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

6.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潮阳区海门镇第三学校陈佩璇教材分析:

《平方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第一课时)。本节主要学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在运算方面,引入了开方运算。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及用数学符号表示正数的平方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方、用字母表示数和算术平方根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课起着铺垫作用。本节课内容既是对算术平方根的深化和发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根式、实数的预备知识,还是用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能从具体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抽象出问题的规律,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具备了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平方根性质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算数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 难点:算数平方根的求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自己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4/25,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5,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他们有共同点吗?他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1)算数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

(2)算数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的算数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或者“二次根号a”,

a叫做被开方数。

三、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49/64 (3)0.0001

解:(1)因为102=100,所以100的算数平方根是10,即√100=10.

(2)因为(7/8)2=49/64,所以49/64的算数平方根是7/8,即√49/64=7/8.

(3)因为(0.01)2=0.0001,所以0.0001的算数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

注:①根据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数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

③0的算数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数平方根吗?

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数平方根吗?

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有1个,0的算数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数平方根。即: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数平方根,如果x=√a有意义,那么a≥0,x≥0

11 ~ 20 的平方表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21 (2)3 2(3)0.00025

2.判断:

(1)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2)-6是 36 的算术平方根;×

(3)0的算术平方根是0;√

(4)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5)-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3.填空.

(1)a的算术平方根(a>0)怎么表示___________.

(2)_____=9, 则3是9的______,表示为______.

(3)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表示为________.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算数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

4.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六、布置作业:

课本41页1、2题

(完整)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1.1平方根(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dm 5。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25 4,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5 2,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⑴100 ⑵6449 ⑶9 71 ⑷0001.0 ⑸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③0的算术平方根是0。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

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

6 .1平方根(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会求某些正数(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符号表示.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本节课需要的各种图表要提前画好) 三、合作探究 请看下面的例子.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扎西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 (师演示一张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纸) (一)谁来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答:因为52=25(板书: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板书:所以边长=5分米). 这个实例中的问题、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有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 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 ……(多让几位同学说,学生说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随即纠正) 说说1和1这两个数?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5和25这两个数.(同桌互相说)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还是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请大家把算术平方根概念默读两遍.(生默读) (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这样的10张卡片,一面写1-10,另一面写1-10的平方.生

第十三章《实数》平方根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三章 实数 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你能求出下列各数的平方吗? 0,-1,5,2.3,-15,-3,3,1,1 5 2、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 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2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dm ?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212dm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二、新知探究: 1、揭示概念 (1)提出问题:(教材68页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 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2x =25中求出正数x 的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小结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x =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2x =a (x ≥0)中,规定x =a . (3) 试一试: 你能根据等式:212=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2、新知应用 (1)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2)讲解例题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1; (3)64 49 ; (4)0.0001 (5)23 思考: 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任何实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所以被开方数都是非 2581.002511 1

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讲课稿

实数的运算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掌握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② 掌握实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性质,引出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运算律、运算性质,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加以巩固,适当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建立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范围里也成立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在这种数的扩充中所体现的一致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数的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 ① 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② 会进行实数的加减法运算; ③ 会进行实数的近似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和理解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在实数中仍适用的这种扩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有理数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性质运算律: 1、相反数:有理数a 的相反数是a -. 2、绝对值:当a ≥0时,a a =,当a ≤0时,a a -=. 3、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负数的开平方、任意数的开立方运算,有理数的运算中还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二、实数的运算: 1.实数的相反数:数a 的相反数是a -. 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

绝对值是0. 3、实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非负实数的开方运算,还有任意实数的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中,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性质也适用. 三、应用: 例1、(1)求364-的绝对值和相反数; (2)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 解:(1)因为4643-=-,所以44643=-=--,4)4(643=--=-- (2)因为33,33=-=,所以绝对值为3的数是3或3-. 例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23(-+; (2)3233+. 分析:运用加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 解:(1)303)2_2(32)23(=+=+=-+; (2)353)23(3233=+=+ 例3、计算: (1)π+5 (精确到01.0) (2)23?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解:(1)38.5142.3236.25≈+≈+π; (2)45.2414.1732.123≈?≈?. 四、随堂练习: 1、计算: (1)2624-; (2))23(3+; (3)3253+-; (4)23)5 4(198-+--. 2、计算: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对应的关系. (二)数学思考 1、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经历从无理数的产生及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三)解决问题 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会在数轴上表示√2 2学情分析评论 . 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有理数,在学习本节课前,已掌握平方根、立方根同时也初步接触过等具体的无理数,本节先将有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统一起来,再采用与有理数对照的方法引出无理数,揭示他们的区别与联系,进而产生实数。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与数轴上的一一对应关系都需要一个渐进的理解过程。这些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与思考,归纳与总结,历经知识发展与运用。 3重点难点评论 . 重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及实数的分类. 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及π、√2在数轴上的表示

