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探究:欧姆定律》科教学设计

【教材选择】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2013年6月第1版)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97页至第103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 知道欧姆定律。

过程与方法

1.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讨论分析,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研究物理规律;

3.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从知识上讲,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从技能上讲,进一步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结合图象找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所以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法】

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实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主宰课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处理问题,在解决问的过程中,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用具】

电源(两节),导线(7根),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

【课型及课时】

新授课,1课时。

【教学程序设计】

任务一: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实验环节:

1.提供部分电路

将学生提出的方案进

行评价

2.如何保证电阻不变

3.如何改变电压

4.指导学生进行实

验,及时处理问题。

5.请小组展示本组的

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6.3组数据太少,寻

找普遍规律要得到更

多组数据怎么办?

7.用滑动变阻器改变

电路中的电压,再得

到至少3组数据。

1.提供方案: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看电

将电路补充完整。

(1)串联电流表,测这个电阻

的电流

(2)电阻两端并联电压表,测

电阻两端电压

2.红色虚线框内安定值电阻

3.提供方案:改变电池的数目

4.按照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记

录数据。

5.结论: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

电流越大。

6.可能提供的方案:

(1)向其他小组借电池(不可

行,会影响别人做实验)

(2)串联滑动变阻器

7.进行实验,总结结论:电阻一

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欧姆定律是整个初中

电学部分的难点。为突

破学生对于其中关于

“一段导体”的理解,

所以减弱对电路设计

的要求,改为对实验电

路的补充。将研究对象

用红色粉笔标出,从视

觉上强化实验的研究

主体,排除电压表等测

量工具的干扰。

同时考虑到更换电池

改变电压的合理性以

及本节课滑动变阻器

的作用,所以实验器材

上只给学生提供了3

节电池,学生最多能得

到3组数据,如果要得

到普遍规律,还要得到

更多组数据,从而引出

滑动变阻器。这样设计

既考虑了学生的思维

水平,又介绍了新方

法。

任务一: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数据处理:

1.改变的是电压,电

压,相当于数学函数

里面的什么量?

2.电流是随之变化的

量,相当于数学函数

里面的什么量?

3.有了自变量和因变

量的数据,有几种方

法知道他们的关系?

哪种比较直观简单?

4.画出I-U图像

回答问题:

1.自变量

2.因变量

3.解析式法,图像法

图像法

4.根据图像总结结论: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直接通过对数据进行

加减乘除来找关系较

难,所以考虑到学生的

思维水平,我把结论分

析分成了两步,前面通

过实验得到初步结论,

再根据实验数据描点

作图来找关系。利用图

象法可以更形象直观

地看出两个变量之间

的关系,降低了数据分

析的难度。

任务二: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环节:

1.提供部分电路

1.提供方案:

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看电

将电路补充完整。

(1)串联电流表,测这个电阻

的电流

(2)电阻两端并联电压表,测

电阻两端电压

延续了任务一的设计

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考验学生学以致用的

能力。

任务二:探

究电流和电

阻的关系

2.如何改变电阻

及时评价

3.如何保证电压不变

4.指导学生进行实

验。

5.小结。

6.添加新的实验器

材,能在更换电阻后

把电压调回到原来的

大小。

7.再次进行实验,记

录数据,总结结论。

2.提供方案:

(1)红色虚线框内安滑动变阻

(2)安定值电阻

3.电池不变,电阻两端电压就不

变。

4.按照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记

录数据。

5.发现问题:更换电阻后,电阻

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

6.滑动变阻器。

7.进行实验。

利用图像法总结结论:电阻一定

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学生可能想不到在更

换定值电阻后,其两端

电压会发生变化,所以

教学中让学生试着操

作,在总结规律时发现

很难找到定量关系,这

时再带领学生找到解

决方法,需要通过调节

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定

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会了电路的连接,并掌握了测量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同时因为是一节非常综合的实验探究课,所以学生可能面临这样一些问题:

1.电路中器材较多,容易忽略掉研究对象只是一段导体;

2.生活常识“电池变,电压变;电池不变,电压不变”给电路设计带来困难,而且刚刚学完滑动变阻器,还不能熟练掌握;

