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汉英语法对比

合集下载

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区别

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区别

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一种语言的严谨与另一种语言的灵活在语言学习中,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则体系。

尽管它们都旨在传达意义,但它们在结构、表达方式、使用场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深入探讨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的主要区别,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

一、句子结构英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英语句子通常遵循一定的结构规则,包括主语(subject)、谓语(verb)、宾语(object)、状语(adverbial)和定语(attribute)。

每个单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都有特定的规则,而且句子必须符合语法规则才能被理解。

相比之下,汉语语法则更注重语义的表达,而非严格的语法结构。

汉语句子结构相对灵活,不受固定的词序和形态变化限制。

例如,“我喜欢这本书”和“这本书我喜欢”,尽管词序不同,但意思基本相同。

此外,汉语还经常使用语境、语气和词汇的丰富变化来传达复杂的意义。

二、时态和语态英语语法中的时态和语态也是其复杂性的体现。

英语有16种时态,每种时态都有自己独特的词形变化规则。

这些变化不仅用于描述动作发生的时间和方式,还用于表达情感和观点。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时态和语态表达相对模糊,主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语境来传达。

三、词语用法英语中有很多词语都有特定的语法和词汇搭配,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误解或歧义。

例如,“put on”和“wear”,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在用法上却大相径庭。

“put on”表示动作发生的同时需要脱下另一件衣服或其它物品,“wear”则表示穿着状态。

汉语在词语搭配方面则相对宽松,没有固定的语法限制。

四、省略和替代在英语语法中,省略和替代是常见的现象。

由于英语句子的复杂性,有时为了简洁或避免重复,句子中的某些成分会被省略。

替代则常用于代替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以保持句子的连贯性。

而在汉语语法中,省略和替代的现象相对较少,句子通常较为完整和直接。

五、结论总的来说,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在句子结构、时态语态、词语用法、省略替代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汉英语法对比第一讲综合语和分析语ppt课件

汉英语法对比第一讲综合语和分析语ppt课件
(……)
汉语: 怎么了,你? 她文章写得很好。 酒他喝得太多。
汉语语序改变大多把宾语提到动词或主语之前,从 而引起宾语的句法功能的改变。
2. 定语位置灵活 比较: 英汉定语与中心词的顺序: 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A debatable subject A subject which can be debated 一个可以辩论的题目
汉语词头词尾大概有两类: 一是传统的:
老-,阿-,初,-子,-儿,-头 一是新兴的:
-度,-性,家,超-,非-,准汉语词缀去掉后,不影响意义与功能、用法。
桌子——方桌 旗子——红旗 粘附性不强。不会出现英语去掉词缀不成词的情 况。
汉语: 定语标志“的” 状语标志“地” 补语标志“得”
其区别是人为的,并无强制性。 表复数“们”——“我们” 动态助词“着”“了”“过”
3.英语常用介词,汉语则少用介词。 英语介词不仅数量大,而且使用频繁 汉语介词,大多从动词“借”来。王力认为,“现代中国语 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介词。”
英译汉时,英语的介词常被译成汉语的动词: What is he at? 他正在干什么?
He is a man above vulgar interests. 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可用动词后,但不用的情况也有很多。
He is dying.
英语
汉语
构词词尾(已讲)
表人名词、代词复数标
构形词尾
志“们”
-s表复数, -’s表领 各词有表领属的“的”

定语标志“的”
代词有性、数、格、 状语标志“地”
人称变化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

试析英汉语法对比分析语法是研究句子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表示这种关系的规则的学科。

英汉语法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下面将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一、主谓结构英语的主谓结构较为简单,一般由主语和谓语构成,修饰语一般在主语或谓语后面。

而中文的主谓结构复杂,除了主语和谓语外,还常常有状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二、时态和语态英语的时态和语态非常丰富,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

而中文的时态相对简单,只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三、动词词形的变化英语动词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常见的变化包括加s、ed、ing等。

中文动词没有时态和语态的变化,而通过使用助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时间。

四、语法规则的灵活性英语的语法规则较为严格,对于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结构有明确的要求。

而中文的语法规则相对灵活,有时候可以通过改变语序或者添加一些成分来改变句子的意思和语气。

五、被动语态的表达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使用be + 过去分词的形式,非常直观。

中文的被动语态使用被字结构,较为复杂。

英语中“他被我打了”可以直译为“He was beaten by me”,而中文中则需要改为“我把他打了”。

六、连接词的使用英语中连接词的用法较为丰富,有and、but、or等表示并列关系的词,也有if、when、because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而中文中连接词的使用相对简单,一般用“和”、“或者”等简单的词语来表示。

