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日常误区
10大生活误区你有没有

健康生活·养生益寿文摘10大生活误区你有没有1.水果可吃可不吃,吃了蔬菜就可不吃水果很多人认为,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
其实,水果里含有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矿物质,比如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防止细胞衰老的维生素,以及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可溶性纤维果胶等。
建议饭前30分钟或饭后30分钟吃水果,这样可以保证快速消化,有效帮助控制热量,补充膳食纤维、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此外,还有人认为吃了蔬菜就不用吃水果,其实两者并不冲突,蔬菜跟水果都需要均衡摄入,才能保证身体的营养。
2.血脂高不能吃蛋黄,早上只吃花卷馒头胆固醇是维持正常代谢必需的物质,80%的胆固醇是内源性的,从食物中来的外源性物质只占20%。
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
不吃鸡蛋或只吃蛋清,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因此,对于一般人而言,每天吃1个鸡蛋,其实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
3.植物油不比动物油,吃多了也没关系许多人认为,植物油不同于动物油,胆固醇没那么高,多吃点没关系。
其实并非如此,植物油的热量也是非常高的,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要高出猪肉1倍多。
所以,过多食用植物油也有很大危害,同样存在肥胖的可能。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来看,油脂类在最顶层,每天不应超过25克(半两)。
4.身材不胖不瘦的人,就用不着锻炼身材不胖不瘦的人群,不代表健康指标就正常。
通过临床来看,有些不胖不瘦的人,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骨密度等指标其实并不健康。
5.平时不运动,每周来一次剧烈运动一次大量的剧烈运动不能替代其他几天运动所带来的健身结果。
习惯静坐生活的人,突然做需大力气的体力活动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最大。
其实,对于所有人群来说,游泳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到全身肌肉,还能提高心肺功能。
老年人推荐太极拳和慢走类运动,不过需注意的是,每天的运动量建议15分钟保底,坚持40~60分钟最佳,每周运动量以5天为宜,锻炼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且长期坚持。
生活中的误区大全

生活中的误区大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误区,希望能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
误区一:长时间熬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人习惯了熬夜。
熬夜不仅会影响皮肤和身体健康,而且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长时间的熬夜会使人的免疫系统变得更脆弱,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其他的身体问题。
误区二:喝饮料代替水有些人喜欢喝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
但这是非常不健康的,因为饮料中含有过多糖分和添加剂,而且没有水分的保湿作用。
饮料不能代替水,因为水是人体必需的,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误区三:忽略运动的重要性很多人认为运动是锻炼体型的手段,而忽略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等,减少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误区四:吃太多油腻食物人们喜欢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口感好。
然而,油腻食物不仅含有大量卡路里,还会增加血脂和血糖水平,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应该适量摄入。
误区五:过度使用细菌消毒剂现代人过分注重卫生,会使用各类细菌消毒剂。
然而长期使用这些消毒剂会产生抗菌性,增加防治疾病的难度,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适当的卫生水平,避免过度使用消毒剂。
误区六:过度依赖药品很多人过分依赖药品来治疗(不合理的)疾病,但这只是掩盖了症状,并没有治疗疾病的根源。
过度使用药品还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只有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途径来预防疾病才是最有效的。
误区七:过分追求完美现代社会强调精细化、标准化,因此许多人会过分追求完美,去追求一些所谓的“完美”生活。
这种做法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应该适度松弛,享受平凡的幸福。
误区八:仅追求物质享受现代社会的富裕和稳定使得越来越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内心的丰富。
唯物主义的生活背离了人类的本质,人们应该注重自我成长并珍惜人际关系,追求意义和满足感的提升。
常见饮食误区有哪些需要注意

常见饮食误区有哪些需要注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饮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很多人在饮食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饮食误区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误区一:只吃素食就能保持健康很多人认为吃素可以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然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虽然素食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但如果长期只吃素食,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维生素 B12、铁、锌等营养素的缺乏。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免疫力。
