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创新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创新教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创新教案

课题: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一样,贯穿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始终。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初中阶段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高中阶段则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统计特征的刻画方法;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归纳推断与演绎证明的差异。

作为“统计与概率”第一章的第一部分,本节课是小学学过的统计知识的深化和延伸,又将为整个中学阶段统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生情况分析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标中提出的“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是“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成绩较好,思维活跃,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索新鲜事物。为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在正式调查之前,先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如下:能收集、整理、表示数据,会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是95%的同学不会分析数据,不会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过程,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

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会用数据说话。

呢?考虑到人手一部的手机,以及有些同学会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网络小说,我觉得有必要对他们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一下调查。

因此,针对“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这个主题,我给出了以下三个研究课题:

(1)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调查;

(2)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3)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4.统计调查实施过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课题,并进行了分组。分组后根据要研究的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确定了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然后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将得到的数据录入到Excel中并进行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发现问题,引出主题】

从学生感到压力比较大的作业出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如果有,我们到底在忙什么?让学生知道统计调查是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是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的。【活动一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调查】

1. 调查背景及目的

进入初中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同学的成绩发生较大变化,还有许多同学出现了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同学们是否是因为作业而忙碌,我们做了此次调查。

2. 调查内容

考虑到作业的完成时间和质量会受到学习成绩、对待作业的态度、做作业的习惯以及家庭作业数量的影响,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了调查。

3.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我们年级共有8个班286名同学,为了节省调查时间,减少工作量,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我们决定抽取65%的同学(186人)进行调查。按照这个百分比,分别从初一年级1-8班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同学。数据的收集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85份.

4. 调查结果

(1)学习成绩调查

首先我们对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调查,图1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8%的同学学习成绩为优秀,有51%的同学学习成绩为良好,有18%的同学学习成绩为合格,有13%的同学学习成绩为较差。优秀和良好的同学共占全体学生的69%,优秀、良好以及合格的同学共占全体学生的87%,说明我们年级的成绩还是比较好的。

图1 学习成绩扇形统计图

(2)对待作业的态度

图2 对作业的喜爱程度扇形统计图

我们对同学们对待作业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图2表明有10%的同学喜欢写作业,有34%同学比较喜欢写作业,有19%的同学比较不喜欢写作业,有37%的同学不喜欢写作业。喜欢写作业和比较喜欢写作业的同学占了44%,不喜欢写作业和比较不喜欢写作业的同学占了56%,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都不喜欢写作业。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让同学们喜欢上写作业。

图3 作业完成情况扇形统计图

从图3可以看出,有65%的同学一直都能认真完成作业,有24%的同学经常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有8%的同学偶尔能认真完成作业,有3%的同学从不认真完成作业。整体而言,我们年级完成作业的情况还是不错的。

综合图2、图3可以看出,虽然大家不喜欢做作业,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坚持认真完成作业的。希望这些同学能够保持,也希望那些不能经常完成作业的同学能够完成作业,毕竟作业可以让我们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3)做作业的习惯

图4 做作业的习惯扇形统计图

做作业是为了把当天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巩固,为了更好地掌握当天所学知识,我们写作业时应该是先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再写家庭作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图4的调查显示只有17%的同学是先复习再写作业,而有83%的同学是直接写作业。这说明我们做作业的习惯不是很好,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先复习再做作业,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4)作业的数量

图5 家庭作业量扇形统计图

由图5可以看出,有24%的同学认为家庭作业量很多,有16% 同学认为家庭作业量比较多,有46%同学认为家庭作业量适中,有11%同学认为家庭作业量较少。整体来看,我们的家庭作业量还是可以的,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多,更没有大家形容的那么可怕——“七天七夜整整七斤作业”。我认为只要你把当天的知识学会学扎实,你就会很快完成家庭作业,作业量也不是很多。