3. 利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来找规律时不太容易。所以此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较难的是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评估环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实事求是,锻炼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方法的能力。

效果分析

本节课重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新课程理念,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首先从教师的旅行故事开始,让学生感受生活,充分利用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调动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更感受了物理之美。再通过提出的问题设置任务,学生以任务为引领完成了一个比较严谨的科学探究过程,完整的重现了欧姆当年发现这个定律的道路,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当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及时的督促和指导,并对学生的发现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进行实验、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能力。另外,教师通过弱化实验电路设计环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突出了学习重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学生的思维水平看,数据处理是一个难点。学生通过实验后获得了足够的证据,教师就引导学生将物理问题演变成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在物理问题中解决的辅助协调作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比直接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来找关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教材分析

《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共分为五小节,在内容上偏重于对“过程与方法”的呈现,探究和实验贯穿全章。学生在学习本章时,将会经历多方面的动手实验操作,较全面的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若干要素,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本章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学习和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特别是经历探究过程中“评估与反思”、“交流与合作”等环节,强化这两个环节的具体体验。所以本节课也是本章的重点。

在教材中,本节课主要内容分为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欧姆定律两部分,内容多且是整个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点,所以安排为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安排为科学探究环节,第二课时学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本教学设计是关于第一课时的教学。

本节内容综合性强,从知识上讲,要用到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从技能上讲,要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所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学生收获能够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学习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经历此次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外,为下一节顺理成章的得出欧姆定律,并继续学习电学更深入的知识做好铺垫。

评测练习

1.如图所示,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灯变亮,则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正确的接法是()

A.C接M,D接N B.A接M,B接N

C.C接M,A接N D.A接M,D接N

2.要使图中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

A.向左移B.向右移

C.向左移向右移都可以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设电阻R两端

的电压为U,通过R的电流为I,改变滑动变阻器R 连入电路的阻值,

记录下多组实验数据。某同学对其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当U增大n倍,R就减小为原来的1/n

B.不论U怎样变化,U与I的比值不变

C.R跟U成正比、跟I成反比

D.当U为零时,I为零,R也为零

4.将电灯L1、L2串联,用电压表测出电灯L1两端的电压是8 V,电灯L1、L2串联的总电压是12 V,那么电灯L2两端的电压和两灯中电流的关系是()

A.12 V,I1>I2B.8 V,I1<I2

C.4 V,I1=I2D.16 V,I1=I2

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课标一级主题“能量”下二级主题“电磁能”。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属于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从行为动词的层次水平看,“探究”属于体验性目标中的“经历”层次水平。电流、电压和电阻是初学电路时涉及的三个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是学习欧姆定律的前提,所以本节无论是从知识学习上,还是体验探究过程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过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包括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同时通过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找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学生在学习完电流、电压和电阻后,知道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有关系。电路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所以若要探究三者的定量关系,需要利用到“控制变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在设计实验中,又需要利用到滑动变阻器来达到改变或控制电压的目的,这又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又可以用图像法来进行线性数据分析,这又可以锻炼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所以借助这一次的完整探究,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物理现象,初步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学习从实验中归纳出简单的科学规律。

“理解欧姆定律”,“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从行为动词层次水平看,“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中的“理解”层次水平,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中的最高级别。我们可以从欧姆定律的得出,定律的表达式、变形式,欧姆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多方面来理解它。理解欧姆定律也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基础上的,通过实验得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

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就是。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就能求出第三个,可以利用变换式U=IR来求电压,利用变换式

来计算电阻。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其变换式只是电阻的计算式,不能表示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下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跟电流和电压等无关。在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时,要注意两个“同一”,即同一对象,同一时刻。同一对象是指针对同一用电器或某一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不能把不同对象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进行计算。同一时刻是针对有电路变化的情况,当电路中使用开关改变电路结构,或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时,只能针对某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不能把变化前后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相混淆。通过计算不同电路,巩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初中物理_第17章《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执教人: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说明:《欧姆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七章的内容。 (二)、内容分析: 1、《欧姆定律》编排在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关键。 2、欧姆定律这一部分的特点:十分重视科学方法研究,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无形中降低了难度。 3、通过本章的复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及“等效替代”的方法,同时也为后面学习电功、电功率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 2、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和复习,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以及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节课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 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大?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 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 (二)“温故知新”——引入概念