维生素 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缺乏它可能会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问题。
铁和锌对于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免疫功能也非常重要,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和锌吸收率较低,长期素食可能会导致这些营养素的不足。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应该是荤素搭配,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素。
误区二:不吃早餐没关系不少人因为早上时间匆忙或者想要减肥而选择不吃早餐。
但实际上,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危害很大。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的能量消耗较大,血糖水平较低,如果不吃早餐,身体无法及时得到能量补充,会导致大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而且,长期不吃早餐还可能会引发胆结石、胃炎等疾病。
此外,不吃早餐容易导致午餐时过度饥饿,从而摄入过多的食物,反而不利于控制体重。
所以,每天都应该按时吃早餐,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牛奶、鸡蛋、水果等。
误区三:水果可以代替蔬菜水果和蔬菜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它们的营养成分还是有所不同的。
蔬菜的种类繁多,特别是深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富含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且蔬菜的热量通常比水果低。
而水果中的糖分相对较高,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和体重增加。
因此,不能用水果完全代替蔬菜,应该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蔬菜和适量的水果。
误区四:喝果汁等于吃水果现在市面上的果汁饮料种类繁多,很多人认为喝果汁就等于吃水果。
生活中的常识误区

生活中的常识误区一、关于饮食1.常误区:早餐不重要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天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不吃早餐会导致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还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2.常误区:多喝水有益健康水是生命之源,但并不是多喝水就一定有益健康。
过量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对肾脏和心脏造成负担。
每天饮水应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来调节。
二、关于运动与健康1.常误区:越多运动越好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但过度运动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过度运动会增加关节负担,导致运动损伤和疲劳,甚至引发心血管问题。
运动量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目标来合理安排。
2.常误区:只有有氧运动才有效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和燃烧脂肪的有效方式,但仅仅进行有氧运动不能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合理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才能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效果。
三、关于睡眠1.常误区:睡眠时间越长越好睡眠时间和质量都很重要,但长时间的睡眠并不一定代表高质量的睡眠。
长时间的睡眠可能导致身体僵硬、头痛等问题,而质量好的睡眠应保持在7-9小时。
2.常误区:白天睡个“补觉”无妨白天打个盹似乎可以补充睡眠不足,但长时间的午睡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午睡时间宜控制在20-30分钟,过长的午睡会导致晚上难以入眠。
四、关于心理健康1.常误区:心理问题是弱点的表现心理问题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个人强弱无关。
面对心理问题,应该勇敢寻求帮助,而不是将其视为弱点或耻辱。
2.常误区:忽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忽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
适当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调节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
五、关于环境保护1.常误区:环境问题与我无关环境问题事关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未来,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个人的每一个小举措,都可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常误区:只关注大环境问题大环境问题确实重要,但个人生活中的小环境问题同样需要关注。
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生活中常见的健康误区及纠正方法

生活中常见的健康误区及纠正方法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健康资讯和医学知识的涌现,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时常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常见的健康误区。
