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振动测试技术探讨

爆破振动测试技术探讨

1 爆破振动波时频特性

爆破地震与天然地震主要区别在于时频特征差异。天然地震振动时间较长,一次振动能持续几秒至几十秒,而爆破地震持续时间很短,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几秒,常用的毫秒延期雷管段数为15段以内,15段雷管延时为1秒。更长的延时依靠接力传爆,但爆破震动波持续时间大多数在3秒以内完成,所以时域特性来看爆破地震的单次记录时间不会很长。另外从振动次数上来看,天然地震常伴有多次余震,而爆破震动大多数是一次完成,也有采石场或某些石方开挖爆破工程中,需要多次爆破或长期生产爆破,地震波作用造成的危害会不断累加,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对于多次或长期爆破产生震动应作多段爆破记录。

爆破地震波的频域特性上,主振频率较高,一般爆破振动主频在5Hz~300Hz,爆破地震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建筑物对各频率震波的动力响应关系与振动危害性密切相关。根据国内外众多测试资料分析表明,一方面爆破地震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振动主频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爆破地震波主频受爆破类型、装药结构、地形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获得真实的爆破振动信号,在爆破振动检测前应当初步估计爆破地震波的主振频率特征,从而更好地设定记录仪的采样频率、选择合理的传感器响应频率,才能有效地满足爆破振动测试的要求。

2爆破振动检测设备

目前爆破振动测试所用仪器类型很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式记录仪越来越多,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数字式记录仪使用更方便、可靠,但缺乏统一的标准。此外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尚无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振动数据的分析软件各不相同,所以很多爆破振动测试并没有规范,甚至有些测试数据可信度较低。下面对爆破振动测试技术现状作简要介绍。

2.1 振动速度传感器

2.1.1 传感器频率要求

前面已论述过爆破地震波的频域特性,大多数情况下爆破地震频率范围在5Hz~300Hz。选用的振动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一般宜在3Hz~500Hz,但一般国产振动速度传感器频率范围较窄,大多数传感器低频域高于10Hz,低频域小于10Hz的传感器高频域又只能到80Hz,这类传感器基本不能用于完整的爆破振动测试。通常爆破振动波频域较广,频率成分复杂,所以在传感器配备安装方面一定要注意这问题,否则测得的低频域数据会严重失真。最好在振动台上标定速度传感器后才用于爆破振动测试中。

2.1.2 传感器的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有不同意见[1][2],有人建议用钢钎牢固地嵌入岩体中做传感器支座,也有人认为只需直接将传感器置于地表。根据美国Dowding博士的研究,当振动较小时,传感器的固定方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一般的地表振动测试中,因振动幅值不大,频率不高,只需将传感器直接置于地表,周围用石膏粘附即可。在地下巷道内墙壁上测试强烈爆破振动时,需用短钢钎嵌入岩体中,将传感器固定在钢钎上,而一般岩石表面应尽可能直接安装传感器。

我们在测振过程中做过对比试验,在相同位置1#撑测振点安装在固定钎杆上,钎杆用水泥砂浆嵌固在直径18mm深10cm的孔内,每次测试时将传感器拧紧于该钎上。2#撑测试点距钢钎固接点20cm处,用石膏将传感器底座直接固定于地面上,对比分析两种连接方式获取爆破振动数据,从而确定拾振器的不同固定方式对爆破振动数据采集的影响程度。结果是:钢钎固接、石膏固接方式的爆破振动波形基本一致,看不出峰值和主频的差别,峰值误差小于3%,没超过仪器误差值。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石膏固接安装法。

2.1.3 传感器的其它要求

传感器属于敏感器件,野外使用环境条件差,颠簸振动较大,容易受损,因此传感器应定期标定,发现线性度偏差较大的传感器一定要停止使用。

传感器有竖向和横向之分,在测量三向振动分量时,应注意传感器的方向性。现国外提供有三向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一个传感器可同时测试出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分量,能方便准确地求出合速度,这种传感器是今后爆破振动测试的发展方向,目前因价格高且标定困难,不易推广,但爆破振动测试应以三向量测为主,三向合速度更能反映振动强度大小。

2.2振动记录仪

2.2.1 爆破振动记录仪的基本要求

爆破振动记录仪正向数字式自动记录方式发展,它利用最新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爆破振动记录仪轻小、便携,且功能齐全,省去了现场远距离放线的麻烦和信号干扰。我国爆破振动自记录仪的研制开始于90年代初,现在已有多种产品,发展成多家竞争的局面,美国、加拿大的产品也正在打入国内市场,当前大部分振动自记录仪都基本能满足一般振动测试要求。根据实践经验总结,爆破振动自记仪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

(1) 自触发设置要可靠。野外测振自动记录仪一般放置在传感器附近,这样可省去了放长线,因此自动记录仪的触发方式一般选择自动内触发(因外触发时必须放长距离外触发信号线),若内触发有误,将导致测试失败。

(2) 记录应有负延时记录。若由自触发启动记录存储,没有负延时设置,有可能丢失振动波头记录,波头信号非常重要,据此可反算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一般负延时记录应达到0.25s左右。

(3) 一台记录仪至少应有三个通道。通常测量某点三个方向的振动分量,需要三个传感器接入同一台记录仪,它可保证三个方向同步记录,便于求出任一时刻矢量合速度。一般情况下合速度峰值要比单个方向速度峰值大,合速度峰值更能反映真实振动强度,用合速度峰值控制安全系数更符合理论意义。

(4) 记录仪的内存可适当加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容量内存条已不再昂贵,增大记录仪的内存,可增加记录波形的数据容量,方便野外多次测振记录,甚至可以进行全天候振动记录,满足了可靠振动监测的要求。

(5) 野外自动记录仪主要发展方向是轻便、耐用,能准确、可靠地捕获到信号,一般野外条件潮湿、多尘、温差大、颠簸振动大,对仪器的密闭防水要求很高。

(6)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将测振仪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开发出下一代遥测爆破振动仪器是未来发展方向,爆破振动检测与分析工作可通过网络传输转移到室内计算机上完成,功能更强大振动检测和分析软件可更好地指导爆破设计的改进。

软件分析功能已是振动测试仪的主要功能之一。根据大量振动测试的实践总结,一般对振动分析软件有以下要求:

3 爆破振动测试结果输出

爆破振动测试除了要输出完整的测试报告,还要求保存完整的现场记录。实际上现场记录表更为重要,我们发现没有统一格式的爆破振动记录表,记录中容易丢失一些重要信息,不便于后来查找或借用。一个完整的爆破振动测试报告应包括如下一些记录内容:

(1)一般情况:时间、地点、环境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测试单位、操作人员;

(2)爆源情况:总装药量、分段数、分段炮孔数和药量、爆区范围、起爆方式;

(3)测试场地情况:测点方位、离爆源距离、测点地形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

(4)传感器安装情况:传感器安装方法、安装方向、传感器型号、厂家、传感器灵敏度、频率范围、量程、线性度、编号;

(5)记录仪情况:记录仪名称、型号、编号、触发方式、量程选择、采样频率、通道数及编号;

(6)记录波形输出:振动波形应有时间标尺,标出最大振幅值和所处时刻;

(7)振动衰减规律回归分析:根据经验公

回归,求出κ、α值;

(8)描述爆破前后仪器和保护物有无损坏迹象;

(9)附上仪器传感器标定证书;

4 测试中的几个问题

(1)标定

要想获得准确振动波形记录,对仪器的标定是必须的。虽然传感器在出厂时会提供不同频率下的灵敏度变化曲线,但是为了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仍然必须对传感器作定时标定,标定或校核需要专用振动台,其频率和信号均可控制,对线性度误差太大的传感器应作特别标记而放弃使用。

除了对传感器作定时标定外,还应对数字式记录仪进行标定,数字式记录仪的标定方法可将示波器产生的标准正弦波电压信号输入到记录仪中,然后由振动记录仪输出波形,将输入波与输出波对比,可以标定出记录仪的误差范围。

仅对传感器和记录仪单独标定还不够,对整个测量系统的标定最重要,整个测量系统的标定也必须有专用振动台,系统误差是最终误差。当前我国计量检测中心由于缺乏数字式爆破振动记录仪的分析软件,通常对整个测振系统作标定有困难。没有标定的仪器检测结果不能作法律依据。

(2)测振仪数量配备

测振仪数量配备应根据振动测试的要求而定。若为监测特定地点的振动量级,则根据监测点数量和要求而定。这在很多国家是非常必要的[2][3],因为即使所有爆破效应都符合规章条例,他们也担心会发生诉讼事件。而在我国随着城镇附近的控制爆破渐增,对爆破振动的投诉和振动监测需要也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若要全面记录振动效应的空间分布,应在一条或几条测线上至少布置3~5台测振仪,每台测振仪能记录一个测点的三轴向振速与时间的关系。测点位置并非按等间距布设,而最好按照等对数距离排列,例如按照10cm,100m,1000m这样的间距设置,当然在特别关心的振动区域可加密几个测点。

(3)振动记录仪量程和采样频率的设置

要想获得较好的振动波形,量程选择很重要。量程选择过小时,因实际振动量相对过大,使得记录到的振动波形削峰,而丢失了峰值振动速度(PPV);量程选择过大时,因实际振动量相对过小,使得振动波形呈小锯齿形,难以区分不同幅值的差异变化,也不便作其它的分析处理。因此选择量程前,应根据经验公式预估最大峰值振动速度,一般情况下要求最大峰值处于量程的40%~80%范围较适当。当然现在也已开发出自动调节量程的振动记录仪。

采样频率的选择应按照以下原则设定:采样频率应比爆破振动频率大100倍以上,以保证每个振动周期内有100个以上的采集样点。足够密度的样点可保证进一步分析的准确、可靠性。但采样频率过高,波形的记录时间要相对缩短,原因是每次采样记录的数据点是固定的。所以,具体如何设定采样频率应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爆破振动持续时间来调整。持续振动时间长尽可能降低采样频率,持续振动时间短可使采样频率提高。随着海量储存和悠采技术的应用,现在可不必考虑持续振动时间长和储存量不足的问题了,可以实现长期的监测和记录波形。

(4)振动衰减规律回归分析

峰值振动速度衰减规律分析通常采用经验公式回归,求出κ、α值,其中的Q为单响药量。但随着高精度延时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应用,逐孔起爆网路将各炮孔的起爆间隔时间安排在l~10ms,所有炮孔连续不断相继引爆,各段之间没有明显分界,振动波既相互叠加又使峰值错开。若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公式分析,其中单响药量Q难以确定。实际上传统的同段位群药包就包含的各药包之间的1~10ms延时误差了。现在高精度雷管应用后,相当于在某单位间隔时间段引爆的炸药量,但该单位时间十分微妙,还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这里仅提出传统的经验公式已经遇到挑战。

(1)波形分析

爆破振动波形的特征是短间隔多次振动,因为一次爆破通常都是分段起爆,每段爆破将根据药量和爆

破条件的变化(如夹制条件、炮孔分散性、装药结构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振动峰值,因此在波形分析中根据不同时刻的峰值变化,首先将不同起爆段分别对应的峰值振速查找出,这样一次爆破测振可获得更多的比例距离条件下的峰值振速信息,增加了振动数据统计分析的可靠性、准确性,也提高了振动测试的效率。

(2)主振频率

现今振动测试仪配套软件中都已带有FFT分析工具软件,今后需要提供小波分析、HHT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选取所关心的振动波形段进行频谱分析是测试结果分析的重要部分,频谱分析需要作统一规定。

(3)振动持续时间

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分为一段振波持续时间和全部爆破振动持续时间。一段振波可分成主振段和尾振段

[2],从初至波到幅值衰减到A=A

max/e以为主振波,主振波历时为段振波持续时间。根据段振波持续时间可确定合理微差起爆间隔时间,可分析介质

的阻尼特征等。全部爆破振动持续时间指振动波初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大多数情况下对全部爆破振动持续时间并不关心,但它也是反应爆破振动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考虑振动疲劳破坏时有一定意义。

(4)地震波传播速度(Vw)

利用地震波波形时标,可以读出振波初至该测点的时刻,计算出不同测点初至波的时差(t W=t B-t A),以及不同测点至爆源的距离差(R W=R B-R A),地震波波速V W=R W/t W。当测点距离太近时,由于时差太小,若采样频率过低,地震波波速计算精度低、误差大。因此需作波速计算时应使两点间距加大,并且保证两测点同时触发记录。

由于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的地质条件,它将影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因此通过计算地震波波速还能推测不同地质条件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Charles H Dowding.Blast Vib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M].Prentice Hall,Inc,Entlewood diffs, 1985 N.J.

[2] The Commission on Test Methods,Suggested Method for Blast Vibration Monitoring[J].Int J Rock Mech MiIl Sci&Geomech Abstr,1992,29(2)

[3] R.Holmberg,Editor“Pro.Of the 1st World Conf.On Explosives&Blasting Technique”Munich,Germany,6-8 Sep.2000.

