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说课草船借箭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15张PPT)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 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 语句,请你默读课文勾画出来, 和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谢谢观看
Thank You
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5 草船借箭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 怎么用草船借箭?最后借到箭了吗?
周瑜 诸诸葛葛亮亮
妒忌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周瑜 诸诸葛亮亮
妒忌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草船、军士
逼向水寨、一面
受逼箭、向另水一寨面受
寨、驶南岸
一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周瑜
妒忌 叹服
诸诸葛亮 亮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如期交货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草船、军士 逼逼向向水 寨 一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周瑜
妒忌 叹服
诸葛诸 亮
三天造十 万支箭
如期交货
准备过程 借箭经过
草船、军士
逼逼向向水寨水 寨
一面受箭
另一面受箭
驶向南岸
读课文时,对于故事内容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赛塞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 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 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语文1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语文1

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
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
怎麽打算,回来报告我。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 语文1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
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只箭, 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 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 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 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 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 自有妙用: 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 自然有巧妙 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 的用处。 完了。”
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
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
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 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 语文1
调度:管理 并安排。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 语文1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 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 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 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 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 你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 取?”诸葛亮说:“不用问, 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 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 岸开去。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 语文1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一字儿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 船尾朝西……”
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 东;然后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为了撤退的方便,节省时间。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 语文1
《草船借箭》PPT课件下载部编版小学 语文1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
①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早已了然于胸。 ②熟悉气象。 ③对曹操和鲁肃的个性把握准确透彻。 ④布置周密、准确。

《草船借箭》优秀ppt课件

《草船借箭》优秀ppt课件

外表英俊
周瑜容貌俊美,被誉为“ 美周郎”。
心胸狭窄
他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多 次设计陷害诸葛亮,表现 出心胸狭窄的特点。
善于指挥
周瑜是东吴的都督,善于 指挥水军,曾取得赤壁之 战的胜利。
曹操:多疑奸诈,善于权谋
多疑猜忌
曹操性格多疑,对周围的人充满猜忌 和防范。
雄才大略
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具有雄才大略 和远见卓识。
奸诈狡猾
他善于运用权谋和诡计,为了达到目 的不择手段。
鲁肃:忠厚老实,为人诚恳
忠厚老实
鲁肃性格忠厚老实,对朋友和君 主都非常忠诚。
为人诚恳
他为人诚恳正直,不善于说谎和欺 骗。
顾全大局
鲁肃在草船借箭中顾全大局,协助 诸葛亮完成了任务。
03
故事情节分析与解读
草船借箭起因及经过
01
02
03
04
周瑜妒忌诸葛亮才能, 设计陷害
战略眼光
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之前,就已经 对敌我双方的形势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和判断,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
全局观念
诸葛亮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全 局出发,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 益,这种全局观念对于培养学生 的综合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培养
团队合作精神
草船借箭的故事中,诸葛亮并不是单枪匹马地战斗,而是与周瑜等将领紧密合 作,共同完成了任务,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05
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生动形象的人物描绘技巧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刻 画人物性格,如诸葛亮的沉稳、
周瑜的嫉妒、曹操的多疑等。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的 差异和矛盾,增强故事的戏剧性

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独白 ,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使读

草船借箭完美版ppt幻灯片课件

草船借箭完美版ppt幻灯片课件

深入人心的故事主题
故事所传递的智慧、勇气和团结 协作等主题思想深入人心,对观 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持续的文化传承
草船借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 部分,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 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06
现代应用场景及拓展思 考
商业竞争中策略运用
市场竞争分析
运用草船借箭思维,借助竞争对手的力量,发现市场 空白和创新点。
东吴大都督,英俊潇洒,文武双 全,赤壁之战主要指挥官。
草船借箭策略起源
01
02
03
诸葛亮提出
为应对曹军水战优势,诸 葛亮提出草船借箭策略。
周瑜赞同
周瑜认可诸葛亮计谋,并 提供必要支持。
计划实施
利用大雾天气和曹军多疑 心理,成功借得十万支箭 。
02
草船借箭策略实施过程
准备工作及人员安排
1 2
确定草船借箭的目标和计划
启示意义和价值
重视战略思维
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 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和长
远规划能力。
善于运用智谋
在竞争和对抗中,智谋 的运用往往能取得意想
不到的效果。
强化团队协作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需要建立互信、明确
分工并高效执行。
提升应变能力
面对突发情况,需要灵 活应变,及时调整计划
和策略。
05
文学描绘与艺术表现手 法探讨
准备后续行动
在等待期间,刘备积极准备后续行动,为未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诸葛亮智谋展现
巧妙利用天象
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实施草船借箭,使敌方无法看清真相,从而达 到欺骗效果。
精准判断敌方心理
诸葛亮准确判断曹操多疑的性格特点,利用草人借箭成功引诱曹军 放箭。

5草船借箭 课件(共39张PPT)

5草船借箭 课件(共39张PPT)

体会:诸葛亮考虑周密, 算准借箭的位置,并且进行了 巧妙的安排。
体会:诸葛亮料事如神, 算准了曹操多疑不敢出兵;识 鲁肃忠厚老实,不会将安排告 诉周瑜。
最后一段中,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 真比不上他!”请你结合课文,说说,周瑜都是哪里 比不过诸葛亮呢。(重点)
默读事情的经过,品析诸葛亮的神机妙 算。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 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等待时机
大雾漫天
神机妙算三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完全属于夜晚的五 个时辰,也叫五更。“五更时分”指凌晨3~5时。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
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增加受箭面积
善于 谋划
虚张声势、制造进攻假象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 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 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 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 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了解人心
感受形象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 这时候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都看到了这场大雾。
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你会怎么想呢?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怎么想呢?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
知天文
懂地理
识人心
“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 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 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 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 把鲁肃请到船里。”
“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 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
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 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
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回去。”

