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调查鉴定软件系统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meteoinfo雷电可视化软件设计实现

基于meteoinfo雷电可视化软件设计实现

基于MeteoInfo的雷电可视化软件设计与实现樊 荣1朱卫星1冯志伟1(1湖州市气象局,湖州,313000)摘要:结合MeteoInfo[1]地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了雷电信息可视化软件,实现了对闪电定位数据的图形可视化。

阐述了该软件的模块化结构设计过程,给出了关键性技术描述,并展示了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产品结果。

这使得雷电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当前雷电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雷减灾措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visual analysis of lightning, lightning data visual software is developed based on meteoinfo’s GIS function. In the paper, modularized design process of the software is demonstrated, primary technological description is given, main functions and product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The software is useful for lightning related stuff in the aspects of acknowledging current lightning distribution discipline, taking effective lightning protect measures, reducing life and economical loss.0引言雷电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3]。

雷电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因此进行雷电数据的时空特征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闪电定位系统(LLS)资料应用于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目前较多的业务[4],主要是针对雷电时间、空间、强度等参数的致灾因子统计、分析。

基于IEC 62305-2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IEC 62305-2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计算 灾害补偿的范 围和数额 , 以及 对防灾工程和拟建 防灾工程进行 评价 。 关键 词 : 电灾害 , 雷 风险评估 , 风险管理 , 系统。 中图分类号 : 4 9T 39 s 2 ;P 1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 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 和 微 电子 设 备 的广 泛 应 用 , 电灾 害 1 加剧 , 已成 为危 害程 度 仅 次 于 雷 3趋 现 暴雨 洪 涝 、 象 地 质灾 害 等 的一 大 气 象灾 害 , 重 气 严 威胁着社会公共 安全和人 民生命财产安 全 。 据统计 , 20 06年 全 国发 生 雷 电灾 害 近 2万 起 ,造 成 13 0 5 人 伤亡 , 年 因雷 电灾 害造 成 的直 接经 济损 失 超过 全
为便利的一个 。 国内虽然起步落后于发达 国家, 但伴随着经济
的发展 和 人们 防雷 意识 的增强 , 应发 布 了一 系列 相 防 雷技 术规 范 。 东 、 广 上海 、 江西等 省 市通过 对 系列 标准 的研究 和 工作 需求 分 析 , 自开发 了雷 击 风险 各 评估软件 , 取得 了一 定 的研 究成 果 ] 就 其对 象 , 但
气 象 与 减 灾 研 究
3 3卷
眉睫 。另外 , 由于 大部分 的雷灾 风 险分量 是针 对 建 筑物或涉及建筑物的。所 以, 文中以雷击建筑物灾
分 量 ( 可 由以下 公式 表示 : 尺)
R=N L ( = B, P x A, C…. )
害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 , 结合雷 电防护的实际需 要 ,设计 了基本的雷 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构 , 并讨 论 了如何 建设 该 系统 。
第 3 卷第 1 3 期
21 3 0 0年 月
气 象 与 减 灾 研 究

贺州学院综合防雷系统

贺州学院综合防雷系统

贺州学院综合防雷系统摘要利用雷电定位仪产生数据,形成贺州市雷击密度分布图,在对贺州学院土壤电阻率测量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所处的地理地貌、人文背景、气象环境、雷暴活动规律等条件以及被保护建筑物自身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雷电灾害风险资料库,为学校提供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建筑物雷电防护措施,利用gis技术并绘制出校园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定期对校园防雷应急小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知识培训,根据学校的不同雷电灾害风险等级,建立起雷电监测预警机制,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使得雷电风险评估和雷电监测预警在业务中有机地结合。

关键词校园;防雷;风险划分;预警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95-020引言雷电是一种美丽又迷人的大气放电现象,有着超长而耀眼的放电轨迹。

当雷暴云积累了足够强的正(负)电荷,使得空间或者地面某处的电场达到了击穿大气的数值时,就产生了雷电。

虽然雷击过程只有几十微秒,但雷电电流高达几万至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摄氏度以上,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地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坍塌、火灾等事故。

