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管功放

场效应管功放
场效应管功放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场效应管功放

场效应管功放以其温暖、甜润、松软而被发烧友推崇备至,然而,由于其输出电阻大、承受电流小而低频疲软、推力不足的毛病却挥之不去,如很多对管并联虽然改善了低频,但一方面造价成倍增长,二方面场效应管的配对在业内也是个难题。如金嗓子A-100每声道采用10对场效应管并联输出,虽然声音堪称完美,但其价格之高,也仅仅成为了一台概念机、形象机。

90年代末,一种新型的mos管诞生了,这就是被称为超大电流场效应管的

UHC-mos,这种mos管的单管输出电流达30A以上,输出电阻约50毫欧以下。首先在天龙PMA-S1功放上使用,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发烧友称赞其高音的透明度高得惊人,低频强劲有力。而当时这种器件即便在日本本国也很难购买得到,而在国内就更加无法目睹其芳容了。天龙功放亦将其功放管的型号磨去、煞有其事的打上自己编制的型号,就更让人觉得高深莫测了。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高深莫测的UHC-mos而今已成了大路货,如2sk851、2sk2967等新的10多元一个、而拆机的才2、3元一个,已经沦落到白菜价的水平了,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为圆笔者一直的梦想,笔者踏破铁鞋,参阅众多电路,发现的确这种器件的成品电路不仅少,而且多有错漏,只得自己设计电路制作。为方便起见,用何庆华音乐传真E-10功放板改装而来。

这是原电路

这是改的电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下面接着有

这是制作完成图。以下。将可变电阻调到最大,再逐步调小,让发射极10mv 调试,通电后先检查输出端直流电位在以下即可开声。再检查中点电位在

10mv25ma欧电阻电压为5mV左右,这时每管电流约即可。0.22 声音评价:人声极为亲切感人,堂音丰富。高音透明度极高,音场开阔、机器一开声就有一种让人振奋的感觉,元不到,而声音却提高了几个档次,内心激动啊。而低频结实有力,硬度十足。花费才20主观感觉,音乐味、细腻度比日立、东芝场效应管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透明度高,而低音的力度比东芝管结实的多,和三肯管比感觉霸气少了点,但量感大,硬度足,控制力好。一对管可比美4对并联的效果。3、左是拆机的,开启电压在3.2V这种管子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声音的确有惊人的表现,我买的k851却享受到高级机种才有的效果,元。加上几个电阻,总成本不到204右,2.5元一个。个才10元,功放都要好。、sony比我自己制作的所有功放以及家里的5000千多元的nad度,散热器即便已经很好声,目前室温15拆机的管子没有做配对工作,由于静态电流只有20ma准在很大音量基本感觉不到热量。只有简单的温度补偿,暂时没感觉到问题。夏天温度可能高些,备把温补管和大管固定在一起,只要不把静态电流调的很大,应该没问题。倍。已经准备好了秘密武器,三肯专用温度补偿管,放大倍数1500 DENON PMA-2000的电路天龙100欧很稳定,欧应该也可以120G极电阻原则上是越小越好,但场管电路太小容易自激,我选最大限度保持了偶次谐波因此极具末级则为准互补输出,此功放电压放大部分采用两级差分电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胆味。声音如散发出幽幽兰香,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初看之若杨柳迎风,细味之则如棉裹铁,幼细处如珠落银盘,大动态举重若轻。无论小型书架箱还是大型款落地箱都手到擒来,是难得的相当全面的功放。

K851有很多不知道引脚定义

文字面对自己,引脚从左至右分别是G,D,S.

的确,在不惜成本的情况下,理论上甲类更好。但稍有电子常识的人都知道甲类的高温高热正是电子产品最忌讳的,不仅稳定性大打折扣,而且所有元件的性能都变差,其带来的负面效果是无法估量的,甲类理论上的好处恐怕会被抵消的超出。当然,hi-end厂商则可不惜工本,挑选最优质的元件\采用最好的手段把这些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一般发烧友则是无此条件的。因此,他们做的“大甲”究竟如何,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记得在搞大甲类最流行的90年代末第一届国产音响大展上一台英国雅俊290功放(参考机,也是一对场效应管准互补输出)将所有参展的国内厂家巨无霸石机和胆机打得满地找牙后引起了国内音响界的反思,当时评委是这样说的:有的虽为甲类设计力度却未能胜出(参考机),有的胆机和参考机(晶体管)相比,参考机更像平常定义的胆机,而胆机则更像平常定义的晶体管机。

当时,国内最知名的上海无线电厂还搞了一台熊猫电子管功放,纯甲类设计,连滤波电容都采用聚丙烯电容,标价数十万美元,在拉斯维加斯参展。但最后不知所踪,具知情人士透露,该机在拉斯维加斯参展时发出了“没有教养的声音”。

准互补推挽输出电路虽然古老,但音乐味相当好,如雅俊290、nap140、天龙pma2000等几款均采用准互补推挽而誉满天下,在发烧鼎盛时期,日本第六届功放制作大赛上,一台准互补晶体管功放在所有参赛晶体管和电子管功放中一举夺魁,评委惊呼:“看来对准互补功放不得不重新评价了”。

E10原机内部图

E10简介:音乐传真E10属于ELEKTRA系列,8欧姆负载时输出40瓦,4欧姆负载时输出75瓦。在线路方面,E10的电压放大级及推动部分取自著名的A1000型放大器,采用星形接地线路以尽量减少外界杂讯干扰。功率输出部分与另一款后级放大器F15相似,每声道使用了两对大功率管,工作在偏流较大的甲乙类状态。该机的负反馈系数较低,但总谐振波失真依然低至0.005%,频率响应:

10Hz--50KHz,阻尼系数高达290,对市面上的多数音箱有很好的控制能力。由于该机的功率储备较足(负载增加一倍,输出功率也增大了近一倍),所以它的驱动力很强,对具有很大动态的音乐也能应付自如,这也是多数英国小功率放大器的一个共同特点。E10的外型极简洁,面板上只有音量旋钮、输入选择旋钮、电源开关及卡座监听开关,连耳机输出插孔都移到了侧面,摆在书桌上使用时会觉得很方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这个强,不过元件数值要改动的可调电阻,R4可用>330K级入,,R2改成100K,是第一级,信号从VT1B级入,反馈信号从E 为调整电路工作点用。

欧的电阻,引入反馈,展宽频响。或22VT3的E级可加10VT3是第二级,VT2为其恒流源负载,R10是场管偏置用,加并一电容减少音频损失,可串二极管提高温度升高后的稳定度。

,减少大环路反馈深度,降低瞬态失真。加大到1.2K或1.5K反馈网络R8.

