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用防霉剂的选择10.19
霉菌吸附剂饲料原料标准

霉菌吸附剂饲料原料标准霉菌吸附剂是一种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地吸附饲料中的霉菌和毒素,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为了确保霉菌吸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饲料原料标准,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霉菌吸附剂的定义和分类霉菌吸附剂是指能够吸附饲料中霉菌和毒素的一类饲料添加剂。
根据其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化学吸附剂、微生物吸附剂和生物活性吸附剂三类。
二、霉菌吸附剂的质量标准1. 外观要求:应为均匀的粉末状或颗粒状,无结块、无异味、无杂质。
2. 吸附率要求:对饲料中常见的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等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应不低于80%。
3. 水分要求: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0%。
4. 灼烧残渣要求:灼烧残渣应不超过5%。
5.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含量要求: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无其他有害物质。
三、霉菌吸附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将霉菌吸附剂均匀地加入到饲料中,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
2. 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先进行质量检验。
(2)使用时应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不得超量或不足。
(3)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密封保存。
(4)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检查。
四、霉菌吸附剂的市场应用目前,霉菌吸附剂已经成为了饲料添加剂市场上的一种主流产品,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霉菌吸附剂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总之,制定严格的饲料原料标准是确保霉菌吸附剂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只有在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够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

饲料防霉剂的种类与应用饲料发霉不仅会影响饲料的品质,还可能产生毒素,危及牲畜的生命健康。
因此,在饲料加工中必须添加饲料防霉剂,以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饲料防霉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饲料防霉剂的分类按照成分和防霉机理的不同,饲料防霉剂可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饲料防霉剂:有机酸类防霉剂有机酸类防霉剂是添加在饲料中可以抑制霉菌生长的一类化学物质,主要成分有各种有机酸和酸盐。
该类防霉剂的防霉机理是通过酸化降低饲料中的pH值,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有机酸类防霉剂有丙酸、乙酸、木酢酸等。
甲醛类防霉剂甲醛类防霉剂是指添加了甲醛类化学物质的一类饲料防霉剂。
甲醛类防霉剂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能够与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从而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常用的甲醛类防霉剂有甲醛、甲醇、福尔马林等。
二氧化硅类防霉剂二氧化硅类防霉剂是添加了二氧化硅的一类防霉剂。
二氧化硅能够吸附饲料中的水分,从而抑制了霉菌的生长繁殖。
此外,因为二氧化硅对饲料中的微生物和氧气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能够防止饲料的氧化变质。
常用的二氧化硅类防霉剂有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其他防霉剂还有其他类型的饲料防霉剂,例如生物防霉剂、氯化物防霉剂等,它们的机理和应用范畴不尽相同。
饲料防霉剂的应用在饲料加工中,防霉剂的添加量、添加时间和添加方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按照以下原则使用饲料防霉剂: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防霉剂是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更不能自行混用。
应严格按照防霉剂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进行使用。
注意插曲性添加饲料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与外界空气、水分和微生物接触,引起霉变。
因此,应在成品饲料中加入防霉剂,在存储期间也应妥善运用饲料防霉剂,避免因霉变而造成质量损失。
防霉剂的选择应根据不同饲料种类和保存条件选择不同的防霉剂。
在使用中,还需要注意饲料防霉剂的耐温性能和稳定性能。
