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试...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试...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试...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试行)

二、指标内容

1.教育质量

1.1德育标准

1.1.1政治思想及理论

1.1.1.1政治思想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捌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奋斗、务实创新

的精神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1.1.2理论知识

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1.1.2学风

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勤奋好学,团结协作,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进取。

1.1.3修养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符合《大学生行为守则》,理解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

1.2智育标准

智育归纳为五方面:城市规划与设计;相关设计技术;相关知识;实践;外国语。共49项条款。

本标准用“了解”、“掌握”和“能力”三个词来分别确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达到的水平:

了解——指具有一般知识:

掌握——指对该领域知识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能对之进行阐述、运用并发挥;

能力——指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2.1城市规划与设计

1.2.1.1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1)掌握规划目的、任务,掌握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

(2)掌握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等原则。

(3)有能力在规划中应用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1.2.1.2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

(4)有能力参与区域分析及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5)掌握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工作各阶段重点及其城市设计的构思方法,从确定目标、提出优选方案、制定文件图纸,到审批、实施、管理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2.1.3综合分析与组织

(6)有能力运用科学方法从事资料数据收集、分析问题、处理矛盾、进行综合决策等工作。

(7)有能力参与组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各项专业规划。

(8)了解规划全过程中动员、组织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

(9)有能力从事城市居住区、住宅小区的规划方案设计。

(10)有能力从事公共建筑群体及环境的规划方案设计。

1.2.1.4表达

(11)有能力根据规划各阶段要求,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与手段。

(12)有能力绘制规划设计草图、现状分析图表、图解、城镇或建筑群的表现图或模型,以表达规划意图。

(13)有能力参与编写规划设计文本、纲要、说明书,并有能力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规划设计意图与各项建议。

(14)了解GIS及CAD的基本知识,了解用专业软件进行现状及规划图纸绘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

1.2.2相关设计技术

1.2.2.1建筑设计

(15)了解设计原则、设计各阶段工作,并具有建筑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16)有能力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中应用建筑设计基本原理,能协调建筑单体、群体与城市整体环境的关系。

1.2.2.2景观规划设计

(17)了解景观设计的目的、设计原则、各阶段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8)有能力在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中应用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19)了解风景区、城市绿化系统、园林等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技术要求;了解绿化及植物配置的基本知识。

1.2.2.3城市交通道路网规划设计

(20)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系统规划的目的、设计原则、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1)有能力在城市规划及道路系统规划中应用道路交通规划基本原理。

(22)掌握城市道路选线、平面、断面设计及相关工程设是的一般技术要求。

1.2.3相关知识

1.2.3.1城市环境与地理

(23)了解城市自然环境各基本要素,包括生态、气候、地貌、地质、水文等基本知识和对城市影响的重要性。

(24)了解城市地理、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知识。

1.2.3.2城市经济

(25)了解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知识。

(26)了解城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等相关知识。

(27)掌握有关城市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计算方法。了解制订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和原则。

1.2.3.3城市社会

(28)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的人口统计分析、规模预测的技术方法。

(29)了解进行城市人口、职业、教育、住房、社区等社会调查的技术要求及相关知识。

1.2.3.4城市文化历史

(30)了解中外城市发展历史。

(31)了解园内外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基本理论,主要流派及学术主张。

(32)了解有关城市和建筑优秀传统风格形成的特点,并认识保持发展城市文脉的重要意义。

(33)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本要求。了解城市历史保护地段及历史文物建筑保护的目的、原则及相关技术要求。

1.2.3.5城市法规

(34)掌握《城市规划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基本内容。

(35)了解有关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2.3.6城市建设和管理

(36)了解土地及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37)了解城市规划管理及建设项目计划管理的内容、程序等基本知识,有参与规划管理的能力。

(38)初步具有公文写作的能力。

1.2.3.7城市工程基础设施

(39)了解城市给水、排水、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工程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40)了解城市电力、能源、供热、燃气等工程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41)了解城市广播、通信、信息等工程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42)了解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等工程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43)了解城市各项专业工程管网综合规划建设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44)了解城市建设项目的场地准备及竖向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1.2.4实践——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规划师业务的全面了解

