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
粉尘螨滴剂治疗粉尘螨致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过敏性鼻炎 和支 气管哮喘 ( 哮喘) 是常见 的儿 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 , 两者存在密切关 系, 常发生于 同一 患 儿 。粉 尘 螨是 儿 童呼 吸道 过敏 性疾 病最 常见
的致 病 因 素 及 诱 因 。为 探 讨 舌 下 特 异 性 免 疫 疗 法
12 1 治疗 方法 ..
观察 组 于洗 漱后 、 饭前 将 粉尘 早
( IG ) 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o) Sg 4 ; E s 计数 、 功能/ 肺 气道阻力 , 以及鼻炎和 哮喘症状 评分 、 症状 总评分 。结果 与正 常对 照组及同组治疗前 比较 , 观察组 治疗后血 清 I.7下 降 , .0 Sg 4 L1 I 1 、lG 升高 , L 外周 血 E s o 计 S I 是儿 童呼 L T 数 下降 , 1 第 秒用力 呼气容积 占预计值百分率升高 , 气道阻力下 降( 0 0 P< . 1或 <0 0 ) . 5 。观察 组治疗前 后血 清 I一 L 1 0与 Sg 4 IG 水平均呈 正相关 , 与症状 总评分均呈负 相关 ( P均 < . 1 ; 0 O ) 有效率为 9 . %%。结论 33 子产生 , 增强调节性 T细胞 活性 , 调节机体免疫状态 , 诱导免疫耐受 。 关键 词 : 鼻炎 ; 哮喘 ; 粉尘螨 ; 下特 异性免疫 治疗 ; 舌 白介 素.7 白介素.0 免疫球蛋 白 E 免疫球蛋 白 G ;L 1; 1; ; 4 J 童
中图分 类号 : 7 5 6 R 2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 号 :0 22 6 2 1 )50 6 -3 10 -6 X(0 1 2 - 30 0 吸道变应性 疾病安全 、 有效的治疗方法 , 可能通过 抑制 T l 其 h7细胞分化 、 相关 促炎症 细胞 因子表达 和 T 2细 胞 因 h
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30例

进 行常 规 治疗 ,粉 尘螨 滴剂 组在 常规 组基 础上 ,舌下含 服粉 尘 螨滴 剂 。结果 F V1 E 明显高 于 常规 组 ,差异 具有 显著 统计 学 意义 ,P<0叭 。结论 E 、P F .
表示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 P<00 表示差异 具有显著统 .1 计学意义 。 2 结果
2 2 . 组疗效比较 粉尘螨滴剂组的总有效率为 10 1 0 %,
常规组 的总有效 率为 7 %,观察 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0 常规组 , P<O0 ,表 明使用粉尘螨滴剂 能明显 提高儿童 .1 哮喘 的治疗效果 。见表 1 。
疗 的选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 物 。
粉 尘螨 滴剂 组 的总有 效率 明显高 于常 规组 ,P .1 <OO ;粉尘螨 滴 剂组 的 日间平 均症 状 评分 、夜 间平 均症 状评 分 明显低 于 常规 组 ,粉尘 螨滴 剂 组的 粉 尘螨 滴 剂治疗 过 敏性 哮喘 疗效 确切 ,推 荐作 为 舌下特 异性 免 疫治
◎ 德 EDD敬 呻MI远O MOSUF EDNAC D ECT C N IREO TC I A程 N I
蓝海欣
摘 要 : 目的 观 察粉 尘螨 滴剂 舌 下含服 治 疗哮喘 的临床 疗效 方 法
第 2总5 2 1上刊 0 l第期 91 半 1期 1 1 ・月 卷月 2 年・ 第
粉 尘螨滴剂治 疗儿童 哮喘 3 O例
2组治疗周期均为 2 4周 。
3 讨论
1 疗效标准 控制:哮喘消失,没有再复发,或偶有 _ 3
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

反应 事件 发生率无差异 . 表示该方法治疗d , J L 过敏性哮喘安
全性 较 高
参考文献 :
[ 1 ] 马香萍, 多力坤.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粉尘螨 过敏性 哮喘儿童 的
作用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 0 1 0 , 1 2 ( 5 ) : 3 4 4 — 3 4 7 .