合理控制添加量因为防霉剂是一种化学药剂,不能过量添加。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实践Practice100饲料营养文 ⊙ 王丽娜 周盛昌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生猪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引起畜禽和人类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
做好原料和饲料的防霉和脱霉工作是减少霉菌毒素危害的途径之一,而饲料中防霉剂和脱霉剂的应用可达到很好的防霉去毒效果。
1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是一类能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饲料霉变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而言,饲料水分含量超过12%时必须使用防霉剂。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复合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3类。
1.1 化学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等。
其中,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无毒性,对各类霉菌、芽胞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霉剂。
一般丙酸的添加量为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0.2%~0.5%。
因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而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因此,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的复合防霉剂是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1.2 复合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是由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既能保持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型,如复合型丙酸盐的防霉效果就优于单一型丙酸钙。
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型防霉剂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饲料霉变防控及霉菌毒素脱毒技术规范

DB41/T 2617—2024饲料霉变防控及霉菌毒素脱毒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饲料霉变防控及霉菌毒素脱毒的术语和定义、饲料霉变控制、霉变判定、霉菌毒素脱毒、效果评价及档案管理等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饲料霉变控制及脱毒。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435饲料中水分的测定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 13092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GB/T 14699.1饲料采样GB/T 18823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T 20195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GB/T 30956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957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NY/T 1970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测定NY/T 2071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饲料霉变因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或收获、贮存、加工、运输等过程不当,致使饲料出现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
判定标准按照GB 13078执行。
3.2饲料脱毒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方法,去除或降解饲料中霉菌毒素,以消除或降低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
3.3饲料原料粮食作物或其副产物等能够用于饲料加工生产的原料。
3.4饲料防霉剂DB41/T 2617—2024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防霉剂品种参照《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饲料中常用的防霉添加剂

不 管使 用单 方还是 复方 防霉 剂 ,一 般都 不要 与碱性 物质混合使 用 ,以免降低防霉 的效 果。
维生素饲料产 品分类
由于大多数维生素都有不稳定 、易
肉鸡秋季饲 管要 点
做 好 秋季 预 防 肠 炎 的工 作 ,特
氧化或易被其他物质破坏失效的特 点和 别 应注 意重视 日常普遍被养鸡 户
各种禽畜和水产饲料在储存过 程中容易产 生大量的有
1用 9 %海藻物 、4 . 2 %碘酸 钙 、4%丙酸钙组 成 ,使
