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国内外发展概况及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Α-甲基苯乙烯(AMS)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Α-甲基苯乙烯(AMS)市场发展现状

Α-甲基苯乙烯(AMS)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Α-甲基苯乙烯(AMS),也被称为alpha-甲基苯乙烯或Alpha-methyl styren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AMS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旨在了解其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2. AMS的应用领域AMS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聚合物工业:AMS是合成聚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阻燃聚苯乙烯(FR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高性能聚合物。

•涂料和油墨工业:AMS作为一种重要溶剂和助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和油墨行业,用于增加光泽度、改善耐候性和调整干燥特性等。

•化学药品工业:AMS在制药工业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以作为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药物的原料。

•香精和香料工业:AMS是制备某些香精和香料的重要原料,可应用于食品、饮料、香水等产品中。

•其他领域:AMS还用于染料工业、轮胎工业、包装材料工业等领域。

3. AMS市场规模AMS市场在过去几年有了显著的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显示,AMS 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下:•市场规模增长:AMS市场的规模在过去五年中以每年约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区域分布:AMS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洲地区是AMS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占据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

•供需状况:AMS市场供需状况相对平衡,供应商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厂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4. AMS市场发展趋势AMS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下:•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AMS的生产工艺将会更为高效和环保,有望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新应用领域:随着工业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变化,AMS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例如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区域市场发展: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将带动AMS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聚乙烯技术发展概况

聚乙烯技术发展概况

聚乙烯技术发展概况文摘:对我国聚乙烯的生产技术和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我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低压聚乙烯产能产品开发目前聚乙烯的生产技术有15种,其中以聚乙烯为主的6种工艺技术,按反应压强的高低可划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乙烯-醋酸乙烯(EVA)、乙烯-丙烯酸(EAA)、乙烯-丙烯酸-甲基酯共聚(EMA)等;1 PE生产技术特征与技术特性1.1气体相分析目前,气体乙烯的聚合工艺技术包括 Univation公司的 Unipol工艺技术、三井油化公司 Evolue工艺技术、 Basell公司的 Spherilene工艺技术以及Ineos Innovene工艺技术。

在80-110摄氏度的工作环境下,在1.0-3.0 MPa的工作压力下,单条生产线的产能为30-500,000 t/a。

在2-5小时内,聚合产物在气相中形成。

该装置具有产能大、工艺简便、运行环境柔和、无需进行低聚体、不需溶剂再循环、投资、三废排放等优点。

然而,在制造高价值的 PE时,存在着难以掌握的工艺、原材料的高标准、高的催化剂和单体的高价格。

在世界范围内, Unipol技术的生产线已达160余条,而中国50%以上的聚乙烯都是使用此技术进行生产。

本技术使用的是一种单层/双层反应器,在运行压力1.5-3.0 MPa、50-120摄氏度、3-5小时的驻留期和0.915-0.970克/cm3的产物的熔融流量(MFR)为0.10-200.00克/10分钟。

主导的生产技术包括:HDPE, LLDPE, mLLDPE, mLLDPE,Ti-Mg系,铬系,钒系,以及茂系的催化剂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过程缩短,降低了投入;2)本发明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不会受到产品的粘度及溶解性能的影响;3)通过使用超冷凝工艺,可以显著地增加生产效率。

其不足之处在于:1)铬系和钒系催化剂难以得到有效的调控,且含有少量毒性物质会使催化剂的性能下降;2)在流动床层中容易出现静电现象,其单流程的转化效率仅为2.0%;3)易形成大面积或块状,开关板数时间布易结块[3].1.2泥浆处理浆料聚合技术是采用一种以氢作为相对分子量调节的方法,采用一种惰性稀释剂进行聚合。

中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内容概况:国内PVDF市场一直存在供需缺口,2021年以来受益于地产竣工景气的涂料等需求提升和锂电池快速放量,PVDF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