2 . 4 安全性分析 在治疗期 间共出现 5 例不 良事件 .治疗组
无效 1 5 例( 3 3 . 3 3 %) , 临床总有效率 6 6 . 6 7 %。治疗组 明显优
于对照组 .经统计分析两 组总有效率差 异具有统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
照组基础上加入 舌下含服粉尘螨治疗。具体 治疗 方案 : 在第
l 3 w舌下分别舌下含服 1 、 1 0及 1 0 0 m g / L粉尘螨 滴剂 , 每 天 1次。每 7 d的治疗剂量依 次为 1 、 2 、 3 、 4 、 6 、 8 、 1 0滴。治疗第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0 1 5 A p r 2 6 ( 8 )
1 资料 与 方 法
・ 1 7 9 5 ・
每年发作 次数 5 1 O次 , 重型 : 每年发作次数> 1 0次。显效 : 两 年 内病情 由重至轻 : 好转 : 病情 由重转 中型 ; 无效 : 病情无 明 显变化甚至加 重 2 年跟踪随访患儿基本情况 , 收集儿童控制
测试 ( C - A C T ) 评分 1 - 5 统计学分析 将 数据 纳入统计分 析软件 S P S S 2 0 . 0进 行 分析 比较 , 卡方检验分 析计数资料 , t 检验分 析计量资料 , P < 0 . 0 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舒利迭联合脱敏疗法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舒利迭联合脱敏疗法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研究目的:探究舒利迭联合脱敏疗法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脱敏疗法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通过对比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患有尘螨过敏性哮喘的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脱敏疗法后,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标签:舒利迭;脱敏疗法;尘螨过敏性哮喘尘螨则是产生过敏性疾病常年性变应原的主要因素,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哮喘等。
而脱敏治疗则是在患者已经产生过敏反应之后,起始剂量为小剂量直至加大剂量进行治疗,从而加强患者对抗原的体抗力[1]。
此研究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
对照组是由34例男性患者以及26例女性患者组合而成,患者年龄均在6-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4±5.1)岁;观察组是由33例男性患者以及27例女性患者组合而成,患者年龄均在5-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6.5)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予以两组患者舒利迭(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揿含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 丙酸氟替卡松)进行吸入治疗,用法用量为每次1揿,每日2揿,于三个月后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观察组在采用舒利迭治疗的同时加入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进行舌下含服。
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药物与临床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1.122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李伟1,尹莉莉2,赵茜叶11.扬州大学医学院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江苏连云港222000;2.扬州大学医学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儿皮下注射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诊治的11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59例。
对照组中患儿进行吸入性激素抗炎治疗,治疗组患儿除了抗炎治疗,还予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91.31±12.95)%、C-ACT评分(18.98±2.14)分低于治疗组治疗后的(101.39±9.25)%、(23.1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7、-8.800,P<0.05);对照组治疗后FeNO测量值(12.71±3.78)ppb高于治疗组治疗后的(10.54±3.97)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8,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05)。
结论皮下注射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有明显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脱敏;免疫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4(b)-0122-05Clinical Analysis of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 Preparation Desensit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LI Wei1, YIN Lili2, ZHAO Qianye1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Lianyung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Yang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China;2.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Yang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 preparation for desensit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118 children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Pediatric Asthma Specialist Clinic of Lianyung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oth of which were 59 cases. The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haled 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and the childr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desensitization treatment of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 preparations in addition to anti-inflammatory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determina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of lung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hil⁃dren's asthma control test (C-ACT) score,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 changes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94.9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3.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236, P<0.05). After treatment, FEV1% [作者简介] 李伟(1984-),男,硕士在读,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儿童呼吸。
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的疗效观察

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的疗效观察刘萍;吴敏;王莉;刘晓莉;郑跃杰【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年(卷),期】2006(6)7【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哮喘进行脱敏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过敏原诊断技术进行过敏原测定。
对其中85例屋尘螨及粉尘螨过敏患儿采用德国阿罗格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副反应,做好护理工作。
结果脱敏治疗总有效率78.8%,哮喘患儿的喘息发作次数由治疗前平均(6.9±4.2)次/年降至(0.8±0.2)次/年(P<0.01),治疗前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68.8±19.1),治疗后为(90.4±13.2)(P<0.01);治疗前PEF(最大呼气流速)为(66.7±18.9),治疗后为(92.3±14.1)(P<0.01);EC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治疗前平均(14.2±5.7)μg/L,治疗后为(4.9±2.9)μg/L(P<0.01)。
结论采用尘螨脱敏治疗作为哮喘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
【总页数】2页(P1224-1225)【关键词】儿童哮喘;脱敏治疗;观察;护理【作者】刘萍;吴敏;王莉;刘晓莉;郑跃杰【作者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150例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疗效分析 [J], 赵波2.儿童哮喘脱敏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J], 周晓铃3.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J], 徐宝华;王锦;戴江4.变应原脱敏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房志萌;胡淑莹5.150例儿童哮喘脱敏治疗疗效分析 [J], 赵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尘螨滴剂对3~14岁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粉尘螨滴剂对3~14岁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
全性分析
程静;桂晓钟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09(013)008
【摘要】目的评估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粉尘螨滴剂"治疗3~14岁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78例3~14岁由粉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为期25周的脱敏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统计分析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期间出现7例次局部不良反应,1例次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粉尘螨滴剂是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2页(P962-963)