初中物理_欧姆定律章节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说出欧姆定律并能说出它的含义,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阻的规律。 4.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本章重点是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是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过渡语: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让我们 带着目标,学海泛舟。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第13章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二)自学检测 过渡语: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情况完成下列练习,做题要细心、规范; 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二)自学检测反馈 (三)质疑问难 1.小组内讨论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2.班内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其余同学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能够明确 自学要 学生根据 自学指导, 认真自学 课本。自学 过程中,学 生能认真 阅读文本, 勾画基本 知识点并 记忆;勾画 疑难问题, 以在小组 讨论和后 教环节中 进行研究。 学生根据 自学情况 独立完成 自学检测 练习题。 随机抽取 小组5、6 号同学黑 板展示,其 他小组同 学予以纠 正。通过学 生板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探究方法: 探究过程 欧姆定律 内容: 表达式: 变形公式 电阻的测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初中物理_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探究:欧姆定律》科教学设计 【教材选择】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九年级)》(2013年6月第1版)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97页至第103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 知道欧姆定律。 过程与方法 1.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讨论分析,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研究物理规律; 3. 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揭示隐藏的物理规律,感受探索的乐趣。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从知识上讲,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从技能上讲,进一步熟练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数据和对实验结果的评估。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结合图象找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所以运用数学推理、图象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法】 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实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主宰课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处理问题,在解决问的过程中,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用具】 电源(两节),导线(7根),开关(1个),滑动变阻器(1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 【课型及课时】 新授课,1课时。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精选5篇)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想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谈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课题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题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据此画出电路图,进行展示,并确定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出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等。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欧姆对电路规律的探究历程,以及相关人物事例。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师讲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索要学习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并明确各物理量单位,以及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电路中的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初中物理_《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复习课》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独立成章,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材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在知识体系的形成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将来的生产、生活有着指导意义,是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将来电学知识理解、掌握和应用;在今后的电工技术、电子专业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此部分知识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于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有较好的理解和比较熟练地应用能力。 二、设计理念 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的重要性,我的设计理念是:首先让学生熟悉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通过小专题的形式逐步加强学生对欧姆定律理解和应用;逐步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从多个角度认识欧姆定律的意义,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和方法。在实例应用上,力求方法多样、全面,更贴近生活实际,提高趣味性;在实例的选择上,争取能较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及意义,正确分析一般的串、并联电路特点,且能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和应用,会判断一些电路中产生的变化,理解一些推理公式及来源。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一些公式的推理和应用过程,经历一些问题的发现、猜测和解决过程,能对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进行评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和问题,并能设计一些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从多个角度感知物理的魅力。 四、教师及学生准备:课件、知识储备 五、教学过程

初中物理_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求电压、电流、电阻。 (2)能结合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相联系做好习题。学习过程: 知识板块一:关于比例式 例题:两个定值电阻R1:R2=2:3,将他们串联起来接在某一个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之比为_____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如果将他们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他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这道练习题你得到哪些结论? 板块二:关于串联分压的问题 例题: 一个电铃只有接在9V的电路中才能正常工作,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1A,如果要把这个小灯泡接在12V的电路中。我们应该____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让电铃正常工作? 板块三:关于电表取值范围的问题: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电阻为50Ω,R2的电阻为30 Ω,如果电源电压为8V并且保持不变,滑片由a滑向b 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这道练习题你学到了什么? 板块四:关于串并联电路中最大值的问题 例题:一个灯泡上标有“50Ω 0.5A”另一个灯泡上标有“20Ω 1A”。要是把二者串联起来接到一个电路中,为了保护灯泡则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两端允许加最大电压为多少? 如果把二者并联起来,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多少?干路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归纳:要想做好本题,一般思路是: 作业1、一个小灯泡上标有“10Ω 0.5A”另一个小灯泡上标有“10V 20Ω”。 ①要是把二者串联起来接到一个电路中,则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两端允许加最大电压为多少? ②如果把二者并联起来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多少?.最大电流为多大? 作业2、如图,电源电压不变, R1 =R2=R3=20Ω,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布置作业选做作业1 作业2 必做:新中考P65 4. 5 6 题

