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椭圆轴、套的数控加工课程设计(单件生产)

成绩

班级 09数控

学号 0911053022

姓名薛俊

指导老师陈瑶

设计日期2011年06月08日至2011年06月23日

目录

封面 (1)

绪论 (4)

1、椭圆轴、套的零件图 (5)

2、零件总体分析 (7)

2.1零件毛坯图 (7)

2.2零件图样分析 (8)

3、零件工艺分析 (9)

3.1零件加工分析……………………………………………………………… .9

3.2确定零件加工方案 (9)

4、加工工艺工程卡 (10)

4、确定数控加工内容 (11)

5、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12)

5.1数控工序主要加工内容 (12)

5.2机床选择 (13)

5.3确定装夹方案 (13)

5.4刀具的选择 (14)

5.5编程原点的确定 (14)

5.6确定加工顺序 (15)

5.7工序卡 (17)

5.8数学处理 (24)

6、程序编制及说明 (24)

7、程序校验 (30)

7.1仿真 (30)

7.2预演 (30)

7.3首件试切 (30)

8、机床操作 (30)

8.1机床操作安全知识 (30)

8.2工件装夹及找正 (31)

8.3对刀 (32)

8.4试切及加工 (33)

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34)

绪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日益普及及提高,各种类型的数控机床再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发展现代数控机床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

数控技术是现代机械系统、机器人、FMS、CIAMS、CAD/CAM等高新技术的基础,是采用计算机控制机械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桥梁,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机械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讲述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分析、加工技术要求的分析、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零件加工工序确定;数控工序的机床、刀具、夹具的选择,加工走刀路线、切削用量的确定、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等内容。

5

6

2.零件图样分析

2.1零件毛坯图

件一毛坯图

件一选定为棒料下料规格尺寸为φ45x65mm

件二毛坯图

件二选定为棒料下料规格尺寸为φ40x51mm。

设计要求:1.将件一、二绘制标准零件图一份。

2.将件一、二绘制零件的毛坯图一份。

3.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方案(零件加工过程卡)一份。

4.拟定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

5.拟定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6.将说明书和相关图样装订成册。

2.2零件图样分析

该零件为回转体轴类零件,材料为45钢,单件生产无热处理工艺要求,该零件虽为回转体但却在内部、外部均有加工内容,且件一、件二两端均有非圆曲线特别是件二不仅一端有非圆曲线而且还有螺纹加工甚有难度且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在进行调头加工时一定要用铜皮包住在加工件二时应先加工有螺纹端然后件一、件二通过螺纹配后进行非圆曲线的加工,以达到配合要求。

3.零件工艺分析

3.1零件加工分析

3.1.1 零件装夹

加工件一时由于毛坯的长度为65mm而工件的长度为63mm,所以加工件一时不能一次加工成型而要经过两次装夹才能加工完成。该零件左端为一圆轴,右端为一非圆曲线和内孔加工时分两次装夹。件二左端为非圆曲面右端为螺纹也需两次装夹才能加工完成。

第一次夹住工件的右端粗精加工完件一的圆轴,到达尺寸要求。

第二次用铜皮包住件一的左端粗精加工件一的内孔部分至尺寸要求。

第三次夹住件二的右端加工件二左端螺纹至符合尺寸要求。

第四次将件一、件二通过螺纹配合上后夹住件一的左端粗精加工件一、件二的非圆曲线,至符合尺寸要求。

3.1.2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它包括零件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性,与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等的工艺性,其涉及面很广,具有综合性。

在不同的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下,同一种零件制造可行性与经济性可能不同,所以,在对零件进行工艺性分析时,必须根据具体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全面、具体、综合的分析。

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主要进行零件的切削加工工艺分析,它主要涉及如

下几点:

1.工件应便于在机床或夹具中装夹,并尽量减少装夹次数。

2.刀具易于接近加工部件,便于进刀、退刀、越程和测量。

3.便于观察切削情况。

4.尽量减少刀具调整和走刀次数。

5.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及空行程,提高生产率。

6.便于采用标准刀具,尽可能减少刀具种类。

7.尽量减少工作条件和刀具的受力变形。

8.改善工作条件,便于加工,必要时应便于采用多刀,多件加工。

9.适宜的定位基准,且定位基准至加工面的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综上所述,根据加工工艺分析,从图样要求看出,该零件加工和内容为圆柱面非圆曲线凹弧和内外螺纹,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但是在能达到加工要求和不浪费材料和时间的情况下应做好每一步。

3.1.3 确定零件加工方案

零件加工方案如下:

工序1.下料φ45x65mm和φ40x51mm的棒料。

工序2.车削(第一次装夹)。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住件一棒料,棒料的另一端留出40mm长度的圆柱,校平端面见光即可粗精加工φ36、φ44的外圆和φ34的槽。

工序3.车削(第二次装夹)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住件二棒料,棒料的另一端留出23mm长的圆柱,平端面,粗精加工M24螺纹和φ25的圆柱保证尺寸长度。

工序 4.(第三次装夹)用铜皮包住件一的已加工部分用三爪卡盘夹紧粗精加工M24的内螺纹和φ25mm的内孔至符合尺寸要求。

工序5.将件一、件二通过螺纹配合上通过平端面确保工件配合长度尺寸要求粗精加工配合件的非圆曲线部分。

工序6.检验。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

工序7.送检。涂油保存。

10

4.确定数控加工内容

数控加工一般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本次设计的螺纹端既可以放在数控车床上加工也可以用普通车床加工,视车间各机床岗位确定。本次设计是将工艺过程卡中的三次装夹内容均确定为数控车削加工工序,从而进行数控加工设计。5.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5.1数控工序主要加工内容

5.1.1主要加工内容

1)外轮廓椭圆部分需加刀尖圆弧半径补偿并注意表面粗糙度及尺寸

2)孔的加工及内螺纹尺寸的公差要求。

5.1.2主要加工精度

常规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5.1.3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在数控车床上分别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和软爪进行俩次装夹加工。

第一次装夹在左端,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加持棒料,棒料的一端用顶针顶住并留出留出56mm的长度,一次完成圆柱、切槽、锥面、螺纹的粗、精车加工。

第二次装夹用特制软爪,夹住与件二配合的零件的圆柱部位,然后完成右端外轮廓、内孔的粗、精车加工等。

5.2机床选择

对于机床,每一类机床都有不同的精度、功能等,其工艺范围、技术规格、加工精度、生产率及自动化程度都不同。为了正确地为每一道工序合理选择机床,充分发挥机床的性能优势,需考虑以下几点:

1)机床的类型应与工序加工内容相适应。

2)机床的主要规格尺寸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和加工表面的相关尺寸相适应

3) 机床的精度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原则上粗加工工序应选用精度低的机床,精度要求高的精加工工序则相应选用精度高的机床。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不能偏离太多,机床精度过低,不能保证加工尺寸;反之,会增加零件制造成本。

应根据零件的规格尺寸、加工精度、所需要的功能层次等要求合理的机床。

1.机床的类型

由于加工内容为圆柱、圆弧、椭圆、内螺纹等,车削加工便可全部完成。按精度将该零件加工分成粗、精车俩工步,由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圆弧、内螺纹等在普通车床上操作较困难,且质量稳定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精度不易保证。故选用自动化控制精度较高的机床加工才能稳定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选择以车削为主的数控车床或车削中心。

根据配合件件1的结构、规格、精度等,选择车削中心会造成一定的功能浪费,故选择经济型数控车床,所以选择CK400数控车床。

2.机床的规格

CK400型数控车床配备FANUC-0i-mate数控系统,规格大小(详见机床参数)适合件1加工需要范围,且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满足工件加工需要。同时,这也是我们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最先接触的经济实用型的数控设备之一。

