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分析知识讲解
人工成本分析.ppt

2.6 职工住房费用
企业为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支付的费用。 主要用于交纳住房公积金、提供住房补 贴、职工宿舍折旧等。
2.7 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
包括工会经费、未有列入工资总额的劳 动报酬,按规定对职工的特殊奖励等。
3 人工成本分析主要指标
人工成本的主要指标有:劳动分配率、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系数、人 工成本含量、人工成本工资含量、全员 劳动生产率。
2.3 职工福利费用
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 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 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 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2.4 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 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2.5 劳动保护费用
企业购买职工实际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的费用。企业为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国 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 手套等劳保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 以及规定工种所享受的保健食品待遇。
999
其他经济类 型
66.32
18.92
6.6
1.05 1.26
3.47 2.38
2004年长春部分行业人均人工成本及构成情况
年人均 人工成
本
劳动报酬 占人工成
本
社会保险 费用占人
工成本
福利费 用占人 工成本
教育经 费占人 工成本
劳动保护 费用占人
工成本
住房费 用占人 工成本
其他人工 成本占人
工成本
总计
20714
65.19
21.61
6.44
1.29
0.85
1.91
2.71
一、采矿业
13426
人工成本分析如何做

人工成本分析如何做人工成本分析是一个企业评估和控制人工成本的过程,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人力资源利用情况,评估人力资源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下面是有关人工成本分析的一些关键要点和步骤。
1.收集数据:收集与人工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工资和福利开支、员工数量、加班和津贴支出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财务报表、工资单、人力资源部门和会计部门等渠道获得。
2.分析成本类型:将数据按照不同的人工成本类型进行分类,如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和服务相关的员工工资和福利;间接人工成本则是指非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培训费用等。
3.计算人工成本比例:将人工成本与总成本进行比较,计算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人工成本比例,可以了解人工成本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4.比较部门间的人工成本:将人工成本按照不同部门进行比较,了解各个部门的人工成本情况。
这有助于发现一些部门的人工成本过高或者存在效率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5.分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员工的出勤率、加班情况、人力资源的配置等,了解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如果发现人力资源利用率较低,可以考虑优化员工工作安排、提供培训提升员工能力等方式来提高效率。
6.比较内部和外部成本:通过对比企业自身的人工成本和行业平均水平,了解企业的人工成本是否过高或过低。
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以考虑减少员工数量、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来控制人工成本。
7.预测和规划:根据对人工成本的分析和了解,预测未来的人工成本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规划。
这有助于企业在未来的经营决策中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知识和管理

预算执行监控与调整机制
预算执行监控
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实际人工成 本数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
时监控。
预算调整机制
当实际人工成本与预算出现较大 偏差时,及时启动预算调整机制,
对预算进行适当调整。
预算执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 合素质。
鼓励学习创新
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实施技能竞赛
通过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热情,挖掘潜在人才。
优化生产流程布局
分析生产流程
深入剖析生产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优化建 议。
国内外典型企业案例介绍
华为
通过精细化的人工成本管理,实现了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撑了 企业的快速发展。
丰田汽车
采用精益生产方式,通过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高 质量、低成本的生产目标。
亚马逊
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了仓储和物流效率,降低了 运营成本。
成功经验总结与启示
重视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构成要素
职工教育经费
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 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
的费用。
劳动保护费用
用于改善劳动条件、保 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等所
支付的费用。
职工住房费用
包括企业为职工缴纳的 住房公积金以及提供的
住房补贴等。
其他人工成本
包括工会经费、招聘解 聘费用等。
人工成本与企业经营关系
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 力。
03 人工成本预算与控制策略
人工成本分析

人工成本分析第一篇:人工成本分析一、什么是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
按现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这些费用要纳入企业财务成本项目,所以称之为人工成本。
按原劳动部颁发的[1997]261号文件规定,企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工会经费和其它人工成本支出等。
(一)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一般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企业在岗职工以外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
具体见国家统计局政法司****年九月三十日国务院批准一九九○年一月一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二)社会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企业自行建立的各项补充性质的保险和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负担的商业性保险。
社会保险费用以企业实际缴纳和支付为原则,其中包括由企业缴纳给社会保险机构的部分、企业自行负担的部分和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其它费用,但不包括个人缴纳和负担的部分。
(三)职工福利费用:是指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
主要用于职工的医药费,医护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工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企业举办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如:独生子女费、丧葬抚恤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设施费、探亲路费、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费和解除劳动合同的费用。
(四)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目前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用于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方面的支出。
人工成本分析范文

