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库的出入口设计说明

汽车库的出入口设计说明
汽车库的出入口设计说明

汽车库的出入口设计说明

1. 出入口数量及布置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规范如下:

6.0.10条:“两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6.0.11条:“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

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规范如下:

3.2.4 条:“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各汽车出入

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3.2.7 条:“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3.2.8 条:“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3.2.9 条:“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

本车库设计容量为150台,属于中型地下汽车库,东面为政府办公大楼应设一个人员出入口,车辆进出口应该不少于两个,根据地形条件,考虑与次要道路干线的衔接,以及车辆右转进出地下车库的需要,设置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均为单向双行。入口设在北侧,连接车库一层平面和道路支线,出口设在南侧连接三层平面和道路支线。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净距为50m

2. 坡道参数设计

1)坡道宽度设置:

依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6.0.9条:“汽车疏散坡道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

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3.2.4条:“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各汽车出入

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

不应小于5m ;

4.1.6条:“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

道,其最小净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坡道最小

宽度表

4.1.12条:“当坡道横向内、外两侧如无墙时,应设护栏和道牙,单行道的道牙宽度不应小于0.3m。双行道中宜设宽度不应小于0.6m的道牙,道牙的高度不应小于0.15m。”

4.1.14条:“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3.50 m,双车

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汽车库出入口处当为城市道路时,其与道路规划红线及通视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3.2.8条规定,并宜于出入口上方设防坠落物措施。”

本地下停车场坡道设置为单向双行,并限定小型车为服务对象,车道最小宽度5.5m,道中设隔路道牙0.3m,两侧设边道牙各0.15m,结合防火规范规定最小宽度7m设计坡道宽度为7m其中隔路道牙0.6m,边道牙0.3m x2,隔路道牙两侧车道宽各3.0m。

2)坡道纵坡及局部长度确定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如下:

3.2.5条:“公用汽车库的库址,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m长度可按办理出入手续时需停留车辆的数量确定。但不应小于2辆,每辆车候车道长度应按5m计算。”

4.1.7条:“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纵向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直钱坡道曲线坡道

百分比(%〉比值(高』长〉百分比(%〉比值(高< 长〉微型车小型车15 1 * 6.6712 1 * 8*3轩型车岛3 1 *7.50

101?10中型车12l t&8

大型容车

101* 1081?12 5培!货车

姣接客车绞接货车3 1 ?12.561U&7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4.1.8条:“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寸,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

4.1.13条:“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汽车库内室内最小净高表

车型最小净高(m

微型车、小型车 2.20

轻型车 2.80

中、大型、绞接客车 3.40

中、大型、绞接货车 4.20

注: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

需空间。

入口设计:

由于限定小型车为服务对象,考虑到行车舒适,取坡道纵坡坡度12%由于

最大纵坡大于10%依据规范设置缓坡段,并取其坡度6%停车库内净高大于

2.2m,取3m库顶距地平面1.3m,并设置300mm高挡水段,坡道总垂直升降

3+1.3+0.3=4.6m,缓坡段水平长度取4m垂直升降0.24m,则坡度为12%勺正常坡段水平长度为:(4.6-0.24 X 2) - 12%- 34.3m。并在坡道底设置长度为10m的水平段作为候车道。坡道总水平投影长度为:4X 2+34.3+10=52.3m。

确定口部长度:设计坡道通车道垂直高度3m则口部长度为:47.3-5-4-

(4.6-3-4 X 6% - 12%=26.97m

出口设计:

出口底面距库顶距离为 3.9+0.3=4.2m。则出口坡道总垂直升降高度为:

4.2+1.3+0.3=

5.8m,缓坡段水平长度取4m,垂直升降0.24m,则坡度为12%勺正常坡段水平长度为:(5.8-2 X 0.24 ) /12%=44.33m坡底设长10m的水平段坡道, 总水平投影长度为:4 X 2+44.33+10=62.33m.

