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探讨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有助于了解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透明度和质量的影响程度。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三个方面,详细讨论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1.公司治理结构2.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公司向外界披露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用于提供给投资者、分析师、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投资和决策。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对于维持市场的正常运行和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3.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1)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负责监督公司高级管理层的运营和决策,以及保护股东权益。
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可以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建议并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透明度和质量。
研究表明,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积极影响。
独立董事可以提供更客观和客观的监督,减少高级管理层的操纵空间;多样化的董事会成员具有不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为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意见。
(2)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是中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在监督高级管理层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监事会的存在和有效运作可以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减少公司的不当行为和违规操作,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3)高级管理层的激励机制高级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有影响。
激励机制的设计应当注重长期绩效、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透明度。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高级管理层提供更准确、准确和透明的会计信息。
(4)外部监管机构的作用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有效的外部监管机构可以加强对公司的监管,确保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例如,在中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和中国证券交易所(SSE)等机构具有监管和审核的职责,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深交所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深交所的经验证据摘要:本文以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
并以股权集中度、最终控制人属性、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作为变量,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最终控制人属性、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质量;深交所一、引言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影响到公司各个重大方面的决策和管理,其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信息不对称。
正确引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增加证券市场信息有效供给,这是高质量信息披露的制度保障。
而真实、全面的信息披露又可以监督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信息披露质量为基点,从股权集中度、最终控制人属性、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人员持股比例4个方面对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分析,为合理引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
二、文献回顾(一)国外研究回顾国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自愿披露程度,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强制披露程度的关系问题。
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代理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并提出采用管理层持股作为一种内在激励机制以解决代理问题。
Kaplan和Minton(1994)认为大股东持股能帮助减轻代理问题。
Simon和Kar Shun Wong(2001)、Eng和Mak(2003)通过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程度负相关。
Sam Han(2005)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与管理人持股比例负相关,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
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

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披露是指公司将其经营活动、财务状况、风险管理等相关信息向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开的行为。
而公司治理则是指公司内部各种机制和制度的运作,以保障公司的稳定经营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和影响。
首先,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信息披露的实施可以增加公司的透明度,使得公司的经营活动更加公开、透明。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管理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估公司的价值和风险。
这种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公司的股权投资中来。
同时,信息披露也可以促使公司更加规范地运作,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因此,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其次,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可以提高公司内部的监督和约束力度,确保公司的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了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多个层面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应当对信息披露负有最终责任。
董事会成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核。
监事会作为独立的监督机构,应当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此外,高级管理层也应当对信息披露负有责任,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因此,公司治理的完善对信息披露的保障至关重要。
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表现在相互影响中。
信息披露的实施可以促使公司治理的改善和完善。
当公司意识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后,会加强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和改进,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公司治理的完善也可以促进信息披露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可以提高公司内部的监督和管理能力,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汪菲菲来源:《经济师》2015年第11期摘要:在我国,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虚假、不系统等一系列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使会计信息供需机制均衡,抑制公司经营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并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1-094-02引言近年来,社会上屡屡暴出的会计信息造假、舞弊等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分析各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素后,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这引起了人们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以此来提高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一、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公司资产所有者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委托给公司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资产所有者对公司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活动设置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即公司治理结构,财务会计系统是资产所有者对资产经营管理者监控的重要手段。
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公司外部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组成,分别承担行使、决策、监督和执行的职能,内部治理结构还包括对经理人等聘选、激励与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内部治理结构为公司治理的主体,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公司外部治理包括产品及资本市场等外部因素。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对公司内部不同利益关系之间的利益和行为进行协调的一系列法律、文化和制度的统称,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股权结构及经营管理层等方面,其中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而公司管理层是日常运作的决策中心。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会计信息是否及时、是否系统、是否真实、是否公允等各项指标。
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问题

