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合集下载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第三篇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01
保护健康牙髓,防止机械和化学损
02
直接和间接盖髓术
03
活髓切断术
04
牙髓摘除术和根管治疗术
05
干髓术
06
根尖诱导成形术
07
根尖切除术、半切术、截根术和牙再植术
08
变色牙漂白术
创伤性因素
急性创伤 2 慢性创伤
医源性因素
备 洞 2 牙体修复 正 畸 4 刮 治 电外科 6 激 光
阵发性放散痛 不能定位,反射致同侧 晚期可有 (-) 可咬合 无 (+) 一般正常 根尖膜腔增宽、硬板破损 安抚止痛、牙髓失活 牙髓摘除
发生在牙根的牙骨质或牙骨质和牙本质的吸收
过程。 原 因:损伤、正畸、牙髓治疗、牙移植、 再植、埋伏牙压迫等 症 状:无 牙根变短 合并感染 预 后:差
(2)外吸收:
第三章 根尖周病的分类、临床 表 现 及 诊 断 分类: 一 组织病理学分类 1 急性根尖周炎 (1)浆液性 (2)化脓性:ⅰ 根尖脓肿 ⅱ 骨膜下脓肿 ⅲ 黏膜下脓肿或皮下脓肿 2 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肿 (2)慢性根尖周脓肿 (3)根尖周囊肿 (4)根尖周致密性骨炎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症 状: a 无明显自发痛 b 食物嵌入洞内剧痛 c 冷热刺激剧痛 检 查: a 有病灶牙并且有大量软垢牙石,食物嵌入 b 可探及穿髓孔,深探剧痛 c 温度测试敏感 d 叩诊不适或阴性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急性根尖周炎 *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定 义: 由创伤、各种刺激、根管感染引起的无论牙 髓有无活力的根尖周组织疼痛性炎症。 原 因: a 创伤牙合、充填高点——活髓 b 牙髓病后遗症——死髓 c 过度根管预备 d 根管内容物出根管 e 根管内封药量过大、时间过长

牙体牙髓病备课讲稿

牙体牙髓病备课讲稿

(一)急性牙髓炎,可分为浆液性和 化脓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
1、疼痛剧烈,疼痛特点有: (1) 自发性阵发性痛。 (2)夜间疼痛加剧。 (3)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剧。 (4)疼痛不能定位。
2、检查有深龋、充填物、深牙周 袋、外伤牙等。
3、探诊可探入穿髓孔引起疼痛。 4、晚期可有轻度叩痛。
【诊断】 1、具有疼痛的四大特点。 2、冷刺激痛缓解,热加剧。 3、确定病牙,肯定病牙在同侧,
注意检查。 4、牙髓活力测定为阳性。
(二)慢性牙髓炎
【临床表现】
1、无剧烈的自发性痛,可有间歇性钝 痛。
2、有长期温度刺激痛史。 3、检查有深龋。 4、病牙可定位。
【临床分类及症 状】
1、慢性闭锁性 牙髓炎,有一 定的自发隐痛, 对冷、热诊不 敏感,电诊反 应迟钝,查有 龋洞无穿髓孔。
2、慢性溃疡性牙 髓炎,典型症状过 冷过热刺激痛加剧, 进食时异物嵌入洞 内引起一阵剧痛, 探痛有出血及穿髓
1、病源菌:最主要 是变形链球菌,其 次是乳酸杆菌和放 线菌。
2、牙菌斑形成。牙 菌斑是一种稠密、 不定形、非钙化的 团块。
(二)食物因素
酸 含食物糖 细菌

牙齿
龋齿
(三)宿主因素 主要包括牙和唾液


牙不易清洁



齿 牙钙化不良


牙错位拥挤
(四)时间因素
一、龋病的 好发牙位和部位
好 发 牙 位
2、窝洞消毒。 3、窝洞垫底。 4、充填,成形抛光。
(五)龋病预防的具体措施是: 1、消除牙石菌斑。 2、寻找糖的代用品。 3、氟化物应用。 4、窝沟封闭。 5、酶防龋。 6、化学制期间,使用 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牙齿着色称四 环素牙。

