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盖里与古根海姆博物馆
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资料讲解共29页文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决不 回头。 ——左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

采光设计
2层及3层各有3个陈列室。它们被包围在其他用房中央。3层屋顶上3个方形大天窗 正对着3层的3个陈列室,为他们提供了自然采光用。
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内部空间丰富的层次使室内光线如同幻境一般。盖里很善于利用不同体块间形成的缝隙作为天光的采光口,形成温 和却形态各异的光线。
目前二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建筑设计分析
平面布局
交通分析
内部空间设计
采光设计 建筑造型与材料
目前三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平面布局 中庭
展厅
展厅
商店,厕所,咖 啡厅
展厅
展厅
商店,厕所,咖 啡厅
展厅
管理用房
“我将房子分成小房间,每一件都想象成现实独立的实体,如同一个小村庄。” ——弗兰克·盖里
目前十七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傍晚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毕尔巴鄂的夜景中熠熠生辉,大片的金属墙面折射着城市中的光芒,倒印在内维隆河之上,美丽 壮观。
目前十八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临水一侧如同一艘船,展示毕尔巴鄂的璀璨的造船史
目前十九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目前二十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建筑环境细节设计
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目前七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内部空间设计
核心空间 中庭的设计
陈列空间
陈列室的设计
内部交通空间 (放射式)
服务空间
目前八页\总数二十一页\编于一点
Hale Waihona Puke 心空间设计中庭是整个建筑的中心,盖里称为“将帽子扔向空中的一声欢呼” 所有的零散体块最后都汇集于此,中庭内楼梯、电梯的外表被包装成平面、折面、曲面。透明与
古根哈姆美术馆赏析

大师建筑赏析----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弗兰克·盖里)建筑1101 王晗学号:201131703021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是一个专门展出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美术馆,位于西班牙的毕尔巴鄂。
它在1997年由古根海姆基金会创建,是位于全世界数间古根海姆美术馆之一。
它的主建筑由法兰克·盖瑞设计,是建筑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它的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
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极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他通常使用多角弗兰克·盖里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
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在许多实例中,盖里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一种成功的想法和抽象的城市机构。
在很多时候,他把建筑工作当成雕刻一样对待,这种三位结构图通过集中处理就拥有了多种形式。
博物馆造型由曲面块体组合而成,内部采用钢结构,外表用闪闪发光的钛金属饰面,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
造型的独特是建筑师盖里近几年个人风格的继续;也是古根海姆负责人的愿望,他们希望这幢建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成为城市的标志。
在总体布局中也进一步发挥了他的艺术包装思想。
为利于布置展品,主要展馆仍然是规整的,首层基座部分也是相对比较规整的。
动态部分主要是入口大厅和四周的辅助用房,变化的形态向上逐渐收缩。
博物馆建在水边,与城市立交桥形成有机的组合,这种嵌入城市肌里的构思也为造型独特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些理论依据。
西班牙毕尔巴鄂分馆1997年竣工时,共耗费了1.2亿美元,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称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