出入口处设计为读卡式自动控制,依规范应设置候车道,小型车设计车长

4.9m小于5m,故设长10m的候车道,其横向设计同纵坡道。

所有坡道横向由中线向两侧降低,坡度1%便于排水。

3. 相关设施、设备

1) 入口自动控制设备

出入口处设计为读卡式自动控制,读卡器分别设于两车道左侧,挡车杆与缓坡相隔100mm 读卡器与挡车杆间隔3m,读卡器向外3m设置减速带,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2.14条:“地下汽车库在出入地面的坡道端应设置与坡道同宽的截流水沟和耐轮压的金属沟盖及闭合的挡水槛。”所以于减速带外侧设置与车道同宽排水沟。

2) 顶棚

为防止坡道积雪并致使表面结冰影响车库正常使用及行车安全,于出入口处

分别设置顶棚,顶棚边缘距离挡水段水平间隔1m外边缘距地面竖直距离3m。

介于保障行车视线,自然采光,驾驶员心理考虑,顶棚采用60厚米色光面

花岗岩压顶,见出入口详图。

3 )防滑设施

出于坡道的防滑考虑,坡道表面拟采用符合防火规范的无溶剂型焦油改性环氧砂浆防滑耐磨面层,其面层厚度5?8mm

4. 人员疏散口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3.1条:“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0m。”

5.3.12条:“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平面上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om,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置1 个疏散门;

5.3.14条:“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

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1.1m;

5.3.17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0.75m;

5.3.2条:“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

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7.4.11条:“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

室,不应设置卷帘门。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甲级常开防火门。”;

7.4.12条:“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741条:“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742条:“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

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3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4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它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743条:“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

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748条:“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

依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3.0.3条:“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6.0.2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小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6.0.2.1 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

6.0.2.2 W类汽车库。”

6.0.3条:“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

向疏散方向开启。地下汽车库和高层汽车库以及设在高层建筑裙房内的汽车库,其楼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 1.1m。”

6.0.5条:“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

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或设在建筑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点至室外出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在办公楼东面设置两个人员出入口,南北各一个。最远工作地点距出口距离为60m,满足要求。由于车库人员做多应在150人左右,南面楼梯设计梯段宽度为1.8m,可同时供3股人流通行。采用直跑双跑楼梯。出口距地面垂直距离为3.9+0.3+1.3=5.5m,设计踏步高为175mm则踏步数为2750/175=15.7,取踏步数为16,则踏步高为2750/16=171.87mm取172m>踏步深取260mm则梯段长度为(16-1 )x 260=3900mm设计平台深度2m,则楼梯总水平长度为 2 X

3900+2000=9800mm上行和下行之间设护栏隔开,宽120mm

北面楼梯也为直跑双跑式楼梯,一层距地面的垂直高度为2.5+0.3+1.3=4.1m。设计踏步高为160mm 则踏步数为4100/ (2X 160) =12.8。取踏步数为12,则踏步高应为

2050/12=170.8mm取踏步高171mm踏步深取为

260mm则梯段长度为(12-1 )x 260=2860mm中间平台长度取2000mm水平总长度应为

2X2860+2000=7720m。取梯段宽为1800mm

5. 汽车库周边设计

引道

出口处外边缘距离支干道20m设计出口引道为内径10m宽8m的半圆环引道。

入口处中线距离支干道112m候车道外缘距离障碍物20m障碍物与候车道夹角113°,拟采用内径43m宽8m弧形道与道路相接,经由长75.7m,宽8m 与障碍物外缘平行的直车道后通过内径22.1m,宽8m的弧形道接入候车道。

所有直线引道设1%横向坡度便于排水,环形车道设置外径超高3%

引道在两侧设置边道牙,道中用分割线分开,不设置中道牙。

2)绿化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及布置方法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

