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式电池制作流程
三元材料扣式电池测评条件的研究

2S e ze i j oT cn l yC . Ld , u n d n h nhn5 ,C ia h nhnTa i eh oo o , t. G ag o gS e ze 9 hn ) na g 11 81
Ab ta t h e h ia o dt n f h on—tp el nteLtim ik l o atMa g n s xd NC sr c :r etc nc c n io so ec i y ec l i h i u N e e b n a e eo ie( M)ma l i t h C l .
( 1中南大 学化 学化 工 学院 ,湖 南 长沙 400 3 10 8 ;2深圳 市天骄 科技 开发 有限公 司,广 东 深圳 58 1 ) 1 19
摘 要 : 以正极浆料配方、 极片尺寸及充放电倍率等关键因素为研究对象, 探求扣式电池在三元材料测评中的技术条件。极片
进行 S M 观察 , E 并制成 扣式 电池 , 进行相关 电化学测试 。结果表 明 ,V F用量 6 , PD % 极片直径 1 2mm, 压片压 力 2 a充 放 电倍率 0MP , 0 2C时 , . 材料 比容量及首次库伦效率测评结果较稳定 , 离散较小 。
Ma g n s ie( M )Maeil T s o dt n n a eeOxd NC tras etC n io s i
ZHOU i Y一 一,L o g —t o IY n a ,S hi h i IS — u ,Y ANG n —we Ho g i
( h m s ya dC e cl n ier g et o t U iesy u a h nsa4 0 0 3 1C e ir n h mi gnei ,C nr S u nvr t,H n nC a gh 10 8 ; t aE n l a h i
扣式电池制作方法ppt课件

步骤1:材料烧结
工艺流程:对材料烧结
设备:管式炉或箱式炉
型号: ① 6“单温区CVD真空管式炉。 ② GSL-1100X-8.5-III-1100℃三温
区8.5"管式炉 ③ GSL-1600X-OTF-1600℃单温区
开启式30段可编程管式炉。 等等
扣式电池制作——原料调配
扣式电池制作——电池组装
步骤8:电池封口
工艺流程:用封口机将组装好 的电池封口。
设备:封口机
设备型号: ① MSK-110 小型液压纽扣电池封口机 ② MSK-PN110 小型气动纽扣电池封口
机 ③ MSK-E110 压力可控 Nhomakorabea动扣式电池
封口机
扣式电池制作——电池检测
步骤9:电池化成及检测 工艺流程:将电池放电充电一 次。
设备:辊压机
设备型号: ① MSK-2150 电动对辊机 ② MSK-HRP-01 加热型电动对辊轧机
(表面电镀轧辊) ③ MSK-2300 液压平衡电动对辊机 ④ MSK-2300A 液压平衡电动对辊机
扣式电池制作——极片制作
步骤5:极片及隔膜冲片
工艺流程:将辊压过的极片通过切 片机切成合适规格的极片,大小有 模具决定。如R16、R20、R24。
设备类型:切片机
设备型号: MSK-T10 手动切片机
扣式电池制作——极片制作
步骤6:真空烘干
工艺流程:所有极片材料都是会吸 水的,在填充电解液之前,一定要 进行干燥。
设备:烘干机
设备型号: DZF-6020 真空干燥箱 DZF-6050 MS 52升真空干燥箱
扣式电池制作——电池组装
步骤7:注电解液
设备:电池测试仪 设备型号: BTS8-5V1mA 八通道电池测试仪
最详细扣式电池极片制备和电池组装教程

最详细扣式电池极片制备和电池组装教程扣式电池是一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
它由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组成。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扣式电池极片制备和电池组装的教程。
1.正极片制备:a.准备正极材料,通常使用氧化钴、氧化锰等材料。
将正极材料和聚合物粘结剂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导电剂,形成浆料。
b.将浆料涂覆在铝箔或不锈钢片上,形成正极片。
c.正极片烘干,以去除浆料中的溶剂。
2.负极片制备:a.准备负极材料,通常使用石墨。
将负极材料和聚合物粘结剂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导电剂,形成浆料。
b.将浆料涂覆在铜箔或不锈钢片上,形成负极片。
c.负极片烘干,以去除浆料中的溶剂。
3.隔膜制备:a.准备隔膜材料,通常使用聚合物薄膜。
b.切割适当大小的隔膜片。
4.电解液制备:a.准备电解液,通常为含锂盐的有机溶液。
5.电池组装:a.将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叠放在一起。
b.在电极片叠放的结构上,滴加适量的电解液。
c.将电极片叠放结构卷曲,形成电池芯。
d.用铝箔或铜箔固定电池芯的两端。
e.将电池芯放入金属外壳中,并密封外壳。
6.充电和放电:a.将装配好的电池连接到适当的电子设备或充电器上,进行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向负极运动,完成电池的充电。
b.在使用过程中,将电池连接到电子设备上,锂离子从负极向正极运动,释放能量,完成电池的放电。
扣式电池的制备和组装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制备电池极片时,需要精确控制材料的比例和混合均匀度。
在电池组装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洁净,并且正确固定电池芯和密封外壳,以防止电解液外泄和电池短路。
通过以上制备和组装步骤,我们可以制备出高性能和安全的扣式电池。
这种电池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车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和便捷。
电池PACK工艺专业知识