弗兰克·盖里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ppt

盖里的设计风格
弗兰克·盖里叐到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文化癿激劫,但缺乏理想化癿形式,盖里幸泛吸叏 着来自艺术界癿抽象片断呾城市环境等斱面癿零星补充。盖里癿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 他癿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呾意识形态癿东西。他通常使用夗觇平面、倾斜癿结构、倒 转癿形式以及夗种物质形式幵将规视敁应运用到图样中去。盖里使用断裂癿几何图形以打破传 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丌明确癿社会秩序。 艺术经常是盖里的灵感发源地,他对艺术的兴趣可以从他的建筑作品中了解到。同时,艺 术使他初次使用开放的建筑结构,并让人觉得是一种无形的改变,而非刻意。盖里仿佛与美国 都市格格不入,他采用多种物质材料、运用各种建筑形式,并将幽默、神秘以及梦想等融入他 的建筑体系中。他曾说:“我喜欢这种在建筑过程中看不见的美,而这种美又常常在技术制造 过程中失落了。”盖里在早期的工作中就大胆运用开阔的空间、各种原材料以及不拘泥的形式 来进行建造。盖里的建筑也包含了普通的过程,有继续进行的生命、进化中的生命和成长中的 生命等。盖里在建筑呾艺术间找到了共鸣,明显不模糊、自然不人工、新不旧、晦暗不透明、 堵塞不空旷等斱面,这就是盖里不其他建筑作品最为明晰癿对照,因此盖里被誉为“建筑界癿 毕加索”。
盖里的成就
于1962年建立他自己癿公司——Frank O.Gehry and Associates, Inc.乊前,他随着洛 杉矶癿Victor Gruen (1953-1954)不Pereira & Luckman (1957-1958),及巳黎癿Andre Re-mondet等建筑师见习。他曾在南加州大学(1972-1973)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88-1989)担任助理教授及哈佛大学(1983)、莱斯大学(Rice,1976)及加州大学 (1977-1979)客座评论师。1982、1985、1987、1988及1989年,他拥有耶鲁大学建筑 系乊Charlotte Davenport 教授癿职位。1984年,担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讲座。 1986 年 弗兰克·盖里作品 10月,由沃克(Walker)艺术中心主办一场有兲他癿作品癿重要回顾展,此展觅由明尼 阿波里斯巡回至亚特兰大、休士敦、夗伦夗及洛杉矶,闭幕于纽约癿美洲艺术惠特尼 (Whitney)博物馆。1974年,他被遴选为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癿学院会员。 他于 1987年成为美国艺术不文学学会乊一员,1991年成为美国艺术不科学学会癿一员。 1989年, 他获得普利策(Pritzk-er)建筑奖,同年被提名为在罗马癿美国建筑学会理事。 1992年,他 获得Wolf建筑艺术奖,幵被提名为1992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癿领奖人,此荣誉奖由日本艺术 协会颁収。1994年,他成为Lillian Gish Award 癿终生贡献艺术奖项癿第一位得奖人。 同年, 他被国家设计学院授予院士头衔。他获得加州艺术技术学院、Nova Scotia技术大学、罗德岛 设计学校、加州艺术学院、及Parsons设计学校Otis艺术学院癿荣誉博士学位。他同时也是美 国艺术不文学学会Arnold W.Brunner建筑纨念奖癿得奖人。
古根海姆博物馆,真是酷毙了

古根海姆博物馆,真是酷毙了转载一场洪灾,成为一座城市触底反弹的原动力。
而一座建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那肯定是一座非凡而充满想像力的作品。
清晨,我步行毕尔巴鄂的街头,去向往已久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事实上,前一天从机场去市区的大巴上,当车窗外这座充满未来气息的建筑突然出现时,我不禁有些兴奋地回头屡屡张望,一旁的当地人欣慰而自豪地笑着。
看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外来人初次见到古根海姆时心驰神往的样子。
这几乎是我去过的所有博物馆中,感受最新奇的一座,这种感受不是来自展品,而是博物馆建筑本身,它才是古根海姆博物馆最精彩的展品,而且是永久的展品。
1983年的毕尔巴鄂,这个巴斯克地区的城市在已经低沉了很多年之后,又被一场洪水严重摧残。
于是,通过旅游来复兴城市的计划被提到日程上来,并提出了建造一座博物馆的设想。
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正在计划向欧洲开拓,机缘巧合之下,古根海姆博物馆在毕尔巴鄂安了家。
从此,这座城市因为这个伟大的建筑,真的就不同了,古根海姆赋予毕尔巴鄂创造力、文化气息以及更为丰富的城市底蕴,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尔巴鄂的知名度。
前方,古根海姆出现了,与周围的传统建筑反差强烈这个鲜花打造的宠物狗雕塑,是艺术家Jeff Koons的作品,先给了俺个下马威,从此,一场奇异绚丽的视觉之旅开始了。