(45)了解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各阶段工作程序与审批制度。

(46)了解与规划有关的组织机构的体制及管理制度。

(47)了解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48)了解规划人员执行规划工作任务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规范。

1.2.5外国语

(49)初步具有阅读、翻译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初步具有听、说、写的能力。

凡以英语为第一外国语的应届毕业生应参加国家教委规定的英语四级考试(CET-4),应届毕业生四级考试的通过率不小于75%。以其它语种为第一外国语的可参照CET-4制定相应的评判标准。

1.3体育标准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讲究卫生,保持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的大学生人数应不低于90%。

2.教育过程

2.1思想政治工作

2.1.1有一支稳定的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2.1.2政治学习制度化、经常化、多样化,讲求实效,政工干部经常与师生沟通思想,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师生反映良好。

2.1.3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配合教学环节解决实际存在的思想问题。

2.2教学管理与实施

2.2.1教学计划与教学文件

(1)教学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2)能根据实际情况或上次评估建议更新教学计划。

(3)各种教学文件,包括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作业指示书等翔实完备,质量较好。

2.2.2教学管理

(4)能认真执行教学计划。

(5)保证教学质量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备,并能贯彻执行。

(6)教学档案及学生学习档案管理良好。

(7)各教学环节考核制度完备,并严格执行。

2.2.3课程教学实施

(8)能根据教学计划,选用或自编合适的教材,重视教材建设。

(9)课程内容充实,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并能联系实际,反映新技术发展及社会需要。

(10)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1)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料和教学设备。

2.2.4实习

(12)各类实习完备,安排合理,对学生有严格明确的教学要求,有必要的考核或总结。

(13)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参加实习组织与指导,保证实习质量。

2.2.5毕业设计(论文)

(14)毕业设计(论文)宜与生产实际项目相结合。选题的内容、难度和工作量均应高于课程设计(论文),并体现出一定的综合性。

(15)有足够的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论文)任务,提交完备的毕业设计(论文)文件。

3.教学条件

3.1师资队伍

3.1.1教师人数及结构

师资队伍人数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年龄结构及知识结构较合理。

3.1.2师资学术水平

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并取得一定生产、科研成果。有一定比例的高级职称教师担任本科生教学。

3.2教学资料

3.2.1图书、期刊、音像资料

能满足教学要求,种类较齐全,质量较好,并能定期补充新出版的书刊等资料。

3.2.2国内外交流资料

有一定数量的国内外交流资料及有保留价值的图纸、资料和文件。

3.3教学设备

3.3.1实验室设备

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完好,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3.3.2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的规格与数量能够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3.4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应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2009[1].11.30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 (2009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我省科普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事业、企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的科普阵地。它是以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目的,将科普资源共享和服务作为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基础建设的着力点,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是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 第三条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规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科学技术普及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科普基地的作用,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公共科普服务而开展科普工作。 第四条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省科协”)认定命名。省科

协是科普教育基地的业务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工作和管理 第五条科技、博物场馆类(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自然景区等)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学校的实验室、研究基地和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需定期对外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实行长期开放。 第六条科普教育基地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科普基础设施等工程,做好科普活动内容的设计组织与执行,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第七条科普教育基地应运用科普宣传挂图、图书、展板、录像片、宣传册、网站或网页等多种手段,采用讲座、培训、竞赛、表演、游戏、咨询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第八条科普教育基地应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或区域性的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中,组织开展或参加当地的科普活动。 第九条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与当地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事业、企业、科技团体等组织的联系,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推进科普工作。 第十条科普教育基地应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总结和研究,表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的通知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的 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科协办发普字[2009]12号 【发布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09.04.03 【实施日期】2009.04.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团体规定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的通知 (科协办发普字〔2009〕12号)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推进和规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各方面参加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中国科协制定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试行) 中国科协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日

