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生成语法

合集下载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一、背景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由美国学者诺姆·乔姆斯基于 20 世纪 50年代创建,以乔姆斯基 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为标志发展至今已经有近 60 年历史。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影响力波及到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教育学、逻辑学、翻译理论、通讯技术、计算机语言等领域,英国当代语言学家约翰·莱茵斯曾经作出这样的评论:“无论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语法理论。

”二、发展阶段转换生成语法自乔姆斯基创建以来不断修改发展共历经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从1957 年转换生成语法诞生到1965 年,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转换生成语法的古典理论阶段,其主要代表作是《句法结构》,当时转换生成语法对当时美国流行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挑战,从研究方法到研究对象,转换生成语法对结构主义进行了全面颠覆。

在这一理论阶段,乔姆斯基认为语义学是独立于语法学之外存在的,合乎语法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有意义,某些句子尽管没有意义,但是确实合乎语法规范。

第二阶段是以1965 年出版的《语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为代表,这一阶段属于标准理论阶段。

在此阶段中,乔姆斯基开始将语义纳入语法范畴,并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所决定的,因为如果不考虑语义,生成语法将产生大量无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的存在无疑会降低生成语法的解释力和应用力。

所以在标准理论阶段,生成语法包括了三部分:句法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

其中句法部分是整个语法的核心。

由于考虑了语义成分,生成语法比起其他语法在语义敏感性方面要更具优势。

第三阶段从1972 年到1977 年,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是从标准理论发展到扩充式标准理论的转折点。

在标准理论时期,乔姆斯基认为语义是由深层结构决定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被转换为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不起作用。

tggrammar语言学名词解释

tggrammar语言学名词解释

tggrammar是一种语言学名词,它是指“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转换生成语法)的简称。

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描述由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tggrammar是一种旨在解释语言结构和生成规则的理论,它对于理解语言的本质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tggrammar的基本原理tggrammar最基本的原理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成”的过程,即语言是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和产生规则来生成的。

这一理论将语言视为一种具有递归特性的系统,通过递归规则的应用,可以生成无穷的句子。

2. tggrammar的核心概念在tggrammar中,有一些核心概念是必须要理解的。

句子的结构是如何被生成的?句子有哪些成分组成?词汇和句法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些问题都是tggrammar所关注的核心内容。

3. tggrammar的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价值tggrammar理论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结构。

通过对语言生成规则的研究,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句子是合乎语法规则的,而另一些句子则是不合乎语法规则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tggrammar理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语言的工具。

通过深入研究tggrammar理论,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为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总结回顾:tggrammar理论是一种旨在解释语言结构和生成规则的理论,它强调语言生成的过程和递归规则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tggrammar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生成和语法规则,为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tggrammar理论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的基本原理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成”的过程。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摘要:I.引言- 介绍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II.结构语法- 定义结构语法- 结构语法的核心思想- 结构语法的主要特点III.转换生成语法- 定义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思想- 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特点IV.结构语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语法表达方式的不同- 句法分析方法的不同- 语义解释的不同V.结论- 总结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区别- 指出两者在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性正文:I.引言在语言学领域,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是两种重要的语法理论。

结构语法主要关注句子的结构,强调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转换生成语法则强调句子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的生成过程。

本文将对这两种语法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II.结构语法结构语法是一种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法理论。

结构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是语言系统的基本单位,句子的意义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结构语法的主要目标是描述和解释句子结构,通过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句子的结构特征。

结构语法的核心思想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将句子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并分析这些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结构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每个成分在句子中都有固定的位置。

因此,结构语法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句子成分的位置关系来揭示句子的结构特征。

结构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结构语法强调语言的结构特征,认为语言系统是一个由各种结构关系组成的网络。

2.句子成分分析:结构语法将句子分解为不同的成分,并通过分析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句子的结构特征。

3.结构决定意义:结构语法认为句子的意义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可以揭示句子的意义。

III.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基于转换主义语言学的语法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认为,句子的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和生成的。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句子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结构的生成过程。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程序都能够处理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计算机科学中最普遍的任务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是转换生成语法(Conversion Generative Grammar,CGG)。

它是用于处理自然语言的一种技术,也可以将自然语言转换为可被机器识别的形式。

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结构化程序,包括一系列的规则,它们可以控制自然语言的转换。

该技术可以定义一种自然语言的语法,可以用来构建有意义的句子或短语。

它的机制具有无穷的表示能力,能够有效地表达复杂的句子结构。

由于它拥有简单而强大的特征,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本处理任务,包括机器翻译、信息检索和聊天机器人等。

CGG可以根据文本构建语法树,以便计算机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做出更好的决策。

其原理是将自然语言表示为一组虚拟符号,并使用指定的转换规则来将它们转换为可被计算机理解的形式。

该技术也可以检测句子的有效性,并能够检测出句子中的类比或隐喻等语言手法,从而为计算机掌握自然语言提供帮助。

CGG的另一个优势是,它可以生成可感知的自然语言。

这意味着,计算机可以使用该技术来生成出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的文本,而不是简单的机器语言字符串。