据统计,2022年我国PVDF行业产量约为7.11万吨,需求量约为8.32万吨,存在1.21万吨供需缺口。

国内聚偏氟乙烯价格差异明显,2020年我国PVDF销售均价为9.47万元/吨,2021年国内PVDF价格大幅飙升,年度均价为30.9万元/吨,2022年PVDF均价下滑至27.0万元/吨。

关键词:PVDF、聚偏氟乙烯一、PVDF综述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种高度非反应性热塑性含氟聚合物,主要是指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其他少量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外观为半透明或白色粉体或颗粒。

聚偏氟乙烯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除具有强韧性、低摩擦系数,良好的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氧化、耐候、耐射线辐射等性能外,还具有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特殊性能,是含氟塑料中产量处第二位的产品,仅次于聚四氟乙烯。

PVDF的生产工艺方面,国内以乳液聚合法为主,外企以更先进的悬浮聚合法为主。

在工业中,PVDF通常由偏氟乙烯(VDF)单体聚合而成,聚合方法包括乳液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国内企业以前者为主,国际龙头企业如阿科玛、索尔维、日本吴羽以后者为主。

乳液聚合法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安全,乳液粘度低,有利于搅拌、传热及输送,便于连续生产,聚合速率快,产物分子量高,适用于直接使用乳液的场合如水乳漆、粘合剂、纸张、皮革及织物处理剂等。

缺点是生产成本较高,产品中乳化剂等杂质不易除尽,影响介电性能;悬浮聚合法粘度较低,简单安全,聚合热易除去,后处理工序比溶液法及乳液法简单流程短、杂质含量低、相对分子质量稳定。

缺点是产品中附有少量分散剂残留物。

二、PVDF产业链从产业链来看,产业链上游生产PVDF通常有乙炔路线和VDC路线,乙炔路线是由乙炔和氢氟酸生产R152a,再与液氯形成R142b进而得到VDF,VDC路线则是由VDC与氢氟酸反应得到R141b再与氢氟酸形成R142b,随后由R142b生产偏氟乙烯进而聚合成PVDF。

乙烯裂解工艺设计

乙烯裂解工艺设计

0.25Mt/a乙烯裂解装置工艺摘要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其平稳、安全、高效运行对乙烯生产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乙烯裂解炉装置实施工艺条件选择、操作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设计主要是设计年产25万吨的乙烯装置工艺。

烯烃裂解技术是将较高级烯烃转化为乙烯、丙烯等较低级烯烃的烯烃转换技术。

其工艺以烯烃的热力学平衡为基础,采用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如改性的ZSM-5或其它类型的沸石),把C4和C5等高碳烯烃转换为低碳烯烃(主要为乙烯、丙烯和丁烯)。

低碳烯烃具体组成与原料烯烃的碳数无关,由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决定。

通常使用的原料为蒸汽裂解装置的C4和C5馏分、FCC装置的C4馏分和汽油中的C5馏分。

由于原料中的二烯烃易产生结焦,因此应预先将其选择性加氢转化成烯烃。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乙烯技术进展。

然后介绍了生产乙烯的各种方法,乙烯工艺流程的简述,尤其是裂解部分,压缩和分离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本设计采用的是管式裂解炉,因此对管式裂解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最后对设备的物料及能量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本设计的不足。

关键词:发展状况,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裂解炉1.概述1.1国内外乙烯发展的状况1.1.1世界乙烯产需概况及展望1.1.1.1世界乙烯工业现状2004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11290万吨,产量10387 万吨,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乙烯工业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周期性变化。

1988~1995年乙烯工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世纪之交,受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的持续影响,乙烯工业增速放缓。

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势强劲,乙烯工业呈现产能趋紧,价格回升,效益上扬的势头。

乙烯工业日趋走向成熟。

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进入产业成熟期。

发展中国家正处于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升级换代时期。

中东等地产油国逐步成为产业发展新兴力量。

乙烯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日趋明显。

2024年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苯乙烯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苯乙烯(Styre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异丁橡胶、纤维以及抗冲击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化工原料。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苯乙烯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苯乙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概述。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苯乙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苯乙烯市场总量稳定在XX万吨左右。

