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鼠疫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鼠疫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鼠疫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鼠疫的药物有哪些

我国历史上鼠疫流行区包括21个省区的638个县(旗、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东南沿海和滇南等地区,如青海、西藏、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区,所以做好鼠疫防治措施刻不容缓,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治疗鼠疫的药物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链霉素

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成人首剂量1g,以后每次0.5g,每4小时1次,肌注,1~2天后改为每6小时1次。小儿20~40mg/kg/日,新生儿10~20mg/kg/日,分2~4次肌注。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最初二日,每日4g,继以每日2g,分4次肌注。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疗程一般7~10天,甚者用至15天。

2.庆大霉素每日24~32万μ,分次稀释后静脉滴入,持续7~10天。

3.四环素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轻症者初二日,每日2~4g,分次口服,以后每日2g;严重者宜静脉滴注,第1次0.75~1g,每日2~3g,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疗程7~10天。

4.氯霉素每日3~4g,分次静脉滴入或口服,退热后减半,疗程5~6天。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5.磺胺嘧啶首剂5g,4小时后2g,以后每4小时1g,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用至体温正常3日为止。不能口服者,可静脉注射。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

提醒您:用药不是治疗的唯一方法,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永久的毁灭鼠疫,多了解一些鼠害知识,比如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等。

鼠疫防控应急预案

巴彦花镇中心卫生院鼠疫防控应急预案 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都有发生和流行。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的日益频繁,防控形式严峻,因此鼠疫预防控制工作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处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 一、鼠疫疫情报告 (一)鼠疫疫情的报告范围 1、初诊为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和原因不明的发热急死病人(以下简称急死病人)。 2、发现大量自毙鼠或10天内在同一地点范围内连续发现3只以上原因不明死鼠。 (二)疫情报告人 中心责任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每一位公民均为义务报告人。 (三)疫情报告的时限、方法和程序 发现鼠疫病人、疑似鼠疫病人或急死病人时,应在6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区疾控中心报告。 二、疫情的处理 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迅速派出人员在1小时内抵达现场,并准备足够的治疗、消毒、灭蚤、灭鼠等药品、器械和服装,以备应急之需。 三、鼠疫防控 当辖区内发生鼠疫疫情时,中心根据工作的需要成立领导小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划定疫区,确定隔离范围和控制对策,迅速动员群众参与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四、疫情的确定 (一)对病人、疑似病人和急死病人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细菌和血清学等方面情况加以判定。对鼠类等动物和蚤类等昆虫,可根据细菌学或特异性敏感的血清学检验来判定。 (二)确定疫情的时限 对鼠疫疑似病人,应当在2日内作出明确诊断。疾控中心对检验材料应当在24小时内提出初步报告。 五、疫情的控制 (一)人间鼠疫疫情的控制措施

(整理)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鼠疫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人间鼠疫一般由动物间鼠疫传播而来,主要包括腺鼠疫和肺鼠疫。建国以来,我市一直未发现鼠疫病例,但是在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也都有发生或局部流行。近年来,我省监测相继发现疫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好鼠疫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鼠疫突发疫情,指导和规范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办理事情规范》、《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和《达州市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等为依据编制。 1.3 适用范围 达州市鼠疫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按照发生病例数、波及规模及是否本地感染病例等情况,将事件分为四级。 第一级:我市周边地域出现鼠疫病例; 第二级:我市发现输入性鼠疫病例; 第三级:我市发现本地感染的鼠疫病例; 第四级:我市发生鼠疫暴发。 1.5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市疾控中心成立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较大疫情应急处置的内部指挥协调事情。领导小组由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疾控与质量管理科、通疾所、卫生监测科、检验科、科教信息科、后勤保障科和财务科等科室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疾控与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指挥市疾控中心各相关科室进行鼠疫的应急处置,为全市鼠疫疫情控制提供技术指导与专业支持,建立完善鼠疫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鼠疫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鼠疫应急处置技术的培训,及时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对鼠疫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等。 2.2应急处置现场工作组 成立流调组、检验组、消杀组、健康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流调组主要职责:建立鼠疫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开展个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发病趋势和流行因素分析,提出控制疫情的建议方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等。 消杀组主要职责:开展鼠类种群、密度及带毒情况调查,进行疫点、疫区等的消杀灭处置工作。 检验组主要职责:病例实验室诊断及鼠类带毒情况检测。 健康教育组主要职责:编制宣传资料,做好中心内部宣传,配合媒体等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配合宣传