全球每秒钟约有46次雷电发生,而我国每一分钟发生70余次雷电,频繁的雷击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依法防雷、科学防雷,建立防雷安全保障体系,减少雷灾危害,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雷电灾害属于非确定性突发灾害,世界各国处理和解决非确定性突发灾害的实践表明,采取预警技术对灾害实行分级防御是一种有效的减灾方法。

近年来,预警的思想和模式已在我国各种突发社会事件、自然灾害、经济运行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贺州学院概况概况贺州学院(英文:hezhou university)是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

校园占地总面积78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2万余平方米,在校师生超过12 000人。

雷电灾害防御业务系统定位

雷电灾害防御业务系统定位
测、 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 、 防雷工程设计技术评价、 雷灾调查鉴定等技术服务方 面积累了大量 的实 际经验 。
1 4 雷 电研 究 _
我 国雷电研究起步较晚, 近几年来有了一些进展, 在雷 电活动规律、 雷电灾害预测 、 闪电定 位资料 、 雷电预警预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
1 广西壮族 自 ) 治区气象局.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学习纲要. 06 20.

4 ・ 7
维普资讯
13 雷 电防护技术服 务 .
《 中华人 民共和国气象法> 颁布实施以来 ,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 气象 部 门均成立 了专 门防雷 技术服 务机构 , 本形成 了一支专业 防雷 技术服务 队伍 , 防雷装置检 基 在
进一步提高我国雷电灾害防御的水平和能力 ,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 已经提出了“ 公 共气 象 、 安全 气象 、 源气象 ” 资 理念 , 明确提 出要加 强 建设 地 基 、 还 空基 、 天基立 体 化 的覆 盖 全 国的雷 电综 合探测 网 , 开展雷 电探测 试验 和资料 的应 用研 究 , 展 我 国雷 电 的预警 、 发 预报 新方
析, 以期 有助于提 高气 象部 门防 雷技 术服务 水平 的科技 含 量 , 强社会 防御 雷 电灾害 增
的能力 。
关键 词 : 雷电监 测 ; 预警预报 防护技 术 ; 电研 究 雷
雷 电是 伴随着 对流天气 过程发 生 的一 种灾 害性 天气 现象 , 因具有强 大的 电流 、 它 炙热 的高 温、 猛烈 的冲击波 以及强烈 的 电磁辐 射等 物理效 应 而能够 在 瞬 间产 生 巨大的 破坏 作用 。为 了
方法和技 术 , 出 0~ 电活动发生 概率预 警 、 给 3h雷 重点 区域雷 电危险度 等级 预警 , 以及 雷 电活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作者:卢志红张世谨郭秀谊来源:《科技资讯》2018年第09期摘要:雷电破坏形式复杂多样,雷灾事故频繁多发。

如何对雷电灾害事故进行科学完整的调查分析,保障雷击事故调查鉴定的客观和公正,为事故责任追究提供法律依据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雷灾的现状,雷电破坏形式,雷电灾害鉴定作用对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雷灾鉴定人员、鉴定时间、调查现场、报告编写等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为雷灾调查鉴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雷灾调查鉴定重要性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c)-0106-02雷击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造成巨大的损失。

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10亿美元;遭受雷击的人和畜伤亡数每年不少;特别是对高新技术的发展;雷电灾害具有相当大的破坏率。

雷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压高;达到500kV 以上;闪电峰值电流的幅度大;可达100~300kA;瞬间的电流变化大;放电过程时间短;产生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强烈的电磁辐射、炽热的高温对雷击物造成破坏。

在我国;防雷已纳入了国家技术管理和监督的范畴;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已经将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纳入了基本的防灾减灾工作[1]。

1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的重要性1.1 河源雷电灾害现状在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河源市气象防雷主管部门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开展对全省危险化学品等易燃易爆场所和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区域防雷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加强防雷安全科普宣传;河源市防雷减灾工作呈现稳定好转的态势。

但因河源夏季多雷雨;气候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频繁。

加上部分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雷电灾害的危险性和严重性认识不到位;没有严格落实防雷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大量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系统因忽视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导致雷灾事故频发;较多农村私人住宅没有防雷装置;导致雷灾事故多发。