亚太地区是全球苯乙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占有率约为XX%。

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是苯乙烯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进步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苯乙烯生产工艺得到了改进。

新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苯乙烯的产量和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了苯乙烯市场的发展。

3.2 产品应用拓展苯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行业,而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苯乙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苯乙烯被用于制造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具有抗冲击、耐磨、耐高温等特性,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3.3 市场竞争格局苯乙烯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主要由少数大型化工企业垄断。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市场竞争对手面临较大压力。

然而,随着新的市场参与者的进入,市场竞争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

4. 影响因素苯乙烯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4.1 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对苯乙烯市场需求起到重要影响。

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对塑料、橡胶等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苯乙烯市场的发展。

4.2 政策法规政府的政策法规对于苯乙烯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环保政策的实施和化工行业的限制性政策,可能对苯乙烯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4.3 原材料供应苯乙烯的主要原料为苯,苯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苯乙烯市场的发展。

原料供应紧张或价格波动可能导致苯乙烯市场的不稳定。

4.4 环保关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苯乙烯市场需要注重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0年国内外聚乙烯生产市场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0年国内外聚乙烯生产市场分析及发展建议
中东供需情况:供应方面:第3季度初供应 紧张,由于需求强劲和价格上涨,中国和东南亚 的卖方配置增加。供应短缺也源于疫情蔓延期间 沙特阿拉伯一些设施的生产和后勤保障不足。一 些主要生产单位的长期维护活动进一步限制了库 存和分配,供应限制持续了整个季度。需求方面: 需求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恢复,因为先前在疫情大 流行期间实施的限制被取消,以允许人员和服务 的流动。下游食品和卫生用品保持强劲,对一次 性PE卫生纸和一次性食品包装物品的需求增加。 对非必需品类产品的需求放缓,如模制消费品和 工业品及包装。
我国PE产业在2021年将继续高歌猛进,预 估将新增超过10套PE装置,新增产能将超过 500万t/a,生产规模有望快速提升至3 000万t/a 左右。在新增的PE装置中,浙石化二期的115 万t/a PE装置将成为新增体量最大的单套装置。
在新增装置规模中,原料结构将会发生明显 的改变。根据统计到的拟在建装置来看,石脑油 裂解生产的PE装置将会占比下降,而乙烷、轻 姪裂解等方式生产的PE装置呈现快速增长。另 外,还包括煤炭为原料的PE生产装置。由此说 明,我国PE原料供应结构正在发生快速转变, 更具竞争力的轻桂裂解生产工艺将会在未来冲击 原有原料结构的生产方式,从而为老企业带来更 大的竞争压力。2021年国内新增PE装置情况详 见表2。
2市场分析及预测 2.1世界
2020年,从世界PE需求情况来看,PE需求 激增时代已经结束。预计2021—2025年全球PE 消费将稳步增长,中东和美国将是PE供应增长 较快地区,而我国仍旧是进口最多的地区。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导致全球PE的供需 和流动受到影响,由此影响着全球PE价格走势。
亚洲供需情况:供应方面:与2019年同期相 比,中国第3季度的产量有所增加,原因是计划 检修和新投产增量有限。宝来利安德巴塞尔的装 置于8月份启动。此外,被延误的伊朗货物也在 9月卸货。东南亚的供应基本保持充足,但LDPE 除外,由于中东和北亚的转产和中断,LDPE供应 不足。需求方面:中国国内需求在第3季度有所 改善,因为大部分下游生产恢复。包装、农膜和 管材需求在9月和10月的传统旺季有所增加。此 外。中国于9月至10月间推出的为期一个月的消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乙烯 工业 发展 概 况及趋 势

