业有限公司,简 称赛立克,批号: 090802,100101,100901; 西双版纳雨 林 制 药 有 限 责 任 公 司,简 称 雨 林,批 号: 100526, 100701,100910,均购自市场) ,丹参酮ⅡA 对照品( 批 号: 110766-200416) 、原儿茶醛对照品 ( 批号: 110813200501) 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丹参素对 照品( 批号: 22681-72-7,纯度 > 98% ) 、丹酚酸 B 对照
市售不同产地的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比较

【 bt c】 Ojcv oneta e ot t ae nh oe kiSNa io h B e r n m re Me osA A s at r b te T vsgtt n nvrt o t sn n a iml 盯 g c r t a t t d ei i i eh c e iy fa i I n t i n i ue k . h
【 e o d 】 T n hn n A H L S li miir ia u g K yw r s a s i eI ; P C; a a lor z n e o I v t h B
丹参 是唇形科 植物 丹参 S l am lori u g a i ii hz B n e的干燥 根 及根 茎 ,是临床最 常用 中药 之一。具有祛瘀 止痛 ,活血通 络 , v tr a
收 稿 日期 :2 1— 3 2 000—7 作者 简 介 :麦 少 霞 ,女 ,广 东 省 人 ,主 管 药 师 。
清心 除烦 的功效 。丹参酮 I 是丹参 的主要有效成分 之一 ,具 I
有抗菌 、抗氧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心肌耗氧量 以及抑 制
3 讨 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状及诱 发原因等 。如疼痛突然加 重 ,或呕 吐 、黑便 ;或寒 颤 、
D tr n t n o a sio eH i r u ava Miirhz u g n C re tMa kt / A h oi HE  ̄ a, eemiai fT n hn n o n Vai s S l lo r i B n ei u rn r e /M IS axo o i t a ,C N L un WA GL iz O GJ n fund n rv ca silfTaioa hns d i , un zo 1 1 0 C ia N e H N u G ag ogPoi i Ho t r tnl i eMei n G aghu5 02 , hn) , n l pao di C c ce
泰山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根_茎_叶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比较_齐永秀

药 物 生 物 技 术Pharm aceutical Biotechno logy 2006,13(4):279~282泰山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根、茎、叶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比较*齐永秀,曹明亮,王晓丹,高允生,夏作理(泰山医学院,泰安271016)摘 要 选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选用氨水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用H L PC法测定泰山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根中均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丹参叶中丹参素含量较高;丹参茎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较低。
研究表明泰山三种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丹参叶含丰富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提示丹参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丹参;丹参酮ⅡA;丹参素;原儿茶醛;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R2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915(2006)04-0279-04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 hiz a bg e)通常以根部入药,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热安神的功效[2]。
丹参能改善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调节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素A2 (T A2)平衡,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增值迁移等[3],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应用甚广。
白花丹参(S alvia m iltiorr hiz a bg e.f.alba)为丹参的白花变型,主要分布于山东境内,其他地区较为少见,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1],白花丹参除具有丹参的生物活性和用途外,对治疗血栓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4]。
泰山产丹参主要为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种植白花丹参。
文献报道[5,6]丹参地上部分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
为进一步探讨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主要有效成分有无明显差异,以及丹参茎、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本文采用H PLC法对泰山丹参根、茎、叶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了分析,对种植丹参和野生丹参同一部位有效成分进行比较,为丹参种植和茎、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i n c r e a s e d a f t e r d yi r n g . Co n c l u s i o n s S a l v i a n o l i c a c i d B, t h e i mp o r t a n t c o mp o n e n t i n Da n s h e n, i s t h e p r o d u c t i n d u c e d b y p o s t — h a r v e s t d r -