4教学过程 . 4.1.1教学活动 .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把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2、√2的小故事和它的计算机所算结果 3、√2、π满屏的数字,有什么共同特征? 无限的、不循环的小数 活动2【活动】适时引导,探索新知评论 . 把有理数转换成小数的形式,它们又有什么特征? 第一组 3,-38 ,119 ,-13 第二组 52 ,0,911 ,227 归纳新知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2)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你能对照有理数的新定义给无限的不循环小数也下个定义吗? 活动3【讲授】分类举例, 剖析新知. 你能举出一些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吗? 无理数的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2 ,-√5 ,3√3 ,-√33 ,√3?1 π,π/2,-π+2 3.01001000100001...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方根教案

6.1平方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算数平方根概念与性质,能及时通过开开方运算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理解平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能力目标:通过对平方根概念及性质的探究,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数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算数平方根的求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探索: 学生能根据自己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4/25,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5,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上面的问题他们有共同点吗?他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归纳: (1)算数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数平方根。 (2)算数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的算数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或者“二次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三)应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数平方数: (1)100 (2)49/64 (3)0.0001 (4)0 解:(1)因为102=100,所以100的算数平方根是10,即√100=10; (2)因为(7/8)2=49/64,所以49/64的算数平方根是7/8,即√49/64=7/8;(3)因为(0.01)2=0.0001,所以0.0001的算数平方根是0.01,即√0.0001=0.01; (4)因为(0)2=0,所以0的算数平方根是0,即√0=0; 注:①根据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求带分数的算数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解; ③0的算数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1,-36,-100的算数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数平方根吗? 归纳: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有1个,0的算数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算数平方根。即: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数平方根,如果x=√a有意义,那么a≥0,x≥0 注:a≥0且√a≥0这一点对于初学者不太容易理解,教师不要太强求,可以再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渗透。 例2:下列各式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25;√0.81;√49/81;√(-11)2;√62 分析:此题本质还是求几个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 解:√25=5 √0.81=0.9 √(-11)2=11 √62=6

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板块一:战前准备——打败拦路虎! 作战目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备: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作战目标:平方根 相关知识:平方 224,=2749,=211121,=221441,=2321024,= 4=( )2 49=( )2 121=( )2 1024=( )2 5=( )2 250=( )2 平方根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若22=4,则2就叫做4的平方根; 若(-2)2=4,则-2就叫做4的平方根; 若(±2)2=4,则±2就叫做4的平方根。 练习:25的平方根为_______,81的平方根为_______,5的平方根为_______。 练习升级:0的平方根为_______。 练习再升级:-5的平方根为_______? 帅哥徐老师总结: 1.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就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第二作战目标:算术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数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实数》教案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教学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3 5- ,478 ,911 ,119 ,59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 3 3.0= ,30.65-=- , 47 5.8758= ,90.8111= ,11 1.29= ,50.59= 二、新课: 1、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3.14159265π=也是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整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 ,π 是正无理数, ,π-是负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 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正有理数正实数正无理数实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无理数 2、探究 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 ′,点O ′的坐标是多少?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数a 的相反数是a -,这里a 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3、例1 (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5,-7,5π-,0,32,π-3 (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算术平方根 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 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多媒体同时出示“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的画面).那么,你们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人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1v (米/秒)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2v (米/秒).1v 、2v 的大小满足gR v gR v 2,2 221==.怎样求1v 、2v 呢?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 设计理念:“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此内容有感染力,使学生对 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这里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幂和乘方的指数求底数的问题,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由此引出了本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大体思路.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请看下面的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这个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这与学生以前学过的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的过程互逆,学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这种互逆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二、归纳新知 上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乘方运算中,已知一个数的指数和它的幂求这个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2x=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2x=a (x≥0)中,规定x =a. 思考:这里的数a应该是怎样的数呢?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2 12=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25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为……a也可以写成2a,读作“二次根号a”。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比较抽象,原因之一是学生对石这个新 的符号的理解要有一个过程.通过此问题,使学生对符号“而”表示的具体含义有更具、更深刻的认识. 三、用新知 例.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实数一平方根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A )第十三章 实数(一)——平方根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能掌握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负数没有平方根。 二、新课学习 环节一:复习: 1= ;= ;= ;= ; = ;= ;= = ; 2、(1)49的算术平方根是: ;4的算术平方根是: ; (2)0.36的算术平方根是: ;100的算术平方根是: ; (3)7的算术平方根是: ;21的算术平方根是: ; 环节二:平方根; 1、问题思考:22=4,除此,还有2() =4 23=9,除此,还有2() =9 26=,除此,还有2() =6 2与—2与,是互为 , 2、规定: 22=4,2() -2 =4,我们称“2”和“—2”都是 4 的平方根 其中2是4的算术平方根,—2是4的负的平方根。 所以4有 个平方根,分别是 ; 同样:正数a 平方根,有 个平方根,分别是 ; 可用符号 表示。 2、 试一试: (1与是 的平方根, 是算术平方根, 是负平方根。 (2与 是 的平方根, 是算术平方根, 是负平方根。