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

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设计要点

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建筑以及大跨空间、多层地下结构的出现,在目前住宅小区建设以及大型公建项目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面积可达总竣工建筑面积的10%。大底盘高层建筑由于上部结构塔楼相对大底盘地下结构刚度大,荷载不均匀,基底反力不均匀,基础底板的均匀变形,设计不当会引起基础开裂。除此,之外,大底盘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还有一些关键设计需要重点关注。 一、大底盘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类型及设计要点说明 根据地下室层数及地下室与主楼连接方式通常可分为5种结构类型,我们以地下车库结构为例说明,即与主楼断开单层地下车库、与主楼断开双层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单层地下车库、与主楼相连双层地下车库、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大平台式车库五种。 (1)与主楼断开单层车库 一种是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另一种是车库和主楼各为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设计时应注意车库埋深大于主楼基础埋深时,应尽量使主楼外墙与车库外墙净距增加。如无条件时,车库与主楼间应设有效支护,并交代先施工车库后施工主楼,车库基坑开挖时不应使主楼基底土受到扰动。【7度设防】车库一般为丙类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1]。 7度Ⅰ、Ⅱ类场地丙类建筑不需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中柱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 0.2%。 (2)与主楼断开双层车库 一种是车库与主楼完全脱开,仅以通道相连。另一种车库和主楼各位单体,结构计算相对简单。车库自重远不足以抗浮,车库底板配筋基本由水浮力控制。设计时应注意在设计前摸清主楼边界与车库边界关系。确定主楼基础埋深时,应考虑主楼与车库边界距离,保证施工的可行性。注明基础施工顺序: 先车库后主楼。

(3)与主楼相连单层车库 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设计时应注意嵌固部位设在主楼地下室顶板时,应注意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高差不能太大(最好≤ 0.8m)。嵌固部位设在基底时,上部结构应按多塔模型复核构件配筋。车库柱配筋应考虑 0.2Q0剪力调整。主楼顶板与车库顶板间应设加腋,便于传递地震力。主楼相关范围内抗震等级应同主楼抗震等级。 (4)与主楼相连双层车库 双层车库与多栋主楼相连形成大底盘。 (5)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大平台式车库 主要特点: 车库分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地上车库周边一般设置沿街商铺。小区景观设在地上车库顶板上。主楼范围在地下、地上一层、大平台均有入口大堂。主楼范围在大平台处底部架空。设计时为避免地面二层以上形成多塔结构,大平台层应合理分缝,避开景观水池、避开小区变用户变、防止塔楼偏置。主楼剪力墙布置应充分考虑架空层及大堂的效果。±0.0处楼板无覆土且不设缝形成超长结构,应采取防裂措施。 二、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设计要点 1、嵌固部位的位置与地下室抗震等级的关联 主楼± 0.0结构板作为嵌固部位时,主楼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具体条文参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

机械停车库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械式停车库(场)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停车库(场)。 2.0.2地下机械停车库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2.0.3独立机械式停车库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2.0.4附建机械式停车库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2.0.5机械式停车设备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2.0.6停车位parking place 停车库(停车设备)中车辆最终停放的位置。 2.0.7转台turntable 通过回转动作,改变所载车辆纵轴方向的机械设备。 2.0.8车辆升降机vehicle lift 依靠升降机械,改变车辆停放高度的机械设备。 3一般规定 3.0.1停车库的规划、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与建筑配套建设的停车库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3.0.2停车库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建库地点的交通环境情况来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3.0.3停车库及其停车设备的类别应根据所需停车位数量、交通和环境情况、建筑物的规模和布局以及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空间等具体条件进行选择和设计。 3.0.4停车设备的类别见附录A 3.0.5常用停车设备适停车辆的外轮廓尺寸和质量见表3.0.5 3.0.6停车库宜配置1/4或以上机械式停车位总数的适停车辆为中型车 以上的停车设备。 3.0.7典型停车设备的单车最大进(出)时间均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3.0.8公共停车库的全部车辆连续出库时间或全部车辆连续入库时间均不应大于2h。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设计资料2006-10-08 22:23:15 阅读2896 评论7 字号:大中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garage, Motor repair shop and parking area GB50067-9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8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1]290号文的要求,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 修订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为强制性 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八年五月一日起施行。原《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J67-84)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市消防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七年十月五日 1 总则 34.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火灾对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34.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以下统称车库防火设计,不适用于消防站的车库防火设计。 34.1.0.3 车库的防火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4.1.0.4 车库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 术语 34.2.0.1. 汽车库garage 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筑物。 34.2.0.2修车库motor repair shop 保养、修理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建(构)筑物。 34.2.0.3 停车场parking area 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等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 34.2.0.4 地下汽车库under ground garage 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34.2.0.5 高层汽车库high rise garage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汽车库或设在高层建筑内地面以上楼层的汽车