我们再来看看大家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见图6. 在调查的185个同学中,有9%的同学做作业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有38%的同学做作业的时间在0.5-1小时,有31%的同学能够在1-2小时完成作业,有22%的同学做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这说明78%的同学都能在2小时内完成作业。

图6 作业完成时间扇形统计图

5. 调查结论及建议

56%的同学都不喜欢写作业,但是还是有65%的同学一直都能坚持认真完成作业,有24%的同学经常能够认真完成作业,这说明大家都明白作业的重要性,即使不喜欢,但还是能够认真完成;从数量上来看,78%的同学都能在2小时内完成作业,2小时的作业量对我们来说不算很多,这说明我们的作业量还是可以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做作业的习惯不是很好。做作业时,我们应该先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再写家庭作业。然而调查显示只有17%的同学是先复习再写作业,而有83%的同学是直接写作业。作业是对课上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希望大家以后能够先复习再做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小结:

1.这组同学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

2.为什么都能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我们还学过哪些统计图?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统计图呢?

设计意图:了解同学们对待作业的态度、做作业的习惯以及家庭作业的数量,考查作业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么多。

【活动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1.调查背景及目的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近年来,阅读在中高考中占得比重也越来越大。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我们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我们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积淀文化底蕴,提升个人素养。然而,我们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不是特别理想。为了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现状,提高同学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以及课外阅读是否占用了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2. 调查内容

为了了解同学们为什么阅读、喜不喜欢阅读、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花多长时间阅读、喜欢读哪些书以及如何选择阅读的书籍,我们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阅读目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时间、书籍类型、阅读来源。

3.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次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我们年级的学生。考虑到时间和工作量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我们年级共有8个班,分为四类:西班牙语班、工程师班、垂衣裳班、普通班。为使数据更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我们从这四类班级中各取一个班进行了调查。

4. 调查结果

(1)阅读目的

图7 读书的目的条形统计图

从图7可以看出,有17名同学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有41名同学读书是为了提高成绩增长知识,有5名同学读书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的要求,有6名同学读书是为了了解时事,有36名同学读书是为了调节学习或生活的压力,而有10名同学读书的目的不明确。在读书的过程中大家的心静下来了,既提高了成绩、增长了知识也调节了学习或生活的压力。

(2)阅读兴趣

图8 阅读兴趣扇形统计图

从图8可以看出,有55%的同学喜欢阅读,有39%的同学有点喜欢阅读,有6%的同学不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同学占一半以上,这说明喜欢阅读的同学还是很多的。

(3)阅读习惯

表1 阅读习惯统计表

阅读习惯男生所占比例女生所占比例占总人数的比例

有55%45%77%

没有50%50%23%

从表1可以看出,有77%的同学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习惯,23%的同学没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这说明大多数同学都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习惯。有阅读习惯的同学中女生占45%,男生占55%,这说明在阅读习惯上男生比女生占的比例大。

为了考查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同学占全年级人数的比例,我们绘制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扇形统计图,如图9. 从图9可以看出,只有20%的同学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有26%的同学不做读书笔记,有54%的同学偶尔做读书笔记。这说明80%的同学都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果对所读的东西不做记录,读完可能就会忘,阅读的意义就不是很大。希望大家能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图9 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扇形统计图

(4)阅读时间

图10表明30%的同学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40%的同学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至3小时,19%的同学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在3至5小时,6%的同学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在5至7小时,5%的同学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在7小时以上。有70%的同学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这说明大部分同学每天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与之前77%的同学认为自己每天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相比,说明大家没有真正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希望大家

可以抽出时间来读书。

图10 每周阅读时间扇形统计图

(5)书籍类型

图11 阅读书籍类型的条形统计图

从图11可以看出,有22名同学喜欢阅读卡通动漫,有27名同学喜欢阅读网络小说,有36名同学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有14名同学喜欢阅读科技知识,有9名同学喜欢阅读军事纪实,有12名同学喜欢哲理性文章,有10名同学喜欢阅读体育新闻娱乐,有12名同学喜欢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

