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第四节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一、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关系

需求预测是运输需求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运输有关的各项经济分析、研究和决策中,运输需求预测往往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真正做好需求预测也是难度相当大的工作。

在这里必须明确“运输需求”与“运输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运输量则是指在一定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与货物空间位移量。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是通过运输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运输量可以是公路上的汽车流量、航线上的旅客人数或是铁路列车运送的货物吨数。运输量的大小当然与运输需求的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不是一回事,运输量本身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对运输的需求。运输需求能否实现要取决于运输供给的状况,在运输能力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输量就可以基本上反映运输需求。但有时候,特别是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运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输业完成的运输量仅是社会经济运输需求的一部分,如果增加运输设施、扩大运输能力,被不正常抑制的运输需求就会迅速变成实际的运输量。图6-6是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由该图可以形象地看出,运输需求的真正实现,即运输量形成是受运输供给制约的。

图6-6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的关系

转引自毛保华博士论文《运输设备分阶段协调发展问题研究》,1993年

明确“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概念对预测运输需求是很重要的。过去有许多预测工作没有分清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区别,在大部分预测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过去的历史运输量数据预测未来运输需求的方法,以“运量预测”简单代替运输需求预测,这种概念上的误差当然会影响到预测的准确程度。显然,在运输能力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量预测尚可以代表对运输需求量的预测;而在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考虑运输能力限制的运量预测结果,就难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运输的真正需求。

我们不反对或排斥使用“运量预测”的概念和方法,特别是运量预测已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被很多人接受和应用。我们只是提醒注意需求预测和运量预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在实际经济分析中要注意预测所依据的资料、条件和方法,严格把握它们的经济含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量预测的类别

运量预测的头绪很多,范围很广,根据预测的目的、角度和其他特性,可以把运量预测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照预测的对象,可首先分为货运预测和客运预测。按照预测的层次,又可分为全国运量预测、国民经济各部门运量预测、各地区运量预测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预测。按照预测的内容,还可分为发送量预测、到达量预测、周转量预测和平均运程预测。在各地区的客货发到量确定之后,往往还需要预测各地区的内部运量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量,这些交流量还要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以及不同运输线路之间进行分配。图6-7是这些预测内容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6-7运量预测相互关系示意图

从图6-7看出,这些相互联系着的预测内容可以分为总运量预测和客货流预测两个大的部分。其中总运量预测是比较抽象意义上的预测,它只负责从总量上把握全国或部门或地区的客货运输量,包括发到量、周转量以及平均运程,这些预测有时是分货物品名或旅客类别的,有些则是笼统的,其特点是只考虑总量,基本上不涉及具体发到地和具体线路上的客货流。而客货流预测则负责把已预测出的客货运总量,在分析地区间交流的基础上,分配到具体运输方式和运输线路上。客货流预测更接近实际的客货位移。从图上还可以看出,总运量预测与客货流预测之间有交叉的部分。

预测的角度可以是经济管理的综合部门(全国的或地方的),可以是中央或地方的运输主管机构,也可以是各级运输企业。不同的预测角度和出发点,决定了预测结果的不同用途:宏观经济计划、区域发展规划、基建设计与投资安排或是运输生产组织管理。

按照预测期间的长短,还可以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假如以年作为预测的时间单位,一般1~5年可称为短期预测,5~10年为中期预测,10年以上则属于长期预测。另外,有时根据需要还要做一年内各季度、月甚至旬的运量预测。

三、预测方法

对运量进行经济预测,大致有三类方法:

⒈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对运量进行预测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变量遵循的发展规律常常表现出延续性,很多运输需求变化呈较强的趋势性。因此可以采用时间数列趋势外推的方法对运量进行预测。即,根据运量从过去到现在的运动变化规律,推测未来运量。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需要数据少、简便,只要所研究的运量时间数列其趋势没有大的波动,预测效果较好。

这类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反映出运量变化的原因,对于由于影响运量变化的外部因素变化,如调整经济政策和发展速度而引起的运输需求的变动无法反映。

时间序列趋势外推的方法很多,其关键是趋势的识别与拟合是否准确。常用的方法有:⑴移动平均法;⑵指数平滑法;⑶月度比例系数法;⑷鲍克斯─詹

金斯法(Box-Jenkins法);⑸普查Ⅱ法(CensusⅡ法);⑹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其中包括:AR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自回归模型和MA移动平均模型)。

移动平均法是借助移动平均数修匀资料数据的变动,以描述其趋势的方法。用该种方法修匀原始时间数列比较客观,也比较容易从中看出变动趋势。但数列两端的值无法进行修匀计算,因此每一次移动平均都会使数列变短,影响更进一步的观察。

指数平滑法也称作时间数列的指数平滑法,它也是通过修匀历史数据中的随机成分去预测未来。但它所用的修匀方法与移动平均法不同,它引入了人为确定的系数,可以体现不同时期因素在预测中所占的权数。根据原始数列分布的情况,可以分别建立线性指数平滑方程(二次平滑)或非线性指数平滑方程(三次平滑)。指数平滑法应用比较广泛。