害霉菌和毒素 ,所 以 , 饲料大 都要采取 物理的或化学的防 用 时按 8 %的 比例 添加到饲料 中。这种 防霉剂除 了防霉效
霉措施 。 果好 以外 ,最大 特点 是增 加 了海 藻物 中各种 微量 元素 , 在饲料 中添加 的化学 防霉 剂种 类很 多 ,可分 为单 方和 如 钙 、铁 、锌 、碘 、铜 等 ,使 饲 料 中 的微 量 元 素 更丰
类:
要 放好料罩 ,高度与鸡背持 平。在雨
() 1纯制剂 。稳定性较好的维生素单一高浓度制剂多为含其化合物在9 %以 水 多的 日子里 ,一定要注意及 时疏通 5
上 的纯品制剂。例 如,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叶酸 、烟酸、泛酸钙 、维 运 动 场 、水 沟 、 水 坑 等 的积 水 , 避 免 。 6
5 品牌农资 2 0 2l 。0
饲 料 生产 工 艺 上 的要 求 ,几 乎 所 有 的维 的 饲 养 细 节 问 题 , 如 要 经 常 清 洗 饮
生素制剂都经过特殊加工处理或包被。
水 器 ,器 内累积 的污 垢 要用 布 或 刷
例如,制成稳定的化合物或利用稳定物 子彻底 刷净 ,再 用百毒灭等 消毒水浸 质包被等。为了满足不同使用的要求, 泡2  ̄3 分钟 。水池 或水桶要 定期清 0 0 在 剂型 上还 有粉 剂 、油剂 、水溶 性制 洗 、消毒 ,水 管在出鸡完毕 后也 要彻 剂等。此外,商品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还有各种不 同规格含量的产 品,可归纳为三 底地 把管 内的水垢、青苔通净 ;料桶
饲料防霉剂应用合集

饲料防霉剂应用合集饲料防霉剂应用研究刘洪瑜王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饲料及其原料在保存的时候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霉变。
霉变饲料的营养价值会降低,采食霉变饲料会给畜禽带来很大的危害。
本文着重论述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和作用机理、常用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效果和用量、饲料防霉剂在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饲料防霉剂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饲料防霉剂霉变饲料防霉剂是随着畜牧业与饲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也就相应发展。
饲料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饲料生产的商品化。
大量的饲料成品以及原料处于生产、储存、销售的流通过程中。
在此过程中,饲料及其原料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而造成饲料霉变。
全世界每年因此而损失的粮食和饲料约占总产量的10%左右。
因此控制饲料霉变是保证饲料品质以及动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控制饲料霉变中常用的就是防霉剂。
饲料发霉的原因及其危害饲料发霉的原因引起饲料发霉的霉菌种类繁多,但主要的霉菌种类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等。
霉菌及其孢子无处不在,周围环境中、空气、水中都有霉菌的存在。
饲料原料在生产、收获以及运输的过程中都会被霉菌粘染。
霉菌生长以及繁殖所需的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无疑,饲料原料是霉菌生长的最佳载体。
在温度高于7~C以及相对湿度高于75%时,霉菌就开始生长繁殖。
饲料发霉的危害饲料发霉引起饲料变质。
霉菌可破坏饲料蛋白质,使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饲料蛋白质品质下降,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
同时霉菌生长消耗维生素,使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减少30%左右。
发霉饲料的适口性变坏,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且引起发霉的霉菌毒素能够导致动物中毒,破坏动物的免疫机能。
严重霉变的饲料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
动物采食霉变饲料会导致动物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饲料防霉剂添加的时机以及注意问题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C即可发芽生长,在24~32~C生长最快,当温度高于49"C 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
配合饲料的贮藏方法

配合饲料的贮藏方法饲料技i术有0.01%~0.05%的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聚烯烃树酯膜可以使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慢慢蒸发,渗透进饲料中,不仅能防止饲料发霉,还具有芳香气味,增加饲料的适I:1性.(六)药剂防霉霉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粮食在收获过程中,饲料在正常处理和贮藏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霉菌的污染,而一旦环境条件合适,霉菌就可以大肆繁殖.因此,无论何种饲料,只要含水量超过13%,且饲料贮存2周以上,都应在贮藏前添加防霉剂.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防霉剂.1.丙酸(丙酸钠):丙酸本身含有一定能量,能促进食欲,提高饲料效率5%.配合饲料添加用量为0.1%~0.2%,动物性饲料中添加用量为0.5%~1.5%.一2.山梨酸:是高效无毒的防霉剂,通常pH值在5~6范围内使用,添加用量为0.15%.5.