[4]Giogio Berta “Blasting-induced vibration in tunnelling”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technology,1994 9(2).

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技术研究

爆破振动信号分析技术研究 由于爆破振动信号具有短时非平稳的特点,传统的傅里叶变换不能满足爆破振动信号的研究,现已出现了很多信号分析方法。本文结合现代爆破振动信号分析常用的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小波包变换、HHT变换的原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简述爆破振动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标签:爆破振动信号;傅里叶变换;技术 1 引言 现代爆破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矿山、水利、交通、隧道开挖等工程。在完成岩石爆破破碎的同时,必会伴生爆破飞石、地震波、噪音、粉尘等爆破公害。爆破地震波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即爆破地震效应产生的破坏作用可谓爆破公害之首,爆破振动危害控制一直是国内外爆破安全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爆破振动信号的分析技术又是研究爆破振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对实测的爆破地震波采用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信号的时频特征,一直是爆破振动信号分析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爆破地震波作为一种由爆炸应力波转换而来的、在岩土介质中传播的能量逐渐衰减的扰动,所产生的振动信号具有短时、突变快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随即信号[1]。基于平稳信号理论的傅里叶变换在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存在极大的局限性,目前已出现了很多信号分析方法。本文将简单介绍现代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常用的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小波包变换以及HHT 变换在爆破振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并从时频局部化和分辨率等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2 傅里叶变换(FT) FT具有良好的频域分辨率,基函数易于分解,且计算方便,同时由于库利和图基开创了快速算法,使其在爆破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宋熙太[2]通过FT对大型洞室爆破实验进行分析,指出爆破远区爆破振动波的各种成分可在时空上彼此分离;并认为远区波谱地震波的传播是一线性过程。E D Siskind论述了频谱成分和响应谱在采矿爆破振动中的应用。张奇等通过FT指出爆破地震波频谱特性与测点距离、传播路径、装药量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FT有以下不足:FT中的傅里叶系数都是常数,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只能处理频谱成分不变的平稳信号,不能适用于非平稳信号;它是全时间域上的加权平均,反映的是整个信号全部时间下的整体频域特征,不能提供任何局部时间段上的频率信息,即存在时频域的局部化的局限性。 基于以上不足,可以对FT进行改进:(1)将变换系数视为随时间变化的,级数求和由一重变为两重;(2)使用能反映局部信号的变换。这就是以后的短时

隧道工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隧道工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逐渐上升,各种隧道的 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隧道开挖施工涉及的工艺和相关的技术比较复杂,需 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从安全因素来看,隧道开挖施工对环境安全的影响主 要是爆破振动影响和开挖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影响。在施工前期,隧道的爆破 振动易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对隧道的爆破工作不能够掉以轻心。 关键词:隧道工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引言 通过对爆破效果和对天然气管道的振动监测结果分析,说明该隧道调整优化 后的爆破方案是成功的。事实证明,只有从实践出发,通过应用各种监测手段, 获取大量信息,不断总结、优化,才能取得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爆破技术方案,也只有将可靠的方案应用于工程中,才能保证周围构造物的安全。 1工程概况 目前在建的某高速公路更地坡隧道,位于荔波县水春村北侧,左洞起讫桩号ZK58+083—ZK59+360,总长1277m,纵坡-0.558%;右洞起讫桩号YK58+077— YK59+353,总长1276m,纵坡-0.5%。隧道右侧为运营中的中缅天然气管道隧道,其中右洞进口端中心线与天然气管道中心距141m,高于天然气管道25.5m;出口端中心线与天然气管道中心距171m,低于天然气管道18.9m;在YK58+787处, 二者高差为0,对应水平距离为175m。隧址区山体由石炭系下统大塘组(C1d) 灰岩、泥质灰岩岩体构成,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破碎,隧道洞身围岩岩性 主要为:强~中风化的灰岩、泥质灰岩,围岩级别为Ⅳ、V级。 2主要施工方案及控制要点 隧道洞身按“新奥法”施工,V级围岩采用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开挖进 尺按0.5~1m控制;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按2m控制;光 面控制爆破;以控制爆破振速为主进行爆破安全控制,爆破对中缅天然气管道的 质点振速应控制在1.7cm/s范围内。 3钻孔设备及爆破器材的选择 为满足施工安全要求,采用Ф40mm的手持式风动凿岩机进行钻孔,选用 Φ32乳化炸药(爆速在4300~4600m/s,比重1.0~1.3),配套使用1-13段导爆管。 4洞身爆破设计及炸药单耗控制 对炮眼数量和每循环炸药用量的计算?根据公式N=0.0012sq/ad2来进行计算,N是每循环炮眼的数量,s是开挖断面积(m2),a是炮眼装填系数,q是单位炸药消耗量(m2/kg),d是炸药直径(mm)?针对每循环炸药的用量可以用公式 Q=q.s.L.n来计算,Q是每循环炸药用量(kg),q是单位岩石炸药消耗量 (m3/kg),s是开挖断面积(m2),L是炮眼深度(m),n是炮眼利用率? 隧道爆破中需要计算一次允许使用单段最大药量,公式为Q=(V/k)3/a.R3,其中Q是一次允许使用单段最大药量(kg),R是爆破距所保护建筑的直线距离(m),V是保护建筑安全允许系数(cm/s),一般而言,砖混结构振动系数一 般取值为2?K为150,a等于1.5?将得出的数据与最近建筑物控制药量进行比较,如果没有超过控制药量数值,表明不会对周围建筑带来伤害。 根据爆破器材情况,采用导爆管孔内延期爆法,起爆顺序根据导爆管段别确定。

隧道开挖施工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技术

隧道开挖施工的爆破振动监测与控制技 术 摘要: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变得越来越健全,隧道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重点关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本文将把重点关注在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之上,在此基础上,对施工过程中对爆破振动技术的监测和控制进行归纳和总结,期望可以对我国今后的隧道开挖施工技术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爆破振动;监测技术;控制技术 引言:现如今,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随着我国交通网络建设的相对完善开始缓步上升,隧道工程的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与隧道开挖施工有关的技术相对专业和复杂,需要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再进行操作。从安全方面来说,隧道开挖施工在环境安全方面造成的影响主要有:爆破振动影响、开挖导致的围岩应力重分布影响。若是爆破方案不合理、对爆破振动失去控制,非常容易造成隧道塌方、损毁附近建筑物、地面下沉等情况的发生。因此,监测和控制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振动技术才能使施工顺利开展。 1. 隧道开挖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山体前后的施工 修建隧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进洞口和出洞口的把握,只有保证这两部分的畅通无误才能保证隧道施工能够顺利完成。所以,在对隧道的进洞口和出洞口进行爆破施工之前务必要提前确定好爆破的方案和爆破的路线,不能随意开展爆破施工,要先测算和设计隧道进出洞口的距离和长度才能保证施工方案的实行。在进行隧道开挖施工作业时,首先要估测前后洞口的长和宽,然后在图纸上画出模型,计算出需要爆破的面积和深度,进而根据设计方案选取适当的炸药,进行精