月度比例系数法的基本思路是运量的月度波动具有一定的循环特征和规律性。因此,可以通过这种规律性的把握,去预测未来月份的客货运量。

鲍克斯─詹克斯(Box-Jenkins)法,也称为自回归分析方法。它是通过分析时间数列的不同自相关系数来选择适当的预测模型。当时间数列内的数值在某一固定间隔期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时,就可以应用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普查Ⅱ法(CensusⅡ法)是由美国商业部普查局开发的,其基础是对移动平均之比的典型分解方法。经过大量计算,将时间数列分解成趋势、循环、季节及不规则变动四项,用于预测。

随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把时间序列作为随机变量的序列加以处理,认为时间序列是依赖时间t的一组变量,其中,单个时间序列值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时间序列却具有固有的统计规律性。研究这些规律,进行简化,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可用于预测。对于平稳序列,主要有三类模型,即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模型,简称ARMA模型;自回归模型(Auto Regressive)简称AR模型;移动平均(Moving Average)模型,简称MA 模型。对于非平稳时间数列,需用差分法使原序列平稳化。建立随机时间序列模型一般需要较深的数学知识和较多的历史统计数据,方法较复杂,但由于它在短期预测方面有较强的精度,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⒉从影响因素入手对运量进行预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变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影响总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前面第二节中已经谈过。但具体的预测目标类型、范围是不同的,必须细致地分析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设法将其用量化指标反映出来。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找出运输需求与相关经济量的关系,用于对运量进行预测。

这类预测方法在数据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常可获得较好的精度,并提供运量变化原因方面的信息。其缺点是自变量、外生变量指标未来值的选择,本身就带有预测性,影响预测的准确程度。

常用的这类预测方法有:⑴回归预测(包括一元线性回归预测、一元非线性回归预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和逐步回归分析预测等);⑵经济计量模型;⑶投入产出模型;⑷乘车系数法;⑸产值系数法;⑹产运系数法;⑺产销平衡法;⑻比重法等。

回归预测的方法是回归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常表现为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一元回归,研究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则称为多元回归。在分析时,选择一个因素作为因变量,其余视为自变量。回归分析就是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形式的分析方法。它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式,来近似地表达变量之间的平均变化关系。如果因变量在表达式中表现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称为线性回归方程,否则称为非线性回归方程式。回归预测可以考虑多种可能对运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经济计量模型由一组联立方程组成。应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正是通过拟定的方程式表达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后再联立求解这些方程得出关键变量的预测值。对于象运量变化这样较复杂的经济现象,单一方程模型往往不能很好描述和预测。应用多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方程模型即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分析预测,效果较好。

投入产出模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经济模型,它可以反映在区域性的经济及其市场中,所有商品与服务在产业间或区域间的各种流动情况。利用区域间客货的O-D流资料,以投入产出原理建立模型,可以对区域间运量进行预测。

乘车系数法是以总人口和平均每人乘车次数预测旅客发量的方法。

产值系数法是根据预测期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和确定的每单位产值所引起的货运量或客运量去预测总运量的方法。

产运系数法是根据某种货物的运量随其生产总量发生变化的规律性,预测货运量的方法。

产销平衡法是通过产销平衡计算,推算出该种货物在一个车站、一个枢纽、一条线路或一个地区的发送量和到达量。

比重法是在总运量已用某种方法预测出,进而估算其中部分运量的方法。

乘车系数法、产值系数法、产运系数法、产销平衡法和比重法一般称为传统预测方法,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够达到预测要求。

客货流预测与主要考虑抽象意义上的运输产品总运量的预测不同,它是对客货运量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即客货流进行分析和预测。几种常用的客流预测模型

有⑴产销联系运输优化模型、⑵平均增长率计算法、⑶弗莱特(T.J.Frator)法、⑷引力模型、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和⑹通用位移模型等。这几种客货流预测模型都是从影响客货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入手,找出变化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用于客货流预测。

⒊定性预测方法

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能准确地对全部复杂关系做出定量描述。在应用数理方法预测的同时,运用预测者的经验,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的特点和构成,对运量进行预测,这类方法在历史资料很少、预测期较长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预测方式结合使用。

这类预测方法主要有:⑴运输市场调查法;⑵德尔菲法;⑶类推法。

运输市场调查法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运输需求的情况进行搜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量进行预测。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它以预先选定的专家作为征询意见的对象,预测小组以匿名的方式函询征求专家意见,将收集到的意见汇总整理,再作为参考资料发给每个专家,供其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专家意见逐步趋于一致,讨论的可靠性也随之增多。这一方法在运量的远期限预测中效果较好。

类推法是应用经济现象间相似性的发展规律,通过找出先导事件进行预测。先导事件可以是历史上发展过的同类事件,也可以是国外或其他地区发生过的同类事件,还可以是其他领域发生过的同类事件。这一方法在运量预测中也可以使用。