(3)9有个平方根,分别是; 16有个平方根,分别是; 25有个平方根,分别是; 13有个平方根,分别是; (4)认真想一想:—4有个平方根 小结: (1)一个正数有个平方根,一个算术平方根,一个负的平方根;(2)0有个平方根,有个算术平方根, (3)负数有个平方根。 练习: A组 1、填空: (1)4的算术平方根是,4的平方根是,(2)81的算术平方根是,81的平方根是,(3)49的算术平方根是,49的平方根是,(4)的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 (5)3的平方根是,5的算术平方根是 2、计算: (1= (2= (3)=(4)= (5)±=(6)±= (7=(8=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全章教案24562

第六章实数 6.1.1平方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并 会用符号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计算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真正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为学生以后学习无理数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教学难点:算术平方根的求法。 教具准备:三块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学生计算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二、探索归纳: 1. 探索: 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即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的平方等于面积,求出正方形画布的边长为5dm。 接下来教师可以再深入地引导此问题: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9、16、36、—,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多 25 少呢?

学生会求出边长分别是1、3、4、6、2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 5 上面的问题它们有共同点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总结不 出来,教师需加以引导。 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2. 归纳: ⑴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 术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或“二次很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 三、应用: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49 7 ⑴100 ⑵4 - ⑶1 7 ⑷0.0001 ⑸0 64 9 解:⑴因为102 100,所以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即? 100 10 ; ⑵因为(7)2 49 ,所以49的算术平方根是-,即..49 -; 8 64 64 8 V 64 8 ⑶因为1 ,() ,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一,即:1 9 9 3 9 9 3 V 9 V 9 3 ⑷因为0.012 0.0001,所以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即?. 0.0001 0.01 ; ⑸因为02 0,所以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即0 0。 注:①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明确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② 求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需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根据定义去求 解; ③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由此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你能求出一1, - 36, - 100的算术平方根吗?任意一个负数有算术平方根

第二章 实数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第二章实数 回顾与思考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章学习至此,学生已经认识了无理数,学习了实数概念及相关运算,从而将原有有理数扩充到了实数范围,使得对数的认识更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了数系扩充的必要性与作用.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掌握了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经验,为学习本节“知识回顾与思考”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章是在学习了勾股定理及有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数系第二次扩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本课是对整章内容的复习与归纳,在教学过程中不必多过地追求概念,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从意义上理解主要概念即可.作为复习归纳课,学生虽对相关知识基本掌握,但是知识间的联系还不够清楚,对于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在方法上还有所欠缺,因此本节的教学中应将整章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并以典型题作为载体让学生从题中悟知识点,从题中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①复习无理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二次根式及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并进行相关运算; ②在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律、运算法则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 ③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本章概念较多,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本节的重点应帮助学生理清无理数、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二次根式的概念. 本章的难点体现在以下几处:①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常与平方、绝对值等具有非负性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应用;②实数的混合运算也一向是学生计算的难点,学生往往在运算顺序、运算法则上出错;③本章对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如实数与几何知识勾股定理结合在一起就是学生掌握