负极输出
同端: 负极输出
外壳(正极)
异端:
正极输出(镍片)
正极输出(镍片)
电芯构造
圆柱型锂离子电芯
65mm
18mm
正极输出 突出部分
负极输出
电芯构造
软包/聚合物锂离子电芯
负极输出 构成:镍片,一般出 厂尺寸:10*3 厚度:
实体部分
正极输出
构成:铝片,一般出厂尺 寸:10*3
厚度:
电芯在PACK加工中旳检测项目
恢复保险丝或自复保险丝。
聚合物自复保险丝
常串联
于电路
电源
中
开关
负载电器
二、电池旳构成
PTC、FUSE FUSE:熔断或保险丝,短路时溶断,不可恢复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伴随PACK工艺旳不断发展,连接方式不断改善: 从原来导线锡焊工艺到镍片锡焊工艺,从镍片锡焊工艺 到镍片点焊(电阻焊)工艺,镍片点焊(电阻焊)工艺 到激光点焊工艺;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导线锡焊工艺
电芯、保护板经过导线 锡焊连接,然后装配胶 壳
使用设备、工具:锡焊台 缺陷:以产生锡珠、脱 焊,有安全隐患
三、电池pack工艺
连接工艺
镍片锡焊工艺
电芯、保护板经过镍片 锡焊连接,然后装配胶 壳
使用设备、工具:锡焊台 缺陷:以产生锡珠、脱 焊,有安全隐患
锡焊
二、电池旳构成
标签(商标)
----电池旳标识
主要内容涉及: 标称容量、产品规格型 号、防伪标志、环境保 护标识、生产厂商、生 产日期等
二、电池旳构成
组装辅料 双面胶 胶壳 粘结剂 连接金属片
二、电池旳构成
PTC、FUSE
扣式锂离子电池制作过程及蓝电设备使用ppt课件

Note: Ni, Na等易于氧化的物质需要封住,以免误操作造成氧化。
10
2. 小仓 A.物品放入手套箱:
(1)如果不知道小仓内是否充满高纯Ar气体: 充气-抽真空;循环3次→充气,使得内仓压力为 0.
(2)打开外仓门前一定要确认: (a)确认内仓门关闭 (b)小仓不处于真空状态
(3)打开外仓门,把需要过度的物品放入小仓,关闭外仓门 (4)进行三次抽真空、补充高纯Ar气 (5)确认外仓门关闭,抽气阀关闭,充气使小仓压力为0,将物 品移入内仓;关闭仓门,抽真空。
5
三、擀膜法 (Wet method)制备的活性物质膜的锂电池装备 纽扣:2032
1. 将擀膜法制作的薄膜干燥之后用铳(Φ6mm)切割成小圆片并称重; 2. 将切割好的圆片放置在集流体(已称重)上( Φ10mm,不锈钢/Al/Cu/Ni foam等,
100目,0.11x100x100mm),用镊子背部压平; 3. 将有薄膜的集流器放置在手动压机上,用10-20MPa的压力压实
Note:以上步骤与正常的电池安装过程相反,所以最后测试时,电池的正负极要反接。
重点:测试时候 锂片接负极(—)。
7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u2O的制备及电化学性
电解液 张家港国泰华荣, LB-303 天津金牛/comcontent_detail/&FrontComContent_list011315556567314CurrentIds=f3d2a13f-43f3-4694-a8d1-4eb10811fe48__9231fe53a864-45f1-846e-11d133d41540&comContentId=9231fe53-a864-45f1-846e11d133d41540&comp_stats=comp-FrontComContent_list01-1315556567314.html 深圳科晶 LBC-305-1 (LiPF6 1mol/l DMC:EC:EMC=1:1:1) 1mol/L
实验5 锂离子电池装配及表征----实验报告