地下车库设计要点实用

地下车库设计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组成:a.明确建设单位对地下车库的各项指标要求,如层高、覆土厚度(是否包括建筑面层做法)、窗井、通风口、设备机房的位置个数b.明确政府规定性指标的要求如,车位数、各种地下的设备用房(换热站、变配电室、消防水池、泵房、消防控制室、中水处理等)、人防面积c.车库方案细部设计如下: 1.是否设人防: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如果投资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小区的地下车库是设计有人防设施的,而有的则没有 2.确定规模:通常我们设计的车库属于“中型”【51~300辆】,有时也会有大型【301~500辆】的地下汽车库,即: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若车库结构顶板比室外地坪高出1米则需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 3.确定坡道: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若要满足2个出入口的规范要求也可以做一个双车道一个单车道、或2个单车道单进单出)大型汽车库汽车库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若车库为结构2层总停车数辆超过500辆但负二层不超500辆时,负一层至室外设3个口,负二层至负一层设2个口即可。)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0m】。规范又规定:

机械停车规范.

机械式停车库(场)设计规程 1.总则 1.0.1为使机械式停车库(场)(以下简称停车库)的设计符合相关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和城市交通等的管理要求,特别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停车库设计。扩建或改建的停车库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停车库配置的停车设备,其安全和性能均应符合该设备现行的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定。 1.0.4停车库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方便高效,并符合城市规划、交通、消防和环保以及停车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要求。 1.0.5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应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 1.0.6停车库及其各项配套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本市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机械式停车库(场)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lot) 采用机械式停车设备存取停放车辆的停车库(场)。 2.0.2地下机械停车库 underground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库内地坪面低于库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停车库净高一般的机械式停车库。 2.0.3独立机械式停车库 in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单独设置的不依附于别的建筑物的机械式停车库。 2.0.4附建机械式停车库 dependent mechanical parking garage 附建于建筑物或包含在建筑物内的机械式停车库。 2.0.5机械式停车设备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利用机械方法,将车辆作垂直、横向、纵向搬运,达到存放和取出车辆目的所使用的集机、电、仪一体化的全套设备。 2.0.6停车位 parking place 停车库(停车设备)中车辆最终停放的位置。 2.0.7转台 turntable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得汽车坡道,就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与室内,地上与地下得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得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得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得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得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得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与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就是相切得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得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得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得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得坡道设缓坡,就是为了防止汽车得车头、车尾与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就是与它相连接得正常坡度得1/2(6%~7、5%),而不就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就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就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得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得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就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得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

【地下车库+人防】设计要点+方法

一、地下车库设计要点 人防结合 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如果投资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小区的地下车库是设计有人防设施的,而有的则没有。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车库规模 通常我们设计的车库属于“中型”(51~300辆),有时也会有大型(301~500辆)的地下汽车库,即: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汽车坡道 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车坡道就设计为4米或7米。 常规数据 汽车转弯半径按6米设计,此为小型车转弯半径。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 应:>2.20米(微型车、小型车)。我们通常的车库以微型、小型车库。 防火设计 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汽车库为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翻倍。

