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镜下复位固定技术

合集下载

关节镜下复位丝线固定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下复位丝线固定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本 组 18例术 后 随访 6~34个 月 。KT2000检查 (膝 关节 前抽 屉试 验量 化检 查 )正常 。术后 3个 月 x 线片示 16例新鲜骨愈合 良好 ,2例陈旧骨折尚能见 部分骨折线 ;6个月后骨折均愈合。l例合并颅脑外 伤患者功能锻炼 4周后未达到屈膝 90。;15例术后 4 周 较 易达 到屈 膝 90。,术 后 8周 屈膝 超 过 120。,术 后 6个月屈膝功能正常 ;2例因合并 内侧副韧带损伤 ,3
通 讯 作 者
钢丝引导 5-0爱惜帮丝线 固定 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前 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1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临床资料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 折 患者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20~56岁 。损 伤位于左侧膝关节 l2例 ,右侧 6例;合并 内侧半月 板损伤 8例 ,内侧副韧带损伤 2例 ;新鲜骨折 l6例 ,
周后 方 拆除石 膏 锻 炼 ,6周 后 屈 膝 未 达 90。,后 经 用 CPM 机 锻炼 康 复 治 疗 ,8周 后 仍 达 120。。本 组 Ly— sholm评 分平均 98.3分 。 3 讨 论
前 交叉 韧带 胫骨 下止 点起 于胫 骨髁 间棘 的前 方 偏 内侧 凹陷处 ,与外侧 半 月板 的前 角附着 ,胫骨 附着 部 较粗 大 ,呈卵 圆形 ,面积 约 3 cm 。膝 关 节 的慢 速 过伸容易造成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
传统 的切开 手术 治疗 前交 叉韧 带下 止点 撕脱 骨 折 ,暴露充分 、术 野清楚 、骨折 复位理 想 、固定 牢 固 ,但 手术切 口大,术后易致伸膝装置粘连 ,而且一旦植入 金属 固定材 料 ,需再次手术 取 出。关 节镜下 治疗前交 叉 韧带胫 骨止点撕脱 骨折的方法有 多种 ,主 要有关节 镜下复位 、克 氏针张力带 内固定 、锚 钉 固定 、钢丝或丝 线内固定等。采用可吸收丝线锚钉 固定技术要求 4 枚锚钉锚在骨折床上,因该部位为松骨质 ,锚钉是否 达到足够的抓力值得商榷。钢丝固定牢靠 ,但钢丝太 粗易使骨折块受力不均匀 ,太细则容易断裂 ,且要求 二次手术取出。本组用 5号爱惜帮丝线固定 ,其强度 与钢丝相似的 ,但柔软、易操作 ,有协助复位骨折的作 用 ,且不必二次手术取出。本术式的要点 :①骨洞位 置 :我们主张从骨折床边缘钻制双骨隧道。胫骨洞位 于骨床两侧边缘 ,相当于前交叉韧带下止点的前缘平 行 线 上 ,这样 丝 线 牵 引后 与前 交 叉 韧带 形 成对 抗 力 量 ,因为骨折块移位 多是前部上翘 。不 主张从前交 叉 韧带边缘 的骨折块上 钻骨洞 ,因为该 处撕脱 性骨折 片 通常 较小 、较薄 ,以直 径 2.5 mm克 氏针 钻穿 骨折 片 , 定位困难,易造成其碎裂 ,且丝线或钢丝在骨折床的 底部 打折时易 造成 骨折 复位 不 良并减 少 了骨折 面 接 触 面积 ;同样从骨折 床 中间钻单 隧道 的术式 也会 减 少 了骨折面接触 面积 ,从而影 响其 愈合 。② 绑扎 固定 骨折块 :“8”形绑 扎 固定骨折块 ,使 丝线在骨折块前部 形成一个交叉 ,起到加压固定骨折块 的作用。但丝线 不在 韧带上打 结 ,以免骨 折块 受 力不 均匀 ,不利 于 复 位 。我们不主张将丝 线从韧带 中间穿过 ,因为如仅 穿 过韧 带小部分 时容 易造 成 韧带撕 裂 ,固定 松 动 ,特别 是未成年患者 ,有可能影响韧带的生长。③固定材料 的选择 :采 用 5号 爱惜 帮 丝线 固定 骨折 块 ,该丝 线 的 强度远远超过普通钢丝 ,但 比钢丝柔软,利于协助骨 折复位 ,固定牢靠 ,不会割伤韧带 J。 参 考文 献 :

