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奶牛产奶性能评定

合集下载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全称“奶牛生产性能指标”,是衡量奶牛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

它主要包括产奶量、乳质、繁殖性能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奶牛XP指标的含义、评价标准以及提高方法。

一、奶牛XP指标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奶牛XP指标是通过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反映养殖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2.作用:帮助养殖户了解奶牛的生产潜力,指导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二、奶牛XP指标的评价标准
1.产奶量:产奶量是衡量奶牛生产能力的核心指标,通常用吨/头·年表示。

2.乳质:包括脂肪、蛋白等指标,反映牛奶的品质。

3.繁殖性能:包括繁殖率、情期受胎率等,反映奶牛种群的生产能力。

4.健康状况:包括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等,反映奶牛群体的健康状况。

5.饲料转化效率:饲料摄入量与产奶量之间的比值,反映奶牛饲料利用效率。

三、提高奶牛XP指标的方法与建议
1.科学选育: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

2.精细化管理: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防疫、繁殖管理等措施。

3.饲料优化: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平衡,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4.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降低疾病发生率。

5.环境改善: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奶牛的生活舒适度。

四、总结
奶牛XP指标是衡量奶牛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生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

【生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

【关键字】生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第一章奶牛生产性能简介(一)什么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通常用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来简称,其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具有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体系。

首先需要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基础数据,其次是每月采集一次泌乳牛的奶样,通过测定中心的检测,获得牛奶的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整理分析,形成生产性能测定报告。

测定报告反映了牛群配种繁殖、生产性能、饲养管理、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准确信息。

牛场管理人员利用生产性能测定报告,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牛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牛群的生产潜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它也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是评估公牛遗传素质最重要的数据来源,是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和生奶质量水平的有效工具,并为乳业科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二)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发展与现状在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自1907年诞生以来,经过100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演变为综合的牛场管理方案,旨在向奶农提供全面的牛场管理信息。

1953年,美国、加拿大两国正式启动了“牛群遗传改良计划”,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目前加拿大已有70%的牛群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美国有45%的牛群参加生产性能测定,奶牛单产水平最高的以色列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群高达90%。

几十年的发展证实,美国、法国、荷兰等奶业发达国家通过应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这一先进体系来为奶农提供指导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奶牛的单产水平均已达到9000—10000千克。

在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起步较晚,1992年在“中日奶业技术合作项目”的扶持下,天津启动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奶牛综合育种项目的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逐步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10万头,其中北京、上海和天津参测奶牛达到4.6万头,占测定总数的47.42%。

养牛学牛的生产能力及其评定方法

养牛学牛的生产能力及其评定方法
影响极微,从妊娠第5个月开始,由于胎盘分 泌雌激素和孕酮对泌乳起了抑制作用,泌乳量 显著下降,第8个月则迅速下降,以致干乳
2021/7/11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六)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饲喂方式、挤乳技术、挤乳次数等 青绿多汁和青贮饲料 适当的运动,经常刷拭牛体,牛舍内保持通风
良好,清洁干燥,合理安排工人日程 挤乳与乳房按摩:挤乳技术熟练,适当增加挤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三)牛奶的保健功能
预防大肠癌:β-酪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变异原 机制,能减少癌变;
酸奶和脱脂奶可增强免疫体系功能,防癌; SOD能清除体内有害物质,增强免疫力,具有
抗老的延年益寿作用; 牛奶中的维生素B2,可提高视力; 牛奶中的钙能增强骨骼、牙齿,促进智力发展
与生理发育; 镇静安神作用,睡前喝一杯牛奶可促进睡眠。
母牛干乳期一般为50~60天,其长短,应根据每 头母牛的具体情况决定
5岁以上的母牛,干乳期为40~60天,其营养条
件能得到保证,对下胎产乳量影响较小
2021/7/11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五)发情与妊娠
发情期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产乳量会出现 暂时性的下降,其下降幅度约为10%~12%
乳脂率略有上升 妊娠对产乳量的影响明显而持续。妊娠初期,
3.71
硒(ug)
10.55 铜(mg)
0.16 锰(mg)
0.04 碘(mg)
10.4
2021/7/11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
(二)牛肉营养特性
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丰富:每100g牛肉含蛋白质20g以 上
脂肪含量很低,但却富含结合亚油酸,保持肌肉块 维生素B6,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 钾、铁、锌、镁等丰富 肉毒碱:支持脂肪的新陈代谢,产生支链氨基酸,是对