【口腔病】 牙髓炎

【口腔病】 牙髓炎

牙髓炎牙髓炎是指细菌或毒素侵入位于牙齿中心的牙髓引起的炎症。

以自发性、阵发性疼痛为主症。

临床常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变性和牙髓坏死。

多采用除去牙髓的方法治疗。

绝大多数根尖周的病变,特别是炎症,都是继发于牙髓病的。

根尖周病变时,也可影响牙髓。

急性牙髓炎是指急性牙髓组织的炎症,其感染源主要来自深髓,牙髓的感染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感染,临床主要特征是剧烈疼痛,一般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后期可发展为牙髓坏疽,治疗主要有开髓及药物止痛。

发病机理感染是其主要病因,感染可继发于深龋和其它严重的牙体缺损,也可因牙周组织发生疾病,感染通过根尖或副根管口逆行进入牙髓,使牙髓发生炎症,同时,血源性感染也可引起,治疗深龋时消毒窝洞所用药物,都会刺激牙髓,引起急性牙髓炎,钻磨牙齿时用高速风动电转时,当局部温度超过牙髓组织所能耐受的限度(20~50℃),可使牙髓组织充血发炎,所以,用牙钻时一定要使用降温措施,当牙齿受到外伤时,可引起急性牙髓炎。

分类牙髓炎分为可复性牙髓炎和不可复性牙髓炎两大类:可复性牙髓炎一种病变较轻的牙髓炎,相当于“牙髓充血”。

当牙髓受到温度刺激时,产生短暂、尖锐的疼痛,当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临床检查时,去尽龋坏组织,无穿髓孔;牙髓电测器检查,反应与正常牙相同或稍高,冷刺激试验产生疼痛,刺激一去除疼痛立即消失。

其主要特点是:无自发痛史,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

治疗可复性牙髓炎的原则:去除刺激,消除炎症。

在去除龋坏组织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暂时封闭窝洞,待无症状后按深龋处理。

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急性、慢性、逆行性牙髓炎,临床上很难从炎症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加以区分,而治疗上都需去除牙髓来消除病变,但其临床特点有所不同。

1、急性牙髓炎可由可复性牙髓炎发展而来,可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疼痛剧烈。

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发作或剧痛,有放散性,多不能自己确定牙位,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温度刺激可引起或加剧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能患牙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体温而遇冷水疼痛缓解(化脓性牙髓炎),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患牙可有轻叩痛。

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

患牙有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或牙髓治疗史;
患牙可查见牙体硬组织疾患;
牙冠变色,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叩诊有不适感或无反应;
有瘘型可查见瘘管开放;
X线表现:
牙周脓肿与牙槽脓肿的区别
治疗方法
急性期的应急处理:
1 开髓引流 2 切开排脓 3 安抚治疗 4 调颌 5 消炎止痛 6 针刺止痛
诊断:
探诊 温度实验
主观评价 治疗:
氟化物:75%氟化钠甘油行脱敏治疗; 修复治疗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 。 根尖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根尖部及其
周围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及牙 骨质的各种类型的疾病。
病 因
细菌因素:以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
物理因素:机械性创伤,温度刺激等;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
和残髓炎; 无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增生性牙髓炎 和牙内吸收。
急性牙髓炎
①疼痛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约持续 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期,病员尚可指患牙。 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逐渐 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 放散;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②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甚。 ③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 激痛较明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 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后期患者常含冷水, 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有一 定帮助。 ④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
下颌前牙
椭圆形,位于舌面窝
中央 舌面窝的中央下钻, 与舌面垂直 达釉牙本质界钻与牙 长轴平行,向深层钻 入
下颌前牙
明显“落空感” 揭去髓顶,修整洞

