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共40页文档
英汉翻译 中英文化对比与翻译PPT课件

is such a bad teacher that the children are completely in a fog about their school work.
他是个十分糟糕的老师,他教的孩子对学校的功课一无 所知。
I haven’t the foggiest idea why he left so suddenly.
In short, everything that humans learn is culture. Culture can also pertain to the various materials and objects that people learn to use. (简言之,人类所有习得的东西都 是文化。文化也指人们学会使用的各种实物。) ――Rodney Stark (1994: 43)
在我们家乡他算得上是最精明的生意人,但与全国的 工业巨头比起来,他只不过是一条小池塘里的大鱼罢了。
At 70, old Mac is still alive and kicking.
老迈克70岁了,可身体还挺健壮。 注:原来形容鱼儿活蹦乱跳的情景,现在形容“生气勃勃”。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 游泳。)
3 .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3.1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E. Sapir) 和沃 尔夫(B. L. Whorf)提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真 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建立在该民族的 语言习惯之上的。” 语言决定论的倾向: “We think the way we think because we talk the way we talk”. (反例:聋哑人。)
英汉文化差异外文翻译.pdf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
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
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
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习语。
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习语,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
一、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常把南的方位置前,如“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等,而英美人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
明朝的兰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唐朝韩翃的《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消息的是西风。
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边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边吹来海风!)在翻译时,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理解,也有把“西风”译成“东风”的,例如在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 Exhales an air...”里,“Zephyrus”一词是西风的意思,而译文则是“当东风吹香……”。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

论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关系。
在翻译时,认识到文化差异对翻译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再现原文的文字信息与文化因素。
标签:文化差异;翻译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人类的共性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共性,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
这里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地理环境的差异与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生产方式的不同选择。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词和牛有关。
英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古时主要以马为耕作工具。
牛和马在两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很清楚地表现出来。
例如汉语中说“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 horse”;汉语中的“牛饮”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drink like a horse”。
由于我国西依高山、东临大海的地理环境,故素有“东风送暖”、“ 西风凛冽” 之辞。
与此相反,在英国,east wind 是指从欧洲大陆北部袭来的寒冷的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感觉。
英国西临大西洋,在春天,凉爽惬意,西风从海上徐徐吹来,带来万物复苏,恰似我国的东风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中,西风是和春天、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东方文化中的东风。
此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而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等等。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共40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60、人民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中英文化与翻译的差异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论英汉文化差异和翻译

不断实践与反思
实践: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积累经验,提高翻译水平
反思: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
学习:通过学习翻译理论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交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翻译水 平
Part 07
结论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
Part 05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语义理解与表达
英汉词汇差异:英汉词汇在语义、词性、搭配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翻译 准确性 英汉语法差异:英汉语法结构不同,影响翻译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英汉文化差异:英汉文化背景不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的传递
英汉思维差异:英汉思维方式不同,影响翻译的逻辑性和表达效果
结论:正确处理文化差异是翻译的核心任务,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实现翻 译的目的。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翻译的重要目标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文化传递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 能力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感谢您的观看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
Part 01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02
英汉文化差异概述
文化背景的差异
历史背景:英国和汉语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价值观念:英国和汉语国家在价值观念上有所不同,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语言特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特点上有所不同,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文学传统:英国和汉语国家在文学传统上有所不同,如英国文学注重现实主义,汉语文学注重 浪漫主义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英汉的文化差异及翻译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要的系统。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方化现象。
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
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英汉文化差异和翻译

西方人起源 于游牧, 与奔 马感情深厚 , 因此 , 在英语 中有 大量带“ 马” 的习语, 如“ a wi l l h o r s e ” ( 工作认真的人) , “ a d e a d
差异, 无论在理论上还 是实践上 都具有一定 的现实意义 。
l 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 表现 1 . 1 宗教 文化 背景 的差异
地倾 向个体 。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 的表现,长久生活在 不 同区域的人具有 不同的文化特 征,因而也形成了不 同的思
宗教文化是 由宗教传说和宗教信仰 组成 的。英美等西方 维方式。而这种 思维方式 的差异常导致翻译中一些词语的引 国家信仰信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 帝创造 的, 世上 的一切都按 申义不同, 因此 , 我们要谨防翻译陷阱。例如 : 汉语中的“ 拖后 上 帝的旨意安排 。“ 上帝” 这 个概念就具有浓重的基 督色彩 , 腿 ”, 如 直 译成 英语 “ p u l l o n e 。 S l e g ” , 其 意 思就 变 成 了“ 哄 骗 取 如 果我们不 了解这些宗教文化 的背景 ,在翻译时一味地追求 笑某人 , 愚弄某人 ” 。再 比如, 中国人常用“ 黄色” 表示低级趣 文化的等值,有 时就会造成文化 的亏损 。因而也 f : 可避免地 味、 庸俗、 猥亵等 , 但我们不能看到“ y e l l o wb o y ” , 就译成“ 下流 渗透到语言文化领域 。例如, A J u d a s k i s s 犹 大之 吻( 比喻背叛 男孩” , 因为这个短语在英语 中指 的是“ 金币” 。 行为) 、 B i b l e o a t h庄严的誓言 。 l - 3历史、 地域 、 风俗 习惯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