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第二章-线性规划

合集下载

刁在筠 运筹学

刁在筠 运筹学

刁在筠 运筹学第二章 线性规划教学重点:线性规划可行区域的几何结构,基本可行解及可行区域的基本定理,单纯形方法,两阶段法,对偶和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

教学难点:线性规划可行区域的几何结构,基本可行解及可行区域的基本定理,单纯形方法,两阶段法,对偶性,灵敏度分析。

教学课时:24学时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首先通过各种形式的例子归纳出线性数学规划的一般形式,然后在详细讲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以图形和例题的形式给以形象的说明,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直观、具体的认识。

再通过大量习题巩固知识,也可以应用软件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教学重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实例,线性规划的一般形式、规范形式和标准形式教学难点:线性规划一般形式转换成标准形式。

教学课时:2学时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首先通过几个实例总结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再介绍如何将一般形式转换成标准形式。

1、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生产计划问题某工厂用三种原料生产三种产品,已知的条件如下表所示,试制订总利润最大的生产计划可控因素(所求变量):设每天生产3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为321,,x x x . 目标:使得每天的生产利润最大,就是使得利润函数:321453x x x ++达到最大. 受制条件:每天原料的需求量不超过可用量:原料1P :15003221≤+x x原料2P :8004232≤+x x原料3P :2000523321≤++x x x 蕴含约束:产量为非负数0,,321≥x x x模型321453max x x x ++15003221≤+x xs.t. 8004232≤+x x2000523321≤++x x x0,,321≥x x x运输问题一个制造厂要把若干单位的产品从两个仓库2,1;=i A i 发送到零售点4,3,2,1;=j B j ,仓库 i A 能供应的产品数量为2,1;=i a i ,零售点 j B 所需的产品的数量为4,3,2,1;=j b j 。

运筹学第二章线性规划

运筹学第二章线性规划

第二章线性规划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使学生具备线性规划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线性规划的基本能力。

要求:理解线性规划概念,标准型,解的概念,基本定理;掌握单纯形法,人工变量法,了解图解法。

重点:线性规划标准型,解的概念,单纯形法,人工变量法。

难点:线性规划基本定理,单纯形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习题法。

学时分配:12学时 作业安排:见教材P 38.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939年苏联科学家康托罗维奇提出了生产组织和计划中的线性规划模型。

1947年美国学者丹捷格(George B.Dantzig)提出了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此后,线性规划理论日趋成熟,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第一节线性规划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面临这样两类问题:一是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二是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安排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花费的成本最低。

例1.生产计划问题 某工厂利用甲、乙、丙、丁四种设备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A 、B 、C 单位产品的利润分别是4.5、5、7(百元)。

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才能使所获总利润最大?解:设产品A 、B 、C 产量分别为X 1,X 2,X 3件,Z 表示利润,要求总利润最大,即求Z=4.5X 1+5X 2+7X 3的最大值,故记作极大化Z=4.5X 1+5X 2+7X 3,另外对甲、乙、丙、丁设备需满足2X 1+2X 2+4X 3≦800,X 1+2X 2+3X 3≦650,4X 1+2X 2+3X 3≦850,2X 1+4X 2+2X 3≦700;同时产量应非负,故X j ≧0 (j=1,2,3);以上问题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 极大化Z=4.5X 1+5X 2+7X 3 满足 2X 1+2X 2+4X 3≦800 X 1+2X 2+3X 3≦6504X 1+2X 2+3X 3≦850 2X 1+4X 2+2X 3≦700X j ≧0 (j=1,2,3)例2.运输问题 设某种物资有m 个产地;A 1,A 2, …,A m ,它们的产量分别为a 1,a 2, …,a m ,有n 个销地B 1,B 2, …,B n 需要这种物资,它们的销量分别为b 1,b 2, …,b n 。

2 线性规划

2 线性规划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可加性假定:每个决策变量对目标函数和约
束方程的影响是独立于其他变量的,目标函 数值是每个决策变量对目标函数贡献的总和 连续性假定:线性规划问题中的决策变量应 取连续值。 确定性假定:线性规划问题中的所有参数都 是确定的参数。线性规划问题不包含随机因 素。
约 束 方 程
约束条件
变量约束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问题隐含的假定: 比例性假定 可加性假定 连续性假定 确定性假定
比例性假定:决策变量变化引起的目标函数
的改变量和决策变量的改变量成比例,同样, 每个决策变量的变化引起约束方程左端值的 改变量和该变量的改变量成比例
≥0
=
≥0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标准型的简缩形式
max Z
c x
j j 1
n
j
s .t
n aij x j bi , i 1,2 , , m j 1 x j 0 , i 1,2 , , m