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B 例骨折块横径 O < LJ。
二、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在大腿近段外侧安装 阻挡板, 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通过高位前外侧入路 进关节镜镜头, 高位前内侧入路进操作器械。按顺 序检查整个关节, 治疗合并伤病。屈膝 >4" , 将大腿 略外旋靠于外侧的阻挡板上, 将足部固定在手术床 面以利于操作。 将关节镜镜 头 自 高 位 前 外 侧 入 路 经 :%; 和 股 骨内髁间隙插入后内侧室, 监控下做高位后内侧入 路和低位后内侧入路 (图 < ) 。高位后内侧入路位于 关节线近侧 ?CLJ, 低 位 后 内 侧 入 路 位 于 关 节 线 水
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常见膝关节损伤之一, 其发生率 高于单纯的 @%A 断裂。@%A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因骨
作者单位: !""!EE)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关节镜外科
中华骨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0(10,2)!34# ,5.67)!# ,8.9)$
・ IG ・
中华骨科杂志 !""# 年 $ 月第 !# 卷第 $ 期
%&’()*)+,-&./,*0(10,2)!34# ,5.67)!# ,8.9)$
・ 创伤骨科 ・

关节镜下经双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 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赵金忠
C)
何耀华
王建华
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和 “D” 形骨隧道治疗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 对 EE 例急性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在关节镜下结合
!44< 年 A 月 至 !44= 年 # 月 收 治 的 == 例 急 性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后内侧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13 术后处理 只要内固定可靠, . 术后即可行膝关节的主被
干扰少, 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 在向深层解剖时不需要 解剖神经和血管, 将腓肠肌内侧头向外侧牵拉即可达到手术 操作界面, 解剖层次清晰, 显露充分。 不需要干扰胭窝动静脉, 使出血量明显减少, 避免了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出现静脉 炎及栓塞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切口小、 创伤小、 疼痛轻、 固定牢 靠, 使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成为可能, 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
分 标 准评 定 , 1 优 2例 , 3例 , 2例 , 良率 8 . 。结 论 膝关 节 的 后 内侧 人 路 为骨 折 的 直视 复 位 和 固定 提供 了 良 良 可 优 82
好 的 操作 空 间 , 合 空 心钉 或 钢 丝 内 固定 是 治疗 后 交 叉韧 带 胫 骨 止点 撕 脱 骨折 的一 种有 效 方 法 。 结 关 键 词 : 交叉 韧 带 ; 骨 ; 脱 骨折 后 胫 撕
测量 股 骨 颈 前 倾 角 的 比 较 [ ] J .中华 创 伤 骨 科 杂 志 ,
2 0 6 1 ): 3 6 1 6 . 0 4, ( 2 1 5 — 3 1
收 稿 日期 : 0 10 — 3 2 1 -82
作者简介 : 闰剑 平 (9 2 ) 男 , 主任 医师 , 16- , 副 河北 省保 定 市 第 三 中心 医院 骨科 ,7 0 1 015 。
实 用 骨科 杂 志
第 1 卷 , 1 ,0 2 1 8 第 期 21 年 月
外侧缘向下做切口, 至关节线水平弧向外侧, 沿胫骨内后髁内 缘向下至关节平面下 6 m。切开皮肤、 c 皮下组织, 向两侧筋膜 下游离皮瓣, 注意保护隐神经和大隐静脉, 向外牵开腓肠肌内 侧头, 向内牵开半腱肌腱 , 显露胭动静脉的内侧返支、 半膜肌 在后关节囊上的附着, 结扎内侧返动静脉, 切开关节囊可显露 后交叉韧带的胫骨附骊点。观察骨折块的大小、 碎裂程度, 若 主要骨折块直径大于等于05 l, . c 用空心钉固定, n 复位后置人 导针, 透视示骨折复位满意, 沿导针方向钻孔, 直径 4 0 m . m 螺丝钉带垫片沿导针旋入骨折对端固定 , 拔出导针。 若主要骨 折块直径小于 05 m, . 用钢丝固定。 c 以直径 15 . mm克氏针自 胫骨结节内侧向骨折断面钻两个相距 10c 的平行骨孔, . m 钢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治疗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治疗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武宏;刘大林;陆胤燊n;刘志强;陈韶峰;万马【摘要】目的介绍关节镜下钢丝或Ethibond聚乙烯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附骊点撕脱骨折的方法,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钢丝或6号Ethibond聚乙烯线修复7 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骊点撕脱骨折,均无PCL实质部损伤.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采用IKDC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分析.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从术前全部明显异常(D级)改善至术后正常(A级)6膝,接近正常(B级)1膝.结论关节镜下采用钢丝或Ethibond聚乙烯线固定治疗急性PCL附骊点撕脱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1(017)005【总页数】4页(P460-463)【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作者】武宏;刘大林;陆胤燊n;刘志强;陈韶峰;万马【作者单位】上海市大华医院骨科,上海,200237;上海市大华医院骨科,上海,200237;上海市大华医院骨科,上海,200237;上海市大华医院骨科,上海,200237;上海市大华医院骨科,上海,200237;上海市大华医院骨科,上海,200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常为强大暴力所致,PCL损伤后不仅造成关节后直向不稳,还可导致膝关节旋转不稳,随着对PCL组织解剖结构以及生物力学认识的深入,现在越来越趋向于早期进行 PCL修复,以恢复其稳定性,避免出现关节早期退变[1]。