分析公司治理中的信息披露问题公司治理是保障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息披露不仅是公司信用建立的基石,也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信息披露的意义信息披露的作用在于增加企业透明度,利于投资者识别股价合理,促使投资者认真研究公司业务及发展,从而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同时,信息披露的作用在于使监管机构监督公司的经营活动,有效防范公司的内部问题,提供完整的监管基础,保障公开、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
二、信息披露的规定信息披露的规定主要由公司法、证券法、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和监管机构等制定和发布。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向出资人、债权人、职工和政府等提供经营、财务等有关情况的报告。
证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范围、披露方式、披露时间等具体要求。
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财务风险等内容。
上市规则则在信息披露内容、范围、披露时间、披露方式等领域上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监管机构则会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监管和评价。
三、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实际中,信息披露并非尽善尽美。
信息披露的不充分或不准确将会对公司治理和投资者权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信息披露存在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由于少数公司为了避免揭示负面信息和低效地揭示自己的财务状况。
因此他们采取隐瞒或虚假揭示的手段。
在罕见的情况下,公司可能将事实扭曲、隐瞒或造假,行驶我们进行投资决策的危险。
即使不是故意违反披露规则,也可能由于管理人员的无意识偏差导致信息不准确或缺乏完整性。
2.信息披露时效性差信息披露应该是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并应该提供有关经营、财务等方面的主要情况。
但是,在现实中,一些公司经常违反信息披露时效性的要求,而导致持续的期望管理和市场波动。
这种行为会让投资者与公司失去信任,有悖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范文

《公司治理结构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渐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核心。
内控信息披露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透明度、公信力和投资者保护。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企业优化治理结构和提高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参考。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概述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分配和制衡的机制,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等方面的安排。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决策效率,降低代理成本。
三、内控信息披露的概述内控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向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公开披露的过程。
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透明度,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防范企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四、公司治理结构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一)股权结构的影响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大股东可能通过控制董事会和监事会来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反,在股权分散的企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可能导致内控信息披露不足或失真。
因此,合理的股权结构能够促进企业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二)董事会的影响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一个独立的、有足够权力的董事会能够有效地监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推动企业进行真实、准确的内控信息披露。
反之,如果董事会缺乏独立性或权力不足,可能导致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下降。
(三)监事会的影响监事会是监督企业运营的重要机构,对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具有监督作用。
监事会能够通过检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发现内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企业进行改进。
因此,一个有效的监事会能够提高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
五、提高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一)优化股权结构企业应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形成合理的制衡机制,避免大股东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过度控制或忽视。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紧密关系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紧密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公司治理是指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权力关系,而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公司向外界披露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行为。
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相互影响着。
首先,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保障公司高效稳定地运行,同时也可以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在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将承担起监督和管理的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将受到科学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机制的保障,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会计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准确、全面地披露财务信息,公司能够提高透明度,增强股东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感,促进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
透明度的提高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操纵财务数据和违规操作的可能性,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此外,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进而促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提高,增加对公司的投资,提升公司的市场声誉。
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提供给管理层更准确和及时的财务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管理层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公司的运营。
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加强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紧密关系,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各个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和责任,确保公司治理的公平公正。
其次,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对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导向,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投资者和监管机构也应当积极参与监督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发挥监督的作用,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引言:公司治理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机制,保护股东权益,维护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会计信息质量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的运作。
本文将探讨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联关系。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公司治理是保障公司内部运作正常、规范的重要手段,而会计信息质量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度和参与度。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1.1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能够有效约束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减少会计信息的操纵和虚假披露。
其次,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能够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而提高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
最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和准确反映,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依据。
1.2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作用尽管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促进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存在制约作用。
一方面,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及时。
例如,如果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不足,就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操纵和虚假披露。
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机制的过度强调短期利益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例如,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公司管理层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手段来美化财务报表,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影响2.1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促进会计信息的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
