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主张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真实的经验和体验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更好地记忆历史事实、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
首先,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历史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如果仅仅是通过书本来学习历史,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则可以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前往纪念馆、博物馆等地参观,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历史文物和历史事件的现场氛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角色,让学生在虚拟的历史场景中互相交流、互相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
其次,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事实。
历史知识量大,知识点繁多,很容易导致学生遗忘历史事实。
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则可以通过亲身感受和实践,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历史手工艺品、制作历史食品等形式来学习历史知识,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加深记忆,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历史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历史背景的支撑,学生很难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而生活化教学理念则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观察身边的事实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父母到工作单位实地参观、观察城市建设变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主张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载体,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更加主动、乐于探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通过阐述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素材,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设计和组织生动、具体、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为依据,设计和组织相关的历史学习活动,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历史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设计具体的历史学习活动生活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学活动应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联系,具体活动设计应富有情境性和挑战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教学案例设计可以通过设计生活案例,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历史的魅力。
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文化为蓝本,设计关于这些历史内容的生活案例,让学生通过生活案例来了解历史知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并在实际中去思考、体验、探究历史。
2. 历史实地考察可以组织学生到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去了解历史文化的渊源,亲自接触历史文物,借此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3. 历史文化体验活动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文明和社会,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历史知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生活化教学理念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本文将探讨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以期为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往往以枯燥、乏味而闻名,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果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实践能力生活化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真实、生动的教学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且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1. 利用实物展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教学《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时,可以通过展示古代发明的实物,如指南针、火药等,让学生领略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2. 制作历史手工制品通过制作历史手工制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生活。
在教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等古代发明的小模型,让学生深入参与到历史文化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3. 进行历史实地考察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在教学《中国古代文明古迹》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故宫、长城、兵马俑等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一、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生活化教学是指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情境,以生活为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应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历史知识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
1、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历史内容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常常只侧重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而忽略了历史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为了使历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选择那些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例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农业技术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等,让学生通过历史课堂了解到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现历史事件,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
3、注重实践性教学生活化教学提倡知行合一,强调实践性教学。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往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场所,亲身感受历史文化,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体验。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历史活动,如模拟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举办历史文化展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拓展生活化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拓展活动,通过参观实地、阅读相关书籍、采访长者等方式,拓展历史知识,丰富历史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历史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一、引言生活化教学理念,正是一种能够将课堂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
1. 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生活化教学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能够使学生对历史更加感兴趣、认同,并愿意主动去了解历史知识。
2. 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思维。
1. 创设情境,让历史知识融入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现实影响。
在谈到中国古代的货币时,可以通过学生平时接触的钱币,让学生了解古代货币的形态、材质以及使用范围,让历史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2. 增加实地考察和参观历史课堂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可以带学生参观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解说和讨论,增加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3. 制作实物展示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实物展示,来展示历史知识。
让学生制作古代的生活用品、战争工具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也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 进行历史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可以结合历史故事讲解相关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以及影响,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
5. 进行角色扮演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悟历史珍贵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有意义的历史学习体验,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通过生活化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讲解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的时候,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诸如孔子、老子、庄子等人物的生活经历、思想贡献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
此外,也可以通过生动的比喻、类比等方法,把古代历史知识与当今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在生活化教学中,提出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述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时候,可以提出“为什么会形成封建社会?”,“封建制度有哪些特点和缺陷?”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激发学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生活化参观学习是一种亲身体验学习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素养。
例如,中小学历史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古迹、村镇或参加历史活动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感受,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意识。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理念在中小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不仅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还能够培养学生思辨、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兴趣。
因此,历史教学应当注重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是指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将学科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讨论。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文物作为教学内容。
可以选择与当地历史相关的事件或人物,或者选择与学生喜爱的历史题材,如古代战争、历史传说等。
通过选择与学生相关的教学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亲眼看到历史文物和实景,增强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丰富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知和认知。
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源,如历史教学网站、在线历史资料库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历史信息;可以提供多媒体教材和电子教案,让学生通过电脑或平板电脑进行学习和互动;可以利用手机APP等移动学习工具,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历史学习。
在评价方式上,我们也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让学生进行历史项目、历史论文、历史调查报告等,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和实践来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
还可以组织历史演讲、历史故事分享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互动交流展示所学历史知识。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

浅谈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施生活化教学理念是一种以生活为主题,以生活为素材,以生活为载体的教学方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掌握实际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一、引发学生的兴趣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为教材。
例如,讲解贸易和货币的演变可以以现代商业和金融为例,让学生了解商业和金融的来龙去脉。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呈现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中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问答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参与互动,发扬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动力,学生也更愿意学习历史。
三、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历史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学习到古代人类的居住地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建筑的特点和变化;学习到中外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让学生通过现代故事和人物深刻了解历史人物的人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观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观,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前进的密切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例如,学习到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可以引导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学习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贡献,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精神,发掘自己潜在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生活化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7-05-10T09:53:06.31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3期 作者: 刘明
[导读]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
要】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本文从笔者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旨在探讨生活化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活化 概念 初中历史 历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3-012-01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生活教育认定生活即教育,而主张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履行,以求生活之向上与提高的一种教育
理论和学说。
"所以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做有心人,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教育机会。并且历史从内容上看,也就是"人"的历史,正是人
的生活构成了一部缤纷饱满的人类历史画卷。那么,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该如何将生活化概念引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呢?
