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糊精包合物的里物质检测方法
益智挥发油_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益智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纪明慧 刘 红 何猛雄 韩长日 李科奋 郭亮亮(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海口571158) 摘要 目的:考察益智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
方法:以益智挥发油含量为测定指标,分别对益智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实验。
结果:在光、热、湿度等因素影响下,包合物中益智挥发油含量变化不大,而混合物中益智挥发油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
结论:益智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优于单纯益智挥发油。
关键词 益智;挥发油;β2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 益智为姜科植物益智A lpinia oxyphlla M iq1的成熟干燥果实,是传统的中药,也是海南四大南药之一。
在《本草拾遗》、《唐本草》、《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主要用于“温脾、暧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益智药用主要成份是其挥发油〔1、2〕,但其常温下易挥发、氧化且味辛辣,不易口服,这就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我们曾经用β2CD对益智挥发油进行了包合,使其粉末化,掩盖了辛辣气味〔3〕,但其包合物的稳定性至今未见文献报导。
本研究考察了益智挥发油β2CD包合物和混合物的稳定性,为益智挥发油制成新型药剂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药品111 仪器 G BC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B5200S型超声波台式清洗器(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AY120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制作所);DZG2605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HZ2C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河南省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112 药品 益智采自海南万宁新中农场,益智挥发油本实验室自制;β2CD(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站中心化工厂);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1 包合物的制备〔3、4〕 精密称取β2CD10g和益智挥发油1g,在β2CD中加入100m l蒸馏水,水浴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用1m l乙酸乙酯溶解的益智挥发油,超声3h,然后置于冰箱内冷藏24h。
研磨法薄荷醇β—环糊精包合物

徐华 军
用 研 磨 法 制 备 了 不 同 摩 尔 比的 薄 荷 醇 B一环 糊 精 包 合 物 , 过 用 乙醇 洗 涤 或 蒸 馏 包 合 物 , 用 分 光 光 度 法 分 通 并
别 测 定 了包 合 物 的 表 面 薄 荷 醇 量 和 总 薄 荷 醇 量 , 计 算 了薄 荷 醇 的包 合 率 。 果 表 明 在 薄荷 醇 / 并 结 B一环 糊 精 的摩 尔 比为
vo e p cr p o o ty T ai so n a s l t n me t o r lO c l u a e T er s t h we h t h il t e to h tmer . her to f c p u ai n h l s e o we ea S a c l td. h e ul 法 保护 薄 荷醇 的稳 定 性 n引, 用 , 而
称 取一 定 量 的 B一环糊 精 置 于研 钵 中 ,加入 少量
B一环 糊精 作 为宿 主 ( 体 ) 主 包合 薄 荷醇 ( 客体 ) 以形成 水 ( 占 B一环糊 精质 量 的 1% ~2 % ) 磨 5 n使 约 0 0 研 mi, 稳 定 的包 合物 则 是保 护 薄荷 醇 的有 效方 法 之一 I。有 之形 成 糊状 物 , 取一 定 量 的薄 荷醇 加 于研 钵 中 , 3 ] 称 继续 三种 制 备 1一环 糊精 包 合 物 的方法 , 3 即液 相法 、 固相法 研 磨 4 mi。 0 n 改变 薄 荷醇 和 环 糊精 的摩 尔 比重 复实 验 ,
a u t f u f c n h l s h we t a er t f n a s lto n h l st eh g e t wh nmo a t mo n s ra eme t o el o wa t o s , ndt i o e c p u ai nme t o i h s , e lrr i h ao wa h ao wa . :1 s1 05 .
苏合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苏合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宋洪涛;郭涛;赵明宏;张汝华;李铣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2002(33)6
【摘要】目的考察苏合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能。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红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理化鉴别 ,采用 HPL C法考察包合物中桂皮酸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
结果薄层色谱图谱显示 ,苏合香被β-环糊精包合前后的主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包合物的 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及红外光谱与苏合香、苏合香β-环糊精混合物的图谱具有显著性差异。
包合物中桂皮酸在 0 .1mol/L 盐酸溶液、p H6 .6和 p H7.5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均有显著提高。
结论苏合香被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总页数】3页(P500-502)
【关键词】苏合香;β-环糊精;包合物;理化性质
【作者】宋洪涛;郭涛;赵明宏;张汝华;李铣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药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3.6
【相关文献】
1.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J], 宋洪涛;郭涛;赵明宏;张汝华;毕开顺
2.双硫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测定与包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性质考察 [J], 于
凤波;费学萍;李德馨;苏德森;王思玲
3.格列吡嗪-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考察 [J], 谭丰苹;江田民;蒋国强;昝佳;丁富新
4.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理化性质考察 [J], 宋洪涛;郭涛;赵明宏;张汝华;李铣;毕开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