人工成本分析范文人工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效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工成本的概念与特点、人工成本的构成要素、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详细解读人工成本分析的相关内容。
一、人工成本的概念与特点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劳动者使用权而支付的报酬和费用,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
人工成本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效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成本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成本是可变成本:人工成本与劳动力数量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而变化,因此人工成本属于可变成本。
2.人工成本的支付周期长: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按月或按季度支付人工成本,支付周期较长,对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具有一定挑战。
3.人工成本对员工激励和绩效考核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成本的高低与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密切相关,对员工进行激励和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二、人工成本的构成要素人工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对员工提供劳动力的最基本报酬,通常以小时工资或月工资的形式支付。
2.加班费:加班费是指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进行工作所得到的报酬,通常以小时工资的形式支付。
3.奖金与津贴:奖金与津贴是对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或者承担着特殊职责所给予的额外报酬。
4.社会保险费用:企业需要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5.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包括企业给予员工的各种福利待遇,例如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餐饮补贴等。
三、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人工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正确计算人工成本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帮助企业科学决策与预测。
常用的人工成本计算与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需求量计算法:根据企业的生产需求量、生产工艺和工作时间等相关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并结合对应的薪资水平,计算出总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分析怎么做及包括哪些内容

汇报人:XXX 2024-02-06
目 录
• 人工成本概念及重要性 • 人工成本构成要素详解 • 人工成本分析方法介绍 • 人工成本优化策略探讨 • 人工成本与效益关系剖析 • 法律法规遵循及风险防范
01
人工成本概念及重要性
人工成本定义与分类
人工成本定义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 所有直接和间接费用的总和。
行业人工成本水平
收集行业人工成本数据,了解行业人工成本 水平和结构特点。
标杆企业人工成本实践
研究标杆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 ,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行业发展趋势与影响
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对人工成本的影响,为企 业制定人工成本策略提供依据。
趋势预测与决策支持
人工成本预测模型
构建人工成本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人工成本变化 趋势。
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技巧
员工结构分析
分析员工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了解人工成本在不同员工群 体中的分布情况。
薪酬水平分析
调查市场薪酬水平和企业内部薪酬结构,评估企业薪酬竞争力及人 工成本合理性。
绩效与人工成本关联分析
探究员工绩效与人工成本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优化人工成本投入提 供依据。
行业对比与标杆企业借鉴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
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 识,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定期对用工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及 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配备专业法律顾问
企业可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和风 险防范建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工成本优化建议
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人工成本优化建议,降低人工 成本投入,提高企业效益。
建筑工程人工成本分析方法

建筑工程人工成本分析方法在建筑工程中,人工成本通常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有效地分析和控制人工成本对于建筑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建筑工程人工成本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人工成本。
一、了解工资率工资率是计算工人人工成本的基础。
要进行准确的人工成本分析,必须了解工资率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通常,工资率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和其他附加费用。
建筑公司应该确保工资率的准确性,并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调整。
二、制定工时预算工时预算是计算人工成本的关键步骤之一。
建筑项目的工时预算应该根据项目的规模、难度和时间要求进行合理的估计。
可以借助历史数据和专业工程师的经验来制定工时预算。
建筑公司还应该考虑到加班、休息日和假期等因素,以确保工时预算的准确性。
三、考虑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人工成本。
高效的劳动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人工成本。
建筑公司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此外,合理的工作安排和管理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使用工作量分析法工作量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人工成本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工作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单元,并根据各个工作单元的工作量和工人的工时,计算出人工成本。
建筑公司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场实际情况,细化工作量分析,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人工成本。
五、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帮助评估建筑工程人工成本优劣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比较不同的人工成本方案,评估其成本和效益,并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
建筑公司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人工成本进行多个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最佳的人工成本方案。
六、采用软件辅助分析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许多建筑公司已经开始采用软件来辅助人工成本分析。
利用专业建筑软件,可以更精确、更快速地进行人工成本分析。
建筑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来计算、比较和优化不同的人工成本方案,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讲解》课件