一、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充实历史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
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让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很多的,需要我们根据所需细心发掘。我们常见的铜钱、粮票、中山装、各地的历史人物、一些地名……都可以
成为我们发掘的对象,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让很多人印象中干巴巴的历史在我们身边活起来,充满生活气息。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
方法。以前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
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二、贴近学生的学生生活,寻找兴奋点,激活历史教学课堂
现实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含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与时代脱
节的教师永远不会是一名称职的教师。不联系实际,就事论事,为教学而教学,历史就变成一堆死知识。李大钊也说过:
"历史是死的,但
解释是活的,与时俱进的。
"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尽力体现时代感,一方面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正视人类与自然
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在对历史的解释中让学生预见到社会和个人的未来任务,理解目前存在的现象。
"历史教学应该鼓励学生把对人类
过去活动的学习和寻求未来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懂得各种可能性和应承担的责任
"。另一方面,尽量发掘和利用贴
近社会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使教学回归生活;适当拓展内容,使历史内容更加丰富,避免教学内容类型的单一化;内容要尽量联系实
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以增加历史的现实感。如:在讲到世界大战历史时,可适当联系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在讲到民族关
系时,可联系西部大开发;在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惩处贪官污吏内容时,可联系现实政府对腐败现象的整治,对成克杰、胡长清的
处理。再如有关家庭关系称谓、十二生肖与干支纪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帝王纪年的换算,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饶有生活情趣,
我们都可以讲讲,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处理日常生活或使用历史工具的能力,启发他们学会寻找需要的新知识的手段
和方法。
三、呈现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去学习,要求有现代化的教具相配合,即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科技含量。教学手段是
课堂教学运用的一种教学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的基本手段也发生了变化,录音机、幻灯片、投影仪、电视、计算机及互
联网等已呈现在我们眼前,充分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已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也明确要求我们: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
力的学习工具。
"
传统课堂上的历史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教学图片、地图、模型,这些手段提供给学生的是单一的视觉刺激,不利于直观
教学,难以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尤其是
趋向现代化,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如: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静态、动态的教学资源展示给学生,提供
给学生多种感觉的综合刺激,这样,动静结合,视听并用,图文并茂,声情融合,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上历史课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总之,历史课堂教学要本着为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宽松的课堂氛围和有利于学习的工
具,努力尝试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以赋予历史课堂教学一个崭新面貌。
当然,教学手段的生活化也会随教学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可以把教学延伸到课外,即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历史遗
址、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等,通过参观考察这种外延式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历史在生活中的影响。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亲身感
悟历史文化的悠久深远和博大精深及深刻的情感教育。因此历史教学要发扬历史教育的功能,就需要历史课堂教学时空的拓展及教学手段
的生活化。
总之,生活化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每位初中历史教师教师深思。我们要用好"生活"这个天然的教学手段,运用多
种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从历史的探究中真切感悟生存智慧,快乐的学习
!
参考文献
[1]
贾安根.浅谈初中历史的生活化教学的途径.《文理导航》2013.08
[2]
杜晓娟.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课程教育研究.中》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