社会经济运动是有规律的,但人对这一规律的认识能力在当前是有限的,因此预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科学不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实验逐一找出每个因素的单独影响,所以经济规律比自然规律更难把握。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运输需求概述 运输需求是运输规划、组织的基础。 1.运输需求——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与运输需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运输需求两个必须条件——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具备支付能力。 对于每个具体的运输需求来说,一般包含以下六项要素: 3.运输需求要素 (1)流量——运输需求量 (2)流向——客货流的空间走向、产生地和消费地 (3)流程——运输距离 (4)流时——运送时间 (5)流速——送达速度 (6)运输需求结构——是按不同货物种类,不同旅客出行目的或不同运输距离。 二、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 1.广泛性 2.多样性 3.派生性 社会经济活动是本源需求,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 4.规律性 5.不平衡性:时间、空间和方向 运输需求的不平衡体现在时间、空间和方向上。 6.部分可替代性 如,对发电用煤的运输可用长距离高压输电来替代;对参加会议的旅客运输可用现代通讯手段如电视会议来替代。 三、运输需求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一)运输需求的产生 1.旅客运输需求 (1)旅客运输需求:公务、商务、探亲、旅游 (2)公务、商务——生产性旅行需求 (3)探亲、旅游——消费性旅行需求 2.货物运输需求 (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 (2)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 (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差异 (二)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分析 1.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居民消费水平

(3)人口数量 (4)运输服务价格 (5)运输服务质量 (6)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就业制度,人员流动较小;市场经济体制——就业方面有较大自由,人口流动相对频繁。 (7)相关运输线路的开通。刺激客运需求总量增加,并对客运需求起到分流作用。 2.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 (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 (3)技术因素 (4)运输网的布局与运输能力 (5)市场价格因素 (6)人口增长与分布 四、运输需求函数 (一)运输需求函数的表达式 (1)运输需求量——在一定时间、空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2)运输需求函数:表征运输需求量与影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 Q=f(P,a1,a2,…,an) 式中Q-运输需求量 L-经济发展水平P-运输服务价格 A-资源分布及生产力布局N-人口数量 上式是运输需求量的一般表达式,并没有表示运输需求量同其它影响因素之间的确定关系。要得到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函数关系,必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和数据统计、数量计算,从而得到确切的函数表达式。 2.运输需求曲线 假定a1,a2,…,an均保持不变,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二)运输需求曲线 运输需求曲线是假定除运输服务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运输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曲线。 当某一条件组合中的运价上涨时,运输需求量将减少,反之则增加,并且此变动是沿该条件组合既定的需求曲线移动的。 当运价以外的其它条件改变时,则导致整条需求曲线的变动,如引起需求增加,则曲线移至右上方,需求减少,则曲线移至右下方。 (三)运输需求弹性分析 运输需求弹性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每变化百分之一,运输需求量相应变化百分之几。 一般情况下,运输需求弹性是指运输需求的运价弹性。旅客运输中的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尤其是有相当部分属于公费旅行。消费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但它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运输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较小,价格弹性较小,而低收入地区,运价变动对旅行者影响较大,价格弹性要大些。除此之外,货物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与货物自身价值、货物的季节性、市场状况、资源分布及生产力布局有关。 五、运输需求与运输量预测 (一)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关系

快递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快递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 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快递管理教学系统 需求分析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随着快递公司业务的发展,业务量不断增多,跨区域工作的需求,客户需要一种能够运行于B/S模式的网络数据管理系统。本软件能满足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业务需求和快递公司与承运人之间的业务需求,并能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最后以报表的形式体现出来。本系统新增了客户服务,使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能随时沟通。 1.1目的 本手册对《快递管理教学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文档参考。 1.2对象 本手册适用于与客户进行需求的沟通与确认,及所有《快递管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 1.3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系统的新建,开发和维护。 第2章业务需求 2.1业务描述 首先,发货客户与快递公司签订货运合同(货运单),把货物交给快递公司来托运,并按照货运合同的付款方式付款。快递公司根据货物运输线路,为货物配车,找到合适的车辆后,与司机签订运输合同(回执单),并按照运输合同的运费结算方式结算。司机对货物检查无误后,装车,然后发车,发车后,货物的任何损失由司机承担。 司机到达目的地后,需要经过货物验收,验收通过,填写一份司机回执单,快递公司这时同时通知发货客户和收货客户,货物已到达。如果货物没有通过验收,则填写差错记录。如果该货物不需要中转,通知收货客户来提货,客户验收通过后,填写客户回执单,快递公司这时通知发货客户,所发货物已被提走。如果该货物需要中转,则填写一份中转信息单,快递公司这时同时通知发货客户和收货客户,货物已被中转。中转成功后,收货客户来提货,并通知发货客户,货物已被提,然后进行转货结算。

国内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文献综述

国内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文献综述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阮俊虎)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1]。物流需求的度量可以采用价值量和实物量两种度量体系。实物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主要表现为不同环节和功能的具体作业量,如货运量、库存量、加工量、配送量等;价值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是所有物流环节全部服务价值构成的综合反映,如物流成本、物流收入、供应链增值等[2]。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判断、技术方法和模型,对物流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物流需求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的预测方法和手段。物流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如德尔菲法和业务人员评估法等)和定量预测方法,但多数是定量预测方法,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国内物流需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归为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因果关系预测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三类。 1.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综述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依据从历史数据组成的时间序列中找出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此作为预测依据。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有增长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灰色模型、以及在经济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混沌与分形等。 增长率法指根据预测对象在过去的统计期内的平均增长率,类推未来某期预测值的一种简便算法。该预测方法一般用于增长率变化不大,或预计过去的增长趋势在预测期内仍将继续的场合。刘劲等[3](2002)在利用增长率系数法对百色地区港口货运量进行了逐一分析。 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产品的需求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移动平均法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杨荣英等[4](2001)在讨论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平均线方法,并介绍了运用移动平均线进行物流预测的方法。李海建等[5](2003)利用二次移动平均线模型对芜湖市物流业发展的规模进行了预测。 指数平滑法是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移动平均法则不考虑较远期的数据,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而指数平滑法则兼容了全期平均和移动平均所长,不舍弃过去的数据,但是仅给予逐渐减弱的影响程度,即随着数据的远离,赋予逐渐收敛为零的权数。韦司滢等[6](1999)将指数平滑法等其他多种方法应用在三峡移民工程建材配送决策支持系统中。黄荣富等[7](2003)、