3.机床精度

加工精度为IT7~IT14级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金属,可采用粗车、精车俩步加工就可完成。

加工精度为IT5~IT6级、Ra0.2~0.63um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金属,可采用精密型数控车床,按粗车、半精车、精车、细车的方案加工。

加工精度高于IT5级、Ra<0.08um的除淬火钢以外的常用金属,可采用高精密型数控车床,按粗车、半精车、精车、精密车的方案加工。

因此,根据零件图样要求,CK400型数控车床精度适应件1的精度需要。4机床技术参数

CK400型数控车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5.4.1刀具类型

根据轴的加工方案分析,按两道工序在同一个机床上加工来确定刀具,这样在加工另一头时,相同的刀具就不用重新编号和装夹。

由于圆弧面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可直接用外圆车刀(负偏角应大些避免加工圆弧时发生干涉)加工圆弧,并保证加工质量,以减少刀具数量和辅助换刀时间,即直接用一把外圆车刀进行圆柱面、圆弧面和端面的粗精加工。因考虑到圆弧面的加工干涉,外圆车刀的负偏角定为55°。

用螺纹刀完成螺纹结构的加工内容。

用镗孔刀完成内孔结构的加工内容。所以,加工共需四把刀。

1)将90°外圆车刀安装在自动转位刀架的1号刀位上,并定为1号刀2)将车槽用的车槽刀安装在自动转位刀架的2号刀位上,并定为2号刀。

3)将车螺

纹用的螺

纹车刀安

装在自动

转位刀架

的3号刀位

上,并定为3号刀。

4)将镗孔用的镗孔刀安装在自动转位刀架的4号刀位上,并定为4号刀。

刀具结构类型及刀具编号对应如上图所示。

5.4.2刀具材料及刀具参数

根据零件数控加工时对刀具的具体要求,选将选择的数控加工刀具列出刀具表,其加工参数详见表1-1

5.5编程原点的确定

将编程原点选在设计基准并以其为定位基准,这样不但可避免基准不重合

而产生的误差及不必要的尺寸换算,

而且更容易找正对刀,对刀误差小,

编程方便。

根据椭圆轴套的图样分析,该零

件为回转体,而且该零件的设计基准

和定位基准。为了编程及对刀操作方

便,将编程原点将编程原点选在工件

端面的中心点。

5.6确定加工顺序

1)第一次装夹加工件一左端车端面→粗精加工φ36x20mm、φ44x33mm 的圆柱,倒角C2和φ34槽。

2)第二次装夹加工件一右端车端面→粗精加工φ25x22mm的内孔、M24x1.5的内螺纹。

3)第三次装夹加工件二左端→粗精加工φ25x19mm的外轮廓、M24x1.5mm 的外螺纹.

4)第四次装夹将件一、件二通过螺纹配合上后粗精加工椭圆曲线。

5.7工序卡

16

17

18

19

20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程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拨叉”831008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年产量4000件)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进行毕业设计之前一次综合性的总复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应好好把握这次机会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所给零件为CA6140车床的拨叉(831008),其作用为换挡,使得机床主轴按照操纵者的要求工作。拨叉上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由操纵机构带动拨叉,再由另一端φ50的半孔(与传动轴接触)带动齿轮,完成换挡工作。 (二)零件工艺分析: 零件加工表面有如下几组:

1.孔φ20上下端面,表面粗糙度为3.2μm,上端面与φ20孔轴线有垂直度公差要求; 2.孔φ50上下端面,表面粗糙度为 3.2μm,上下端面宽度尺寸公差为(-0.06,-0.18),且与φ20孔轴线有垂直度公差要求; 3.孔φ20尺寸公差为(+0.021,0),孔φ50尺寸公差为(+0.50,+0.25); 4.孔φ20圆柱体上部螺纹孔M6、φ8通孔;该圆柱体下部与两孔轴线连线成47°夹角的平面,其两加工平面粗糙度均为3.2μm。 由以上表面尺寸、位置精度、设计基准等分析可知,可先加工一孔的上下两端面,再以已加工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其他端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为HT200,塑性较差,易于铸造。拨叉在工作中受到冲击较小,且零件形状并不复杂,因此采用铸件毛坯。零件重1.0Kg,年产量为4000件。由《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1页,表15-2查得,为中批生产。由《机械加工余量手册》表1-3,选用金属型浇注,表面粗糙度可达12.5μm--6.3μm,尺寸精度达0.1mm--0.5mm。 (二)基面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主要遵循两条原则:(1)尽量选择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2)选择非加工表面。在本设计中,即选择底面或选择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选择底面作为粗基准,则可保证底面在后续加工中有足够且均匀的加工余量。但底面与φ20孔之见有垂直度要求,选择底面为粗基准不易保证其位置精度。而选择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则可以先加工底面,再以之为基准加工φ20孔,这样可保证位置精度。因此,选择φ20孔圆柱体的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尽量符合基准重合原则,此零件的设计基准为底面、φ20孔上端面与φ20孔轴线。具体设计在制订工艺路线时,根据工序安排具体确定。 3.制订工艺路线 制订加工工艺路线时,首先要确保工序安排合理。即: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他表面;先安排粗加工,后安排精加工;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查《机械手册》,得φ20孔的公差等级为IT7,φ50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3.2μm。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与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设计出一下方案: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1 铸造毛坯; 工序2 以φ20孔圆柱外表面为粗基准,钻、扩两φ20两孔; 工序3 以φ20孔为精基准,粗铣、半精铣底面; 工序4 以φ20孔为精基准,粗铣、半精铣φ50孔上端面与φ20孔上端面; 工序5 以φ20孔为精基准,粗镗、半精镗φ50孔; 工序6 切断 工序7 以φ20上端面为精基准,钻φ8孔;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方向机电一体化 课程名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学号 06080729 姓名张森 指导教师 题目名称 CA6140车床拨叉 设计时间 2011年3-6月 2011 年 5 月日

目录 一、序言 (1)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 三、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4)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8) 五、工序设计 (10) 六、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2) 七、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5) 八、设计心得 (17) 九、参考文献 (18) 十、附图 (19)

序言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课程程设计是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血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零件的作用 本次设计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变速齿轮拨叉,用于双联变换齿轮的啮合,输出不同的转速,已达到变速的目的。该拨叉应用在CA6140车船的变速箱变速机构中机构中。拨 孔与变速叉轴联结,拨叉脚则夹在双叉头以φ22mm孔套在变速叉轴上,并用销钉经8mm 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拨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拨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拨叉脚拨动双联变换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改换转速,从而改变车床的主轴转度。 该拨叉在改换转速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拨叉脚两端面、叉轴孔mm(H7)和锁销孔φ8mm,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图1-1 拨叉零件图 2.零件的技术要求 CA6140车床拨叉技术要求表1-1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 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能够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而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经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拨叉(二)(CA614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 设计内容: 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 制零件毛坯图1张 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结构零 件 图各1张 "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时间: [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通过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拨叉(CA6140)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其花键孔?25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2个交叉头补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拨叉(二)共有两个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

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刘立果 学号:200601100072 专业班级:机制自动化(3)班 指导教师:李菲 2009年12月1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先从设计背景方面分析了零件作用和工艺,然后指定设计方案包