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XXX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2.成立领导小组 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在院领导统一领导下,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医院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各科室切实做好本科室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XXX医院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组长:XX院长 副组长:XX副院长 组员:XX副院长 XX副院长 XX副院长 XX副院长 鼠疫应急指挥部由院领导组成,院领导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本院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做出本院内鼠

疫疫情处理的决策,决定拟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事项。相应职责如下: (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鼠疫应急处理工作。 (2)根据鼠疫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集本医院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3)划定控制区域:发生鼠疫疫情时,各科室报经院领导决定,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院领导核准,可以对院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疫区,由院领导决定。 (4)人群聚集活动控制:可以在本院内采取限制。 (5)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管理措施,对鼠疫患者、疑似鼠疫患者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等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视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6)信息发布:鼠疫事件发生后,要按照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3.日常管理机构 医院内鼠疫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协调工作。 ㈠鼠疫应急处理专业机构及其任务 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具体任务: (1)负责鼠疫疫情的监测,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为预警提供依据。 (2)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疫情控制的技术方案;开展对

鼠疫疫情控制应急处置预案

XXXXX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二.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救治组及医院感染控制组,并细化各组职责。 (详见附件一) 三.日常管理机构 医院鼠疫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由医教科和公共卫生科负责。 具体任务: 1.在院领导下,开展对鼠疫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鼠疫应急工作中的行为。 3.开展病人接诊、隔离、治疗和转运工作;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等。 4.及时报告疫情,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完成标本的采集、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做好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实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防止出现院交叉感染;严格处理医疗垃圾和污水,避免环境污染。 四.监测与预警 1.按照《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鼠疫日常监测工作。 2.本院要按照国家及省市的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鼠疫的主动监测,并加强鼠疫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五.信息管理与报告 1.信息管理 公共卫生科负责鼠疫防治管理信息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平台建设,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分析疫情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2.信息报告 (1)医生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应立即向公共卫生科上报,报告主管院长,医教科组织院专家会诊,确诊为疑似病例后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判定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时限在2小时进行网络直报。 (2)在开展鼠疫疫情监测期间,鼠疫监测数据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随时报告,或按规定报告阶段性鼠疫监测数据,并视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间隔最长不得超过4个监测周期(28天)。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六.现场调查与控制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

怎样预防和治疗鼠疫? 鼠疫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传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原来在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中流行。跳蚤叮咬病鼠或其他患病动物后又咬人,就可能将病原体——鼠疫杆菌传播给人。肺鼠疫病人的痰里含有大量鼠疫杆菌,可以借飞沫传播,这样便造成人间鼠疫的流行。鼠疫的潜伏期2~7天。发病急,病情凶险,传染性强,如果得不到适当治疗病死率极高。如果在自然疫源地内发生自然灾害,由于灾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恶化,啮齿动物集中于灾民临时居住区域并大量死亡,导致跳蚤游离侵袭人类,这些都是造成人间鼠疫,甚至鼠疫大流行的因素。 主要症状:鼠疫发病急,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疫可分几个类型。腺鼠疫最常见,特征为腹股沟部、腋下、颈部淋巴结迅速肿大,极度疼痛,坚硬,推之不易移动,晚期可化脓、溃破,未经适当治疗者终将转化为败血症或肺鼠疫,多于1周内死亡。肺鼠疫多见于冬季或流行高峰,表现为咳嗽、血痰等肺部炎症体征,有较强的传染性。败血症型最为凶险,表现循环衰竭或休克。这两型病人多于发病后1~3天内死亡。 预防措施:为预防鼠疫,应灭鼠、灭蚤、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个人防护。灭鼠时,人切忌误服灭鼠药,尤其是儿童。发现疫情后疫区应予封锁,立即上报,进行消毒、灭鼠、灭蚤、检疫等紧急防疫处理。病人应隔离。接触者要检疫9~l2天。疫区人员和来疫区工作的人员都要进行预防接种鼠疫菌苗。治疗措施:发病后1天内开始治疗疗效很好,治疗过晚后果极差。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疗效佳,首选措施为链霉素、四环素联合应用。备用药为磺胺类。要特别注意保护心脏和抗休克、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病因 (一)传染源: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 (二)传播途径: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鼠疫应急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