大家对于单纯 PCL损伤的治疗方式尚有争议[2]。

我们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采用关节镜下钢丝或 6号 Ethibond聚乙烯线修复7例PCL胫骨附骊点撕脱骨折,均无 PCL实质部损伤,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

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钻 孔 . 丝 . 入 35 45 攻 拧 . ̄ .mm 可 吸 收 螺 钉 固定 的 方法 则 较 少 。可 吸收 螺 钉 是 以 L ~ 1至 2枚 ( 日本 冈 子 ) 行 后 抽 屉 试 验 显 聚 乳 酸 为 材 料 采 用 高 压 热 延 伸 技 术 制 造 。
maae n [] ru a 20 ,45 6— ng met J. Ta m ,0 3 5 :1 J
后 , 用 可 吸收 线 修 复韧 带 撕 裂 处 . 螺 应 使
后 交叉 韧带 是 维 持膝 关 节 后 向 稳 定 中 2例 , 0例 , 良率 9 _ 。 差 优 43 %
的 重要 结 构 .其 撕 脱 骨折 多 发 生 于 胫 骨
钉钉尾包埋于韧带内 ; ③较之金属螺钉 ,
可 吸 收螺 钉 固定 强 度 可 能 稍 弱 。 因此 , 建
囊 , 露 髁 间棘 后 方 并显 露 骨 折 。 理 骨 主 张 行 切 开 复 位 内 固 定 术 。 就 文 献 报 道 暴 清
折 断 面 及关 节 腔 的 积 血 , 位 骨 折 块 . 复 用 来 看 .其 所 用 的 内 固 定 材 料 主 要 有 尼 龙 1 克 氏针 临 时 固定 骨 折 块 后 .用 钻 头 线 、 丝 、 属 螺 钉 。 采 用 可 吸 收 螺 钉 枚 钢 金 而
验 呈 弱 阳 性 。 最后 随访 时按 L s omt yhl 】 膝 剖 较 复 杂 , 中分 离 时 . 意 保 护 血 管 及 术 注
[ 稿 日期 :0 9 0 — 7 收 20 — 6 1 ]
( 辑: 编 李 谷)
关 节 功 能 评 分标 准 , 组 优 2 本 8例 , 5 神 经 ;② 保 证 足 够 的 进 钉 隧 道 并 选 择 合 良 , 适 长 度 的 螺 钉 . 中丝 锥 攻 丝 , 度 不 小 术 深