实数 平方根 立方根 讲义

实数 【知识点介绍】 1、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球小数表示,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球小数也都是有理数(有理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节: 2.无理数:像2.236067977……,1.25992105……这样的数既不是有限小数也不是无限循球小数,但它们也是确实存在的数,那么我们把这样的无限不循球...小数叫做无理数。 牛刀小试: 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3.14,-3 4 ,0.57,0.1010001000001……(相邻两个1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2),0.0101010,-7。 有理数: 无理数: 2:在-71,0.304,2π,0.121221222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2),1312,-3 2 ,3,-5.21中, 正数 负数: 有理数: 无理数: 小结:

平方根 【知识点介绍】 1、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a 的二次方根。 2、算术平方根: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即0=0。 【例题精讲】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900 (2)1 (3)64 49 (4)14 例2:(1)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44= 81.0= (56) 2= 2 56= (3)填写下表: (4)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则比这个自然数小1的数的算术平方根是什么? 小结: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a 有两个平方根,一个是a 的算术平方根“a ”,另一个是“-a ”,它们是互为相反数,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可以记作± a ,读作“正负根号a ”。 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 例3: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36 (2)0.0004 (3)(-25)2 (4)121 [想一想]:(1)(64)2等于多少? (2)(2.7)2等于多少? (3)对于正数a ,(a )2等于多少? 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 (1)16, -44.1, 1, -2)7(-, (-3.0)2, (a )2 2)(a 例5:已知2m-1的算术平方根是3,18-n 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m+2n 的算术平方根。

实数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实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整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 注重主动参与与探索,同时注重有理数与实数的对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主动参与意识与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 用什么方法求2?其结果如何? 用计算器可求得2=1.414 213 562. 问题2 你能利用平方关系验算所得的结果吗? 用计算器计算1.412 135 62的平方,结果是1.999 999 99. 问题3 验证的结果并不是2,而是接近于2,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求得的2的值只是一个近似值. 问题4 那么2到底是怎样的数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探究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53-,847,119,911,95.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 3=3.0,53- =-0.6,847=5.875,119=18 .0 ,911=2.1 ,95=5.0 . 归纳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观察 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π=3.141 592 65…也是无理数. 结论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试一试 把实数试着来分类. ?????→??????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分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例如2,33,π是正无理数,2-,33-, -π是负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七年级数学《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数学“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章“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教科书 教学年级: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并通过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认识 一些不同于有理数的数,在此基础上引入无理数,使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随着数的范围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实数范围内,不仅能进行加、 减、乘、除四则运算,而且对0和任意正数能进行开平方运算,对任意实数能进行 开立方运算。 在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实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实数体系。本章教材在初中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进行其他内容学习的理论基础和运 算基础(如一元二次方程、解直角三角形、函数、二次根式等)。同时,在理论的 运算中也常用开方运算,故务必要学好。 二.学情分析 本章包括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无理数、实 数等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学习了有理数 的概念,具备了学习数的开方和学习无理数的条件,大部分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 有较强的欲望,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对无理数的学习信 心不足,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 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了解数 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大到实数后,一些概念、运算等的一致性及其发展变化,并会进 行简单的实数运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算术平方根》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6.1算术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3)了解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是互逆的运算,会利用这个互逆关系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得出新知,加强概念形成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2)通过对平方根概念及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数感和符号感,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2)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难点: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尤其是对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白板 四、教学时间: 四十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为了趣味接力比赛,要在运动场上圈出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场地,这个正方形场地的边长应为多少? (谁来说这块正方形场地的边长应取多少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解答上一个问题后,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这个填表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它们都是已知正方形面积求边长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引出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 说说6和36这两个数?……(多让几位同学说,学生说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随即纠正) 说说1和0这两个数?(教师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这样的10张卡片,一面写1-10,另一面写1-10的平方.生任意抽一张卡片,让其他学生回答平方或算术平方根。) (三)总结提炼、梳理延伸 说了这么多,同学们大概已经知道了算术平方根的意思.那么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呢?(出示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并板书)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也就是,在等式x2=a(x≥0)中,规定x=a.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注:讲解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探究a:(1)a可以取任何数吗?(2)a是什么数? 目的:进一步明确a在什么情况下有意义,什么情况下无意义,理解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四)实例演练、巩固提高 例1:能否用两个面积为1 dm2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 2 dm2 的大正方形? 如上图,把两个小正方形分别沿对角线剪开,将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得到一个面积为2 dm2的大正方形.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鼓励学生探究) 学生思考,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把两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沿对角线剪成4部分,然后和另一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如下图. 教师:说得好,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 dm,则x2=2.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2, 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2dm. 练习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025 (2)81 (3)32 (4)(-6)2

