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看什么--三年招聘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应聘不成功

<面试官看什么--三年招聘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应聘不成功>


第1节

先交待一下背景,我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做外贸的,目前算是高层管理者,本身做业务,也负责销售管理,公司的业务员和助理、跟单员都是我面试、招聘和培训的。应该在这方面有一点发言权。

因为缺人,最近一直在招聘,不,其实几年来都在招聘,无数次面试让我感慨很多。首先得承认自己真的在变老,因为来面试的人越来越年轻,随着70后的尾巴统统跨进而立之年,应聘的人已经完全以80后为主,目前见到最年轻的是87年的。其次,还是得承认我在变老,因为我开始抑制不住地想要教育年轻人,经常忍不住想要提出一点点忠告。最后,仍然得承认我在变老,当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年轻人,我觉得自己的耐心受到极大的考验,面试成功率一年比一年低。就当是发泄吧,我要写一写。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也许可以知道为什么你曾经面试不成功,而面试官们又曾经怎么看你。

简历:招聘工作里,挑简历是第一步,我们每天接收到的简历非常多,基本上不可能每一封都仔细看,所以一份简洁清楚主题明确的简历会比较吸引我的目光。

打开简历之后,通常会一目三行往下扫,我们通常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比较关注的是年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最后才是教育背景。对于工作时间不很长的人,如果在上一份工作中说明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一般也会考虑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我见到的简历大部分不达标,错别字就不说了,教育背景往往极其简略,工作经历经常十分混乱。某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写错是最常见的错误,很多人工作内容语焉不详,甚至有不写前任公司名称和职位的,解释的时候驴唇不对马嘴。我知道你希望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漂亮,可是一份这样的简历只能证明你的粗心和不认真,而且,可能不诚实。

对于这样的应聘者,我会重点核实简历内容的真实性,看是否有夸大,隐瞒,如果有,绝对马上pass掉。

着装:不论男孩女孩,穿的绝对是五花八门,着正装面试的不到十分之一。冬天还好一点,不至于太随意,夏天就花样百出了。有男孩穿牛仔裤配休闲衬衫加运动鞋,敞着怀露出里面的T-shirt,还有的干脆就是一件T-shirt,配一个侉得不能再侉的大包。女孩子有穿超短裙的,有穿凉拖的,也有穿T-shirt的,挎包也常见休闲款。我很奇怪,明明知道应聘的职位是sales,为什么不能穿的职业一点点?就算在打拼没有钱买不起好衣服,一件衬衫一条西裤或窄裙,有那么难做到吗?

其实有些公司对于着装并不

会特别要求,只要不是太随意都过得去,但是面试的时候,和面试官的交流时间很短,第一印象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sales,给面试官的第一印象基本等同于给客户的第一印象,着装上面在意一点不会有错。

所以,对于刚毕业的朋友们,职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不赞同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这是学校和社会为了摆脱责任和压力而鼓吹的观念。在上学期间应该进可能多的接触各种各样的实习机会,起码要大致确定自己的方向,如果专业不太对口,趁上学的时候学二学历或者考证或者实习,尽量增加资本,找工作的时候就奔着这个方向去,然后,不要太计较收入待遇,踏踏实实好好做一年以上,把该学的都学到,然后再考虑跳槽,如果能坚持,最好能捱到2年或3年,这期间说不定也会有好的机会,能得到加薪或者提升,自己学的东西也会比较多。

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然也可以先找个工作做着,甚至餐馆打工都可以,工作无分贵贱,重要的是要能养活自己,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但是与现在应聘的职位不想关的部分,其实可以选择不写上去。

举止:我记得自己找工作的时候,特意学了很多礼仪方面的东西。从敲门的方式,握手的力度,接递东西的方法,说话时眼睛看哪里,说话的语调语气声音,到站、走、坐的姿势,等等,虽然不能时刻保持,但起码有这个意识,而现在的年轻人,几乎完全没有这种概念。