附件: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以及国家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规定,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支持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教学、科研、生产和服务等机构,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主要包括: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或科研中心、天文台、气象台、野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1 城市用地分类 1.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类、 小类。 1.1.4 其中,R、C、M、W、U、S、T、D、G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E6类用地属于村 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 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 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1.1.6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1.1 类别代号 类别名称范围q 大类中类小类 R 居住用地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 零星的用地 R1 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的用地R11 低密度住宅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容积率为1的用地 R12 商品住宅用地以商品住宅为主的用地 R13 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包括以低收入者教工、公务员等特定人群为供应对象的住宅用地R14 廉租房用地 政府组织建设以租给低收入者为供应对象,不对外销售的廉租公房 用地 R2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所、幼 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 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3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及 停车场等用地 R4绿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 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

学校教育现代化评估的自查报告

关于教育现代化评估的自查报告 新津县教育局: 按照《成都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评估标准》要求,对照《标准》细则,我校对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资源配置(53分) B1办学经费(6分) C1学校切实贯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严格财经纪律,规范收支,建设节约型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并得到了合理使用,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并促进了学校发展。 C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不低于国家基准定额,并逐年增长。学校统筹兼顾,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做到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并按比例用于维持设施设备正常运转,更新换代及教育教学保障、科研和各项事业发展上,办学效益显著。 B2校舍场地(4分) C3学校占地面积合17452平方米(含洪川校区),在校学生721人,活动场有20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道,绿化面积4230平方米。达到了成都市教育局颁发的《成都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及校园管理手册》的要求。 C4学校校园建筑布局较为合理,三区合理分开,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校园环境

整洁、优美,处处绿树成荫。学校还增设了形体及陶艺等满足学校特色发展的功能室和辅助用房。 B3教学设备(13分) C5学校配齐了音、体、美、卫及图书资料,各科设施设备、教学仪器不低于《成都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及校园管理手册》要求,并做到了及时保养、维修、更新和补充,采用图书电子化管理,同时注重设施设备的应用与管理,极大地辅助并促进了教育教学。 C6学校配备了教师备课机、远程教育卫星接收与播放设备、课堂演示系统、两个50台计算机的网络教室。超过了《成都市教育局印发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09—2011)年(试行)的通知》的相应要求,满足了师生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B4领导班子(10分) C7班子配备结构合理,符合学校实情和工作需要,且班子成员均符合任职条件与任职要求。 C8领导班子具有很强的法制意识,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能依法治校和依法制教,并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班子成员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能遵循教育规律,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科学管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完成各级各类培训和学历提升,达到规定的听评课与阅

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管理制度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活动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规范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科技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讲科学、走进贺兰山、关注贺兰山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相关制度。 一、行政管理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把青少年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日程,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同全盟各级教育机构共同参与组织和管理科技活动工作。以“六个有”为抓手,即有领导组织、有兼职教员、有规章制度、有活动时间、有计划总结、有经费保证,以此明确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规范教育行为。同时加强课程设置与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保证科技教育工作层层抓、具体抓、全面抓。 二、强化科技教育管理 1、不断加强设施建设,将计算机的更新、环境教育资源、标本制作等项目,纳入保护区三期能力建设项目中,完善科技教育的基础保障。

2、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鼓励兼职职工继续教育,鼓励参加科普培训。落实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组织学习讨论有关科技方面信息,做到有准备,有纪录。二是加强兼职职工的横向联系,定期组织科技辅导座谈交流教学经验。三是聘请专家做兼职辅导员。与教育科技部门取得联系,获得支持和指导。 为了加强队伍的管理制定了管理细则。 (一)岗位责任制 1、每个科技小组根据其小组活动性质,吸收组员要定额。 2、每组要制定活动计划,每次辅导前要认真备课,期末有总结。 3、按时到岗,专时专用。 4、不得私自调换活动组,有事必须提前请假。 5、带班领导要进班听课、指导,处理好各种问题。 6、各组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争取好成绩。 7、每组争取每年一次成果汇报。 (二)考核制度 第一,管理局领导每年初审阅科技辅导员工作计划,年中检查指导方案,年末上交总结或论文。每项检查要量化打分; 第二,平时带班领导进组抽查、检查; 第三,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反馈信息;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优秀项目案例