h j g h p e f r o r m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 Re s u l t s S a l v i a n o l i c a c i d s c o n t e n t s i n f r _ e s h s a mp l e s w e r e mi n o r(s a l v i a n o l i c a c i d B c o n t e n t<
F E N G X i a o . y a n . Z H O U G u o - j u n , L I Y a n . e t a l
(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N a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s , C o l l e g e f o L f i e S c i e n c e s , F u d a n e 舟 , S h a n g h a i 2 0 0 4 3 3 , C h i n a )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研究摘要】目的:建立丹参药材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来源丹参药材的质量。
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min、10%~25%A;8~20min、25%A;20~25min、25%~40%A;25~35min、40%~100%A;35~40min、100%~10%A;40~45min、10%A),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
结果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IIA分别在0.03712~0.5568mg/mL(r=0.9971)、0.02204~1.102mg/mL(r=0.9992)、0.277~8.31mg/mL(r=0.9999)、0.01608~0.804mg/mL(r=0.999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72%)、102.4%(RSD=1.05%)、102.9%(RSD=1.67%)、97.9%(RSD=1.42%)。
结论: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不同产地的丹参其药材的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其本身就具有非常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的对不同产地的丹参材料进行质量评价。
【关键词】丹参;不同产地;质量评价;多指标测定;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 B;丹参酮 IIA丹参主要由根茎和和干燥根组成,其本身是一种唇形科的植物,在《本草纲目》中对丹参产地有相关的记载,丹参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丹参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并且野丹参资源现在已经濒临绝迹。
现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建立了丹参的栽培基地,在我国丹参的养殖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种产业。
丹参的质量对丹参的药用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丹参种植的时候必须要不断提高丹参种植土壤得质量,只有这样培育出来丹参药材质量才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在进行丹参栽培的时候还必须要不断加强对丹参种植地形的重视度,本文采用HPLC的方法对14批不同产地的丹参进行研究,对这14种不同产地丹参的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相关含量进行研究,并对研究的结构进行对比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丹参产业的发展,让丹参药材的本身的药用价值能够得到提升。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38中国处方药 第18卷 第10期·实验研究·采用乙腈-0.1%磷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
③本试验考察了不同柱温、流速对分离度及基线是否平稳的影响。
本试验考察的柱温为25℃,30℃和35℃,试验结果表明,柱温对其的影响较小,因此本试验柱温采用30℃;还考察3种不同流速0.8 ml/min 、1.0 ml/min 、1.2 ml/min 对分离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 ml/min 时分离度较好,基线也较平衡,故本试验采用的流速为1.0 ml/min 。
参考文献[1]尚云冰,曲夷.再论大承气汤[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2):135-136.[2]魏江存,秦祖杰,谢臻,等.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变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392-5396.[3]张保国,梁晓夏,刘庆芳.大承气汤现代药效学研究[J].中成药,2009,31(9):1427-1430.[4] Peigen X , Liyi H , Liwei W.Ethnopharmacologic study of Chinese rhubarb[J].J Ethnopharmacol ,1984,10(3):275-293.[5]魏江存,陈勇,谢臻,等.中药大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7,28(25):3569-3574.