立体车库技术参数及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项目概述 招标设备名称: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停车数量:机械停车位74 个,设备层数、容车规格及车位数如下: 1.2.1两层升降横移机械式停车设备,车位数68 个 容车规格:≤长50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长45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1.2.2两层简易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暂定车位数6 个(3套) 容车规格:≤长50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长4500mm×宽1900mm×高1550mm,2000kg; 车位数为固定车位数,投标人按照固定车位数及容车规格进行投标。 驱动提升方式:电机驱动+链条提升,一机一板 容车种类:轿车 供电:双路供电,三相380V,50HZ 2.招标范围 宿迁凤凰文化广场项目所需机械式停车设备全部设备、材料、随机备品配件及专用工具,运抵买方工地现场,负责安装、调试,直至买、卖双方及买方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共同验收合格,获得质量监督部门发给的验收合格证,交付买方使用,即交钥匙工程。 1. 机械立体车库设备深化设计内容: 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含设计说明书、平立剖结构图,设备清单、性能特点说明及有关样本资料等。 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系统的全套安装施工方案,操作说明书及投标人认为必须提供的其他资料。 中标后配合并协同主体设计单位完成机械立体车库设备的土建、消防、照明、通风、排水等专业的工程设计,并对各专业的设计施工图会签确认,若有预留预埋项目应提前向招标人和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实施时须派人员来场协助指导及预留预埋项目验收。 2.所有机电设备、材料的供应: 包括金属结构,如钢架、车台、横移导轨等;存取车操作面板及相应辅助设备;传动原件:所选马达应运转平稳、噪音小,且应附刹车装置;动力配电系统设备:设备所需电控箱、各类行程开关、电缆、桥架等(招标人负责至立体车库每个控制区控制点,控制点的下端配置及内部相应的开关配置、线路、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样本

目录 总则 (3) 第1章地下汽车库 (4) 1.1 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平面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出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通道与柱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车位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设备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其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剖面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层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覆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人防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分项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坡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人行出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集水井、排水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 采光井、通风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 构造 (14)

地下停车库设计要点

地下车库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 地下车库建造已经是现代城市地产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几乎每个住宅项目都要进行地下车库的设计。而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劣与否直接决定了前期的建设成本投入和后期的使用和安全。这里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和总结工作实践经验的方式整理了住宅地下车库设计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地下车库;车位;层高;防火;通风排烟 引言: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用地已十分紧缺,城市停车立体化已然成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而在城市停车立体化体系中最让人们认可的莫过于地下停车。然而,地下停车相对于地上停车而言,其建设成本更高,结构更加复杂,火灾危险系数更大,因此地下车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地下车库的总平面布置、地下车库出入口、柱网及车位车道、层高、采光通风、防排水、通风排烟、防火和疏散等来进行阐述。希望以此来指导地下车库的设计,同时减少建设成本,提高地下车库的使用方便性和安全性。 正文: 1、总平面布置 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库总平面设计不同于地面停车场设计,影响地下停车库总平面布置的限制性因素往往更多的是住宅的结构体系(如核心筒剪力墙)的影响。 为满足容积率、建筑密度、退距和空间品质及使用的基本要求,住宅结构体系往往会将地下停车库划分的零零碎碎,停车效益极差,使用也不方便,尤其是高层住宅结构体系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设计构思初期就应结合总体布局和周围坏境综合考虑地下车库的总平面布置。根据停车容量越大停车效率越高的特点,有必要将停车空间尽可能的集中布置。 具体做法如下: (1)、住宅楼尽量沿基地周边布置,留出集中停车空间。 (2)、住宅楼多栋组合布置。 (3)、优化住宅结构体系,使其与地下室柱网相匹配。 另外地下停车库总平面的布置还必须兼顾结构安全、场地高差、住区使用方便以及对住区环境干扰的影响。

机械式停车场(库)建设规范(北京)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机械式停车场(库)建设规范 Mechanical Parking(garage)building norm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0年4月14日)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机械式停车场(库)的设备分类、适停汽车尺寸及质量 (4) 5 机械式停车场(库)的建设规模及项目构成 (5) 6 机械式停车场(库)的选址原则与总平面布置 (6) 7 建筑标准与工程设计 (7) 8 建筑设备 (10) 9 交通工程设施 (11) 10 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 (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起草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停车行业协会、北京市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北京万象国纪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顺恒达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紫光百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汇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西子石川岛停车设备有限公司,山东莱钢泰达车库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殿东、金朝志、李响、刘鹏、马景山、沈鸿生、许竞、闫维庆、翟凯鸿、张军、张瑞锋、程琪、张迎星、崔勇健、向志远。