调查表明: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同学最多,喜欢阅读军事纪实的同学最少。很多同学注重文学上的阅读,这对一些名家名篇的理解很有帮助。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喜欢阅读卡通动漫、网络小说,这方面的阅读对我们的学习帮助不大,甚至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

(6)阅读来源

图12 阅读书籍的来源条形统计图

从图12可以看出,有82名同学凭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有21名同学凭老师家长的推荐选择书籍,有12名同学凭同学推荐选择书籍,有2名同学读书毫无选择。同学们读书的随意性比较强,没有针对性,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缺乏家长、老师的必要指导。

5. 调查结论及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

(1)大部分同学都喜欢阅读且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但很多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70%的同学每周的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下,阅读量较少;

(3)同学们凭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所读书籍结构不合理,没有针对性,缺乏老师、家长的必要指导。

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快速地从中提取出有用信息,为提高我们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加阅读积累,针对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给出以下建议:(1)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时大家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增加自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为了两年后的中考做好准备。可以随身携带便于阅读的材料,在等公交或者其他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做到化整为零。

(3)选择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自己选择读物时,应该根据年龄的变化来进行选择。

(4)学校多组织课外读书活动,教师、家长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希望今后学校能够多组织课外读书活动,如:知识竞赛、智力测验、读书论坛、读书演讲等。家长、老师在指导同学们读书时应辅之以正确的方法,让同学们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结:

1.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2.时间都去哪儿了?

设计意图:了解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情况,考查他们是不是因为阅读而忙,同时增加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活动三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1. 调查背景及目的

手机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后,中学生也成了手机消费的一个群体。一些同学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网络小说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为了了解同学们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手机是否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2. 调查内容

很多同学在小学就开始使用手机,到现在为止已经换了很多部手机;有些同学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网络小说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有些同学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而形成近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同学们使用过手机的数量、手机的用途、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手机的利弊进行了调查分析。

3.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鉴于全面调查的成本较高,工作量较大,此次调查我们选择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我们年级共有286名同学,对三分之一的同学进行调查可以反映出整体的情况,因此我们将样本容量定为95. 样本的选取采用的是抽签的办法。将全年级同学按照某次考试的考场安排从1到286进行编号,然后将写有编号的小纸片放入一个盒子中,将纸片搅拌均匀后从盒子中抽取95张纸片,与纸片上号码对应的同学就是我们的调查对象。数据的收集采用的是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

4. 调查结果

(1)使用过手机的数量

图13 使用手机数量的扇形统计图

从图13使用手机数量的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使用过0个手机的同学占了2%,使用过1个手机的占了27%,使用过2个手机的占了30%,使用过3个及以上手机的占了41%. 由此可见,使用过3个及以上手机的同学最多。

(2)手机的用途

图14 手机用途的条形统计图

考虑到手机的用途多种多样,因此,在调查同学们都用手机做什么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多项选

择题。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出每种用途的数量多少,我们制作了手机用途的条形统计图,如图14. 从

图14可以看出来,在我们调查的95名同学中,大多数同学都是用手机来聊天,听音乐、看视频,

与父母、朋友联系或者查资料,也有很多同学用手机来玩游戏、上网。

(3)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图15 使用手机时间扇形统计图

从统计图15可以看出,每天使用手机1小时以下的同学占13%,使用手机1—2小时的同学占27%,使用手机2—3小时的同学占21%,使用手机3—4小时的同学占30%,使用手机4小时以上的同学占9%。有60%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有39%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3

小时以上,跟同学们做作业的时间相比,这说明很多同学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合理。

(4)手机的利弊

从图16可以看出,觉得手机对同学们利大的占37%,觉得手机对同学们弊大的占24%,觉得无所谓的占39%. 觉得无所谓的同学有很多,这说明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手机对自己的影响。

图16 使用手机利弊扇形统计图

5. 调查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使用过2个以上的手机;同学们使用手机一般都是聊天,听

音乐、看视频,与父母、朋友联系或者查资料;39%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39%

的同学没有意识到手机对自己的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对身心带来诸多损害。我们建议同学们少用手机,或者用手机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事情,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平时可以在写完作业后用手机查阅自己不懂的问题;周末可以在写完作业的前提下玩一会儿手机;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要过长,要注意保护眼睛。

小结:

1.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我们的身心带来哪些损害?

