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图形世界教案
走进图形世界——第五章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章起始课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通过对几何体的组成、形成、观察、展开多方面的探究,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3.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经历图形的运动变化、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观看视频:东方明珠)看一看,图片中有哪些你以前学过的图形?收获1:数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从图形世界抽象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几何图形的认识连一连,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活动2:几何体的组成比一比,观察棱锥和圆锥,同桌之间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收获2: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活动3:几何体的分类分一分,以小组为单位将以下几何体按照点、线、面、体中的一个标准进行分类.收获3:在分类时,应注意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地进行,而且随着分类标准的不同,所分类别也不相同.活动4:几何体的形成(超链接几何画板--点线面运动)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的是().收获4: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几何图形就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可以得到新的图形,还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图案.活动5:几何体的观察收获5:几何体的三个视图是我们观察事物不同角度的体现,也是研究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的桥梁.活动6:几何体的展开设计包装盒:以小组为单位,在长方形纸片上画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再剪一剪、折一折,设计出一个正方体的包装盒.收获6:一些立体图形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一些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立体图形,展开方式不同,得到的展开图也不同.三、知识梳理构建框架四、展望未来教师寄语(观看视频:遇见未来)同学们,美好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拥抱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图形世界教案幼儿大班

图形世界教案幼儿大班教案标题:探索图形世界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能力。
3. 促进幼儿在图形世界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资源:1. 不同形状的卡片或图片。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3. 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4. 教学板书。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卡片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例如:“这是什么形状?”“你能找到其他类似的形状吗?”2. 引导幼儿描述不同形状的特征和特点,例如:“这个形状有几条边?”“有直角吗?”探索图形:1. 将几个不同形状的卡片放在桌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并观察。
2. 引导幼儿用手指触摸卡片上的边缘,感受形状的特征。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形状,例如:“这是一个圆形,没有边。
”“这是一个正方形,有四条边。
”手工制作:1. 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2.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形状,并用彩色纸剪出相应的形状。
3. 鼓励幼儿在纸上绘制其他形状,如三角形、长方形等。
4. 引导幼儿在完成手工作品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制作的图形。
绘画创作:1. 给每个幼儿发放画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2. 提供一张空白纸,并鼓励幼儿用绘画工具自由创作图形。
3.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绘制的图形,例如:“我画了一个大太阳。
”“这是一朵五彩斑斓的花。
”总结活动: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所学习的不同形状。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手工制作和绘画创作中的体验和成果。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图形世界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形状,如窗户是长方形的,桌子是正方形的等。
2. 创设角色扮演的游戏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形状的角色,通过互动体验图形的特征。
3. 使用图形拼图游戏或相应的电子学习资源,帮助幼儿巩固和拓展对不同图形的认识。
七年级上走进图形世界教案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内页)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选讲1、知识点1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例1、如图3.1-1,将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例2、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2、知识点2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1、下列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几何体的名称。
例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请举实例说明。
3、知识点3 :棱锥、棱柱的棱、侧棱、顶点、底面的概念与统计1)、n棱锥有条棱,个顶点,个面。
n棱柱有条棱,个顶点,个面。
例1、4棱锥有条棱,个顶点,个面。
5棱柱有条棱,个顶点,个面。
例2、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棱锥,有个侧面。
例3、棱柱的长相等,上下底面是的多边形,侧面是。
例4、下图3.1-8是图(1)的正方体切去一块,得到图(2)~(5)的几何体,它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4、知识点4:欧拉公式的内容例1、将正方体的面数记为f,边数记为e,顶点数记为v,则f+v-e= ()A、1B、2C、3D、4例2、有一个几何体,有9个面,16条棱,那么它有个顶点。
5、知识点5:图形的变化方式:平移、旋转、翻折例1、上面图形都是由半圆经过变化而得到的,请说出它们最简单的变化过程。
例2、如图,先将图(1)中的图形平移到图(2)的方格中,然后绕右下角的顶点旋转180°到图(3)的方格中,再翻折到图(4)的方格中。
例3、小明用如下左图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右边所给的四个图案中符合胶滚的图案的是()(6) (7)7.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6, 则x=_ ___,y=______。
8. 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p q m n①小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②然后抬起了前腿看,③唉,还是站到凳子上看吧,④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按小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四个画面的顺序为………………………………………………【 】A .mnpq B. qnmp C. pqmn D. mnqp 9.一个直立在水平面上的圆柱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分别是 …………………【 】A.长方形、圆、长方形B.长方形、长方形、圆C.圆、长方形、长方形D.长方形、长主形、圆10.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其中哪两个完全相同 ……………【 】A. (1)(2)B. (2)(3)C.(3)(4)D.(2)(4)(1) (2) (3) (4)11. ⑴.下面这些基本图形和你很熟悉,试一试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名称.( ) ( ) ( ) ( ) ( ) ⑵. 将这些几何体分类,并写出分类的理由.+ ※◇ ○ × □□◇ ※ × + ○ □× +○ ◇ ※+ ○ □※◇ ×12. 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课题: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复习课 复备栏 学习目标:1、会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章 走进图形世界 5.1 丰富的图形世界》公开课教案_13