精 ( )的 比例 、包合温度及时间对丁香酚包合率及包合物收得率的影 响 ,采用气相 色谱法测 定丁香 酚的含量 。结果 :确定最 佳工艺 为丁 g 香挥 发油 ( )与 p一 g 环糊精 ( )的 比例是 l 8 g : ,温度 4  ̄ 0C,时间 2 5 。结论:此 法准确 、可靠 ,为丁香 制备工 艺和质量评价提供 了一定 .h
抗肿瘤 、促进透皮 吸收、祛 蚊等多种药理活性 J 。但 丁香 酚的稳定性较 差 ,易 在制 剂生产 和贮 藏过 程 中散失 ,影 响 药效 。为提高其 稳定 性 ,减 少散 失 ,可以采 用 8一环糊 精 进行包合 。本实验采 用正 交试 验设 计方法 考 察 了不同 因素 对丁香酚包合率 及包合 物 收得率 的影 响 ,优选 出丁香挥 发 油 B一环糊精包合物 的制备工艺 。
24 计算方 法 .
由于丁香酚包合 率 、包合物 收率对 实验结
果都有显 著的影 响 ,故采 用加 权综 合评分 法进 行 比较。对
各指标 的数 据进 行归 一化 ,其 中丁 香酚包 合率 、包 合物 产
率 的权重 系数 根据重要性程度分别确定为 0 7和 0 3 . . 。按 下
G C一2 1 C型气相 色 谱仪 (E本 岛 津公 司) 04 t ,磁 力搅
补 足减少的重量 ,摇匀 ,虑过 ,取续 滤液作 为供 试 品溶 液 ,
采用 上述 条件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 2 3 丁香酚测定方法 . 采用 气相色谱 法 。色谱条 件 :色谱
柱 ( m X m , 以聚 乙 二 醇 20 0 ( E 2 2 m) 0 0 P G一2 M) 为 固 定 0
拌器 ( 上海雷磁新泾仪器有 限公 司) R 9 8 、D P一 0 2型电热恒
包合物的制备

实验^一包合物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
2. 了解丄环糊精('-CD)的性质、应用。
3. 了解包合物的验证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包合物是由客分子和主分子两种组分加合而成,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
药物制成包合物后,具有如下优点: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液体药物粉末化;改善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调节释药速率。
目前应用最多的主分子是环糊精。
环糊精是一类由6 12个葡萄糖分子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为中空圆筒状结构。
常见的环糊精有:>三种,分别由& 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
其中以'--环糊精(「CD)应用最为广泛。
-CD空洞大小合适,在三种环糊精中,水中溶解度最小,易从水中析出结晶。
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其筒状结构内部显疏水性,开口处显亲水性。
动物实验证明其口服毒性很低。
这些性质对-CD包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客分子的大小、极性、解离状态等均能影响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及稳定。
CD包合物制备方法很多,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中和法、密封加热法等,其中以饱和水溶液法最为常用。
包合物的验证主要是鉴别药物是否已被环糊精包入空穴以及包合的方式,可采用显微镜、相溶解度、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热分析、薄层色谱等一系列方法加以验证。
本试验中客分子为薄荷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薄荷酮等,具有发汗、抗菌、解痉等作用,但容易挥发,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可延缓和减少其挥发,同时使液态油改变成固体粉末,便于配方,兼具缓释作用。
三、仪器和材料仪器:磨塞锥形瓶,量筒,圆底烧瓶,展开槽,干燥器,薄层板,挥发油提取器,水浴,电炉,分析天平,差热分析仪等。
材料:-CD,薄荷油,无水乙醇,95%乙醇,硅胶G,1%香荚兰醛硫酸液,乙酸乙酯,石油醚等。
人工麝香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工麝香 目环糊精包台物 和混台物进行 强光照射、 温、 一 高 高湿和 挥发性试 验。结果表 明在光 、 、 热 湿等因 素影 响 下, 台物 中麝香嗣 的含 量没有明显 变化, 包 而混合物 中麝 香酮 含量明显下降 ; 台物的热失 重百分率 比混 台物 包 小。结论: 人工麝香 环棚精乜台物具有较强的抗光照性、 热稳定性 和湿 稳定性. 稳定性 明显优于人工麝 香 其
挥发 、 增大药物溶解度等作用, 本文将人工麝香 故
与 pC 制 成 包 合 物 , —D 井 麝 香 酮 的 含 量 为 指 标 考 察 了其 稳 定 性 。
称取人工麝香 口C D包合物 5 g 置 1 具塞 0m , 5 m【
离 心 管 中 , 无 水 乙 醇 l , 闭 超 声 提 取 3 加 0ml密 0 mi, n 过夜 。次 日离 心 1 n( 0 / i) 上 清 0m[ 25 0rr n , a 液 用 微 孔 滤 膜 ( . 5 m) 滤 . 密 吸 取 续 滤 液 04 过 精 作为供试品溶液。 2 2 3线 性 关 系 考 察 和 校 正 因 子 的 测 定 . 精 密 量 取对 照 品 溶 液 O 1 0 2 0 5、 . 、 0ml分 别 置 . 、 . 、 1 0 2. ,
型球 磨机( 江海宁 新华 医疗 器械厂 )6 8型 真 浙 ;8
空 干 燥 箱 ( 连 第 四 仪 表 厂 ) 大 。 人 工 麝 香 ,中 国 药 材 总 公 司 1 cD( 度 > 纯
9 %) 广东省郁 南 县环糊 精国 药 品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 i 中 试剂 均 为分 析 纯 。 2 方 法 与 结果 2 1包合 物 的 制 备 按 口C 与 人 工 麝 香 的 投 料 D
混合物。
实验十一+包合物的制备及其验证