汽车停车库设计规范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主编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8年9月1日 1 总则 1.0.1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1.0.3 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 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表1.0.4汽车库建筑分类 规模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停车数(辆)>500 301~500 51~300 <50 注:此分类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坡道式汽车库及升 降机式汽车库,并不适用其他机械式汽车库。 1.0.5 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汽车库(Garage) 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0.2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 turn radius of 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2.0.3 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0.4 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 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2.0.5 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 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25%的汽车库。 2.0.6 缓坡段(Transition slope)

简述地下车库的平面设计

简述地下车库的平面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2T14:24:11.87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作者:曹时庆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居民的私家汽车的快速递增,地下停车库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何应用新技术,如何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东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居民的私家汽车的快速递增,地下停车库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何应用新技术,如何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关键词: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地下车库坡道;建筑设计 引言 地下车库按建筑空间分类,有单建式及附建式两种类型。单建式地下车库在地面之上除少量汽车出入口、采光、通风设施外,没有其它建筑物。单建式地下车库建筑覆土之后,地面仍为开敞空间,对于地面的景观环境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单建式地下车库结构柱网尺寸的布置仅考虑汽车空间尺寸要求,故技术处理较容易实现。附建式地下车库是在地上建筑物下布置地下车库,地上建筑物的结构要求及其它设备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附建式地下车库的设计,使得建筑设计难度增大,尤其对建筑内的地下车库更是如此。 一、地下车库柱网的布置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柱网的布置对车库的停车效率是很关键的,两者几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布置柱网时必须考虑到尽量增大车库内有效停车面积,减少因柱产生的空间浪费,在相同的车库面积中柱越多,减少的停车位越多,若两柱间由停两辆车改为停三辆车时,由于柱距加大,柱子减少,可多停约5%的车,即每停20辆车可增加一辆车的面积,所以当车库规模较大时,应按每柱距间停放3辆车考虑。当然,在柱距增加停更多辆车时,由于柱截面与梁高、层高均增加,反而使土建造价增加,因此地下车库以每柱距停3辆车较合适,且结构较经济合理,柱网尺寸在8.2米左右,可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结构的经济跨度值。 现在多数设计的车位尺寸是2500x5200,根据这一尺寸,在纵向靠墙的位置,因规定车墙间的间距是500,横向车之间不小于600,放进规范规定的小型车1800x4800,肯定没问题,但一般只有高档轿车才能达到1800x4800的尺寸,中档车和高档车的尺寸差别较大,实际情况是中档车还是占大多数,尺寸大多在1700x4500左右。因此,当我们按照2500x5200时,在实际使用当中车辆横向间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大于600。 当主楼为剪力墙结构或柱距过小难以与地下车库柱网协调时,由于主楼面积一般只占地下车库面积的小部分,因此,地下车库与裙房在主楼面积外的柱网可另行布置,以满足地下车库停车要求。但设计中应注意两组柱网交接处的结构联系,并保证地下车库与主楼必要的交通联系。 二、地下车库防火区设计 地下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车库为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则可翻倍,即4000平方米。一般车库都会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等均应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在排完车库的平面后,需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在防火分区面积计算上,可先将消防水池面积、生活水池面积等面积都减去。划分完防火分区,马上要考虑的就是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而且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应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上去。如果有住宅或是地上部分的其他楼梯间下到地下室,该楼梯间也可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如在一个不大于1000平方的防火分区内只能满足有一部人员疏散楼梯间,则可以用甲级防火门将此防火分区与隔壁防火分区联系起来,但隔壁防火分区要有两个人员疏散楼梯。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因此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当设有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大于4000平方米或停车数量大于100辆的地下车库,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是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Ⅲ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设一个疏散口就够了。 三、地下车库通道宽度设计 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和车辆停放方式有关。停放方式是指车辆在车位上停放后,车的纵向轴线与行车通道中心线所成的角度,一般有0度(即平行停车)、30度、45度、60度(即斜角停车)、90度(即垂直停车)等。 3.1平行停车方式车辆进、出车位更方便、安全,但每辆车因进出需要而占用的面积较大。 3.2斜角停车时进、出车校方便,所需转弯半径较小,相应通道宽度面积较小,但进、出车只能沿一个固定方向,且停车位前后出现三角形面积,因而每辆车占用的面积较大。 3.3垂直停车可以从两个方向进、出车,停放较方便,在几个停车方式中所占面积最小,但转弯半径要求较大,行车通道较宽。 3.4综合几种停车方式的利弊,在高层建筑大面积、多跨的地下车库中,多采用垂直停车方式。而平行停车与斜角停车,仅应用于柱距较窄的某些跨度内。 四、地下车库坡道设计 1、坡道类型 坡道的类型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直线形坡道和曲线形坡到。在选择车库坡道类型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基地条件的复杂性,往往难于采用一类型的坡道。常常出现直线坡道或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等坡道。 2、坡道位置 坡道在地下车库中的位置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方式:即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内;坡道在车库主体建筑之外;坡道一部分在车库内,一部分在车库外。三种情况各有优、缺点,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3、坡道坡度、宽度及车库层高 (1)车库坡道坡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直线坡道的允许最大纵坡为15%。当设计中确有困难时可放宽至20%(小轿车最大爬坡能力为18度-24度,中型货车为22度- 28度);若条件允许,则坡度为12%较为合适。当坡道坡度大于10%时,在坡道上下方变坡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试行)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由公安部与建设部于1988年颁布,1989年开始实施,与<停车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同期颁布实施.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试行) 颁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颁布日期881003 实施日期890101 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第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 第十九条本规则由公安部和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1989年1月1日施行。 表一:停车场(库)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和换算系数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总结