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简单的几何体;2、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学会比较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多姿多彩,发展空间观念,增强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认识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并指出它们的特征.教具准备:简单的几何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抽象出哪些几何体?请与同学交流. Array二、探究新知1、试一试:把图5-1中的物体与图5-2中的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2、如图5-3,从建筑物的局部可以抽象出棱锥、棱柱.议一议: 从你的身边,你还能找到哪些几何体?归纳: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考虑其他属性,我们就可以将物体抽象成几何体.3、 ① 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水管、易拉罐的侧面、地球仪的表面等都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面”可分为平面与曲面两种,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平面与曲面的实例吗? ② 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4、棱柱、棱锥有关概念结合图形,认识棱柱、棱锥有关概念.如图5-4,棱柱、棱锥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强调:棱锥底面上棱与棱的交点不能叫做棱锥的顶点,应称为棱锥的底面顶点。
除三棱锥外,棱锥的顶点只有一个(三棱锥有4个顶点)5、几何图形由点、线、面组成.三、例题如图是一个五棱柱,它的底面边长都是4cm,侧棱长为6cm,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2)这个五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分析:仔细观察棱柱的特点,不仅要关心棱柱的顶点、棱、面及其形状,还要关注其数量中所透视的规律,即n棱柱(n≥3)共有(n+2)个面,共有2n个顶点,3n条棱.四、强化训练1、在乒乓球、足球、羽毛球中,其形状是球体的有_____2、把图中的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连起来。
XX小班数学教案:走进图形世界

小班数学教案:走进图形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特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
2. 学习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基本的平面图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特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卡片。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基本图形认识:教师分别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3. 图形特点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特征,如边的长度、角的形状等,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准备的图形卡片进行组合,创造新的图形,并让学生描述所创造图形的特征。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所学图形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图形认识:通过提问或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以及他们能否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
七、教学延伸活动:1. 制作图形书:学生可以制作一本包含各种图形特征描述的小书。
2. 图形拼图游戏: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图,提高图形识别和空间想象力。
走进图形世界(复习教案)

走进图形世界(单元复习课)扬中市外国语学校潘金城一、教学目标1.从变换(展开、折叠、平移、旋转和翻折等)的角度认识几何图形,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是由“基本图形”构成的。
2.在经历“观察——想象——操作”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深化概念、内化方法。
3.在问题探究的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如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对应思想、抽象思想、对比思想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难点: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对应关系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一)初谈体悟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让学生总结本章的知识与方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谈收获与困惑。
(师:展示情境图,生:对照投影谈体悟,互相补充与完善。
)(二)活动探究活动一温馨话语:你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吗?你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实物模型吗?1.填空展开图:几何体名称:D C BA 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2.给上述几何体以恰当的标准分类。
3.观察——想象——归纳。
活动二温馨话语:你知道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吗?你会图形变化的几种方法分析图形与设计图案吗?1.如图,直角梯形ABCD ,AD 与BC 平行,现以下底BC 为轴旋转一周.(1)顶点A 经过旋转形成的图形是 ;(2)边AD 经过旋转形成的图形是 ;(3)整个梯形ABCD 经过运动后最后形成一个怎样的图形?你能尝试画出来吗? 由以上三个结果可以说明什么结论。
2.(1)观察图①②③中中阴影部分的图案,写出这3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公共特征;(2)利用图④的方格,设计一个新图案,使它也具有这两个共同的特征。
① ② ③ ④活动三温馨话语:你能根据几何体准确的画出三视图吗?你能根据视图判断正方体的个数吗?1.观察:下图中的几何体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
(1)画出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能移走一个小正方体使它的三个视图都不变吗?2.如图是一个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 )A .5个B .6个C .7个D .8个3. 用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问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它最少需多少个小立方体?它最多需多少个小立方体?你能画出左视图吗?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活动四温馨话语:对于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你能分清各个面的位置关系吗?1.以方格纸中的每一个小方格为一个面,你能利用如下的方格纸制作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吗?请在方格纸中画出示意图。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和图形的变化。
这一章的内容是学生从二维图形向三维图形过渡的关键章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以及图形的变化,如平移、旋转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体图形的的基本知识,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二维图形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但立体图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另外,图形的变化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学会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来变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分类2.图形的变化规律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同时,结合“实例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在团队协作中成长。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体图形模型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立体图形?”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立体图形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
同时,讲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如柱体、锥体、球体等。
七年级上走进图形世界教案