方便从喇叭引入反馈R6C7位置可对调,0.047U, ,C9明显错误,改为4.7R11加大为.

0.1之类电容即可可不改C8如果低频不浑,,并一.

防自激B,C可接VT3的极,.C4,CVT3EVT1,C5C4,C5去掉接的脚与的脚调音质防自激用的,马上描了出来,大家看看~还是带自举看了这个帖子,今天刚好搞一台山上功放,用IRF630 …电容的呢,很老的架构这个是山寨机实际描绘出来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两个4148大约1.4伏,一个红色LED最小也2.2伏了,要按照你的方法,是甲乙类了,推动管要用中功率的,5551不再适合

温度补偿选用2sc4495后,把电流调到100ma,声音变得醇厚起来,底蕴更足了。付天龙pm-2000 pcb图

场效应管功放

场效应管功放 场效应管功放以其温暖、甜润、松软而被发烧友推崇备至,然而,由于其输出电阻大、承受电流小而低频疲软、推力不足的毛病却挥之不去,如很多对管并联虽然改善了低频,但一方面造价成倍增长,二方面场效应管的配对在业内也是个难题。如金嗓子A-100每声道采用10对场效应管并联输出,虽然声音堪称完美,但其价格之高,也仅仅成为了一台概念机、形象机。 90年代末,一种新型的mos管诞生了,这就是被称为超大电流场效应管的UHC-mos,这种mos管的单管输出电流达30A以上,输出电阻约50毫欧以下。首先在天龙PMA-S1功放上使用,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发烧友称赞其高音的透明度高得惊人,低频强劲有力。而当时这种器件即便在日本本国也很难购买得到,而在国内就更加无法目睹其芳容了。天龙功放亦将其功放管的型号磨去、煞有其事的打上自己编制的型号,就更让人觉得高深莫测了。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高深莫测的UHC-mos而今已成了大路货,如2sk851、2sk2967等新的10多元一个、而拆机的才2、3元一个,已经沦落到白菜价的水平了,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为圆笔者一直的梦想,笔者踏破铁鞋,参阅众多电路,发现的确这种器件的成品电路不仅少,而且多有错漏,只得自己设计电路制作。为方便起见,用何庆华音乐传真E-10功放板改装而来。这是原电路 这是改的电路

下面接着有 这是制作完成图。 调试,通电后先检查输出端直流电位在10mv以下。将可变电阻调到最大,再逐步调小,让发射极0.22欧电阻电压为5mV左右,这时每管电流约25ma即可。再检查中点电位在10mv以下即可开声。声音评价: 机器一开声就有一种让人振奋的感觉,高音透明度极高,音场开阔、堂音丰富。人声极为亲切感人,而低频结实有力,硬度十足。花费才20元不到,而声音却提高了几个档次,内心激动啊。 主观感觉,音乐味、细腻度比日立、东芝场效应管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透明度高,而低音的力度比东芝管结实的多,和三肯管比感觉霸气少了点,但量感大,硬度足,控制力好。一对管可比美3、4对并联的效果。 这种管子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声音的确有惊人的表现,我买的k851是拆机的,开启电压在3.2V左右,2.5元一个。4个才10元,加上几个电阻,总成本不到20元。却享受到高级机种才有的效果,比我自己制作的所有功放以及家里的5000千多元的nad、sony功放都要好。 拆机的管子没有做配对工作,由于静态电流只有20ma已经很好声,目前室温15度,散热器即便在很大音量基本感觉不到热量。只有简单的温度补偿,暂时没感觉到问题。夏天温度可能高些,准备把温补管和大管固定在一起,只要不把静态电流调的很大,应该没问题。 已经准备好了秘密武器,三肯专用温度补偿管,放大倍数1500倍。 天龙DENON PMA-2000的电路 G极电阻原则上是越小越好,但场管电路太小容易自激,我选120欧很稳定,100欧应该也可以此功放电压放大部分采用两级差分电路、末级则为准互补输出,最大限度保持了偶次谐波因此极具

场效应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六场效应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性能和特点 2、进一步熟悉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6-1

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器件。按结构可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两种类型。由于场效应管栅源之间处于绝缘或反向偏置,所以输入电阻很高(一般可达上百兆欧)又由于场效应管是一种多数载流子控制器件,因此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噪声系数小。加之制造工艺较简单,便于大规模集成,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参数 场效应管的特性主要有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图6-2所示为N沟道结 图6-2 3DJ6F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型场效应管3DJ6F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其直流参数主要有饱和漏极电 流I DSS ,夹断电压U P 等;交流参数主要有低频跨导 常数 U △U △I g DS GS D m = = 表6-1列出了3DJ6F的典型参数值及测试条件。 表6-1 参数名称饱和漏极电流 I DSS (mA) 夹断电压 U P (V) 跨导 g m (μA/V) 测试条件U DS =10V U GS =0V U DS =10V I DS =50μA U DS =10V I DS =3mA f=1KHz 参数值1~3.5 <|-9|>100

2、场效应管放大器性能分析 图6-1为结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共源级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 2 P GS DSS D )U U (1I I - =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V =-g m R L '=-g m R D // R L 输入电阻 R i =R G +R g1 // R g2 输出电阻 R O ≈R D 式中跨导g m 可由特性曲线用作图法求得,或用公式 )U U (1U 2I g P GS P DSS m -- = 计算。但要注意,计算时U GS 要用静态工作点处之数值。 3、输入电阻的测量方法 场效应管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与实验二中晶体管放大器的测量方法相同。其输入电阻的测量,从原理上讲,也可采用实验二中所述方法,但由于场效应管的R i 比较大,如直接测输入电压U S 和U i ,则限于测量仪器的输入电阻有限,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因此为了减小误差,常利用被测放大器的隔离作用,通过测量输出电压U O 来计算输入电阻。测量电路如图3-3所示。 图3-3 输入电阻测量电路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入电阻R ,把开关K 掷向位置1(即使R =0),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 01=A V U S ;保持U S 不变,再把K 掷向2(即接入R ),测量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 02。由于两次测量中A V 和U S 保持不变,故 S D DD g2 g1g1 S G GS R I U R R R U U U -+= -=