钢铁郁金香同样是Jeff Koons的作品,面对这样气场十足的作品,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惊艳。
古根海姆博物馆外的任何一个作品,都充满了想像力而最富想像力的,当然就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部分了,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出了这样匪夷所思的建筑,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诡异的视觉效果,只有悉尼歌剧院可以媲美了。
博物馆位于城市门户之地,内维隆河南岸的艺术区域,视野非常开阔走入博物馆的中庭,我的赞叹开始进入高潮仰望的效果是这个样子的,给地面投影出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古根海姆的展品数量并不多,与其他密密麻麻高密度的博物馆不同,这里的大空间与低密度的展品给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人们有了一种去仔细品味每一个展品的机会世界各地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可以相互交流展品,所以这里不乏名家巨作一层的某个角落,你是可以走进去的,那一刻,仿佛完成了某种穿越走入这些曲线之中,同样有时空穿梭的感觉这是一幅平面画,还是凹进墙面的立体作品?你不妨来猜猜古根海姆有很多临时展览,我去的时候正在举行一个印度艺术家的雕塑展出,说实话,看到这些展品,感官上并不是很舒服。
(完整版)弗兰克·盖里

临时性的当代(洛杉矶,加州,美国) 维特拉国际家具博物馆(魏尔市,德国) 托雷多大学视觉艺术中心(托雷多,俄亥俄州,美国) 弗雷德里克魏斯曼艺术博物馆(明尼苏达州,美国) 维特拉国际公司新总部(巴塞尔,瑞士) 美国中心(巴黎,法国) EMR通讯与技术中心(贝·奥豪森,德国) 迪斯尼乐园管理大楼 (阿纳海姆,加州,美国) 荷兰国际办公大厦(布拉格,捷克) 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西班牙) 新海关大楼(杜塞多尔夫,德国) 华盛顿音乐中心(西雅图,华盛顿,美国) 巴德大学艺术中心(纽约,美国) 迪斯尼音乐厅(洛杉矶,加州,美国)
转动或翻滚,倾斜的壁给走在其中的人或外面环绕观看的人带来 不稳定感……,不少西班牙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游乐在其中……。
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24000平方公尺,陈列的空 间则有11000千平方公尺,分成19个展示厅,其 中一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艺廊之一。 整个建筑并不是毫无章法,所有展室都围绕着中
庭这个中心轴,依东、南、西三个方向旋转伸展,展室虽然大小不等、形状 不一,但室内格局多数规整方正,便于布展与陈列,相对封闭安静的空间又 让人能专心体会艺术品,完全满足功能的要求,其中一层伸到桥下的展室长 达130米。 同层或不同层展室之间的连接,都通过中庭曲折的连廊、倾斜的坡道、悬挑 的楼梯、突出的玻璃电梯来过渡,看似凌乱、复杂的表面却暗含着理性与秩 序,观摩展品的参观流线清晰明朗又不重复,感到空间并未被割裂得支离破 碎,走在其中,反尔使人在任何角度,视觉效果决不重复!
弗兰克盖里的设计风格
弗兰克·盖里受到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文化的激励,但缺乏理想 化的形式,盖里广泛吸取着来自艺术界的抽象片断和城市环境等方面 的零星补充。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 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 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盖 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 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建筑界毕加索”盖里的城市雕塑群

“建筑界毕加索”盖里的城市雕塑群凤凰卫视《筑梦天下》5月23日节目文字实录:周瑛琦:大家好!欢迎收看《筑梦天下》,我是周瑛琦。
说起弗兰克·盖里这个名字,相信很多观众朋友都不陌生,因为我们曾在节目中邂逅过这位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他的杰作。
他设计的建筑,大有型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因此被誉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那你就会说了,这个“解构主义建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模样,是不是有点像金属玫瑰?宇宙飞船还是天外来客?总之,它和传统的博物馆没有丝毫相似之处,你甚至没法把它当成一座房子来看,用叹为观止、不同凡响、不可思议、不拘一格来形容,绝不为过。
由此你是不是对解构主义建筑有一点点感觉呢?这种建筑,要想在大众里找到知音,是比较困难的,只有搞艺术的人大概可以理解。
