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语与委婉语
汉英禁忌语

汉英禁忌语一、禁忌语和委婉语语言禁忌 (Language Taboo),语言禁忌源于人类最初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困惑和误解。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日月交替风雨雷电、火山地震以及人和物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不理解,故幻想创造了神,认为神是万物的主宰、祸福的根源。
因此,神灵不可亵渎,与神灵有关的东西都应被尊为灵物,被列为禁忌,不可冒犯。
英语中,God(上帝)、Satan(魔王撒旦)等均有婉称,汉语中有国讳、圣讳、官讳或家讳。
疾病与死亡为人之大忌,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十分忌讳疾病与死亡,所以在交际时都尽量回避这些字眼,以婉言称之。
禁忌语(taboo)是人们多数情况下不能说或不想说的话。
禁忌语多是与身体某些器官及功能或与宗教,崇拜有关,包括脏话(obscene)、粗俗语(vulgar)、和仵犯神灵的话(profane)。
禁忌语可以不用,可话不能不说,意思不可不表达,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委婉语来代替禁忌语。
二、英语中委婉语英语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
前缀“eu”的意思是“good”(好),词根“-phemism”意为“speech”(言语),合起来意思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听的说法)。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于语言交际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们在交际中通常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从而损害双方关系的语言,而采取迂回曲折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因此,委婉语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润滑”交际的重任。
“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
正如美国学者Hugh Rawson 所描述的那样,委婉语“如此深深地嵌入我们的语言,以至我们中间没有谁——即便是那些自诩言谈直截了当的人——能够在不使用委婉语的情况下过完一天的”。
(一)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人们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死亡,因此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
浅析语言和文化关系以禁忌语和委婉语为例

浅析语言和文化关系以禁忌语和委婉语为例作者:李娜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5期摘要: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人类语言的重要部分,且与社会生活、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因此,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的视角入手可以为我们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供具体、独特的视角,是有合理的、可行的、有必要的。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剖析禁忌语和委婉语这两种语言现象来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禁忌语;委婉语;语言;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研究界一直关注的重点。
语言在人类活动中起着沟通、传承的重要作用。
但人类对语言的理解历来强调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认为语言学独立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如今,语言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语言放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环境之中。
委婉语与禁忌语为我们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将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有启发作用。
一、委婉语与禁忌语(一)禁忌语来源及定义1.来源:英语单词“Taboo”来源于林西亚语(Linician)中的汤加语(Tongan language)。
当地习俗中认为人们不能触摸神圣或诡异的东西,也应该讨论这些问题。
禁忌即指这种现象。
在中国,禁忌这个词语有着更悠久的历史,体现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体现在人们对言行的约束,离不开相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
2.定义:由于某些原因人们不能、不敢或不想说的带有令人不愉快联想色彩的词语。
(二)委婉语来源及定义1.来源:英文中euphemism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前一部分“eu”表示“好”,后一部分“phemism”表示“说”,所以整个单词表达的意思是“好的语言表达”。
弗罗金(Fromkin)指出,“禁忌语或禁忌思想的存在刺激了委婉语的产生。
”因为在一定的背景下下,委婉语可以很恰当地代替不恰当的禁忌语,而委婉地传达说话者意图。
2.定义:是实现理想沟通的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含蓄、隐晦、合适的语言,用于地委婉地表达禁忌或敏感事物。