初中物理_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 2,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 二、研一研 串联电路的电阻有什么规律? 1.理论推导出串联电阻规律 2.串联电路中电阻注意的问题。 三、利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特点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例题讲解------总结出解决串联电路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跟踪训练-------加强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并联电路问题。 1,复习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 2,理论推导出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 3,例题讲解-----总结出并联电路计算题的一般步骤。 4,跟踪练习------加强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五、课堂总结 六、当堂达标 学情分析: 认知能力分析:学生能熟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但是对于其中的要点难点分析还不够深刻,

学生前概念分析:经了解学生有如下前概念: 有促进作用的: 1、知道电学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对电学计算方法讲解有促进作用。 2、熟悉欧姆定律的内容对科学概念起促进作用的前概念。 3、知道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只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接有关。 有阻碍作用的: 1、对于公式R=U/I的认识不够,认为电阻与电压、电流有关。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学生认为只要正确就行,没有必要一一对应。 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欧姆定律这章的最后一节课,学生对欧姆定律还有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都有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课堂表现有50%的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有45%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但是还不够熟练应用,需要加强练习,还有少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这部分学生需要单独指导。总体来看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

初中物理_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题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科学思想。 (2)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体会物理规律应用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用欧姆定律分析并计算相关电学量。 教学难点: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提问: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及推导公式是什么? 板书:I= U R U = IR R = U I 2提问: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是什么?板书: 串联电路I = I1 = I2 U = U1+U2 并联电路I = I1+I2 U = U1 = U2 3提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串联R = R1+R2 并联1 R= 1 R1+ 1 R2或R= R1R2 R1+R2 提问:实际电路比较复杂,但都可以简化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都有哪些方面呢? 组织讨论,引入新课。 板书: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推进新课 一、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 1 =4 Ω,R 2 =6Ω,开关S闭合。求: (1)电路总电阻多大? (2)电路中电流多大? (3)电阻R 1、R 2 两端的电压之比多大?

【方法归纳】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1)内容: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2)公式: 二、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R 1=10Ω,R 2=20Ω,闭合开关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 (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干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 (3)两支路的电流之比是多少? 【方法归纳】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内容: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2)公式: 【课堂练习】 例1: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V ,能正常发光,此时的电阻是6Ω。如果把这只灯泡接到电压为9V 的电源上,电路中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灯泡才能正常发光? 例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 ,电阻R1=6Ω,通过 R1的电流是0.5A ,干路中的电流是2A ,求电阻R2的 阻值,和R1、R2的等效电阻。 知识拓展 电阻的变化规律 (1)串联电路: ①串联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多,电阻越大。 ②串联电路中,串联的电阻数量一定,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会随之增大。 ③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故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如图所示: (2)并联电路: ①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电阻越小。 ②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数量一定,某一电阻增大,总电阻会随之增大。 ③电阻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故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如图所示: 课堂小结 1122 U R U R =。1221I R I R =。

初中物理_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实验研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2)经过图象办理实验数据,培育学生利用图象剖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 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尊敬事实、研究真谛的科学态度。 (2)联合欧姆的故事,培育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教课要点】 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活动研究。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教课难点】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估 【教课器械】 每组配:额定电压为 1.5V 的干电池 3 节、导线若干、开关( 1 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 1 个),滑动变阻器( 1 个)、电阻 3 个( 5Ω、 10Ω、 20Ω)【课前准备】 1、察看一些电器上的铬牌。 2、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进一步熟习它们的定义、单位和丈量工具。 3、上网查找有关欧姆的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课阶段 学生活动说明 教师指引 与时间分派

活动一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给你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3.8V ),三个阻值不一 样让学生自 的电阻,干电池 3 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如何己着手来 让小灯泡发出不一样亮度的光来。发现问题让学生成为 发现并提出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何会改变?(留发现者而不引入新课言版)是察看者分组报告:你是经过什么样的方法改变了灯泡的亮 度?(留言版) 注意:学生能够在网页的求援站中找寻帮助 学生回答:改换电池或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问:这说了然什么?(留言版) 剖析各样现象指引学生知道改变电池的电压。 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能够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研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定】 1 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头的电压进一步培育 有什么关系?学生踊跃学生在实验电路设计 2 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参与活中控制变量么关系?(留言版)动,议论的意识 , 【实验设计】热忱,想 如何来研究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应用什么方出了两种 法?如何控制变量?(留言版)改变电流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大小的方 (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不变)法 (活动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电路1: 达成活动“电 流与电压的关 系” 设计电路2