每当人们抗议甚至侮辱盖里作品的时候,有一句话对咱们这位大师很起安慰作用,他们说:难道你能指望所有人都看得懂毕卡索的画吗?没错,盖里先生正是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我们接下来将要看到的,是盖里的另一件“救城之作”——德国玛塔博物馆。
解说:一座与德国人的严谨背道而驰的新型博物馆,出现在一大堆传统的德国建筑中间,承建它的玛塔公司雄心勃勃地对外宣布,他们要把黑佛德市,变成艺术世界的新地标!因为他们请来的是建筑界鼎鼎有名的大师弗兰克·盖里,盖里最拿手的就是把房子做得像城市雕塑群。
弗兰克·盖里:我要表达未来和希望,它不同于过去的建筑,是属于新的建筑和新的表达,但人们都会喜欢它。
解说: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美国人盖里,像所有的建筑师一样,很希望人们爱他的建筑,同时更希望自己的建筑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因此建造玛塔博物馆的初衷非常明确,就是要靠这位“建筑界毕卡索”的神来之笔,把只有6万多人口,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偏僻小城黑佛德,从沉睡中唤醒,靠慕名而来的大量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繁荣。
西班牙 古根海姆

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2012-10-15 20:08:38| 分类:梁馨予| 标签:梁馨予|字号大中小订阅我从大街上获得灵感。
我不是罗马学者,而是街头斗士。
——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 ——(出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97年最佳设计之一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盖里在世纪之交的最主要作品。
1996年普利茨克(Pritzker)建筑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尼欧对它由衷叹服道:“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出处)“沸腾的天际线”是盖里作品的独特符号。
照片:建筑外观图建筑模型图博物馆日景图入口图建筑远观图建筑细节图核心空间中庭仰视图夜晚灯光效果图博物馆入口处图博物馆远处眺望图博物馆细节图博物馆鸟瞰图博物馆近距离观察图博物馆夜景图博物馆与环境的交界处理图总平面图1.梭飞桥2.那威河3.梭飞桥主路4.梭飞桥支路5.城市上层道路6.下层铁路7.入口广场8.通向博物馆南入口大台阶9.广场西侧通向河岸大台阶10.水池11.东端“塔楼”12.自河岸通向“塔楼”的大台阶13.弧形堤岸名字: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时间:1991~1997年(博物馆在1998年对公众开放)建造地点: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城市的历史: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
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随着铁矿枯竭,20世纪中叶以后城市再次式微。
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20世纪90年代初,毕尔巴鄂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
创作者: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创作者的建筑作品造型特征:①包括解构建筑的特征,即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
把这类特征推到极致,又带上他的个人特点:他惯于将大小不一的、扭曲的块体,成堆地、杂乱地聚集在一起,整个形体具有强劲的、飞扬飘动的、波浪式的超常动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面的开窗很像画框,而有意无意在墙皮上波形线条的处理似乎和一旁蔚蓝的伏尔塔瓦河相互 呼应,恍若是一副静止的画面。从高空中俯瞰,这座建筑仿佛从那些古老的建筑的缝隙中生长 了出来,屋面的曲线造型和伏尔塔瓦河相互偎依。盖里真的没有考虑过城市的肌理而把这个建 筑强行塞进城市中了吗?可能还是有许多细小的痕迹可以追寻建筑师对城市的回应,而并不只 是从建筑的风格上就对其进行否定。
概况
“媚俗好莱筑物,真的能够令人感受 “裙摆摇摇”。据说,在1992年的一次会议 上,盖里和Milunić表示,这个建筑的动态
和静态概念与“阴阳”有关,象征着捷克斯
洛伐克(Czechoslovakia)从共产主义政权 向议会民主制度(Parliamentary system) 的过渡。这座建筑里有餐厅、酒吧和现代化 的办公室。
流动起来,奏出令人瞠目结舌的
声响。 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 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双 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