2.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

设计意图:了解同学们使用手机的情况,尤其是使用手机的时间、用途,通过对比让他们意识到手机浪费了多数同学的时间。

【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1)数学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发现,我们身边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数据,我们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分析,通过数据来看我们的学习生活,从而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作出指导,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2)生活意义

这次的统计调查也启示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只凭想象,要用事实说话,做到有理有据。比如我们今天研究的这个问题:我们真的有那么忙吗?忙与不忙要有一个的判断标准,说我们很忙要有依据。

2.本节课的三个调查使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统计调查在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比如人口增长情况的研究,交通状况的研究等等,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调查。用数据说话是我们客观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一种常用方法。

【布置作业】

结合课堂小组汇报,完成调查报告。

整理、表示和分析的全过程,学会了利用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体会了统计通过分析数据,获取信息,发现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本次的调查研究为学校是否该为初一的学生减负提供了依据,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2.本节课的学习探究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三个课题中的一些小问题(如完成作业的时间)从优等生与后进生、男女生、班级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可以让学生看到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本节课的三个课题相对独立,但综合起来看他们同时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这告诉我们分析问题时应该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3.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确定活动的主题时,主要考虑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再进行调查时,调查主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思考,可以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主题班会教案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主题班会教案 枣庄四十中沈耀春 班会目标: 1、通过看报纸、看电视、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用演唱、讲故事、诗朗诵等方式,培养少先队员对科学的意识和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2、通过活动强化队员科学意识,更好地培养队员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培养队员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3、展示我校科技教育特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组织方法 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队,选出各队小队长,班长为中队长,通过讨论、交流、展示、讲故事、诗朗诵、动手操作等方式组织本次主题班会。 班会内容: 第一篇章:像科学家那样 第二篇章:科技在腾飞 第三篇章:科学才艺大展示 第四篇章:科技成就硕果累累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做到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集一条科技前沿信息。 2、排练节目,准备器材。 3、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班会过程: 第一篇章:像科学家那样 甲:迎着灿烂的朝阳, 迈开轻快的步伐, 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将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 乙: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 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甲: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乙:下面有请XXX队为大家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 队员1:《发明大王爱迪生》 甲:听完这些故事,有的队员诗兴大发,请听XXX小队诗歌朗诵《我们爱科学》。 (穿过时间的隧道,我们相约在灿烂的明朝。拜访阿基米德、爱因斯坦,使我们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叩开牛顿、瓦特的大门,我们心里装满了“珍宝”,来到了知识的园地里,我们请李时珍、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教材简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该文作为人教 版新教材编入高中第二册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 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作为经典篇目的《故都的秋》更具 有领起、示范的作用,教学本文的关键是朗读、欣赏、领悟,即把握作品形象(所绘之景),感受作家倾注于其中的情。新大纲指出:“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 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表现力。”结合高一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定为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美文美读,重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目标是(展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流畅、简洁清朗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和学会如何鉴赏散文。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的一些表达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依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思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 景 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朱自清说:“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通过美读以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点燃其心灵的火花,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2、比较赏析法。鉴赏离不开比较。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听得多了,见得广了,就有了鉴别能力,欣赏水平才会提高。 3、讨论法。这是阅读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 发现、判断、推理的能力。 4、情境教学法。通过画面、音乐渲染一种气氛,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音美以悦耳, 形美以染目,情美以动人,意美以感心,学生既能领略情境的意蕴,又能受到多方面的感染 和教育。 〖教学设想〗 为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散文的能力,我将按照审美的心理过程;借助多媒体进行点拔式赏 析阅读,品味郁达夫语言的独特魅力。以诗解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此我将整个教学 过程分为“导语引入——整体感知——品味鉴赏——探究情缘——比较赏析——迁移训练” 六个部分。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完整版)《故都的秋》公开课获奖教案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显示课题) 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1、欣赏视频朗诵。(1-11自然段) 2、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 1、欣赏第一幅画

