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件清单范本格式

外来文件清单范本格式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外来文件清单范本

下面是外来文件清单范本,供读者参考。

审核:制表: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外来文件管理规范

外来文件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 目的 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防止误用。 2. 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公司外来文件的管理办法 3.工作职责 技术部负责外来文件的收取、登记、分送、会签、执行、归档及时限。 4. 术语及定义 外来文件:顾客要求文件(图纸、规格书、技术规格等)。 5、外来文件管理规则 5.1、保存期限:顾客要求时限延长一年; 5.2、编号规则:以外来文件名称为索引,不设内部编号; 5.3、使用方式:A、直接引用(如客户图纸) B、转换引用(如产品标准,接收准则等) C、参考(如工具书,体系标准) 6、外来文件的管理流程

6.1 文件接收、评审: 技术部在接收到外来文件(电子版/书面版)后,提交相关职责部门,由职责人员对文件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如技术标准,图纸等需提交技术部确认是否为最新版,是否可依照执行;产品检验、接收标准需提交质量部确认是否可执行。 6.2 文件转化: 如果需要将外来文件转化为内部标准,则职责人员需要将其进行转化,转化时视紧急/难易程度而定,一般应在一周内完成,转化后的内部文件经内部审批、签字。 6.3文件发放: 技术部将所接收到的外来文件登记在《外来文件清单》中,将转化后的文件登记在相应的内部管理清单中。 A、外来文件直接引用时,如需发放书面版,技术部对外来文件印章发放给相关人员,登记《文件接收,发放,回收记录》并得到接收者签字确认;如需发放电子版,将电子版文件通过Email或QQ等工具发放,并将存信息电话通知相关人员。 B.由外来文件转化后的内部文件,技术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发放。 C.外来文件作参考文件时,技术部将电子版文件的通过Email或QQ等工具通知相关人员。必要时,打印一份,盖外来文件章分类保存,以便需求者查阅。

知识产权外来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

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文件 知识产权外来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文件发放号: 2016年02月20日发布2016年03月01日实施 *********** 发布

1、目的 为做好本公司经营过程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外来文件的接收、审核、发放等管理工作,保证外来文件在受控状态下使用;为了对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进行有效控制,以提供符合要求和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也作为管理过程的追溯和改进的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体系相关外来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3、职责 3.1知识产权办公室是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体系外来文件和运行记录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 审查外来文件、记录控制的实施情况。 3.2集团办公室负责对外发文的统一管理及外来公文的接受、登记、审查、标识、分发和保管等。 3.3公司各级负责人负责相关记录的编制、处理的审批。 3.4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的每一个数据和文字负责。 3.5各部门接受外来公文,转交集团办公室处理。 4、工作程序 4.1外来文件的控制 4.1.1知识产权办直接对行政决定、司法判决、律师函件等重要知识产权类外来文件进行直接管理,确保其来源与取得时间可识别,形成《知识产权外来文件清单》。 4.1.2每年各部门对文件进行整理归档,交档案室保存,保存期限按《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4.1.3法律法规等外来文件的进一步控制,详见《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 4.2记录的编制、评审、批准和发布 记录可以是固定表格的形式或其他形式,固定表格形式的记录可以作为所附属程序文件或三级文件的附件进行编制、审核和批准,也可以单独作为文件进行审核批准,但审批权限必须和相关程序或三级文件一致。 4.3记录的标识和填写 4.3.1记录的标识内容应包括记录的名称、格式、编号、填写日期、签署。 4.3.2记录的编号可按照《文件编写及编号规则》进行编制。各部门为临时工作需要而编制的记录可由各部门自行编号,报集团办备案。 4.3.3其它媒体形式的记录(如光盘、软盘、磁带、照片等),可采取贴标签的形式进行标识。 4.3.4对有标准格式的记录的填写,应按照记录格式内容的要求填写,对无格式要求的记录的编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外来文件管理流程完整版