于举行招待会和安放永久性艺术品。里面的展厅分
三层,采光很好。周围是附属设施,如餐厅、咖啡 厅、商店、办公室等。此外,还有一个拥有350个座 位的会议厅,用来放映电影或举行报告会。附属建 筑都有门通向馆外,以便在非展出时间里也能向公 众提供服务。
从内维隆河北岸眺望城市,该博 物馆是最醒目的第一层滨水景观。 面对如此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地 段,盖里给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建 筑史上最大胆的解答整个建筑由 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 面体量组合而成,其形式与人类 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 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在盖 里魔术般的指挥下,建筑,这一 章已凝固了数千年的音乐又重新
电梯的外表被包装成平面、折面、曲面。
透明与不透明的包装材料在这里交替使用, 形成虚虚实实现代雕塑的效果。
仅仅通过二维图纸已经很难描绘如此复杂而又精美的空间了。但是多少能看出盖里是个极富想 象力的建筑师,因为这样复杂的空间处理并非常人所能控制。
从平面上可以看出,
即使是再不规则的 轮廓,其展厅部分 却是十分规则的矩
解构主义
他白天是卡车司机,晚上在夜校学建筑;他改名gehry,理由是字母排列的形式感;
他在美国陆军战队开始设计生涯,把军队厕所的标语设计得像是天主教堂的装饰手抄本;
他的作品被人当面说成“that piece of shit !”;
他设计过狗屋,还被买家抱怨进度太慢;
他的设计方案,引来共和国总统参与讨论;
有人参观过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后,说它的造型像一朵盛开的花朵,也有人说像一只游动的鱼,对于 此,盖里并没有表面自己的态度。但是傍晚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毕尔巴鄂的夜景中熠熠生辉,大 片的金属墙面折射着城市中的光芒,倒印在内维隆河之上,这样的美丽壮观,给那些质疑过它的人 最有利的反驳。
概况
沃特·迪斯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是洛 杉矶音乐中心的第四座建物,由普利策克建 筑奖得主弗兰克盖里设计,主厅可容纳2265 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 百余座位的小剧场。迪士尼音乐厅是洛杉矶 爱乐与合唱团的团本部。其独特的外观,使 其成为洛杉矶市中心南方大道上的重要地标。
形平面。陈列空间
作为拜访展品的地 方,其造型不应过 于复杂花哨,这样 会分散观者的注意 力。因此盖里采用 了较为简单的形态
作为展厅的外形设
计。而这样处理反 而使得展厅和其他 空间产生了强烈对
比,让人穿行其中
时有着截然不同的 体验。
内部空间丰富的层次使室内光线如同幻境一般。盖里很善于利用不同体块间形成的缝隙 作为天光的采光口,形成温和却形态各异的光线。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建筑师屈米说过:“今天的文化环境提示我们有必要 抛弃已经确立的意义和文脉史的原则。”另一位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物美国建筑师艾森 曼认为解构思想的精华是“绝对的取消体系”,倡导运用解构主义建筑中表现“无”、 “不在”、“不在的存在”等等。从解构主义的作品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建筑的最突出 的特点是在失稳的状态,然而所谓“解构”并非把建筑结构、设备管道、实用功能加以 消解,而是打破、消解传统的构图法则,提倡分裂、片断、不完整、无中心、不稳定和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为精彩,尤其是入口
处的中庭设计,被盖里称为“将帽子扔向 空中的一声欢呼”,它创造出以往任何高 直空间都不具备的、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 的强悍冲击力,曲面层叠起伏、奔涌向上, 光影倾泻而下,直透人心,使人目不暇接, 百不能指其一。在此中庭下,人们被调动 起全部参与艺术狂欢的心理准备,踏上与 庸常经验告别的渡口。 这个中庭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的中心,所有 的零散体块最后都汇集于此,中庭内楼梯、
有,请不要再问类似愚蠢的问题了。”
简单的说,“解构主义”就是“结构主义”的反义词。
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