例如,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够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确保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
其次,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
例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能够减少信息的操纵和虚假披露,提高披露的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关系探讨
公司管理层主导下的信息披露行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司与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冲突。
以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索国内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有益建议。
标签:
信息披露;利益冲突;治理结构
F83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现代经济中许多生产是在公司内进行的,公司在决策中受到利润最大化的指引,然而公司管理层并不一定以此为目标。
如安然、泰科、世通等几家著名公司的高管被发现从事以损害股东利益为代价使自己致富。
我国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先后颁布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1999年10月)、《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2004年1月)等一系列的规定和管理办法,但是,这些外部强制性信息披露办法均以完善的公司治理为基础,如若公司治理失效就会形成公司会计信息操控的缝隙,最终将导致信息披露质量的降低,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本文重点讨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2 文献回顾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信息的充分披露性、可比性以及透明度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判别标准。
现有文献中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关系的研究不是很多。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Williamson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Fan对信息透明度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王秀丽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关系研究;崔学刚对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透明度影响的研究。
Shleifer更是指出大股东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行为的行为倾向与行为事实,有效地监督经理层的行为,将增强接管市场运行的有效性,实际降低代理成本。
3 研究假设
因为公司最大的特点是权利与义务、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这其中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了道德风险。
通说认为更高的工资、更好地监督以及延期支付可以有效降低道德风险,但是信息不对称正是这
些问题的根源。
根据以上理论回顾和探讨,本文得出了以下假设:公司治理质量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相关。
3.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现状(数据截取自深交所)
从深交所近五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表中可以看出,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优秀和不合格评价的公司所占比重很小,而且相对稳定,分别平均占10.27%和3.29%,而获得良好评价的上市公司所占比重过半,平均为60.06%。
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并不是很高。
3.2 公司治理质量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关系
1950年,杰克逊·马丁德尔提出了董事会绩效分析理论,这是最早的关于公司治理评价理论。
随后不断有学者与商业机构推出针对公司治理状况的评价系统,如Walter J.Salmon的诊断董事会的22个问题。
本文重点研究公司治理结构质量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因此选取的公司治理质量参数较为简单。
基于以上的讨论本文提出以下4点假设:
(1)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关系。
一般来讲,在管理层持股比例高度集中的公司,可能存在少数人控制的现象,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风险较大。
但是如果股权高度分散,管理层会倾向于准确披露公司情况。
因此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2)董事会独立性。
董事会在选取成员时经常内外有别。
对于内部董事主要看重其公司日常经营管理能力,而对于外部董事则更看重其社会资本量即社会声誉。
因此,这直接导致履行公司监督与建议职能时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在动机和能力上的差异。
相关研究显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内部董事资本呈正相关趋势但却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董事的影响。
但是独立董事不独立一直是市场对于独立董事最大的诟病。
如上市公司的表决记录中极少有独立董事投反对票;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述职报告要么是所有独董集体撰写,要么即使是分别撰写,内容也十分相似。
根据同花顺iFind的统计,同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的最高记录是身兼6家公司。
所以外部董事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3)高管二重性。
所谓高管二重性,指作为决策管理者的CEO与作为有决策控制权董事长身份合二为一。
此时董事会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将会被严重弱化,虽然管理层可能更自愿披露其内部治理信息,但是舞弊风险可能会更大。
所以高管二重性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4)公司规模与董事会规模。
一般认为大型公司更注重于自己的信誉的保护,因此公司规模与董事会规模应该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但是相关实证研究显示公司规模、董事会规模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无显著性影响。
4 研究局限性与相关建议
公司治理结构的质量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但是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董事的表面特征,如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等因素。
实践中,董事履行其职能的能力,即董事的知识体系工作经历、技能以及社会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难以量化,所以细化量化公司信息披露评级制度能够反向刺激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第一,建立一套完整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级制度。
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标准,比较有影响的有普华永道(PWC)2001年发布的“不透明指数”、标准普尔的透明度和披露评价体系(T&D)、国际财务分析和研究中心(CIFAR)的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等。
目前,我国只有深交所从2001年开始从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合法合规性和公平性等六个方面逐年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逐一考评。
尚未有其他的第三方商业机构建立起准确的、权威的信息披露定量评级制度。
因此由公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开发和建立一整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有益于证券市场中各类主体,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而且信息披露质量度量的发展趋势应以信息披露数量为基础,从多角度多元化的进行定量化研究。
第二,强化外部监督力量。
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质量、信息披露质量与经营业绩往往呈现负相关关系,因此证监会应更多的关注业绩差不稳定的上市公司。
重点关注其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独立性程度以及其披露信息是否具有一致性,从而有力打击内幕交易,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成本,净化证券市场投资环境。
第三,逐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披露水平是影响企业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
作为公司管理层是会计信息的主要生产者,若是从公司长远利益考虑,必须要逐步提高信息披露水平。
在我国股票市场的成长过程中,虚假财务报告、包装公司上市和垄断行业信息等行为曾十分严重,这些行为可能使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逆向选择,确实为公司“创造’了现金流,但是这些违规行为最终必然将受到监管部门的惩罚。
同时,当投资者最终意识到公司披露信息的水平,会对低水平披露公司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甚至会放弃对该类股票的投资,最终给这些信息披露不真实的上市公司造成更大的风险。
只有真实地传达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遇到的困难,这才有利于其在资本市场上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Willianlson,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New York:Free Press,1995.
[2]Fan Joseph PH,TJ Wong.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nnting and Economics,2002,33:401425.
[3]王秀丽.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3,(10).
[4]崔学刚.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04(8).
[5]Shleifer,A.and Vishny,R.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737783.
[6]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http:///main/disclosure/bulliten/cxda/cfcfjl/ .
[7]W.J.salmon,Crisis Prevention:How to Gear up Your Board[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1).
[8]钟昀珈.董事资本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J].南方经济,2012,(7).
[9]李家萱.公司治理、全要素生产率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J].当代经济,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