外来文件管理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外来文件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防止误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对获取、识别、传递、更新外来文件等过程进行控制。 3 术语定义 外来文件:任何被引用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运输及交付过程中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外部资料。 技术标准:涉及到本公司产品及其零部件、材料等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法规规范: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政策文件: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颁发的与安全、质量有关的文件、通知; 顾客提供的与产品相关的技术/质量等标准及接收准则,如图纸、技术规范等; 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工具书。 4、外来文件管理规则 、保存期限:外来文件永久保存,随时更新; 、编号规则:以外来文件名称为索引,不设内部编号; 、使用方式:A、直接引用(如客户图纸) B、转换引用(如产品标准,接收准则等) C、参考(如工具书,体系标准) 5 工作程序 外来文件的获取 a.国家、省、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b.各种会议、专业报刊、杂志、出版社; c.互联网、电话传真。 外来文件的识别 a.凡是购买、赠送、发放的与本厂产品有关的技术标准,收到后应移交到技术部进行识别; b.识别标识的有效性,应对标准的发布实施年份进行识别,是否是最新的有效版本; c.标准中条文进行识别,应识别哪些条款是适宜的。 a.凡是国家颁布的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收到后应移交到质检部进行识别; b.质检部对收集到的法规规范进行识别,识别其应实施的部门、范围; 政策文件 a.凡是上级颁发的文件、通知,收到后统一移交到办公室; b.办公室对收集到的文件进行识别,按文件重要程度分别呈报给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 c.办公室根据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的意见,分送到相关人员进行传阅。 外来文件的分发 涉及到更新的外来文件,在发放新版本外来文件的同时,应及时回收作废文件。对外来文件合订本不能收回时,应在目录和正文中加盖作废字样。 外来文件的查询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到各归口部门查阅。 外来文件的检查 质检部通过内部审核的方式对各部门、各单位使用外来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外来文件资料管理程序(含表格)

外来文件资料管理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为了规范管理客户产品的文件、软件等,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本公司品牌的所有产品。 3.名词定义: 无 4. 职责: 4.1文控:负责BOM、外来文件等受控管理。 4.2工程部:负责接收外来文件、软件、原理图、geber文件管理及保密保存工作。 4.3物控部:负责客户生产计划安排及出货数据及客户信息保密工作。 4.4生产部:负责客户产品按照客户要求来生产。 4.5品质部:按照客户文件要求来检验。 4.6人力资源部:负责检查员工及外来人员禁止带手机及相机到车间。 5.作业流程: 5.1BOM管控:客户资料及外来文件由客户发到工程部,BOM转换为内部资料后

下发到文控,文控盖受控章发行到相关部门,文控每次文件发放保留好文件发放记录表,文件版本更新后文控发放最新版本,同时回收旧版本文件。 5.2软件应用管控:客户软件发放到工程部,工程部保留软件文件,工程部制作软件对应生产机型单,发放到文控盖章受控发放到生产、品质,确保不同批次产品使用对应的软件。 5.2.1软件保存方式:软件在工程部电脑上要文件加密处理,USB加密保存,每次软件升级时由工程部负责将软件资料COPY到相应的电脑上,生产使用的电脑要采用加密文件保护,COPY文件由专人来操作并签订保密协议复制文件内容外泄。软件发放要有管理台账登记,确保文件发放的及时性及准确度。 5.3原理图及geber文件发布管控:原理图及geber文件由工程部负责接收及保管,文件保存要加密处理,此文件的发放只限于工程技术部门,其它部门无权获得。工程部保存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 5.4生产过程管控:已建立不同客户有不同的封闭式生产车间,禁止非生产车间的人员随便进入。禁止外来人员参观及拍照。 5.5销售数据管控:物控部安排专人来负责管控不同客户的生产及销售数据,数据使用加密文件管理,其它无关人员无权查看相关信息。 5.6保密管控:涉及到客户资料需要保密工作的人员要签订保密协议,复制文件资料泄密,对泄密者要做到相应的处罚。 6.相关文件 无

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

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

XXX公司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公司简介:略。公司重视产品质量,坚持推行科学的管理方式。多年来,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建立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并保证各种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这些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认证审核并颁发证书。同时,公司还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注册证书和QS认证证书。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1、公司质量管理机构总经理品管部开发部品管室化验室质量管理机构图公司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共计36人,应经培训考核合格领取相关资质证件的特殊工作操作员工人员均已持证上岗。此外各部门主管、生产技术骨干等人员还以参加HACCP小组、食品安全小组、内部审核员等方式参与质量管理。 2、在质