场效应管功放电路

场效应管功放电路 场效应管功放电路 2011-06-07 23:08:46| 分类:硬件设备| 标签:运放音色功放电路电压|字号大中小订阅使用NE5532制作简洁场效应管功放电路 场效应管为电压控制器件,其高频特性好,作为功放管有着电子管般的音色。但是一些局部负反馈的场效应管功放,实际听音效果并不理想。而本文介绍的电路设计成环路负反馈后,音色愈显甜美,高音细节清晰,低音力度十足,效果出人意料。 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为典型的OCL功放。其中使用IC1-B 为直流零点伺服。本电路使用两组电源供电,稳压+-15V供给运放NE5532,+-36V供给后级使用。 安装调试注意:可选用原理图所示器件或其他参数相近的器件。BG1、BG2要求β值大于100,耐压大于100V的配对互补管。R20、R21应尽量靠近MOS管栅极。中点电压应为0V。BG3和BG4栅源极电压一般为1V左右。 低档运放JRC4558,这种运放是低档机器使用得最多的。现在,被认为超级烂,因为它的声音过于明亮,毛刺感强,所

以比起其他的音响用运放来说是较差劲一种。不过它在我国暂时应用得还是比较多的,很多的四、五百元的功放还是选择使用它,因为考虑到成本问题和实际能出的效果,没必要选择质量超过5532以上的运放。而对于一些电脑有源音箱来说,它的应付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运放之皇5532,如果有谁还没有听说过它名字的话,那就还未称得上是音响爱好者。这个当年有运放皇之称的NE5532,与LM833、LF353、CA3240一起是老牌四大名运放,不过现在只有5532应用得最多。5532现在主要分台湾、美国和PHILIPS生产的,日本也有,但最好的是带大S 标志的美国产品。自从SIGNE被PHILIPS收购后,生产的5532商标使用的都是PHILIPS 商标,质量和原品相当,而台湾生产的质量就稍微差一些。NE5532的封装和4558一样,都是DIP8脚双运放。5532的声音特点总体来说属于温暖细腻型,驱动力强,但高音略显毛糙,低音偏肥。以前不少人认为它有少许的“胆味”,不过现在比它更有胆味的已有不少,相对来说就显得不是那么突出了。 5532的电压适应范围非常宽,从正负3V至正负20V 都能正常工作。它虽然是一个比较旧的运放型号,但现在仍被认为是性价比最高的音响用运放。它是属于平民化的一种运放,被许多中低档的功放机采用。不过现在有太多的假冒NE5532或是非音频用的工业用品。由于5532的引脚功能

场效应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场效应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场效应管在mpn中,它的长相和我们前面讲的三极管极像,所以有不少修mpn的朋友好长时间还分不清楚,统一的把这些长相相同的三极管、场效应管、双二极管、还有各种稳压IC统统称作“三个脚的管管”,呵呵,如果这样麻木不分的话,你的维修技术恐怕很难快速提高的哦! 好了,说到这里场效应管的长相恐怕我就不用贴图了,在电路图中它常用 表示,关于它的构造原理由于比较抽象,我们是通俗化讲它的使用,所以不去多讲,由于根据使用的场合要求不同做出来的种类繁多,特性也都不尽相同;我们在mpn 中常用的一般是作为电源供电的电控之开关使用,所以需要通过电流比较大,所以是使用的比较特殊的一种制造方法做出来了增强型的场效应管(MOS型),它的电路图符号: 仔细看看你会发现,这两个图似乎有差别,对了,这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一个那个叫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二个那个叫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它们的的作用是刚好相反的。前面说过,场效应管是用电控制的开关,那么我们就先讲一下怎么使用它来当开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也像三极管一样有三个脚,这三个脚分别叫做栅极(G)、源极(S)和漏极(D),mpn中的贴片元件示意图是这

个样子: 1脚就是栅极,这个栅极就是控制极,在栅极加上电压和不加上电压来控制2脚和3脚的相通与不相通,N沟道的,在栅极加上电压2脚和3脚就通电了,去掉电压就关断了,而P沟道的刚好相反,在栅极加上电压就关断(高电位),去掉电压(低电位)就相通了! 我们常见的2606主控电路图中的电源开机电路中经常遇到的就是P沟道MOS管: 这个图中的SI2305就是P沟道MOS管,由于有很多朋友对于检查这一部分的故障很茫然,所以在这里很有必要讲一下它的工作原理,来加深一下你的印象! 图中电池的正电通过开关S1接到场效应管Q1的2脚源极,由于Q1是一个P沟道管,它的1脚栅极通过R20电阻提供一个正电位电压,所以不能通电,电压不能继续通过,3v稳压IC输入脚得不到电压所以就不能工作不开机!这时,如果我们按下SW1开机按键时,正电通过按键、R11、R23、D4加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基极得到一个正电位,三极管导通(前面讲到三极管的时候已经讲过),由于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接地,三极管Q2导通就相当于Q1的栅极直接接地,加在它上面的通过R20电阻的