渤 海湾地 区将 以京 津唐 和抚 顺等为 中心 , 布局 大型 乙烯 装置 。 中西部地 区则 配 合 西部 大开 发和 中部崛 起 , 在兰 州 、 成都 、 武 汉、 独 山子 等地 形成4 -  ̄ - 乙烯 基地 。 全国炼油企 业在 “ 十二 五” 期间平均 规模将进一 步扩 大 , 使我 国 乙烯 工业 向 “ 炼 油一 乙烯一 芳烃一动 力一高 端产 品” 深度 集成 的一 体化模 式发展 成为可 能 。 今后 我国 乙烯建设 和发展将 注重调 整下游衍 生产 品结构 , 努力 向生产适 销对路
难。 另一 方面 , 多 用 乙烯 原料 又将 影响炼 厂的成 品油 产量 。 因此 , 企 业 需要在 优 化乙烯 原料 、 尽量 利用油 气田轻质 资源 、 内部挖潜 互供 、 适 当发展煤基 甲醇 制烯 烃的 同时 , 进 一步增 加乙烯 主要原料 石脑 油、 轻烃 等的进 口量 , 并要 注意实现 进
“ 十二五 ” 石 化工业 发展 的重点将 集 中体现在 “ 四 个转变 ” 上: 从单纯 的规模 化生
产 初级化 工 原料和 常 规、 中低档 产 品 , 向规模化 生产 必须 的化 工原料 和增 加生 产 高科 技含 量 、 高 附加值 的高端 石化 产品 并重转 变 ; 从 较为分 散和 布局 不尽合
的功 能化 、 差 别化 、 高附加值 、 高端产 品拓展 , 以满 足我 国发展 新兴产 业和 各类 产业 转 型升级 的 需要 。 四 乙烯 原料 “ 变轻 ”
随着 以区域经 济一体化 为先导 的经济全 球化进程 的推进 , 中国乙烯工业 在 原料 缺乏成 本优 势 的情况 下, 既面 I 临着 以常规 、 中低档 产 品为主 的 中东 乙烯 工

塑料行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塑料行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行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塑料材料因其轻便、耐用、成本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医疗等多个领域。

本报告旨在总结塑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发展现状1. 塑料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塑料行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塑料行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7.5%。

其中,塑料制品产值占比最大,达到60%以上。

2.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消费者对塑料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我国塑料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高端塑料新材料、高性能塑料产品、环保塑料产品等比例逐渐增加,市场需求旺盛。

3. 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我国塑料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塑料加工设备、塑料模具、塑料助剂等方面,我国已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4.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拓展,我国塑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一方面,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1. 资源和环境压力塑料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一方面,塑料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石油等化石资源;另一方面,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虽然我国塑料行业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关键技术和原材料仍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塑料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影响了行业形象和市场秩序。

4. 行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塑料行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产品占比相对较低,中低端产品过剩。

同时,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

四、未来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成为主流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塑料将成为未来塑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乙烯工业发展情况 根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统计,1996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为8498万吨/年 。2003年末达到11078万吨/年,其中北美地区为3441万吨/年、亚洲地区为2986万吨/年、西欧2376万吨/年、中东地区948万吨/年,分别占总能力的31.06%、26.95%、21.45%和8.65%。1996—2003年年均增长率约为3.9%。[1] 。