露保细盐:主要成分是丙酸盐类.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用量为0.25%~0.4%,在动物性饲料中添加用量为0.35%~0.4%,添加至1.5%时,可防止沙门氏菌危害畜禽.'4,抗氧喹:又叫山道喹,具有抗氧,防霉的双重作用.添加用量为0.025%~0.05%.5.柠檬酸:可做防腐剂,又是抗氧化的增效剂.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用量为0.5%.6.克霉灵:可视饲料的含水量及环境湿度酌情添加,一般每吨饲料用量为300~700克.7.除霉净:高效,低毒,广谱,一般添加用量为0.1%~0.2%.8.双乙酸钠:安全无毒,无残留,成本低,抑菌效果好.添加用量为0.6%.9,富马酸二甲酯'高效广谱,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特别明显.适用范围广,适宜温度及pH值广,可改善饲料适I:1性,提高饲料利用率. 饲料含水量在14%以下时,每千克饲料添加用量为250~500毫克,饲料含水量在15%以上时,每千克饲料添加用量为500~800毫克.(山东省沂水县第二职业中专邮编: 276400)高温季节怎样保存鱼粉配曼贮藏方法郑卫东鱼粉是畜禽较好的蛋白质补充饲料.但它在高温下容易变质.因此,夏秋季节鱼粉保管十分重要.其方法有:1.高温季节购买鱼粉不要过多,根据畜禽数量的多少确定购买数量,最好不要让鱼粉贮放15天以上.2.鱼粉应放于干燥处,底部可垫些干燥的木板,以免受潮腐变.3.鱼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鱼油),当温度较高时,鱼油易被氧化成过氧化物,醛,酮等化学物质,从而失去使用价值.因此贮存鱼粉的地方要通风透气,还要避免El光照射. 4.贮存鱼粉的场地要清洁卫生,防止鱼粉中生长鲣节虫,一旦发现鱼粉中有虫,应立即用药熏杀.5.如果购买的鱼粉过多,短时间用不完,需长期贮存时,可在鱼粉中放些大蒜.方法是:将蒜皮剥掉,压扁,用刀切碎后掺入鱼粉中即可.6.把鱼粉放入缸内或麻袋里,每50千克鱼粉上面放0.5千克干海带,然后封上盖或把口扎紧,待10 天后取出海带,放到太阳下晒干,然后再把海带放回鱼粉中,并依次循环使用.这样,可使鱼粉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干燥,新鲜而不发霉.(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邮编: 271500)刘迎春配合饲料的营养价值远高于单一饲料,对贮藏的条件和管理的要求相应较高,配合饲料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内容和料型的不同,贮藏要求的条件也不同,受水分,温度,湿度,虫害鼠害和微生物等危害的程度也不一样.配合饲料最好按定单加工生产,以缩短在加工厂贮存的时间t养殖场(户)则应根据所需种类和饲养动物一定时间的需求量进行采购,以减少因过期或贮藏时间过长及管理上的疏漏, 造成饲料养分损失,病菌污染,虫蛀,鼠害等问题.1.全价颗粒饲料:因用蒸气调质或加水挤压而成,能杀死大部分oo_7一措一善季羹≥饲料原料贮藏注意啥,鬃一2—日_■日目戳黼鼙刘学恩,藤饕(一)时间过长易腐败变质,提用.要想延长保存时间,应将其晒则饲喂后会引起动物中毒.嚣前做好预防干后贮藏.另外,豆腐渣中含有抗3.甜菜叶,白菜等饲用青料,如豢1.玉米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胰蛋白酶,可产生致甲状腺肿物果堆积保存时间过长,方法不当,其霾肪酸,加工成粉状后,容易腐败变质,皂素和血凝集素等不良物质,中的硝酸盐会转变为亚硝酸盐,动质,不能长久贮存;若想长期保存,影响其适口性和消化率,不宜生物采食后会发生亚硝酸盐中毒而致应尽量以原粮的形式贮藏.用,必须煮熟后使用.死.因此,这类饲料不宜大垛长时嚣2.米糠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二)产生有毒物质,慎重处理间堆积保存,饲喂时用量不宜太多.肪酸,容易因氧化而腐败,应新鲜使用4.三叶草,南瓜秧因保存不当使用.1.马铃薯(土豆)保存不当会发生霉变或因霜冻枯萎后,其中的3.花生饼,蚕蛹,肉粉,肉骨粉,发芽,在其青绿色的皮上,芽眼和氰苷配糖体会转化成为有较强毒性霪鱼粉等蛋白质饲料,因含有较多的芽苗中,都含有较多的龙葵素,这的氢氰酸,造成严重毒害.因此,这脂肪,夏秋季节易腐败变质,也不耐是一种有毒物质,能引起家畜胃肠类饲料也应妥善保存.贮藏,必须新鲜使用.尤其是花生饼炎.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将青5.阴雨季节,青干草常常因寄最容易寄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皮削掉,将芽苗和发绿的芽眼挖生曲霉菌而发霉变质,动物采食毒素,既能危害动物,又会通过畜产掉,将马铃薯进行蒸煮可以降低其时,会因吸入霉菌孢子而致曲霉菌品如牛乳影响人类的健康,有诱发毒性,但蒸煮后的残液应该倒掉.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雨癌症的危险.蚕蛹,肉粉,肉骨粉,2.甘薯(地瓜)保存不好会腐季来临前,要注意翻晒草料,清理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如果保存不当,烂.一般情况下,因气温过低造成料仓,不得使用寄生霉菌的草料.极易被肉毒梭菌和沙门氏菌污染,腐烂的可以继续使用,因气温过高(三)营养成分丧失.适口性变动物采食后会引起细菌毒素中毒.造成腐烂的,常发苦,发涩,不宜差.特别注意调控因为稳定性不4.豆腐渣,粉渣含水量很大,在再做饲料使用.对因染有黑斑病而好,大部分饲料在经过长时间保存夏秋季容易发酵变质,须新鲜使造成腐烂的甘薯,应坚决剔除,否后,都会丧失一部分维生素,因此,微生物和害虫,且间隙大,含水量贮藏时对温度,湿度,密封性要求理,一些饲料添加剂也不能长期保低于12%,故贮藏性能较好,只要更严.贮藏时间不超过30天.存,如在25℃环境中保存2年,维做好防潮,通风,避光贮藏,短期4.添加剂复合预混料:品种繁生素B添加剂会丧失10%,维生素内不会霉变.生产后的贮藏时间不多,一般由维生素,微量元素,氨B添加剂会丧失5%;在35℃环境要超过1个月.基酸,矿物质,抗生素和抗氧化剂中保存2年,维生素B添加剂会丧2.全价粉状饲粹表面积大,孔等组成,水分通常在7%以下,一般失25%,维生素B,添加剂会丧失隙间小,导热性差,容易反潮,脂不存在被霉菌污染的问题,但许多60%.所以,这些饲料添加剂要尽量肪和微生物接触空气多,易被氧化矿物盐能促使维生素分解,保质期现购现用.和霉变,因此,此种饲料须严密包按要求夏季为3个月,其他季节为萝保存到春季,会因为水分装,与颗粒料相比,对防潮要求更5~6个月.养殖场(户)最好按每丧失或抽薹而空心,适口性变差.高,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2周.月用量进行采购,尽量减少维生素因此,春季要加大萝保存场所的3.浓缩饲料:富含蛋白质,特在贮存过程中的损失.(山东省青湿度,对已空心的萝要适当切细性与粉状全价配合饲料相似,其用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邮编:后饲喂.(山东省莒县城阳兽医站量只占全价配合饲料的15%~50%,2661O0)邮编:276500)。
