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是卫护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免受洪、潮侵袭的屏障。两大平原历来是国家粮食、赋税收入的主要地区,现在仍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文化重心所在,历代当政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地区海塘的安危。清高宗弘历六巡浙土,四莅海宁,专程察看海塘,躬亲擘划修筑;建国后,毛泽东主席亦亲临海宁,视察海塘。可见历代对钱塘江海塘的重视,非同一般。

两岸海塘所承受的动力,除山洪、海潮、风浪之外,更有破坏力极大的涌潮。河口江潮的大溜,南北摆移不定,岸滩时坍时淤。历史上不断在两岸筑塘,屡筑屡毁,从而探索改进塘型结构,修建各类护塘建筑物。建国后,采取多项措施,加固原有海塘,兴建保滩促淤工程,提高其防御洪、潮的能力。随后又开展治江围涂工程,稳定河势,并在明清以来修筑的大部分主塘和支堤之外,新建围堤2~4道,形成了新的防线。

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海塘,按所处地域位置和历史习惯,分为钱塘江海塘、江南海塘和浙东海塘3部分。

钱塘江海塘历史悠久,代有修筑,规模宏伟,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钱塘江海塘形势图(清同治十三年测绘)

现存明、清以来修筑的老海塘塘线总长317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280千米。北岸海塘古有捍海塘、海晏塘、太平塘、障海塘等称谓。清代,以仁和县乌龙庙为界,其西称江塘,其东称海塘。近代,曾统称浙西海塘,西起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狮子口,经余杭、海宁、海盐县(市)境,东至平湖县金丝娘桥与江南海塘相接,塘线全长160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37千米。其中,杭州、海宁段海塘(以下简称杭海段),塘线长92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82千米,侧重于防御山洪、涌潮;海盐、平湖段海塘(以下简称盐平段),塘线长68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55千米,以抗御海潮、风浪为主。南岸以曹娥江口为界,曹娥江左岸为萧绍海塘,唐代曾称为防海塘。明、清时期根据所处位置,又以西兴、瓜沥、宋家溇为界,自西而东分称西江塘、北海塘、后海塘、东江塘。萧绍海塘起自萧山市临浦麻溪山,穿越绍兴县境,止于上虞县蒿坝口头山,塘线全长117千米,除去山体,海塘实长103千米。曹娥江口右岸自上虞县百官龙山头至夏盖山

西麓,计长40千米为百沥海塘。历史上也曾以张家埠为界,分称前江塘和分属于会稽(绍兴)、上虞两县的后海塘。

现钱塘江临江一线海塘分属杭州、绍兴、宁波、嘉兴四市,北岸自杭州市西湖区社井闸至平湖市金丝娘桥,全长180千米;南岸自杭州市萧山区茅山闸至上虞市清水闸、上虞市百官老公路桥至慈溪市半掘浦,全长287千米。

钱塘江海塘工程平面图

开始兴筑钱塘江海塘的年代已无可查考。河口北岸向有海浪推涌海沙、贝壳堆积而成的“冈身”。现存最早的筑塘记述,有春秋时范蠡围田筑堤,汉代华信筑钱塘等说。《水经注》引南朝刘道真《钱唐记》载:会稽郡议曹华信募土筑钱塘防海大塘。唐代《新唐书》记载:盐官“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床质不耐冲刷,滩岸涨坍变化迅速频繁,海塘常因江岸崩坍、塘基淘刷而致坍溃。自宋至明,一直以为岸坍陆沉,无力防范,只能“以宽制猛,不与海争利”,采用节节退守,另建新塘的被动策略。直到明嘉靖年间黄光升在海盐创建五纵五横鱼鳞石塘,经临潮考验有效,海盐塘线才得以固守不再后退。清世宗胤禛,高宗弘历对海宁、仁和一线海塘一再强调:旧塘先须修筑完固以资捍御,切不可因塘身临水挪动尺寸,挪移一步即冲塌一步,何时是已;至于修建鱼鳞石塘乃一劳永逸之计,不可因塘外沙涨停止修筑;纵使沙涨数十百里,已有居民耕种,亦不可恃;凡可建筑石塘之处,一律改建石塘。可见,当时已采取大力固守,积极防御的措施。建国后,更采用固塘与保滩、治江相结合,由单纯防御转为积极进攻,治理宽浅游荡的江道,不仅固定了海塘险段,还增加了几道新的防线,防潮能力显著提高。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两岸的主塘位置,如上所述,曾随江岸变迁而外移或内退。塘线稳定在现在位置的年代,各段先后不一。北岸杭州市狮子口到乌龙庙一段,宋末以后未再有移改塘线的记载;乌龙庙至翁家埠一段,原经庆春门八仙石、乔司附近再到章家庵、翁家埠。清乾隆四十五年至五十二年(1780~1787)加固乌龙庙经三堡、七堡到章家庵的范公堤以后,这一线海塘就此成为防洪御潮的主塘。海宁段海塘,在江槽通过南大门的唐、宋、元、明各代,塘线是西起赭山,东连尖山、黄湾。明末清初,在江槽北摆过程中,海塘同时向北退移。直到清雍正年间,岸、塘不再坍退。再经乾隆朝的不断改建加固,

使塘线稳定在现有位置。盐平段岸线,自东晋开始不断内坍,直到明代中叶,建塘固守,塘线得以基本稳定至今。

南岸萧绍海塘自浦阳江改道碛堰山,嘉靖十六年(1537)三江应宿闸建成后,碛堰山以下的主塘塘线,至今基本不变。碛堰山以上一段海塘,明、清时期原由茅山闸东首沿临浦镇后绕峙山直达碛堰山;民国2年(1913)加固塘前俗称火神塘的支堤后,火神塘即成为主塘。百沥海塘自元末以来,主塘位置基本无大变动。

杭州湾北岸有江南海塘的南段,南岸有浙东海塘的北段。

江南海塘南段西起上海市金山区裴家弄与平湖县金丝娘桥的钱

塘江海塘相接,经奉贤区境,至浦东新区南汇嘴。当今御潮主塘由金山石化围堤、化工园区海塘、柘林塘、华电灰坝海塘、金汇塘及临港新城海塘组成。浙东海塘北段,西起夏盖山,东至甬江口。

北岸太湖平原东侧,距今4000年前已有海沙、贝壳自然堆积而成的冈身,横亘于当时的江海前沿,虽有一定的阻御海潮作用,但非人工所筑。由人工修筑的海塘,相传三国吴末帝时(264~280)已有金山咸塘。杭州湾南岸,据宋淳熙十三年(1186)陆一瀛在《沈师桥志》中称:“粤溯兹土,秦则海也,汉则涂也,唐则灶也,宋则民居也。”从此可知南宋以前滩涂淤涨与海塘创筑的梗概。历史上具体修筑海塘的记载,北岸始于唐,南岸始于宋。

江南海塘南段的塘线变化,东、西不同。在今奉贤堰墩湾、石桥以西一段,由于东晋以后岸线持续向北坍退,海塘亦随之不断内移,直至清雍正年间(1723~1735),岸、塘方得基本稳定。本世纪60年代后期,又在原有塘堤之外,乘淤或促淤围涂,从而形成现状。堰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