场效应管特性及单端甲类功放制作全过程

场效应管特性及单端甲类功放制作全过程 场效应管控制工作电流的原理与普通晶体管完全不一样,要比普通晶体管简单得多,场效应管只是单纯地利用外加的输入信号以改变半导体的电阻,实际上是改变工作电流流通的通道大小,而晶体管是利用加在发射结上的信号电压以改变流经发射结的结电流,还包括少数载流子渡越基区后进入集电区等极为复杂的作用过程。场效应管的独特而简单的作用原理赋予了场效应管许多优良的性能,它向使用者散发出诱人的光辉。 场效应管不仅兼有普通晶体管和电子管的优点,而且还具备两者所缺少的优点。场效应管具有双向对称性,即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是可以互换的(无阻尼),一般的晶体管是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的,电子管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一点。所谓双向对称性,对普通晶体管来说,就是发射极和集电极互换,对电子管来说,就是将阴极和阳极互换。 一、场效应管的特性 场效应管与普通晶体管相比具有输入阻抗高、噪声系数小、热稳定性好、动态范围大等优点。它是一种压控器件,有与电子管相似的传输特性,因而在高保真音响设备和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特点有以下一些。 高输入阻抗容易驱动,输入阻抗随频率的变化比较小。输入结电容小(反馈电容),输出端负载的变化对输入端影响小,驱动负载能力强,电源利用率高。 场效应管的噪声是非常低的,噪声系数可以做到1dB以下,现在大部分的场效应管的噪声系数为0.5dB左右,这是一般晶体管和电子管难以达到的。 场效应管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较大的动态范围。 场效应管的输出为输入的2次幂函数,失真度低于晶体管,比胆管略大一些。场效应管的失真多为偶次谐波失真,听感好,高中低频能量分配适当,声音有密度感,低频潜得较深,音场较稳,透明感适中,层次感、解析力和定位感均有较好表现,具有良好的声场空间描绘能力,对音乐细节有很好表现。 普通晶体管在工作时,由于输入端(发射结)加的是正向偏压,因此输入电阻是很低的,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栅极与源极之间)工作时可以施加负偏压即反向偏压,也可以加正向偏压,因此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变通性和多样性。通常在加反向偏压时,它的输入电阻更高,高达100MΩ以上,场效应管的这一特性弥补了普通晶体管及电子管在某些方面应用的不足。 场效应管的防辐射能力比普通晶体管提高10倍左右。 转换速率快,高频特性好。 场效应管的电压与电流特性曲线与五极电子管输出特性曲线十分相似。 场效应管的品种较多,大体上可分为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场效应管两类,且都有N型沟道(电流通道)和P型沟道两种,每种又有增强型和耗尽型共四类。 绝缘栅场效应管又称金属(M)氧化物(O)半导体(S)场效应管,简称MOS管。按其内部结构又可分为一般MOS管和VMOS管两种,每种又有N型沟道和P型沟道两种、增强型和耗尽型四类。 VMOS场效应管,其全称为V型槽MOS场效应管,是在一般MOS场效应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功率开关器件。它不仅继承了MOS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大于100MΩ)、驱动电流小(0.1uA左右),还具有耐压高(最高1200V)、工作电流大(1.5~100A)、输出功率高(1~250W)、跨导线性好、开关速度快等优良特性。目前已在高速开关、电压放大(电压放大倍数可达数千倍)、射频功放、开关电源和逆变器等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它兼有电子管和晶体管的优点,用它制作的高保真音频功放,音质温暖甜润而又不失力度,备受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本章内容简介 场效应管是利用改变外加电压产生的电场强度来控制其导电能力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双极型三极管的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寿命长等优点,还具有输入电阻高、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噪声低、制造工艺简单、便于集成等特点。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场效应管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场效应管可分为两大类: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 4.1 结型场效应管 4.1.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结构 在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的两边各扩散 一个高杂质浓度的P+ 区,就形成两个不对 称的PN结,即耗尽层。把两个P+区并联在 一起,引出一个电极g,称为栅极,在N 型半导体的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分别称 为源极s和漏极d。 场效应管的与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对应关系: 栅极g—基极b;源极s—发射极e;漏极d—集电极c夹在两个PN结中间的区域称为导电沟道(简称沟道)。 如果在一块P型半导体的两边各扩散一 个高杂质浓度的N+区,就可以制成一个P沟 道的结型场效应管。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

结构示意图和它在电路中的代表符号

如图所示。 2. 工作原理 v GS对i D的控制作用 为便于讨论,先假设漏-源极间所加的电压v DS=0。 (a) 当v GS=0时,沟道较宽,其电阻较小。 (b) 当v GS<0,且其大小增加时,在这个反偏电压的作用下,两个PN结耗尽层将加宽。由于N 区掺杂浓度小于P+区,因此,随着|v GS| 的增加,耗尽层将主要向N沟道中扩展,使沟道变窄,沟道电阻增大。当|v GS| 进一步增大到一定值|V P| 时,两侧的耗尽层将在沟道中央合拢,沟道全部被夹断。由于耗尽层中没有载流子,因此这时漏-源极间的电阻将趋于无穷大,即使加上一定的电压v DS,漏极电流i D也将为零。这时的栅-源电压v GS称为夹断电压,用V P表示。在预夹断处:V GD=V GS-V DS =V P 上述分析表明: (a)改变栅源电压v GS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控制沟道电阻的大小。 (b)若同时在漏源-极间加上固定的正向电压v DS,则漏极电流i D将受v GS的控制,|v GS|增大时,沟道电阻增大,i D减小。 (c)上述效应也可以看作是栅-源极间的偏置电压在沟道两边建立了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控制了沟道的宽度,即控制了沟道电阻的大小,从而控制了漏极电流i D的大小。 v DS对i D的影响 设v GS值固定,且V P

场效应管及其电路

第4章场效应管及其电路本章要点 ●MOS管的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 ●结型场效应管原理、特性及主要参数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本章难点 ●MOS管的原理和转移特性及主要参数 ●场效应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法 场效应管(FET)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它是利用输入电压产生电场效应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它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低、热稳定性好、耗电省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 场效应管按其结构不同分为结型(JFET)和绝缘栅型(IGFET)两种,其中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由于其制造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集成,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4.1 绝缘栅场效应管(MOSFET)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简称MOS管,由于其内部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三种材料制成,可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两大类,每一类中又有N沟道和P沟道之分。下面主要讨论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工作原理,其余三种仅做简要介绍。 4.1.1 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MOS管) 1.结构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如图4-1(a)所示。它是在一块掺杂浓度较低的P型硅片(称为衬底)上,通过扩散工艺形成两个高掺杂的N+区,通过金属铝引出两个电极分别作为源极S和漏极D,再在半导体表面覆盖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在源漏极之间的绝缘层上制作一铝电极,作为栅极G,另外从衬底引出衬底引线B(工作时通常与源极S接在一起)。在两个N+区之间的半导体区,是载流子从源极S流向漏极D的通道,把它称为导电沟道。由于栅极与导电沟道之间被二氧化硅所绝缘,故将此类场效应管称为绝缘栅型。 图4-1(b)是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符号,其中箭头方向是由P(衬底)指向N(沟道), 由此可判断沟道类型。符号中的三条断续线表示 GS 0 = U不存在导电沟道,它是判断增强型MOS管的特殊标志。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DOC)

第三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本章内容简介 场效应管是利用改变外加电压产生的电场强度来控制其导电能力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双极型三极管的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寿命长等优点,还具有输入电阻高、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噪声低、制造工艺简单、便于集成等特点。在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场效应管的分类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场效应管可分为两大类: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IGFET)。 (一)主要内容: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分析 (二)教学要点: ?了解结型场效应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掌握用公式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其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 ?了解三极管及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 (三)基本要求: 介绍结型场效应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重点介绍用公式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分析其放大电路静态及动态性能。

