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要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中的桥梁设计要点有哪些

公路工程中的桥梁设计要点有哪些

公路工程中的桥梁设计要点有哪些公路工程中的桥梁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交通的安全和通行效率。

为了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坚固性和耐久性,设计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桥梁类型选择:在公路工程中,常见的桥梁类型包括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桥梁类型。

不同类型的桥梁在承载能力、结构形式和施工难度等方面具有差异,因此准确选择桥梁类型对于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2. 荷载计算和分析:桥梁设计需要根据预计的交通流量和荷载特性,对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

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活载(车辆和行人)、风荷载、温度荷载等。

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设计师可以确定桥梁的尺寸、截面形状和材料等参数,以确保桥梁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承载预期的荷载。

3. 结构设计:桥梁的结构设计包括桥墩、桥台、桥面板和梁段等结构要素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对于桥梁的山区段或河流段,还需要兼顾地质条件和水流等因素,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4.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在桥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设计师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材料的选择和试验、构件的加工和制造、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等。

只有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桥梁才能够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性能。

5. 桥梁的维护和管理:桥梁设计完成后,它的维护和管理同样重要。

为了确保桥梁的正常运行,设计师需要考虑桥梁的维护和管理,包括定期巡检、桥梁病害的处理、桥梁的涂料修复和腐蚀防护等。

只有做好桥梁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中的桥梁设计要点包括桥梁类型选择、荷载计算和分析、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以及桥梁的维护和管理。

只有合理考虑这些要点,才能确保桥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桥梁工程第二章桥梁的总体规划与设计要点

桥梁工程第二章桥梁的总体规划与设计要点

人行道的宽度为0.75m或1.0m,大于1.0m时, 按0.5m的倍数增加;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二、桥梁的横断面设计
桥面横向布置: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二、桥梁的横断面设计 一般规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宜设计为上、下行两 座分离的独立桥梁;
各级公路上的涵洞和二、三、四级公路上的跨径 小于8m的单孔小桥的桥面宽度应与路基同宽。 城市桥梁或城市交通的公路桥梁的桥面宽度,应 考虑到城市交通工程规划的要求予以适当加宽。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二、桥梁的横断面设计
桥面宽度:取决于行车和行人的需要。
不同桥跨结构横截面的形式。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二、桥梁的横断面设计
桥面宽度:
机动车行车的要求:
各级公路建筑限界(单位:m)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b)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 c)二、三、四级公路;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一、桥梁的纵断面设计 (三)桥面标高的确定:
1.流水净空要求:
对于设支座的桥梁,支座底面应高出计算水位 (即设计洪水位+壅水高、浪高等)不小于 0.25m,并高出最高流冰面不小于0.5m。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一、桥梁的纵断面设计 1.流水净空要求:
对于无铰拱桥,拱脚允许被洪水淹没,但淹没 深度不宜超过拱圈净矢高的2/3,并且在任何 情况下,拱顶底面应高出计算水位不小于 1.0m,拱脚的起拱线应高出最高流冰面不小 于0.25m。
第三节 桥梁的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 一、桥梁的纵断面设计
1.流水净空要求: 《桥规》规定:在不通航或无流放木筏河流上 及通航河流的不通航桥孔内,桥下净空不应小于 下表规定。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桥梁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通过对桥梁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设计中的安全问题和技术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风等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的桥梁,设计措施也有所不同。

在我们强调了桥梁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桥梁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以及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桥梁结构,设计要点,设计措施,考虑因素,安全问题,技术要求,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桥梁是连接两个地点的重要交通设施,其设计要点和设计措施至关重要。

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和设计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是设计的基础,包括桥梁结构的类型、跨度、荷载等要素。

不同类型的桥梁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跨度大小对桥梁的荷载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桥梁结构设计措施是实现设计要点的具体步骤,包括材料选择、结构布局、节点设计等。

优质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布局是确保桥梁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

良好的节点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桥梁的整体性能,减少结构的裂缝和破坏。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环节,设计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只有在认真分析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桥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2. 正文2.1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桥梁结构设计是工程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跨度设计:桥梁的跨度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桥梁的跨度与所承受重量之间的平衡,以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各种负荷。

桥梁桩基础设计计算部分要点

桥梁桩基础设计计算部分要点

一方案比选优化公路桥涵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到结构上可能出现的多种作用,例如桥涵结构构件上除构件永久作用(如自重等)外,可能同时出现汽车荷载、人群荷载等可变作用。

《公路桥规》要求这时应该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合相应的设计状况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并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可采用以下两种作用效应组合。

(1)基本作用效应组合。

基本组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标准值效应的组合,基本组合表达式为(1-1)或(1-2)γ-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按结构设计安全等级采用,对于公路桥梁,安全等级0一级、二级、三级,分别为1.1、1.0和0.9;γGi-第i个永久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分项系数是指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结构的可靠度而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系数,分为作用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两类。