实验5 锂离子电池装配及表征一.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是在以金属锂及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基础上发展来的。
在锂离子电池中, 正极是锂离子嵌入化合物, 负极是锂离子插入化合物。
在放电过程中, 锂离子从负极中脱插, 向正极中嵌入, 即锂离子从高浓度负极向低浓度正极的迁移;相反, 在充电过程中, 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 向负极中插入。
这种插入式结构, 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产生, 避免了枝晶, 从而基本上解决了由金属锂带来的安全问题。
在充放电过程中, 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回的嵌入和脱嵌, 被形象地称为“摇椅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 它的工作原理如图 1.1所示。
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制备工艺流程配料----和膏-----涂板----干燥-----冲片-----压片-----扣式电池的组装(具体过程见讲义)2.需要注意的问题(思考题第一题)扣式锂离子电池制备工艺的关键是和膏、电极制备、电池装配及封口。
研究发现, 和膏及电极制备工艺对活性物质是否掉粉有重要影响, 而电池的装配和封口工艺则是影响扣式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
(2)当正极原料配比固定时, 对极片质量影响最大的便是搅拌过程, 搅拌方法选择不好将会导致极片的导电性降低和极片掉粉, 极片掉粉将会直接影响电池容量等。
搅拌方式有超声波搅拌、磁力搅拌、强力搅拌以及手工研磨。
经研究发现采用强力搅拌和超声波搅拌得到的极片质量最好, 而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搅拌效果最差的手工研磨, 这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所以在和膏时要注意搅拌方式的选择。
(3)干燥温度和时间选择不适也会导致极片掉粉, 干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膏体中大量的溶剂NMP 以及在配膏过程中吸收到的水分, 温度和时间都应选择合适。
压片时压力要选择适中, 压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是为了消除毛刺, 使极片表面光滑、平整, 防止装配电池时毛刺穿透隔膜引起短路; 二是增强膏和集流体的强度, 减小欧姆电阻。
扣式电池极片制备和电池组装教程