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2.1、健全企业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强化持续运行公司自2000年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后,我们立即组织从事过技术质量管理的相关技术骨干并聘请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采纳所等资深 体系管理人员策划健全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在正常运行公司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SSOP》、《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等适用于本公司管理性文件基础上,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健全了公司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将企业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并实施考核。在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系列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坚持贯彻实施,通过颁布和实施相关质量体系管理文件使公司质量工作逐步迈上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轨道。 2.2、健全产品技术文件,强化标准执行我们认识到,要制造出成批的合格产品,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是生产、质量管理的关键。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及品质管理部门紧紧围绕以落实国家行业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为

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

XXX公司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公司简介:略。公司重视产品质量,坚持推行科学的管理方式。多年来,公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建立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并保证各种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这些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认证审核并颁发证书。同时,公司还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注册证书和QS认证证书。企业质量管理情况报告总结如下: 1、公司质量管理机构总经理 品管部开发部品管室化验室 质量管理机构图公司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共计36人,应经培训考核合格领取相关资质证件的特殊工作操作员工人员均已持证上岗。此外各部门主管、生产技术骨干等人

员还以参加HACCP小组、食品安全小组、内部审核员等方式参与质量管理。 2、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2.1、健全企业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强化持续运 行公司自2000年引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后,我们立即组织从事过技术质量管理的相关 技术骨干并聘请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 证有限公司、采纳所等资深 体系管理人员策划健全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在正常运行公司的《管理手册》、《程序 文件》、《SSOP》、《GMP良好操作规范》、《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 量管理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等适用于本 公司管理性文件基础上,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 针和管理目标,健全了公司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将企业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并实施考核。在 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系列作业 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坚持贯彻实施,

外来文件控制

文件编号QP-03 1、目的 为了有效地对外来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外来文件得到有效的识别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来文件的控制。 3、相关文件 4、定义与分类 4.1 外来文件定义:指取自公司外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或客户提供的图面、 规定等,被公司用来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引用的标准,尤其是与产品要求有关的法律法规、国际国标文件、客户标准文件等。 4.2 外来文件的分类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或产品有关的当地政府机关、监督机构的行政管理文件,如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告等; b) 国家法律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 例》等; c) 国际标准文件,如《ISO 13485 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等; d)国家标准文件,如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等; e)客户提供的规范、标准,如与客户签订的协议书、承诺书等; f)客户提供的图档,如某客户提供的图档、模具图档等; g)供方提供的重要外来文件;(可以不要) h)其他与产品有关的重要外来文件,如客户的通知单等正式行文的资料;5、职责参https://www.360docs.net/doc/9816636235.html,/p-26583556.html 6、程序说明 6.8外来文件控制

文件编号QP-03 凡各部门因工作需要,将外部制订的文件或资料列为工作执行的依据或标准时,这些由外部所制定的文件须列入本公司文件的控制范围。外来文件包括客户的资料、规范以及采用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6.8.1当收到外来文件时,由文控员将其记录在文件总览表和文件分类目录 上。 6.8.2编号与版本 6.8.2.1 当外来文件已有编号时,可以将其原编号、版本作为编号、版本。 6.8.2.1若外来文件无编号或版本时,则按《文件编号与编写规定》予以编 号及版本控制。 6.8.3外来文件的分发 6.6.3.1 外来文件的分发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分发部门与数量并签名确认后,由 文控员按“受控文件”分发。 6.8.3.2外来文件的签收、分发与内部文件的管理相同。 6.8.4 外来文件的控制、使用 经批准分发的外来文件,可直接使用,不需另转换成内部文件。但如需要时,可换成内部文件,经转换的内部文件须按《文件编号与编写规定》的规定进行控制。 6.8.5 外来文件的变更 6.8.5.1 关于标准的变更 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专人与专门的机构进行定期联络,以确保本公司所使用的标准是最新版本。并于标准变更时,将信息反馈给持有标准的部门。 6.8.5.2 关于客户资料、规范等的变更 由营销部负责与客户联络,掌握变更的信息。当收到变更的信息时,营销部必须对其进行审查确认,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的部门。 6.9 CE技术文件的控制、使用 6.9.1 CE技术文件由研发部制定,由总经理审核批准。 6.9.2 CE技术文件按照受控文件进行控制,按6.1-6.5执行,当CE技术文件变 更时,由研发部通知公告机构。 6.9.3 CE技术文件目录附见件。 6.10 产品软件文件的控制