英汉语法在结构、时态和语态、动词词形的变化、灵活性、被动语态的表达以及连接词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汉语法。

张春柏英汉对比与翻译

张春柏英汉对比与翻译

4) 幽幽岁月,苍海桑田. 5) 门铃一响,来了客人,从不谢客,礼当 接待. 5) Suddenly the bell rang, announcing the arrival of a visitor. As I had never rejected any guest, I thought I should this one as well.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汉英对比与翻译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 张春柏
I. 为什么要对比 (why): to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learning of translation, composition, and grammar
II. 比什么 比什么(What): From words to sentences and discourse, as well as ways of thinking.
My purpose here: to call our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form in the teaching/learning of translation 1) word form: morphology (as well as sounds, esp. in poetry) 2) sentence form: structure 3) cohesion: how sentence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o form a coherent piece of discourse
3) 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
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 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 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 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这种性 质,是……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 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 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阶级世 界革命的一部分。……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差异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差异
*
时态
过去时态, 表示动作已经发生
英语 v +ed
汉语 语法关键词 已 已经 了 过
跑了
走了
看过
去过
他已经死了
鸟儿已经飞走
他回家了
*
形容词
名→形 名作形
political study 政治学习
American films 美国电影
例:老天晒太阳 ,太阳晒老头,冰雪覆盖着大地,大地覆盖着冰雪(主语和宾语互换)
英语不行,除非用被动
*
谢谢观赏
感谢观赏
*
冠词与方位词
he gave me good advice 他给了我一个好的建议
内,外,上,下,前,后,左,中,右 融入了介词,如in on behind 成了形容词,如inner outer outside middle
*
构词词头词尾
it is raining下着雨呢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wall 墙上有一幅画
英语里some new dresses非作宾语不可,除非用被动式
he wants some new dresses 这几件新衣服他想要
*
语序
定语语序something interesting 有趣的事情
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 差异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时态
进行时态 英语 be+ing 汉语 语法关键词 在 正在 着 在看书 走着 听着 吃着 睡着 下着
完成时态 英语 have done 汉语 语法关键词 完 完了 看完 读完 打完了 跑完 吃完了
brown overcoat 棕色大衣

汉英对比考试AB卷

汉英对比考试AB卷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30分)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语言教学和语际翻译等领域。

2.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语法)旨在通过亲属语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构拟它们的原始共同母语。

3.西方哲学史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转向等三个转向。

4.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包括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两个方面。

5.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

6.英语是典型的语调语言,在对语音各要素的敏感上,英语对声调尤为敏感;而汉语是是典型的音强语言,对音高敏感;在构成音节的方法上,汉语是声韵调系统,而英语则是元辅音系统。

7.徐通锵认为,英语有形态制约,句子结构严谨,在主谓结构上强调主谓一致,令英语句型呈现出印欧语系句法结构独特的结构封闭性特征特征。

而汉语以“字”为基础的选择限制是层层递进,进到什么地方结束,没有明确的标准,因而句子的结构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8.最能体现汉语本质特征的句型是意合复句,它由紧缩句和_公因话题句_两种类型组成。

9.对比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大致可以总结为汉语具有独立性、_稳定性_的特点;而英语具有_开放性、剧变性_的特点。

10.英语的右扩展靠的是_ _形态形式手段__,汉语的右扩展靠的是__语序和意义的连贯__。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形合(请分别给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定义)广义上的形合:形态和词汇指一切依借形式和形态手段完成句法组合的方式狭义上的形合:词汇手段2.语言世界观洪堡特提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3.对比分析一种语言分析的手段,通过将目的语与学习者的母语进行共时层面的系统比较,找出两者结构上的异同点,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针对性地在教学中加以预防和解决。

论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差异

论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差异

论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差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语法结构上存在一些差异。

以下是汉语和英语语法之间的一些主要差异:1. 词序顺序: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而英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或主宾谓。

换句话说,在一个简单的句子中,汉语的单词排序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而英语的单词排序可以是主语 + 宾语 + 谓语或者主语 + 谓语 + 宾语。

2. 冠词:英语有冠词(a、an、the),用来表示名词的特定性质。

而汉语没有冠词系统,不需要使用冠词。

3. 时态:汉语的时态表示可以通过词语以及句子的上下文来推断,而英语则使用动词的时态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

汉语中的动词不会根据时态的变化而改变。

4. 动词时态和语态:英语有多种动词时态和语态,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进行时、完成时以及被动语态等。

在汉语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通常由上下文来指示。

5. 名词复数: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使用复数形态变化,而汉语中没有复数形式,可以通过量词来表示数量。