鼠疫应急预防控制技术 方案试行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鼠疫应急预防控制技术方案(试行) 1 总则 1.1 背景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我市已在解放初期控制了鼠疫。但是与全球趋势一样,目前我国鼠疫疫源地再次进入活跃期,一些静息多年的疫源地重新发生流行,新的疫源地陆续出现,人间鼠疫病例数逐年增加。我市近些年虽无人间鼠疫病例报告,但在历史鼠疫疫区印鼠客蚤指数有不断增加趋势;加之人口大流动和商品大流动,增加了鼠疫远距离传播的潜在危险性。这些情况表明,我市发生鼠疫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1.2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鼠疫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浙江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指导和规范鼠疫的应急防控工作。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浙江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1.4 分类分级

根据鼠疫疫情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鼠疫疫情划分为一般(IV 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 1.4.1 一般鼠疫疫情(IV级) 在本市县级行政区域内,出现动物鼠疫流行;或者腺鼠疫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 1.4.2 较大鼠疫疫情(III级) 腺鼠疫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5~19例。或者在边远、交通不便的局部地区发生肺鼠疫病例,流行范围在一个乡(镇)以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 1.4.3 重大鼠疫疫情(II级) 腺鼠疫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及以上。或者疫情涉及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或者在边远、交通不便地区发生肺鼠疫病例,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乡(镇),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5~9例。 1.4.4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I级) 肺鼠疫在***发生;或人口稀少和交通不便地区,1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在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1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的县。 2 组织体系 2.1 指挥机构 重大或者特别重大鼠疫疫情发生后,由省政府根据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鼠疫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全省鼠疫应急处理指挥部,省政府主要领

人民医院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实施方案

xx人民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实施方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指导和规范医院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xx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县行政区域内的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作。 1.4 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强化监测、综合治理;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工作原则。 1.5 鼠疫疫情分级 根据鼠疫发生的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和影响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5.1一般(Ⅳ级)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腺鼠疫在我县行政区域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病例数为1一9例。 1.5.2较大(Ⅲ级)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l)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数1一4例。 (2)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19例。

1.5.3重大(Ⅱ级)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我县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生20例以上。 1.5.4特别重大(I级)鼠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I级): (1)肺鼠疫在我县发生后,有扩散趋势; (2)发生鼠疫强毒株丢失事件; (3)其他经卫生部认定的特别重大鼠疫疫情。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处置工作领导组 大通县人民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组为大通县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工作领导组: 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感染科、总务科、药械科、保卫科、及各临床科室责任人为成员,其职责分工参照《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应急预案》: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副院长 组员:院办公室主任 医务科主任 护理部主任 院感科主任 感染科主任 药械科主任 总务科主任 保卫科主任 2.2工作职责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防治基本知识 鼠疫是鼠疫杆菌引发的致死性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鼠疫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下面,为大家介绍鼠疫防治的基本知识: 鼠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面部发红、眼红、皮肤有出血点等。鼠疫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肺鼠疫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 一、传染源: 鼠疫主要在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有:一是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等;二是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等;三是鼠疫病人。 二、传播途径:

人感染鼠疫菌的途径也有三种:一是接触患有鼠疫病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二是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三是鼠疫病人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四、疫情控制: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早期发现疫情,早期报告,及时处理疫区是制止鼠疫蔓延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充分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和各级卫生组织力量,建立疫情报告网,确定疫情报告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早治疗。 (一)、避免在鼠疫疫源地,接触鼠及旱獭、特别是病死旱獭有感染鼠疫的危险。 (二)、坚持“三不”制度: 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 2.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三)、坚持“三报”制度: 1.发现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要报告; 2.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3.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鼠疫控制应急救援预案

.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快速应对和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指导和规范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河北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预案。 1·3 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群防群控,防治结合;快速反应,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广泛宣传的原则。 1·4 适用范围 .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鼠疫疫情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

作。 1·5 鼠疫疫情分级 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5·1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1·5·2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区),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生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 个以上设区的市。 ) 级Ⅲ(较大鼠疫疫情3 ·5·1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 --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快速应对和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指导和规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国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预案。 1·3 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群防群控,防治结合;快速反应,分级负责;社会参与、广泛宣传的原则。 1·4 适用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鼠疫疫情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 专业资料-

工作。 1·5 鼠疫疫情分级 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5·1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1·5·2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1个平均潜伏期(6天,下同)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区),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3)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多点连续发生20例以上,或流行围波及2个以上设区的市。 1·5·3 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鼠疫防治知识宣传

鼠疫防治知识宣传 1、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国际检疫中被列为第1号法定的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鼠疫本来是啮齿动物的传染病,当鼠间流行鼠疫时,就会出现大批的病鼠和死鼠,鼠死以后,它身上吸有含鼠疫菌血液的跳蚤离开死鼠,找到活的动物吸血就发生传染。如果叮咬了人,人就会染上鼠疫病。 2、鼠疫的传染源有哪些? 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一是染疫地动物;二是鼠疫病人。 作为传染病的染疫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如褐家鼠和黄胸鼠等,是家鼠鼠疫疫源地内,人间发生腺鼠疫流行的主要传染源。鼠疫病人特别是肺鼠疫患者,可通过飞沫向外排菌,引起肺鼠疫流行;腺鼠疫或其它型病人出现菌血症时,也可通过媒介昆虫的作用,成为腺鼠疫的传染源。 3、怎样预防人间鼠疫? 在鼠疫疫源地区的居民,要在严格个人防护(穿长筒靴、袜等)和施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下,进行耕作、放牧及其他野外活动。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狐狸、旱獭、野兔等动物,禁止小孩玩鼠。 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在外发现病死鼠或其他动物。发现症状与鼠疫相似或原因不明的高烧昏迷病人,应及时报告就近的卫生院、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并就地隔离治疗。 在疫情地区必须做到三报”和三不” 三报”指:报送自然死鼠、病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及不明原因高热急死病人;报告鼠疫病人。三不”指:不私自捕猎旱獭、鼠类;不剥、食鼠类和其它病死动物皮和肉;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对已判定为鼠疫疫区”的地区,要做好预防接种,积极做好疫区处理(消毒、灭鼠、灭蚤)和家屋及周围环境的灭鼠灭蚤,并搞好环境卫生。 4、鼠疫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给人? 鼠疫菌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给人:

2021年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XX市卫生系统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 1.1 总体目标 1.2 工作原则 1.3 编制依据 1.4 适用范围 2.应急组织体系及其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2.2 职责分工 3.预警与分级 3.1 预警 3.2 分级 4.动物疫情判定、人间病例诊断与疫情发布 4.1 动物疫情判定 4.2 人间病例诊断 4.3 疫情报告 4.4 疫情公布与通报 5.应急处置 5.1 启动预案应急机制 5.2 预案应急机制终止 5.3 应急处置措施 5.3.1 预警应急处置措施 5.3.2 一般(Ⅳ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措施 5.3.3 较重(Ⅲ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措施 5.3.4 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措施6.善后处理 6.1 后期评估 6.2 激励机制 6.3 责任追究 7.保障措施 7.1 组织保障 7.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7.3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7.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7.5 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支持 7.6 做好车辆调度,保证交通畅通 8.预案管理 9.附件