3.1 结型场效应管 3.1.1 J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结构 在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的两边各扩散 一个高杂质浓度的P+ 区,就形成两个不对 称的PN结,即耗尽层。把两个P+区并联在 一起,引出一个电极g,称为栅极,在N 型半导体的两端各引出一个电极,分别称 为源极s和漏极d。 场效应管的与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的对 应关系: 栅极g—基极b;源极s—发射极e;漏极d —集电极c 夹在两个PN结中间的区域称为导电沟道(简称沟道)。 如果在一块P型半导体的两边各扩散一 个高杂质浓度的N+区,就可以制成一个P沟 道的结型场效应管。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 结构示意图和它在电路中的代表符号 如图所示。 2. 工作原理 v GS对i D的控制作用 为便于讨论,先假设漏-源极间所加的电压v DS=0。 (a) 当v GS=0时,沟道较宽,其电阻较小。 (b) 当v GS<0,且其大小增加时,在这个反偏电压的作用下,两个PN结耗尽层将加宽。由于N区掺杂浓度小于P+区,因此,随着|v GS| 的增加,耗尽层将主要向N沟道中扩展,使沟道变窄,沟道电阻增大。当|v GS| 进一步增大到一定值|V P| 时,两侧的耗尽层将在沟道中央合拢,沟道全部被夹断。由于耗尽层中没有载流子,因此这时漏-源极间的电阻将趋于无穷大,即使加上一定的电压v DS,漏极电流i D也将为零。这时的栅-源电压v GS称为夹断电压,用V P表示。在预夹断处:V GD=V GS -V DS =V P 上述分析表明: (a)改变栅源电压v GS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控制沟道电阻的大小。

场效应管放大器

实验四 场效应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结型场效应管的性能和特点 2、进一步熟悉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型器件。按结构可分为结型和绝缘栅型两种类型。由于场效应管栅源之间处于绝缘或反向偏置,所以输入电阻很高(一般可达上百兆欧)又由于场效应管是一种多数载流子控制器件,因此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噪声系数小。加之制造工艺较简单,便于大规模集成,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和参数 场效应管的特性主要有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图3-1所示为N 沟道结 图3-1 3DJ6F 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型场效应管3DJ6F 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 其直流参数主要有饱和漏极电流I DSS ,夹断电压U P 等;交流参数主要有低频跨导

常数U △U △I g DS GS D m == 表3-1列出了3DJ6F 的典型参数值及测试条件。 表3-1 2、场效应管放大器性能分析 图3-2为结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共源级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 2 P GS DSS D )U U (1I I - =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 V =-g m R L '=-g m R D // R L 输入电阻 R i =R G +R g1 // R g2 输出电阻 R O ≈R D 式中跨导g m 可由特性曲线用作图法求得,或用公式 )U U (1U 2I g P GS P DSS m -- = 计算。但要注意,计算时U GS 要用静态工作点处之数值。 S D DD g2 g1g1 S G GS R I U R R R U U U -+= -=

采用IRF250场效应管制作胆味功放及电路图

采用IRF250场效应管制作胆味功放及电路图 笔者用绝缘栅VMOS大功率场效应管IRF250制作纯甲类功率放大器。这类管子在音响界里是冷僻管,不大受人喜欢。该类管通常用于开关电源中,由于该类管高频区线性好、开关速度快、输出电流大、耐压高,让笔者很感兴趣,把它用于音频放大器中作功率输出管,在甲类输出状态下,声音极具"胆"味。该管的价位低廉,拆机品2元/只,便宜好找,适合工薪族发烧(IRF250电流30A,耐压220V,导通电阻0.8 5Ω,功率150W,IRF240电流40A耐压180V,导通电阻0.55Ω,功率150W),何乐而不为? 一、场效应管与电子管的原理比较有相似之处 场效应管与电子管的原理相比较如图1所示。场效应管的源极供应电子,相当于电子管的阴极,漏极泄漏电子,相当于电子管的屏极(阳极),栅极是控制电子流的大小,和电子管的栅极作用完全一样,都是通过栅极"G"来输入控制,开大或开小电流从漏极流向源极(电子管是阳极流向阴极)。它们都属于电压控制器件。 二、VMOS管的缺点与制作中的克服 对于电源开关管IRF250、IRF240而言,确与音频名管中的K135、J49等有差异,使众多的发烧友不大喜欢用这类管子。笔者认为其成了冷僻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开启电压的差异,IRF250达到3V~5V不等,给推动级增加了极大的负担。二是该管的一致性差,不好配对,N沟道和P沟道的异极型就更难配对 了。 音频CMOS管在0.2V~1.5V的范围就能开启,并进入良好的线性工作区,对推动级的驱动能力要求低,且一致性好,容易配对。因此用IRF250给制作带来一定难度,工作中有时一部分管子已到甲类状态,而另一部分管子还在乙类状态,甚至有的工作在开启与夹断之间,劣化了音质。 针对IRF250这类管子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避开它的缺点,挖掘它潜在的优点,如高耐压、大电流和好 的高频放大线性等。 实际制作中,应将电路的重点放在推动级上,只要推动级能输出驱动末端场效应管所需的开启电压3V~5 V,也就克服了上述的一大难点。另一个是对差分电压放大管和中功率驱动管的配对误差要在2%的范围内(用数字表配对),每声道只用一对输出管,就不存在配对难的问题。IRF250管子的功率本身就大,没有必要采用多管并联。每声道使用一对输出管,纯甲类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在60W~100W,能胜任大多数 家庭的使用要求。 三、线路的选择和改进 笔者选用的是日本雅马哈(YAMAHA)功放的线路,把输出级进行了改造而成(见图2)。IRF250这类管子都是同极型N沟道,因为没有与之功率、耐压、栅偏压值相近的异极型P沟道管子,所以对同极型的管子 采用准互补推挽输出。

采用2个MOS场效应管构成的功率放大器

本电路采用2个MOS 场效应管构成功率放大器,为甲乙类(AB 类)功率放大器,上面采用N 沟道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IRF130,下面采用P 沟道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IRF9130,IRF130和IRF9130是IR 公司生产的配对N 沟道和P 沟道器件,性能几乎是对称的。 为了克服交越失真,必须使输入信号避开场效应管的截止区,可 以给场效应管加入很小的静态偏置电流,使输入信号叠加在很小的静态偏置电流上,这样可以避开场效应管的截止区,使输出信号不失真。 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有个开启电压V T ,V GS 必须要大于V T ,该 场效应管才能进入放大区。IRF130和IRF9130的V GS 最小值为2V ,设计时使2个场效应管栅极之间的电压在2V*2=4V ,或者为了减小直流电源的消耗,取比4V 稍小一点,也是可以的。 只要保持电压的分压比,电阻上的电流是不必考虑的,因为场效 应管的栅级输入阻抗是非常高的,栅级几乎不消耗电流,因此,分压 GND_0VOFF = 0v