下颌前磨牙
椭圆形,颊三角嵴中

口腔牙髓炎根管治疗方法探讨

口腔牙髓炎根管治疗方法探讨

口腔牙髓炎根管治疗方法探讨牙髓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患者数量不在少数。

目前临床上牙髓炎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下面为大家介绍其中主要的几种,希望下述介绍能够对牙髓炎患者有所帮助。

1、拔髓术:是在开髓后牙髓无痛情况下用拔髓器械拔除全部感染牙髓的方法。

2、开髓术:是用高速牙钻钻开髓腔顶部,以减轻髓腔内的压力,适用于牙髓炎剧烈牙痛时的应急处理。

3、间接盖髓术:是用盖髓剂覆盖于牙髓充血或近髓的龋洞内,待症状缓解或消除后永久充填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早期可复性牙髓炎等。

4、根管充填术:是用药物失活牙髓后,去除牙冠部及根部的牙髓,再用根管充填剂严密封闭根管的方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保留患牙的方法。

5、直接盖髓术:是用盖髓剂直接覆盖于牙髓的穿孔处,使局部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穿髓孔得以封闭,达到保存牙髓活力的目的。

适用于早期年轻恒牙牙髓炎或离替换期较远的乳磨牙牙髓炎炎等。

6、活髓切断术:是在严格消毒和无菌条件下将有炎症的冠髓组织切除,用药物覆盖于根管口的牙髓断面上,诱导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封闭根管口,达到保存根髓的活力和功能。

适用于年轻恒牙的早期或限于冠髓的牙髓炎等。

7、干髓术:是用药物失活牙髓后,去除牙冠部的牙髓,再用药物覆盖根髓断面,使根髓被药物固定,长期保持无菌状态,根尖孔逐渐闭锁,根尖周组织维持正常功能,病牙得以保留。

目前采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

牙髓内麻醉、微波消毒根管等新方法串联使用,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设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观察。

结果治疗组成功率98%,患者综合满意度95.3%;对照组成功率84%,患者综合满意度63.3%。

根管治疗一次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6年3月至6月就诊于我科的100例牙髓炎成人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

治疗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9例,慢性牙髓炎11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至71岁,平均41岁,前牙16例,后牙34例;对照组50例,其中急性牙髓炎35例,慢性牙髓炎15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至75岁,平均43.1岁,前牙13例,后牙37例。

牙髓病ppt课件

牙髓病ppt课件

牙体吸收
❖ 牙体吸收(resorption of teeth)有生理性吸收和 病理性吸收之分。生理性吸收发生在乳恒牙 交替乳牙脱落时,由于恒牙萌出时所产生的 压力使乳牙牙根吸收。病理性吸收可分为内 吸收和外吸收两种。
❖ 从牙髓室内部发生的牙体吸收称牙内吸收或特发性吸收 (idiopathic resorption)
局限相应牙髓侧,血管扩张充血,淋 浆巨噬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成纤维细
❖ 未经治疗的牙内吸收必须去除牙髓内肉芽组织作根 管治疗才能使吸收停止,严重牙内吸收甚至穿透牙 本质和牙釉质或牙本质和牙骨质,此时则须拔除患 牙。
外吸收(external resorption)
外吸收是指从牙表面开始的吸收过程,主要发生在恒牙根部。 发病原因甚多,如慢性根尖脓肿、根尖肉芽肿、肿瘤或囊肿、
❖ X线片可见患牙显示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区,或髓室呈边缘 不规则增大的透射区(fig.1 左图)。
内吸收(internal resorption)
❖ 镜下,牙髓被肉芽组织取代,成牙本质细胞和前期 牙本质消失,牙髓腔面牙本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呈现不规则的凹陷,凹陷内可见胞浆红染的多核破 骨细胞。有时可见吸收和修复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吸收陷窝部分或全部被修复性牙本质或骨样牙本质 所替代,部分病例修复性牙本质或骨样牙本质又可 出现再吸收。
产生电流
病因:
3. 化学因素 ❖ 窝洞消毒时刺激性消毒物 如酚、硝酸银 ❖ 充填材料如磷酸锌粘固剂的游离酸,复
合树脂在深龋时未垫底,有毒物经牙本 质小管进入牙髓。
第一节 牙髓充血
❖ 牙髓充血是指牙髓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多 由于受到各种刺激后所发生的扩张性充血, 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 [病理变化]