这些误区可能来自自身的偏见、不正确的信息来源或者是社会环境等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健康误区,并提供纠正方法,让我们更好地保护并维护身体健康。
一、只关注体重,而不关注脂肪含量许多人在减肥时,主要关注的是体重。
他们会通过限制饮食和大量运动来减少体重,但他们忽略了体重只是我们身体的一个普遍指标,它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我们的整体健康状况。
事实上,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与脂肪含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你仅仅在注意体重,而不考虑脂肪含量的话,你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获得你所期望的健康状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同时注重减少体重和降低脂肪含量。
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例如增加运动量、多吃蛋白质食物、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等。
这些方法可能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它们会帮助你以一种更加健康的方式控制体重和脂肪含量。
二、对营养成分的错误理解营养成分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对于某些营养成分的理解存在一些常见错误。
例如,很多人认为脂肪是我们饮食中的大敌,因此他们会极力避免脂肪。
但事实上,我们的身体需要脂肪来正常运作。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完全去除了脂肪的话,这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
与此相反,一些人过分强调某些食品的营养成分,认为它们可以帮助减肥和提高健康水平。
但是,这些饮食方法可能会使你的身体缺乏其他重要的营养成分,从而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对营养成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偏食或过分追求某种营养成分,要维持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在保证基本营养的同时平衡摄入其他的营养成分。
三、忽略健康的睡眠睡眠是我们身体维持健康运作的基础。
很多人因为生活中各种压力原因,忽略了充足的睡眠。
他们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打盹等,可能在短时间内并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但久而久之却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例如增加患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
健康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常见误区

健康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常见误区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健康管理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在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管理效果,甚至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依赖体检结果很多人认为,只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身体没有查出问题,就意味着健康状况良好。
然而,体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健康评估,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真实健康状况。
体检结果正常并不代表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生病,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例如,体检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正常,但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熬夜等,仍有可能逐渐引发慢性疾病。
此外,有些疾病在早期可能无法通过常规体检检测出来,等到症状明显时,病情可能已经较为严重。
因此,不能过分依赖体检结果,而应将体检作为健康管理的一个参考,同时注重日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误区二:盲目跟风进补在健康管理中,有些人听说某种保健品或补品对健康有益,就盲目跟风购买和食用。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是不同的,并非所有的补品都适合自己。
比如,对于本身阳气偏盛的人,如果大量食用温热的补品,可能会导致上火、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而且,一些补品如果过量食用,还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影响肝肾功能。
在选择补品时,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避免盲目进补。
误区三:过度运动运动对健康有益,但过度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些人认为运动越多越好,每天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结果导致身体疲劳、受伤,甚至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过度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关节损伤、滑膜炎等问题。
而且,长期过度运动还可能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内分泌平衡。
适量的运动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年龄、运动目标等因素来制定。