中国这几十年是礼仪和道德崩塌的年代,年轻人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教育,但是毕竟要进入的是一个商业圈子,适当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不能花一点点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气质?尤其是工作两三年之后,还与刚出校门没什么两样,这在我看来是不可以原谅的。

做销售,看起来似乎门槛很低,实际上真正能够做好的并不很多,这个职业对于人的素养其实要求很高。

第2节

准时:大家应该都知道,面试官会比较在意是否应试人准时,对于能提早到达10分钟左右的人,一般是印象比较好的。到的太早或迟到都不好。当然在北京这样地方迟到是常见的,如果应试人在约定的时间之前打电话通知一下可能会晚到并且解释原因,也会有印象加分。最受不了的是约好了时间却不来也不电话通知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会在简历库里面直接删除,以后有职位空缺的时候也不再考虑。

实际招聘的时候,能按时到达参加面试的通常只有10%,20%左右迟到,剩下的70%根本不会出现,这点让人非常郁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种问题。

笔试:说一下笔试吧,很多公司都

会安排一个笔试,给一张试卷,要求一定的时间内答完。从试卷也能看出很多问题,比如经常会有人没有看清题目就答题,或者看不懂题目,悄悄问前台是什么意思,还有人答题的过程中悄悄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求助,有的人试卷写的潦草不堪,题目也草草回答,好像很不耐烦似的。很多人好像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能说会道就能做好销售,对于一些专业性的知识往往不甚了了,比如我们外贸业务的试卷,有些自称做了两三年的应试人居然在基础问题上犯错误,这也是不能原谅的。实践和经验固然重要,基础还是要打好的。

其实笔试的结果只是一个参考,但试卷的样子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性格,粗心还是细心,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建议大家见到试卷的时候还是认真细心一些,字不用写的多好看,但是一定要整洁。

投递:说到简历投递,就多说几句,如果你要找工作,不管是为了就业还是跳槽,最好认真对待这件事,选好方向,简历做的漂亮些,针对不同的职位做不同的简历,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要委托投递,要自己挑选职位,有针对性的投放,这对双方都好。同一个公司只投一个职位,不要表示自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万金油不一定受欢迎。对于真的想去的公司,可以重复投递,但不要过于频繁,因为各种各种的原因,这一次你的简历可能会被忽视或者会被别人比下去,但是情况改变时,有时也会重新考虑的

再写一段,一会儿要去工作

填表:很多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应试人填一份表格,基本内容跟简历里的内容差不太多,所以有些人就不耐烦,不愿意填,还有些人可能顾及隐私问题,比较排斥。其实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规定,表格化有利于管理和存档,而且从填表的方法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某些性格特征。不管面对客户还是员工或是同事,在工作中难免要与人打交道,填表的过程就像是一个简短的对话,怎样回避对自己不利的问题,怎样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怎样应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等等。比如有些问题认为涉及隐私,完全可以简略填写,或换一种表达方式。这是双方互相了解的机会,尽量配合即可。

第3节

看这一段想起了另一个话题,这里也顺便说一下,面试多了可能会发现,面试官的风格也是不太一样的,有的人很和蔼可亲,让你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我是经常用这一招的,有的应试人精神一松懈下来,回答的时候就会露马脚,被我发现夸大或者不太真实的地方,所以,面对这样情况不要放松过度哦

还有的面试官就像lhf说的那种,看起来咄

咄逼人,似乎对你很是不满意,但实际上他在考察你的应变能力或者反应快慢,在不断的提问中让你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是能让应试人说实话的

第4节

看这一段想起了另一个话题,这里也顺便说一下,面试多了可能会发现,面试官的风格也是不太一样的,有的人很和蔼可亲,让你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我是经常用这一招的,有的应试人精神一松懈下来,回答的时候就会露马脚,被我发现夸大或者不太真实的地方,所以,面对这样情况不要放松过度哦

还有的面试官就像lhf说的那种,看起来咄咄逼人,似乎对你很是不满意,但实际上他在考察你的应变能力或者反应快慢,在不断的提问中让你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是能让应试人说实话的