外来文件管理流程

外来文件管理流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外来文件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防止误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对获取、识别、传递、更新外来文件等过程进行控制。 3 术语定义 外来文件:任何被引用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运输及交付过程中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外部资料。 技术标准:涉及到本公司产品及其零部件、材料等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法规规范: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政策文件: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颁发的与安全、质量有关的文件、通知; 顾客提供的与产品相关的技术/质量等标准及接收准则,如图纸、技术规范等; 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工具书。 4、外来文件管理规则 、保存期限:外来文件永久保存,随时更新; 、编号规则:以外来文件名称为索引,不设内部编号; 、使用方式:A、直接引用(如客户图纸) B、转换引用(如产品标准,接收准则等) C、参考(如工具书,体系标准) 5 工作程序 外来文件的获取 a.国家、省、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b.各种会议、专业报刊、杂志、出版社; c.互联网、电话传真。 外来文件的识别 a.凡是购买、赠送、发放的与本厂产品有关的技术标准,收到后应移交到技术部进行识别; b.识别标识的有效性,应对标准的发布实施年份进行识别,是否是最新的有效版本; c.标准中条文进行识别,应识别哪些条款是适宜的。 a.凡是国家颁布的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收到后应移交到质检部进行识别; b.质检部对收集到的法规规范进行识别,识别其应实施的部门、范围; 政策文件 a.凡是上级颁发的文件、通知,收到后统一移交到办公室; b.办公室对收集到的文件进行识别,按文件重要程度分别呈报给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 c.办公室根据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的意见,分送到相关人员进行传阅。 外来文件的分发 涉及到更新的外来文件,在发放新版本外来文件的同时,应及时回收作废文件。对外来文件合订本不能收回时,应在目录和正文中加盖作废字样。 外来文件的查询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到各归口部门查阅。 外来文件的检查

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文件_范本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标准 (1) 第三章质量管理的环节 (2) 第四章组织结构/质量安全岗位责任制 (2) 4.1 组织结构 (2) 4.2 项目管理部质量岗位职责 (2) 4.3 项目经理质量岗位职责 (3) 4.4项目副经理质量岗位职责 (3) 4.5 质量安全检查员岗位职责 (3) 4.6技术部、财务部质量岗位职责 (3) 第五章质量活动实施和控制的方法 (3) 5.1 质量控制流程 (3) 5.2 质量控制方法 (4) 5.3 设计质量控制 (5) 5.4 文件资料质量控制 (5) 5.5 材料、设备采购的质量认证制度 (5) 5.6 采购物资供应运输质量控制制度 (6) 5.7 建立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制度 (6) 第六章施工过程的质量职能 (6) 6.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6) 6.2 施工质量要点控制 (7) 6.3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7) 6.4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8)

质量管理体系制度文件 第一章概述 我公司严格按“ISO9001-2001质量管理体系”施工,以“IS09001—2001”要求为蓝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编写了《质量手册》,它是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我们的运作程序包括:客户需求分析、系统方案设计、系统工程设备施工安装与调试、客户培训、系统交付运行、跟踪服务等,给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良的全过程服务。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依照《质量手册》,和ISO9001-2001质量体系文件进行编写工程施工质量大纲。工程项目的质量大纲是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纲领性和行动准则,适用于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交付使用、维修保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建设单位和相关部门提供的主要设计依据和要求; IS09001质量管理文件;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等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标准 按ISO9001-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为蓝本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并针对设计、开发、生产、安装、服务过程制定质量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规定要求。该质量体系将适用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 质量方针: 精心负责认真,保证方案质量;引进先进系统,保证产品质量; 科学安全严谨,保证施工质量;积极快速完善,保证服务质量。 质量目标: 方案一次通过率100%;验货一次合格率100%; 1

企业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Q/DTKY- CX-2010A-01 文件操纵程序 1 目的 对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操纵,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而不致被误用。 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操纵,包括:质量治理体系文件、技术文件和资料,以及外来文件(各类标准、软件、产品样本等)。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审核并批准公布质量治理手册。 3.2 治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并批准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 3.3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3.4 各部门制定的文件,由各分管矿长审核并报矿长批准下发。 3.5 机电科负责文件操纵的归口治理,并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3.6 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本部门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