尽管上海市区拥有不少公园绿地,但是城市儿童和大自然的疏离,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深刻感受到的。由于工作的关系,植物园的科普团队和志愿者们,常有在夜间于园中巡行的机会。植物园内各种动植物不同于白天的表现,以及植物园在夜晚呈现出来的静谧氛围,都让这些有幸夜游的人格外感动。上海植物园从2009年起,依托园内丰富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资源,在暑期向小朋友们推出“暗访夜精灵”――上海植物园夜游活动,分享夜游的体验。活动名称中提到的“夜精灵”,指的是在植物园内栖息繁衍的各类昆虫,以及刺猬、蝙蝠、蛙类等小动物。通过在夜间走进植物园进行“暗访”,与这些惯于在夜幕下活动的动物近距离接触,孩子们会看到一种别样的、并非钢筋水泥的沪上风光。 “自然控”的独家分享 上海植物园优美的环境,使这里成为热爱大自然的科普志愿者的聚集地。就职于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更是都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可谓货真价实的“自然控”。“暗访夜精灵”这项颇具特色的活动得以出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普团队和志愿者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们曾经有过的夜游体验。 尽管此前也有其他科普场馆开展过夜间活动,但大部分时间都在露天环境中进行的“暗访夜精灵”,对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来说仍然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不同于生物爱好者团队的结伴夜游,科普活动既需要良好的组织,也需要一些“兴奋点”。在这两个方面,上海植物园为举办“暗访夜精灵”做了大量精心的准备工作。 “暗访夜精灵”的组织和讲解人员,大都具有生物学背景,或者接受过“自然导赏”方面的训练,并懂得如何引导人们观赏动植物。上海植物园“自然导赏员培训班”的学员,学成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暗访夜精灵”的讲解员。针对志愿者开设的“自然导赏员培训班”,分为春季的初级班和秋季的高级班,向有志于在园内担任志愿者的人们讲授植物、野生动物等知识及与人沟通的技巧。这样的“人力储备”使“暗访夜精灵”的参观过程一点儿都不沉闷。 上海植物园内拥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植物,比如晚香玉、紫茉莉(多在晚间开花)等。如此优美的环境,也吸引了如天牛、独角仙、刺猬等大量野生动物在此栖居。为了让“暗访夜精灵”的旅途更具可看性,上海植物园还特别在科普教室附近种植了紫茉莉,让课堂也充满“自然的气息”。 植物园的科普团队深知,“暗访夜精灵”的“生命之源”,在于能亲眼看到各种有趣的动植物。因此,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上海植物园的科普团队会在每年活动开始前进行“踩点”,精心设计出最佳的动植物观赏路线。 3小时活动绝无冷场 长达3个多小时的“暗访夜精灵”活动,实际上包含了热场活动、科普讲座和“暗访”3个环节。从热场活动开始,“暗访夜精灵”就力争做到引人入胜,绝无冷场。在等待“暗访”的这段时间里,青少年可以先进行植物观察、钓小龙虾、昆虫拼图、植物染色、香草采摘、香草茶品尝等活动,融入探索大自然的氛围。 举例而言,一项名为“嗅觉的小旅行”的活动,就是让孩子们罩上双眼,嗅闻和触摸在“野外”找到的各种水果,然后在黑暗中循着家人的呼唤会合,一起回到营地来确认识别的结果。这样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常被他们忽视的道理:在夜游活动中,通过嗅闻、触摸、倾听等渠道接收的信息,与视觉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些体验可以让参与者在接下来的“暗访”之旅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热场活动之后,是一场简短的科普讲座。植物园工作人员会介绍园内动植物的整体情况,并叮嘱一些夜游的注意事项,特别是不得捕捉和采摘任何动植物,以保证其他参与者的观赏效果。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 年级专业:2012级园林(景观设计) 学号:201206194028 姓名:唐明明