快递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快递管理教学系统 需求分析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随着快递公司业务的发展,业务量不断增多,跨区域工作的需求,客户需要一种能够运行于B/S 模式的网络数据管理系统。本软件能满足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业务需求和快递公司与承运人之间的业务需求,并能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最后以报表的形式体现出来。本系统新增了客户服务,使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能随时沟通。 1.1 目的 本手册对《快递管理教学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文档参考。 1.2 对象 本手册适用于与客户进行需求的沟通与确认,及所有《快递管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 1.3 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系统的新建,开发和维护。 第2章业务需求 2.1 业务描述 首先,发货客户与快递公司签订货运合同(货运单),把货物交给快递公司来托运,并按照货运合同的付款方式付款。快递公司根据货物运输线路,为货物配车,找到合适的车辆后,与司机签订运输合同(回执单),并按照运输合同的运费结算方式结算。司机对货物检查无误后,装车,然后发车,发车后,货物的任何损失由司机承担。 司机到达目的地后,需要经过货物验收,验收通过,填写一份司机回执单,快递公司这时同时通知发货客户和收货客户,货物已到达。如果货物没有通过验收,则填写差错记录。如果该货物不需要中转,通知收货客

户来提货,客户验收通过后,填写客户回执单,快递公司这时通知发货客户,所发货物已被提走。如果该货物需要中转,则填写一份中转信息单,快递公司这时同时通知发货客户和收货客户,货物已被中转。中转成功后,收货客户来提货,并通知发货客户,货物已被提,然后进行转货结算。 2.2 业务流程 第3章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 3.1.1 票据管理 1.功能描述: 票据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票据本的分发,查询,修改和删除。以及票据的已填、作废、结帐查询。当货运单或回执单填写完后,则该票据的状态便是已填;当已填的票据被删除时,则该票据的状态便是作废;当票据已完成结算,则该票据的状态便是结帐。注:货运单和运输合同只是票据本中的一张票据。 2.流程图: 3.1.2 接货管理 1.功能描述: 接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填写一份货运单合同,该合同的内容包括货运单编号、发货客户信息、收货客户信息、运费、保险费等,提交合同后,同时修改该合同状态为待运,票据状态为已填。填完货运单后,需要为本次货运添加货物。在货物列表中,添加货物,主要填写货物的名称、重量、体积、货物价值等信息。

物流需求预测

物流需求预测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阮俊虎)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半成品和 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 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 动的诸方面[1]。物流需求的度量可以采用价值量和实物量两种度量体系。实物量意义上 的物流需求主要表现为不同环节和功能的具体作业量,如货运量、库存量、加工量、配送 量等;价值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是所有物流环节全部服务价值构成的综合反映,如物流成本、物流收入、供应链增值等 [2]。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 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判断、技术方法和模型,对物流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 预测。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物流需求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的预测方法和手段。物流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如德尔菲法和业务人员评估法等)和定量预测 方法,但多数是定量预测方法,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国内物流需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归为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因果关系预测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三类。 1.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综述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依据从历史数据组成的时间序列中找出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此作为预测依据。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有增长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随 机时间序列模型、灰色模型、以及在经济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混沌与分形等。 增长率法指根据预测对象在过去的统计期内的平均增长率,类推未来某期预测值的一 种简便算法。该预测方法一般用于增长率变化不大,或预计过去的增长 [3]趋势在预测期内仍将继续的场合。刘劲等(2002)在利用增长率系数法对百色 地区港口货运量进行了逐一分析。 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产品的需求量的一种 常用方法。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 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移动平均法可以 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杨荣英等[4](2001)在讨论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平均线方法,并介绍了运用移动平均线进行物流预测的方法。李海建等[5](2019)利用二次移动平均线模型对芜湖市物流业发展的规模进行了预测。 指数平滑法是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它是通过计 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

物流预测方法大全

(事实上,需求预测必须将短期需求预测或生产进度安排与长期战略性需求预测有机结合起来,才会真正地起作用。短期预测是根据存储单位(SKU)水平做出的,它与销售、客户关系,以及依据预订库存或安排运输来实施计划的系统和软件等相互作用。相比之下,长期预测则是在更为集中的基础上作出的。在月度或季度时间段内,对一系列产品的生产做出预测,作为财务和产能计划的 成为企业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拥有好的需求预测的公司 的抗风险性明显较高。 2001年,电子企业承受了由严重反差的需求预测而带 来的库存压力,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在 2000年的下半年,电子行业的预测会如此看走眼呢?事实