第二节 奶牛的生产力评定

第二节 奶牛的生产力评定

第二节奶牛的生产力评定1、乳的合成与分泌(1)乳的合成①合成部位:乳是在乳腺泡的上皮细胞内合成的。

②生理学基础:乳腺细胞膜的半透性,有选择地吸收了血液中80%的葡萄糖、乙酸盐和AA,其余的血液成分被排除在外。

泌乳期最初几天或患乳房炎时,泌乳细胞和半透性膜失去功能,因而初乳和患乳房炎的奶的组成,与血液成分极其相似。

③乳蛋白的合成:在乳腺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约占90%):α-酪蛋白、β-酪蛋白、γ-酪蛋白、β-乳球蛋白乳蛋白直接来自血液的蛋白质(约占10%)如: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γ-酪蛋白复合物步骤:第一步AA+ATP→AMP~AA+PP第二步AMP~AA+tRNA →AA~tRNA+AMP第三步(AA~tRNA)n ④乳糖的合成:tRNA rRNAmRNAAA1-AA2…AAn乳糖为双糖,是由1分子的葡萄糖和1分子的半乳糖合成的。

⑤乳脂的合成:甘油三酯的混合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含50%短链脂肪酸和50%长链脂肪酸。

日粮中植物性长链脂肪酸瘤胃中氧化为饱和脂肪酸淋巴系统与Pr 结合血液乳腺细胞吸收乳脂乙酸盐+酮体-羟基丁酸盐乳腺细胞中短链脂肪酸⑥Vt、ash、H2O来源:Vt、ash均来自血液,自身不能合成。

H2O一来源于富含K质的乳腺体小泡内的液体;二来源于乳糖、蛋白质和脂肪合成后的产物,从血液流入细胞内,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2)乳的分泌与排出①分泌:泌乳期间,乳的分泌是持续不断的。

乳刚挤完时,乳的分泌速度最高,下次挤奶前降至最低。

②排出:不及时挤奶,乳房充胀,内压增高,乳的分泌就会减慢或停止,牛乳的成分也会被血液带走。

每天应挤奶2~3次。

人工挤奶机器挤奶2、影响产奶性能的因素(1)遗传因素①品种:产奶量黑白花>娟姗牛,乳脂率正好相反。

②个体: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产奶量大不相同。

(2)生理因素①年龄:成年时最高(一般为6岁)。

②泌乳阶段:低产牛产后20~30天最高,高产牛产后40~60天最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一)体细胞计数的应用牛奶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20 万个/mL-30 万个/mL。

当乳房受到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体细胞数就会迅速增加。

如果体细胞数超过50 万个/mL,就导致产奶量下降。

测量牛奶体细胞数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损伤或感染、预防治疗乳腺炎,同时还可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牛只的淘汰,增加产奶能力。

因此,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以及牛只的健康状况,也是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1、奶牛理想的体细胞数:第1 胎≤15 万/ml 第2 胎≤25 万/ml 第3 胎≤30 万/ml 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对乳腺组织感染、应激、环境、气候、泌乳天数、遗传、胎次等,其中致病菌影响最大。

临床乳房炎的发生,将会损失20%~70%的奶量,个别牛只甚至会无乳汁分泌。

例如:一个牛场有泌乳牛300 头,体细胞数平均40 万/ml,一年仅奶产量损失的费用就可达4.5 万元(假设头胎牛占25%,奶价2.2 元/千克),这其中还不包括因乳腺炎造成的其它损失,如乳房永久性破坏、牛只间相互传染、头胎牛过早干奶与淘汰、兽药费、抗生素残留奶、原料奶质量下降等,约占总费用的36%。