第一节技术标准 一、《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正文共列出151条基本术语,分为五部分:总则、城市和城市化、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编制(分十七项内容:发展战略、城市人口、城市用地、城市总体布局、居住区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电力工程、城市通信工程、城市供热工程、城市燃气工程、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地区保护、城市防灾、竖向规划和工程管线综合)和城市规划管理。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建设部组织编制并于1990年7月颁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为国家标准,自1991年3月1日起施行。 1、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其中大类共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在大类下,又根据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功能条件划分了46个中类、73个小类,并在大类下,根据阿拉伯数字代码,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别。城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2、城市用地计算原则 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的范围为界进行汇总统计。城市用地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其计量单位应为万平方米(公顷),总体规划用地应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分区规划应采用1/5000或1/2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的图纸。 3、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的内容: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除水域和其他用地(E)类外应包括九大类用地。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I~Ⅳ四级(用地指标数为60.1~120.0m2/人),现有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其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小学评估标准

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小学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达标(A) 不达标(C) 办 学 条 件 1. 校舍安全达到国家抗震设防规定,校园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1)完成校舍安全、校园综合改造工程。 (2)校园布局合理,有个性特色和文化品位。 (3)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20 平方米。 (4)生均绿化面积 5 平方米以上。 (5)生均活动场地面积不低于8.5 平方米(1-8 轨)。 (6)专用教室、办公用房满足教育教学、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安全卫生。学校食堂创成" 镇江市食品卫生 A 级食堂"。 (1)未完成校舍安全工程。 (2)生均占地面积低于16平方米。(县级以上老城区生均占地面积低于12 平方米) (3)生均活动场地面积低于7 平方米。(县级以上老城区生均活动场地面积低于 5 平方米) 2. 学校规模适度,实行标准班额办学。 (1)小学不超过6轨,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60 个班。(2)班额不超过40 人。 (1)班额超过45 人。 3. 教育技术装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I类。 (1)馆(室)面积2轨达150平方米,4轨达230平方米,6轨达340平方米,8轨达420 平方米;阅览室座位与学生人数比为1:20(1-6 轨),生均藏书量不少于30 册,年生均新增图书 1.5册,各类藏书结构合理。年生均借阅册数不少于16 册(次)。 (2)科学实验室1个/2轨、2个/4 轨、3个/6 轨、4个/8 轨,科学探究室、科学仪器室(准备室)、标本室、科学园、小气象站等齐备。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3)劳技课程实践室2个/(1-4轨)、3个/6轨、4个/8轨(使用面积96平方米/室,生均 不少于 1.8 平方米)。按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保证消耗材料供应,开出率达100%。 (4)班班配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1-6)轨、2个/8轨、3个/12 轨;在校 学生数与网络环境下学生使用计算机数(含专用教室)之比达8:1;配有专用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资料室、自动录播教室、网管中心、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校园安监系统。 (5)美术音乐专用教室各2个/(2-4)轨、各3个/6 轨、各4个/8 轨,舞蹈教室1个/ (4-8)轨;美术准备室 1 个/ (2-4)轨、各2个/(6-8)轨,音乐器材室 1 个、舞蹈器材室 1 个/ (4-8)轨,钢琴、音响设备和艺术教学器材齐备,满足教学需要。

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决定设立“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托文化事业场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并自主运作的以社会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在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的内容、载体、方式创新上绩效显著,对社科普及工作具有较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实体机构。 第三条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及社科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坚持“三贴近”原则,创新载体,培育品牌,长效运作,服务公众,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社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省社科联是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省社科联科普部具体负责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申报、评审、表彰以及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申报和条件 第五条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申报对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依托文化事业场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建

立并自主运作的以社会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在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的内容、载体、方式创新上绩效显著,对社科普及工作具有较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实体机构,是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 、文化事业场馆(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群艺馆,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历史、文化景区; 、其他有条件向公众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的企事业单位和机构。 第六条申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须具备以下条件: .具有法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独立开展社科普及教育活动的实体性机构; .有成文的管理制度,有社科普及的重大项目、实施载体和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 .有社科普及所需的文字及声像资料,有相对固定且不小于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场所; .有名以上社科普及的专家队伍,组织和聘任有相应的社科普及专业人员; .能组织社科普及活动或咨询次以上,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有成效; .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经费纳入本地区、本单位财政预算,经费落实到位并逐年增加; .接受云南省社科联的工作指导和交办的工作任务,接受命名单位组织的对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科普工作的参观考察。 .各类别基地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在社科普及研究、活动和咨询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潜能。 第七条申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申报单位的独立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三)拟用作基地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相关证明;