上,从执行主管到营销经理以及供应链计划者,每个人都对其它制造行业几个月前已经发出的销售急速下滑的警报视而不见,即使是高级的软件工具也没能对过高的需求预计给予警告。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是复杂的。既有人为的因素--不愿意接受繁荣就此 平台。 1、需求预测平台 1.1 改进需求预测工具 2000年时,很少有公司购买成套的供应链管理工具以

有效地改进需求预测,许多公司还处于定单管理或运输管理自动化的早期阶段,供应链计划者常常使用已过时几个月的信息。这些公司都觉得可以将制造的东西统统卖出去,或是他们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他们做预测的时间段还短。他们只是简单地将短期预测进行外推,即使有调整也是少量 另一方面,许多供应链计划软件并不能进行需求预测。许多供应商只是开始将战略性预测所需的因果分析技术合并起来,这与短期的、详细的生产预测是不同的。而且,尽管在分析最近或预测未来6~12个月的销售时,因果分析预测是需要的,公司可以借此准备投资资金和产能预测,

数学建模大赛-货物运输问题

货物配送问题 【摘要】 本文是针对解决某港口对某地区8个公司所需原材料A、B、C的运输调度问题提出的方案。我们首先考虑在满足各个公司的需求的情况下,所需要的运输的最小运输次数,然后根据卸载顺序的约束以及载重费用尽量小的原则,提出了较为合理的优化模型,求出较为优化的调配方案。 针对问题一,我们在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与优化。第一方面是对车次安排的优化分析,得出①~④公司顺时针送货,⑤~⑧公司逆时针送货为最佳方案。第二方面我们根据车载重相对最大化思想使方案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是使每个车次满载并运往同一个公司,第二步采用分批次运输的方案,即在第一批次运输中,我们使A材料有优先运输权;在第二批次运输中,我们使B材料有优先运输权;在第三批次中运输剩下所需的货物。最后得出耗时最少、费用最少的方案。耗时为40.5007小时,费用为4685.6元。 针对问题二,加上两个定理及其推论数学模型与问题一几乎相同,只是空载路径不同。我们采取与问题一相同的算法,得出耗时最少,费用最少的方案。耗时为26.063小时,费用为4374.4元。 针对问题三的第一小问,我们知道货车有4吨、6吨和8吨三种型号。我们经过简单的论证,排除了4吨货车的使用。题目没有规定车子不能变向,所以认为车辆可以掉头。然后我们仍旧采取①~④公司顺时针送货,⑤~⑧公司逆时针送货的方案。最后在满足公司需求量的条件下,采用不同吨位满载运输方案,此方案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使8吨车次满载并运往同一公司;第二,6吨位车次满载并运往同一公司;第三,剩下的货物若在1~6吨内,则用6吨货车运输,若在7~8吨内用8吨货车运输。最后得出耗时最少、费用最省的方案。耗时为 19.6844小时,费用为4403.2。 一、问题重述 某地区有8个公司(如图一编号①至⑧),某天某货运公司要派车将各公司所需的三种原材料A,B,C从某港口(编号⑨)分别运往各个公司。路线是唯一的双向道路(如图1)。货运公司现有一种载重6吨的运输车,派车有固定成本20元/辆,从港口出车有固定成本为10元/车次(车辆每出动一次为一车次)。每辆车平均需要用15分钟的时间装车,到每个公司卸车时间平均为10分钟,运输车平均速度为60公里/小时(不考虑塞车现象),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运输车载重运费1.8元/吨公里,运输车空载费用0.4元/公里。一个单位的原材料A,B,C分别毛重4吨、3吨、1吨,原材料不能拆分,为了安全,大小件同车时必须小件在上,大件在下。卸货时必须先卸小件,而且不允许卸下来的材料再装上车,另外必须要满足各公司当天的需求量(见表1)。问题:

货物运输系统的优化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货物运输系统的优化分析 学习中心: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网络 04秋工商管理 学生姓名:钟永琴学号:0451880812 指导教师:潘家强职称:讲师 导师单位: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2008 年05 月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钟永琴 1.设计(论文)题目:货物运输系统的优化分析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2008 年3 月1 日至2008 年5 月 1 日 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3月1号-----3月3号论文题目下发,确定题目。 3月4号-----3月20号查阅资料,审核论文提纲。 3月21号------4月5号查阅资料,上交论文初稿,并下发论文格式。 4月6号-----4月18号导师对论文的内容及格式审核。 4月19号-----4月22号针对论文内容、格式进行修改。 4月23号-----4月28号通读全文,对内容错别字及标点符号进行修改。 4月29号-----5月1号定稿。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对自己熟悉的单位或地区进行调研。5.文献查阅要求:从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 6.发出日期:2008 年03 月01 日 7.学员完成日期:2008 年05月01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摘要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运输系统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我国的运输系统来说,现在的运输结构和功能已经不同往日了。 本文从运输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其作用和特点出发,引出货物运输最优化的论题。从我国现在的运输系统结构的不合理和供给能力的不足,总结了我国现状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运输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系统最优化的方案。最后对货物运输系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认为运输业将得到社会进一步的重视和认同,运输行业将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 关键词:运输系统,系统发展,系统分析