牙体牙髓病

牙体牙髓病
— 临床最常见的症状
急性牙髓炎症状 + 有自发痛史 + 反复发作史。
慢性牙髓炎
特点:无剧烈自发痛,病程较长,可定位患牙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长期的刺激痛病史; 查及牙体损害;无露髓孔;对测验的反应迟 缓.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刺激剧痛;查及牙体 损害;有露髓孔;对测验的反应敏感.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进食痛或出血;有牙 髓息肉;探之极易出血.
牙髓息肉与牙龈息肉:
可用探针或镊子拨动息肉以查 明其蒂是来自牙髓还是牙龈。牙龈 息肉是牙龈乳头增生入邻颌面龋洞 内或因髓底穿通,根分叉处牙周组 织长入髓室而形成。必要时可拍片 确定。
深龋与慢性牙髓炎
深龋 温度刺激 自发痛 叩痛 刺激去除后症状立 即消失 无 无 慢性牙髓炎 刺激去除后症状持续 较长时间 有 轻叩痛
龋病的治疗
1. 磨除法 2. 化学疗法: 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 止或消除. 3. 再矿化疗法: 用人工的方法使已经脱矿,变 软的釉质发生再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 龋终止或消除. 4. 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ing):是窝沟 龋的有效预防方法。
5. 修复性治疗:用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制 成一定洞形,然后选用适宜的修复材料修复 缺损部分,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1) 窝洞预备(备洞): 用牙体外科手术的 方法将龋坏组织去净,并按要求备成一定形 状的洞形,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 (2) 术区隔离 (3) 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 (4) 充填
急性根尖周炎症状 + 反复发作史, + X线片显示。
( 尖周有骨质破坏较多)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脓肿 根尖囊肿 根尖周肉芽肿 (periapical anuloma) (periapical abscess) (radicular cyst)

口腔内科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口腔内科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口腔内科学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边缘性龈炎是指病变发生于A、牙槽骨边缘B、附着龈C、游离龈和龈乳头D、牙周膜边缘E、游离龈和附着龈正确答案:C2.乳牙早失引起间隙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第一恒磨牙萌出前,第一乳磨牙早失,间隙很少改变B、年龄越小间隙改变越快C、乳尖牙早失,间隙易变小D、牙列拥挤严重,间隙容易关闭E、乳切牙早失,间隙变化较小正确答案:A3.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时,患牙龋洞的探诊为A、洞底硬,不敏感B、无一正确C、洞内有红色肉芽组织D、探洞底有大量腐质,软E、洞内探到穿髓孔,痛正确答案:E4.患者男,25岁。