XX市卫生系统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1.总则 1.1总体目标 为预防控制鼠疫XX市流行和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疫情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鼠疫控制及其考核原则与方法 GB15992-1995》、《消毒技术规范——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市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组织体系及其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2.1XX市卫生局成立局长任组长、分管疾控、医政工作的副局XX市疾控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局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科、法制监督科、医政科、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科、中医科、爱卫办等科室科长(主任)为成员的鼠疫防控工作领导小组XX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安排部XX市鼠疫防控工作。XX市区参照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 2.1.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鼠疫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实行鼠疫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上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开展辖区内的鼠疫防控工作。 2.1.3成立预防控制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 ⑴成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为组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管副主XX 市卫生监督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流行病学、消毒、检验和卫生监督专业人员组成的鼠疫预防控制专家组(成员名单附后)。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鼠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组织实施疫情控制并对下级疫情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及时提出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对防控措施效果进行评估。 ⑶成立由综合医院业务院长为组长、传染(感染)科、呼吸内科、ICU、儿科、急诊科等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名单附后)。主要职责是负责鼠疫病例的诊断、制定诊疗方案;组织、协调开展病人的救治工作,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抢救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院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XX市区参照成立相应的预防控制专家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 2.2 职责分工 2.2.1 卫生行政部门职责XX市卫生局统一组织协XX市鼠疫防控工作。统一调XX市卫生资源对鼠疫疫情进行应急控制,组织开XX市鼠疫防控技术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组织专家组排查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对XX市区鼠疫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协调XX市级鼠疫防控物资储备。根据鼠疫疫情及疫情控制工作的需要

鼠疫应急预案

公主岭市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预案。 1.3 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1.4 鼠疫疫情分级根据鼠疫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4.1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有肺鼠疫疫情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 (2)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1.4.2 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在本市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 (2)腺鼠疫发生流行时,在本市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生20例以上。 1.4.3 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1) 发生肺鼠疫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不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本市范围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本市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及以上。 1.4.4 一般鼠疫疫情(Ⅳ级) 腺鼠疫在本市范围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市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市政府

医院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医院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排在国家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也是国际重点检疫的传染病。该病一旦发生流行,将会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为规范鼠疫疫情处理,在鼠疫疫情发生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有关人员及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业务水平。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鼠疫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决策,早行动,快速反应,快速处理,防止疫情蔓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成立鼠疫应急防治领导小组、抢救治疗小组统一领导鼠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鼠疫应急防治领导小组:略 抢救治疗小组:略 三、物资保障 配备物资包括处理疫情所必需的医疗设备、器械、治疗和消杀药

品、检验仪器设备、试剂、防护用品、车辆、通讯器材和生活保障用品等。发生疫情时,负责人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物资的生产和调拨。 四、疫情报告 各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单位负责制。首诊医师对已诊断的病例、疑似病例,要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医院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同时报告重点对象的病情。当发生肺鼠疫时,发热门诊实行发热病人筛查制度,提前分流发热病人。参与病人救治的医疗机构要按《鼠疫病人管理原则》,实施对病人和疑似病人的管理,以切断传染源。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负责鼠疫疑似病例的筛查与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五、预防与控制 1、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必须采取必要的医学观察措施。 3、做好院内消毒、隔离工作。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 4、在医院病死的鼠疫或疑似鼠疫病例的尸体,经消毒处理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就近火化处理。 六、医疗救治 发现疑似鼠疫病人和鼠疫病人对患者实行就地隔离治疗,及时抢救危重病人。按照有关规定组织派出抢救、会诊、控制医院感染等