交通规划及需求预测

交通规划及需求预测 规划,即是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而现代规划的概念有两层独立的含义:1、战略规划:通常是长期的反映规划的经济及商务方面内容,涉及高层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2、战术规划:反映设施的技术层面,涉及技术管理层,他们负责具体设施管理,以及与高层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协调后在战略规划范围内进行未来扩展的事物。 一、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交通规划是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需求,规划道理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通常分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及公路网规划两部分。 1、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原则 (1)一般原则 满足人流、客货车流的安全畅通,同时反映出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城市日照通风与城市救灾避难要求。 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是道路网络系统的首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规划的道路网络系统必须“功能分清,系统分明”,为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创造条件,使城市各交通区之间有“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 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作用、交通性质、交通速度及交通流量等指标,可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快速路及主干路为交通性干道,次干路兼交通性和生活性两重功能,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支路一般为生活性道路。 (2)各种城市道路规划原则 道路网规划首先应规划以通行机动车为主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构成城市道路网的骨架,在此基础上规划次干路、支路等其它道路。 ①快速路:为高速、行程长的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的重要道路,一般在大城市、带状城市或组团城市内设置,并与城市出入口道路和市际高等级公路有便捷的联系。应设置中央分隔带以分离对向车流,并限制非机动车进入,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出入。快速路出入道路的间距以不小于1.5km为宜。快速路与快速

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分析

时间旅客运输(万 人)铁路客运(万 人) 公路客(万人) 运 水运客运(万 人) 民用航空客运量(万 人) 2006年1847018 115583 1697381 20227 13827 2007年2024158 125656 1860487 22047 15965 2008年2227761 135670 2050680 22835 18576.21 2009年2867892 146193 1682114 20334 19257.16 2010年2976898 152451.2 2779081 22314 23051.64 2011年3269508 167609 3052738 22392 26769.14 2012年3526319 186226.1 3286220 24556 29316.66 2013年3804035 189336.9 3557010 25752 31936.05 2014年2122991 210596.9 1853463 23535 35396.63 2015年2209361 235704.4 2008197 26293 39165.9 图1 旅客运输量增长变化统计图 就图表和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每年的人口流动自2006年开始都是稳步增加,而且实际值大于预测值,不仅说明我国进城务工、异地务工人口 时间铁路客运(万人) 2006年115583 2007年125656 2008年135670 2009年146193 2010年152451.2 2011年167609 2012年186226.1 2013年189336.9

2014年210596.9 2015年235704.4 表2 2006-2015铁路客运量统计 图2 2006-2015铁路客运量增长图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陆上交通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铁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客货共线的运输模式。这不仅使我国铁路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运输质量受到制约,而且加大了实现客运高速和货运重载双目标的冲突。目前,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基本形成相互衔接、补充,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格局。我国铁路运输在中长途运输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公路运输则以短途客流为主,并衔接铁路、航空、水运等方式的旅客运输;水运以沿海、沿江客运并以短途客流为主;航空以长距离客流为主。任何经济增长都是在特定的国情背景中开展的。 表3 公路客运数据统计表 时间旅客运输(万人)公路客运(万人) 2006年1847018 1697381 2007年2024158 1860487 2008年2227761 2050680 2009年2867892 1682114 2010年2976898 2779081 2011年3269508 3052738 2012年3526319 3286220 2013年3804035 3557010 2014年2122991 1853463 2015年2209361 2008197

货物配送需求分析

货运配送物流需求分析报告 1.引言 1.1前言 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再造的组织结构,建立一个适应知识经济创新需要的网络化水平管理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电脑货运配送物流录入是指将手工已编制好的记账货运配送信息系统或根据原始货运配送物流凭证直接在系统内制作,同时可对输入的货运配送物流信息进行修改、查找、等操作。这种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便于货运配送物流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又便于操作员的需求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反馈。网络化组织结构纵横交错,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创新的源泉,这将极大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 DELPHI是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具有很多的控件,可以方便的进行界面设计和数据库连接等各种操作,所以我们选用DELPHI作为本次开发的语言。 1.2背景 仓储综合并不是新的概念,而货运配送物流的概念就相对新的多,几乎成为最时髦的概念之一。全国各地都在筹建货运配送物流中心,巨大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第三方货运配送物流方面的讨论,社会分工理论又一次支持我们细分新的产业。

在这里我们所要理解的是货运配送物流所产生背景,货运配送物流原本是由企业自己管理的问题,当企业规模或影响足够大时,才产生出对第三方货运配送物流的需求,因此分析生产企业的货运配送物流,能让我们更清楚理解在处理货运配送物流时那些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对第三货运配送物流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货运配送物流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商场货物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2.任务概述 2.1目标 根据物流行业的特点与应用方向,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市场细化。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可将客户分为以下几类: 市场一:传统储运公司 市场二:第三方物流企业 市场三:有城市配送需求的连锁经营企业 市场四:生产制造型企业 市场五:快递公司

