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疗方案
骨痿

骨痿(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骨痿属痿证之一,症见腰背酸软,难于直立,下肢痿弱无力,面色暗黑,牙齿干枯等。
由大热灼伤阴液,或长期过劳,肾精亏损,肾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减所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骨病学》(ISBN 978-7-117-16005-6/R·16006)(张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制定。
主症:周身骨痛,腰背酸软疼痛,常易抽筋、多汗,下肢痿软无力,不能持重。
2、西医诊断: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原发性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骨痛和/或脆性骨折史。
(2)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髋部):降低超过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T 值≤-2.5)。
(3)影像学提示有骨质疏松。
(4)应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或其他骨骼疾病。
(二)证候诊断1、肾虚血瘀型:腰背酸痛,双膝行走无力,甚则轻微运动可引起胸背剧痛,或腰弯背驼,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2、肝肾亏虚型: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弱无力;表现为早衰,发脱齿摇,健忘恍惚,舌红,脉细弱。
沉重乏力,有压痛。
表现为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三)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可以“腰痛”相鉴别,二者共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
“腰痛”疼痛部位比较固定,且有时向下肢放射;本病为腰背部广泛性疼痛,临(2)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做骨密度检查和拍X片可见“骨痿”患者骨量明显减少;而后者可见椎间隙变窄,但骨量无减少。
2023版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
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医学界联合专家团队最新发布了2023版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旨在规范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概述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该病主要影响女性和老年人,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从诊断到治疗,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
三、诊断指南1. 临床症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出现骨折、身高减短、腰背疼痛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是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可采用DXA技术进行骨密度检测。
3. 临床辅助检查:通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蛋白等指标的检测,辅助诊断老年骨质疏松症。
四、治疗指南1.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日间充足的日光照射、适量的运动等,以提高骨密度。
2. 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及雌激素等药物的应用,可以有效减缓骨质流失。
3. 骨折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易于发生骨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包括减少摔倒风险、安全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措施。
五、预防指南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预防尤为重要。
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搭配和适度运动,以降低患病风险。
六、结语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发布,将有力地推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为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就是2023版我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的全面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
其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体构架破坏、骨质脆弱、易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策略

汇报人:XX
2024-02-02
目录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非药物治疗策略 • 药物治疗策略选择及注意事项 •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 康复期管理计划制定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 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03
药物治疗策略选择及注意 事项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原则及剂量调整方法论述
01
钙剂补充原则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钙剂补充方案。
一般建议每日补充元素钙500-1000mg,分次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02 03
维生素D补充原则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200-400IU,老 年人可适当增加至600-800IU。需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防止过量 补充引发高钙血症。
THANKS
感谢观看
危害程度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症状可导致患者残疾和丧失自理能力 ,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死亡风 险。
02
非药物治疗策略
调整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1 2
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提高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 以满足骨骼健康的需要。
戒烟限酒
减少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
3
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这些饮料可能影响钙的吸收,从而增加骨质疏松 的风险。
运动康复锻炼方案设计与实施
个性化运动处方制定
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它会使骨骼变得脆弱并容易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是骨骼中的骨组织流失和骨密度降低。
然而,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我们有许多方法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和预防骨折。
本文将介绍6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一、饮食和营养治疗饮食和营养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自然方法。
高钙和高维生素D的饮食是许多助于保持骨密度的方式。
食品色素也含有有益的营养素,如葡萄紫素和黄酮类。