疾控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最新整理)

尚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我县接壤康保县历史上曾发生过人间鼠疫,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进行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流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和《尚义县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 接到鼠疫疑似病例的疫情报告后,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情报告规定的时间,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张家口市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二、建立隔离病房和临时实验室 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调动鼠防应急小分队,携带应急装备和药品,在2个小时内出发,迅速赶赴发病地点。 (一)以病人所居住的房屋或就诊的诊室为隔离病房,在其隔壁或临近的房屋建立临时实验室。 (二)消毒病房。按照个人防护的要求,迅穿好防护服装,对病房和实验室由外向内进行空气消毒和灭蚤杀虫处理,同时将病房隔离。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小分队流调人员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一)目的 1、核实诊断。 2、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掌握调查地区鼠疫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3、追踪和管理和患病的人和物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监测和评价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 5、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分布、结构、性制及流行规律,尽早发现疫情或流行指征。 6、制定预防和控制鼠疫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二)工作程序 1、个案调查。着装后进入消毒后的病室,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前的活动及接触病人及野生动物情况,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并填入个案调查表。 2、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和调查 根据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填写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服药。 四、诊疗人员进行诊治 小分队诊疗人员着装后进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

有关鼠疫控制应对方案

一、总则(一)编制目的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迸发和流行。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病防治法》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青海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三)工作原则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四)鼠疫疫情分级将人间鼠疫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根据鼠疫疫情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趋势及对社会危害水平。 1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 1肺鼠疫病例在州府所在地发生。 2同一时间段内肺鼠疫疫情在3个以上县发生。 3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 2重大鼠疫疫情(Ⅱ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鼠疫疫情(Ⅱ级) 1一个县区域内。 2肺鼠疫疫情涉及2个以上县。 1个潜伏期内(9天)多点连续发生5例以上,31个县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或流行范围涉及到2个以上县。3较大鼠疫疫情(Ⅲ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鼠疫疫情(Ⅲ级) 24天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1例。11个县区域内。 1个潜伏期(9天)内连续发病35例,21个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或流行范围涉及2个以上乡(镇) 4一般鼠疫疫情(Ⅳ级) 1个潜伏期内(9天)发生病例12例。腺鼠疫在1个县区域内发生。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一)应急指挥机构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州、县卫生局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的建议。决定是否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州、县人民政府根据本级卫生局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州、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1州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州卫生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州人民政府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州长担任州鼠疫疫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对特别重大和重大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做出处置鼠疫疫情的重大决策。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鼠疫疫情应急处置的需要确定,主要有州卫生局、州委宣传部、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州教育局、州科技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财政局、州交通局、州电信局、州农牧局、州经贸委、州林业和环保局、州民族宗教事务局、州旅游局、州红十字会、军分区、武警支队等组成。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统一组织实施鼠疫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州卫生局:负责组织制定鼠疫防治规划、技术方案。并进行检查、督导;开展疫区卫生处置及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对疫情做出全面的评估,根据鼠疫防控工作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疫区及跨地区联合应急处置等建议,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后负责对社会及时发布鼠疫疫情信息。做好疫情处置的宣传报导。宣传鼠疫防治知识,州委宣传部:依照疫情控制的统一部署和有关部门、地方的请求。提高公众预防与保健意识。保证供应,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组织应急疫苗、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防护用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贮藏和调度。维护市场秩序,坚持物价稳定。协助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州教育局:对学生进行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支持相关科学技术研究。州科技局:协助提供鼠疫疫区处置所需技术。加强疫区治安管理和平安捍卫工作,州公安局:协助做好鼠疫疫区封锁。协助开展交通检疫、堵截鼠疫患者及染疫物品。州民政局:对符合救助条件的鼠疫患者提供医疗、生活救助。加强资金管理监督。州财政局:做好鼠疫控制应急资金的安排并及时拨付。负责职责范围内的交通卫生检疫工作,州交通局:依照《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及其实施方案。组织做好站(场)内发生的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优先运送疫情处置人员、药品器械和有关物资。州电信局:负责组织、协调各电信运营企业为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包括演讲)提供通信保证工作。州农牧局:负责做好疫区家畜的鼠疫动物