集、整理和归档等。 4 程序 4.1文件分类及保管 4.1.1 本公司质量治理体系文件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质量治理手册》;第二层次是《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是《质量治理体系支持性文件》,其中包括规程、制度、各种报告、表格和记录等。 a) 质量治理手册(包括所有过程操纵的程序文件),由机电科备案保存; b)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使用和保管. 4.2 文件的编号 4.2.1 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的编号 a)质量治理手册: 企业标准/公司名称代号-手册-版次,手册中各章以章节号区分。 例如:Q/DTKY- SC-2010A,表示公司质量治理手册2010年A 版; b)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 企业标准/公司名称代号-程序-版次—顺序号

例如:Q/DTKY- CX-2010A—01,表示公司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2010年A版第01号; C)支持性文件 企业标准/公司名称代号-治理-部门代号-顺序号 例如Q/DTKY- GL-JDK—01表示公司质量治理治理类文件,发文单位为机电科,顺序号为01。部门用大写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如JDK-机电科、QGB-企管办等。 d)质量记录: 记录的标识各部门用年份-月份-顺序号。 例如:JL-CK-20100802,表示仓库记录,时刻是2010年8月第二号。部门用大写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如JDK-机电科、QGB-企管办等。 4.3 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文件公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治理手册由机电科负责组织编写,总经理审核并批准 公布,由机电科登记、发放; b)程序文件由机电科负责编写,由治理者代表审核并批准公 布,由机电科登记、发放; c)支持性文件由各部门分管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由分管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受控状态分发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JD/—01~JD/ —05 编制办公室 评审各部门 批准管理者代表 版本号第A/0版 无锡市江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文件修改记录表—0107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表

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使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个场所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从所有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失效和作废的文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法规、顾客财产的知识产权(提供的图纸)等。 3.引用标准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JD/QMA—2006《质量管理手册》《文件控制》 4.职责 4.1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的控制。 4.2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文件的批准。 4.3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和程序文件的批准。 4.4总经理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批准发布。

5.工作程序 5.1文件和资料的编写、批准和发布 文件发放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文件发放前应经过评审,修改时评审后应得到再次批准,必要时定期评审。 5.1.1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办公室编写,经有关部门评审,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5.1.2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编写,相关部门评审,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 5.1.3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定、规范、制度、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由有关部门编制,相关部门评审,主管总经理、总经理助理或付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 技术科收集确认为适用文件后填写《外来文件确认表》,法规由办公室主任批准、技术文件由付总工程师批准后归档和控制分发使用。 5.2文件和资料的编号 5.2.1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编号分别以A、B、C表示。 A、质量管理手册 B、程序文件 C、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 JD/QMA—2006 JD/QMB×.×.×—×.× —发布年号—程序文件号 ———质量管理手册代号——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号 ————企业“江达”代号—————程序文件代号 ———————企业“江达”代号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质量管理 1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维护和修正,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和实施,其中包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全部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审核;公司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项管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公司范围内各部门之间有关质量方面的纠纷管理;公司范围内全部供应商的质量认证,公司QC小组活动 2.控制目标 2.1确保公司按ISO9000体系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得到有效的实施;2.2确保公司按ISO9000体系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与质量体系有关的管理性和技术性文件及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3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有效性得到控制; 2.4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产生的不符合项得到纠正和预防; 2.5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得到确认; 2.6确保公司内各有关部门之间的质量纠纷得到处理和有效的控制; 2.7确保公司所需的进货材料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2.8确保QC小组在各部门的有效开展 2.9确保公司全体员工得到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3 主要控制点 3.1质量管理体系由总裁发布实施日期; 各相关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由总经理组织实施; 3.2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技术质量部质量管理经理实施控制; 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各部门质量经理实施控制; 3.3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由技术质量部总经理审核;公司内部质量审核由技术质量部质量经理实施;各部门内部质量审核由各部门质量经理实施;3.4技术质量部总经理和各部门对CAR/PAR表进行审核; 3.5公司管理评审必须由总裁主持;各部门管理评审必须由总经理主持;3.6技术质量部经理对质量纠纷进行仲裁,技术质量部总经理对质量仲裁结果进行审核; 3.7技术质量部质量经理对QC小组活动进行指导和对需上报资料进行审核3.8 技术质量部总经理对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要求进行核准; 3.9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情况应记录下来并存档; 3.10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总裁批准;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总经理 批准;要保证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不能使用作废版本,对已作废的图纸及文件都要进行适当的标识和处理,避免误用; 4特定政策 4.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总裁的责任; 4.2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总裁(总经理)批准发布; 4.3 总裁批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日期; 4.4 内部质量审核员的任职资格由技术质量部总经理确认; 内部质量审核实施前,须提前一天通知被审核部门,并得到被审核部门确认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备资料清单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准备资料清单 一、文件和记录的管理: 1. 办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 2. 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 3. 文件发放记录(各部门都要有) 4. 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部门的支持性文件、外来文件(国家、行业、等标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资料等); 5. 各部门质量记录清单; 6. 技术文件清单(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及发放记录); 7. 各种类文件的都要进行审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种质量记录签字要齐全; 二、管理评审: 9. 管理评审计划; 10. 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 11. 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者代表的报告、与会者的讨论发言或书面的材料); 12. 管理评审报告(其中的内容见《程序文件》);