雷电监测仪数据转存系统的研发与设计

雷电监测仪数据转存系统的研发与设计

雷电监测仪数据转存系统的研发与设计摘要:以内蒙古地区现已投入业务运行的20个雷电监测仪为核心,以雷电监测定位系统为基础,设计了雷电监测仪状态文件转存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内蒙古雷电监测仪运行监控与技术保障业务。

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稳定可靠地完成雷电监测仪状态文件的转接与存储。

本文对该系统的功能、架构及主要技术路线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雷电监测仪;状态文件;转发;存储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引言近年来,为了实时监测雷电活动范围,精确定位雷电区域并确定其强度,内蒙古气象局先后在呼伦贝尔、兴安盟等地建设了20余套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已基本形成一张覆盖内蒙古雷电灾害多发区的雷电定位监测网。

与此同时,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安装部署了“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即数据处理中心站)”,用于实时接收全区雷电监测站运行状态信息与雷电回击数据[1]。

笔者对“雷电监测定位系统”仔细研究后发现:雷电监测站每隔30s向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搭建的“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发送一条状态信息数据。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只是将各雷电监测站上传的状态信息在软件界面滚屏显示,并未对各站上传的运行状态信息数据进行本地化存储处理(文件存储或数据库存储)。

鉴于上述原因,无法借助该套系统开展全区雷电监测站运行状况实时监控、连续监控、综合分析评估等工作。

为了有效开展全区雷电监测站运行监控工作,笔者在充分调研雷电监测站状态数据转存频次、文件命名规则与编码方式的基础上,研发设计了雷电监测仪数据转存系统。

本文将从系统的功能、架构及技术路线阐述雷电监测仪数据转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功能目前,雷电监测定位系统(数据处理中心站)接收的是雷电监测站每隔30s上传的二进制状态信息帧[1],为了实时获取全区雷电监测站状态信息,以满足雷电监测站运行监控业务所需。

笔者在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公司的帮助下,研发设计了“雷电监测仪数据转存系统”,实现了全区雷电监测仪状态实时监测、状态报警、数据接收、数据存储、连接设置与测试、站点管理等功能。

气象防雷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气象防雷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气象防雷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摘要:气象防雷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即防雷智能监测系统,它如今在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建筑、电台、铁路等。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智能化监测系统已经是各领域检测系统发展的必要趋势。

智能监测系统也分软件和硬件,软件是控制的主导,包括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控制理论;硬件包含传感器、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等,其中微型处理器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

雷电灾害给人们的生活会带来很大的恶性影响,因此,防雷监测是各类建筑、工地、电台等领域所重视的环节之一,而智能化防雷则提高了防雷监测的效率。

本文就气象防雷检测的智能化的重要性、原理及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防雷智能化监测一、气象防雷监测智能化处理的重要性雷电灾害是人类几大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者之一,其有着放电电压高和时间短两个特点,若没及时监测并采取防范措施,其对击物的破坏性是相当大的,因此,工业、电台、铁路等领域都将其作为重视的对象。

对地面产生影响的雷电有三种:球雷是第一种,即内部电磁平衡的高度旋转的离子球体,当其遇到障碍物时与之碰撞或补充能量,从而引发放电现象;第二种直击雷则是带点云层和地面发声的到点现象;第三种感应雷则是受到静电作用的影响,带点云层让地面某一范围有了异种电荷,从而所产生的导电现象。

一般情况下,一旦发生直击雷,感应雷则同样很有可能发生。

以上雷电,地面气象防雷监测若是未事先察觉并采取应对措施,轻则经济损失,重则人员伤亡。

随着21世纪科技技术的发展,防雷监测系统也走向智能化,实行数据智能化处理的优势在于:第一监测数据更加精准,能够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二是正因为其智能化的精准性,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是工作料率的提高,数据智能化处理不仅精确还速度较快,不必要让工作人员人工处理,速度相对较慢,精准度又不及前者。