实数——算术平方根

蔡甸区常福中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案 课题: 6.1.1算术平方根 第_4_周主备人向俊伟教研组长向俊伟审核人_____ 授课人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 编号 学案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 算术平方根。 二、课堂前置 (一)自学思考 问题: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明很高兴,他想裁出 一块面积为25dm 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 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答: 1.画布的边长= ,理由是: 2.填表: 正方形的面 积1 9 16 36 25 4 2 边长? 3.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求这个 的问题。 4.方法归纳: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是怎样求这个正数的? . (二)展示交流 1.什么叫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记为,读作,a叫做。 在等式2x=a (x≥0)中,规定x =a. a≥0即a为 非负数。 2.为什么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 3.为什么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 4.式子a中,a的取值范围是,a的取值 范围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课堂导入 二、揭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P40---44,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问题。

5. 625表示的意义是 ,它的值为 49的算术平方根是 ,用符号表示为 三、合作探究 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 100;(2)4964;(3)0.0001;(4)164 ;(5)1.21;(6)4- 2.你知道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吗? 你能求出它们的值 吗? (1)1; (2)925; (3)23; (4)24-)( 思考:81的算术平方根是9;那么81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了?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检测练习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1的算术平方根是1;②(-1)2的算术平方根是-1;③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只能是零;④-4没有算术平方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x,则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x +1 B.1x + C. 21x + D.x+1 3、x 是16的算术平方根,那么x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4 B.2 C.2 D.±4 4、36的算术平方根是__,8的算术平方根是__. 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5、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__. 四、归纳小结 五、检测练习 ·参见学案。 ·检测练习的结果由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及时 点拨。 六、课堂评价(学后反思)

平方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平方根(13.1 算术平方根)第一课时 韩友斌山阳县户垣中学 教案依据《平《实数》第一节本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 十三章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教育价值不仅因为它初中数学的一个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本章的第一节,因为有些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不能重要概念,也是学习二次根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2为代表的这由于对于以用有理数来表示,很自然地要推动数的范围扩张——引进新数。类数求近似值的探讨,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这类数的本质特征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同时也能够通过求其近似值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逼近法”思想。由此看来,学生正确合理地建构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不仅影响到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影响到以后在数学思想方法及情感体验方面的发展。 教学课题 算数平方根 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些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乘方运算也有一定的认识。 2. 相应的教法:从一些完全平方数入手,引入概念,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再根据实践需要,教师从方法上指导师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3. 具体措施:精讲多练,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学生是表现者、活动者、实践者。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容量,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认识、体会和内化。 教学任务分析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实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实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2.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适用于实数; 3.会按结果所要求的精确度用近似的有限小数代替无理数,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 4.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与他人交流,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无理数、实数的意义; 2.实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使用计算器,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3、 53-、847、119、911、95 由学生独立使用计算器,将这些有理数写成小数形式. 3=3.0,6.053-=-,875.5847= ??=18.0119,?=2.1911,?=5.095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很自然地引出无理数概念. 生:我们通过计算后,发现3、53-、847可以写成有限小数的形式;119、911、95 可以写成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师:不仅这六个数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事实上,同学们可以检验任何一个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之,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果把整数视为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我们学过的有理数实际上都是分数,反之分数也都是有理数 那么,我们思考一下2、3是不是有理数?为什么? 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2=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它不是有理数.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对,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研究一下2能写成分数吗?如果说明不能,我们就严格论证了2不是有理数.我们把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叫做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例如33、5-、32、3……都是无理数,π=3.14159265……也是无理数.如果我们把有理数、无理数统称实数,你能把我们学过的数进行一下分类吗? 生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