饲料防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饲料防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饲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因微生物的繁殖而发生腐败霉变,产生毒素,进而降低饲料的品质,影响动物的适口性,甚至可引起畜禽中毒死亡。
防止饲料霉变有多种方法,如辐射灭菌、使用防霉包装袋、化学消毒和控制真菌遗传密码等,其中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防霉剂。
1 防霉剂的特点及品种简介对饲料防霉剂的要求是既能抑制霉菌生长,又要无毒,同时不影响动物的适口性。
因此,作为饲料防霉剂,必须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效果;二是pH值低,能在低水分的饲料中释放出来;三是使用时操作方便安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有效添加量不影响动物健康及饲料的适口性。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有机酸。
如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脱氢醋酸和富马酸等;第二类为有机酸盐及其酯,如丙酸盐、山梨酸钠(钾)、苯甲酸钠和富马酸二甲酯等;第三类为复合防霉剂。
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有机酸盐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且必须在有一定的水分与合适的pH值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腐蚀性小;复合防霉剂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是饲用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2 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及抑菌方式饲料霉变是霉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破坏营养的结果。
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未电离分子的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细胞内的酶,使霉菌中的酶蛋白失去活性而不能参与催化,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和毒素的产生,从而保护饲料的品质。
防霉剂抑菌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靠缓释熏蒸作用。
这类产品的制成是采用载体吸附技术,工艺设备复杂,靠熏蒸作用抑菌,对饲料产品包装密封要求严格;二是靠触杀灭菌。
其挥发性不强,对产品包装密封要求不严。
3 使用防霉剂应注意的问题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并非一成不变,即使使用同一品种、同一剂量的防霉剂,在不同类型的饲料中使用也有一定的差异。
因而在使用防霉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饲料的pH值不同的防霉剂抑菌作用的最适pH值范围不同,如苯甲酸的最适pH值为2.5~4.0,在5.5以上对很多霉菌无作用;山梨酸可在5~6以内使用;丙酸的最适pH值在4.0以下;富马酸二甲酯为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用防霉剂的选择
饲料霉变引起的饲料浪费是世界性难题。
农作物在田间、收获、加工、储存过程中都可感染霉菌。
霉菌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称,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体的真菌,统称为霉菌。
因其种类繁多(一般泛指毛霉、根霉、毛壳霉、曲霉、青霉和镰刀霉菌属等真菌〕、生长性强(温度在-5~60℃,相对湿度80%以上都可以生长)繁殖力强等,给饲料的贮存带来了诸多不利。
作为预防霉变的重要措施之一,防霉剂的选用非常重要。
但目前市场上防霉剂种类繁多,适用范围及防霉效果不尽相同,如使用不当还会引起中毒现象,如何选用合适的防霉剂是在实际生产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饲料中常用防霉剂的机理,以供广大饲料工作者参考。
一、常用防霉剂及作用机理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主要为有机酸、有机酸盐类及有机酸或有机酸盐与特殊的载体结合制成的复合防霉剂。
1、丙酸及其盐类
丙酸: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
带有乙醇味,是应用最早、最广的防霉剂之一。
目前市场上用的万路保(含丙酸50%)等主要成分均为丙酸。
丙酸作为挥发性液体,在饲料贮存中可挥发产生丙酸气体,与饲料表面充分接触,具有熏蒸作用,抑菌均匀,效果好。