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第四节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 一、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关系 需求预测是运输需求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运输有关的各项经济分析、研究和决策中,运输需求预测往往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真正做好需求预测也是难度相当大的工作。 在这里必须明确“运输需求”与“运输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运输需求是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而运输量则是指在一定运输供给条件下所能实现的人与货物空间位移量。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是通过运输量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运输量可以是公路上的汽车流量、航线上的旅客人数或是铁路列车运送的货物吨数。运输量的大小当然与运输需求的水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它们不是一回事,运输量本身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对运输的需求。运输需求能否实现要取决于运输供给的状况,在运输能力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输量就可以基本上反映运输需求。但有时候,特别是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运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输业完成的运输量仅是社会经济运输需求的一部分,如果增加运输设施、扩大运输能力,被不正常抑制的运输需求就会迅速变成实际的运输量。图6-6是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相互关系的示意图,由该图可以形象地看出,运输需求的真正实现,即运输量形成是受运输供给制约的。 图6-6运输需求、运输供给与运输量的关系 转引自毛保华博士论文《运输设备分阶段协调发展问题研究》,1993年 明确“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概念对预测运输需求是很重要的。过去有许多预测工作没有分清运输需求与运输量的区别,在大部分预测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过去的历史运输量数据预测未来运输需求的方法,以“运量预测”简单代替运输需求预测,这种概念上的误差当然会影响到预测的准确程度。显然,在运输能力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运量预测尚可以代表对运输需求量的预测;而在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考虑运输能力限制的运量预测结果,就难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运输的真正需求。 我们不反对或排斥使用“运量预测”的概念和方法,特别是运量预测已在实际经济工作中被很多人接受和应用。我们只是提醒注意需求预测和运量预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在实际经济分析中要注意预测所依据的资料、条件和方法,严格把握它们的经济含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运量预测的类别 运量预测的头绪很多,范围很广,根据预测的目的、角度和其他特性,可以把运量预测分为不同的类别。

物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报告

物流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说明书 自动化学院 08网络3班 陈伟亮陈晓铎陈泽满何文俊 数据字典 (9) 故障理要

求 (11) 接口 (12) 1.引言 编写目的 本需求分析文档说明描述了“运输管理系统”项目的要求,作为系统设计、项目目标及项目验收的依据。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了用户对功能的需求、对性能的需求以及对运行环境的需求。软件开发小组每位成员应该阅读本需求说明,以明确项目最后所要求完成的软件产品的特点。为系统的概要设计特工指导。 背景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特别发达的当代,每个行业都与其他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各大联锁超市的开设,缺什么只要电话通知,都可以送货上门。我们设计的系统正是针对个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供应问题开发的物流配送系统。供商品供应中心随时查看供应情况,及时做好调整,已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更好的提供准确、快捷、方便的服务。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两大趋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将世界带入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的时代。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身的物流配送中心,在这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里,又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迈向21世纪的国际物流技术的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和社会化。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专注于商品的到货、发货、保、搬运、运输等作业的计划、控制和反馈过程的信息搜集、汇总、查询和分析,达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的目的。 定义

静态数据――系统固化在内的描述系统实现功能的一部分数据。 动态数据――在软件运行过程中用户输入后,系统输出给用户的一部分数据,也就是系统要处理的数据。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中的名字都是一些属性与内容的抽象和概括,他们的特点是数据的严密性和精确性。 2.任务概述 目标 根据物流行业的特点与应用方向,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市场细化。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可将客户分为以下几类: 市场一:传统储运公司 市场二:第三方物流企业 市场三:有城市配送需求的连锁经营企业 市场四:生产制造型企业 市场五:快递公司城市货的 1、大型物流运输公司第一需求(迫切需求) 对自有车辆和签约车辆的准确、可靠定位 对车辆的可靠调度,至少包括通过无线通信手段下达调度指令,并保证指令的有效执行 这些目标的实现,是传统大型运输公司继续壮大发展的前提 2、大型物流运输公司第二需求(基本需求) 通过迅速配货与路线选择等手段,缩短承运周期 移动终端单元具备如条形码扫描输入等附加功能 需要高度的信息自动化管理,如(车辆、货运)信息的收集、记录、分析、汇报等实时发布货运状态信息,例如:货主(通过电话传真、Internet等)实时查询货物状态(包括所处位置、预计到达时间等),或主动向货主报告最新货运信息 3、大型物流运输企业第三需求 货物、车辆信息繁杂,需要根据实时车货信息进行智能化匹配,并及时作出一定反应(如自动提示、自动下派车单等)

运输需求理论综述

运输需求理论综述 【摘要】运输需求是运输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输经济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在各个版本的运输理论进行对比,进而提出对现有的理论进行综合描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运输需求需求函数弹性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theory,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various versions of the transport theory are compared,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the existing theory,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Transportation demand requirement function elastic 1.运输需求的概念 1.1需求 在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在某个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个物品的数量成为需求量,不同的价格下,需求量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构成了微光经济学中需求理论的核心。 1.2运输需求 运输需求是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需求理论发展而来的。不过对于运输需求理论的概念,各个学者对于其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从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出发讨论下运输需求的概念: 一是在许庆斌主编的《运输经济学导论》中,马运老师把运输需求定义为社会经济生活在人与货物空间位移方面所提供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运输需求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 二是在现代运输远程教育教材编委会主编的《运输经济学》中,朱伟生老师把运输需求定义为运输劳务的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运输劳务量。这就是说,运输需求是运输需要和购买能力的有机统一,所以对运输需求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就必须把运输需要和购买者支付能力搞清楚。 三是长安大学吴群琪教授在《综合运输》中对运输需求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指出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会发展的对人与物的位移的需要。吴群琪教授在《综合运输》上不仅给出了他的运输需求的概念的认识,而且也给了他对目前上述两个定义的一些看法,指出了这个定义在运输活动的目的性方面、需求的层次性方面以及在实践的活动上都有更大的改