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地形图的判读复习教案设计11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能力目标 1.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2.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德育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 1.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2.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对,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构成一幅地图的三大要素,也是我们阅读、运用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今天我们就用这把“钥匙”打开地形图,去认识和辨别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地形。 板书地形图的判读 悬念设问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 板书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电脑展示课本P24图1.35“地面高度的计算”,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 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 电脑展示鼠标点击乙地相对于海平面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得出乙地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提出问题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 电脑展示鼠标点击甲地相对于乙地所作的垂线及数值,让学生自己分析回答。 说明提问甲地相对于乙地1000米的垂直距离,这就是甲地相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那么,图中1500米、500米表示的是海拔、1000米表示的是相对高度,请比较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分别应该如何表述? 讨论小结教师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讨论比较后进行小结板书。 ①三个高度的共同点都指的是垂直距离。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主题班会教案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 一、设计背景 我们生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曾经夸父追日,让人觉得可笑,而航天飞机却使这一梦想更进一步;曾经人们向往太空,卫星与太空望远镜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古时,人一日行几十里地已是了不起的事。现代,已有了超音速飞机;电话,网络,让我们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也近在咫尺,而这些也正是因为有了科技的创新的结果。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就是在创新当中进步的。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沈括撰写《十二气历》,中国的四大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任何社会变革,科技进步都是智慧的人们创新的结果。都会引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也会改变我们的未来。科技创新是推进人类走向未来的“加速器”,是通往未来的“金钥匙”。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必须了解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及对未来世界的作用,这样才能迈出前进的道路上坚实的步伐,才能完成我们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走向我们和谐的新世纪! 二、教育目标 1、提高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通过开展体验创新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科技体验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意识和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发明创造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未来世界的作用。 三、前期准备 1、班长担任主持人,负责收集科技创新的图片、音乐,准备串词。2、团支部书记负责装饰教室,黑板上写标题插画。 3、一组同学准备和科技相关的小品。 4、二组、三组同学准备自制电动机等科技小发明、小制作。 5、四组、五组同学准备讲科技小故事。 6、六组同学准备科技诗朗诵。 四、活动过程 班主任致辞 在一些人眼中,创新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创新的灵感似乎是极其偶然的,如同彩票中奖一般,而我以为不然。倘若你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关注周围的一切,你就会发现灵感无处不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新世纪的朝晖已经普照大地。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你们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羡慕哬!自古英雄出少年。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成功……你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努力创新、创造属于你们的未来! 第一章科技创新在身边(配乐诗朗诵六组) 甲:4200多年前中国人们就发明了陶瓷 乙:1800年前的蔡伦创新发明了纸

《故都的秋》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故都的秋》重点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法指导: 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1)移情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都钟情于秋,秋在他们的笔下显得意蕴丰富,风情万种。 丹桂飘香,秋菊傲霜,秋有味;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壮丽的湘江秋景图)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苍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读到的是冷清、凄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否定古来的悲秋观念,认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二、释题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

故都的秋》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 舞阳一高语文组史延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 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四、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设计思路 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清、静、悲凉”,结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远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凉。柳永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感受到的是凄苦。由此可见,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达夫对于“故都”的秋又寄