健康生活有关3个误区

有一种误区是, 很多人认为健康生活就是要每天洗三次澡。
所以他们会在家里装上三个带水龙头的淋浴间,早上、中午和晚上轮流泡澡。
结果不仅水费飙升,还造成了城市的供水系统瘫痪。
整个城市都被这群“洗澡狂”给闹得不行。
另一种误区是,很多人认为吃得健康就是要每天坚持吃素。
于是有一位爱心大妈每天都把自己做的素菜端到公司,强迫同事们一起吃。
结果同事们纷纷表示:“哇,今天又是素菜,我们都快变兔子了!”最后大家联名请愿,要求午餐能加点肉,否则就不干了!
还有一种误区是,很多人认为运动是健康生活的关键。
一位新搬来的居民为了追求“健康”,每天早上五点就在小区里跑步。
可是不久之后,小区住户纷纷向物业投诉,说是清晨被一阵撞地雷声折磨得睡不着觉。
最后大家集体围堵居民说,“你再跑步,我们就给你送去医院!”于是那位居民只好收起了早晨的激情,改在深夜溜达。
总结说来,健康生活当然重要,但是也要克服一些误区,不要过度迷信某些方法。
毕竟,健康生活应该是愉快而轻松的,而不是把自己逼得精疲力尽。
100个养生误区

1.香蕉、柿子、橘子、番茄、牛奶、豆浆……都可以空腹吃。
因为饿的时候,永远是空腹状态。
2.海鲜水果可以一起吃、牛奶榴莲可以一起吃、豆浆鸡蛋可以一起吃、豆腐菠菜也能一起吃……只要食物干净卫生,多数传说中相克的食物都能一起吃。
3.塑料比大米贵,不会有人傻到用塑料颗粒制造假大米。
4.也不会有商家用废旧塑料袋做紫菜。
5.粉丝也是。
6.肉松饼的馅就是肉松。
棉花和肉,是能吃出差别的。
7.人造无缝蛋壳的难度太大了,如果真有这样的技术,只用来做假鸡蛋实在亏本。
8.市面上没有打针西瓜,瓜皮上的针眼会非常明显,染色剂也会让西瓜烂掉,这样的瓜卖不出去。
9.红色火龙果、红心柚子也不是染出来的。
10.小番茄不是转基因产物,反而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之一。
11.避孕药不会让葡萄无籽,事实上,不会对葡萄有任何影响。
果农吃饱了撑地给葡萄喷避孕药。
12.无籽西瓜同理。
13.《柳叶刀》(顶级的专业医学杂志)没有刊登过「多吃主食死得快」的研究,全面、均衡、适度是最简单、最聪明的饮食法则。
14.胶带捆过之后,蔬菜中的甲醛根本检测不出来,更不要说超标了。
15.空心菜不是什么「毒蔬菜之王」,外国人也不用空心菜净化土壤,洗干净了,就可以放心吃。
16.小龙虾不是谁谁谁的阴谋,鲶鱼也挺干净的,它们都好吃又不脏。
17.方便面、火锅底料、麻辣烫用的是人体火化后的尸油?说得好像尸油很好买到、还很便宜一样!18.包了保鲜膜的西瓜,细菌不会更多。
吃不完的瓜,盖上保鲜膜放冰箱保存。
19.运动时,裹上保鲜膜不会瘦得更快,只是显得汗多而已。
20.喝茶不排油、不减肥,轻松减肥?基本不太可能。
21.第一批春茶通常不打农药,所以,喝春茶≠喝农药。
22.输液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只会徒增静脉注射的风险。
23.没有某种食物能通血管,寄希望于食疗疏通堵塞的血管是不现实的。
24.突发心梗,时间就是生命,别浪费时间刺耳垂、扎脚趾、掐人中……躺好、打120,心脏骤停了做心肺复苏。
25.摸一下就晕、闻一下就倒的药,只发生在武侠世界和三流的侦探小说电视剧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
健康养生固然是好,但你知道吗,平时一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其实会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比如土鸡蛋真的比饲养的鸡蛋更有营养?方便面是垃圾食品?黑木耳可以清肺?吃红枣能补血……赶快来看看这些已被推翻的过时营养观念。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1、方便面虽不是垃圾食品但吃法要健康
●方便面脂肪、油的含量高。
方便面的面饼其实就是面粉,被烘干后也无需添加防腐剂,几乎都是淀粉。
而料包的第一大成分就是脂肪。
如果是酱包,油脂含量超过50%,而且通常是室温下结块的状态,表明其中含有很高比例的饱和脂肪。
如果是油包,则通常是95%以上的脂肪,只是以不饱和脂肪为主。
粉包当中,则毫无例外地含有过多的盐分,还有大量的鲜味剂。
●方便面几乎只提供能量,重量轻如鸿毛的脱水蔬菜或肉粒等,只能作为颜色的点缀,起不了明显的营养作用。
人们通常只知道油炸方便面中含油脂高达16%~20%,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很低,但这还不是麻烦的全部。
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方便面当中的钠含量高得惊人,一大桶方便面所含的钠,便近似相当于一天的吃盐量(6克)了。
●虽然方便面没有什么营养价值,但它也不是十恶不赦。
如果十分饿的时候,吃吃方便面缓解饥饿也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方便面的营养价值也可以通过搭配来改善。
●方便面基本只能提供能量,营养过于单一,不能替代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多种食品的营养。
所以,如果自己在家煮方便面吃,不妨不要加料包或者少加点,加一个鸡蛋或者几块瘦肉,弥补蛋白质的不足,然后还可以配合蔬菜和水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再加高钠和高脂肪的食品,比如香肠、火腿肠之类,否则就算加了蔬果,这一餐的质量也是不可能合格的。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2、黑木耳是血管“清道夫”但不可以清肺
●黑木耳真的能清肺吗?近几年,由于空气质量变化的问题,大家都很关注肺部健康,此时各种所谓的“清肺产品”就冒了出来。
比如,很多人就说经常吃黑木耳可以清肺。
因为吃黑木耳一段时间后,会咳出大量灰黑色痰液,这些黑色物质就是肺里的毒素,咳出来就有清肺的效果。
担心空气污染的人高兴了,吸烟族更高兴了,似乎再也不用担心抽烟伤肺了。
但是黑木耳真的可以清肺吗?
●黑木耳清肺只是个例。
吸烟者最常见的肺部非恶性病变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主要是由于长期吸入的有害颗粒或气体作用于肺部,使肺部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逐渐加重的呼吸道气流受限。
突然咳出大量灰黑色痰液很可能是吸烟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现之一,与吃黑木耳未必有联系,而且这只是个案。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3、土鸡蛋未必比饲养鸡蛋更营养
●饲养鸡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更高。
从营养价值来说,柴鸡蛋的脂肪含量较鸡场蛋高约1%左右,胆固醇含量也较高,不饱和
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