鼠疫的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

鼠疫的诊断标准、治疗及预防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原则 鼠疫的诊断需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二)诊断条件 1.流行病学线索 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2.临床表现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3)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4)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5)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6)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7)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3.细菌培养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耶尔森杆菌。 4.被动血凝试验 患者2次(间隔10天)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三)诊断标准 1 .疑似病例 具备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诊断疑似病例。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细菌培养分离到鼠疫耶尔森杆菌或被动血凝试验抗体检测呈4倍以上增长。 3.隐性感染者 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没有明显的鼠疫临床表现,没有接种过鼠疫菌苗,有PHA检测其血清出现1 : 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4.追溯诊断病例 在有过鼠疫流行病学线索的人群中,曾出现过鼠疫临床表现,没接种过鼠疫菌苗,其血清经PHA佥测出现1 : 40以上F1抗体滴度者。 5.病型 疑似或确诊病例,根据其临床上的特殊表现,确定鼠疫的具体类型。 有临床表现(1)者,为腺型鼠疫。 有临床表现(2)者,为败血型鼠疫。 有临床表现(3)者,为肺型鼠疫。 有临床表现(4)者,为眼型鼠疫。 有临床表现(5)者,为肠型鼠疫。 有临床表现(6)者,为皮肤型鼠疫。 有临床表现(7)者,为脑膜炎型鼠疫。 (四)鉴别诊断 肺型要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腺型应与急性淋巴结炎、丝虫病的淋巴结肿等鉴别;败血症型需 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鉴别。 1.腺鼠疫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淋巴结炎此病有明显的外伤,常有淋巴管炎、全身症状轻。 (2)丝虫病的淋巴结肿本病急性期,淋巴结炎与淋巴管炎常同时 发生,数天后可自行消退,全身症状轻微,晚上血片检查可找到微丝蚴。 2.败血型鼠疫需与其它原因所致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应及时检测相应疾病的病原或抗体,并根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鉴别。 3.肺鼠疫须与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型炭疽等鉴别。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痰的病原学检查鉴别。 二、鼠疫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严格的隔离消毒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病人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病人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 来苏液彻底消毒。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鼠疫应急预案

控制鼠疫疫情暴发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2.应急指挥机构 恒升中心卫生院依照本预案的规定,在院领导统一领导下,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医院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各科室切实做好本科室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3.恒升中心卫生院鼠疫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组长:陶大国 副组长:陈华兰 组员:唐娟屈仁兰钟勇 鼠疫应急指挥部由院领导组成,院领导负责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本院内鼠疫疫情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做出本院内鼠疫疫情处理的决策,决定拟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事项。相应职责如下: (1)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鼠疫应急处理工作。 (2)根据鼠疫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集本医院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3)划定控制区域:发生鼠疫疫情时,各科室报经院领导决定,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院领导核准,可以对院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疫区,由院领导决定。 (4)人群聚集活动控制:可以在本院内采取限制。 (5)流动人口管理: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管理措施,对鼠疫患者、疑似鼠疫患者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等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视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6)信息发布:鼠疫事件发生后,要按照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2.日常管理机构 小心医院内鼠疫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协调工作。 ㈠鼠疫应急处理专业机构及其任务 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具体任务: (1)负责鼠疫疫情的监测,做好疫情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为预警提供依据。 (2)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疫情控制的技术方案;开展对鼠疫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 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对人群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向本院领导报告情况。 (3)对鼠疫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复核、确定并上报实验室诊断结果。 ㈢各科室是鼠疫应急处理的救治机构,市传染病院为重点救治机构。 具体任务: (1)开展病人接诊、隔离、治疗和转运工作;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 和预防性治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