[6]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492.[7]刘学仁,张莹,林志群.橙皮苷和橙皮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2011,20(4):329-333,381.[8]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3-24.[9]历淑芬. 大承气汤传统煎煮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10]李丽,肖永庆.大黄饮片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803-813.表5:DCQT 样品测定结果(n =6)成分/样品平均质量浓度(μg/ml)RSD (%)柚皮苷867.24 1.55橙皮苷22.86 2.29新橙皮苷482.81 1.26芦荟大黄素 6.90 2.05大黄酸27.84 2.21和厚朴酚19.60 2.53厚朴酚74.04 2.64大黄素13.57 3.01大黄酚38.69 2.75大黄素甲醚14.212.83丹参属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茎与干燥根,同时也属于我国传统珍贵中药材,历史悠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丹参为唇 形科植 物丹参 S/ar/ r / a / rt rz v d / h a o Be 的干燥根及根茎 , 国大部分地 区均产 。该药 g. 全 材味苦 、 温 , 微 具活血化淤 、 安神宁心之效 。有效成 分达 3 余种… , 0 大致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水溶 性成分有增加冠脉流量 、 抗心肌缺氧等作用 , 中原 其 儿茶醛为抗心绞痛 有效成分 , 丹参素是治疗 冠心病 的主要成分L 。 由于其 对心血管 系统 的特殊作 用 , 2 J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 很多研制单 位仍在继续 探索丹
W AN D opn Z U i 卜 LA G G agy R A igh a, H N hn -n G a — ig , HO X n IN un —i, U N J -u Z A G Z ogl 2 n i
,
(.h 研 Lb a r o  ̄ 17e ao tyfc ro
,fr a r r usf 汹D ri e n isAae yf y oN t a Po c u l d to uP v cad h e c m on C n e剂丹参酮具有抗 菌 、 抑菌 、 、 抗炎 消肿 、 拟生理雌激素等作用 , 可广泛用于 各种外科 、 五官科等感染及妇科和痤疮等疾患 , 无耐 药性及毒副作用L 。本文对全 国六个重要丹参基地 3 J 产 的丹参药材进行有效 成分分析 , 方法简便 、 快速 、 可靠 , 了满意 的结果 , 取得 并制定 了水溶性成分 的含 量测定标准。
S lie Miirhze wa xrce y ava horia se t t b a d
smeDaS e lnig b ssw r 0 ) e . e w trslbe cmp n ns i o n h n p t ae ee c叫 a d Th ae-ou l o oe t n a n r
ri ef m ih uT nRe su p r s, . gi v r rm rd r . hz o GuZ o o g ni p emot0 4 r e ey ga cu edI a r a n l
K yw rsDnhnH L :a hn u p t ̄ a y ; n i n — e od:aSe ; Pc Dn e ;ro e hl d t s ne l A S S o c c &b a h o I
(. 1 贵州省、 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阳 500 ; . 502 2 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 贵阳 500) 5o2
摘 要 : 索 氏提取 法提取丹参 的水溶性 有效成 分 , 冷浸法提取丹 参的酯溶性 有效成 分 , I L 用 用 以 - C法测 得 的丹 I P
参素 、 丹参酮 Ⅱ A和原儿茶醛含量为考察指标 , 对全国几个著名的丹参药材基地种植的丹参中丹参素、 原儿茶醛
和丹参酮 Ⅱ A的含量及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不同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河南和四川产的丹参 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最高, 每克药材丹参素含量分别为 l. g 2 . g每克药材原儿茶醛含量分别为 97 I 和 03 I , 9n 5n 55 g . g贵州铜仁地区产的丹参丹参酮 Ⅱ . I 和43 I , 8n 5n A含量最高 , 每克药材达 04I 。 . n g 关键词: 丹参; L ; m, 丹参素 ; c 原儿茶醛; 丹参酮 Ⅱ A
1 2 方法与结果 .
12 1 样 品 的制备 ..
分别精密 吸取丹参 素钠 和原儿 茶醛混合 溶液 l4 8 l、6 2 、4 2 L进 样 , 、 、、2 l 、0 2 、8 以峰面 积为横 坐 标, 对照品量为纵坐标作图 , 得一条基本过原点的直 线 。丹 参 素 回归 方 程 为 A = 11187 0 . 32*C + 0
维普资讯
天然 产物研究 与开发
7 0
NA1 J 1 t 1RA PfODU SE cT RE ARC A EVE. MEN H ND D I DP T
不 同产地丹参 中有效成分 的含量 比较
王道平 , 欣 一, 周 梁光义 , 阮靖华 , 林2 张中
取丹参素钠 和原 儿茶醛混合液 连续进样 5 , 次
检测指纹图谱 , 结果 R D分别为 0 1%和 O2 %。 S .3 .l
127 重现性 试 验 ..
用氯仿配制 O22m / L . gm 丹参酮 Ⅱ 8 A溶液备用 。
123 色谱条件及 系统适用性试验 ..
取铜仁地区产 的丹参药材 5 , 份 精密称定 , 按供 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 品 , 检测 H L , P C 结果丹 参素和原儿茶醛 R D分别为 13%和 15%。 S .7 . 2
取方法 , 因素考查 了提取方法 的影 响, 单 结果发现 以 上三种提取法提取成 分差异不大 , 参酮 ⅡA含量 丹 接近因此考虑操作相对 简单 的冷浸 法 ( ) 行提 2h 进 取, 考虑 到氯仿溶剂在 L c系统 中会 出现较大 的溶 剂峰, 又经氯仿一 甲醇系统和乙醚一 甲醇 系统 的 比较 , 确定 以乙醚一 甲醇( :) 5 1冷浸 2h 为丹参酯溶性 成分
将提取液趁热过滤 , 冷却后定容 , 即得 。
122 标 准品的制备 ..
126 精 密度试验 ..