海豚教育个性化简案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学生姓名:年级:科目: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教学目标1.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能说出它的结构特征,性质,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和它们的分类.2.了解图形变化的几种方法,会用一些简单的图形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并会用精练的语言描述.重难点导航1、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2、三视图3、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教学简案:一、真题演练(2011年九中七年级期末卷)二、知识点整理1立体图形、图形的变化2三视图3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错题汇编四、个性化作业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大写)□海豚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审核人签字:学生签字:教师签字: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真题演练:(2011年九中期末)如图(1)(2)(3)(4)为四个平面图形(1)(2)(3)(4)(1)数一数每一个图形各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这些边围出了多少个区域?请将你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图顶点数边数区域数(1) 4 6 3(2)(3)(4)(2)观察上表,推断出一个平面图形的顶点数、边数、区域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现已知某一个平面图形有999个顶点,且围成了999个区域,试根据(2)中推断出的关系,确定这个图形有多少条边?猜想:如果将上述图形改成多面体:如正方体,三棱柱,五面体,七面体,如图,则它们的顶点数、棱数、面数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吗?海豚教育个性化教案(内页)一、知识点复习及例题选讲1、知识点1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例1、如图3.1-1,将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例2、埃及金字塔类似于几何体()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2、知识点2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1、下列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在对应横线上,写出几何体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图形世界教案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走进图形世界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走进图形世界
【课前预习】
1. D;
2.曲,平面;
3.圆柱,圆锥,球;
4.3,形状大小;
5.B; 【课堂重点】
1.长方体,三棱锥,圆柱,圆锥,球;
2.略;
3.平面,曲面;
4.(1)相邻的两个面,相邻的两个侧面;(2)棱与棱的交点;(3)各侧棱的公共点;(4)相等,相同的,长方形,三角形.
【课后巩固】
1. 线,点,点、线、面;
2.(1)3,三角形;(2)6,12,8;
3. 5,8,5;
4.略;
5. C;
6. C
5.1(2)
【课前预习】
1. 曲,平;
2. 8,3,12;
3. 5,2,1,略;
4.略.
【课堂重点】
略
【课后巩固】6,10;2.5,6,9;6,8,12;7,10,15;n+2,2n,3n; 3.略;4.略; 5.7,9.
5.2(1)
【课前预习】
1. 线,面,面;
2.C;
3.A,D;
4.略;
【课堂重点】
1.略;
2.(1)圆
柱,(2)圆锥,(3)球;3.略.
【课后巩固】
1. 略;
2.D;
3.C; 4 .2,1;5. 球.
5.2(2)
【课前预习】略
【课堂重点】略
【课后巩固】
1.P ,Q, N;其余略
5.3(1)
【课前预习】
1. 4,三角形;
2.扇形,圆;
3. 长方形,圆;
4. 6,长方形;
5. 6,正方形;
6.B.
【课堂重点】
1.长方体,五棱柱,正方体,圆柱;
2.略;
【课后巩固】
1.略;
2.A;
3.略;
4.四棱锥,三棱柱;
5.略.
5.3(2)
【课前预习】
1.C;
2.略;
3.5;
4.三棱锥;
【课堂重点】
1.6,1,2;
2.略;
3.略;
4.(1)长方体 (2)12,标字母表示(略)(3)6,长方形略.
【课后巩固】
1.长方体,三棱柱,圆锥,圆柱;
2. 5,3; 4.D;5.A;6.不能,略.
5.4(1)
【课前预习】
1.主视图,左视图,上面;
2.上面,正面,左面;
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4.六棱柱.
【课堂重点】
1.略;
2.略;
3.略.
【课后巩固】
1.A;
2.C;
3.略;
4.
5.4(2)
【课前预习】
1.略;
2.三棱柱,三棱锥,圆锥;
3.略.
【课堂重点】
1.B;
2.A;
3.略;
4.略;
【课后巩固】
1. 三棱柱,三棱锥,圆锥;
2.略;
3.正方体;
4.F,D,E;
5. 7,
11.
第5章走进图形世界达标测试
一、1.C; 2.D; 3.B; 4.D; 5.B; 6.B; 7.A; 8.A.
二、9.6、12、8; 10.球; 11.圆柱体; 12.5.
三、13. ; 14. .
四、15. ; 16.最少5个,最多7个.
5 数学活动设计包装纸箱
【课前预习】
1.I,F、N;
2.D.
3.略
【课堂重点】
1.3816cm2;
2.
3.
4.5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巩固】
1.16;
2.8.
3.给出几种方案,比较几种方案中容积的大小.
5 小结与思考
【课前预习】
1.A;
2.B;3(1)五,五;(2)五,十五,十;4.略;
【课堂重点】
1. 略;
2.A;
3.A;
4.略;
【课后巩固】
1.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
2.C;
3.C;
4.圆柱,圆锥,正方
体,三棱柱,三棱锥;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