培训目标:提高员 工技能和素质,降 低人工成本
培训内容:专业技 能、管理技能、沟 通技能等
培训方式:线上培 训、线下培训、混 合式培训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 过考核、反馈等方 式评估培训效果, 不断优化培训体系
调整福利政策,降低成本
优化福利结构,提高员工满意 度
引入弹性福利,满足员工个性 化需求
加强福利管理,提高福利使用 效率
提高招聘效率:采 用高效的招聘工具 和方法,如视频面 试、在线测评等
提高招聘质量:注 重候选人的素质和 能力,提高招聘成 功率和员工满意度
激励方式:目标激励、竞争 激励、团队激励等
薪酬结构:基本工资、绩效 工资、奖金、福利等
薪酬调整:定期调整、根据 业绩调整、根据市场调整等
激励效果评估:员工满意度、 工作效率、离职率等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人工成 本管理方法,如精益生产、自 动化等
实施效果:成功降低了人工成 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案例背景:某公司因人工成本 过高导致经营困难
问题原因:缺乏有效的人工成 本管理策略
结果:公司业绩下滑,员工流 失严重
教训:企业需要重视人工成本 管理,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 略
案例背景:某公司面临人工成 本过高的问题
管理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 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效果:人工成本降低,公司效 益提升
启示:人工成本管理需要科学、 精细、有效的方法,以提高公 司效益。
பைடு நூலகம்
汇报人:
薪酬管理:薪酬制度、薪 酬政策、薪酬流程等
薪酬监控:薪酬成本监控、 薪酬风险监控等
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方式选择:线上培训、线下培训、混合式培训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成本预算:制定培训预算,控制培训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成本分析人工成本核算人工成本项目构成:薪酬 + 福利 + 社保 + 税金 + 培训费用+招聘费用+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花草护理费)人工成本项目未记录包括:员工日常生活必要品费用一、人工成本各项目统计:薪酬统计:薪酬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激励奖金、加班工资;固定工资指未扣除个人承担社保、通讯费、考勤等项目之前金额;绩效工资包括超额绩效部分和超额年终奖金部分;激励奖金、加班工资的核算公司只发放到部门。
据统计:2005年全员薪酬总额为:1134895元(转正员工人数为34人,人均薪酬约为33379元)2006年全员薪酬总额为:2361264元(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以当年度12月工资表在职人员人数为依据福利统计:福利包括:误餐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助、过节费、劳保费用、年度旅游费、防暑降温费2005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10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080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45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共计38090元;劳保费用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
由此得出,2005年度福利总额为237440元。
(人均福利约为6417元)2006年度误餐补贴以150元/人/月,共计82800元;通讯费、交通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月核算,共计110400元;防暑降温费共计9200元;过节费以400元*2次,共计800元;年度旅游费1500元/人/年核算,共计69000元;劳保费以最低费用标准100元核算。
由此得出,2006年度福利总额为272300元。
(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说明:2005年无计划的旅游费用 2006取消业务招待费社保统计:各项社保项目养老保险、医疗、失业等由单位承担部分2005年度社保共缴社保为58382元。
(财务统计数据)2006年度全员共缴社保人数为30人,单位承担社保项目平均数额为12975元/月,人均282元/月,全年共缴社保为155700元(员工因社保缴纳基数差异而产生的社保差异忽略不计)说明:2005年8月全员实行社保统筹安排。
税金包括:因员工薪酬发生的企业所得税和应由个人承担而企业承担的个人所得税2005年度共缴税金125659.42元。
2006年度共缴个人所得税11人(中高层管理人员),月人均50元,全年共计6600元2006年度全员共缴企业所得税25159元,年人均550元(2006年全员按46人,企税扣除基数2006年2-6月按800元,2006.7-2007.1月按1600元核算),由此得出,2006年度全员共缴税金31759元。
培训费用统计:企业因提供员工各种学历和职业技能培训而产生的费用2005年度培训费用共计202812元2006年度培训费用共计6000元。
说明:2005年培训费用除日常员工技能的培训外,还包含总经理及部分员工的教育/晋升学费招聘费用统计:企业因自身的发展需要或者部门内部补缺情况而产生的费用2005年度招聘费用因产生的费用很少忽略不计2006年度招聘费用共计4000元其它人工成本统计:其它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宿舍补贴、日常花草的护理费用2005年与2006年度日常花草护理费用均为350元/月,各共计4200元2005年与2006年度员工宿舍补贴费用均为1000元/月,各共计12000元由此得出,2005年度其它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为16200元;2006年度其它人工成本支出总额为16200元。
二、人工成本核算分析:1、通过上述人工成本项目的核算与分析,见下表(人工成本项目统计表):单位:元上述表中的薪酬包括:奖金、固定工资、激励工资、加班工资。
结果分析:2005年人均人工成本为52217元;2006年人均人工成本为60579元,2006年人均人工成本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3.8%。
2005年人均薪酬33379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63.9%,员工人均福利约为6984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13.4%;2006年人均薪酬约为50240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82.9%,员工人均福利约为5794元,占人均人工成本的9.6%。
2006年的人均薪酬相比上年增加16861元,增长率为33.6%。
2006年的人均福利相比上年降低了1190元,降低率为17%。