口腔内上下前牙龈乳头消失,并凹陷,呈反波浪形,牙间乳头颊舌侧分离,可从牙面翻开,下方有牙石,血象正常,无坏死。

可能的原因是A、慢性坏死性龈炎B、龈乳头炎C、中性粒细胞缺乏引起龈坏死D、慢性龈缘炎E、疱疹性龈炎正确答案:A5.慢性唇炎的临床表现是下列诸项,除了A、放射状斑纹B、脱屑C、皲裂D、结痂E、唇肿胀正确答案:A6.年轻恒牙的可复性牙髓炎,去净腐质未露髓者,首选治疗方法为A、局麻拔髓B、局麻下开髓引流C、活髓切断术D、安抚治疗E、间接盖髓正确答案:E7.牙髓炎的应急性处理包括以下各项,仅一项除外A、置镇痛棉球B、开髓开放C、针灸或药物止痛D、局部麻醉E、消炎药正确答案:E8.局部病变涂片革兰染色有大量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时,有助于诊断的疾病是A、慢性坏死性龈炎B、疱症性龈口炎C、急性龈乳头炎D、慢性龈缘炎E、急性坏死性龈炎正确答案:E9.恒牙龋齿的非好发部位是A、牙颈部B、点隙C、裂沟D、切缘E、邻面正确答案:D10.牙膏的作用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消炎B、防龋C、去除牙石D、减轻口臭E、止血正确答案:C11.46龋洞深,探不敏感,热测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持续时间长,其原因可能是A、可复性牙髓炎B、慢性牙髓炎C、牙髓坏死D、慢性增生性牙髓炎E、急性牙髓炎正确答案:B12.临床上急性根尖周炎的哪一阶段疼痛达到最高峰A、急性骨膜下脓肿B、急性黏膜下脓肿C、急性根尖周脓肿D、致密性骨炎E、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正确答案:A13.釉质发育异常的原因有A、婴儿和母体的疾病B、营养障碍C、内分泌失调D、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E、以上均有正确答案:E14.常见的牙发育形态和结构畸形,不包括A、锥形牙B、斑釉牙C、四环素牙D、多生牙E、釉质发育不全正确答案:D15.静止龋产生的条件正确的是A、机体抵抗力增加B、牙面再矿化能力增加C、局部致龋因素消失D、唾液分泌增加E、服用抗生素正确答案:C16.牙胶尖的成分不包括A、碘仿B、重金属磷酸盐C、牙胶D、蜡和松香E、氧化锌正确答案:A17.牙龈出血,错误的是A、多在刷牙和咬硬物时发生B、探诊出血对诊断和判断牙周炎的活动性有重要意义C、牙龈探诊出血与牙龈颜色改变同时出现D、常为牙周病患者的主诉症状E、探诊出血可作为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正确答案:C18.慢性牙龈炎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局部药物治疗B、洁治术C、尽早行刮治术D、定期进行复查E、教会患者控制菌斑正确答案:C19.乳牙常见的萌出顺序A、A→B→C→D→EB、A→B→D→C→EC、A→B→C→E→DD、A→B→D→E→CE、A→C→B→D→E正确答案:B20.温度刺激出现迟缓且不严重的疼痛,表明可能是A、可复性牙髓炎B、急性牙髓炎C、牙髓坏死D、牙髓正常E、慢性牙髓炎正确答案:E21.左侧上颌侧切牙,读作A、2BB、2AC、2DD、3CE、3B正确答案:A22.以下是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有A、血管神经性水肿B、接触性口炎C、药物性口炎D、多形渗出性红斑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23.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的诊断依据A、牙本质发育异常B、牙齿颜色呈白垩色C、牙齿髓室和根管闭锁,周围支持骨密度增高D、恒牙列缺失E、隔代遗传正确答案:A24.患者因左侧后牙进甜食痛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基本信息 编辑内容 来源 中文名称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 英文名称 Chronic ulcerative pulpitis 其它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疾病分类 口腔疾病 1 发病部位 头部-口腔 1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 1 常见症状 自发痛、阵发性发作、放射痛、温度刺激引起疼痛 1