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附件 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73个) 一、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推荐的11个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山东聊城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海洋学会 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 中国铁道学会 詹天佑纪念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93619部队 中国煤炭学会 中国煤炭博物馆 中国消防协会 青岛消防博物馆 北京消防教育训练中心 中国农学会 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农业示范区 中国水产学会 小汤山渔业高科技园区(北京市汇瀛水产良种开发中

心)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 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推荐的62个单位 北京市科协 索尼探梦馆 北京工体富国海底世界 天津市科协 天津宁河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培训中心 天津市北方花卉基地 河北省科协 河北省唐山科技馆 河北省正定县科技馆 山西省科协 山西省长治妇女儿童科教中心 内蒙古区科协 内蒙古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乌素图地震台 辽宁省科协 大连自然博物馆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吉林省科协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省科协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 上海市科协 上海浦东气象科普馆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上海公安博物馆 上海地震科普馆 上海市农业科学科普教育基地 江苏省科协 江苏省无锡市排水管理处芦村污水处理中心江苏常州中华恐龙园 江苏南京海底世界 江苏科学宫 浙江省科协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浙江安吉竹子博览园 安徽省科协 安徽省科学技术馆 合肥气象科技园 合肥市科技馆 福建省科协

教育现代化评估自评报告详解

郑州市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 自 评 报 告 南王村小学 2013年10月29日

惠济区南王村小学教育现代化评估自查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了《郑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上报2013年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充分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督导的必要性。此项工作的建立、巩固,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对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了“教育现代化”自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细则。对照教育现代化督导标准认真自查,做到了从严从细、目标落实、责任到人。以保证学校“教育现代化”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我校教育现代化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郑州市惠济区南王村小学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南王村,东临师南路,北临雍容华贵的思念果岭山水,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三千多村民,我校系成建制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873.24平方米(19.3亩),建筑面积1234.56平方米,建有教学楼、配置有计算机室等功能课室;学校现有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操场,有200米的标准跑道和一个篮球场、乒乓球场地;学校绿化面积6500平方米,绿化率50.4%。 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159人,适龄儿童全部入学。12名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7人。教师大专学历以上12人,占100%;本科学历5人,占41.7%;一人正在进修本科。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继续教育达标率100%。 南王村小学不但服务于南王村的村民,还有周围的曹村坡、

岭军峪等村的部分学生,另外黄河大观、大桥局、印染厂、绿色中原包装公司、桥工段、中国石油天然有限公司等单位都在该服务半径之内。随着铁路线的进一步开发,预计五年内周边人口将达7000人,学生数将达540人。 近几年,在区教育体育局、古荥中心校和古荥镇镇政府及南王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逐步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如今我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四季常青,景色美丽;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每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考评名列区、镇前列。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平安校园”、“郑州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省师德先进个人一人、师德先进个人一人、省农村骨干教师一人、市骨干教师一人,区市级优质课二十多人次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1、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做到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近几年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市、区教育局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精神,切实做到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本着抓实师德建设、抓紧德育常规、抓牢学生习惯、抓活德育活动的思想,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一是高度重视师德教育工作,把师德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定