(如下图所示)2、据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至2006年人工成本、企业净利润以及全年销售收入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元):结果分析:2006年在职员工人数为47人,相比上年增加13人,企业员工增长率为28%;2006年人均销售收入增长2156493元,增长率为9.2%;人均产生的企业净利润增长136705元,增长率为82.2%。
2006年人事费用率(注:人事费用率指劳动投入占企业已实现价值的总产出的比率关系)为0.26%同上年相比增长0.01%。
上述数据表明,2006年企业根据业务的需要增加人员,有效的提高了企业销售收入和企业净利润。
3、从业人员小时人工成本统计:2005年:企业年制度工时=7*22*12=1848小时年加班工时=累积全年加班小时数8291.5小时损耗工时:损耗工时取数为年制度工时与年加班工时之和的10%=(1848+8291.5)*10%=1013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848+8291-1013)/34=268小时企业从业人员2005年加班工资总额:54895元2006年:企业年制度工时=7*22*12=1848小时年加班工时=累积全年加班小时数4128小时损耗工时:损耗工时取数为年制度工时与年加班工时之和的10%=(1848+4128)*10%=597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企业年制度工时+年加班工时-损耗工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848+4128-597)/47=114小时企业从业人员2006年加班工资总额:49632元结果分析:2006年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同上年相比降低154小时,下降达57.5%;加班工资同上年相比降低5263元,下降达9.6%。
通过对从业人员人均工作时数的核算,可以发现企业年制度工时是一个恒量,影响其工作时数变化的参数是加班工时、损耗工时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006年企业平均人数为47人,比上年增加28%;加班工时由2005年的8291.5小时,降低为4128小时,降低50.2%;企业经营中所产生的损耗工时也由2005年的1013小时,降低为597小时,降低41%。
由此得出,2006年在企业年制度工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加班工时与损耗工时,体现了企业从业人员工作时间效能的提升。
但是这个值并不能充分的说明企业经营的情况,下面将通过组织管理效能、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以及人力资本效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组织管理效能的体现:2005年:总收入:722423908元总费用:14593690元总薪资费用(只包含薪资、奖金与福利):1372335元【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工作小时数=722423908-(14593690-1372335)/268=2646278元2006年:总收入:1100000000元总费用:19936394元总薪资费用(只包含薪资、奖金与福利):2633564元【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人均工作小时数=1100000000-(19936394-2633564)/114=9497344元结果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产生的效能,取决于每一小时产生的贡献额。
通过上述数据的核算,2006年人均工作时间里产生的效能为9497344元,同上年相比增加了6851066元,增长率为72.1%。
通过组织管理效能的核算,可以发现影响组织管理效能的因素包括:企业总收入、企业经营中产生的费用、从业人员的总薪资水平以及人均工作小时数。
如果要提高组织管理效能,应该达到一高两低,也就是高收入,低费用,低人均工作小时数。
2006年企业总费用同上年相比增加了5342704元,增长率为26.8%;总收入同上年相比增加了377576092元,增长率为34.3%。
2006年的人均工作小数也降低了57.5%。
回顾2006年,经营管理费用中包括企业启用钢软系统的费用,共计约为601270元,假设此项目投入可在企业营运中维持五年,平均每年为12054元(此费用中不包括投入到钢软系统中的管理费用及部分人力成本)。
可见,企业2006年钢软系统的投入,增加了企业总收入,降低了人均工作小时数,提升了组织管理效能。
5、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的体现:【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总薪资成本(包括薪资、奖金与福利) =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所代表的意义:指每一元薪资对企业总收入的贡献程度)2005年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722423908-(14593690-1372335)/1372335=517 2006年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1100000000-(19936394-2633564)/2633564=411 结果分析: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就是企业主所支付的每一元薪资对企业的贡献额。
(此公式是用来说明付给员工每一元薪资所创造出来的业务收入,来体现投资报酬率。
为什么在公式中将总费用减去总薪资成本?是因为把企业员工的总薪资也纳入到企业员工所创造出来的业务收入中。
)可见提升投资报酬率的方法是减低企业员工总薪资成本和总费用,提高企业业务收入。
通过核算得出,2006年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是411,同上年相比下降20.5%,指企业付给员工的每一元薪资所创造出来的价值降低了20.5%。
2006年企业总费用-总薪资成本为17302830元,比2005年高出23.6%;2006年企业创造出来的纯收入1082697170元,也比2005年高出34.5%;2006年员工总薪资比2005年高出48%。
由此得出,2006年投资报酬率的下降只要原因是总薪资。
6、人力资本效率的体现【总收入—(总费用--总薪资成本) 】/员工总人数(包括薪资、奖金与福利)=人力资本的效率(所代表的意义:指每人对企业的贡献程度)2005年人力资本效率=722423908-(14593690-1372335)/34=208588992006年人力资本效率=1100000000-(19936394-2633564)/47=23036110结果分析:人力资本的效率是取决于每位人力的对企业的贡献额,是反映企业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率。
如果员工人数愈少,企业收入越大,也就会提高人力资本效率的上升。
通过上述数据的核算,得出2006年人力资本效率为23036110元,相比2005年提高了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