这三点足以体现气象防雷监测数据智能化处理的重要性。

二、气象防雷监测智能化处理的原理21世纪的今天,电子产品已经广泛使用,防雷也成为社会建设中必须的工作之一。

[现代建筑的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建筑信息系统

[现代建筑的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建筑信息系统

[现代建筑的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建筑信息系统1雷电参数和破坏性1.1雷电的主要参数作为一种具有随机性的放电过程,电放电的特性可以用雷电放电参数来表示。

常见的雷电参数主要包括雷电极性、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雷电流波形、地面落雷密度、雷电小时、雷暴日等等。

1.1.1雷电小时主要是为了对不同地区雷电日内的雷电活动持续时间进行区分,可以以小时为单位。

只要该小时内能够听到雷声,则作为一个雷声小时。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每个雷暴日的雷电小时约为三小时。

1.1.2雷暴日只要能够在测站听到雷声则将该天作为一个雷暴日。

雷暴日能够对该期间的雷暴活动特征进行一定的反映,也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雷暴活动参量。

但是雷暴日不能反映出当天雷暴的持续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1.3地面落雷密度所谓的地面落雷密度指的是在雷暴日中,每平方公里以内的平均落雷次数,可以表示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

这也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1.1.4雷电流波形最常见的雷电流波形就是单极性重复脉冲波,有时还会出现较小的负过冲。

一般情况下在雷电的放电过程中往往有多次先导至主放电。

这就要求防雷保护器的流通能力进行保障,1.1.5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由于雷击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雷击的电流幅值也是随机的。

通过观测并统计雷电流幅值,可以将相应的概率分布曲线得出来。

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与当地的雷暴强度、气象、地貌、地形、纬度有关。

1.2雷电对现代建筑电子信息系统的破坏作为自然界中最为强大的放电,如果建筑物接防雷装置直接受到了雷电的攻击,则建筑物以及屋内的人畜生命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雷电还会产生电磁脉冲,对现代建筑内的电子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在现代社会,建筑内普遍的安装了电子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自动通信和自动控制等。

一旦受到雷击,这些设备很容易受到损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电子信息系统受到雷击之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了雷电灾害的主要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rd x文件 数据 库 、 D aa o B E数 据 连接 引擎 这 三 者 的 组 合 , 写 出的数 据库 应 用 程 序具 有 较 好 的兼 容性 编 和稳 定性 , 高效实 用 。 且
2 2 系 统 结 构 模 式 .
开发设 计 软件 系 统 , 之 成 为 日常 雷 电灾 害调 使
第 3 8卷第 6 期
21 0 0年 1 2月




V0. 1 38。 No. 6
D e . 201 c 0
M ETEO RO LO G I CA L SCI EN CE N D A TECH N o Lo GY
雷 电灾害 调 查 鉴定 软 件 系统 及 其应 用
缪伟斌 孟 祥 飞 孙 金 华
( 1江 苏省 苏 州 市 防 雷 中 心 , 州 2 53 ; 苏 1 1 1 2江 苏 省 张 家 港 市气 象 局 , 家 港 2 50 ) 张 1 6 0
摘要
通 过 D lh 编 程语 言 、 aao e i p P rdx文 件 数 据 库 、 D B E数 据 连 接 引擎 三 者 合 一 , 编程 构 建 计 算 机 软 件 管 理 平 台 ,
开展 这项工 作必须 面对且 极为 重要 的课 题 , 因此 , 雷 电灾 害调查 鉴定软 件系统 的开发 和应用 将极 大地促
进 这 方 面 工 作 的开 展 。
1 系 统 设 计 思 想
单 、 于操作 , 用 于数 据 量 不是 很 大 的程 序 应用 。 便 适
BDE( ra d Da a a e En ie E 是 B ra d公 司 Bo ln t b s gn )6 ] o ln
完 成 雷击 事 件 的录 人 登 记 、 查 分 析 、 论 鉴 定 以及 过 程 中 的 文 档 、 音 、 片 等 一 系 列 资 料 的 分 析 处 理 和 整 理 归 调 结 影 图
档 。该 软 件 平 台系 统 建 立后 台数 据 库 , 有雷 电灾 害 资 料 数 据 的 输 入 、 存 、 索 、 序 、 份 等 功 能 , 统 能 够 自 具 保 检 排 备 系
本 系统共 分 为 2 3个 窗体 模 块 和 1个 公共 变量
文 件 , 图 1所 示 。 其 中 W od操 作 ( UsW od 如 r u e r.
dm) f 模块 仅用 于 生成 Wod报 表 的宏 操 作 , r 故设 置
灾 害 , 定 雷 电 灾 害 的类 型和 等 级 , 时 提 供 查 确 同
动生 成 各 种 数 据 表 格 、 析 报 告 , 查 询 、 析 、 分 把 分 统计 的结 果 等 直 接 导 人 到 Wo d或 E cl 档 中 , 询 、 印 和 日常 r xe 文 查 打
管理 等 非 常 方 便 。该 系统 针 对 性 强 、 易于 操 作 、 方便 快 捷 , 互 界 面 良好 , 交 具有 较 强 的实 用 性 。
防雷 减 灾 作 为 中国气 象 系统 业 务 重 要 工 作 之