括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对加工基面的选择最后实施方案。制定出工艺 路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切削用量及 基本工时,最后进行了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作用,工艺,毛坯,基面,路线,加工余量,尺寸,切削用量基本工时,夹具。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4) 1.1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工艺规程设计 (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基面的选择 (5)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3.夹具设计 (10) 4.结果与讨论 (11) 4.1课程设计结果 (11) 4.2课程设计结论 (11) 5.收获与致谢 (11) 6.参考文献 (1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杠杆(见附图1),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零件中部有一孔ф20H7,两端分别是通孔和盲孔ф8H7,三孔均要求有较高的配合精度,用于传递较小扭矩。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共有两组加工平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上表面 这一组表面包含两个ф8H7的孔和其倒角;与两孔垂直的平面包括通孔的端面ф16、盲孔的端面ф20和中部孔的端面ф32. 2.下表面 此加工面包括长宽均为68的下表面轮廓还有ф20H7孔及其倒角。 2.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且轮廓尺寸不大,可采用熔模铸造。2.2 基面的选择 加工下表面轮廓是以ф20的端面ф32为粗基准;在以加工好的下表面为基准加工通孔ф8的端面ф16、盲孔ф8的端面ф20和ф20的端面ф32。 2.3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I 依次粗铣和精铣下底面轮廓1,通孔ф8的端面ф16和孔ф20的端面ф32,盲孔ф8的端面ф20. 工序II 依次钻、粗铰和精铰通孔和盲孔ф8H7并锪倒角0.5×45°;粗铰后精铰

ca6140车床套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工序卡片【6张】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生产类型大批生产工序号 2 零件名称车床套零件号 零件重量同时加工零件 数 1 材料毛坯 牌号硬度型式重量 45 HB190~ 210 圆钢 设备夹具和辅助工具名称型号 三爪卡盘 车床CA6140 工序工 步 工步说明 刀 具 量 具 走刀 长度 (mm) 走刀 次数 切削 深度 (mm) 进给量 (mm/z) 主轴 转速 (r/ min) 切削 速度 (mm/s ) 基本工 时min 2 1 2 3 夹φ75外圆,粗车一端面,车 外圆φ42.4,长43,外圆φ45.4, 长41,外圆φ70,长5 钻内孔φ23 扩孔φ24.8 掉头装夹,粗车相同参数 切断 45°硬质合金 车刀 Φ23麻花钻 Φ24.8扩孔钻 切断刀 游标卡尺43 45 5 90 90 35 6 4 2 1 1 1 3 3 2 0.6 0.6 0.6 0.20 0.56 500 500 560 200 250 117.8 117.8 122.1 14.45 17.85 1.92 1.60 0.06 2.65 0.714 10.1

卧式铣床X62W 工序工 步 工步说明 刀 具 量 具 走刀 长度 (mm) 走刀 次数 切削 深度 (mm) 进给量 (mm/r) 主轴转 速 (r/mi n) 切削 速度 (m/mi n) 基本工 时min 5 1 铣开挡5H9,保证尺寸2 6 φ63三面 刃铣刀游标 卡尺 9 1 4 0.06 750 148 0.04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生产类型大批生产工序号 6 零件名称车床套零件号

零件重量同时加工零件数 1 材料毛坯 牌号硬度型式重量 45 HB190~ 210 圆钢 设备夹具和辅助工具名称型号 专用钻床夹具摇臂钻床Z35 工序工 步 工步说明 刀 具 量 具 走刀 长度 (mm) 走刀 次数 切削 深度 (mm) 进给量 (mm/r) 主轴转 速 (r/mi n) 切削 速度 (mm/r ) 基本工 时min 6 1 钻孔φ7,钻锥孔φ13 φ7麻花 钻 φ13x90 度锪钻游标 卡尺 4.5 2 1 1 4.5 2 0.20 0.20 530 530 11.65 11.65 0.108 0.047 0.155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生产类型大批生产工序号7 零件名称车床套零件号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拨叉(二)(CA614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 设计内容: 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制零件毛坯图1张 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与主要结构零 件 图各1张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时间: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就是在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通过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就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与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拨叉(CA6140)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就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其花键孔?25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2个交叉头补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拨叉(二)共有两个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1、一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22H2的花键低空及两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夹具设计工艺设计要点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制订轴承端盖工艺及直径为10mm孔夹具设计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目录 设计任务书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订工艺路线……………………………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 才的确定……………………………………………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夹具设计………………………………………… 四、参考文献………………………………………… 订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工艺及夹具设计- 1 -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轴承端盖具有密封,定位的作用,因此结合面要有比较高的表面质量,孔系加工也要求有比较高位置精度和形状精度,这个零件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所有加工表面是以?16mm为中心的,包括:?32H7mm及倒角,尺寸为?11mm,?7mm的沉头孔及螺纹孔,M5螺纹底孔,?11mm,?10mm进油孔,以及?56mm圆柱面,?16mm孔与?56mm柱面同心度为0.025;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这些加工表面而言,我们首先加工出?56mm外圆柱面,并以此为粗基准加工出关键部分孔?16mm,并以此为基准加工其它表面,并且保证其它表面与孔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到该零件在车床中的受力并保证零件的工作可靠性,零件为中批生产,而且零件的尺寸不大,因此,毛坯可采用金属模砂型铸造。 (二)基面的选择 1 基准选择原则 ①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时,主要要求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使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样要求,并特别注意要尽快获得精基面。具体选择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2)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3)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4)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粗基准本身都是未经机械加工的毛坯面,其表面粗糙且精度低,若重复使用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订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工艺及夹具设计- 2 -