当永久作用效应(结构重力和预应力作用)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γGi=1.2;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利时,γGi=10;其他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详见《公路桥规》;γQ1-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γQ1=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用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效用时,则该作用取代汽车荷载,其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门为承受某种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时,其分项系数也与汽车荷载取同值。

γQj-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以外的其他第j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γQ1=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Q1=1.1;S gik、S gid-第i个永久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和设计值;S Qjk-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第j个可变作用效应的标准值;S u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作用效应设计值等于作用效应标准值S d与作用分项系数的乘积。

混凝土桥梁设计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桥梁设计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桥梁设计及施工要点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桥梁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的设计和施工要点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等。

本文将对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要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结构设计1. 桥梁类型混凝土桥梁的类型有很多种,如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桥梁的跨度、地形、交通流量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桥梁类型。

2. 桥梁跨度桥梁的跨度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桥梁的受力情况、桥梁的自重和荷载、桥梁的变形等因素,确定最合适的跨度。

3. 桥墩和桥台设计桥墩和桥台是混凝土桥梁中承重的主要构件,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受力情况、承重能力和变形情况。

在设计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确保桥墩和桥台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材料选择1. 混凝土混凝土是混凝土桥梁中最主要的材料。

在选择混凝土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收缩性、冻融性等因素。

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如振捣、喷水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桥梁中承载能力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在选择钢筋时需要考虑到钢筋的强度、防腐性能等因素。

在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到钢筋的弯曲、焊接、连接等问题,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施工方法1. 模板制作混凝土桥梁的浇筑需要采用模板。

在制作模板时需要考虑到模板的材料、结构和尺寸等因素,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精度。

2. 浇筑混凝土桥梁的浇筑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如自流、振捣、喷水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均匀性。

3. 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加工和安装需要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如钢筋剪切机、钢筋弯曲机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到钢筋的位置、间距、焊接、连接等问题,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预应力预应力是混凝土桥梁中提高承载能力和减少变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预应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预应力钢筋的位置、张拉力度、锚固点的选择等问题,以确保预应力的效果和安全性。

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及施工要点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建设中常见的桥梁类型。

它具有结构稳定、耐久性强、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很多,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二、设计要点1.桥梁类型选择混凝土桥梁有多种类型,如梁式桥、拱桥、桁架桥、斜拉桥等。

在选择桥梁类型时,需要考虑桥梁跨度、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施工条件等因素。

一般来说,跨度大的桥梁适合采用拱桥或斜拉桥,跨度小的桥梁适合采用梁式桥或桁架桥。

2.桥梁荷载计算桥梁荷载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静态荷载包括自重、超载、雪荷载、风荷载等,动态荷载包括交通荷载、地震荷载等。

在计算荷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荷载类型、荷载系数等参数。

3.桥梁结构设计混凝土桥梁的结构设计包括梁、墩、台等部分的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变形与裂缝控制等问题。

此外,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直径、数量等参数的选择。

4.防水设计混凝土桥梁的防水设计是保证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同时,需要注意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和工艺。

5.桥梁桥面设计桥面是混凝土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虑桥面的平整度、防滑性、排水性等问题。

在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桥面材料,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同时,需要注意桥面的施工质量和工艺。

三、施工要点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平整、设备检查、材料检查等。

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合适的施工标志和警示标志,保证施工安全。

2.模板施工混凝土桥梁的模板施工是桥梁施工中重要的一环。

在模板施工中需要注意模板的安装、拆卸、调整和加固等问题。

此外,需要注意模板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是混凝土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加工和安装。

在加工时需要注意钢筋的长度、直径、弯曲度等参数,保证钢筋的尺寸精度。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桥梁结构是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其结构设计必须仔细考虑各种因素,并符合建筑、工程学、力学等学科的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桥梁结构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措施。

1.形式和结构类型桥梁的形式和结构类型是桥梁结构设计的重要要点。

桥梁的形式包括单孔、多孔、斜拉和悬索等类型,而结构类型则可以是梁式、拱式、梁拱共合式、悬索式和斜拉式等类型。

设计者必须根据桥梁所处的环境和交通要求、跨度、荷载等条件来制定最佳的形式和结构类型,以确保桥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2.荷载和承载能力荷载和承载能力是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关键要点。

设计者必须考虑桥梁所承受的各种荷载,如自重、车辆重量、行人负荷、风压、地震等因素,并根据桥梁所处的环境和交通状况制定相应的承载能力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承载材料的选择、截面形状和布置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地基和基础地基和基础是桥梁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设计者必须考虑桥梁所处的地质条件,如土层类型、地下水位、土壤稳定性等因素,并根据这些条件设计出恰当的地基和基础结构。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基沉降变形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材料和构造方式材料和构造方式是桥梁结构设计中的重要要素。