准的爆破。当爆破过程中出现意外事件时,要注意转换爆破方式,否则很有可能 因为莽撞的爆破导致整个山体发生倾倒或崩塌,这样一来不仅隧道工程毁于一旦,施工人员的生命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二)隧道中间的施工 (1)对前后洞口进行爆破之后,洞身的开挖变成一项重大的工程。就像是 桥梁的修建一样,隧道的开挖施工也是越往里就越难进行,中间部分的施工才是 最关键的。在对隧道内部进行爆破作业时,要先确定爆破路线,再评估对山体的 稳定性,接着根据山体的稳定性制定爆破方案,最后进行隧道开挖作业。在进行 隧道中间部分的爆破作业时,要使用“洞身钻爆法”,虽然钻爆法的爆破力度相 对较小,但却能够精准的把握住洞身的具体爆破,山体中的岩石层面相对比较坚固,所以在进行钻爆施工作业时就不会因为力度负担过重影响到山体的稳定性。 (2)一般来说,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隧道内部的涌水。这个时 候就需要施工人员用排水管把水排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山体由于长时间被涌水 浸泡引起基岩软化,在进行爆破时要非常小心,否则就会引起崩塌事件的发生。 为了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可以使用预裂爆破、微差控制爆破等技术减少对围岩 的干扰。设置隧道排水设施是十分重要的,排水沟的开挖是在隧道爆破开挖的同 时通过爆破开挖而形成的。 (三)隧道拱面的施工 当隧道的进洞口、出洞口以及中间部分全部都畅通之后,就要开始进行美化 作业。对隧道的拱面进行施工处理是美化作业的关键环节之一,这就需要专业技 术人员提前测量和设计拱面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隧道内部的拱面形状首先需要是 圆弧状的,在受到山体压力的作用下,隧道整体有可能因为重量过大而承受不了 引起山体崩塌。这时候,弧形的拱面就能够帮助隧道分散来自山体的压力,这样 一来,隧道所受到的压力就较为均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因山体崩塌的 情况了。当然,这就要求在对隧道拱面进行爆破施工时保持高水准的、精确的爆 破技术,使隧道内拱面的高度前后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环节 的高效和节约时间。

爆破测试技术

爆破测试技术〔仅供参考〕 填空题 1 爆炸测试技术的主要内容:测试原理,测试方法,测试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 2 信号的描述有四种变量域:时间域,幅值域,频率域,时频域。 3 描述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峰值,峰峰值,均值,方差,均方差,均方根植。 4 幅频图与相频图以频率为横坐标,以各次谐波的幅值与相位为纵坐标分别作图。 5 周期信号的幅值谱特点:谐波性,离散性,收敛性。 6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线性叠加性,对称性,尺寸改变性,时移性,频移性,时域与频域微分性质,时域与频域积分性,卷积性质。 7 采样过程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8 传感器的特性主要考虑输入特性,传输特性,输出特性。 9 传感器分类: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 10 瞬态记录仪三种触发方式:人工触发,外触发,自动触发〔正常,延迟,预置〕。 探针类型:电,丝式,箔式。 11 电阻应变仪分为:静态,动态,超动态。 12 M.A.萨多夫斯基研究成果说明: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压力不取决于药包的重量,而完全取决于离爆炸点得距离及药包半径之比值,该炸药爆炸的比值能与周围空气的压力。

13 确定爆破地震作用下构造的动力响应方法:①试验测试方法。用试验的方法,实地测量构造在爆破作用下的动力响应。②动力分析方法。在爆破工程中沿用地震工程学中的反响谱理论与动力分析法,探讨爆破地震作用时构造的动力响应。 目前,一般采用电测法测量爆破地震波的参数。 15 线性时不变系统有如下性质: 叠加性比例特性微分特性积分特性频率保持性 16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指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时,系统的输出及输入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一系列静态参数来表征的,主要有非线性度,灵敏度与回程误差。 17 系统的动态特性 是指被测量快速变化的情况下,系统响应〔输出〕及鼓励〔输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它是由一系列动态参数表征的。〔时域理论分析,变域理论分析〕 18 频率响应函数可定义为 在初始条件为0时,系统输出的傅里叶变换及输入傅里叶变换之比。 19 描述系统动态特性在复域中是传递函数,在频域中是频响函数,在时域中是脉冲响应函数,三者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知道其中一个就可求出其余的。 20 超动态应变仪是测量系统的核心局部。主要包括:同步触发局部,信号转换及放大局部与标定局部。

爆破测振仪原理

爆破测振仪原理 介绍 爆破测振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和分析振动信号的仪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建筑和结构物的振动分析中。本文将深入探讨爆破测振仪的原理,包括其应用、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应用 爆破测振仪用于测量和分析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它在以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建筑结构评估:爆破测振仪可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以在施工或拆 除过程中监测振动的影响。 2.矿山工程:在矿山开采中,爆破测振仪可用于评估爆破振动对附近地质结构 的影响,以确保安全。 3.地震学研究:爆破测振仪可用于地震学研究中,帮助科学家了解地震波的传 播特性和地球内部的结构。 4.勘探工程:在勘探工程中,爆破测振仪可用于评估地下结构和地质条件,以 确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工作原理 爆破测振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振动传感技术。它包括以下主要组件: 1.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振动信号的加速度。它通常采用压电 传感器,其中压电晶体会产生电荷,当受到外力振动时。 2.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以便进行 后续处理和分析。 3.数据记录器:数据记录器用于记录和存储测量到的振动信号。它可以将数据 保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或者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到外部设备进行进一步分析。4.分析软件:分析软件用于对记录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它可以提取出 关键的振动参数,如频率、幅值和相位差。 爆破测振仪的测量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首先需要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需要测量的结构物上。它通常会被固 定在结构物的表面或中心位置。