这使得计算机更容易理解自然语言,并极大地帮助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发展。

CGG也可以通过定义关于某个特定主题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交互关系来准确地理解自然语言。

它可以像人类一样识别语义,甚至可以推断句子的真假,这是一项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的强大技术。

总而言之,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无穷表示能力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处理自然语言,使得计算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语言。

该技术也可以转换文本,从而让计算机能够以更好的效率处理大量文本,极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

CGG一直是NLP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它的发展将带来更多新奇的应用,拓展计算机科学的视野。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处理技术,它对人类语言中的褒义和否定进行有效的转换,以表达同义的信息。

它的主要思想是将语言结构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以表达不同的含义,而不会影响文字的语义。

例如,如果转换生成语法能够把原句中的褒义转换成否定语句,就可以对文字进行有效的解释,并表达出新的含义。

转换生成语法也可以用来消除歧义和清晰表达消息。

它可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某个消息,以及消息背后所蕴含的信息。

它也可以被用来消除歧义,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转换生成语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从最简单的文本处理到复杂的机器翻译,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它可以用来解决大量文字处理问题,使用户能够更加快捷高效地处理信息;它也可以用来翻译文字,解决跨文化沟通的障碍;它还可以用来进行机器学习,使机器学习更加精准有效。

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将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形式等概念,共同构建一种新的语言处理系统。

与以往的语言处理技术相比,转换生成语法还将突破传统的静态翻译,使转换具有更好的语义和自然表达能力,从而为探索和领导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转换生成语法将给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带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它不仅能够解析人类语言中复杂的概念,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有效地与其他人交流。

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进步,转换生成语法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便利。

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

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

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
1. 嘿,你知道吗,转换生成语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语言魔法师!比如说,“我吃饭”可以变成“饭被我吃”,这多有意思呀!
2. 转换生成语法啊,它其实就是能把一句话变出各种花样来呢!就像搭积木一样,把词语重新组合,比如“小鸟飞”可以变成“飞的小鸟”,是不是很奇妙呢?
3. 哎呀呀,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呀,就好比是给语言开了无数扇门!像“他看书”可以变成“书被他看”,这就是它的魔力呀!
4. 转换生成语法呀,那可真是语言世界里的大宝贝!你想想,“她唱歌”变成“唱歌的她”,多神奇呀,对吧?
5. 哇塞,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让语言变得超级灵活呀!比如“汽车跑”能变成“跑的汽车”,这多酷呀!
6. 转换生成语法啊,就像是一个语言的变形金刚!像“风在吹”变成“吹的风”,这可太有意思啦!
7. 嘿哟,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呢,就好像是语言的魔术手!比如“狗追猫”变成“猫被狗追”,是不是很厉害?
8. 转换生成语法呀,不就是能让语言各种变变变嘛!像“花开放”变成“开放的花”,这就是它的能耐呀!
9. 哇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其实就是能让语言七十二变呀!比如“太阳照”变成“照太阳”,多神奇呢!
10. 转换生成语法啊,那简直就是语言的魔法棒呀!像“雨落下”变成“落下的雨”,太让人惊叹啦!
我的观点结论:转换生成语法真的是超级有趣且充满魅力呀,它能让我们看到语言的多样可能性!。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

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区别结构语法(constituency grammar)和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是两种语法理论,它们在描述语言结构和生成语言的方式上有一些主要区别。

1.描述语言结构的方式:•结构语法:结构语法通过将句子划分为不同的短语和短语之间的层级关系来描述语言结构。

它关注的是句子的组成成分和它们的组织方式。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通过规则的应用和转换操作来描述语言结构。

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转换操作从一个语言结构生成另一个语言结构。

2.生成语言的方式:•结构语法:结构语法采用自底向上的生成方式,从词汇开始逐步构建短语和句子的结构。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采用自顶向下的生成方式,从一个初始的语言结构开始,通过转换操作逐步扩展和变换生成更复杂的语言结构。

3.语法规则的类型:•结构语法:结构语法使用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来描述语法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短语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语序。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使用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rules)来描述语法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如何通过转换操作改变语言结构。

4.语言变换的处理:•结构语法:结构语法通常较少关注语言变换,更注重描述句子的静态结构和组成成分。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强调语言变换的重要性,通过转换操作可以生成不同的句子形式和语义解释。

总而言之,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在描述语言结构和生成语言的方式、生成顺序、语法规则类型以及对语言变换的处理上有一些区别。

它们各自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对于语言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

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

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一、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由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旨在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

该理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结构,可以通过一系列转换规则从底层生成句子。

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句法、语义和语音等方面。

转换生成语法的核心概念包括句法结构、转换规则和语义解释。

句法结构是指句子的基本结构,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转换规则是指将底层结构转换为表面结构的规则,如添加、删除、替换等。