(完整版)机械加工工艺及其毕业课程设计方案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零件及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1 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二章确定毛坯的制作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5) 第三章工艺设计与分析 (5)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5) 3.2、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3.3、确定加工工艺 (7)

3.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设计、绘制毛坯 (8) 3.5、确定切削用量 (9) 3.6、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卡工序 (20)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21 4.1确定设计方案 (21) 4.2 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22 4.3 定位精度分析…………………………………………………………………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次设计是汽车底盘传动轴上的万向节滑动叉,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一是传递扭矩,使汽车获得前进的动力;二是当汽车后桥钢板弹簧处在不同的状态时,由本零件可以调整传动轴的长短及其位置。零件的两个叉头部位上有两个孔,是用来安装滚针轴承并且与十字轴相连,起万向节轴节的作用。而零件外圆内的花键孔与传动轴端部的花键轴相配合,用于传递动力之用。 这次的夹具也是用于装夹此零件,而夹具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而夹具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固定零件位置,使其得到最高的效率。 关键词:传动轴万向节滑动叉传递扭矩花键轴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car chassis of transmission shaft universal joint sliding a fork,it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rive shaft of.The main role:first, is the transmission torque,make cars get motivation;second,it is when the automobile driving axle leaf spring in different state,by the parts can adjust the length of the shaft and its position.Parts of the two fork a two funtion.And the parts of the spline circle order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ensure the parts processing quality,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And fixture another purpose is to fixed position parts,making it the shaft 、universal joint sliding a fork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的、内容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与准备。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与机床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就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与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零件图样、生产纲领与生产条件就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 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3. 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1套。 4.设计重要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总图与大件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各1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设计 1、需 求 分 析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借阅读者可分为教师和学生。不同的借阅者最多可借书的数量和期限不同,如教师最多可借两本,期限为三个月,学生最多可借一本,期限为一个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借阅超期都要进行罚款处理;每次借阅都要有相应的记录,以上就是图书馆管理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 2、概 念 结 构 设 计 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本系统涉及到的实体只有读者和图书,二者之间存在借阅和罚款的联系,据此可以画出该系统的E-R 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E-R 图 其中读者与其属性关系如图2.2所示,图书与其属性关系如图2.3所示。 图2.2 读者实体与其属性 借出日期 归还日期 罚款金额 超期天数 处罚日期 借阅 罚款 读者 图书 性别 读者姓名 借书证号 读者类别 是否超期 读者