英汉语言交流中的禁忌语及委婉表达

英汉语言交流中的禁忌语及委婉表达一、引言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特有的社会现象,是某一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通过学习获得的一种符号,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和实物没有必要的联系。
然而,在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够合理解释某种反常的自然力,语言就被赋予了它本身原本没有的超自然力量。
人们迷信语言有一种超常的魔力,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灾难,以至将语言所代表的事物和语言本身画上符号,于是,产生了语言的禁忌。
禁忌(taboo) 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存在于世界上已知的各种文化之中,无论是原始部落,还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语言禁忌都普遍存在。
禁忌是人们对某些言行的自我限制,它不仅来源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而且也包含着人们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长期积累的经验。
禁忌文化主要包括:社交禁忌,公共场合禁忌,饮食禁忌,节日禁忌,送礼禁忌,宗教禁忌,颜色禁忌,数字与日期禁忌,动植物禁忌等。
禁忌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小至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大至政治、外交、文化等活动都有禁忌的身影。
二、语言禁忌现象文化传统使各种语言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禁忌。
在汉文化中,姓名称呼方面的禁忌有着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
例如,中国封建社会对君主的名字严加忌讳,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把世改成代,把民改成人。
旧时对父母的名字也要避讳,唐朝大诗人杜甫,一生留下1400 首诗,却无一句涉及海棠花,因为他的母亲名海棠,正如他避父名“闲”之讳,诗中没有一个“闲”字。
因此,在中国,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决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唐突无礼、缺乏教养、大逆不道。
而在西方,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教授、医生、博士、法官等外,一般是直呼其名,这反倒让人觉得亲切、友好和自然,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
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里也是人们最大的忌讳。
因此,在与西方人交流中,打听、询问关于个人的年龄,财产、收入、恋爱婚姻、宗教信仰、政治倾向等一些私事,即是用另一种方式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
浅析英语中的禁忌语与委婉语

、
禁 忌语 和 委 婉 语 的产 生
在任何一个社会或是在任何一种文化 中 , 都存在着 语言禁忌 ( i- Ln gii t o) 英语社会自然 也不例外 , us c a O , t b 禁忌语( ao ) Tbo 一词来 自太平洋 群岛波利尼西亚的汤加语 , 当地的 习俗 严格禁止人 们接触神 圣 的或者 是低贱东西 , 并且还禁止谈论与之相 关的事 情。语 言学 家沃尔豪德 曾
的语 言 粗 俗 不 堪 入 耳 , 因此 不 屑 于 使 用 , 当 地 的上 层 阶 级 为 了 避 粗 语和委婉语从使用 的目的和意图方面 有着绝对的 区别 , 而 但它们 却同样 俗 之嫌 , 也开始使用许多“ 文雅高尚 ”源于拉丁语的词语 , 、 于是这些词 经历着不 断演变的过程。以前被列为禁忌语 的某些词现在开始频频 出
英美社会文化中 , 基督教对 英美的文化有 着极其 深刻的影 响。英美人
一
般都不愿意故意用不敬的语 言去 触犯 ” 帝或是魔鬼 , 话毫无顾 上 说 满 an e的 l 毕竟亵渎神 明这 语言中就是禁忌语 。与此 同时 , 禁忌语 的存在就使 得人们不 得不创 造 忌、 嘴说着 dm 或是 hl 人毕竟还是 为数不多 , 出委婉语 以便更好的调剂人际关 系。因此 , 禁忌语 和委婉语 都是一种 样 的事情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 国外都是一件 会引起 严重后果 的事情。 文化现象 , 遍及生活中的各个场合 , 这是各民族语言中的 共有现 象。在 有 些英美人在极 为气 愤 的情 况下 会 用 D r t “ 死人 了 或 “ 死 an i 气 ( 该 英语中, 禁忌语和委婉语也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长久而 深远 的 影响着英语语言的使用。
委婉语 ( u hms 一词 源于 希腊语 , E pe i m) 其原 意为 “ 说的 话好 听 使
高考语文 禁忌语+称谓语+委婉语

语
★
禁
忌
语
★
委
婉
语
称谓语现象探究
古代称谓语如此繁复, 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有 哪些?
宗法制度、等级观念、礼
仪教化等要求长幼有序、尊卑
有分、内外有别、卑己尊人。
委婉语
★禁忌语的变通说法
★批评、指责、否定
他人的委婉说法
委婉语
★朋友把你心爱的书借去 了很久也没还,你去要书,得 体的说法是什么? “我那本书很好看吧,不然怎 么会让你爱不释手呢?”
高考链接 (A层)
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 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 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嗨!小 女都这 么大了, 小女今 年高寿 啊?
令嫒 今年 3岁!