初中物理_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科学探究: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尝试改进探究方案。了解交流与合作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科学内容: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进一步熟悉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或电压的方法。 学会科学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视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合作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研究实验改进的措施,研究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难点:设计实验及如何对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 四、教学器材 教师:演示实验电路、PPT 学生: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 开关,导线。 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学生活动 一、新课引入 1.展示电路演示板: 将“神秘盒”的接线柱接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 提问: 由小灯泡亮 度的变化引起学 生的注意,让学 生分析出电流 的变化,引导学 生猜想电流大小 与哪些因素有 观察实验,分析电路 中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 因。

1.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什么? 2.老师怎么做到的?盒子里面有什么东西?3.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哪几个因素的影响? 二、猜想与假设 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和导体电阻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对这个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 (板书: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I-----U R) 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实验探究。 三、指定计划,设计实验(一) 教师提示: 由于影响电流的因素不只一个,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什么呢? 活动一:探究通过导体电流大小和电压的关系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怎样控制变量和改变变量 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如何选择实验器材组成电路?画出你设计 的实验电路图。 在设计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展示学生制定得实验方案,分析总结出最佳方案,确定实验电路图。关,之间可能的 定量关系。 引入新课 让学生发表自己 的看法,有依据 的进行猜想,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 进一步培养学生 在实验中控制变 量的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 探索和判断能 力,深刻领会实 验的科学性、合 理性、严密性。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观 点 可能的答案有(电压增 大,电流增大;电阻增大, 电流减小;电流与电压成 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 方案 可能设计出的方案: (更换电源来改变电 压,探究电流和电压 的关系)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学反思总结(共16篇)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学反思总结(共16篇) 篇1: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路中电流遵循的基本“交通规则”,是电学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因此,欧姆定律的探究实验就成为理解I、U、R 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石。但是在实验中以下几个问题容易被忽视。 问题一:用控制变量法研究I、U、R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为什么只探究电流I与电压U之间关系以及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 按照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应当是保持其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不研究“保持电流I不变,探究电压U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困惑不解。其实,电阻是导体的本身性质,它并不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当电压变了,电阻不改变,只能电流变化了,保持电流变化不可能。 问题二:实验中为何要用滑动变阻器? 如果不用滑动变阻器,虽然能够测量出R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但该电路只能测量出一组电压和电流的值,而从一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是无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应该再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因此就需要改变R两端的电压,可以不断改变电阻,也可以采用改变电池节数的方法,还可以用滑动变阻器,比较下来,当然是用滑动变阻器更方便快捷。同时,滑动变阻器还可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问题三:在探究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实验中,应该如何操作? 如何保持电压U不变?即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同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发生了变化,因此,要及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以保持电压不变,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问题四:在本实验之前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实验之前,不仅要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办事,还要有检查电路的良好习惯,而学生往往急于动手实验,忽视实验规则。本实验中,实验之前,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电阻最大位置。其次,为测量误差减少,要选择适当的电表量程。 问题五:要认识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距。同样的电路如果出现在考试卷上,许多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解答出来。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往往连最简单的电路故障都不能够排除,如找出短(断)路所在的位置和原因,总是寄希望于老师来帮助解决,于是,这样的探究实验课堂上,最忙的往往是老师,学生只顾记录数据,观察表面现象,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篇2: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初中物理_第2节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课标导学: 1、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电阻串、并联的规律。 4、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5、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知识梳理: 1、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即: a、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b、保持不变,改变研究电流随的变化关系。 结论:电阻一定;电压一定, 2、欧姆定律的内容: 数学表达式,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分别是 3、欧姆定律的应用:(1)法测电阻,(2)实验原理:,(3)实验应注意的问题:①、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 ①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应在处。实验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不能超过。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三、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不变,R1的电阻为18Ω R2的电阻为12Ω, 求 1)开关S2闭合, S1、S3同时断开时,两表的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2)开关S2断开,S1、S3同时闭合时,两表的示数是分别为多少? 学法导航: 1、首先利用“断路简化法”“去电压表法”简化电路,然后再识别电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2、凡是在解决串联电路的类型题时,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求解。 解题思路: (1)开关S2闭合, S1、S3同时断开时,去掉断路部分,简化电路如图2,则R1、R2构成一个串联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即可求解。