第一节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松弛变量
a i 1 x 1 a i 2 x 2 a in x n bi
a i 1 x1 a i 2 x 2 a in x n x p bi , x p 0
剩余变量
练习
例:将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划为标准形式: min Z = x1+3x2
s.t.
6x1+7x28 -x1+3x2-6 x1-x2=3 x10
可行域无界
x1+2x2 10 x2 0 x1
可行域无界
x2
x1 0

运筹学线性规划

运筹学线性规划
主要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任务确定后,如何统筹安排,做到应用尽量少的人 力和物力资源来完成任务; 2、在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条件下,如何安排、 使用他们,使完成的任务最多。
4
例1.1:(计划安排问题) I 设备A(h) 0 设备B(h) 4 原材料(公斤) 2 利润(万元) 2 II 资源总量 3x2 15 3 15 0 12 s.t. 4x1 12 2 14 2x1+2x2 14 3 x1,x2 0 I,II生产多少, 可获最大利润?
s.t. x1 -x2 +x4 -x5 -x7 =2
x1 , x2 , x4 ,

, x7 0
12
第二节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及几何意义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
0 3 1 0 0 15 4 0 0 1 0 X= 12 2 2 0 0 1 14
5
max Z= 2x1 +3x2
解:设 计划期内生产产品I、II的数量x1、x2 则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例1.2 成本问题
某炼油厂根据每季度需供应给合同单位汽油15万吨、煤油 12万吨、重油12万吨。该厂计划从A,B两处运回原油 提炼,已知两处的原油成分含量见表1-2;又已知从A 处采购的原油价格为每吨(包括运费)200元,B处采购 的原油价格为每吨(包括运费)290元, 问:该炼油厂该 如何从A,B两处采购原油,在满足供应合同的条件下, 使购买成本最小。 油品来源 A B min S 200x1 290x 2
解:(1) 确定可行域 x1 0 x1 =0 (横)
30
x2 0 x2=0 (纵) x1+2x2 30 x1+2x2 =30

第2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标准化

第2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标准化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分支,它已成为线性规划是数学规划问题中的一种,以后我们还会看到所谓实际的线性规划问题一般都很复杂,为了便于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在管理中一些典型的线性规划应用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图解法总结:以上这些实例共同特点§1 问题的提出1. 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Ⅰ、Ⅱ两种产品的生产,已知生产单位产§1 问题的提出建模过程线性规划的例题:§1 问题的提出例1.目标函数:Max z = 50 x 1 + 100 x 2 约束条件:s.t.x 1 + x 2 ≤300 (A)2 x 1 + x 2 ≤400 (B)x 2 ≤250 (C)x 1 ≥0 (D)x 2 ≥0 (E)得到最优解:x 1 = 50,x 2 = 250最优目标值z = 27500§2 图解法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作图表示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并求解。

下面通过例1详细讲解其方法:§2 图解法(1)分别取决策变量§2 图解法2)对每个不等式§2 图解法§2 图解法(4)目标函数z=50x+100x,当z取某一固定值时得到一条直线,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称之为§2 图解法线性规划的标准化内容之一:§2 图解法重要结论:进一步讨论例2进一步讨论解:目标函数:Min f = 2x+ 3 x约束条件:§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线性规划的标准化§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可以看出,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有如下四个特§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极小化目标函数的问题:§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2、约束条件不是等式的问题§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当约束条件为§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线性模型的标准化§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例:将以下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形式§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通过以上变换,可以得到以下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假设产品Ⅱ的利润§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3.2 约束条件中右边系数b§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假设原料b。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课件-第二章