2、体细胞数对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影响:测定牛奶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能预示隐性乳房炎。

奶牛一旦患有乳房炎,产奶量、奶的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泌乳能力下降,达不到遗传潜力的产奶峰值,并对干奶牛的治疗花费较大。

如果能有效的避免乳房炎,就可达到高的产奶峰值,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患乳房炎的奶牛所分泌的牛奶与正常牛奶的主要区别,是干物质含量减少及各种乳成分的含量比例发生变化。

如乳房炎达到很重的程度,牛奶将接近血液成分。

所以,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是成反比关系,高体细胞数牛奶中脂肪、蛋白、乳糖等成分都将发生变化。

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方法

牛的生产能力及评定方法
并使它收缩
三、乳的合成与分泌
3.乳的分泌
排乳至少包括两个先后出现的反射。 挤乳或吸吮乳头时,大约经过5秒的潜伏期后,就出现第一个反射,表现为乳池和大导管周围的平 滑肌强烈收缩,使乳池和大导管的乳汁开始排出。这是单纯的神经性阶段反射。 20~25秒后,出现第二个反射。这时腺泡和细小乳导管周围的肌上皮收缩,排出腺泡乳。这是以 催产素为媒介的神经-体液性反射 。 腺泡和导管内的乳必须由排乳反射的作用才会排出,这些乳称为反射乳。
二、乳房的内部结构
3.在乳腺泡,乳腺小叶,乳腺叶之间分布 着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
4.乳腺泡分泌的乳汁经末梢导管,汇集到 小叶导管,再经小叶导管汇集到乳导管 ,最后流入乳池。
二、乳房的内部结构
5.乳池是储存乳汁的地方,分乳腺乳池和乳 头乳池两部分。乳池容积约150-600ml; 合成的乳60%在腺泡,20%在乳管,20%在乳池;
平均乳脂率= (F M) M
F — 在整个泌乳期中每次测定乳脂率的测定值。
M — 某一测定值所代表的该段时间的产奶量。
四、奶牛生产力的测定与计算
2.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
1)平均乳脂率 2)4%标准乳的校正
乳脂率的测定次数: 全泌乳期中每月测定一次。 只在第二、五、八泌乳月各测定一次,共三次。
四、奶牛生产力的测定与计算
1.产奶量的测定与计算
1)产奶量的测定方法 2)个体产奶量的计算 3)群体产奶量的计算
3)个体全泌乳期产奶总量
个体全泌乳期产奶总量指母牛自产犊之日起到干奶为止 的累计产奶量。
(4)个体终生产奶量
个体终生产奶量指母牛在其一生中的全部产奶量。其计 算方法为将该头牛的各胎次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累计求和。
2.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