图2.3 图书实体与其属性 3、逻 辑 结 构 设 计 根据E-R 图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可得如下的关系模式,加下划线的属性为相应关系的主键。 读者(借书证号,读者姓名,性别,读者类别,是否超期)。 图书(条形码号,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类别,借阅状态,借阅次数),其中属性“借阅状态”给出是否在库的信息,分为“在馆”和“借出”两种状态。 借阅(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借出日期,归还日期,罚款状态),主码为三个属性的组合,因为同一个读者可能重复借同一本书,只有加上借出日期才能区分出不同的借阅记录。 这里的日期精确到秒,此外,为了在进行超期罚款处理时能够区分出是否已经进行了罚款,这里还加了一个罚款状态的字段。 罚款(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处罚日期,超期天数,罚款金额),主码为三个属性的组合,理由同上。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登陆的措施,用户名和密码存放在密码表中。 密码表(用户名,密码)。 4、规 范 化 分 析 一个关系模式是好是坏,需要一个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模式的范式。用规范化理论对上述关系模式进行分析,除“罚款”关系外,其他四个关系模式中,主码是本模式的唯一决定因素,所以这四个关系模式都属于BCNF ,在函数依赖范畴内,规范化程度已经达到了最高。但是在“罚款”关系中,罚款金额=超期天数×日罚款额,所以超期天数→罚款金额。又因为处罚日期与归还日期为同一天,故(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处罚日期)→超期天数,所以(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处罚日期)→罚款金额,存在传递函数依赖,所以“罚款”关系属于2NF ,存在冗余现象。但根据实际情况,读者往往既关心超期天数,又关心罚款金额,所以“罚款金额”是必要的冗余。 5、用 SQL2014 建 立 数 据 库 1、读者表的建立 条形码号 图书编号 出版日期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借阅状态 借阅次数 类别 图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实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拨叉(二)(CA6140)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工装设计(年产量:4,000件) 设计内容: 1.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填写工艺文献1套,绘 制零件毛坯图1张 2.设计夹具1套,绘制夹具装配图和主要结构零 件 图各1张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时间: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通过机床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床》、《机械制造工艺》等)。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 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定的拨叉(CA6140)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工作过程:拨叉零件是在传动系统中拨动滑移齿轮,以实现系统调速。转向。其花键孔?25与轴的配合来传递凸轮曲线槽传来的运动。零件的2个交叉头补位与滑移齿轮相配合。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拨叉(二)共有两个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1、一花键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 这一组面包括?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22H2的花键低空及两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小组成员:指导教师:

目录 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2第一章轴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3第一节零件的工艺分析—————————————————————4 一、零件用途—————————————————————————4 二、零件技术要求———————————————————————4 三、审查轴零件工艺性—————————————————————4 第二节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4第三节毛坯的种类及制造————————————————————5第四节制造工艺路线 一、定位基面的选择——————————————————————5 二、轴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5 三、制定工艺路线及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 第五节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7第六节切削用量、时间定额计算—————————————————10第二章铣平面专用夹具夹具设计——————————————————12第一节轴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12 一、零件本工序加工要求的分析—————————————————12 二、拟订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12 三、确定夹紧方案———————————————————————13 四、定位误差分析———————————————————————13 五、绘制夹具总装图——————————————————————14设计总结—————————————————————————————14参考文献—————————————————————————————15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书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设计“阶梯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

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 1 备料锻造 2 车 1 三爪卡盘夹持工件,车端面见平,钻中心孔。 用尾顶尖顶住,粗车三个台阶,直径、长度均 留2mm余量. 2调头,三爪卡盘夹持工件另一端,车端面, 保证总长259mm,钻中心孔。用尾顶尖顶住, 粗车另外四个台阶,长度、直径均留2mm余 量 3 热处理调质处理硬度24~28HRC 4 钳修研中心孔 5 粗车 1 双顶尖装夹半精车三个台阶,长度达到尺 寸要求,螺纹大径车到 mm,其余两个台阶直径上留 0.5mm余量,切槽三个,倒角三个 2调头,双顶尖装夹半精车余下的五个台阶。 mm及mm 台阶车到图样规