【作者】程静;桂晓钟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4300;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J], 刘梦昭;刘长山
2.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刘莉
3.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安全性探析 [J], 王茵
4.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杜丽娟;林建华;白文梅;王兵;杨剑
5.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分析 [J], 陈鹏;杨小雄;杜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舌下含服脱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177第 30 卷第 2 期2012 年 4 月广东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 ol. 30 No. 2Apr. 2012摘 要: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SLIT)联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哮喘患儿42例接受SLIT 联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43例单采用吸入布地奈德干粉剂。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占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占预计值、哮喘症状评分及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 =10.23,P <0.05)。
治疗6个月始,治疗组的PEF 占预计值、FEV 占预计值(%)高于同期对照组,而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或0.01)。
治疗组进入1维持阶段后基本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SLIT 联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对尘螨引起的儿童过敏性哮喘安全、有效,两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关键词:舌下脱敏治疗;布地奈德;儿童;过敏性哮喘中图分类号:R 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2-0177-02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2.023舌下含服脱敏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观察江月明,林玉婵,廖志勤,涂燕青(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广东湛江 524003)收稿日期:2011-11-26; 修订日期:2012-03-28作者简介:江月明(1972-),女,学士,副主任医师。
1.2 方法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呼吸道变应性疾病,以往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激动剂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哮喘缓解期均2治疗;而尘螨致敏原导致的儿童过敏性哮喘有逐年接受SLIT 联合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脱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sIgE及FEV1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激素治疗基础上运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效果理想。
人类生活环境中,尘螨广泛存在,螨体及其代谢物具有强烈的变异原性,对具有过敏体质人群极易导致变态反应。
近年来对于此病的治疗不断有新型药物推出,但是真正可以改变病程的方法为脱敏治疗[1-2]。
国内应用粉尘螨剂舌下含服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安全性观察大多数都为1年[3-5],并没有后续的随访,根据此缺陷,笔者对研究延长至2年,更全面客观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研究具体步骤及结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6个月~9岁。
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1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入选患儿均属于非急性发作期轻中度过敏哮喘,分级诊断参考《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6];所有患者经过粉尘螨皮肤试点结果为阳性;无心、肝、肺肾系统疾病,肺功能测定FEV1≥70%;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前4周未接受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吸入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舌下含服粉尘螨治疗。
具体治疗方案:在第1~3周分别舌下含服1、10、100 mg/L 粉尘螨滴剂,每天1次,每治疗7天的剂量依次为1、2、3、4、6、8、10滴。
治疗第4周开始含服333 mg/L粉尘螨滴剂,每天1次,每次3滴。
治疗过程中如果患儿停药超过4周则需要重新服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轻型:每年发作次数10次。
显效:两年内病情由重至轻;好转:病情由重转中型;无效:病情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总有效=显效+好转。
2年跟踪随访患儿基本情况,收集儿童控制测试(C-ACT)评分。
并且每6个月复查肺功能FEV1和PEF,每12个月复查患儿IgG4、sIgE、粉尘螨皮肤试点、C-ACT评分。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及24个月各项指标,并进行安全
性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纳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经过两年治疗,治疗组显效25例(55.56%),好转16例(35.56),无效4例(8.88%),临床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显效13例(28.89%),好转17例(37.78%),无效15例(3
3.33%),临床总有效率66.67%。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24个月后实验室指标情况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经过24个月治疗后,治疗组IgG4、FEV1%、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个月后IgG4值变化治疗组的IgG4水平值在治疗1年及2年都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2年后水平值比治疗前升高(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24个月后IgG4水平变化(x±s)mg/dL
组别治疗前治疗12个月治疗24个月
治疗组(n=45)200.2±123.2 325.5±171.6 569.9±295.8
对照组(n=45)202.2±125.6 202.6±126.9 339.2±138.9
2.4 安全性分析在治疗期间共出现5例不良事件,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经对应治疗后均缓解,未有严重事件发生。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于过敏性哮喘的治疗,粉尘螨脱敏治疗属于对症治疗,其可以减轻症状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7-8]。
本文应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发现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吸入激素治疗。
说明在激素治疗基础上应用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临床效果确切。
在两年的随访中,治疗组患儿的IgG4、FEV1%、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柴若楠等[9]报道利用粉尘螨脱敏治疗过敏性哮喘后患者PEF、FEV1%、C-ACT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说明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有一定改善。
但本文及柴若楠等[9]报道中均出现sIgE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现象,对此笔者猜测可能是试验时间较短造成,因为sIgE浓度出现明显变化一般要3~5年[10-12]。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表示该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安全性较高。
粉尘螨脱敏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远期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应该加大临床应用。
在以后的治疗工作中应加大宣传,提高此治疗方法的认识度,为患儿的早日健康做出应用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香萍,多力坤.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粉尘螨过敏性哮喘儿童的作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44-347.
[2]陈实,王灵,廖锋,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1):813-835.
[3]郭月婵,游春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应用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估[J].中国医疗前沿,2012,7(6):31-32.
[4]曹兰芳,陆权,顾洪亮,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736-741.
[5]陈国华,刘婧,付承. 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105-106.
[6]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7]崔利峰,赵京,宋欣,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短期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51(10):741-744.
[8]刘艳琳,唐素萍,陈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2):210-211.
[9]柴若楠,林小平,宋薇薇,等.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231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326-327.
[10]徐红喜.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38-139.
[11]田曼,陆悦倩,王玙,等.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长期疗效[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1-744
[12]陶绮蕾,程蕾.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J].头颅外科杂志,2012,47(6):64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