同时,适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也是保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维生素D还可以在阳光下自然合成,因此要保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此外,应留意一些负面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如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因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的含糖食品或加工食品。
二、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评估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评估是治疗和预防骨折的重要措施。
这一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骨骼的状态,进而相应地制订治疗计划。
骨密度检查通常会使用DEXA(双能X线吸收测量)扫描仪。
这种方法对于诊断骨质疏松症非常准确,而且非侵入性,对患者没有副作用。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缓解疼痛和减缓骨损失的进程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被FDA批准的许多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双磷酸盐、雌激素激动剂、维生素D和钙剂等。
然而,应该注意这些药物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失眠和头痛等。
四、运动身体活动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氧运动如跑步、慢跑、游泳、骑车和快走等可以使心肺健康,帮助消耗额外的脂肪,并降低骨骼疾病的风险。
同时,重量训练也可以帮助增加肌肉质量,提高骨骼健康状况。
强有力的肌肉可以有效地保护骨骼免受损伤。
强有力的核心肌肉也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平衡,并防止跌倒引发的骨折。
五、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很多方法,如冰敷、温热疗法、按摩和针灸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压力和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ppt课件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合适的药物,如钙剂 、维生素D、双膦酸 盐等,以减缓骨质流 失、提高骨密度。
运动康复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 复计划,通过适量运 动提高骨骼强度和肌 肉力量。
生活方式调整
进一步改善生活方式 ,如保持均衡饮食、 减少跌倒风险等,以 降低骨质疏松并发症 的发生率。
定期随访与监测
患者需定期随访,监 测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预防措 施。
三级预防和管理
疼痛管理
针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采用药物、物理疗法 等综合措施进行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长期康复与护理
制定长期康复计划,包括持续药物治疗、定期运 动康复、生活方式调整等,以降低骨质疏松的复 发风险。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其对 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录
• 骨质疏松症概述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管理
01
骨质疏松症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 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 逐年上升。女性比男性更易患骨质疏松,且随着年龄增 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骨骼的力学性能。
康复锻炼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肌肉力
量,改善骨骼的应力分布。
心理支持
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伴有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提高治疗效果。
04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管理
2023版中国骨质疏松的诊疗指南

2023版中国骨质疏松的诊疗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强化预防与治疗的新策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

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YYXH/T50-135—2008》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
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
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1.2.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1.3.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二证候诊断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气滞血瘀证:骨节痛苦悲伤,痛有定处,把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性健壮证:腰背酸痛,肢体疲倦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哈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夫君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肾精缺乏证:患部辛酸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夫君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辩证挑选汤药或中成药1、阳虚湿阻证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方药:肾着汤加减干姜6甘草6茯苓12牛膝15苍术12仙灵脾15加减偏寒加附子6,偏湿加薏米12,防己9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2、气滞血瘀证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9羌活12香附9川芎15桃仁9没药9牛膝12地龙6甘草6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3、脾气虚弱证治法:健脾益气壮骨人参10茯苓15白术10山药12陈皮10薏苡仁10莲子8砂仁3桔梗6甘草8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4、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方药:左归丸加减熟地黄20山药15山茱萸12枸杞子12牛膝15茯苓12鹿角胶12(烊化龟甲胶12(烊化菟丝子12中成药:⑴知柏地黄丸⑵健步丸⑶虎潜丸5、肾阳虚衰证治法:补肾健阳,强身健骨方药;右归丸加减熟地黄20附子9(先煎肉桂6山药12山茱萸12枸杞子12杜仲12菟丝子12鹿角胶12补骨脂20中成药:金贵肾气丸6、肾精不足证治法:滋肾填精,养髓壮骨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紫河车粉3熟地黄15杜仲12天冬12龟甲9黄柏9炙牛膝6中成药:健肾壮腰丸6、气血两虚治法:气血双补,养髓壮骨方药:八珍汤加减人参9白术12茯苓12川芎15当归15白芍15熟地黄15炙甘草6中成药:十全大补丸3、别的治法:1、灸法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大杼、命门、神阙、中脘、XXX痛地方属经头绪穴。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什么一、西医治疗方法1、钙剂和维生素 D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维生素 D 则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每天摄入 1000 1200 毫克的钙和 800 1000 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D。