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办法

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办法为规范我院*科研基地管理,有效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科研工作服务,特制定《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科研基地以“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相对固定、有偿使用”为基本原则,实行院所二级管理制度。 第二条基地管理的宗旨是把我院科研基地建成集科学试验和示范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院科技人员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第三条科研基地由院科研基地管理办公室(下简称院科研基地办)直接管理,由院科研基地办负责基地的综合协调、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与基地所在地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沟通。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并实施基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制定基地中长期和年度发展规划、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科研用地管理、科研及生活设施维护、公共资源(水电、房屋、实验室等)调配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内容,为进入科研基地开展科研活动的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服务,确保科研基地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各用地单位应明确一名分管基地工作的领导及基地试验区的负责人,并报院科研基地办备案。负责本试验区内科研用地的协调与安排、督促课题组开展科研试验规范化管理等。 第三章基地资源管理 第五条土地管理 (一)相对固定土地使用的基本原则与申请审批 1.基本原则 科研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归院所有,主要提供给有正式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组用于占地规模较小的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办及相关部门根据院属各单位用地需求和基地实际情况,实行院所二级管理制度,即将一定面积的土地相对固定的分配给院属各单位,由各单位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统一协调安排,并实行有偿使用,土地使用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接受院科研基地办的日常跟踪管理。 2.用地申请与审批 (1)院属各单位根据科研项目开展实际用地情况填写《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相对固定土地使用申请表》,统一集中报送至院科研基地办审批并安排用地。 (2)土地申请使用期限原则上是五年一报,用地单位应根据下一个五年开展研究的需求,在第五年的10月31日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doc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12-05-11 浏览次数: 1、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发展历史?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在强调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提出要“定期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进行评估”。 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对1978年以后新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995年启动了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的优秀评估。1999年启动了针对新建院校与重点大学之间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随机性水平评估。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对我国所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并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本轮评估结束后,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方案做了重要调整,突出了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理念,并决定从2011年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3、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二十字方针是什么? 二十字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以评促建”就是以评估工作带动学校各项建设和发展; “以评促改”就是通过评估工作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以评促管”就是要通过评估更新学校的管理观念,促进管理规范;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说明评估只是手段,通过评估工作加强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最终的目的。

申报科普教育基地材料

立足农村适应市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浦北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申报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材料 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64年,199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学校占地155亩,建筑总面积34336平方米,现有畜牧兽医、工业与民用建筑、会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汽车摩托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文秘、电子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56个教学班,在校学历教育学生3000多人,在编教职工186人,专任教师143人,兼职教师23人。学校有植物组织培养室、解剖室、汽摩维修室等26个专业实验实习室,有校外实习基地45个,图书馆藏书11.2万册。学校基本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办学体系。近年来,我校先后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被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被共青团广西区委评

为全区农村学生回乡创业重点实施学校等31项省级以上荣誉。 近年来我校办学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促进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服务,为促进教育产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三农”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面向大农业,确立大职教的新观念,在鼓励学生回乡创业的同时,鼓励毕业生向二、三产业转移。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上,切实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服务,为农村体力型劳动力向技能型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向农村传播技术信息服务,进一步深化办学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学校管理,注意拓宽办学育人和服务领域,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职教特色的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学校的办学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适应市场需求,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增强办学活力 改革和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校办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几年来,我们注意把准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观,以一流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为立校之本,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完整版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 57-94 [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附条文说明] 防洪标准GB 50201-9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附条文说明)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 46-91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附条文说明)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附条文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附条文说明)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 65-95(附条文说明)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 67-95(附条文说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容貌标准CJT 12-1999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7-2000(附条文说明)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条文说明]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上海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附件1 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科普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全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的运行与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关于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55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本市科普事业发展规划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科普基地是指由政府、企事业单位或其它社会组织兴办,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简称“四科”)的场所,主要包括综合性科普场馆、专题性科普场馆和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三类。 综合性科普场馆是指涵盖多个学科和行业领域、专门从事科学普及工作的科普基地;专题性科普场馆是指具有行业(专业)特色、主要从事某学科或行业领域科学普及工作的科普基地;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是指围绕“四科”的有关普及点开展工作的科普基地。 第三条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科普基地所在地的区(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县)

科委”)协助市科委对科普基地的日常运行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科普基地注册地与所在地不一致的,由所在地区(县)科委实行属地化管理。 科普基地依托单位应当为科普基地日常运行提供经费、人力资源等基本条件保障。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 第四条申报科普基地的基本条件: 1.面向公众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所规定的科普活动,有稳定的科普活动投入; 2.有适合常年向公众开放的科普设施、器材和场所等;每年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含法定节假日); 3.有常设内部科普工作机构并配备必要的专职科普工作人员; 4.有明确的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科普工作计划。 申报“上海市基础性科普教育基地”,除符合第一款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室内展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2.至少配备1名专职科普管理者和2名专职科普讲解员。 申报“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除符合第一款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室内展示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配备专门的科普教室或报告厅; 2.每年向社会公众开放不少于250天,法定节假日至少开放一半天数;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990