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 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 “荷薪者过来。”挑夫只听懂 了“过来”两个字,就过去了。 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 夫只听懂“价钱”两个字,就 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 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 少,请损之”这回挑夫怎么也 听不懂,于是挑起柴走了。
(1)将
请教
改为
垂询
;
;
(2)将 不吝赐教 改为 竭诚为您服务
(3)将 鼎力相助 改为 全(大 )力相助 ;
(4)将 惠赠 改为 敬赠 。
高考链接 (C层)
××中学“五月风”文学社准备5月4日上午九 点在学校会议室召开文学社成立一周年庆祝会,想 请当地作家白云参加。请以“五月风”文学社名义 给白云写一份请柬。 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禁忌语 委婉语
王晓椿准备在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 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来一起吃饭,为此写 了一份请柬,请将不得体的地方改正过来。 老叔: 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 我老爸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荣幸被邀参加, 务必前来,o k !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在交际中应适当、正确使 用称谓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了解一些传 统的语言文化,并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说话语言的多样性 了解“婉言”说话的场合、方法
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称谓语
什么是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 “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 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 礼仪作用。
现在仍然使用的社交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讲话要注意避讳,早已成为人们的注意问题 了。再探讨一下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一般 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 走!”对聋子表示照顾,说就讲“你耳背, 请往前坐!”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 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 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 “寿材”。
浅析汉语禁忌语、委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委婉语还体现 了在儒家文化 的影响下 ,人们对生活追求雅致 的社 会心理。如果一个人满 口的污言秽语 ,就会被社会指责为没礼貌;如果 个人可以在交谈中合理地使用委婉语就可以使其谈吐显得大方雅趣。 人们在情感上的天然本能会抵触一些使人不愉 悦的事物 , 像涉及生理器 官、 生理现象 、男女眭事等内容。相对来说 ,西方社会对于 “ 性 ”的观 念较为开放。而我国,尤其是在古代 ,人们受着儒家思想 的熏陶,性心 理是含蓄而害羞的, 对于男女之事向来是讳莫如深。如 : 宝玉 只管红着脸不言语 ,袭人却直瞅着他笑。迟 了一会 , 宝 玉才 把梦中之事说与袭人听。说 到云雨私情 ,羞得袭人掩面伏 身而笑 。宝 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 ,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 l l 之事。 ( 曹雪芹 《 红楼梦 》 第六回 ) 这段文字有三处 “ 含糊词语 ”来委婉表达宝玉的性事 ,即 :梦中
文化艺术
父 ), “ t h e M a k e r ” ( 造物者 ) 等等 。在 中国,晚辈们做什么事情首 先要对得起 的是他们 的祖先 而不是上帝 ,加之古代早期人们在观念 中 把象征物和被象征物混为一体 ,人身抽象为一个名字 ,名字则被物化 为人的各个方 面,后朝历代不 断地深化这一观念 , “ 名讳 ”制度应运 而生。这点笔者会在后 面的论述中会详细分析。 2 .体现 了人们对尊严的维护 。 在生 活中 , 人们会 把社会 尊严 看作是十分重要的东西 。衡量人们 社会层次 的一个标准便是职业 ,在人们 的潜意识 当中会把脑力工作者 视为高贵的工作 ,体力工作者看作卑微的工作 。为 了维护那些从事被 认为社 会地位 相对低 下人员 的 自尊 ,人们会使 用委婉 语来抚慰 这些 从 业人员的心理压力和感情刺激 。比如说在西方 “ g a r b a g e c o l l e c t o r ” ( 清洁工 ) 变为 “ s a n i t 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 公共卫生工程师 ),现代汉语 中则使 用环境美化师 ,保洁人员等词 。这些委婉语的产生突出 了人类 的共同特性 :追求平等的意识 ,渴求得到社会的认 同与尊重 。另外 , 人们也会 为了维护一些境遇不好 、深处不利地位的人或事 ,创造一些 委婉语 。英语 中把穷人称为 “ t h e n e e d y ” ( 需要帮助的人 ),称不幸 的人为 “ b e d o w n o n o n e ’s l u c k ” ( 时运不佳 的 )。 在汉语 中这样的 现象就更为多见 :称考试的不利为 “ 坐红椅子” “ 失利” “ 落榜” ; 称仕途 的不利 为 “ 初 衣” “ 谪仙” “ 青衫” ;称处境的不利则用 “ 怀 壁” “ 贾谊服鸟” “ 抱璞”等词汇来委婉表达。人们在 日常生活 中 倾 向选择使 用这些 既可以维护尊严又有一定慰藉 作用的委婉语 ,使对方 得 到心灵的抚慰。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ppt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不 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 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 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 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 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 人不高兴。
• 在交际中,我们学会了准 确的称呼、注意避讳,能 娴熟地运用婉言语,世间 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 情,人事交往中自然也就 多了一分和谐,多了一分 文明。
★ ★ ★
委 称 禁
婉 谓 忌
语 语 语
委婉语:
★禁忌语的变通说法
★批评、指责、否定
他人的委婉说法
• 辞
隐喻的特点是用喻体掩盖了本体。