缝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伤

缝线锚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伤
d i s p l a c e d a n d c o mmi n u t e d r a d i l a h e a d f r a c t u es r :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a n d
c o n c e l T l ¥a t l o n g - t e r m f o l l o w - u p[ J ] . J O r t h o p T r a u ma , 2 0 1 2 , 2 6
下 的钉 尾不 会与 尺 骨 上 尺 桡 关 节 面磨 擦 及 撞 击 ; 安 插螺 钉 时切 口暴 露 小 及 骨 膜 剥 离 少 , 可 以最 大 限 度
料, 若患者没有特殊要求术后 骨折愈合后螺钉可终 身不取 , 减少 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 肘关节周 围软组织 进 一步 损伤 及费 用 。
他 切开 复 位 内 固定 者 。He r b e t螺 钉 采 用 钛 合 金 材 r
桡骨颈处有骨缺损 , 可采用 自体骨或人 工骨填 充。 H e r b e r t 螺 钉 固定 的 优 点 : H e r b e r t 螺 钉 比钢 板 体 积 小, 不 会 与环 状 韧带 产生 撞击 ; 埋 人环 状关 节 面软 骨
临床 骨科杂 志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2 0 1 5 A u g ; 1 8 ( 4 )
・ 4 7 7・
线, 同样 方 法在 对 侧 打 人 另 1枚 螺 钉形 成 交 叉 。若
6 பைடு நூலகம் 4.
的保 存 骨折 血 供 ; 对 骨 间 后神 经 的损伤 风 险小 。 H e r b e r t 螺 钉 没有 放 置 于 前 臂 中立 位 在 桡 骨前 后 位

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与标准入路缝线固定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与标准入路缝线固定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与标准入路缝线固定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王新民;刘飞;赵海霞;王巍;王健全【摘要】背景:课题组改良设计了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置钉手术技术直接进行骨折块复位内固定,目的是可以对骨折块直接进行垂直加压,使骨折块所受压力均匀分布在愈合线上,且手术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与标准入路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60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骨折块横径>10 mm),根据不同时期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空心钉组(n=31),采用关节镜下极后高位空心螺钉固定;缝线组(n=29),采用关节镜下标准后内入路双股缝线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随访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和 Lysholm 评分进行主观膝关节功能评价;应用KT-2000及后抽屉试验客观评估膝关节稳定性.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术程顺利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②空心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3.49±3.97) min,缝线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7.28±3.46) 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末次随访时空心钉组患者后抽屉试验阴性率为90%,Lysholm评分为94.89±4.75, IKDC评分为94.01±3.25;缝线组患者后抽屉试验试验阴性率为90%,Lysholm评分为95.56±3.63,IKDC评分为95.52±4.72,2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 0.05);④KT-2000测量末次随访屈膝90°时患膝与健膝胫骨后向松弛度差异:空心钉组患膝(2.53±1.02) mm,健膝(2.12±0.83) mm;缝线组患膝为(2.65±0.82) mm,健膝为(2.19±0.63) mm,2组患者患膝与健膝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且2组间患膝KT-2000比较无明显差异;⑤关节镜下极后高位入路置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对于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块直径>10 mm的患者,极后高位入路置钉手术时间更短,且骨折固定可靠,能保证患者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BACKGROUND: This team modified the arthroscop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anulated screw through very high-posteromedial portal approach to perform direct compression. Thus, the pressure of the fracture block is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healing line, an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fixed firmly, but its clinical effect remain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arthroscopic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canulated screw through very high-posteromedial portal approach and double bundle suture fixation for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attachment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1 to May 2017, 60 cases of the avulsion fracture of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verse diameter of fracture block > 10 mm) were treated operatively at the Orthopedics and Arthroscopic Ward Two, First Hospital of Qinhuangdao, China.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des of oper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In the canulated screw group(n=31),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anulated screw through very high-posteromedial portal approach. In the suture group (n=2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ouble bundle suture fixation through posteromedial portal approach. General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Knee function was assessed with the Intem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and Lysholm scores. Knee stability was evaluated with KT-2000 and posterior drawer test.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All the patientswere followed up (range 6-12 months). (2)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3.49±3.97) minutes in the canulated screw group and (87.28±3.46) minutes in the suture group (P < 0.05). At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ll the patients were healed. (3) At the final follow-up, in the canulated screw group, the negative rate of posterior drawer test was 90%. Lysholm scores were 94.89±4.75. IKDC scores were 94.01±3.25. In the suture group, the negative rate of posterior drawer test was 90%. Lysholm scores were95.56±3.63. IKDC scores were 95.52±4.7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rmin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4) KT-2000 measurem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rgical knee and the normal knee in both groups (canulated screw group:(2.53±1.02)mm versus(2.12±0.83)mm;suture group:(2.65±0.82)mm versus(2.19±0.63)mm (P > 0.05). Moreo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detected in the affected knee of KT-2000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5) Both arthroscopic reduction with canulated screw through very high-posteromedial portal approach and double bundle suture fixation can achieve satisfactory clinical outcomes, but arthroscopic reduction with canulated screw through very high-posteromedial portal approach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block diameter > 10 mm can result in shorter operation time, more reliable fixation, and thus permit an early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7(021)035【总页数】6页(P5655-5660)【关键词】骨科植入物;关节植入物;关节镜;极后高位入路;空心螺钉固定;缝线固定;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KT-2000;后抽屉试验;Lysholm评分;IKDC评分【作者】王新民;刘飞;赵海霞;王巍;王健全【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二病区,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0 引言 Introduction胫骨髁间后棘是后交叉韧带下止点的附着部,其止点撕脱骨折,不仅造成膝关节直向不稳,还可以导致膝关节旋转不稳和侧方不稳,需及时手术复位治疗,否则将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及膝关节早期退变的发生[1-3]。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诊治进展后交叉韧带(P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