养牛技术—奶牛生产性能评定

养牛技术—奶牛生产性能评定
产乳量。
一、个体产乳量
305天校正产乳量
为了奶牛育种工作的需要,经过广泛研究,中国奶 牛协会制订了统一的校正系数表,使用240~370天产乳 量记录的奶牛可统一乘以相应系数,获得理论的305天 产乳量。
一、个体产乳量
305天校正产乳量
表中天数以5舍6进方法。
如某牛产乳275天,用270天校正系数;产乳276天的用280天校正系数。
奶牛不仅要求具有很高的产乳能力,而且还要求具 有经济有效地将饲料转变为乳的能力。
因此,奶牛饲料转化率的高低,是坚定奶牛品质好 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群体平均产乳量
饲料转化率
饲料转化率的计算方法:
每千克饲料干物质生产若干千克牛乳,将母除。
泌奶牛平均年产乳量
计算公式如下:
从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全群牛产奶的总量。
全群牛全年总产奶量 全群成母牛全年平均产 奶量=
全年平均每天饲养成母 牛头数
全群每天饲养成母牛头 数总和 全年平均每天饲养成母 牛头数=
365
式中分母是每头泌奶牛在该年度内在群天数的记录总和,为全群泌奶牛在 群总天数,然后除以365(天/头)所得值(头)。
二、群体平均产乳量
泌奶牛平均年产乳量
注意:
群体产奶量的测定与统计是以某一奶牛群体如某牛 场的全部成年母牛为对象。
群体产奶量不但反映该牛群整体产奶遗传性能的高 低,也反映牛场的饲养管理水平。
群体产奶量的统计与计算是以日历年为基础的。
二、群体平均产乳量
4%乳脂标准乳
4%乳脂标准乳也称作4%乳脂校正乳。 由于乳中固形物(干物质)变化较大,而且乳脂含热能大约占全乳热 能值的一半,由热能值而导出的不同乳脂率(F)和乳量(M)相当于含 脂4%的等热量乳量(FCM)。 这在比较不同乳脂率乳量的母牛生产性能方面很有参考价值,多年来 为各国所采用。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张蓉郭方悦陈有谋王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

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奶牛生产测定的简况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2年,最早开始于天津;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综合育种项目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30万头。

2008年,农业部立项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8个DHI实验室推广该项技术。

到2009年12月,全国参测的牛场1024个,参测奶牛52.8万头。

这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虽晚,但正在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牛场开始接受和应用。

上海市1995--2005参加DHI技术应用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可明显看出日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由1995年的19.1kg和3.68%提高到2005年的24.8kg 3.8%;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由1995年的3.13%和118.25万个/ml改善到2005年的3.01和51.09万个/ml。

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操作流程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