13. 管理评审后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记录。 14. 跟踪验证记录。 三、内审方面: 15. 年度内审计划; 16. 内审计划及日程安排 17. 内审小组长的任命书; 18. 内审成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19. 首次会议记录; 20. 内审检查表(记录); 21. 末次会议记录; 22. 内审报告; 23. 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验证记录; 24. 数据分析的有关记录; 四、销售方面: 25. 合同评审记录;(订单评审) 26. 顾客台帐;

27. 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结果、顾客投诉、抱怨及反馈的信息,台帐,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28. 售后服务记录; 五、采购方面: 29. 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包括外协代方的评定记录);以及对供货的业绩评价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评质量台帐(在某个供方采购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购质量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31. 采购台账(包括外协产品台帐) 32. 采购清单(应有审批手续); 33. 合同(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六、仓储物流部: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细台帐; 35.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36. 入、出库手续;先进先出的管理. 七、质量部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报废手续);

(完整版)外来文件管理流程

外来文件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防止误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对获取、识别、传递、更新外来文件等过程进行控制。 3 术语定义 外来文件:任何被引用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运输及交付过程中的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外部资料。 3.1 技术标准:涉及到本公司产品及其零部件、材料等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2 法规规范: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3.3 政策文件: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颁发的与安全、质量有关的文件、通知; 3.4 顾客提供的与产品相关的技术/质量等标准及接收准则,如图纸、技术规范等; 3.5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工具书。 4、外来文件管理规则 4.1、保存期限:外来文件永久保存,随时更新; 4.2、编号规则:以外来文件名称为索引,不设内部编号; 4.3、使用方式:A、直接引用(如客户图纸) B、转换引用(如产品标准,接收准则等) C、参考(如工具书,体系标准) 5 工作程序 5.1 外来文件的获取 5.1.1公司各部门可通过如下渠道搜集相关的外来文件: a.国家、省、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b.各种会议、专业报刊、杂志、出版社; c.互联网、电话传真。 5.1.2各部门搜集的外来文件应及时进行筛选确认,并正确传递给相关管理部门。 5.2 外来文件的识别 5.2.1技术标准 a.凡是购买、赠送、发放的与本厂产品有关的技术标准,收到后应移交到技术部进行识别; b.识别标识的有效性,应对标准的发布实施年份进行识别,是否是最新的有效版本; c.标准中条文进行识别,应识别哪些条款是适宜的。 5.2.2法规规范 a.凡是国家颁布的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收到后应移交到质检部进行识别; b.质检部对收集到的法规规范进行识别,识别其应实施的部门、范围; 5.2.3 政策文件 a.凡是上级颁发的文件、通知,收到后统一移交到办公室; b.办公室对收集到的文件进行识别,按文件重要程度分别呈报给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 c.办公室根据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的意见,分送到相关人员进行传阅。 5.3 外来文件的分发 5.3.1办公室、质检部对外来文件识别后,将外来文件正本存档,副本及清单传递给技术部; 5.3.2对需分发的外来文件,由技术部报请管理者代表确定分发范围后发放,并对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宣贯; 5.3.3涉及到更新的外来文件,在发放新版本外来文件的同时,应及时回收作废文件。对外来文件合订本不能收回时,应在目录和正文中加盖作废字样。 5.4 外来文件的查询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到各归口部门查阅。 5.5 外来文件的检查 质检部通过内部审核的方式对各部门、各单位使用外来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公司QS审核中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1、企业简介 有限公司分公司是隶属于全资子公司。是中国工业十强企业之一,产品商标是中国食品行业为数不多的经国家商标局认定的“驰名商标”。 分公司成立于年初,于年月日正式投产。新公司坐落于,公司周围方圆十几平方公里无工业区,确保了公司不受任何污染,是理想的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较完备的检验设备,能更准确和有效地监控过程和成品的微生物情况,从而确保成品质量。 公司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有十几年的经验。产品更加符合法律法规和顾客规定的要求。 公司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公司员工中三分之一以上为大中专毕业生,其管理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和较长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同时公司规定定期对员工进行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以确保员工的高素质。 公司主要生产以以下几个品种: 公司地址 公司电话: 传真: 邮箱: 2、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质量安全方针是根据总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宗旨和方向,由工厂厂长正式批准和公布,并采取各项措施,保证该方针能为全体职工所理解、实施和坚持。 一、质量方针:

二、质量目标: 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 车间合格率≥%; 工厂合格率≥%; 顾客满意度≥75%; 产品及时交付率达100%; 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职责3.1 管理组织机构

3.2职责和权限 本公司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能以及相互关系(职责和权限),以保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a) 厂长 ⑴确定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批准和颁布公司的质量管理手册,对本公司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全面负责。 ⑵组织对重大质量问题、环境问题及事故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⑶确定各岗位、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向顾客、全体员工和相关方提供管理承诺,并提供相应资源,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审批质量手册。 ⑷在公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向工厂员工贯彻质量方针,组织实施质量目标。 (5)根据总公司下达的成本指标,组织工厂的经济分析,提高工厂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将质量、环境责任制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考核范畴。 c) 生产主管 ⑴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实施质量管理目标,为员工进行质量、环境意识教育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⑵严格以上日销量和库存量组织生产,正确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 ⑶负责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组织操作人员按技术标准生产,开展各工序间自检自控活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⑷组织生产车间及库房内产品的搬运、防护和交付质量控制和产品标识的管理。 ⑸负责车间现场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保证产品生产适宜的环境条件。 ⑹负责反馈生产过程质量信息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⑺负责车间的节能降耗工作,预防污染。 d) 品控主管 ⑴负责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实现公司质量管理方针、目标。

外来文件管理办法

外来文件的识别、流传程序管理办法 一、目的 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防止误用。 二、适用范围 适用本单位对获取、识别、传递、更新外来文件等过程进行控制。 三、术语定义 1 、技术标准 涉及到本单位产品及其零部件、材料等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 、法规规范 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3、政策文件 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上级各职能部门颁发的与安全、质量有关的文件、通知。 四、职责 1、技术部是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负责对外来的技术标准进行识别; 2、质检部负责对外来的法规规范进行识别; 3、办公室负责对外来政策文件进行识别。

五、工作程序 1、外来文件的获取 2、各部门可通过如下渠道搜集相关的外来文件: (1).国家、省、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2).各种会议、专业报刊、杂志; (3).互联网、电话传真。 (3)各部门搜集的外来文件应及时进行筛选确认,并正确传递给相关管理部门。 (4)外来文件的识别 a.凡是购买、赠送、发放的与本厂产品有关的技术标准,收到后应移交到技术部进行识别; b.识别标识的有效性,应对标准的发布实施年份进行识别,是否是最新的有效版本; c.标准中条文进行识别,应识别哪些条款是适宜的。 (5)法规规范 a.凡是国家颁布的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收到后应移交到质检部进行识别; b.质检部对收集到的法规规范进行识别,识别其应实施的部门、范围;

(6)政策文件 a.凡是上级颁发的文件、通知,收到后统一移交到办公室; b.办公室对收集到的文件进行识别,按文件重要程度分别呈报给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签批; c.办公室根据厂长或管理者代表签批的意见,分送到相关人员进行传阅。 (7)) 外来文件的分发 a.办公室、质检部对外来文件识别后,将外来文件正本存档,副本及清单传递给技术部; b.对需分发的外来文件,由技术部报请管理者代表确定分发范围后发放,并对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宣贯; c.涉及到更新的外来文件,在发放新版本外来文件的同时,应及时回收作废文件。对外来文件合订本不能收回时,应在目录和正文中加盖作废字样。 (8)外来文件的查询 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到各归口部门查阅。 (9).外来文件的检查 质检部通过内部审核的方式对各部门、各单位使用外来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 查,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六、记录