运筹学胡运权第五版课件-第二章

min Z 3 x1 2 x2 3 x3 4 x4 x1 2 x2 3 x3 4 x4 3 x2 3x3 4 x4 5 s.t. 2 x1 3 x2 7 x3 4 x4 2 x1 0,x2 0, x3、x4无约束 解:对偶问题为: max W 3 y1 5 y2 2 y3
3、矩阵形式: P max z CX AX b s.t. X 0
其中
D min w bT Y AT Y C T s.t. Y 0
a1n a2 n amn
C (c1 , c2 , , cn )
b1 b2 b bm
T T
A Y C C Y A
T T T
CX Y AX Y b b Y
T T T
2、最优性: 若 X* 和 Y* 分别是 P 和 D 的可行解且 CX* = bT Y* , 则X*,Y*分别是问题 P和D 的最优解。
对偶问题(D):
max z 2 x1 3 x2 2 x1 2 x2 12 4 x 16 1 s.t. 5 x2 15 x1 , x2 0
min w 12 y1 16 y2 15 y3 2 2 y1 4 y2 s.t. 2 y1 5 y3 3 y , y , y 0 1 2 3
解:第一步 改写为 min 的基本形式
令x1 x1,x2 x2 x2 min z 7 x1 ( 4 x2 x2) 3x3 4 x ( 2 x2 x2) 6 x3 24 1 3x1 ( 6 x2 x2) 4 x3 15 s.t. ( 5 x2 x2) 3x3 30 ( 5 x2 x2) 3x3 30 x1 ,x2,x2,x3 0

运筹学习题答案(第二章)

运筹学习题答案(第二章)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二章习题解答
2.4 给出线性规划问题
min Z = 2 x1 + 3 x 2 + 5 x 3 + 6 x 4 x1 + 2 x 2 + 3 x 3 + x 4 ≥ 2 st . − 2 x1 + x 2 − x 3 + 3 x 4 ≤ − 3 x j ≥ 0 , ( j = 1, L , 4 )
page 14 30 December 2010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二章习题解答
是原问题的可行解。 解:x1=1,x2=x3=0是原问题的可行解。原问题的对 是原问题的可行解 偶问题为: 偶问题为:
min W = 2 y1 + y 2 − y1 − 2 y 2 ≥ 1 (1) y + y ≥1 (2) 1 2 st . ( 3) y1 − y 2 ≥ 0 y1 , y 2 ≥ 0 (4)
运筹学教程
第二章习题解答
2.1 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写出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问题。
min Z = 2 x1 + 2 x 2 + 4 x 3 x1 + 3 x 2 + 4 x 3 ≥ 2 2 x + x + 3x ≤ 3 2 3 st 1 x1 + 4 x 2 + 3 x 3 = 5 x1 , x 2 , ≥ 0 , x 3 无约束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二章习题解答
max Z = 5 x1 + 6 x2 + 3 x3 x1 + 2 x2 + 2 x3 = 5 − x + 5 x − 3 x ≥ 3 2 3 st 1 4 x1 + 7 x2 + 3 x3 ≤ 8 x1无约束 , x2 , ≥ 0, x3 ≤ 0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简)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简)

第二节 图解法
在线性规划中,对一个约束条件中没使用的资源或能力的大小称 之为松弛量。记为Si。
第二节 图解法
像这样把所有的约束条件都写成等式 ,称为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化,所得结果 称为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
第二节 图解法
同样对于≥约束条件中,可以增加一些代表
最低限约束的超过量,称之为剩余变量,把≥约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主要内容:
§1 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线性规划) §2 图解法 §3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概念 (2)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3)线性规划图解法的过程 (4)阴影价格的定义和灵敏度分析 难点: 灵敏度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约束条件对偶价格小于零时,约束条件
右边常数增加一个单位,就使得最优目
标函数值减少一个其对偶价格。
第三节 图解法的灵敏度分析
对目标函数值求最小值的情况下, 当对偶价格大于零时,约束条件右边常数增加 一个单位就使其最优目标函数值减少一个其对 偶价格; 当对偶价格等于零时,约束条件右边常数增加 一个单位,并不影响其最优目标函数值; 当对偶价格小于零时,约束条件右边常数增加 一个单位,就使得其最忧目标函数值增加一个 其对偶价格。
具有上述3个特征的问题为线性规划问题。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我们的仸务就是要选择一组或多组方案,使目
标函数值最大或最小。从选择方案的角度说,
这是规划问题。从使目标函数值最大或最小的
角度说,就是优化问题。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表示方式
max(min) f ( x) c1 x1 c2 x2 cn xn a11 x1 a12 x2 a1n xn a x a x a x 21 1 22 2 2n n s.t. a x a x a x m2 2 mn n m1 1 x1 , x2 , , xn n : 变量个数 ; m : 约束行数 ; n m : 线性规划问题的规模 c j : 价值系数 ; b j : 右端项; aij : 技术系数 (, )b1 (, )b2 (, )bm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