予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简介:郁达夫和郁达夫优美、颓废、伤感和灰冷的文风。 (幻灯片显示资料,老师给予介绍。) (三)、解题 从标题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风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华之地,但还是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 (出示幻灯片) (四)、鉴赏 1.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 清——静——悲凉 2.给文中出现的5幅画分别起一个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斜阳——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本体北国的秋 甘甜可口黄酒白干清香后劲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内蕴 食之有味稀饭馍馍有味耐饥不浓易饿如秋之隽永味美细腻鲈鱼大蟹可大快朵颐玲珑如意跋涉千万里剔刺而食黄犬骆驼得秋之爽气逗玩邀宠有秋之辽阔4.本文的结构: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用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展示《中国地形图》,学生找出珠穆朗玛峰,问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米, 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米,请你解释原因? 1.海拔和相对高度 生:学生读图讨论说出8844米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而4000米是它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 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请同学们观察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生: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上个点的海拔,把它们填注在地图上,然后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这就是等高线。 2.了解什么是等高线,学会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3.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海拔的高低。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断各地的高低呢? 生:学生讨论说出只要读出地面各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个地点的高低。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35等高线示意图,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并与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相对照,自己得出结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分布疏密的关系,教师展示结论。 4. 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坡度的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5.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生:山地的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闭合圆处是山顶,但是数值要看清 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 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悬崖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了解海拔和不同的地形。 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素描图,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的海拔高度,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其着色有什么规律? 生:讨论回答: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按照越高越亮或者越高越暗的原则,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 7.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着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很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

(推荐下载)《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故都的秋》公开课教案的全部内容。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⑵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设计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里,柳永读到 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文人们眼中的秋天各有特色,且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 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却另辟蹊径,独运匠心,从秋味入手写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赏析郁达夫先生是怎样选取客观景物来个性化地表 现故都之秋的。(幻灯1)(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5分钟)(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1、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明确:秋。 2、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x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能够运用地形图上分辨出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 单的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② 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 新课导入 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京郊外的一 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你觉得他们应该随身携带的物品 有什么(地图) 还记得我们做过的题目野外旅行一般用什么地图(地形图)很好, 人们最常用的两种地形图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图。那这两种地图 怎么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阅读地形图。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 情景创设国庆黄金周将要来临,某班的一位同学准备随家人去南

京郊外的一些地方自助游(注意:途中要爬山)。因为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一幅南京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呢 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 学习过程 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 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 都是 1000 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 :表示高度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书本 P24,帮我找出相对高度和海拔的定义。 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注意: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的都是海拔。 闯关题(一): 甲山的海拔为米,丁山的海拔为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AB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围绕文眼“清、静、悲凉”,体会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2、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4、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女伤春,士悲秋”的传统,这“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板书>,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走近作者: 三、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生自愿读,每人几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节奏、情感),老师补充PPT8 2、听音频,作对比。 四、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五、探究思考。 (一)、探讨2、13自然段。

科技节主题班会讲解学习

科技节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科技月活动,让科技创新的种子扎根与素质教育沃土,唤醒每个孩子的科学潜能,自由放飞于明日之空。力图激发学生好奇、好问、好学的兴趣和品质使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喜欢阅读,以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阅读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内容:1、科技知识知多少。 2、“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相关资料。 3、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电脑科幻作品及节水节电环保标志展示、评比。 4、“科技为主题”的读书笔记选读。 5、介绍的科学家故事。 活动过程: PPT展示:火箭、卫星、宇宙飞船、星星等图片,创造出一个太空时代,反映只要同学们勇于创造就能使科技迅猛发展,奔向科技时代。 班长宣布主持人上台。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1、请学生介绍“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相关资料。