临床上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虽然较少见,但一旦损伤将直接导致膝关节的后向及旋转不稳,引起膝关节的退行性变。

目前,针对有移位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主张手术治疗,使其达到解剖结构,恢复后交叉韧带的张力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本文就该类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1 解剖特点及损失机制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内髁的外侧壁,向后内侧止于胫骨髁间棘后方的斜坡面上,其胫骨止点处的附着面较宽大,附着力也较强,故暴力作用时常导致此处的撕脱骨折。

后交叉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其限制力约占95%,一旦发生胫骨止点的撕脱骨折,则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后移将增加,尤其是屈膝30°以上时更明显。

后交叉韧带在屈膝位时张力最大,此时若受到作用于胫骨上端由前向后方的暴力如交通事故中物体撞击或跪地伤等,易导致该类损伤发生。

同时,膝关节的内外翻、过伸及旋转均会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但通常合并有其他韧带的损伤。

2 诊断2.1病史膝关节外伤史,尤其跪地伤、交通伤、坠落伤或直接作用于胫骨的后向暴力。

2.2体格检查后抽屉试验最为可靠。

Rubinstein等报告:后抽屉试验判断PCL损伤的敏感度达99%,特异性达98%。

查体时患者取平卧位,屈髋45°屈膝90°,检查者双手握住患肢的胫骨近端并想后外施力,评估胫骨平台与股骨髁的移位程度。

胫骨后移0-5mm为(+),5-10mm为(++),10-15mm为(+++),移位越大,说明损伤越严重。

胫骨后沉试验也较常用,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屈髋屈膝90°,侧方观察患侧胫骨结节较健侧下移的距离,下移大约5mm即为胫骨后沉试验阳性。

此外查体还可见膝关节肿胀,腘窝区局部皮下淤血、瘀斑,浮髌试验(+)等,均有助于诊断。

2.3辅助检查 X线平片能显示PCL胫骨止点处皮质连续性中断、骨小梁中断、骨折碎块等;CT检查能更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及骨折移位程度;MRI检查为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诊断效果最佳,Gross等研究认为,MRI对PCL损伤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