用一个对象代替另一个对象,这个特点决定了 运用"借代"手法可以将不愿启齿的词。
• 借代 • 双关 • 析字
根据汉语方块字的特点,采取富有汉语特征的 委婉方式,如利用字形部首的优势产生的析字 格:"楚女身材高大。面黑而麻,服装随便,有 丘八风。"(茅盾《海南杂议》)丘八指"兵"。
•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 贵庚; 高:高朋、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惠:惠存、惠临、惠顾、惠赠 • 令: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
现在仍然使用的社交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双关是用以一个词语关顾表层和内里两种意思, 表层意思是字面直接显现出来的。
• 委婉语
•
是交际中一种与直接语或 禁忌语相对应而存在的普遍 语言现象. 表达者不直说本 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 或含义相同的“说法”来替 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称谓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禁忌词语的分类: a. 与神灵、宗教有关 b. 涉及到某些身体部位的 c. 与生老病死有关的 d. 与传说有关的 e. 与性别歧视有关的
3.委婉语
1)定义:委婉,是用语言来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 要手段。委婉语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首先,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 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 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 用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其次,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 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泛的社会现象或 人民心理:如考虑到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 问题等。
3)常见英国传统迷信禁忌 There must be a pot of gold or treasure at the end of a rainbow. One should make a wish on a falling star. When someone sneezes, you should say “God bless you!” If someone sees only one cricket in his house, it must be very lucky. If one breaks a mirror, he or she is believed to be unlucky. A black cat cannot be given as a present, because the black cat is regarded as an omen of bad luck.
1)常见英文禁忌词语:Common offensive English words God, Jesus, hell, bastard rascal, shit, a bit of shit, pigs, prick, gosh, bosh to hell with it! to make love to sb; have sex with sb. fuck, tits, Jesus Christ, Holy Mary, son of a bitch Damn. Damn it. Hell You chicken! That cur! Son of bitch! You’re the fat.
禁忌语与婉语
Taboos and Euphemisms
1.禁忌语
1)定义: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 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 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 忌语”。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 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 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而以之代替的 词语,如把亲属或别人死亡说成“逝世”, “升天”之类;把“上厕所”说成“方便” 等,还有人名禁忌,生理缺陷禁忌等。
2)英文中令人窘迫的话语(Awful questions in English)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religion? How much do you make? How much did the dress cost you? Do you go to church? Are you a Catholic?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Are you a Republican or a Democrat? Why did you vote for ---? So you’re divorced. What’s the reason?
How to deal with English Taboos 在英美人士的眼里,薪水、房租、财产、年龄、婚姻、健康状况等都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日常交际中很 少提及。然而有些情况下,这方面的话题会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比如在就业面试、入境检查、社会 保险号或是户籍登记等一些公共场合,询问年龄就事出必然,非问不可,怎么办?即使在这些场合, 询问也应客气得体,常见的问法有如下几种: Your age, please? What’s your age, please? May I know your age? I’d like to know your age. Could you let me know your age? Please tell me your age. 此外,比较麻烦的就是有关健康方面的表达。假如明显见到对方重病在身,自己不得不谈起对方的健康 状况时,该如何开口呢?不妨选用以下提法: Are you feeling better? Try and give you some rest. Have you been to the doctor? I do hope you’ll better soon. Look after.. Take care of yourself.
2)产生 禁忌语本是古时人们的迷信的说法,在不同 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禁忌,如果不慎说 出,则会有相应的报应之说。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禁忌语,因为宗教信仰,民俗生 活以及教育领域等的不同影响,致使人们 对于生活中的禁忌语不断地完善,至今, 禁忌语也成了一种语言上的文化遗产。
2. 汉英禁忌语(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