终于找到了史上最详细扣式电池极片制备和电池组装教程2018-11-13V实验室锂离子扣式样品电池,包括半电池 halfcell,正极极片/金属锂片、负极极片/金属锂片、全电池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对称电池正极极片/正极极片、负极极片/负极极片。
扣式电池由成套的扣式电池壳及内部组件构成,不锈钢电池壳电化学稳定性好、密封性良好、尺寸较小、组装较为简单、价格便宜、适用温度为40~80℃,适合大量测试使用。
最近国内外企业开始研制高通量扣式电池自动组装设备,用于电池关键材料的批量加速验证和研发。
一般的扣式电池壳型号有CR2032、CR2025、CR2016等,实验室中常采用CR2032型电池壳即直径为20mm,厚度为。
扣式电池壳用后则报废,需增加金属回收环节以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还有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电池——Swagelok电池,又称为模拟电池,也经常用于实验室测试,其电池壳采用不锈钢外壳和聚四氟乙烯内胆,可重复使用。
Swagelok型电池拆解便捷,适合用于电池拆解分析。
但模拟电池相对成本较高,且组装出一致性较好的电池需要规范的训练和一定经验。
一套CR2032型电池壳包括:负极壳,弹片,两个垫片。
组装一个扣式电池的基本步骤包括:制浆、涂布、烘干、裁片、组装。
下面进行详细解释。
极片的制备实验室用极片制备过程可分为混料和涂覆两个步骤。
其中混料工艺主要包括手工研磨法和机械混浆法,涂覆工艺则包括手工涂覆和机械涂覆。
实验室进行混料时,依据供料的多少来确定采用手工研磨法或机械混浆法,如活性材料的质量在~时建议采用手工研磨法,活性材料的质量超过时,建议采用实验室用混料机进行混料。
实验室中每次混浆量有限,常采用手工涂覆,当浆料足够时可采用小型涂覆机。
整个极片制作过程需要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所用材料、设备都需要保持干燥。
图1为手工混料、手工涂覆方法制备极片过程,包括材料准备、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的称取和研磨、加入黏结剂、浆料研磨、取出浆料手工涂布极片、极片烘烤等步骤。
实验八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实验⼋锂离⼦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实验⼀:锂离⼦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学时:6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修⼀、实验⽬的(1)了解锂离⼦⼆次电池的⼯作原理;(2)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和锂离⼦电池电极材料的合成⽅法;(3)掌握扣式锂离⼦电池电极的制备⼯艺及电池的装配过程;(4)掌握锂离⼦电池电性能测试⽅法。
⼆、实验内容扣式锂离⼦电池电极的制备⼯艺及电池的装配过程和扣式锂离⼦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三、实验原理、⽅法和⼿段液态锂离⼦⼆次电池通常采⽤层状复合氧化物为正极,⼈造⽯墨或者天然⽯墨为负极,充放电过程中通过锂离⼦的移动实现。
以商品化的液态电解质锂离⼦电池为例,如下图1- 1,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分别为LiFePO4和⽯墨,以LiPF6- EC-DEC为电解液,其电池⼯作原理如下:锂离⼦电池实质上是⼀种锂离⼦浓差电池,正负电极由两种不同的锂离⼦嵌⼊化合物组成。
正极材料是⼀种嵌锂式化合物,在外界电场作⽤下化合物中的Li 从晶体中脱出和嵌⼊。
当电池充电时,Li+离⼦从正极嵌锂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嵌⼊负极化合物晶格中,正极活性物处于贫锂状态;电池放电时,Li+则从负极化合物中脱出,经过电解质溶液再嵌⼊正极化合物中,正极活性物为富锂状态。
为保持电荷平衡,充放电过程中应有相同数量的电⼦经外电路传递,与Li+⼀起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迁移,使正、负极发⽣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保持⼀定的电位。
⼯作电位与构成正、负极的可嵌锂化合物的化学性质、Li+离⼦浓度等有关。
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化学结构不变。
因此,从充放电反应的可逆性看,锂离⼦电池反应是⼀种理想的可逆反应。
锂离⼦电池在⼯作电位与构成电极的插⼊化合物的化学性质、Li+的浓度有关。
充电:LiFePO4 - xLi+ - xe- →xFePO4 + (1-x)LiFePO4放电:FePO4 + xLi+ + xe- →xLiFePO4 + (1-x)FePO4图1- 1. 锂离⼦电池⼯作原理,LiFePO4为正极,⽯墨为负极.研究表明,Li+的脱嵌过程是⼀个两相反应,存在着LiFePO4和FePO4两相的转化,充电时,铁离⼦从FeO6层⾯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负极,发⽣Fe2+→Fe3+的氧化反应,为保持电荷平衡,电⼦从外电路到达负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扣式电池制作流程
一、极片制作
1)将导电剂,主料(取物料的中间部分,平铺于烧杯底部)放入150℃左右烘箱中烘烤2h以上。
2)将导电剂,主料从烘箱中取出,迅速拿入干燥房的干燥器中冷却10min左右。
3)配比主料:SP:KS-6:PVDF=88:3:3:6,按照配比用四位天平称取主料(1.3200±0.0005g),SP(0.0450±0.0005g),KS(0.0450±0.0005g),胶水(1.0800g),NMP(1.,6000g)于小瓶中摇磨25min左右。
4) 将玻璃板平放在实验台上,用纸蘸取无水乙醇将玻璃板、铝箔和250um模具擦拭干净;待铝箔上乙醇完全挥发后,将浆料倒在铝箔一侧的中间部分;用250un模具涂片(中间不可停顿,涂一次);将涂好的极片放入120℃烘箱中烘烤1h以上。
5)将烘好的极片取出,迅速放入干燥房中的真空烘箱中,设置温度为:100℃,抽30min 以上,烘烤一夜。
6)次日早晨在极片取出前再抽30min以上,将烘好的极片取出,在干燥房冷却5min左右;对辊机设置压力为0MPa,根据所需压实调整极片在对辊机上滚压次数(一般为2-3次),测量厚度,控制压实密度在3.10-3.70g/cm3左右,面密度在70g/cm2左右(250um模具所涂极片厚度一般在38um左右)
7)将称量纸对折,把极片放入中间,冲片;然后迅速转移至干燥房中选取品质较好且质量较为合适(要得到理想压实和面密度,称取的极片在12.5-13.0mg较为合适)的极片称量,将极片放入称量瓶中待装扣电。
8)将装有极片的称量瓶、无尘纸和滤纸用托盘盛装放入10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30min 以上,待组装电池时取出放入调料盒中。
二、组装电池
1)将装有称量瓶、无尘纸和滤纸的调料盒及电池壳放入手套箱小过渡仓中,抽充气体三次以上。
2)将滤纸平铺在封口机前,取负极壳口朝上放到纸张上,每个负极壳中放入一个弹片。
取干净的自封袋,将垫片及锂片放在自封袋上;挑选较亮一面的锂片向下,用镊子将垫片和锂片压到一起(垫片和锂片对齐)。
3)向弹片中央滴三滴电解液,将垫片与锂片(锂片朝上)放到负极壳中的弹片上,滴二滴电解液;取无褶皱的隔膜,覆在负极壳中央的锂片上充分浸湿;滴二滴电解液,放上极片,换用绝缘的镊子盖上正极壳。
4)将电池翻转,放置于无尘纸上,待无尘纸将多余的电解液吸干后放置于封口机的凹槽中,垫上单层自封袋,加压至60MPa,卸去压力,取下电池并擦干,放回称量瓶。
5)用无尘纸将封口机上的电解液擦干,并将手套箱清理干净。
6)将电池及垃圾从手套箱取出,放入通风橱中,用蘸有无水乙醇的纸擦干电池,负极朝上静置5h左右,5h后进行上柜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