设计者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并考虑其材质性能、强度、耐久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合适的构造方式,如耦合梁、预应力梁等,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细节设计和施工细节设计和施工是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设计者必须考虑桥梁的细节设计,如接缝、膨胀缝、防水措施等,以确保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施工方法和工序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完整性。

总之,桥梁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桥梁形式和结构类型、荷载和承载能力、地基和基础、材料和构造方式、细节设计和施工等方面,以确保桥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桥梁结构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要点和设计措施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1.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1) 荷载分析:桥梁要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包括静荷载(自重、活载)和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

对各种荷载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确定设计荷载,是桥梁设计的重要环节。

(2) 结构形式选择:根据桥梁的跨度、地形地貌、交通需要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包括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结构形式的选择要兼顾桥梁的功能需求,同时要考虑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3) 桥墩和桥台设计:桥墩和桥台是桥梁的支撑部分,承受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桥墩的位置和布置要合理,与桥面对接紧密,满足结构的刚度和稳定要求。

桥墩和桥台的设计要遵循地质条件,考虑承载力和沉降要求。

(4) 桥面和护栏设计:桥面是供车辆通行的部分,要满足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要求。

桥面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要考虑交通流量、车辆重量等因素。

护栏的设计要保证行车的安全,并满足相应的防护要求。

(5) 施工施工过程设计:桥梁结构设计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施工过程的设计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

合理的施工过程设计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和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2. 桥梁结构设计措施(1) 桥梁结构的设计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设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桥梁设计规范,确保设计结果符合安全性和质量要求。

(2) 使用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4) 桥墩和桥台的设计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执行地质勘察和地质力学分析,确定可行的桩基础或浅基础,确保桥墩和桥台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及设计措施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设计人员应熟悉并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荷载分析和结构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并根据地质条件进行桥墩和桥台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设计要点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桥梁设计要点 一、结构计算要点 3、抗震设计标准:青岛市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其他地区及有特殊要求桥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规定的烈度和地震加速度,结合桥梁抗震规范和实施细则进行抗震设计。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确定,详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9.1条,当受拉区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主要用于承台下层)。

6、护栏防撞等级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JTGD81-2006)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确定,中央隔离墩预制长度4米。设计规范需要在桥梁设计说明依据中列出。 7、桥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其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应遗漏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8、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根据规范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并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第6.3条的规定。

15、上部结构计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支座不均匀沉降,并复核基础是否满足设定的沉降要求。 16、全预应力箱梁计算不应考虑普通钢筋效应,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δcon≤0.75fpk。 17、预应力布置必须考虑纵向钢束与横向钢束以及钢束与钢筋之间的交叉影响(横梁处顶底板横向普通钢筋取消),预应力箱梁均采用塑料波纹管,计算参数μ、k选取规范上限(采用塑料波纹管,μ=0.17,k=0.0015),具体采用值应在设计说明中声明,并强调施工前应实测参数,若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方可施工。钢束张拉以应力和伸长量双控制,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 18、弯桥计算须计入离心力的作用(采用车辆荷载),并提供横桥向水平力作为下部结构设计资料,以便进行墩柱设计。 19、横向风载的计算时应考虑防噪声屏的影响,尤其是在匝道桥计算时必须计入。 二、材料要求 1、混凝土标号:根据环境类别和耐久性要求确定。 上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不低于C40; 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采用C30、C35和C40; 桥面混凝土层厚度不小于8cm,采用防水混凝土,标号与主梁一致,并不小于C40; 防撞体混凝土标号同主梁; 墩台身及灌注桩和承台应根据环境类别选用C30、C35,墩身布设预应力的不低于C40。 2、钢筋要求: 钢筋:一般采用HRB335,吊环、螺旋筋等采用R235。 钢绞线:采用GB/T5224-2003标准的直径为φs15.2标准强度为fpk=1860MPa的低松弛钢绞线。 3、石材:不得低于《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第3.2条和第3.3条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石材强度、抗冻指标和软化系数。设计中应对拉石提出要求。