已在 全 国范围 内深 入开展 , 国家 相关法 律法 规要
因此 推 出后 就受 到用户 的广 泛欢迎 。本 系统使 用 的
是 小 型 数 据 库 P rd x 是 B ra d公 司 历 史 悠 久 的 aa o , ol n
开发 的数据库 引 擎 , 提供 访 问各 种数 据 库 的 AP 可 I
应 用程 序 接 口 函 数 , 且 提 供 基 于 B E 技 术 的 并 D
VC L组 件 , 现 对 系 统底 层 的调 用 , 问数 据 库 的 实 访
机 制非 常成熟 可靠 。本 系统 采用 D lh 编程 语 言 、 ep i
查 鉴 定 工 作 高 效 、 捷 、 确 的 技 术 平 台 。重 点 考 虑 便 精
了调查 鉴定 的业 务流 程和软 件 的功能设计 。从 事件 受 理登记 开始 , 过建立 数据 库 、 通 科学 方法 的技术 鉴 定、 资料 汇总整理 、 术 报 告形 成 , 定 是否 为 雷 电 技 确
将 事件 资料 生成 Wod报 表 。 r
De h 是 B r n l i p ot d公 司 推 出 的一 种 可 视 化 、 a
作 者简 介 : 伟斌 , , 9 1 生 , 理 工 程 师 , 要 从 事 防 雷 检测 、 电 防 护 管 理 , ma :z a w ii@ s a c r 缪 男 18 年 助 主 雷 E i s mio ebn i . o [ n n
询、 排序 、 计 、 表等功 能 。 统 报
2 系 统 框 架 构 成 及 功 能 介 绍 2 1 系 统 编 程 原 理 .
该窗体 为不 可见 的 。
2 3 系 统 功 能 介 绍 .
() 1 事件 信 息 管理 功 能 。对 所 有受 理 的雷 灾事
件建立 数据 库 ; 录入 的事件 信息 可 以进 行修 改 、 对 删 除 ; 过导航 条显 示查看 每一 事件 的信息 明 细 ; 通 并能
关键 词 雷 电 灾 害 调查鉴定 平 台系 统
引 言
方便 快捷 的 W id ws应 用 程 序 开 发 工具 。D lh no ep i 的语 言基础 是对 象 ( jc) acl它既 具有 VC的 Obe tP sa, 强大 功能 和高效 性 , 同时又具 备 VB编 程 的方便 性 ,

求 各级气 象主管 机构应 建立 和完善 雷 电灾 害调查 鉴
定 制 度 , 责 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 的雷 电 灾 害 调查 鉴 定 工作 。 负
个数 据库 类 型 , D lh 兼 容 性 较 好 , 使 用 简 与 ep i 且
但 如何收集 整理 雷 电灾 害 调查 资 料 , 重大 雷 电灾 对 害事 故进行 现场调查 _ 、 2 勘察 和技 术鉴定 , j 如何 分析 和研 究 雷 电灾 害发 生 原 因_ , 形 成技 术报 告 等是 3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