第5节

回帖之前,先说一点感想。

这个帖子几乎已经跑题了,本意是想说一下面试的时候注意哪些地方,现在几乎变成就业指导了,这方面我恐怕对大家的帮助有限,我本身一直从事外贸行业,兼职做一点HR,说的都是自身的经验之谈,也就是对外贸、销售、HR和管理有一点了解,对于别的行业和工作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很多朋友都是即将毕业的应届生,甚至面临是否转行,是否考研等等十字路口似的抉择,这些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我只能尽力而为,毕竟有各种局限,难以说的透彻,何况最后做决定的还得是自己。

其实现在有很多问题都是重复或类似的,逐条答复的话我都觉得词穷了。现在总结一下大家的问题,简要说一下我的看法

1。大学学的专业自己不喜欢,或就业前景不好,怎么办?

这个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大家前12年的目标基本上就是设定为上大学而已,对于自己喜欢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很多人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对所学专业完全不感冒,转专业的可能性又几乎是0。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建议你不要把专业完全抛开或者自暴自弃不好好学习,既然已经上了大学,你就需要拿到这个学位证。不管什么专业,学好了也许难,毕业应该还不太难吧?中国大学很少宽进严出,只要各科及格,答辩通过就能拿证。

做好了基本的,再去学习其他的东西,如果就想好了将来不在本专业内发展,那么早做准备,二学历,自考,考证,渠道很多。大学期间多打打工,多点实习机会,早点接触社会,才能知道自己有哪方面专长或是喜欢做什么。

如果你既没有好好学习,也没有为将来就业做准备,临毕业了才开始着急,那就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了,只能接受现实吧,不要要求太多,从低处做起学起,珍惜机会。

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普遍,你要记住的是,既然不是这个

专业出身,就要比别人更多努力和付出。

2。能做的工作不喜欢,喜欢的工作不能做

因为要先就业,或者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认识,或者对工作性质不了解,做了之后发现自己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这种情况也很常见。我的观点是,人生很长,但也很短,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从工作中不只得到收入,也应该得到快乐和成就感,确实不喜欢不适合,不若早点转行。

在重视经验和能力的社会,转行当然不那么容易,若你在别的职位或领域已经工作过一段,那么尽可能在简历和面试中表现出你比较优秀的一面,这个时候经验也许不适合新岗位,但性格、沟通能力等等是相通的,当然,转行的时候也许要一切重新开始,忍受低薪,忍受老员工,忍受一段时间的压力,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如果你害怕,可以选择回去忍受不喜欢的工作。

3。要不要放弃稳定但是无趣的工作,选择去打拼?

我以前在国企背景的公司工作过两年,觉得非常压抑和不快乐,后来选择了辞职。现在所在的单位是私企,工作累,压力大,但是一切凭自己挣来,亦凭自己的能力受到尊重和提升,很有成就感,也问心无愧。

招聘的时候,见到很多国企或事业单位出来的人,通常的感觉是,这个人废了。离开原来那种环境进到另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根本已经不能生存,出来得越晚就越没救。很多女孩子选择这种地方,早早稳定下来,早早结婚生子,一辈子平庸渡过,无可厚非,但也没什么色彩。男孩子就更难,混的好的大多是无良之辈,沾染一身油滑习气,混的不好就平庸到底。

当然,自己的人生自己选择,问题是,这个社会已经没有铁饭碗,没有一辈子稳定这种事了。

第6节

关于着装问题,我觉得很多人都是陷入一个误区,所谓穿正装,不是说要一定要穿西装打领带,而是相对于休闲装和运动装来说的。实际上,只是要求不要穿的太随便,比如男孩,最简单的穿法是衬衫加西裤和皮鞋,衬衫有很多种,有的款式非常休闲或者时尚,有些就相对比较正式,鞋子也是一样,有的是休闲款,或者颜色过于艳丽,有的就是比较正式用来配西裤穿的,这样一套装备并不会很贵呀!再比如女孩,最简单的还是衬衫加西服裙或者西裤,女孩的鞋子花样更多,凉拖凉鞋一类的最好不要穿,比较正式的鞋子起码是不露脚趾的,包包也是一样,挑一个款式简单的,颜色百搭的,这一套也花不了太多钱。

