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结题报告(同名42978)

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结题报告(同名42978)

《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题报告

舜王街道箭口小学

(二)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第一,关注美术审美性特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由表及里的欣赏与感悟,从视觉领域出发,培养人“看”的能力,超越人视觉的恒常惯性,把平常浅意识的“看”提升到以审美为目的的“赏”,丰富低年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知,增强他们的领悟能力与欣赏能力;第二,关注美术操作性特点,研究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操作水平,易于理解、掌握的技能、技法,使学生能轻松、愉悦地进行造型表现,将情感、体验行之于外。

课题研究的对象

1、研究学科——美术课

2、研究对象——一、二年级全体班级。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具体措施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理论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教例研究法等。具体实践过程中还须加强理论学习和资料的积累与分析,用数据统计与理论研究测定实验结果。

(二)课题研究的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5---2009.8)。完成实验方案及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等;加强对创设在学生美术课堂之中的情境教学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的再次论证,形成共识,统一行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9.9---2010.9)。课题组完成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组织课题组课题文献的学习,做好课题的前测工作;组织好实验各阶段的组内成员交流与探讨活动。课题组成员做好学期工作计划等常规工作,积极实践探索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0.9---2010.10)。进一步完善课题,整理各阶段的试验资料,完成试验的终结性试验报告及成功案例。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活跃思维。所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受到鼓舞,感到振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之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中,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我们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精心设计导入,“课伊始,趣即生”。通过巧设悬念、创设情境或借画、借故事等导入,让学生兴趣盎然,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二是教师审时度势,发挥教学才智,利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或创设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有趣场景,学生作业时播放一些轻松音乐,变枯燥无

味为兴趣盎然,重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提高延伸引趣,课结束,趣犹存,满足学生探索欲,培养主动探求知识的情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四、通过多种媒体,巧设情境,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2、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知识盲”,而是“方法盲”。“学有方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人与人之间在学习的品质上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学习方法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要想学会学习,还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真正找到了学习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欣赏《中国艺术欣赏》时,先放一段中国的民族歌舞表演,让学生感受激情,体验民族风情,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再注重教学生欣赏的方法,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一个作品,而不是把自己的理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学、讨论、探究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

3、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可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①、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材料愈新奇愈有挑战性,那么学生追求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愈强。

②、培养学生观察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③、培养动手能力,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迅速性、准确性、协调性、灵活性。

④、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能力,“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是当然的公理。失去了沟通(社会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像的。在活动中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中可安排一些学生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学生能做到互相帮助、互相关照、互相提醒把画卷完成做好;

⑤、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谁偷走了中国儿童的想象力》一文中作者指出: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想象力越强,思维能力越强;想象力强的人,记忆能力一般也较高。调查资料显示,幻想力和想象力特别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对于想象力的发展来说,“自由”是最重要的因素。这种自由包括时间上、空间上、行为上、思想上等多方面的自由。如果成人总是告诉孩子,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一定是蓝的不是红的,那么儿童就没有想象,你不告诉他,他反而有想象的空间,自由越多,想象的生存和发展越有可能。

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学会欣赏,激发学生的爱祖国爱艺术的情感,这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4、发展个性,照顾个体差异。

美术十分重视个性的表现。任何一件美术作品,从制作到最后完成都包含着艺术家不同程度的创造,否则这件作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美术总是与创造相伴。同样美术教育在训练学生创造性能力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