实验十一包合物的制备及其验证一.实验目的1.掌握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工艺。
2.掌握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nd)的技术。
这种包合物是由主分子(host molecule)和客分子(guest molecule)两种组分加合组成,主分子具有较大的空穴结构,足以将客分子容纳在内,形成分子囊(molecule capsule)。
目前,常用包合物的主分子以环糊精(CYD)为最多。
环糊精系淀粉用嗜碱性芽孢杆菌经培养得到的环糊精葡聚糖转位酶(Cycl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作用后所形成的产物。
是由6~10个D-葡萄糖分子以1,4-糖苷键连接面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
环糊精为水溶性、非还原性的白色结晶性粉末。
常见的有α-、β-、γ-CYD三种,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
药物作为客分子经包合后,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有机药物,通常都可以与环糊精包合成包合物:药物结构中的原子数大于5个且药物的稠环小于5个;药物分子量在100~400之间;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10mg/ml;药物的熔点低于250℃。
也有药物符合上述条件而不能与环糊精包合的,如几何形状不合适;也有因环糊精用量不合适而不能包合的。
无机药物大多数不宜与环糊精包合。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很多,有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喷雾干燥法、冷冻干燥法以及中和法等,其中以饱和水溶液法(亦称重结晶法或共沉淀法)为最常用。
包合物根据主分子的构成可分为多分子包合物、单分子包合物和大分子包合物;根据主分子形成空穴的几何形状又分为管形包合物(channel或tunnel inclusion compound)、笼形包合物(chathrate或cage inclusion compound)和层状包合物(layer inclusion compound)。
药物制剂辅料_环糊精的纯化及含量测定

药物制剂辅料β-环糊精的纯化及含量测定何 华, 陈颂仪, 王宇新, 徐存华(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摘 要:分别用水、乙醇、丙酮等试剂处理β-环糊精(β-CD)产品,考察了提高β-CD纯度的方法,并用间接(褪色)分光光度法在552nm处测定了β-CD含量,结果发现,经纯化处理的β-CD纯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经水二次重结晶、再分别用乙醇和丙酮处理的β-CD纯度为最高,含量平均值为98.8%(n=4)。
关键词:β-环糊精;纯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O636.1+2;O6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94(2001)04-0243-03Pur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β-cyclodextrinsHE Hua, C HEN So ng-yi, W AN G Yu-xin, X U Cun-hua(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 anjing210009,China)Abstract:β-cyclodex tirins(β-CDs),which w ere purified by w ater,alcoho l a nd acetone respectiv ely to inv estigate the method fo r improving the purity ofβ-CDs,w 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 photom etry metho d based o n measuring the decrease in the a bsorba nce of the phenolphthalein so lution at552nm and pH10.5upon the additio n o f theβ-CD so lution.Results sho w ed that the purities of all treatedβ-CDs w ere improv ed,especially o ne treated by w ater, alcohol a nd acetone with the hig hest purity of98.9%(n=4).Key words:β-CD;Purificatio n;Spectro photometric method;Co ntent determination β-环糊精(β-CD)是由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糖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产生,其中常含有糊精、淀粉等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环糊精包合物的日常质量检测中需要有一些特定的方法去验证环糊精与药物是否已形成预期效果的包合物.可以通过相溶解度法原理观察加入环糊精前后原料药在水中溶解度的变化,来验证包合物能否达到增溶的效果.显微成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方法和圆二色谱用于验证是否已形成和存在包合物的新物相,从而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影响包合工艺的因素:投料比例选择、包合方法的选择、包合温度、分散力大小、搅拌速率及时间、干燥方法等.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用于表征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客体包合到CD后,CD空腔内的高电子密度诱导客体分子电子移动,吸收波长和吸收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两种方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比,一是连续变异法(Job法),其基本原理是维持总摩尔数不变,改变CD和客体分子的比例,当2种组分的摩尔分数之比等于包合物组成比时,包合物的浓度最高;二是摩尔比法,即保持客体分子浓度不变,不断增加CD浓度配制一系列包合物溶液,测定吸光度,最大吸光度所对应的摩尔比即为包合物的组成比。
确定化学计量之后,用Hildebrand-Benesi方程及其改进式计算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利用UV-vis光谱变化的本质研究包合物结构和相互作用。
Dotsikas等[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6-对-酰替甲苯萘胺-2-磺酸盐(TNS)同β-CD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先用连续变异法确定了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再用线性和非线性模型观测β-CD浓度不断增加时TNS的图谱特征,计算包合物的动力学参数和稳定常数。
这种模型只需TNS和CD的初始浓度而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因此可以避免实验和理论上的缺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学虽能测定溶液中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和表观热力学参数,但灵敏度低,只适用于有适当强度的紫外吸收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