对饲料混合均匀度要求不高,有效用量低,见效快。
对好气性芽孢杆菌、黄曲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缺点是,热稳定性不好,80℃制粒过程中挥发量达40%,用于制粒时损失大;在贮存过程中损失快,药效持力短,不利于长期保存。
丙酸盐:白色颗粒或粉末,无臭或稍有异臭味,溶于水。
主要有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钾和丙酸铵等。
目前市场上的露保细盐( 含丙酸钙99%) ,该类防霉剂抑菌效果不如丙酸,且用量大,但挥发性小、耐高温、腐蚀性低、刺激性小,适合持久储存。
饲料中的用量一般
在0.2-0.3%。
丙酸与丙酸盐复合型防霉剂:主要由丙酸和一种或多种丙酸盐组成的防霉剂,即保持甚至增进了有机酸原有的抑霉作用,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防霉效果更好,用量减少。
2、山梨酸及其盐
山梨酸又名2,4一己二酸,为化学合成品,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针状结晶,无臭或少有刺激性气味,溶于水,其盐为无色或白色鳞片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在空气中不稳定。
对霉菌、酵母菌、好气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乳酸菌几乎无效,缺点是防霉效果受pH值的影响,pH值>7.5时,几乎无抑菌作用。
3、苯甲酸及其盐
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白色鳞片状结晶粉末,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防霉剂品种之一。
和丙酸同属于酸性防霉剂,可有效的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是苯甲酸只能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当pH值>4时防霉作用明显下降,添加量一般为0.1%~0.3%。
4、对羟基苯甲酸酯
俗称尼泊金酶,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的粉末。
对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防霉效果优于苯甲酸类。
在体内不蓄积,分解成其它有机酸被利用,目前添加量0.01~0.25g/kg。
缺点是抑霉谱窄,产品价格高,水溶性差。
5、脱氧乙酸
无色、无臭或略带酸味,难溶于水,热稳定性好,但毒性大。
对酵母菌、霉菌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
以上有机酸防霉剂存在的问题是抗菌谱较窄,用量较大价格相对提高,对防霉条件要求严格,部分有
机酸还会影响饲料养分;有较大腐蚀性和刺激性。
饲喂动物有残留。
因此被部分国家和地区限用或禁用。
6、富马酸及其酯
富马酸又称延胡索酸,为白色结晶物或粉末,具有水果酸香味,在空气中稳定。
富马酸酯类包括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等,其中以富马酸二甲酯防霉效果最好。
一般用量在0.2%左右,据齐德生( 2002年) 报道,富马酸二甲酯在高水分饲料中防霉效果不佳,随饲料水分增大( 超过15%),其用量需要增加,效果下降,同时对人的皮肤及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不适于作雏鸡及鱼虾的防霉剂。
7、双乙酸钠(SDA)
为白色易吸湿性晶体,略带醋酸味,对真菌、霉菌、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研究还表明SDA有很好的增重效果,能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可调节pH值,提高蛋白质利用率,促进体脂肪的合成等(任培桃等,1998;吴培群等,1997)。
缺点是当饲料霉变时或双乙酸钠达不到完全抑菌时,它本身可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反而促进了霉菌的生长。
8、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是由浙江大学和绍兴制药厂共同研制而成,是从我国广东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A-94产生的一种多烯大环内脂类抗真菌抗生素。
据邹晓庭等(1997)报道,制霉菌素可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生长,且在抑制黄曲霉和毛霉的效果上优于霉敌(主要成为丙酸盐类)。
对于抗生素类药物来说,制霉菌素的药残留及耐药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9、二氧化氯(chlorime dioxdle)
二氧化氯是在水果、蔬菜中应用较广的保鲜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研究较少。
李宗军(1999)研究认为二氧化氮在20~30℃、相对湿度80%~90%、塑料薄膜的条件下,0.1%的用量加到含水量14%以下的饲料中,可延长保存期3个月以上。
另外二氧化氯对米曲霉和黑曲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但在饲料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未来防霉剂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FAO/WHO对的要求,防霉剂应具备:①防霉剂添加应很小,无毒性和无刺激性;②能溶解达到有效浓度;③性质稳定、贮存时不发生变化、也不与饲料或其它成分起反应;④无异味、臭味;⑤有较广的抑菌谱。
总的来说,未来防霉剂的研究和开发要本着饲料因素影响小、用量小,对饲料水分及酸度要求不严格,无腐蚀性和刺激性,充分发挥各防霉剂的优势、联合增效,朝着优质、高效、低成本且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