多发群体 传染性 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概述1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Chronic ulcerative pulpitis)时髓腔开放,多发生在龋洞较宽大,且腐质容易在咀嚼时崩解者;急性牙髓炎行开髓处理后未继续做进一步治疗者,可转化为慢性溃病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多由深龋导致牙髓的慢性炎症,临床症状不典型,有些病例可没有自发性痛。慢性牙髓炎也可由牙髓的急性炎症得到引流转化而来。反之,慢性牙髓炎患者机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引流不畅时,牙髓又会转化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流行病学 相关疾病1 龋齿、骨样牙本质、牙髓坏死、牙髓钙化、牙内吸收、可复性牙髓炎、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干槽症、不可复性牙髓炎等。 病因与发病机制1 牙髓疾病,特别是牙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此外,一些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也会引起牙髓疾病,除非牙体承受极强烈的刺激,一般情况下,只有牙体组织病变达到牙髓或接近牙时,才发生牙髓疾病。例如,龋齿病损发展到接近牙髓,覆盖牙髓的牙本质厚度小于0.3mm时,龋洞中的细菌产生的毒素便会刺激牙髓,引起牙髓炎。若覆盖牙本质厚度小于0.2mm,则细菌也可以进入牙髓。一些长期较弱的刺激,常引起牙髓变性。 1、细菌感染 感染是牙髓病的主要病因,侵入髓腔的细菌及其毒素是牙髓病变的病源刺激物。细菌侵入的途径多数从冠方进入,也可经由根尖孔、侧副根管逆向进入髓腔。此外,感染还可以通过血运到达牙髓中。侵入牙髓的细菌主要来自口腔菌群,以兼性厌氧菌为主,牙髓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细菌进入牙髓后,产生许多破坏牙髓组织的酶及内毒素,造成牙髓代谢紊乱,血管舒张功能紊乱以及免疫反应等。现将细菌进入牙髓的可能感染途径列举于下 (1)从冠方经牙体感染 这是牙髓感染发生最多、最主要的途径。当釉质或牙骨质的完整性被破坏时,细菌可由暴露于口腔中的牙本质小管进入牙髓,或由裸露的牙髓直接侵入,引发牙髓的感染。 ①深龋 接近牙髓或已到达牙髓的深龋洞,是牙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②外伤引起的牙折 若折断面已暴露牙髓,或非常接近牙时,细菌可直接或通过损伤处的牙本质小管进入牙。 ③楔状缺损 是一种慢性损伤,常常在髓腔侧相应部位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甚至有修复性牙本质堆积在根管口形成牙本质桥,但一般不能严密封闭。因此,楔状缺损引起牙髓感染时,缺损的深度多已接近牙颈部唇(颊)舌径的1/2。 ④畸形中央尖 发生在前磨牙上的畸形中央尖很易折断,有的在牙齿萌出刚与对颔牙齿接触时即折断;有的由于磨耗,很快中央尖内突出的髓角暴露。不论是折断还是磨耗暴露的畸形中央尖内突出的髓角,都能成为牙髓感染的途径。因此,畸形中央尖导致的牙髓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往往是牙根尚未形成的时候。 ⑤畸形舌侧沟 多发生在上颌侧切牙,有时也可发生在中切牙。如果内卷的沟底缺乏釉质,而牙本质也很薄时,或沟底继发龋齿,细菌都可能侵入牙髓。 ⑥严重的磨损 𬌗面严重磨损的患牙,往往在髓室顶处形成大量的修复性牙本质,也往往在髓角处形成纤细而突出的、不含牙髓组织的间隙,这种结构容易暴露髓腔成为感染途径,而且不易查出,应当加以注意。 ⑦隐裂 牙齿隐裂纹达到牙髓时,便成为牙髓的感染途径。隐裂的微隙中常井发龋坏,易成为牙髓的感染源。隐裂多发生于磨牙,尤以上、下颌第一磨牙多见。 (2)从牙根逆向感染 ①牙周炎时的深牙周袋 深达根尖或接近根尖的牙周袋,感染可以进入根尖孔或侧支根管侵犯牙髓,引起逆行性牙髓炎、牙根分叉处多有来自髓室底的副根管开口,牙周病变波及根分叉时,感染通过这些细小的侧支引起相应部位局限的炎症,常在侧支根管口处形成凝固性坏死并发生钙变。 ②牙根裂 牙根发生纵裂时,往往在裂缝的相应部位形成窄细而深的牙周袋,这种袋内的感染可以通过根裂缝直接进入牙髓。 (3)血源性感染 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时,细菌可随血液进入牙髓,引起牙髓感染,此种情况极为少见。此外,牙髓发生非感染性病变,如牙髓变性时,易发生血源性的继发感染。外伤使根尖部的牙髓血管折断、扭转,发生血运障碍而使牙髓坏死时,多发生继发感染,感染是经血源传入的。 2、化学因素 在治疗龋齿时,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酚、硝酸银等龋洞消毒剂。尤其是用于深齲治疗时,常引起对牙髓的刺微,使牙髓发生病变。在用复合树脂充填时,直接在牙本质上进行强酸腐蚀,也可刺激牙髓而发生病变。近髓深洞用调和较稀的磷酸锌黏固剂垫底,其凝固前释放的游离酸对牙有刺激作用。因此,使用消毒剂或充填材料不当都会造成对牙的刺激,使牙髓发生不同的病变,如牙髓变性、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在日常生活中,过酸的食物,如未成熟的果酸常常引起牙齿感觉过敏,如果牙本质暴露,接触酸甜食物时也会产生牙齿敏感,这是因为化学刺激引起牙髓充血所表现的症状,为可复性反应,但是。在牙体病损接近牙髓时,这些化学刺激也会引起不可复的牙髓炎症反应。 3、物理因素 较强的温度刺激会引起牙髓反应,无损伤的牙齿接受口腔黏膜能耐受的温度时,一般不会引起牙髓严重的反应。但温度骤然的改变,如饮热茶、热汤后立即进食过冷的食物,便会引起牙髓充血,甚至转化为牙髓炎。临床上,对牙髓的温度刺激主要来自备洞时操作不当,产生 过高的热刺激牙髓,持续不断地切割牙齿组织:钻磨时产生的牙齿组织粉末与未清除的唾液混合成糊状,不易散热:使用高速钻时无降温措施;从一点深入使喷水不能达钻针上,都会造成对牙髓的严重损伤。使用气涡轮机备洞时,即使在降温条件下轻轻点磨,当磨至牙本质厚度的近髓1/3时便会产生严重的牙髓反应,不过这种反应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日后也会产生第三期牙本质。在进行银汞合金充填时,深洞未采用护髓措施,直接将合金充填在牙本质深层,金属便会传导温度刺激牙髓。 电流也会刺激牙,如使用电活力测试仪器不当,瞬时电流过大,少数情况下,口腔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金属修复体,可由唾液作为电解液面产生微电流,尤其是当两种金属较为接近或在咬合时接触,可引起疼痛,长时间后也可以引起牙髓炎。 4、其他原因 牙髓疾病除上述发病因素外,还有一些牙髓病变原因不明,如牙髓钙化、髓石的形成,虽然多见于用氢氧化钙作护髓剂保存活的患牙,但许多髓石都未发现明确的原因。纤维性变也未查出确切的原因,只是在有咬合创伤及牙周病的患牙中多见这种病变,牙内吸收也属原因不明的病变,可能与创伤有关,活髓切断术后的患牙和外科正畸后的患牙也常见有牙内吸收的发生。 病理1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时,由于覆盖牙髓的硬组织受到破坏(多为龋齿引起),使牙髓外露形成溃疡。溃疡表面为坏死组织,其下方牙髓中血管充血,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再下方则纤维组织增多,还可能出现钙化物沉积,似有使暴露牙髓处的穿髓孔愈合的趋势,但事实上这些不规则的钙化物并不能修复穿髓孔。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在治疗时拔除的牙,肉眼观察呈条索状,近穿孔处的牙髓呈暗红色,深层为淤血状红色,更深部则为粉红色,而近根尖处则为半透明的白色条索,接近正常牙髓的状态。晚期,牙的根尖周组织多因炎症产物经过根髓的血管或淋巴管的传导而受染,常有轻微炎症,若在这时拔除的牙髓,则变为糟脆、全部淤血的状态。 临床类型和分类 临床表现1、2 (一)症状体征1 一般没有自发性疼痛,但可能有自发痛史。主要症状是患牙遇温度刺激时疼痛,刺激除去后疼痛仍持续段时间:进食酸、甜食物或食物落入龋洞中,均能引起疼痛。