但是相反,有分析结果表明,鸡场饲养鸡的鸡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含量往往略高于柴鸡蛋,这可能是由于复配饲料当中所提供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为充足。
●鸡蛋的营养品质,主要取决于饲料的配方,而与是否散养没有直接关系。
对柴鸡和笼养鸡进行研究发现,这两种鸡肉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很大差异。
可见,从营养价值来看,柴鸡蛋和鸡场蛋、柴鸡和笼养鸡整体上大同小异,很难说孰优孰劣。
●从安全性来说,柴鸡和柴鸡蛋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农户饲养柴鸡基本都是放养、没人管,而现在农村种地使用农药越来越普遍,有些农户为了防止黄鼠狼、老鼠偷吃还会在地里撒一些老鼠药。
而且“柴鸡蛋”含有的污染物二恶英要比普通鸡蛋高出5.7倍。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放养鸡在野外走的时候啄食了野地里的食物,而这些食物存在二恶英的污染。
因此,散养的土鸡因为自由跑动,食物较杂,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种被农药污染的食物,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只有养在没有污染源、水源和土壤质量很好的环境当中,并严格控制所投放饲料的安全品质,散养鸡所产的鸡蛋才是安全优质的。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4、吃红枣预防贫血有益但不能治疗贫血
●红枣含铁量平均只有2毫克。
要说补血,人们自然就想到铁元素的含量。
确实,铁的补充对于帮助人体制造更多的红细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般来说,补铁就意味着可以补血。
只是,每100克干红枣的含铁量平均只有2毫克。
且不说每100克猪肝的含铁量可以达到25毫克以上,就连油菜的铁含量也可以达到3毫克/100克。
●除了吃血红素铁,用补充维生素c的方法来增加非血红素铁摄取也是解决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但是,红枣中所含的维生素c并不多,而且它所吃的量只有每天几颗到十几颗,所能提供的维生素c还不如吃一盘炒圆白菜或者吃只大番茄。
红枣中不含有维生素b12,叶酸含量也很低。
从这个角度来说,用红枣来补血也不靠谱,更多的还是对于红色食物的联想罢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红枣是一种有利健康的食物。
味道甜美,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每天吃几颗对于预防贫血是有益无害的,只是不要期望单靠它能治好临床贫血。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5、铁锅有助补铁但要勤换
●对于很多容易缺铁的人来说,铁锅炒菜还是很有意义。
因为用铁锅炒菜时,受高温、调料、水等因素的影响,铁锅中的铁会有一部分溶到菜肴或者汤里去,有实验显示100克熟冬瓜能溶出8毫克铁,考虑到女性的铁参考摄入量是20毫克,这8毫克铁就显得并不少了。
●但是,铁锅溶出的铁是非血色素性铁,吸收率往往是动物来源的血色素性铁的几十分之一,对于补铁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大。
从历史上来看,直到几十年前,人们一直用铁锅来烹调,甚至煮饭煮水都靠铁锅,但几十年前的贫血发生率远远高于现在。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贫困农村地区用铁锅多,富裕人群用不锈钢锅、涂层锅多,但显然后者的贫血发生率更低。
可见,只用铁锅来补铁,还是相当靠不住的。
●生活中富含铁的食物:血豆腐、肝脏、瘦肉等,如果你经常吃这些血红素铁丰富的食物,或者多从蔬果中摄入维生素c,铁
就能够得到足够供应。
现在都市人群都能吃到足够的动物性食品,还能吃到强化铁的酱油,而且贫血的人比例并不大,即便抛弃铁锅,少溶出这点铁,也不值得可惜。
●铁锅非常容易生锈,所以我们需要经常清理。
而铁锅的使用寿命也不长,基本每年都要换一个,实在是不方便。
铁锅会促进维生素c和脂肪的氧化,而且铁吸收过多也不是好事,会增加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
所以,我们无需对铁锅过于怀旧。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6、防蛀齿不能单靠不吃糖
●其实,导致龋齿根本原因并不是牙虫,也不是糖,而是以变形链球菌为主的几种细菌。
它们寄生在我们口腔内,靠分解口腔内的葡萄糖分为生,同时产生酸。
在酸的作用下,牙齿会一点点溶解、崩塌,形成龋洞。
如果仅仅是不吃糖,我们吃的食物也会受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而产生一些葡萄糖,这些细菌还是会生长,会损害牙齿。
所以,要控制蛀牙,除了不吃糖、少吃糖,还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细菌的生长。
比如,从小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饭后不妨漱一下口;定期进行牙齿清洁等等。
●另外,少喝甜饮料对于预防龋齿有一定帮助。
喝甜饮料过多的孩子,龋齿危险也更大。
这倒不是因为糖本身引起的麻烦,而是因为甜饮料降低了人体的钙利用率,使牙齿的质量有所降低,抗龋齿能力不足。
特别是在喝可乐类饮料的时候,可乐中所含的大量磷酸不仅减少钙的吸收利用,还会直接对牙釉质产生腐蚀作用。
健康生活日常误区7、喝豆浆对骨骼健康有促进作用
●其实,豆浆中所含的钙并不多。
只有牛奶的约十分之一,
它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补钙效果。
但是,仍有研究证明,喝豆浆吃豆制品对骨骼健康有促进作用。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因素:
●其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能预防骨质疏松。
一方面,豆浆中保留了大豆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激素,可以提高并维持骨骼形成的速度,在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症。
调查发现,以豆类食品为主的东方女性中骨质疏松和骨折发病率明显低于食用脂肪和肉类的西方女性。
●豆类的含硫氨基酸较少,能保护钙质不流失。
用豆浆和其他豆制品取代鱼肉蛋等动物蛋白的时候,硫元素的摄入量会下降,蛋白的摄入量也会减少,从而保护钙质不被流失。
因此,日常饮食中适量吃一些豆制品,用它取代大鱼大肉,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有利于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