电阻的阻值取常用的即可。 从单个场效应管看,这是源级跟随器,所以电压放大倍数为1。 功率放大器对输入电压范围是没有限制的,取决于场效应管的参数,IRF130和IRF9130的绝对最大V GS=±20V,就是说,输入电压范围±15V是没有问题的。 功率放大器根据输入电压,放大接近1倍,得到输出电压,由输出电压,根据负载,得到输出电流。 如果电源电压是±24V,减去2个场效应管的正常工作时的V DS,输出电压范围应该大于±22V,具体做一下实验,也是简单的事。 甲乙类放大器电路的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a).这种放大器同乙类放大器电路一样,也是用两只场效应管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但给两只场效应管加入了很小的静态偏置电流,以使场效应管刚刚进入放大区。 (b).由于给场效应管所加的静态直流偏置电流很小,所以在没有输入信号时放大器对直流电源的消耗比较小(比起甲类放大器要小得多),这样具有乙类放大器的省电优点,同时因加入的偏置电流克服了场效应管的截止区,对信号不存在失真,又具有甲类放大器没有非线性失真的优点。所以,甲乙类放大器具有甲类和乙类放大器的优点,同时克服了这两种放大器的缺点。正是由于甲乙类放大器无交越失真,又具有输出功率大和省电的优点,所以被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这种放大电路中的场效应管静态直流偏置电流太小或没有时,就成了乙类放大器,将产生交越失真。

MOSFET功放电路

目录 场效应管功率放大电路 (1) 场效应管80W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1) 一款性能极佳的JFET-MOSFET耳机功放电路图 (2) 100W的MOSFET功率放大器 (2) 场效应管(MOSFET)组成的25W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4) 一种单电源供电的MOSFET功放电路 (6) 100W的V-MOSFET功率放大器电路 (6) 100W场效应管功率放大电路 (8) 全对称MOSFET OCL功率放大器电路图 (9) 场效应管功率放大电路 如图所示电路是采用功率MOSFET管构成的功率放大器电路。电路中差动第二级采用2SJ77***率MOSFET,电流镜像电路采用2SK214。其工作电流为6mA,但电源电压较高(为±50V),晶体管会发热,因此要接人小型散热器。 场效应管80W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图 100W的MOSFET功率放大器

电路图 关于电路 电容C8是阻止直流电压,如果从输入源的输入直流去耦电容。如果畅通,将改变这个直流电压偏置值S后续阶段。电阻R20限制输入电流到Q1 C7 -绕过任何输入的高频噪声。晶体管Q1和Q2的形式输入差分对和Q9和Q10来源1毫安左右建成的恒流源电路。预设R1用于调整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电阻R3和R2设置放大器的增益。第二差的阶段是由晶体管,第三季度和Q6,而晶体管Q4和Q5形式电流镜,这使得第二个差分对漏一个相同的电流。这样做是为了提高线性度和增益。Q7和Q8在AB 类模式运行的功率放大级的基础上。预设R8可用于调整放大器的静态电流。电容C3和电阻R19组成的网络,提高了高频率稳定度和防止振荡的机会。F1和F2是安全的保险丝。 电路设置 设置在中点R1开机前,然后慢慢调整为了得到一个最低电压(比50mV)输出。下一步是成立的静态电流,并保持在最低电阻预设的R8和万用表连接跨标记点电路图X和Y的调整R8使万用表读取16.5mV对应50mA的静态电流。 注意事项 质量好的印刷电路板组装的电路。 使用一个45 / -45 V直流,3A的双电源供电电路。 电源电压不得超过55 / -55 V直流。 连接扬声器前,检查零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该大于50mV。如果是大于50mV,检查电路中的任何错误。另一套更换Q1,Q2,也可以解决问题。 Q7和Q8适合2 °C / W的散热片。Q7和Q8都必须被隔离,使用云母片。很容易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功率晶体管/几乎所有封装形式的MOSFET散热器安装包。 所有电阻R10,R11和R19的其他1 / 4瓦的金属膜电阻。R10和R11是5W线绕型,而R19是一个3W线绕类型。

常见的Mos场效应管电子开关应用电路示例介绍

常见的Mos场效应管电子开关应用电路示例介绍 在脉冲与数字电路中,MOS场效应管作为最基本的开关元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MOS场效应管以燥声系数低、截止频率高、开关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增益高、功耗低、不存在二次热击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彩色电视机、计算机等电器设备中。本文主要以MOS场效应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示例作简要介绍。华强北IC代购网专业人士解析以下内容。 MOS场效应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实际上MOS场效应管是一种增强型的场效应管,其构造原理比较抽象,根据使用的场合要求不同做出来的种类也很多,特性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般将其作为电源供电的电控开关使用,所以需要通过电流比较大,它的电路图符号如下: N沟道MOS场效应管 P沟道MOS场效应管

这两种MOS场效应管的作用刚好是相反的,那么怎么用它来当开关呢?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与三极管一样有三个引脚,分别叫做栅极(G)、源极(S)和漏极(D)。以图1为例: 图1 图1中脚1就是控制极栅极,通过在栅极上加电压来决定脚2和脚3是否相通。在N沟道MOS场效应管中,若在栅极加上电压脚2和脚3就通电了,去掉电压就为关断状态。而P沟道MOS场效应管则刚好相反。 MOS场效应管开关电路工作原理 以我们常见的2606主控电路图中的电子开关电路为例,下图中用是美国VISHAY型号为SI2305的P沟道MOS管。下面简要介绍电子开关应用的工作原理:

图2 图2中电池的正电通过开关S1接到场效应管Q1的2脚源极,但由于Q1是一个P沟道管,它的1脚栅极通过R20电阻提供一个正电位电压,所以不能通电,电压不能继续通过,所以此时是关机状态。 当按下SW1开机按键时,正电通过按键、R11、R23、D4加到三极管Q2的基极,这时三极管Q2的基极得到一个正电位,三极管导通。而由于三极管的发射极直接接地,三极管Q2导通就相当于Q1的栅极直接接地,加在它上面的通过R20电阻的电压就直接入了地,Q1的栅极就从高电位变为低电位,Q1导通电就从Q1同过加到3v稳压IC的输入脚,3v稳压IC就是那个U1输出3v的工作电压vcc供给主控,主控通过复位清0。通过读取固件程序检测等一系列动作,输出控制电压到PWR_ON再通过R24、R13分压送到Q2的基极,Q2一直保持导通状态,即使你松开开机键断开Q1的基极电压,Q2的导通状态还是能由主控电压保持着,这时电源处于开机状态。 SW1还同时通过R11、R30两个电阻的分压,给主控PLAY ON脚送去时间长短、次数不同的控制信号,主控通过固件鉴别是播放、暂停、开机、关机而输出不同的结果给相应的控制点,以达到不同的工作状态。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胆味功放