6. 代词:汉语的代词没有性别和数的区分,而英语的代词有性别和数的区分。

在英语中,男性用"he"表示,女性用"she"表示,而在汉语中使用相同的代词"他"。

7. 形容词和副词的位置:在英语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之前,而在汉语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之后。

副词在英语中通常放在动词之前,而在汉语中通常放在动词之后。

8. 定语从句:在英语中,定语从句是由关系代词(如who、which、that)引导的,并且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在汉语中,定语从句通常是由关系词(如的、之、之一)引导的,并且位于被修饰的名词之前。

英汉语法对比第一章绪论

英汉语法对比第一章绪论

英汉语法对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英对比的相关内容一、“比较”和“对比”的区别“比较”和“对比”,作为一般的词语,在意义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语言学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比较”和“对比”却是两个必须区分的概念。

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比较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也称比较语法,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主要进行历时(diachronic)的研究,为一些亲属语言建立一个共同的母语。

对比语言学(comparative linguistics),也称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或CA),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才形成的一门学科,主要进行共时(synchronic)的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语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来寻求语言的变换、对应及干扰等关系,为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及本族语的研究服务。

比较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异同:相同点:都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或“对比”来揭示它们的特征不同点:对象不同比较语言学研究亲属语言;对比语言学对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都适用。

同一语系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语系的语言,也有很大的可比性。

语言作为人类交际工具和认知工具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例:语音,所有的语言都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词类,大都可划出表事物的词和表行动的词。

目标不同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为了寻找各语言的共同点,构拟原始的语言,建立语言谱系,注重历史,总是和历史有关,又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