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4号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 (1990年10月31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4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加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指导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发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作用,自觉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第三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出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第四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地方针,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能否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 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主要有合格评估(鉴定)、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三种基本形式。各种评估形式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案(含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评估方案要力求科学、简易、可行、注重实效,有利于调动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办出各自的特色。 第六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在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以组织党政有关部门和教育界、知识界以及用人部门进行的社会评估为重点,在政策上体现区别对待、奖优罚劣的原则,鼓励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参加教育评估。 第二章合格评估(鉴定) 第七条合格评估(鉴定)是国家对新建普通高等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教育质量的一种认可制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实施,在新建普通高等学校被批准建立之后有第一届毕业生时进行。 第八条办学条件鉴定的合格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为依据,教育质量鉴定的合格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关于学位授权标准的规定和国家制订的有关不同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学科)的基本培养规格为依据。

教育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教育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小刘寨小学是一所公办农村学校,坐落在苟堂镇小刘寨村,学校占地面积2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3033 平方米,服务区域辖3个行政村,分别为小刘寨、靳寨、大磨岭,系2010 年由周边三所小学合并而成。学校有标准教室14个,办公室3个,以及仪器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卫生室各一个。全校共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520多名,学生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了100﹪。有教职员工43名,其中专任教师20 名,教师学历全部达标,所有教师的计算机、普通话等都达到了相应的等级。我校自合并以来,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及当地各村委的大力支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现已成为一所环境优美质量稳定管理规范的镇重点扶植学校,历年来各项综合评比位于全镇前列。曾先后获“河南省标准化、、学校”“郑州市文明学校”“手拉手优秀联谊学校”等殊荣。学校自评工作,始终以标准化学校评估细则为依据,建立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任务和职责,细化各项措施,经过逐项对照,评估打分为846 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严格按照标准化学校的评估细则,强化管理,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注重学生发展,突出办学特色,用标准化学校的细则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镇中心校精心指导下,学校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现将学校的发展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确定目标,明确方向。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深入地了解、慎重的思虑,结合学校的实际,学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开放式办学,参与式教学,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办学之路,以“质量为本,特色为重,服务至上”的办学宗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核心,占领素质教育主阵地。首先抓好备课,其次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和谐教育、情境教育、创造教育、愉快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质量提升、整体高效、师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强化管理,提高成效。学校工作的成败,管理是关键;管理质量高低,制度是保障。为了使学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实施了“科学感情”的管理方式。经过多次的论证,大胆的探索,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考核评估和奖惩制度。这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不仅有效地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硬性管理上力求科学公正,在软性管理上增强感情投资。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协作精神决定着学校的荣辱兴衰。为此,学校加强了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以公立身,以公兴校,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使领导班子成为团结进取、勇于创新、乐于为大家服务的集体。强化班子成员的学习和研究意识,有效地指导教学和教研。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坚持以法治校、以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科学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形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勤奋高效的领导集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学校开展了“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的师德和师能工程。师德工程。以“正行风、修师德、树师表”为宗旨,大力弘扬二中精神,以考核量化评比为驱动机制,结合师德师风整顿,大力推动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在近年开展的师德师风整顿中,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学文件、谈体会、找问题、严剖析、立承诺等活动,确立了“树师表形象,做文明教师”的理念。师能工程。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学校强化了教师基本功训练,针对学校年轻教师多的特点,学校建立了,对新教师提出了“一年合格、《年轻教师长期培养计划》两年胜任、三年成为学校骨干”的要求。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发展,学校为年轻教师:引路子(聘请名师指导,定期开,搭台子(按学科分类,开展系列技能比赛)展研究),压担,提供机遇。以“走出去子(担任公开课,安排研究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