(一)样本采集1、测定牛群要求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臵。

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因为乳脂比重较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导致测出的乳成分偏高或偏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
中国奶业协会提出以3次测定法来计算平均乳脂率, 即在全泌乳期的第 2、5、8泌乳月各测1次,而后应用上 述公式计算其平均乳脂率。 目前乳脂率测定方法有乳成分测定仪法和实验室分 析测定法。 实验室分析测定法主要有:巴氏法和盖氏法。但以 上方法手续繁琐,效率低,不利于大量样品的分析。近 年国际上已出现利用现代化仪器的分析方法,如英国生 产的伊尔麦红外线牛奶分析仪,分大、小两种型号,小 型可供实验室用,大型可供牛奶场及育种组织或乳品分 析中心使用。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 胎次:这也是牧场提供的数字 ,它对电脑产 生 305d 预计产奶量很重要,因电脑需要精确的胎次 以识别泌乳曲线。 HTMM——牛群测定奶重:是以千克为单位的牛 只产奶量。 HTACM——校正奶量:这是个以千克为单位电脑 产生的数据,以泌乳天数和乳脂率校正产奶量而 得出的。将实际产奶量校正到产奶天数为 150d , 乳脂率为3.5%的同等条件下, 这提供了不同泌 乳阶段的奶牛之间的比较。
PeaKD——峰值日:表示产奶峰值日发生在产后的多 少天。
PeaKM——峰值奶量(高峰奶):以千克为单位的最 高的日产奶量,是以该牛本胎次以前几次产奶量比较 得出的。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305d奶量:是电脑产生的数据,以千克为单位, 如果泌乳天数不足305d,则为预计产量,如果 完成305d奶量,该数据为实际奶量。 Reprostat——繁殖状况:如果牛场管理者呈送 了配种信息,这将指出该牛是产犊、空怀、已 配还是怀孕状态。
项目五 奶牛产奶性能评定
知识要点
产奶性能的测定与计算 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
授课人:刘宏
任务一 产奶性能的测定与计算
奶牛产奶性能评定包括:个体产奶量、群体产奶量、乳 脂率、前乳房指数、饲料转化率等。
一、产奶量的测定与计算
(一)个体产奶量 每头奶牛各泌乳期的产奶量是奶量统计计算的基础。 个体产奶量常以305天产奶量、305天校正产奶量和全泌乳 期实际产奶量表示。 1、305天产奶量:指自产犊后第1天开始到第305天为止的 产奶量。 2 、 305 天校正产奶量:对于泌乳期达不到 305 天,或超过 305 天而又无日产奶记录时,为了比较方便,将这些记录 的实际产奶量乘以相对系数,校正为305天近似产量。
DHI测定数据由计算机生成报告
三、DHI记录的内容及其应用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 • • 序号:只是简单的样品测试的顺序号。 牛号:对奶牛来说这是惟一的号,没有别的牛与 它重号。
分娩日期:参测奶牛分娩的准确时间,由参试主 填报。对现在的胎次而言,分娩日期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准确,电脑产生的大多数信息会毫无用处。 泌乳天数(DIM):这是电脑按照提供的分娩日期产 生的第一个数字,它依赖于提供的分娩日期的准 确性。
标准奶流速=实际流速 + 0.01 ×(测定时的泌乳日--100) 2、前乳房指数(泌乳均匀性) 表示乳房对称程度。优良奶牛品种的前乳房指数一般 在45%以上。 前乳房指数=前两乳区的挤奶量/总挤奶量 × 100%
(五)饲料转化率
1、每千克(或兆焦)饲料干物质生产若干千克牛奶 全泌乳期总产奶量(kg) 饲料转化率= 全泌乳期饲喂各种饲料干物质总量(kg或MJ) 2、每生产1kg奶消耗若干饲料干物质(kg或MJ)
任务二 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
DHI是奶牛群改良计划的英文简称,国内称奶 牛生产性能测定。我国 DHI 系统创立于 1994 年, 是由中国-加拿大奶牛综合育种项目与我国有关 组织在上海、西安、杭州等地建立起了牛奶监测 中心实验室。 一、DHI概述
DHI 体系指通过测试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 体细胞数等多项指标,经分析后形成一系列反映 奶牛群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方 面的信息。
• •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PREM——上次奶量:是以千克为单位的上个测定 日该牛的产奶量。
F%——乳脂率:是从测试日呈送的样品中分析出 的乳脂肪的百分比。
P%——乳蛋白率:是从测试日呈送的样品中分析 出的乳蛋白的百分比。 F/P——乳脂 /蛋白比例:是该牛在测奶时的牛奶 中乳脂率与蛋白率的比值。
(一)个体产奶量
3、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指自产犊后第1天开始到干奶为 止的累计产奶量。
4 、年度产奶量:是指 1 月 1 日至本年度 12 月 31 日为止的全 年产奶量,包括干奶阶段。 5 、终生产奶量:一头奶牛从开始产犊到最后淘汰,各胎 次实际产奶量的累加。各胎次产奶量应以全泌乳期实际产 奶量为准。
FCM = M×(0.4 + 15 F)