(2)开关S1、S3 闭合,同时S2断开时,去掉断路部分,简化电路如图3所示,利用“去表法”去掉电压表,识别电路,则R1、R2构成一个并联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即可求解。 四、同步训练 1、对于电阻的定义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有两个电阻分别在各自的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2,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4,则两个电阻器的电阻之比R1:R2等于() A 、1:2 B 、2:1 C 、1:8 D、 8:1 3、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4、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6所示。则 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 __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则通 过A和B的总电流是 ___ A。 5、经验表明,电压,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只有不高于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家庭电路的电压远远高于安全电压,一旦触电,很可能有,发生短路时,电路 中很大,会使导线中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引起。 五、总结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初中物理_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电路中的电流。 3会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导体的电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共同的活动和练习,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欧姆定律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小循环多反馈 ●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多媒体资料 ●教学环节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知识,本节内容是根据上一节探究实验结果,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归纳得出的,它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欧姆定律应用的例题,学生学会对数学公式的变形,求未知物理量的问题。 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

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的分析,应该基于教学设计而言。 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很顺利,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不断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大大提高。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学生要分析解决电路问题就必须先学习掌握欧姆定律,它在电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测练习 反馈练习题一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篇一: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能否掌握好该定律是学好电学知识的关键之一。在学习定律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现行教材中为了引入欧姆定律都要先做一个研究性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向初中学生介绍了物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即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保持一些物理量不变,每一组实验中只看两个变化量间的关系,最后再将所有结论综合起来。笔者这几年对欧姆定律教学中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非常注重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教学,细细阅读现用教材,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引入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阻碍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现行教材中一般为引入欧姆定律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如书图14-13 所示。实验操作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保持电阻R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加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R 的电流I 与R 两端电压U 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变换连入电路的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加在电阻R 两端电压U 不变,研究通过R 的电流I 与电阻R 间的关系。完成第一部分实验时,如果学生问:“前面讲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但为什么可以改变了加在电阻两端电压呢?”或者在做第二部分实验时,学生问:“刚刚是调节变阻器,使电阻R 两端电压改变,现在为什么同样是调节变阻器,却又是使加在R 两端的电压不变呢?”可能是觉得解释这两个问题并不难解释,只要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阻的知识来解释就可以了。但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必须用欧姆定律来解释引入欧姆定律的实验,这在逻辑上是混乱、相悖、讲不通的。由于以上的问题,许多同学会对引入定律的实验百思不得其解,这必然影响他们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掌握。那么该怎么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欧姆定律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本章课是在物理实验室开展的一系列化教学活动。本章课的重点即欧姆定律的内容,该内容不是教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今后我们教师设计本章课教学时,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该讲的还是要讲,该放的一定要放。相信学生能行,能做好,有能力做好。只有转变了思想认识,摆正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能力,真正发挥实效。 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要求学生“多测几组数据”、“比较计算出的答案”,从而“能看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安排都能使学生学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但不同的是,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从不同方面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方法学习和能力培养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只对操作感兴趣,对于分析实验数据得结论、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这两个环节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这节课的问题,举了一些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的例子,很多规律和发明并不是有意去研究得出的,而是科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无意得到的,正所谓“无意插柳柳成荫”。 实验中,学生两人一组,先画出电路图,再实验探究,边做边记录,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合理,做个别辅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和教师、教材、同学交流,思维不断活跃,