全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前后级胆味功放 我设计的思路:追求胆味,但不喜欢纯胆机的声音,简洁最真实.音频信号经过任何一个零件都会产生一定的失真和损耗,经过得越多就失真损耗越多,音色也变多了,因此尽量少的使用零件最好,保证原汁原味,并且容易制作. 前后级的电压放大级都是单端放大, 声音比全对称结构的要好听, 前级的T1 工作于甲类状态,驱动力强,且输出阻抗小于900 欧姆,后级输入阻抗很高(前后级的输入级都是孪生管NPD5565), 因此可以去掉一个电流放大级, 电路更简洁了. 大电流下动态大, 反应速度快, 失真低, 音场广, 有" 胆味", 我把开环增益设计的较小, 不会发生自激, 因此可以去掉影响音质的小电容(很多功放在第二电压放大级和反馈电阻上10pf--50pf 的小电容). 我认为不用太在意整个功放的"失真度"这个指标, 胆机的失真度都在1%以上,石机的失真度比胆机小多了, 仍然有大批烧友去制作胆机.由于我的听音环境才10平米,所以我的功率设计在30瓦以内,前级 4 倍放大,后级8倍放大.接上4欧姆的喇叭可以得到40到50瓦的功率,对于30平米以下都没有问题. 功率不要太大了,很多烧友功放都在百瓦以上,前级的放大倍数又大, 听音环境又小(30 平米以下), 平常听歌时音量电位器调节很小,这时音源被衰减很大,丢失了细节, 根本不能发挥功放的真正水平, 我发现音量电位器调节到一半以上时声音最好. 如果前级在10 倍左右, 大动态时前级输出大,容易让后级的输入端饱和过载, 产生很大的失真,使声音有撕裂般的毛刺感,因此前级的放大倍数要小些,大部分放大倍数由后级来完成, 这样才好. 我用台电T51做音源听无损音乐,该前后级推一对五寸书架箱,经试听信噪比高,耳朵贴近喇叭也没有任何杂音.高音清晰明亮且穿透力好,绝无毛刺感,低音厚实有弹性, 控制力很好, 人声圆润且空气感很好, 优美动听, 久听不厌.整体动态大, 细节丰富,解析力高,令我开心的是空气感和胆机很像,听久了也没有疲劳感. 由于电路简洁, 有兴趣的烧友可以做来试试, 不会让你失望的.

自制的场效应功放电路图

自制的场效应功放电路图 场效应管具有输入阻抗高、频率特性好、稳定性好(无二次击穿现象)、低噪声、低失真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音响电路中,用VMOS功率场效应管制成的功放,音色优美,音色比双极型晶体管功放暖,与电子管功放相似,失真小且制作容易,因此很受音响爱好者的喜爱。能拥有自制的高品质功放更是很多发烧友的梦想,因为自己动手制作功放 既可以学习技术,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出适合自己品位的功放,实为一种乐趣和享受。下面介绍一款简洁易制的场效应管功放。 如图所示(图中只画出一个声道)。为减小失真,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V1用对管2SC1583,稳定性和对称性好;V2接成恒流源,为本级提供稳定的静态工作 电流,采用恒流源作差动放大器的射极电阻,可提高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和动态范围,从而进一步改善失真。c1为输入耦合电容,R1、c2构成低通滤波器,阻止前级的超音频干扰信号窜入功放;R2决定了功放的输入阻抗。合形式,是从成本上考虑的。若全用场效应管,效果更好。 各管的射(阴)极都加有本级电流负反馈电阻,起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失真。整机负反馈则由R18、R19、C6、C7组成,总增益约为26.8dB。C7是隔直电容,使前后级形成直流全负反馈,保证输出中点静态零电位。 c3、c6是为了抑制高频自激振荡而设置。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大部分由V3获得,而c3可产生高频负反馈,降低放大器的高频增益,破坏高频自激的幅度条件。但c3又使高频相位 更加滞后,所以在反馈回路中加入C6,进行相位超前补偿,破坏高频自激的相位条件。 C5、R17组成相移校正电路,使负载近于纯电阻。防止高频自激。由于扬声器阻抗中的电感分量在高频时明显增加,使放大器的负载呈电感性,引起输电流滞后于输m电 压。若放大器的高频增益较高,还容易产生高频自激振荡。

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功放设计及制作

场效应管单端甲类功放设计及制作 音频功率放大器简介 音频放大器按所用放大器件可分为电子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以及由上述所用器件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放大器,各类放大器电路及所用元器件也是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由此对音源的重放音质又各具特色,很难说哪一种放大器能以偏概全、技压群芳成为万能放大器。 电子管放大器由于空间电荷的传输时滞作用,重放音色温暖柔和,尤其是弦乐人声,表现为醇美剔透,耐人寻味。晶体管以及集成电路放大器具有犀利的分析力、宽阔的频响和强劲的动态,具有朝气蓬勃、催人奋进的感召力。场效应管放大器以及混合器件放大器,力图综合电子管和晶体管音频特性,开创异彩,让乐声更传神,让音色更完美。 近些年来,随着电子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合成器、各种音频效果器和胆音效果器软件以及虚拟扬声器技术层出不穷。这使得音频放大器硬件的发展和普及远远赶不上软件的速度,在精确度上硬件往往也赶不上软件,如电脑模拟3D效果逼真度大大超过真实3D 效果,不受听音室的空间以及声源合成的限制,同时也节省投入硬件的开支。 绿色音响、双料发烧——电脑音响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音响的主流,硬件不行软件来,实行软硬兼施,功能强悍,集中体现了高效、便捷、神奇以及经济的特点。如在电脑中设置虚拟光驱,每次播放乐曲时,就不必启动物理光驱,这样不仅减少等待曲目时间及物理光驱的磨损,更重要的是消除了物理光驱的噪声,实现高保真放音。再如,胆管功放放音柔和耐听,而制作成本不薄,并且取得靓音的要件比较多,而通过胆音效果器软件,可为我们在电脑中造就一个“软胆”,就可以模拟出胆机的音色。目前电脑多媒体音响正处于进阶时期,并与电视也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其前景是十分灿烂诱人的!电脑以及音响发烧友,是一个不惜时间和精力,积极探索追求音质的特殊层面,将继续担起一份爱乐责任,生活中多一首甜美的歌声,就少一幕苦涩的纷争。无论是普通音响,还是电脑多媒体音响,功率放大器依然是音频能量扩大推动扬声器出声不可或缺的终端,各类放大器均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功能。不过现代人们对音响(技术因素为主,如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等)和音乐(艺术魅力为主,如声底是否醇厚、堂音是否丰富、听感是否顺耳等)的苛求愈来愈高,不少“金耳朵”能够听出歌手的齿音、口角以及身临其境、直逼现场的感觉,因此对音频放大器重放音色也寄予更大的要求,努力以特色音响塑造迷人的音乐氛围。 各类音频放大器具有各自的优点及属性,也各有其不足之处,而场效应管放大器主流兼具晶体管和电子管两者的优势,同时还具备两者所没有的优势。在电路程式上,大量实践证明,单端甲类功放是以效率换音质的典范,具有无与伦比的音乐魅力。 放大器的分类及单端甲类放大器性能