据SRI统计,2006年世界乙烯产能为1.195亿吨/年,其中北美地区为3490万吨/年、亚洲地区为3451万吨/年、西欧2400万吨/年、中东地区1194万吨/年,分别占总能力的29.2%、28.9%、20.1%和10.0%。2001-2006年间,全球乙烯能力年均增长率为2.7%,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1%,2006年世界乙烯产量为1.097亿吨,消费量为1.097亿吨,乙烯装置开工率达92%。[2~3]。 上一轮景气阶段始于2004年,经过四年的繁荣,2007年下半年开始步入周期下行通道。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世界经济衰退并于2008年底达到谷底,从而引发了世界石化市场的大震荡,2008年底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50%以上,石化工业进入周期性谷底。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全球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止跌企稳,2010年缓慢回升。[4]2007年为1.196吨/年, 2008年,由于中东一批新装置投产,全球乙烯产能一举增长700多万吨/年,总量为1.267吨/年。2009年以前,全球乙烯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而后亚洲和中东地区产能扩张迅速。2009年和2010年亚洲国家新增产能分别是180万吨和729万吨,中东地区新增产能分别是522万吨和160万吨。中东地区产能的迅速扩张,将对全球及中国乙烯市场形成较大的影响。2009年全球乙烯产能已经达到1.37亿吨。据美国《油气杂志》2011年7月4日发布的全球乙烯工业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乙烯生产商新增乙烯产能865万吨/年,2010年全球乙烯产能超过1.38亿吨/年,产能增长6%。2010年新增乙烯产能全部来自中东和亚太地区,其中中东地区2010年新增三套装置,合计产能395万吨/年;亚太地区投产五套装置,合计产能470万吨/年。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3%,新增乙烯产能360万吨/年,均处于较低水平。乙烯产量为12562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长,乙烯毛利大幅下滑。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西欧、亚洲和中东这四个区域的乙烯生产能力和产量之和分别占全球的90.4%和90.8%。[5]2012年世界乙烯产能继续缓慢增长,从2011年的1.42亿吨增至1.456亿吨,增幅与2011年基本持平。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中国。2012年,世界乙烯生产格局发生新变化,亚太和中东产能继续增长,世界乙烯产能重心继续东移。中东地区以2500万吨/年乙烯产能超越西欧(2490万吨/年),成为继亚太和美国之后世界第三大乙烯生产地区。

世界乙烯发展趋势 2012年,世界乙烯产能继续缓慢增长,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中国。

世界乙烯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东超越欧洲成为世界第三大乙烯生产地区。乙烯原料延续轻质化、多元化趋势,装置开工率保持低位水平。受下游衍生物需求疲软影响,乙烯需求增长幅度趋窄。廉价的乙烯原料,促使美国多家石化公司宣布新的乙烯裂解装置投资计划,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计划大幅增加乙烯产能,乙烯生产新形势将重塑全球石化生产和贸易格局。

(1)产能:中东超越西欧 2012年,世界乙烯产能继续缓慢增长,从2011年的1.42亿吨增至1.456亿吨,增幅与2011年基本持平,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中国。

2012年中东新投产项目均为2010年延迟项目,包括阿拉伯雪佛龙菲利普斯石化公司(ACP)和沙特工业投资集团(SIIG)在沙特阿拉伯朱拜勒建的一个120万吨/年合资裂解项目和伊朗巴赫塔(Bakhtar)石化子公司——Kavian石化在建烯烃项目一期工程的100万吨/年的乙烯项目。

中国新增乙烯产能主要来自于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新投产的8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抚顺石化新投产的60万吨/年乙烯项目。

2012年,世界乙烯生产格局发生新变化,亚太和中东产能继续增长,世界乙烯产能重心继续东移。中东地区以2500万吨/年乙烯产能超越西欧(2490万吨/年),成为继亚太和美国之后世界第三大乙烯生产地区。

预计未来随着中东乙烯产能的不断增长和西欧乙烯产能停滞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中东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2012年世界乙烯生产大国,以及全球十大乙烯生产商和生产厂座次没有变化。美国仍是世界头号乙烯生产大国,近3年产能保持不变,均为2760万吨/年。中国乙烯产能位居第二名,伊朗的排名从2011年的第8名升至2012年的第7名。

在生产商和生产厂方面,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继续占据世界头号乙烯生产商的位置,其乙烯平均装置规模达到90万吨/年。而我国台塑石化的麦寮乙烯厂,仍为世界第一大乙烯生产厂。

(2) 原料:轻质化多元化 目前,世界乙烯原料继续向轻质化、多元化发展。 从世界各地区天然气液体在乙烯原料中所占比例来看,北美地区最高,为84.3%,西欧和亚太地区分别为36.3%和32.6%,中东地区为77%。从石脑油在乙烯原料所占比例来看,亚洲和西欧分别高达60.1%和59.7%,北美地区仅为6.7%。