取经减压干燥过夜的丹参素钠 、 儿茶醛对照 原 品适量 , 蒸馏 水定 容 , 用 制成 每 m L中含 丹 参素钠
037n , .8 g原儿茶醛 004n 作为对照品溶液 , a . g 8 a 同理
H I 0 效液 相色谱 仪及 Ces tn P 高 1 0 hmti 色谱 工 ao 作站 。 甲醇、 乙腈均为色谱纯( 美国天地公 司)水为新 ,
维普资讯
王道平等 : 同产地 丹参 中有效成分 的含量比较 不
7 1
鲜乐百 氏纯净水 , 04 n 过 . t 滤膜 , 5a 冰醋酸为 A R级
ca e d dti. n Ⅱ Ac t tw rdtmndb PC Te ot t0sv nl i i hl h ea l i e 一 n n e e i H L .h n  ̄ al oc c d y n as n ho o es e e r e y c es f la la dn眦
S o S i xrcinwa n eft ou l o o n n a xrce y cl-o k x o a . a S e u poo ̄e u - h t t y a d t a- lbe c mp e t w se t td b odsa e e n e a o h s s a d n w y D n h n S . rtc
表明丹参素在 O55 .8 z 范 围内具 有 良好的 . ~388/ 5 g
线性关系。
12 5 稳 定 性 试 验 ..
取丹参素钠 和原儿茶醛混合溶液 , 分别在 O 2 、、 8 l 、6 2 测 指纹 图 , S 、2 l 、4 h检 R D分 别 为 0 3% 和 .1
02 .7% 。
取各地 区产 的丹参药 材各 2 粉 碎 , 4 0g 过 0目 筛 ,o℃减压干燥 2h精密称取约 2g置索 氏提取 6 , ,
器 中用 1 L水作提取溶剂 , 氏提取 1 。 0m 0 索 6h
具有 良好的线性关 系。
文献对丹参酯溶性成分的报道 , 以氯仿一 多 甲醇 系统冷浸 、 超声提取或联合使用 , 为了选择较优的提
参酮 Ⅱ A峰计算应不低于 20。 oO 数据处理方法为外标峰面积测定法 。
1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
( 上海化学试剂有 限公司) 。丹参索钠 ( 含量 >9%) 8 对照品上海 医科大学药学 院天然药化室提供 , 原儿
茶醛和丹参酮 ⅡA分别购 自中国药品生 物制 品检定 所 , 号分 别 为 0 1一 00 批 80 004和 c6 — 0 1。丹 参 2 . r 6 00 l 7 2 药材分别采 自河南 、 安徽、 甘肃 、 i 四J 和浙江 , I 贵州铜 仁地区药材 由贵州神奇制药有 限公司提供 。
dl t n n o c e hl bds e . gad . gTe ot t fas n ai S veMho n h c t t0 p t a a e e wr 55 m n 3 m .h cnn o tl ̄ e i Rd ai i r , e es fro t c dy e 8 o 4 5 e lh n x la i-
d I
 ̄ v e io di h r a M i-
f m Hea n i un i rlt eyhg . h o neRo Da S e uw r 9 7 ga d2 .5 m ne eyga c e r o n na dSe a s ea vl ih T ec t f n h nS ee1 .9r n 0 3 si v r rm md h i / a
19262 R =0999 表 明 丹 参 素 在 037~ .675, . 9, 9 . 8
1 . 5 z 范围内具有 良好 的线性关 系; 08 / 3 g 原儿茶醛 回
归 方 程 为 A = 969 84 * c 10858 R = 4 . 94 9 -.8 18 . 0995表 明原儿 茶醛在 004~232/ 范围 内 .99 , .8 .5 z g
的最佳提取条件。
分别精密吸取丹参酮 Ⅱ A溶液 2468 1、2 、、、、0 1、
l L 4 进样 , 以峰面积为横坐标 , 对照品量为纵坐标 作图 , 得一条基 本过原点 的直 线。丹参酮 ⅡA回归
方程为 A= 32AA 1 -94 l2 , 53 . . *c 2 . 18 R=1000 .. A5 7 . 0, 0
中图分类 号 : ̄72R8 .1 I 2 .;227 L
Th mp rs n o fe t e Co o e t d x S li e e Co a io fEf ci mp n n s i Ra i a va v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