2、展示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电脑科幻作品及节水节电环保标志,进行评比。 3、科学知识小竞赛,以小组为单位比赛。 4、请邱诗妍、陈芷琪等同学读自己写的读书笔记。 5、请张明婕、肖金江等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6、全班同学谈谈自由科技节的感想。 7、活动结束,班主任小结。 科技节主题班会 科技节主题班会 、中队长王雨成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四(1)中队“科技给力量,创新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过程: 雨成:在我们班里,也有许多同学在科技制作中有着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下面请莫晓垚等同学拿出自己的小制作,对自己的作品作一介绍。 怡欣: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班里还是有许多能工巧匠,可见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雨晨:是的,我们学校历来十分重视科技教育,每年通过科技艺体节,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大家动手、动脑及开拓创新的能力怡欣: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啊! 雨晨: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万事万物,多么神奇! 怡欣:假如你想把世界看清,就请睁大你的眼睛。 雨晨:这世界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怡欣:这世界一日千里,面貌一新。 雨晨: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有一些司空见惯的科学现象,你们能发现先其中的奥秘吗?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注意仔细观察哟! 1、让火柴"跳舞"; 2、筷子提米;鸡蛋浮出水面; 王、张:号角声声,队旗飘扬,队鼓咚咚,歌声嘹亮。在灿烂的阳光里,在明朗的蓝天下,跨世纪的少先队员,行走在金色的道上。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热学、勇于探索的美好种子一定会播撒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使自己成为爱科学、用科学的学家,小发明家和小能手! 雨晨:下面请中队辅导员老师讲话。 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科技在身边》主题队会开展得十分成功,同学们不仅积极参加活动,锻炼了组织能力,老师还欣喜地发现同学们提高了科技意识,是啊科学为我们拨开重重的迷雾,是科学为我们开启智能之窗。因为,科学带给了我们全新的创造思维,因为,科学教给我们最先进的思想、方法。崇尚科学我们更冷静,客观地面对这日新月异的世界,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振翅翱翔,迎接美好的明天! 、宣布中队活动结束: (1)中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队长白灵鹭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 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识和能力。【重点与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 (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

读”。 二、新课讲解 (一)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1.35 地面高度的计算 (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读图1.36 等高线示意 (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 (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 3.判断坡度的陡缓 (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 (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 (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叠。 5.读图1.37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 (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 (讲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 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读图1.38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下面是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 故都的秋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作者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能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 通过早读的自读与齐读课文后,学生大多反映喜欢郁达夫细腻的文字,喜欢他笔下的秋的独特的韵味。但同时,由于对于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的陌生,他们普遍反映不大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学生大多喜欢散文,同时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正在形成之中。所以,课堂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让学生鉴赏课文,又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对作者与背景予以详细介绍,可让学生逐步学会品味课文并逐步走入作者内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 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导入] 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 [授新]

师:投影(图1.27)并提出问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 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生:回答(略)。 师: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 生:回答(略)。 师: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同? 生: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不同点 相同点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 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吧!(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4米,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b) a.2186米 b.19880米 c.9882米 d.1988.2米 师:投影(图1.28)提问:谁能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的定义及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都相等。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师:我们再做一个练习题!(见课件或内容如下) 仔细读右图判断: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师:投影(图1.29)提问:谁能说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点? 生:讨论回答(略)。 师:小结(内容如下)。 山顶:等高线上的数字由外向里依次变大。 山脊: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脊的部位向数字小的方向凸。 山谷:与山顶的等高线相比,山谷的部位向数字大的方向凸。 鞍部:两山(封闭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陡崖:等高线像刻度尺上的刻度一样。 师:再看另外一个练习题!(见投影) 生:讨论回答(略)。 师:讲解(略)。 师:投影(板书设计)。 [课内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下文是的故都的秋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 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通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 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融化在一起,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内容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优秀教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2.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 2.能够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 3.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准备】 地图册、等高线地形模型、课本上的相应插图 【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板书)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激趣]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地形图来表示。 一、地形图的判读 [启思]学生阅读课本图1.34,观察图中甲点的高度有哪两个数据?它们的单位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活动] (要求)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 (师生活动) (小结)甲点以海平面为标准计算为1500米,这叫海拔。甲点以乙点为标准计算为1000米,这叫相对高度。无论计算海拔还是相对高度都必须用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是米。 (板书)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海拔 ②相对高度 [巧练]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4000多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启思]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就是用绘制等高线来表示的。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1.35“等高线示意图”,你能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吗?海洋中的等深线也是同样的绘制方法吗? [活动]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