2.激励:接下来,通过进行爆破或其他振动激励,产生振动信号。 3.测量:爆破测振仪会测量振动信号的加速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记录器中 进行存储。 4.分析:使用分析软件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振动参数和结论。 性能指标 爆破测振仪的性能指标对于确保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指标: 1.频率范围:爆破测振仪应具备足够宽广的频率范围,以覆盖不同应用场景下 的振动信号频率。 2.灵敏度:爆破测振仪的灵敏度决定了它能测量到多小的振动信号。高灵敏度 的仪器可以测量到微小的振动,提供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3.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指爆破测振仪能够测量的最大和最小振动信号之间的差 异。较大的动态范围意味着仪器可以同时处理较大幅度和较小幅度的振动信 号。 4.抗干扰能力:爆破测振仪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避免外部干扰对测量 结果的影响。 5.稳定性:爆破测振仪的稳定性决定了它在长时间测量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爆破测振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校准:定期对爆破测振仪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以最大程度地接近振动信号的源头,并且 避免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3.数据处理:在使用分析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应遵循正确的方法和参 数设置,以获得可靠和准确的结果。 4.安全性:在进行爆破测振仪测量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确保人员和设备的 安全。 结论 爆破测振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振动信号的重要仪器。本文探讨了爆破测振仪的应用、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使用注意事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爆破测振仪,并从中获取准确可靠的振动测量结果。

预裂隔振带对减弱爆破震动效果的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预裂隔振带对减弱爆破震动效果的试验研究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矿山、地质勘查和建筑工程中,爆破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地上工 程爆破爆炸技术。然而,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和爆破振动已经成为周围环 境和结构物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因此,在工程爆破震动控制方面的研 究被认为是急需开展的。 隔振技术是目前控制爆破振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而预裂隔振带是一 种新型的隔振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振动传递并减缓地震波的传播。通过 研究预裂隔振带在爆破震动控制方面的应用作用和机理,将对爆破工程 领域的控制震动技术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探究预裂隔振带对爆破震动的控制效果,以及其应用效果。 研究内容: 1. 对预裂隔振带的材料特性进行测试分析; 2. 设计爆破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研究探究预裂隔振带的使用对爆破 振动的控制作用, 3.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估预裂隔振带的减震效果和应用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研究方法: 1. 实验室试验:通过模拟实验,分析预裂隔振带在不同情况下对爆 破振动的减震效果;

2. 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研究步骤: 1. 确定实验样本,并对预裂隔振带进行测试和分析,获取材料的特性参数; 2. 根据实验方案,设计爆破实验,进行实验的数据采集; 3.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 进行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结果的验证; 5. 最终评估预裂隔振带的应用效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 1.探究预裂隔振带对爆破振动的控制效果,深入了解预裂隔振带在减震方面的应用和机理; 2. 评估预裂隔振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控制爆破地震波的传播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五、研究的意义 研究这一课题对控制爆破振动和地震波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望为爆破工程领域的震动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并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

隧道与路基爆破振动研析

隧道与路基爆破振动研析 一、爆破振动的检测 (一)爆破振动检测点布置原则 在进行爆破振动检测点的布置时必须要选择合理的地点,在选择时要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在进行隧道的爆破时施工方一般都会选择距离附近较远不会给居民产生影响的地方进行爆破,所以测量点需要尽量和爆源处在同一高度层面上,以避免地形的高低差对爆破振动结果产生影响。 二是在进行布置路基爆破振动的检测点时,尽量布置在房屋和爆破振源之间的压实路面上,以更好的测得爆破振动的结果。 个别部分的爆破振动检测点可以布置在经过机械多次碾压夯实了的路面处或者是隧道的洞口,因为地表的振动基本上来说就能很好的反映出爆破振动的真实情况,所以就算将振动传感器布置在地表也能测出爆破的振动速率。 (二)爆破振动检测仪器 在进行爆破振动检测时,合理的选用爆破振动检测仪器,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爆破振动检测仪器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比如NUBOX-9012/9015爆破冲击波与噪音智能检测仪、超声波检测仪以及L20爆破振动检测仪等,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功能齐全,便于操作,给爆破振动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隧道的爆破振动检测 本文结合宜万铁路为例子,探究对隧道爆破振动的检测。宜万铁路的关道冲隧道先后进行了两次爆破振动检测,一次是在补炮时进行而另一次是在上导坑的时候进行。在补炮的时候最大单响的炸药量为5.4千克,分为两段;在进行导坑是最大单响的炸药量为31.66千克。分为7段。所获得的爆破数据见下表:根据上表得到的爆破振动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爆破衰减速度的计算公式:相关性系数r=0.89 其中V表示为爆破振动的最大速度值;单位为cm/s

爆破振动测试技术探讨

爆破振动测试技术探讨 1 爆破振动波时频特性 爆破地震与天然地震主要区别在于时频特征差异。天然地震振动时间较长,一次振动能持续几秒至几十秒,而爆破地震持续时间很短,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几秒,常用的毫秒延期雷管段数为15段以内,15段雷管延时为1秒。更长的延时依靠接力传爆,但爆破震动波持续时间大多数在3秒以内完成,所以时域特性来看爆破地震的单次记录时间不会很长。另外从振动次数上来看,天然地震常伴有多次余震,而爆破震动大多数是一次完成,也有采石场或某些石方开挖爆破工程中,需要多次爆破或长期生产爆破,地震波作用造成的危害会不断累加,产生疲劳破坏。因此对于多次或长期爆破产生震动应作多段爆破记录。 爆破地震波的频域特性上,主振频率较高,一般爆破振动主频在5Hz~300Hz,爆破地震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建筑物对各频率震波的动力响应关系与振动危害性密切相关。根据国内外众多测试资料分析表明,一方面爆破地震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其振动主频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爆破地震波主频受爆破类型、装药结构、地形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获得真实的爆破振动信号,在爆破振动检测前应当初步估计爆破地震波的主振频率特征,从而更好地设定记录仪的采样频率、选择合理的传感器响应频率,才能有效地满足爆破振动测试的要求。 2 爆破振动检测设备 目前爆破振动测试所用仪器类型很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式记录仪越来越多,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数字式记录仪使用更方便、可靠,但缺乏统一的标准。此外传感实用文档