可以通过饮食(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摄取,也可以服用钙剂和维生素 D 补充剂。
2、抗骨质疏松药物(1)双膦酸盐类:如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
(2)降钙素类:如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等,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丢失、缓解骨痛的作用。
(3)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适用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风险。
(4)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如特立帕肽,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
3、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建议选择负重运动,如快走、慢跑、举重等,每周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 2 3 次的力量训练。
4、预防跌倒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骼脆性增加,一旦跌倒容易发生骨折。
因此,要采取措施预防跌倒,如改善居住环境、使用辅助器具、加强平衡训练等。
二、中医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1)补肾壮骨法: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骨质疏松症与肾虚密切相关。
常用的补肾壮骨中药有熟地、山药、山茱萸、杜仲、淫羊藿等。
(2)健脾益气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虚则运化失常,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
常用的健脾益气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3)活血化瘀法: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活血化瘀中药如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
2、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肾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等。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质疏松症(骨痹)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YYXH/T50-135—2008》
由于年老肾亏,气血不足,或复因寒湿之邪侵袭,使气血凝滞,络脉不通,筋骨失养,导致“骨痹”“骨痿”的发生。
基本病机是由于本虚,病位在骨,证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三脏虚弱,尤以肾虚为本,寒湿血瘀为标。
初起时以多见实证或虚证多见,发病日久则多虚实夹杂之证。
1.1腰背酸痛初期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1.2.驼背身材缩短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
1.3.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后果。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2.1
(1)脆性骨折
(3)实验室检查
3.1.骨形成指标
3.1.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是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
原发性骨质疏松不明显可作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指标。
3.1.2.血清骨钙素(BCP):反映骨形成及骨转换情况。
绝经期妇女中血清骨钙素(BCP)浓度测定是骨质疏松症良好的指标。
3.1.3.Ⅰ型原胶原肽(PICP):反应骨基质形成的良好指标。
3.2骨吸收指标
3.2.1尿羟脯氨酸(HOP):是胶原破坏的指标,反应骨退变、肝代谢、饮食中胶原的含量,特异性不高。
3.2.2尿吡啶交联(PYD):最敏感的骨吸收指标之一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反应破骨细胞状况
3.3骨代谢调节激素
3.3.1.血甲状旁腺苏(PTH):可正常或增高
3.3.2.维生素D:血25-(OH)2D-水平正常或降低
3.3.3.降钙素:可正常或增高
3.4.性激素:血雌二醇降低,血睾酮下降
3.5.X线平片检查
(二)证候诊断
1、阳虚湿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加重,遇寒冷及阴雨天疼痛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气滞血瘀证:骨节疼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筋肉挛缩,骨折,多有久病或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3、脾气虚弱证:腰背酸痛,肢体倦怠无力,消瘦,少气懒言,纳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4.肝肾阴虚证:腰膝酸痛,膝软无力,驼背弯腰,患部痿软微热,形体消瘦,眩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津,少苔,脉沉细数。
5.肾阳虚衰证:腰背冷痛,酸软无力,甚则驼背弯腰,活动受限,畏寒喜暖,遇冷加重,尤以下肢为甚,小便频多,或大便久泻不止,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弦。
6.肾精不足证:患部酸楚隐痛,筋骨痿软无力,动作迟缓,早衰,发脱齿摇耳鸣健忘,男子精少,女子经闭,舌淡红,脉细弱。
7、气血两虚证:腰脊酸痛,肢体麻木软弱,患部肿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三)、治疗方案
辩证选择汤药或中成药
1、阳虚湿阻证
治法: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方药:肾着汤加减
干姜6甘草6茯苓12牛膝15苍术12仙灵脾15加减偏寒加附子6,偏湿加薏米12,防己9
中成药:健步壮骨丸,口服,一次9克,日2次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疼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9羌活12香附9川芎15桃仁9没药9牛膝12地龙6甘草6
中成药:仙灵骨葆胶囊
3、脾气虚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壮骨
人参10茯苓15白术10山药12陈皮10薏苡仁10莲子8砂仁3桔梗6甘草8 中成药:龙牡壮骨颗粒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黄20山药15山茱萸12枸杞子12牛膝15茯苓12鹿角胶12(烊化)龟甲胶12(烊化)菟丝子12
中成药:⑴知柏地黄丸⑵健步丸⑶虎潜丸
5、肾阳虚衰证
治法:补肾健阳,强身健骨
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20附子9(先煎)肉桂6山药12山茱萸12枸杞子12杜仲12菟丝子12鹿角胶12补骨脂20
中成药:金贵肾气丸
6、肾精不足证
治法:滋肾填精,养髓壮骨
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
紫河车粉3熟地黄15杜仲12天冬12龟甲9黄柏9炙牛膝6
中成药:健肾壮腰丸
7、气血两虚
治法:气血双补,养髓壮骨
方药:八珍汤加减
人参9白术12茯苓12川芎15当归15白芍15熟地黄15炙甘草6
中成药:十全大补丸
三、其它治法:
1、灸法
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大椎、大杼、命门、神阙、中脘、关元痛处所属经脉络穴。
应直接灸或隔药饼灸。
2、外敷
防风100克威灵仙100克川乌100克草乌100克续断100克狗脊100克红花60克葛根100克蛇床子100克牛膝100克白芍100克黄芪120克淫羊藿60克杜仲60克共研细末,每次用50—100克醋调外敷,装纱布袋上加热水袋覆于皮肤上,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30天一疗程。
3、西医治疗:
3.1治疗原则:缓解骨疼、增加骨量、减少骨折。
3.1.1药物治疗根据对骨代谢的作用,可分为三类:
3.1.1.1抗吸收类药物:雌、孕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
3.1.1.2促骨形成药物: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素,vitK
3.1.1.3促骨矿化药物:钙剂,vitD
质控科
二〇一七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