定的尺寸。螺纹大径车到mm, 其余两个台阶直径上留0.5mm余量,切槽三 个,倒角四个 6 修中心孔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顶尖加压修研 7 精车双顶尖装夹,车一端螺纹M24×1.6-6g 调头,车另一端M24×1.6-6g 8 划线划出键槽及?5位置 9 铣铣两个键槽及一个止动垫圈槽,键槽深度比图 样规定尺寸大0.25mm,作为外圆磨削的余量 10 磨磨外圆Q、M并用砂轮端面靠磨台肩H、I 调头,磨外圆N、P,靠磨台肩G 11 检验按图纸检验 工序说明: 1、该零件先以外圆作为粗基准,车端面和钻中心孔,再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粗车外又以粗车外圆为定位基准加工孔,此即为互为基准原则,使加工有一次比一次精度更高的定位基准面。

2、螺纹因淬火后,在车床上无法加工,如先车好螺纹后再淬火,会使螺纹产生变形。因此,螺纹一般不允许淬硬,所以在工件的螺纹部分的直径和长度上必须留去碳层。 3、为保证中心孔精度,工件中心孔也不允许淬硬。 4、为保证工件外圆的磨削精度,热处理后需安排研磨中心孔的工序,并要求达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5、为消除磨削应力,磨后安排低温时效工序。

热处理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热处理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CA8480轧辊车床主轴 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材料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作者所在班级:B10821 作者学号:20104082104 作者姓名:倪新光 指导教师姓名:翟红雁 完成时间:2013.06.27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CA8480轧辊车床主轴和淬火量块 热处理工艺的设计 完成时间06.27 指导教师翟红雁职称教授学生姓名倪新光班级B10821 总体设计要求 一、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选材; 2.要求学生弄清零件的工作环境。 3.要求学生通过对比、讨论选择出最合理的预先热处理工艺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方法; 4.要求学生分别制定出预先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方式、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 5.要求学生写出热处理目的、热处理后组织以及性能。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内容要求时间备注 讲解并自学《金属热处理工艺》课本第六章;收集资料, 分析所给零件的工作环境、性能要求, 了解热处理工艺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通过对零件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技术要 求 0.5天 热处理工艺方法选择和工艺路线的制定 确定出几种(两种以上)工艺 线及热处理 方案,然后进行讨论对比优缺点, 确定最佳工艺 路线及热处理工艺方案 1.5天 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及热处理后组织、性能 查阅资料,确定出每种热处理工艺的参数, 包括加热方式、温度和时间,冷却方式等,并绘 出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曲线 1.5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按所提供的模板 0.5天 答辩1天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一. 分析零件的工作环境,确定出该零件的性能要求,结合技术要求,选出合适的材料,并阐述原因。 二. 工艺路线和热处理方案的讨论。要求两种以上方案进行讨论,条理清晰,优缺点明确。 三. 每种热处理工艺参数的确定(工序中涉及到的所有热处理工艺)。写出确定参数的理由和根据,(尽可能写出所使用的设备)要求每一种热处理工艺都要画出热处理工艺曲线; 四. 写出每个工序的目的以及该零件热处理后常见缺陷。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一阶梯状轴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一阶梯状轴

1序言------------------------------------------(1)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2-7) 2.1 生产类型及零件分析-------------------------------------- (2) 2.2确定毛坯及各表面加工方法--------------------------------(2-3) 2.3确定定位基准及划分加工阶段------------------------------(3-4) 2.4热处理及工艺路线----------------------------------------(4-5) 2.5工序设计及加工余量选择----------------------------------(6) 3工艺说明----------------------—-------------(7-17) 3.1 工序一 --------------------------------------------(7) 3.2 工序二 --------------------------------------------(7) 3.3 工序三 --------------------------------------------(7-17) 塞规 -------------------------------------------(7-14)深浅样板 -------------------------------------------(15-16)成型车刀 -------------------------------------------(16-17) 3.4 工序四 -------------------------------------------(17) 4课设总结-------------------------------------(18)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