器的选型和安装尚无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振动数据的分析软件各不相同,所以很多爆破振动测试并没有规范,甚至有些测试数据可信度较低。下面对爆破振动测试技术现状作简要介绍。 2.1 振动速度传感器 2.1.1 传感器频率要求 前面已论述过爆破地震波的频域特性,大多数情况下爆破地震频率范围在5Hz~300Hz。选用的振动速度传感器频率响应范围一般宜在3Hz~500Hz,但一般国产振动速度传感器频率范围较窄,大多数传感器低频域高于10Hz,低频域小于10Hz的传感器高频域又只能到80Hz,这类传感器基本不能用于完整的爆破振动测试。通常爆破振动波频域较广,频率成分复杂,所以在传感器配备安装方面一定要注意这问题,否则测得的低频域数据会严重失真。最好在振动台上标定速度传感器后才用于爆破振动测试中。 2.1.2 传感器的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有不同意见[1][2],有人建议用钢钎牢固地嵌入岩体中做传感器支座,也有人认为只需直接将传感器置于地表。根据美国Dowding博士的研究,当振动较小时,传感器的固定方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小。一般的地表振动测试中,因振动幅值不大,频率不高,只需将传感器直接置于地表,周围用石膏粘附即可。在地下巷道内墙壁上测试强烈爆破振动时,需用短钢钎嵌入岩体中,将传感器固定在钢钎上,而一般岩石表面应尽可能直接安装传感器。 实用文档

水下爆破振动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doc

水下爆破振动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顾文彬王振雄刘建青汤鹏徐景林刘欣曹涛陆军工程大学96863部队 摘要: 研制了一套可用于水底岩石振动监测的水下爆破振动测试系统,由自主采集终 端、堵孔装置和上机位软件平台组成。该测试系统可用于水底岩石中的振动监测, 测试数据可靠有效,能够用于水底岩石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和对水底岩石爆破振动信号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水下爆破;爆破振动;振动测试;测试系统; 作者简介:顾文彬(1961—),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兵器科学与技术方面研究。 作者简介:王振雄(1987—),男,博士,主要从事毁伤效应研究。 收稿日期:2017-08-20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Underwater Blasting Vibration Testing Technology GU Wenbin WANG Zhenxiong LIU Jianqing TANG Peng XU Jinglin LIU Xin CAO Tao College of Field Engineering,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The No. 96863rd Troop of PL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pagation law of seismic waves in underwater rock blasting underwater rock, a set of underwater blasting vibration test system which can be used for underwater rock vibration monitoring is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The test system consists of autonomous collection terminal, plugging device and upper plane software platform. Through the laboratory test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calibration test and field test to verify that the test system can be used in underwater rock vibration monitoring, test data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he test system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1 aw of underwater rocks and to analyze the vibration signals of underwater rock blasting. Keyword: underwater blasting; blasting vibration; vibration testing; test system; Received:2017-08-20 随着海洋经济开发和大型军港码头建设的快速发展,水下钻孔爆破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于此同时水下钻孔爆破带来的危害效应控制研究也就越为重要,水下钻孔爆破的危害效应包括水中冲击波,振动效应,但水下钻孔爆破引起的地震波振幅大、频带宽,对海底光缆、隧道、油气管线及水中构筑物等生命线工程和军事设施造成破坏性更大,振动危害效应的评估很有必要。水底测试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水底振动测试系统除了具有一般陆地爆破测振仪的通用性能外,还必须防水、防腐蚀、抗噪声能力强,外观设计还应考虑水底设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由于缺乏测试设备和技术,国内外关于水下爆破震动监测与评估研究几乎还是空白[1-7]°因此,开展水底爆破震动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军事意义和推广价值。结合实际情况,研发设计了将一体化自主采集终端与上机平台分离的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自主采集终端包括振动传感器、控制采集系统、电源功能以及数据存储功能,上机位平台可通过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读取、分析以及对采集终端进行参数设置如也。 1水下爆破震动测试系统研制 相对于陆地测试,水下爆破水底测振更为困难和复杂。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有线振动测试方法中传感器无法在水底的岩石上设置,各联结环节防水处理复杂,传输电缆架设固定不便。现有条件下的振动传感器无法做防水处理,为了得到测点的真实地震信号,必须保证传感器与测点的可靠固定,使传感器与水底岩体之间满足位移连续性条件,而自然水底面多有乱石、淤泥且不平整,尚无有效的水下粘结剂,使得传感器与水底岩面无法使可靠固定,由此设计研制出一种可以在水下布设的水下爆破水底振动测试系统,提出一种在水底岩石中钻浅孔,将传感器设置于孔底,采用堵孔装置将传感器与孔底部的岩石固定接触,进而保障传感器可以采集到准确的振动信号,可以满足水底测振的需求。水下爆破振动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水底振动采集终端、堵孔固定装置和上机位软件三部分组成。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爆破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 然而,爆破作业可能会产生振动波及噪声,有时可能对周围的建筑物 和居民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爆破振动监测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确保爆破作业在安全且控制好的条件下 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因此,一个有效 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环境评估和数据收集。在实施爆破作业之前,应该对周围环 境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通过实地勘察了解建筑物结构和材料,还可 以通过咨询专业地质工程师调查地下地质情况。此外,还需要收集先 前的爆破作业的振动数据,以便作为参考和比较。 其二,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爆破振动监测需要使用专业的监测 设备,包括振动传感器和噪声监测器。这些设备应该经过严格的校准 和测试,以确保精确测量。在安装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位置,考 虑到爆破产生的振动波传播路径和建筑物的敏感区域。 其三,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监测作业应该始终与实际爆破作业同 步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需要快速、准确,以便及时评估振动和噪声 的水平。当监测到超过规定限值的振动和噪声时,相应的预警措施应 该立即采取。同时,监测数据也应该记录和保存,以备后期分析和参考。

其四,信息传达和沟通。在爆破振动监测中,信息传达和沟通是关 键环节。监测结果应及时通报给相关的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如果出现 超过控制限值的情况,应该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例如减少爆破药量、加大防护措施等。此外,对居民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也应该及时沟通,以便采取必要的安抚措施。 最后,为了确保爆破振动监测方案的有效实施,应该建立一个专门 的监测团队。这个团队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地质工程师、结构工 程师、振动专家等。他们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实际 操作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综上所述,爆破振动监测方案是确保爆破作业安全和控制噪声的重 要工具。通过环境评估、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监测方法和数据处 理以及信息传达和沟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我们能够制定出一个 可行有效的监测方案。同时,建立专业的监测团队也是确保方案有效 执行的关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爆破技术, 同时保护好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利益。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爆破振动监测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技术手段,用于评估和控制爆破活动可能带来的振动影响。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爆破振动监测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并合理应用该方案。 一、方案目的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振动参数的测量和分析,评估爆破活动对周围结构物和环境的振动影响,以达到以下目标: 1. 确保爆破活动对周围结构物和环境的振动水平不超过预定的安全标准; 2. 监测和记录振动数据,为后续评估和调整提供依据; 3. 提供数据支持,用于改进爆破方案和优化爆破参数。 二、方案内容 1. 振动监测点布置 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监测点进行振动监测。监测点应以被保护结构物或敏感环境为中心,合理布置,确保能够全面监测到爆破活动可能产生的振动影响。 2. 振动参数测量