地下车库设计总结 2011-11-19 19:24:27| 分类:建筑专业|举报|字号订阅 地下车库建筑设置原则: 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设地下车库时,应与病房楼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汽车库出入口必须与病房楼的人员出入完全分开。 一、地下车库建筑分类 特大型:>500辆(I类:>300辆) 大型:301~500辆(II类:151~300辆) 中型:51~300辆(III类:51~150辆) 小型:<50辆(IV类:<=50辆) 二、地下车库建筑消防分区设计原则 1、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平方米,加自动喷淋可增加一倍。 2、设备尽量集中布置,划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因设备和地下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一致)。

3、地下车库与人防结合时,应先划分平时消防分区部分,然后由人防部门划分。 4、立体机械停车库,停车数量>50辆时,设防火隔墙进行分隔。 5、地下车库坡道二侧应用防火卷帘与停车区隔开,不同防火分区间应用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隔开。 6、当地下车库贴近上部建筑时,车库的敞开部位(门、窗和洞口)和出入口上方建筑物有外窗的,在车库洞口处应设1.0米宽的防火挑檐或开口部位上沿至上层窗洞口的下沿之间的窗间墙不应小于1.2米。 三、地下汽车库的疏散 (一)人员疏散 1、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口。每个防火分区至少二部楼梯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口,分区之间楼梯不能借用。但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或IV类汽车库时,可设一个人员安全出口。 2、地下车库的室内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应为乙级防火门,当楼梯不能自然采光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3、人员疏散距离45m,设喷淋时为60m,每个防火分区疏散距离可借用,疏散口不能借用(以车道为疏散走道,折线计算)。

地下车库坡道设计要点总结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 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 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 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 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 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 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 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 4.0m,舒适内径约为5.5 ?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 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 (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 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 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 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 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 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 应大于2.5m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在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车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把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 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 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因此,汽车坡道最小 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比直线缓坡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为宜。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