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 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 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 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 理的秩序。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 承,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 汇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 (美学、力学、功能),由此产生新的意义。用分解 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 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摘自《Conversations with Frank Gehry(与弗兰克·盖里对话)》
愤怒的盖里回应:
“让我来告诉你吧,在今天的这个世界,98%的 建筑和设计都是狗屎,毫无设计感,忽略以人为本的 原则,甚至他们根本不知为何而设计。这些都是垃圾 建筑。” “偶尔会有一小部分的人,非常少数的一些人, 他们会做出特别的设计。但是能不能不要干涉我们, 我们已经非常努力地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从来 不主动寻求工作,从来不公关,也从来不等任何人给 我电话。我只和尊重建筑艺术的客户们一起工作。还
•Who is Frank O Gehry-关于弗兰克·盖里 •Deconstruction-解构主义 •Nationale-Nederlanden Building-跳舞的房子
•Museo Guggenheim Bilbao-古根海姆博物馆
•Wlat Disney Concert Hall-沃特·迪斯尼音乐厅
中庭
展厅
展厅
展厅
展厅
商店,厕所, 咖啡厅
商店,厕所, 咖啡厅
展厅 管理用房
“我将房子分成小房间,每一件都想象成现实独立的实体,如同一个小村庄。” ——弗兰克·盖里 即整个建筑是由多个不同形态的个体组合而成,而这些个体单元都对应一个主要的房间,这个 房间就被称为“单一空间”。 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中,盖里就依照他的想法,把每块功能都分成一个独立的部分,最后通过中 心的中庭把它们汇聚了起来。
1991年开始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Museo Guggenheim Bilbao) ,成为盖里“晚年变法”,跃升到更高创作境界的 重要契机。这座博物馆也成了盖里的代表作,甚至 可以说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博物馆选址于城
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内维隆河南岸,与邻
近的美术馆、德乌斯托大学及阿里亚加歌剧院共同 组成了毕尔巴鄂城的文化中心。博物馆总面积达2.4 万平方米,一进门便是个300平方米的高大门厅,用
这座雕塑般的巨大建筑从表面上看有点令人眼花缭乱,因为它由一系列建筑碎块拼镶而成,这些碎块有的是 规则的石建筑,有的则是覆以钛钢和大型玻璃墙的弧形体。然而整个建筑并不是毫无章法,事实上它是绕着 一个中心轴旋转成形的。这个中心轴是一个扣着金属穹顶的空旷的中庭,光线可以透过玻璃墙照进来。从这 个中心开始,一个由曲折的走道、玻璃电梯和楼梯组成的系统把19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画廊连接在一起。
遭炸毁的原址上,业主是荷兰的保险公
司,房子顶楼是布拉格有名的法式餐 厅——布拉格的珍珠。从餐厅顶楼可以 远眺皇宫和大教堂,夜幕低垂时,皇宫
的灯光和河上流动的灯影暧昧相约,道
不尽恋恋风情。
争议
然而,这栋建筑从规划到完成却是贬多于褒,尤其是设计者弗兰克·盖里曾被称为“外星人美国建筑师”,常因为 漠视当地风土环境,只一味移植美国经验而遭人诟病。捷克人就戏称街角那个玻璃曲线塔为“被扭曲的可口可乐 瓶”,大部分人甚至认为这栋房子是美国继二战后在欧洲投下的第二颗炸弹,是一个破坏城市纹理的象征。!
从平面上看,很显然充满了弗兰克盖里一贯 的风格,不同形状的平面的拼合,看似毫无 逻辑。不过从整个体量上来看,虽然不规则
而又失衡,构图却是经过仔细推敲的。
建筑顶层是一间餐厅,在这里用餐可以 饱览布拉格城堡和佩特任山的景色。由 餐厅的门可以到达屋顶露台,露台上放 置一个由金属网和金属架搭建的构筑物。 给这个混凝土与玻璃交织的建筑又增添 了一抹看似不怎么和谐的收尾。而建筑 底层的弧形的柱子也不知道给结构工程 师带来了多少困扰。总之这栋建筑充满 了任性。
持续变化的构图手法。其基本原则是提倡偏移、参差、重叠、扭曲、扩散、裂变等全新
的解构空间。
伯纳德·屈米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丹尼尔·利伯斯金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彼得·艾森曼 哥伦布市会议中心
“跳舞的房子” 其实叫做荷兰国民人寿保 险公司大楼(Nationale-Nederlanden Building),由克罗地亚籍南斯拉夫建筑师 Vlado Milunić和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合作设计于天鹅绒革命(Velvet Revolution)后的1989年,定稿于1992年, 完工于1996年。盖里原本将这幢房子命名为 “弗兰克和琴吉之屋”,取自两位美国人: 弗雷德·阿斯泰(Fred Astaire)和琴 吉·罗杰斯(Ginger Rogers)之名,他们 是著名的舞蹈家和舞台剧演员,但可能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