而从长远趋势来看,世界乙烯裂解原料结构将继续向轻质化方向发展。

2011年~2020年,全球乙烯产量将增加5200万吨,其中乙烷、LPG(液化石油气)和液体原料的使用量将分别增加44%、14%和41%。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01年~2010年全球作为裂解原料的石脑油需求年均递减6.9%,2011年~2020年还将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 世界乙烯原料将继续向多元化发展。 以北美为例,该地区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为以轻质原料为裂解原料的美国石化生产商提供了充足的、具有价格优势的原料。2012年,乙烷价格的走低,令美国乙烯行业盈利大增,从而刺激了石化生产商加大在美国的投资力度。而页岩气的开发,将使乙烷产量继续增长,增速可能比乙烯产量略快。北美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将继续低于原油价格,这将使北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乙烯产业得到更快发展。预计2017年前,美国乙烯产能增长29%,达3560万吨。

在丙烷或丁烷的价格为石脑油价格90%的情况下,亚洲乙烯装置运营商通常选择LPG作为乙烯裂解的原料,如在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乙烯裂解原料中,5%~15%为LPG;在东南亚乙烯装置裂解原料中,LPG所占比例高达20%。乙烯装置运营商一般使用LPG/轻石脑油、LPG/全馏石脑油及LPG/重石脑油混合物做原料进行裂解。今后亚太地区乙烯原料会更加多元化,中国的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将继续保持发展。

(3)市场:竞争加剧 目前北美和中东乙烯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40%以上。未来几年,随着中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化工业的崛起和中东国家凭借其廉价资源优势积极向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拓展,全球乙烯工业将从世纪之初北美为主、亚太其次、西欧随后的格局改变为目前的亚太为主、北美次之、西欧和中东随后的格局。

近年来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成功及产量增长,也成为全球乙烯市场的新生力量。日前,在美国休斯敦召开的IHS全球石化大会上,IHS化学公司副总裁马克·埃拉莫表示,原油和天然气之间巨大的差价已令北美地区乙烷制乙烯的盈利能力再次凸显。当前业界已达成共识,北美页岩气开发将影响未来全球乙烯及下游衍生物的投资格局。

随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先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乙烯工业在原料缺乏成本优势的情况下,既面临着以常规、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中东乙烯工业的冲击,又面临着以功能化、差别化、高附加值、高档产品为主的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竞争。

面临多重压力,中国乙烯产业整合、业务优化及向高附加值、差别化产品的战略转型将不可避免。

2013年,世界乙烯产能将继续增长,新增产能高于2012年,达510万吨,产能集中在亚太和中东地区,预计突破1.5亿吨。到2016年,全球乙烯产能达1.732亿吨。

与此同时,2013年,受经济发展影响,世界乙烯需求预计呈缓慢上升态势,乙烯装置开工率保持低位水平。受当地乙烯需求增长缓慢的影响,西欧和亚太部分地区乙烯生产商的投资着力点将放在降低成本上,注重提高装置的能源使用效率及配套水平。中东和北美地区新建乙烯装置大多为100万吨以上,世界新建乙烯装置将更加大型化,乙烯原料更加轻质化、多元化,全球乙烯及衍生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随着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程不断加快,页岩气制乙烯的比例也将不断增加。

中国乙烯工业发展情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乙烯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同期世界新建的乙烯装置大多集中在中国。随着一系列乙烯装置的建成投产,到2010年底我国乙烯总产能达到1494.9×104t/a,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2755.4×104t/a的第二大乙烯生产国。

1、产能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2005年乙烯产能785.9×104t/a,2009年为1279.9×104t/a,2010年达到1494.9×104t/a,已投产的27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达到55.37×104t/a。

2009年新建和扩能乙烯项目福建联合石油化工公司80×104t/a、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扩能29×104t/a、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催化热裂解制乙烯50×104t/a乙烯15×104t/a、独山子石化公司100×104t/a、辽宁华锦化工集团公司扩能45×104t/a———新建3套、扩能2套,使产能达到1279.9×104t/a。2009年我国共有23家乙烯生产企业,25套装置,装置平均规模50.80×104t/a。其中单套规模达到80×104t/a以上的有3套,产能合计319×104t/a;单套规模在60×104~80×104t/a的有11套,产能合计772×104t/a;其余11套为60×104t/a以下的中小乙烯,产能合计189.9×104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