单端场效应管甲类功率放大器制作

由于甲类功放在信号放大过程中,不存在交越失真,音乐味浓郁.深受音响发烧友推崇而制约甲类功放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几乎所有的单端甲类机器都需要输出变压器;另外甲类机器功耗较大.机器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一般家用的甲类功放,具有的6 W 的功率输出.足以满足音乐欣赏的要求.前提是听音面积不能太大.另外音箱要有较好的灵敏度,从降低制作成本、减小功耗、提高可靠性的角度考虑.需要选择一种结构简单,功耗相对较低的线路。 PASS ZEN 系列放大器具有结构简单,音质好等突出优点。PASS ZEN1放大器比PASS ZEN4,A5等放大器输出功率小得多.电路非常简洁,且静态功耗也小得多.由于PASS ZEN1采用电容作耦合输出,可避免直流输出对扬声器造成的损坏,所以制作时可省去扬声器保护电路;不必担心电容输出放大器的低频下潜问题,从实际测试和听音情况看,声音在20-20000Hz范围内比较平坦,同时由于采用V MOS放大管,音色酷似电子管放大器。 PASS ZEN1放大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从电路上可以看出ZEN1是一级恒流源负载的放大电路,利用IRFP9240作为恒流管,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由于原理图中所标注型号MOS管较难购买到,实际制作时本机选用代用管。其中MSA92用A1013代替,IRFP9240用IRFP9640代替,IRFP140用IRFP640代替,当然也可选取类似VMOS管做替代实验,但由于脚位及开启电压差别过大,不应用K系列与J系列场效应管。 下面就制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介绍。 (1)电源电路 由于PASS ZEN1放大器工作在单端甲类状态,双通道工作时,静态电流约为4 A,如采用单只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容量与次级线径均要较大,否则采用每声道独立供电是个不错的选择。本机采用1只500W 环牛为双声道供电;由于静态电流较大,整流桥的容量、品质一定要有保证,双声道供电应选用50A整流

场效应管功放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场效应管功放 场效应管功放以其温暖、甜润、松软而被发烧友推崇备至,然而,由于其输出电阻大、承受电流小而低频疲软、推力不足的毛病却挥之不去,如很多对管并联虽然改善了低频,但一方面造价成倍增长,二方面场效应管的配对在业内也是个难题。如金嗓子A-100每声道采用10对场效应管并联输出,虽然声音堪称完美,但其价格之高,也仅仅成为了一台概念机、形象机。 90年代末,一种新型的mos管诞生了,这就是被称为超大电流场效应管的 UHC-mos,这种mos管的单管输出电流达30A以上,输出电阻约50毫欧以下。首先在天龙PMA-S1功放上使用,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发烧友称赞其高音的透明度高得惊人,低频强劲有力。而当时这种器件即便在日本本国也很难购买得到,而在国内就更加无法目睹其芳容了。天龙功放亦将其功放管的型号磨去、煞有其事的打上自己编制的型号,就更让人觉得高深莫测了。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高深莫测的UHC-mos而今已成了大路货,如2sk851、2sk2967等新的10多元一个、而拆机的才2、3元一个,已经沦落到白菜价的水平了,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为圆笔者一直的梦想,笔者踏破铁鞋,参阅众多电路,发现的确这种器件的成品电路不仅少,而且多有错漏,只得自己设计电路制作。为方便起见,用何庆华音乐传真E-10功放板改装而来。 这是原电路 这是改的电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下面接着有 这是制作完成图。以下。将可变电阻调到最大,再逐步调小,让发射极10mv 调试,通电后先检查输出端直流电位在以下即可开声。再检查中点电位在 10mv25ma欧电阻电压为5mV左右,这时每管电流约即可。0.22 声音评价:人声极为亲切感人,堂音丰富。高音透明度极高,音场开阔、机器一开声就有一种让人振奋的感觉,元不到,而声音却提高了几个档次,内心激动啊。而低频结实有力,硬度十足。花费才20主观感觉,音乐味、细腻度比日立、东芝场效应管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透明度高,而低音的力度比东芝管结实的多,和三肯管比感觉霸气少了点,但量感大,硬度足,控制力好。一对管可比美4对并联的效果。3、左是拆机的,开启电压在3.2V这种管子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声音的确有惊人的表现,我买的k851却享受到高级机种才有的效果,元。加上几个电阻,总成本不到204右,2.5元一个。个才10元,功放都要好。、sony比我自己制作的所有功放以及家里的5000千多元的nad度,散热器即便已经很好声,目前室温15拆机的管子没有做配对工作,由于静态电流只有20ma准在很大音量基本感觉不到热量。只有简单的温度补偿,暂时没感觉到问题。夏天温度可能高些,备把温补管和大管固定在一起,只要不把静态电流调的很大,应该没问题。倍。已经准备好了秘密武器,三肯专用温度补偿管,放大倍数1500 DENON PMA-2000的电路天龙100欧很稳定,欧应该也可以120G极电阻原则上是越小越好,但场管电路太小容易自激,我选最大限度保持了偶次谐波因此极具末级则为准互补输出,此功放电压放大部分采用两级差分电路、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胆味。声音如散发出幽幽兰香,从容不迫、气定神闲,初看之若杨柳迎风,细味之则如棉裹铁,幼细处如珠落银盘,大动态举重若轻。无论小型书架箱还是大型款落地箱都手到擒来,是难得的相当全面的功放。 K851有很多不知道引脚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