语义解释是指对句子意义的解释,涉及词汇、短语和句子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英语歧义句英语歧义句是指一句话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这种歧义性可能源于语法结构、词汇意义或上下文等因素。

例如:例1:The doctor eats an apple.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医生吃了一个苹果”,也可以解释为“苹果被医生吃了”。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2:John saw the students.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约翰看到了学生们”,也可以解释为“学生们看到了约翰”。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施动关系不明确造成的。

例3:The cat is on the mat.这句话既可以解释为“猫在垫子上”,也可以解释为“垫子上有猫”。

这种歧义性是由于介词短语“on the mat”既可以修饰“cat”,也可以修饰“mat”造成的。

三、转换生成语法与英语歧义句的关系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可以解释英语歧义句产生的根源,即底层结构与表面结构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解释。

同时,英语歧义句也可以验证转换生成语法的正确性。

通过分析英语歧义句的深层结构和表面结构,可以进一步探讨转换生成语法的规律性和适用性。

总之,转换生成语法和英语歧义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揭示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

他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2。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姆斯基(A·N·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

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不断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

找到一个图,发不上来,用流程画给你看下
语法→转换部分→表层结构→语音部分→句子的语音表现
|
基础部分→深层结构(指向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句子的语义表现
简单的说,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研究的是人类为什么会说话以及如何了解新的句子。

上图是一个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框图。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家只需要制定上图中突出显示的四个部分的规则。

上图也是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内容的示意图: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语音部分属于表层结构并为表层结构作出语音解释。

所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思维形态结构。

所谓语言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资料:【语言是附着在思维上的结构体, 语言是受思维支配的, 它是处在交际中的思维的载体。

人作为社会的成员必然具有这个社会的思维特征、思维方式和思维风格,我们统称为思维的形态。

思维形态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又是一种共时的产物, 它无时无刻不在支配语言表现并模式化为语言的深层机制, 这种人类所共有的、内在的、心理的东西称谓语言的“深层结构”。

对比语言学这种分析语言的原理首先是布龙菲尔德创立的结构主义学说,是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以及外国语教育的双重刺激下崛起的, 它运用同一种原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语言进行描述分析。

所谓语言的表层结构, 也就是一般所谓语言的形式结构。

我们强调对比语言的深度发展, 并不是说语言的表层结构无关紧要。

恰恰相反, 语言表层结构的对比研究是比不可少的, 因为语言的形式结构, 正是其异质性的表现现象。

语言的形式结构表现为其基本形式手段和句法形式手段两方面内容。

基本形式手段包含语言系统、文字系统、词语系统, 句法形式手段包含句法成分系统、句型结构系统、语序分布系统。

而对比语言学又是一门经验学科, 因此, 在进行对比研究之前, 我们不可能先去主观地规定出某些先验的条条框框来, 而总是先去描
述其中的一门语言, 然后再把它跟其它语言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找出其固有的规律。


《谈对比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王金安
在语言交流过程中,我们实际所听到的句子的形式或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是语言的表层结构,而说话者试图表达出的句子的意思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

这就是说,语言的表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了句子的意义。

举例说明:玻璃打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用两种句式来说明。

一种说法是:“玻璃打碎了。

”——被动句式另一种说法是:“打碎玻璃了。

”——主动句式
两种说法,句式虽不同,但所表达的认识内容是同一回事。

我们知道玻璃碎了这个事实,这是语言的深层结构,而表述这个事实的两种句式,则是表层结构。

由此可知: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此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再如“张三走了”这句话,可
以表述几个意思。

表示疑问:“张三走了吗?”表示肯定:“张三走了。

” 表示讨厌:“我早就想让张三走了。

” 还可以表示出同情、惋惜、气愤等等。

可见,统一表层结构,可表示不同的深层结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表层结构则是认识内容的具体表述。

语言的深层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在记忆的效果上很清楚。

当我们念完了一篇文章、或听了一次讲演后,在短时记忆里可以储存表层结构,而在长时记忆里却可以储存其深层结构。

不同民族的人,表述同样的事实,就语言的深层结构来说是一样的。

表层结构则服从于这个民族共同使用的那种语言的规律。

很多民族的人把深层结构转化为表层结构,并非通过学习,而是先天就具备这个转化能力。

表层结构就是我们看到的句子结构,比如说:
花瓶被他打碎了。

深层结构就是从这个句子中能找出来的以不同词为主体的叙述结构,比如上面那个句子的深层结构就是:
他打碎(花瓶)碎了。

就是说,一部分是“他打碎花瓶”,另一部分是“花瓶碎了”;一个是施事即他以及这个动作,一个是受事即花瓶的状态。

这个用深层结构表示的句子经过删除、增加、移位等变化可以转化为表层结构。

再举几个例子,像英语中的祈使句Open the door.的深层结构是You open the door
please.被动句The picture is drawn by Tom.的深层结构是Tom draw (the picture) is drawn.所以深层结构基本上分析句子主体就能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