外来文件管理规定

外来文件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对外来文件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规范外来文件的管理,特制定此规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公司外部所提供文件的管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客户资料等。 3 外来文件分类 3.1 技术性文件:与本公司产品涉及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客户提供的图纸、技术要求等。 3.2 质量类文件:与本公司产品品质的检验、量测有关,与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政策文件等。 3.3 管理性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安全、卫生等相关的政策文件。 4 职责 4.1 销售部负责客户资料的接收与更新。 4.2 技术部负责识别、更新技术性文件。 4.3 质量部负责识别、更新质量类文件。 4.4 安保科负责识别、更新与安全相关的管理性文件,综合管理部负责识别、更新与管理、卫生等相关的管理性文件。 4.5 相关部门的部门负责人负责文件的审核,主管领导或总工负责文件的批准。 4.6 综合管理部文控中心负责外来文件的归档和资料的发放、回收、保存、销毁等管理工作。 5 工作内容 5.1 外来文件的获取

公司各部门可通过如下渠道搜集相关的外来文件: a.国家、省、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 b.各种会议、专业报刊、杂志、出版社; c.互联网、电话传真; d.客户 5.2 外来文件的识别 5.2.1技术性文件 a.客户提供的产品图纸、技术要求等文件,销售部应在两天内移交给技术部; b.技术部对客户文件进行确认,识别与产品相关的图纸、技术要求、产品规格等,并考虑加入到内部技术要求或工艺文件中。 c.技术部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识别,应识别文件的有效性及适宜性。 5.2.2 质量类文件 a.质量部对与本公司产品品质的检验、量测有关的标准进行识别,以确保所采纳的检验、量测方法正确或更优,并考虑加入内部检验规程中。 b.质量部对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标准或政策文件进行识别,识别其有效性及适用本公司的条款,并作为质量环境手册及程序文件更新的依据。 5.3.2 管理性文件 a.凡是国家颁布的与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安保科应及时收集并筛选与公司相关的文件,并识别其有效性和适宜性。 b.凡是国家颁布的与管理、卫生等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安保科应及时收集并筛选与公司相关的文件,并识别其有效性和适宜性。 5.3 外来文件的审批 经过相关部门识别后的外来文件,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批,主管副总或总工批准。 5.4 外来文件的分发

质量体系文件审核资料清单

质量体系审核文件资料清单 Documents List for QMS Audit 1. 营业执照(Business Licenses); 2.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QMS certificate); 3. 组织架构图(Organization Chart); 4. 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 5. 程序文件(Quality procedure); 6. 质量体系内审计划(QMS internal audit plan); 7. 质量体系内审记录(QMS internal audit records): 1)内审员资格证书(Internal audito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2)首末次会议(Opening meeting and close meeting records); 3)检查表(QMS internal audit checklist); 4)不符合项报告(QMS internal audit NC reports); 5)内审报告(QMS internal audit report) 8.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计划(QMS management review plan) 9. 质量体系管理评审记录(QMS management review records): 1)管理评审会议记录(QMS management review meeting record); 2)管理评审报告(QMS management review report); 3)决议事项的跟进记录(QMS management review decisions follow-up records) 10. 主要生产设备清单(Major production machinery list); 11. 设备保养计划(Machinery maintenance schedule); 12. 设备保养记录(Machinery maintenance records); 13. 仪器清单(Test and measure equipment list); 14. 仪器校准计划(Test and measure equipment calibration schedule); 15. 仪器校准记录(Test and measure equipment calibration records): 1)外校报告(External calibration reports); 2)内校人员资格证书(Internal calibration personnel qualification) 3)内校规程(Internal calibration instruction); 4)内校报告(Internal calibration reports). 16. 年度培训计划(Annual training plan) 17. 培训记录(Training records): 1)签到表(Training attendee signature); 2)测试卷(Training effectiveness verification records). 18. 品管人员岗前资质认定资料(培训及测试记录)-Quality personnel certification records (including training and examination records); 19. 新产品设计开发资料(New product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records): 1)产品规格书(Product specification); 2)BOM表(BOM); 3)安规认证证书(Safety certificate); 4)样品检测报告(Design samples test and inspection reports) 5)试产记录(Pilot runs record); 6)试产评估报告(Pilot runs review records); 7)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 8)检验标准(Inspection standard); 9)FMEA分析资料(FMEA analysis repo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