激发痛有放射性特征。若露龋孔小或牙髓溃疡面的坏死组织增多时,也可以出现自发性钝痛。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的晚期,根髓也有炎症或变性,有咬合不适感。牙齿外伤折断露髓后,若未经牙髓治疗,也可形成慢性溃疡性牙髓炎,这种情况食物不易附着于溃疡处,只是温度刺激时才引起疼痛。 (二)实验室检查 (三)其他辅助检查2 1、可查及深龋洞、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是深牙周袋。洞内探诊较为迟钝。有时深探可引起较剧烈的疼痛和少量出血(溃疡性型);有时还可在洞内见到有突出的牙髓息肉(增生型);也可有在去净腐质后仍无露髓孔者(闭锁型)。 2、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反应多为迟缓性反应。尤其对热刺激的迟缓性疼痛反应更为明显;也可出现对冷、热敏感,或对冷迟钝;温度刺激去除后,症状常持续一段时间。 3、叩诊轻度终痛(+)或不适(±),即叩痛(+)或叩痛(±)。 4、临床诊断慢性牙髓变一般不再细分为闭锁型,溃疡型和增生型。但探诊露髓并疼痛、出血,则确为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对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深龋洞患牙,在去腐未净时已经露髓,也诊断为慢性牙髓炎;年轻患者深大龋洞中呈现红色息肉且可探及洞底有较宽大的穿髓孔,并能判断出息肉来源于髓腔内的牙组织,应诊断为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或牙髓息肉。 诊断要点1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的诊断较为容易,可根据患牙遇温度刺激时疼痛,检查时有暴露的穿髓孔,但暴露的牙髓没有增生而诊断。要注意检查那些细微的穿髓孔,特别细小的髓角。若熟悉髓腔形态并注意检查,则不难发现。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可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者穿髓孔处的牙髓极敏感,为鲜红色,叩诊无不适反应,晚期,穿髓孔处无血,但探入深部有探痛,有时出血,叩诊有轻微痛。 鉴别诊断2 1、与深龋鉴别 (1)无自发痛。 (2)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反应正常,仅在冷水进入深洞时才会出现一过性敏感,无迟缓性疼痛反应。 (3)叩诊反应与正常对照牙相同,即叩痛(-)。 2、与可复性牙髓炎鉴别 (1)无自发痛。 (2)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反应持续很短暂,即一过性敏感。 (3)叩诊同正常对照牙,即叩痛(-)。 (4)如行安抚治疗,需密切观察患牙是否出现自发痛以明确诊断。 3、与牙龈息肉鉴别 (1)探查息肉蒂部,判明其来源于邻面牙间隙的龈乳头。 (2)自蒂部切除息肉后,可见出血部位位于邻面龋洞龈阶的外侧龈乳头位置。 4、与牙周膜息肉鉴别 (1)探查息肉来源于根分叉处。 (2)可从根分叉处探及髓室底已穿通。 (3)X线照片可辅助诊断。 5、与干槽症鉴别 (1)患侧近期有拔牙史。 (2)牙槽窝骨面暴露,出现臭味。 (3)拔牙窝处邻牙虽有冷、热痛和叩痛,但无明确牙髓疾患指征。 并发症及防治 治疗与预后1 (一)治疗 1、摘除炎症牙髓。消除疼痛症状。 2、有条件者一次完成根管治疗。 3、无法当天完成根管治疗时,可于摘除牙髓的髓腔中放置消毒药物,尽快约诊完成根管治疗。 4、在摘除牙髓和实施根管治疗时,应采用橡皮障隔离患牙,防止感染进入髓腔深部。 5、逆行性牙髓炎患牙,应首先根据牙槽骨破坏的程度评估患牙可否保留,如能予以保留,则需在根管治疗的同时行牙周系统治疗。 (二)预后 护理3 1、心理护理 患者如有焦虑不安,护士可在一旁进行心理护理,以解决患者不安的情绪,消除恐惧感。 2、术前护理 (1)个人防护:标准防护,操作前洗手戴手套,戴防护面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