(式中, FCM为乳脂率4%的标准乳量(kg);M为乳脂率 为F的乳量(kg);F为实际乳脂率。
(四)排乳性能
1、排乳速度 一般规定在第50-180个泌乳日之间选择一个测定日,测 定一次挤奶过程中的某个中间阶段排出的奶量及所需的时 间。平均每分钟奶量还需再矫正为第 100 个泌乳日的标准 平均每分钟泌乳量,矫正公式为:
(二)样本测定 1、测定设备:乳成分测试仪、体细胞计数仪、 恒温水浴箱、保鲜柜、流量计、采样瓶、样品 架及奶样运输车等。 2、测定原理:依据红外原理作乳成分分析,体 细胞数是将奶样细胞核染色后,通过电子自动 计数器测定得到结果。 3、测定内容:日产奶量、乳脂肪、乳蛋白质和 体细胞数。
DHI实验室测定流程
DueDate—— 预产期:如果牛场管理者提供繁 殖信息,如怀胎检查,指出是怀孕状态,这一 项将以上次的配种日期计算出预产期。
谢谢大家
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
பைடு நூலகம்
任务二 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
具体意义如下: (1)能准确了解牛群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奶牛
生产记录体系,提供有效的量化管理牛群工具, 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真正提 高牛群生产水平。
(2)通过调控奶牛营养水平,科学有效控制牛奶 中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通过降低牛奶体细胞数提 高牛奶质量。 (3)掌握产奶水平的变化;分析乳成分的变化; 及早发现乳房损伤或感染。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SCC——体细胞计数:计数单位是 1 000 ,是每毫 升样品中的该牛体细胞数的记录。SCC主要为白细 胞也含有少量的乳腺上皮细胞。
MLOSS—— 牛奶损失:是电脑产生的数据,基于 该牛的产奶量及体细胞计数。 LSCC——线形体细胞计数:是电脑基于体细胞计 数产生的数据,用于确定奶量的损失。 PreSCC—— 前次体细胞计数:上月样晶体细胞数 单位1 000。
奶牛乳房炎治疗后导致抗生素奶
DHI报告提供了以下数据信息:
LTDM—— 累计奶量:是电脑产生的数据,以千克为 单位,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可用于估计该牛只本胎 次产奶的累计产量。 LTDF——累计乳脂量:是电脑计算产生的以千克为单 位的数据,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用于估计该牛本胎 次生产的脂肪量。 LTDP——累计蛋白量:是电脑产生的数据,基于胎次 和泌乳日期,用于估计本胎次以来生产的蛋白总量。
二、乳脂率的测定与计算
常规的乳脂率测定方法,是在全泌乳期的 10 个月内,每月测定 1次,将测得的数值分别乘以 本月实际产乳量,然后将所得乘积累加,被总产 乳量来除,即得平均乳脂率,用百分率表示。 计 算 公 式 是 :
平 均 乳 脂 率 =
∑ ( F×M ) /∑M
∑为累计的总和,F为每次测定的乳脂率,M 为本月的产乳量。
任务二 奶牛群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 具体意义如下:
(4)指导调配日粮,确定日粮精粗比例。
(5)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是进行种公牛个体 遗传评定的重要依据。 (6)依据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对牛群进行分 群管理及淘汰。
二、DHI样本采集与测定
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奶牛场的初期工作、 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
(二)群体平均产奶量
1、按牛群全年实际饲养奶牛头数计算 成年母牛全年平均产奶量(kg/头)= 全群全年总产奶量(kg) 全年平均每天饲养成年母牛头数
2、按全年实际产奶牛头数计算
产奶牛年平均产奶量(kg/头)=
全群全年总产奶量(kg)
全年平均每天饲养奶牛头数
(三)4%标准乳的换算
牛乳的成分含量中变化最大的成分是乳脂。通常将乳脂含 量为 4%的乳称为标准乳。为比较不同状态下的乳的质量, 通常将不同乳脂含量的乳校正到含乳脂 4% 的标准状态, 校正后含乳脂 4% 的奶叫乳脂校正乳 (FCM) 。校正公式如 下:
全泌乳期饲喂各种饲料干物质总量(kg或MJ) 饲料转化率=
全泌乳期总产奶量(kg)
(六)产奶指数(MPI) MPI指成年母牛(5岁以上)一年(一个泌 乳期)平均产奶量( kg )与其平均活重之比,是 判断牛产奶能力高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成年母牛一年平均产奶量(kg) MPI= 平均活重(kg)
(一)样本采集
1 、测定牛群要求:牛场应具有一定规模,采用机械挤奶, 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置。 2 、奶牛条件:测定奶牛应是产后第 6 天至干乳前 6 天的泌 乳牛。 3、采样:每头泌乳牛一年测定10次。 4 、样品保存与运输:为防止奶样腐败变质,应加入重铬 酸钾0.03克。
DHI样本采集与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