4、锚具:采用OVM锚固体系和张拉机具控制结构构造厚度、张拉空间等。 5、混凝土配制应选用优质水泥和级配良好的优质骨料。水泥及骨料品质应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的有关规定,要严格控制骨料及拌和水的氯离子含量。详见本文第四章节的耐久性设计要求。 6、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 7、钢板应采用《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规定的Q235B和Q345qD钢板。焊接钢板应满足可焊性要求。 8、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标准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公称直径为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计算弹性模量为1.95×10E6Mpa。 9、后张纵向预应力钢束均采用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技术标准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的规定。钢束注浆采用真空压浆工艺,水泥浆标号不低于主梁混凝土标号。 三、桥梁结构尺寸 1、桥梁断面根据桥梁总体确定,局部大跨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需落实净高能否满足桥下净空要求。 2、横坡的设置:采取保持梁高不变,箱梁整体起坡,支承处采取调整柱顶高程的办法,在支承处设有调整梁底面水平的纵横向楔块。主桥与匝道桥应连接圆顺,并根据道路竖向设计实现横坡的过渡。 3、箱形截面梁顶、底板的中部厚度,不应小于板净跨径的1/30,且不应小于200mm。为满足受力和布置钢束的要求,箱梁的顶板厚度不宜小于220mm,底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中腹板厚度不宜小于400mm,边腹板不宜小于470mm。曲梁边腹板适当加厚。标准段箱室净距建议4~5米。 4、当腹板及底板宽度有变化时,其过渡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腹板宽度差,顶板不加厚(需加50×50cm腋角)。 5、箱梁设进风孔、排风孔,管材材料采用HDPE,外径7cm,壁厚5mm,环刚度不小于5Kpa,施工时应定位准确,底板进风孔兼作排水口,顶面略低于梁底板顶面;腹板腋角下侧设排风孔。 6、半径小于240m的弯箱梁应设跨间横隔板,其间距不应大于10m。 7、边支座中心线至伸缩缝中心线的垂直距离根据支座大小和伸缩缝宽度确定: 主桥缝宽<=10cm的,偏移量不小于0.55米;>10cm的偏移量不小于0.60米;匝道桥均偏移0.60米。立柱尺寸需按最大支座的实际尺寸复核。 8、支座必须设支座垫石以利于后期养护、维修和更换支座;支座垫石竖向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支座类型按照计算结果提高一个等级选用。 9、160mm型伸缩缝处梁端设置槽口,宽40cm,高25cm。 10、钻孔灌注桩的中心间距按照2.5倍的桩径控制。 四、耐久性设计要求 1、注明桥梁的环境类别、设计基准期。 3、根据环境类别注明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以及裂缝限制。 4、混凝土28d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值小于7*10-12m2/s,其试验检测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1-2006)。抗冻混凝土应掺入适量引气剂,其拌合物的含气量按现行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采用。 5、混凝土宜采用非碱活性集料,掺合料中如有硅灰,其含量应小于胶凝材料质量的8%,混凝土各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的有关规定。 6、混凝土配制应选用优质水泥和级配良好的优质骨料。水泥及骨料品质应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的规定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要严格控制骨料及拌和水的氯离子含量。 7、业主和运营管理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定期维修与检测,确保结构安全。 8、桥面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并采用可靠的防水措施,确保雨季交通不受影响。 9、水泥要求: 尽量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控制水泥细度及C2S(硅酸二钙)含量,水泥中的C3A(铝酸三钙)含量不宜超过5%,水泥细度不宜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宜超过1.5%。宜采用C2S(硅酸二钙)含量较高而水化热较低的硅酸盐类水泥品种。 选用耐腐蚀性能较好的水泥品种。 不宜单独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配置混凝土,也不宜单独采用抗硫酸盐的硅酸盐水泥配置混凝土,建议掺加大掺量或较大掺量矿物掺和料,并宜加入少量的硅灰。 10、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要求: 粉煤灰是配置耐久性混凝土的重要组分,配置耐久性混凝土应适当掺加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掺合料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等规范要求。 11、骨料要求: 骨料应洁净、质地坚硬(压碎指标不大于14%,吸水率不大于2%)、级配合格(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7%)、粒径形状好。粗骨料堆积密度大于1450Kg/m3,即孔隙率不超过43%,C40及以上混凝土所选粗骨料压碎值不大于10%,吸水率不大于2%,不宜采用有潜在碱活性物质的粗骨料。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且不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 粗细骨料组成应按连续密实级配要求,确定组成比列,以单位体积容重最大、空隙率最小、混凝土和易性最好为目标。细集料应为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不得采用海砂。 12、外加剂要求: 所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及相关标准。选定外加剂前,必须与所用水泥进行化学成分和剂量适应性检验。化学成分不适应,不得使用;应通过不同减水剂掺量与混凝土减水率试验曲线找出该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如果采用复合型外加剂,在满足减水率和工作性能的同时,还应满足缓凝时间、塌落度损失等多项指标要求,建议选用超高效减水剂。 任何提高早强的措施都不利于后期强度和耐久性,建议不掺加早强剂。 不得采用含有氯盐的防冻剂和其他外加剂。 1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应限制混凝土中胶结材料的最低和最高用量。在满足胶结材料最低用量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硅酸盐水泥用量。但不得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要求施工前应对拟采用的配合比进行试件检验(要求与现场同环境),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 14、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和密实性应高于构件本身混凝土,宜采用水灰比小于0.4的砂浆、豆石混凝土。桩基采用混凝土垫块,取消桩基侧向限位钢筋。 15、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16、混凝土保护层尺寸允许偏差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