并不是说穿的不光鲜企业就看不上你,不是这样的,我在这里强调的是一个礼仪问题,就是面试的时候应该穿适合的衣服,这是对工作的

尊重,也是对你自己的尊重。当然有些职位,比如研发,生产,技术支持一类,平时工作就不需要穿正装的,面试的时候当然也没必要搞的西装革履的,但是起码要合乎礼仪,比如你可以穿牛仔裤,但是起码是条干净简单的吧?不要有破洞,不要过多装饰,不要垮兮兮。比如你可以穿衬衫,稍微正式一点的款式就可以了,总不至于穿着T-shirt去吧?即使不需要着正装的岗位,也不会让你穿T-shirt上班呀?

或许500元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沉重的负担,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大学年年扩招,硕士生博士生年年扩招,每一个踏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很残酷的竞争,现在找工作不再容易了,如果想在这个竞争中获胜,就该早点做好准备,比如职业选择,比如需要额外学习的课程,比如置装费。我看过太多的学生,大学四年就那么混过来,理由有很多,学校太烂,专业不喜欢,社会不公平学习没用,不想作弊,等等,然后毕业时两眼一抹黑就开始找工作,想做什么,不知道,能做什么,不知道,成绩单不好看,但我有能力啊!怎么能看出你有能力呢,就无语了。

所以,在招聘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学校,也不得不看你的成绩或者社会实践,除了这些,还会看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环境,名校出来的如果太骄傲,可能会经不起压力和打击,反而不见得会录用。差学校出来的很自强,功课好好学了,成绩都过得去,或者本专业不太符合但自己考了二学历了或资格证了,起码能证明你有一个认真负责的生活态度。除了这些,面试的时候只能看你的言谈举止,以此来推测你的性格,如果着装适当,举止有礼,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起码证明个人素质不会太差。所以,不要对面试官的态度感到愤怒,易地而处,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看待你自己?

也许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公平,也许你的路一直不那么顺利,但是记住,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只能是你自己,抱怨和自暴自弃都是没有用的。

最后,还说回着装的事,我毕业时候的置装费是靠做家教挣的,平时晚上和周末白天去做,用挣来的钱买了一双黑色高跟皮鞋,一条黑色长裤,一件浅灰色七分袖衬衫,一套亚麻色套裙,一个红色小包,大概就是这些,工作以后又陆续添置了一套正装,两套西服套裙,鞋子包什么的,虽然那时候赚的也不多,试用期每月1100元,转正以后1600,很可怜吧,但是跑了几次商场,还是淘到了打折的机会。没有别的原因,我做的是外贸业务,要出差,要上展会,要接待客户,我的同事和客户都这样穿,而我希望自己看起来干练利落,比较professional。我的衣服

和包都不是名牌,没有多么值钱,但是,看上去也不差。

第7节

今天又开始面试了,上午安排了四个,来了两个,另外两个杳无音讯。第一个是个女孩,在深圳做过近5年,工作经验还是可以的,能力应该也还行,可惜英语实在不够好。在南方,可能因为外贸环境比较好,而且很多产品属于轻工业、小商品或者大众产品,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很多人英语只要能交流就够用,所以都忽略了对英语的学习,但是到了北方就不行了,虽然外贸环境比南方差一点,但是业务范围不一样了,多数以重工业、机电、能源产品为主,这类产品跟客户的沟通要多得多,对于外贸业务的英语水平相对要求要高一点。

语言只是工具,能说明白就行,这种观念还挺普遍的,但我觉得,如果能够,还是应该继续精进一些。语言不仅仅是工具,还是沟通和表达的必要条件,真的想在外贸这行做好,外语还是要好好学的

第8节

刚刚面试了一个,提醒男同胞们,面试时不要主动伸手要求握手,一下百度来的,还比较中肯,给大家参考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一、握手的顺序: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第9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