利用专业的振动测量设备对选定的监测点进行振动参数测量。常见 的振动参数包括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等。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遵循相应的测量标准和规范。 3. 数据记录和分析 将振动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数据记录可以使用数据采 集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也可通过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 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室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4. 振动监测报告 根据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振动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监测点 的位置、测量时间和各个监测点的振动参数数据。同时,结合相关标 准和规范,对振动水平进行评估和分析,判断爆破活动是否符合安全 标准。 5. 振动控制与调整 根据振动监测报告的评估结果,对爆破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控制。可以通过调整爆破参数、减小药量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振动影响,确保周围结构物和环境的安全。 三、方案执行步骤 1. 制定爆破振动监测方案,并明确方案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2. 根据方案要求,选择适当的振动测量设备和传感器,并确保其准 确性和可靠性;

矿山爆破振动与控制技术和降震措施

矿山爆破振动与控制技术和降震措施 式中R安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 3爆破振动的控制及降震措施 矿山爆破,无论是地下矿山的中深孔爆破,还是露天大爆破,必须重视爆破振动的危害。特别是在距村庄民房或固定的建(构)筑物较近的区域爆破,为确保安全,避免引起民事纠纷,必须把爆破振动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3.1选取合理的爆破参数降低爆破振动 3.1.1选择适当的爆破作用指数对露天大爆破,特别是露天硐室大爆破,爆破作用指数n值的大小,较大的影响着爆破振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之间成反比关系。根据资料介绍,n为1.5的抛掷爆破与n为0.8的松动爆破相比,振动速度可降低4%~22%〔2〕。因此,矿山爆破中,应尽可能获得最大 松动的爆破效果,以减少爆破振动强度。地下矿山的中深孔爆破,在合理选取爆破作用指数n值的同时,还必须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使爆破获得最大松动。 3.1.2孔网参数要合理根据爆破机理的微分原理,为达到安全、合理之目的,使炸药均匀地分布在被爆岩体中,防止能

量过于集中,达到减小爆破振动强度之目的。这就要求爆破设计中选取比较合理的孔网参数,一是炮孔密集系数要尽量大于1;二是采用大孔距小排距爆破新技术;三是减少炮孔超深;四是地下矿山扇形中深孔孔口堵塞长度要合理,防止孔口药量集中;五是采用孔内间隔装药。 3.1.3取合适的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炸药消耗量,是爆破设计中计算炸药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除对保证爆破效果起决定作用外,还影响着爆破振动的强度。过大的炸药单耗,会使爆破振动和空气冲击波增大,并引起岩块过度移动或抛掷。相反,炸药单耗过小,也会由于延迟和减小从自由面反射回来的拉伸波效应,从而使爆破振动增大。最优的炸药单耗,要通过现场测试和长期实践来确定。 3.1.4控制一次爆破炸药量一次爆破时的最大炸药量与爆破振动的强度成正比,一次爆破药量越大,爆破振动强度越大。爆破时必须严格控制一次爆破药量。采矿强度需要加大爆破药量时,必须采用分段(包括排间分段、孔间分段和孔内间隔分段)起爆,但不影响爆破总装药量和爆破矿石总量,满足生产需要。 3.2利用微差技术降低爆破振动强度 3.2.1微差起爆微差起爆,就是将爆破的总药量,分组以毫

tc4850爆破测振仪技术指标

文章 1. 介绍 在当今工程领域,振动测量技术在建筑结构、桥梁、地基基础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振动测量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tc4850爆破测振仪技术指标备受关注。 2. tc4850爆破测振仪技术指标概述 作为一种先进的振动测量仪器,tc4850爆破测振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广泛适用性的特点。其技术指标包括频率范围、测量范围、灵敏度、测量精度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该仪器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3. tc4850爆破测振仪技术指标的深度评估 3.1 频率范围 tc4850爆破测振仪的频率范围是指其能够测量的振动频率范围。通常,频率范围越广,说明该仪器在不同振动环境下的适用性更强。 3.2 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指的是tc4850爆破测振仪可以覆盖的振动幅度范围。在实际工程中,振动幅度的变化较大,因此较大的测量范围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工程中的振动测量需求。 3.3 灵敏度 灵敏度是衡量tc4850爆破测振仪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高灵

敏度意味着该仪器可以对微小振动进行准确测量,这在一些对振动幅 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尤为重要。 3.4 测量精度 测量精度则是评估tc4850爆破测振仪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通常以百分比或分贝为单位。较高的测量精度意味着该仪器能够提供更可靠 的测量数据,为工程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4. tc4850爆破测振仪技术指标的广度评估 4.1 应用领域 tc4850爆破测振仪广泛应用于建筑、地质勘探、矿山爆破等领域,其技术指标的广度直接决定了该仪器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 4.2 技术创新 技术指标的广度也与tc4850爆破测振仪的技术创新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振动测量仪器的技术指标也在不断提升,这 需要仪器生产厂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5.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tc4850爆破测振仪技术指标的深度和广度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仪器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在未来,随着振动测量技术的不 断发展,tc4850爆破测振仪的技术指标也将不断得到提升,为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6. 个人观点和理解

爆破测振仪的基本原理介绍 测振仪工作原理

爆破测振仪的基本原理介绍测振仪工作原理 爆破震动测试接受电测法对爆炸载荷在介质中的电学量进行转换,从而达到测震目的; 该过程利用敏感元件在磁场中的相对运动,产生与地震形成确定比例关系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和记录装置得到震动信号; 将震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和能量衰减分析,获得震动速度、震动主频等安全判据参数,最后实现波形、药量、震动强度推想。 传感器安装方法 (1)带字面对上水平放置于监测点; (2)X轴指向爆破区域中心;

与监测物刚性接触; 震动传感器说明 接受三重量电容式传感器,该类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及极片构成,冲击过度会造成极片变形并不可修复,在试验及使用过程中轻拿轻放,避开撞击。 测振仪的技术参数介绍 测振仪重250克紧要用于机械设备的振动位移、速度(烈度)和加速度三参数的测量,利用在轴承座上测得的数据; 对比国际标准ISO10816,或者利用企业、机器的标准,就可确定设备(风机、泵、压缩机、电机等)当前所处的状态(良好、注意或不安全等); 测振仪技术参数:

C测振仪探头:压电剪切式加速度探头; 测量范围:加速度:0.1~199.9m/s2 peak(RMS×1.414) 速度:0.1~199.9 mm/s RMS 位移:0.001~1.999 mm p_p(RMS×2.828) 测量精度:±5%±2个字 频率范围:加速度:10Hz~1kHz(LO),1kHz~15kHz(HI)速度:

10Hz~1kHz 位移: 10Hz~1kHz 显示: 3—1/2数字显示,更新速度1秒,按下MEAS键测量,释放该键保持 信号输出:AC输出,满量程为2V 可接耳机VP—37

隧道工程中的爆破控制技术与检测

隧道工程中的爆破控制技术与检测 隧道工程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矿 产等领域。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爆破是一种常用的开挖方法。而爆破控制技术与检测则是保证爆破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 隧道爆破施工中,爆破控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准确有效的爆破,确保开挖 面的质量和形状满足设计要求。首先,进行爆破前必须进行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如地质构造、岩性、脆性程度和破碎带情况等。然后,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如装药量、起爆方式和爆破序列等。最后,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爆破过程安全可控。 爆破控制技术的关键在于准确预测爆破效果。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如声波监测、振动监测和温度监测等。声波监测是利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声波传播规律,通过声压和振动参数来分析岩石物理性质和爆破效果。振动监测是通过测量地表振动和岩体振动来评价爆破效果。温度监测则是通过测量爆炸产生热量来掌握爆破情况。这些监测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实时监测爆破效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可控。 除了爆破控制技术,爆破检测也是隧道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爆破完工后, 需要进行爆破成果的检测和评价,以验证施工质量和达到设计要求。主要的爆破检测方法包括岩屑分析、岩石物理性质测定和岩石力学参数测定等。岩屑分析可以通过采集隧道壁岩屑样本,分析岩屑成分、质量和破碎度等,来判断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岩石物理性质测定则通过测量岩石样本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来评估岩石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可以根据岩石样本的力学试验结果,获得岩石的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破断强度和黏聚力等,为后续的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隧道工程中的爆破控制技术与检测是一门复杂而重要的技术。只有在合理和科 学的爆破控制下,才能确保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爆破控

爆破检测仪工作原理

爆破检测仪工作原理 爆破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仪器。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爆破引起的振动、声波、电磁脉冲、压力波、地震波和放射性元素等物理现象,从而确定爆破作业的状态和效果。本文将从七个方面介绍爆破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1.振动传感 振动传感是爆破检测仪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它利用振动传感器感受介质振动的变化,并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振动传感器的结构通常由弹簧、质量块和线圈组成,当介质振动时,弹簧发生移动,从而改变线圈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和变化,可以确定介质的振动状态。 2.声波传播 声波传播是爆破检测仪另一种常用的技术。它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原理和特性,检测爆破作业产生的声波信号。声源产生声波后,声波在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向外传播。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其他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通过测量声波信号的时间和振幅,可以确定爆破作业的位置和强度。 3.电磁脉冲 电磁脉冲是爆破检测仪检测电磁脉冲信号的一种技术。在爆破作业中,炸药爆炸瞬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被爆破检测仪接收并记录下来。通过对电磁脉冲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确定爆破作业的起爆位置、起爆时间、装药量和威力等信息。

4.压力波形成 压力波形成是爆破检测仪检测压力波信号的一种技术。在爆破作业中,炸药爆炸瞬间会产生强大的压力波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被爆破检测仪接收并记录下来。通过对压力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确定爆破作业的起爆位置、起爆时间、装药量和威力等信息。 5.地震波探测 地震波探测是爆破检测仪检测地震波信号的一种技术。在爆破作业中,炸药爆炸瞬间会产生地震波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被爆破检测仪接收并记录下来。通过对地震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确定爆破作业的位置、起爆时间、装药量和威力等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地震波探测技术对地质条件进行勘测和分析,提高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和效果。 6.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是爆破检测仪检测放射性元素信号的一种技术。在某些爆破作业中,可能会使用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炸药或其他材料,这些元素在爆炸瞬间会产生特定的辐射信号。通过爆破检测仪对辐射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确定爆破作业的类型、起爆位置、起爆时间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对环境中的放射性元素进行监测和控制,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7.光学干涉 光学干涉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进行测量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测量和工程领域。在爆破检测中,光学干涉技术可以通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疏港道路跨平南铁路切分段工程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深圳地质建设工程公司 2010年4月12日 疏港道路跨平南铁路切分段工程 爆破振动监测方案

一、前言 受深圳广铁土木工程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拟对其正在施工的疏港道路桥梁桩人工挖孔桩工程爆破工作进行振动监测。其目的是为控制该工程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对旁边建筑物的影响,以确保其安全。 二、工程概况 该爆破工程位于小南山隧道口处,其施工引起的振动对旁边建筑物、管道影响颇为敏感。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根据其工程特性有针对性对爆破进行监测,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施工方,用实测数据指导施工。 三、测试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裂度表》 (GB/T17742-1999) 4. 我公司在深圳地铁2、3、4、5号线工程、平峦山公园、铁 仔山公园边坡爆破工程、西乡三所场坪工程、坪洲小区、沙井 将军山采石场爆破工程等类似工程经验。

四、仪器设备 本次监测采用中国科学院成都测控研究所生产的TC-4850高精度爆破测振仪,该仪器的优点在于质量轻、可防水、防尘、耐压抗击、精度高、应用面广等特点。除此以外,还具有现场设置各项参数的功能。增强的4850型仪器可以在现场通过按键和液晶屏快速设置参数,从而达到信号快速、准确采集的目的。同时,仪器可以在现场通过仪器本身的功能读出特征值,还能大致预览到已经采集到的信号波形。仪器采用自适应量程,采集时无须做量程调整。时间可单独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采集时间。根据实际的情况也可以现场对采集做调整。 本仪器使用分离式振动传感器,可对微小振动及超强振动进行测量。该产品面向爆破振动监测、工程环境监测、建筑、机电设备、交通运输、机械振动……等领域针对振动、压力、应力、位移、温度、湿度等动态过程的监测、记录、报警和分析。 内置记录功能。数据记录功能为连续模式,振动分析仪能同时显示物理量、主频及记录发生时刻。 作为增强型的仪器的4850,具有以下主要技术指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