对比语言学对共同点和差异点并重,且更注意差异点,用以指导语言教学和翻译,沟通两种文化。

不太关心历史,注意语言共时的方面。

方法和重点不同比较语言学用历时的方法,重点寻找相似点,对不同点尽量从历史发展中寻找他们曾经相似过的证据,并解释变成不相似的原因和过程。

对比语言学用共时的方法,重点注意相似点,更注意不同点,包括有的语言中有的,有的语言中没有的;有的语言中多的,有的语言中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2
13
2、汉语语法单位的模糊性与英语语法单 位的清晰性
14
3、词法与句法的对勘性 4、语序与虚词的问题
15
三、柔性与刚性
(一)英语语法的刚性 1、英语语词形式固定,缺乏伸缩性。 2、英语刚性的语法规则 3、英语虚词使用的必要性 (二)汉语语法的柔性 1、汉语语词的弹性特征 2、汉语语法的弹性特征
叫他家去。(《红楼梦》)
That night Faithful was unable to sleep. Her brother came next morning to ask Grandmother
Jia if he could take his sister back home for the day. His request was granted,and Grandmother Jia
对全句有“全面密切的关系”, 一般处于句子的主位(theme) 有形式主语 47 与谓语动词关系极其密切
((2)2汉)语汉的语主的语主语
汉语主语例1.ppt 不具 “不可或缺性” 汉语主语例2.ppt 模糊性 汉语主语例3.ppt 形式的多样性
48
推论
1)对全句不“具有全面密切的关 系”
sun-bathing (bath in the sun);
daydream (dream during the day)
4
(4)主语经常不用不是汉语的特点 Veni,Vidi,Vici(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
Wish you good luck!———Good luck!
34
四、英汉实词词类对比 (一)英汉名词词对比 (二)英汉动词词对比 (三)英汉形容词词对比 (一)英汉副词词对比
35
Up the street they went, past stores, across a broad square, and then entered a huge building.
32
陈俊羽,“字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与认识,2008 (03),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略论“字本位理论及其教学路子,(埃及)瓦西德,汉字文化, 2009(03)
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学习,2001(04)
鹂青、王飞华,字本位与对外汉语教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科版),2004(06)
刘婷婷,“字本位”与对外汉字教学,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9(04)
363、王骏,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字本位”方法的实验报告,
王若江,由法国“字本位”汉语教材引发的思考,世 界汉语教学2000(03)
硕士论文: 基于字本位理论的汉语词汇教学——韩国语“汉字词”
与针对韩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 试论白乐桑的“法式字本位”教学法
王 庆 ,评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和学风,外国语言文学, 2009(04)
孙剑艺,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山东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3(04)
彭泽润,潘文国,“词本位”还是“字本位”有利于汉语语言 学?
——第一届“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学术观点综
29述
潘文国的字本位观点陈述
This is a good film, I love it very much.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
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也。” (5)人文性不是汉语的特点
5
2、从汉语看英语
(1)词序和虚词的使用不是英语的特点 (2)分析性不是英语的特点 (3)男性化和女性化问题 叶斯柏森《英语的发展与结构》 masculine:childish/feminine 林语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ut difference of degree
2)主位词的“周遍性” 3)话题
24、)比“零较位与”分/“析两极化”
(3) a.茶壶上的把
the handle of the teapot
b.?把上的茶壶
.the teapot of the handle
“目标”(figure):“背景”(ground)
22
(4) a.亭子在湖中心。(由“目标”到“背景”) b.湖中心有个亭子。(由“背景”到“目
标”)
(5) a. The pavilion is at the centre of the lake.
20
(1)a.教堂附近的学校
the school near the church
b.学校附近的教堂
the church near the school
(2)a.教堂附近的自行车
the bike near the church
b.?自行车附近的教堂
21
?the church near the bike
(四)“字”处于汉语言组织研究 中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词在英语 语法上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 是词法与句法的交接点。
26
四、关于“字”本位的评价及在对外汉语教 学方面的讨论 (一)字本位理论的主要观点综述
1.汉语与印欧语的编码机制不同。 2.分析了汉语单字格局解体的原因,揭示了字组
中字与字的组合规律。
汉英语法对比
第一节 基本语法特征对比
1
一、什么是特征
(一)“特征”的特征
1.特征是比较出来的 2.特征是个相对的概念 3.特征必须从本质上着眼
2
(二)不是“特征”的特征
1、从英语看汉语
(1)助词不是汉语“所独” (2)词序和虚词不是汉语的特点 (3)词、短语、句子采取相同的结构方式不
是汉语的特点
3
主谓:earthquake, daybreak,watchdog,
动宾:haircut, dress-design, sightseeing,
stockholder; scarecrow
状动:diving board (dive from a board);
sewing machine (sewing with a machine);
44 ordered Faithful to get ready.
1.他是个日本女人。 2.这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早。
45
明显区别表现: ★与谓语动词的关系 ★相应的语义角色
延伸阅读: 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辨, 载《语言研究》2001(02)
46
四、汉英主谓宾语的差异对比
(一)汉英主语差异 1、概述 (1)英英语语主主语语的的主主要要功功能能特特点点
b. There is a pavilion at the centre of the lake.
英语不象汉语一样具很强的由“背景”到 23 “目标”的感知倾向 。
3、汉英语的结构基础
层序 层组织
1 (1个韵头)×1个韵腹×(1个韵尾) 2 1个声母×1个韵母=1个音段 3 1个音段×1个声调=1个音节 4 1个音节×1个概念
结构公式 (1)×1×(1)=1个韵母
1×1=1 1×1=1 1×1=1
24
4、语义句法的结构框架
汉:“1个字·1个音节·1个概念” 英:“1个词·n个音节·1个概念” 不同语言的音义关联点的差异扎根于语言社
团的语音感知单位、感知方式的差异,并由此 造成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差异。
25
(三)“字”和“词”分别是汉英 语各个平面研究的交会点
between difference degree of difference and 6difference.
(三)汉语和英语的特征
1、怎样寻找特征 2、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特征
(1)汉语语法是隐性的,英语语法是显性的 (2)汉语语法是柔性的,英语语法是刚性的 (3)由汉语特点得出的汉语观 1)汉语是语义型语言,英语是形态型语言 72)汉语是音足型语言,英语是形足型语言
本位 4.“词”是小孩从小就有的,“字”是在学校学的 5.汉语的“字”和英语的“word”有形式依据,“语素”
没有
31 6.应该区分文字学的“字”和语言学中的所谓“字”
推荐阅读: 潘文国,“字本位”理论的哲学思
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03) 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
观点,语言科学,2011(03)
(二)汉语复句 1、形合复句 (1)因果类 (2)转折类 (3)并列类
39
2、紧缩句
(1)紧缩的形合复句 (2)紧缩的意合复句 紧缩形合复句与一般形合复句的区别: 第一,紧缩句无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语中各
分句间没有逗号; 第二,形式标示也有简化。
40
3、公因话题句 音义 语块 平面铺陈的复句 。 (1)公因话题 (2)语序规律 (3)音义语块
the dog's tail, worn clothes handle of the teapot, an attempt to cross the
river,the man who came yesterday 基本假设:人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而形成的
概念结构跟语言结构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 着一种对应关系 . 英汉偏正结构语序的差异
18
(二)“字”和“词”是不同编码机制的 产物
1、语义句法 *Tomorrow the sleeping table married its
jumping lake. 以语义为基础的句法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
句法单位的组合顺序。 2、语义句法和汉语
19
沈家煊《英汉对比语法三题》,《外语教 学与研究》,1996(04)
3.创建了汉语语义语法
27
推荐阅读:闵毅,“字本位”理论述评, 《中华文化论坛》200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