精品草船借箭PPT优秀课件

精品草船借箭PPT优秀课件
精品草船借箭PPT 优秀课件
目 录
• 草船借箭背景与故事梗概 • 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 • 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应用 • 互动环节与课堂延伸
01
CATALOGUE
草船借箭背景与故事梗概
三国时期背景介绍
01
02
03
政治形势
三国鼎立,魏蜀吴互相争 锋。
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 ,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兵不厌诈
创新思维
打破常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天 气、船只和稻草等资源,实现以小博 大。
通过伪装和欺骗手段迷惑敌人,达到 以弱胜强的目的。
思考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应对现实问题
善于观察和分析
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准确识别问题本质和关 键因素。
制定针对性策略
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灵活多变的应对策略,提高解 决问题的效率。
观看要求
在观看前,教师提出观看要求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 。
观后讨论
观看后,组织学生围绕影视作品中的情节、人物表现等展开讨论, 加深对草船借箭故事的理解。
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与草船借箭相关的课堂作业,如简答 题、论述题等。
作业要求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按时提交,作业内容要体现对草船借箭故 事的理解和思考。
采用对比、映衬等手法
通过对比和映衬等手法,突出了人物性格的鲜明特点和战争的残酷性,加深了读 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展 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挣扎、斗争和成 长,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表现人物情感变化
在战争中,人物的情感经历了从紧张 、恐惧到坚定、勇敢的变化过程,作 品通过刻画人物情感变化,增强了故 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33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草船借箭课件(共33张PPT)

想破曹公, 宜用火攻。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是你的病根子。” 周瑜接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他真像神仙一样,竟然看 出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 紧急了,请立刻告知我们吧!”诸葛亮根据天文气象知识, 想告知周瑜刮东南风的具体日子,但是他知道周瑜心胸狭窄, 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有意说自己有呼风唤 雨的本事,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亲自登坛、 作法、借东风。周瑜有了上次草船借箭的事,这次自然信了, “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赶忙到南屏山筑七 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方一刮,就向西 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或感受。
yú jì

瑜忌

màn zhài


léi nà

chéng
擂呐




音序:J 部首:心 组词:妒忌 顾忌
书写注意:“忌”上面 不是“已”,也不是 “巳”,而是“己”。 书写时,第三笔的竖弯 钩一定要与第二笔的横 相连,不要出头。
二十多里,再追来不及了。
ɑ.诸葛亮知道鲁肃: 忠诚老实

b.诸葛亮知道曹操: 生性多疑

读文中诸葛亮和曹操的话,看看你发现 了什么?
诸葛亮,就下令说:“ 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 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情把握很透, 预感准确。)
妒忌 紧急 布置
托付 军令传 调度

部编版草船借箭完美课件PPT共24页

部编版草船借箭完美课件PPT共24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 罚。”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 事毕后,自有酬劳。”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第三层次:引发质疑,进一步体会第二自然段的语言特色。
)、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2.关注人物
都督 丞相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曹操
3.梳理关系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4.概括内容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4.概括内容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妒忌
准备 借箭
认输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1.谈话揭题 2.关注人物 3.梳理关系 4.概括内容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说:“只要三天。”
周瑜(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 )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 罚。”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 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 “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 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草 船 借 第

箭 课

一、基于学情,解读文本 一、基于解读,说教学设计
•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的描述自己 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从语言层面看 从表达层面看 从情感层面看
从语言层面看
都督
丞相 军令状
翎毛
从表达层面看
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 形象,推动故事发展。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第一层次:紧扣“商议”一词,读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想想 每一次对话的意思。
第二层次:加提示语,品读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引领学生采用前 后联系读、结合名著对比读的方法,感悟人物形象。
第三层次:引发质疑,进一步体会第二自然段的语言特色。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
从情感层面看
一、基于学情,解读文本 一、基于解读,说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都督”“丞相”等词,把握故事情节,初步感受诸葛亮 的“神机妙算”。
2.学习第二自然段,聚焦人物语言,体会语言特色,初步学习阅 读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方法。
3.采用对比、联系等方法,亲近、阅读名著,提高阅读欣赏的能 力。
周瑜和诸葛亮
鲁肃和周瑜
诸葛亮和曹操 鲁肃和诸葛亮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第一层次:紧扣“商议”一词,读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 )的诸葛亮
( )的周瑜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第二层次:加提示语,品读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引领学生采用前 后联系读、结合名著对比读的方法,感悟人物形象。
先选择一处对话,加上提示语,然后和同桌读一读,演一演。
学习任务 选择一组
读3—6自然段,找到鲁肃与周瑜,鲁肃与诸葛亮的对 话,选择其中一组,可以联系人物前后语言,也可以对照原 著,研读人物的对话,从中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
鲁肃与周瑜( ) 鲁肃与诸葛亮( )
人物特点 分工要求
(谁)
(特点)
一人填写合作习单,一人汇报学习结果,两人表演朗读对话
19 . 草船借箭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对话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
1.谈话揭题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1.谈话揭题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1.谈话揭题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1.谈话揭题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关注人物联系,把握故事情节
2.关注人物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 ( )、 ( )、 ( )。
周瑜( )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 )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 )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 周瑜( 诸葛亮( 周瑜( 诸葛亮(
)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问:“十天造得好吗?”
聚焦人物语言,倾听人物话
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 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妒忌
周瑜和诸葛亮
准备 借箭
认输
鲁肃和周瑜 诸葛亮和曹操
鲁肃和诸葛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