初中物理_科学探究: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电学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电学的核心定律,也是分析解决电学问题的金钥匙,在学生的学习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学情分析: 1.能否在实验中熟练应用控制变量的思想; 2.能否熟练设计出规范的电路图; 3.能否合理规范使用测量工具; 4.能否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 5.能否结合数学知识处理实验数据。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科学探究:欧姆定律》,为科学探究类型课。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数量关系,即欧姆定律。采用“变量控制法”来进行,分别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完整地体验对一个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的电压;会使用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利用实验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初步掌握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了解“欧姆”当年研究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求真精神;通过对超导的了解与展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关于欧姆定律一课的教学已经完成了,为了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我准备从三个方面反思。 一、课前备课时认真分析了本节课的学情。 1、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从电学这一部分的前后联系来看,这一节处于核心位置,前面是电学的基础,即对电流、电压、电阻的认识,后面是电功、电功率、家庭电路的计算,是电学的引申和扩展。 2、本节教材包括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表达、三个物理量单位及两个变换式。难点是指导学生运用对欧姆定律的理念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分析问题步骤和思维。所以对欧姆定律内容的学习我采用了利用旧知识来认识理解新的物理意义。教学中,注意了培养学生好的解题习惯;注意了加强对学生理论思维和定量计算的指导;力争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前备课中我注意了并融入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设计建议。如:学生喜欢师生互动,想回答问题,合理分配时间,运用幽默语言,回顾上节课,引入新知识,老师上课不要太严肃等建议。 二、反思上课时的情景

由旧的内容引入新的内容时,我感觉学生对上次课的内容掌握较好,引入轻松自如。虽然,一个新的公式产生了,但有对公式认识理解基础的学生来说并不赶到陌生,很容易的就掌握了关于单位的注意。 事项及公式变形,以及运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能力,这些学生都做的较好。但是由于实际问题中并不象例题和课后练习题那样简单明了,难度会有所提高,所以我对欧姆定律运用上强调了同一性,即公式中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同一个导体上的三个量。从学生反映来看似乎懂了,但我认为学生的基础有限,以后解决问题时还会有多数同学不注意或注意不到这一点。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同一性并没有过多的强调和讲解,留到了以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降低了学生本节的难度。另外,考虑到本节科学世界中的“酒精浓度检测仪”与生活中的“酒驾”息息相关,所以有必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其气敏电阻与酒精浓度的关系,以及简单的电路图。 三、课后反思 我感觉本节课大致达到了和完成了预期设计目的。学生学习效果不错。但是就欧姆定律应用的同一性,我觉得应该再有一个相对应的例题讲解会更好的让学生清晰一些。这与时间的安排还欠科学性有关,导致后面的时间还是紧了一些。另外,在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建议还是落实的不太到位:如科学分配时间,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高课堂活跃气氛等。我想,在以后的教和学中,我会让学生的建议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充分体

初中物理_欧姆定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知识点梳理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欧姆定律 3.电阻的测量 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 让学生掌握学过知识,并 更快的进入课堂,进行新 课学习 二、讲解实验 实验探究: 1:探究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2:探究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3:伏安法测电阻 以其中一个实验为例进行探究。保 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 系 如何改变电压?电压和电流用什么 仪器测量? 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操作技能、仪器使用 上给予帮助。 从实验得出的两组数据引导,让 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疑问1:如何探究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呢? 回顾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疑问2:探究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关系的电路 图是怎样的呢? 设计电路,进行讨论 疑问3:怎样连接电路图呢? 操作实验 控制电阻R不变,探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 系; 实验电路图: 收集数据等活动来实施方案。 使用图像法总结规律:将实验数据描到以 下坐标系中,观察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 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并且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和热情,同时为探究欧姆 定律创设情境。 对每一个学生的猜想给予 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 的幸福感。 初步理解电流、电压、 电阻的关系,进一步体 会控制变量法。 通过自己设计电路培养 绘图能力. 以提示、点拨为主,以 一系列问题,逐步深入,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 考的方向,控制变量法 的思维探究问题。授人 以渔,物理方法教学。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 过实验培养合作探究意 识。 三个实验的电路图是一 样的,通过复习一个实 验的探究,回顾三个实 验。 四、课堂小结(2分钟)板书设计 十七章欧姆定律 一、知识点梳理 二、实验讲解 三、高频考点 四、练习巩固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欧姆定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 欧姆定律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同一电路中电学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关系的实验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欧姆定律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规律,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钥匙。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中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得出欧姆定律的过程。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到定律。新课标中要求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节课的重点为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并应用所归纳简得出的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而难点就是实验的设计及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欧姆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