货运险市场分析

货运险市场分析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货运保险市场分析及建议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铁路、港口、航运的建设与高位运行、产业的飞速发展,为保险业发展险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通过市场分析,提出了预约公路货运险的相应营销方案,力求有所创新,以达对新形势下货运险发展起推动作用之目的。 一、市场分析 (一)微观客户群对货运保险需求分析 保险企业经营决策的基本前提就是依据客户需求。客户的需求应该是营销的中心和所有营销活动的导向,因此,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是我们做好营销方案、确定营销策略必不可少的环节。 1、物流企业(包含仓储企业、配货站、货代等)。专业的物流保险已成为市场的“必需品”,但目前针对物流企业设计的产品“物流货物运输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而物流企业的其他货运险也做得非常少。也正因为物流保险开展状况如此,所以物流保险之中才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此,物流保险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专业运输企业或车队。调查中大约有近20%仅投保了车上货物责任险,赔偿限额在30万元以内,另有5%左右投保了限额20万元以内的公路货运险定额保险。这些对存有着较大运输风险的专业运输企业或车队的保障远远不够,因此,专业运输企业或车队也存有较大商机。 3、大企业或集团。财产保险公司因企业财产保险业务与企业有着较密切的往来。多年来,财产保险公司与各大客户关系维系较好,这些企业的货物进出量非常大,尽管许多企业车队已取消,大多数生产企业在不同领域采用了现代物流管理办法,但对于大企业或集团可以因其优势,作为投保人来投保预约货运险。更有少量大企业或集团依然保留货车运输车队,或自有物流公司与委托物流相结合的方式。 (二)现有货物运输保险产品应对市场分析 针对物流包含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的过程,人保总公司设计了物流货物运输保险;针对物流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管道运输、邮包和联合运输等方式,人保公司有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公路货物运输保险、公路货物运输定额保险、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水路货物运输保险、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航空货物运输保险、海洋货物运输保险、邮包保险和管道货物运输保险。保险产品应有尽有,市场资源亦无比丰

国内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文献综述

国内物流需求预测方法文献综述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阮俊虎)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1]。物流需求的度量可以采用价值量和实物量两种度量体系。实物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主要表现为不同环节和功能的具体作业量,如货运量、库存量、加工量、配送量等;价值量意义上的物流需求是所有物流环节全部服务价值构成的综合反映,如物流成本、物流收入、供应链增值等[2]。 物流需求预测是根据物流市场过去和现在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一定的判断、技术方法和模型,对物流需求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物流需求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不同的预测方法和手段。物流预测方法可以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如德尔菲法和业务人员评估法等)和定量预测方法,但多数是定量预测方法,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国内物流需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综述,归为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因果关系预测方法、组合预测方法等三类。 1.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综述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是依据从历史数据组成的时间序列中找出预测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以此作为预测依据。常用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有增长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随机时间序列模型、灰色模型、以及在经济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混沌与分形等。 增长率法指根据预测对象在过去的统计期内的平均增长率,类推未来某期预测值的一种简便算法。该预测方法一般用于增长率变化不大,或预计过去的增长趋势在预测期内仍将继续的场合。刘劲等[3](2002)在利用增长率系数法对百色地区港口货运量进行了逐一分析。 移动平均法是用一组最近的实际数据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内产品的需求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根据预测时使用的各元素的权重不同,移动平均法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杨荣英等[4](2001)在讨论移动平均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平均线方法,并介绍了运用移动平均线进行物流预测的方法。李海建等[5](2003)利用二次移动平均线模型对芜湖市物流业发展的规模进行了预测。 指数平滑法是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移动平均法则不考虑较远期的数据,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而指数平滑法则兼容了全期平均和移动平均所长,不舍弃过去的数据,但是仅给予逐渐减弱的影响程度,即随着数据的远离,赋予逐渐收敛为零的权数。韦司滢等[6]( 1999)将指数平滑法等其他多种方法应用在三峡移民工程建材配送决策支持系统中。黄荣富等[7(] 2003)、张云康等[8](2008)在进行指数平滑法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了物流需求多种方法组合预测。 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就是指在所研究对象的一组实测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通过

货物运输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主创业 汽车货物运输可行性分析报告 编制人:夏绪莉 家庭住址:陕西省留坝县江口镇 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六月

前言 人为什么会穷,机构为什么会老化?其中最关键一个原因:来自心态上的恐惧.一是害怕失败,二是害怕成功,因为要成功就必须付出比别人不肯付出的代价。 我们要成功,首先需要付出的就是低下您高昂的头,来个向别人学习。唯有源头活水来,才能增加抗争苦难的智慧和力量,获得生命与生活的真本事、真知识。 时下有的人一说到做生意就想到百万千万的投资,还要请专业人士做市场调查和商业计划,其实,个人小额投资,小本生意也能赚钱,而且市场风险也较小,关键是要有一股创业热情,量力而行。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在众多从事经营的个体户中,赚钱最快的当属运输。 决定选择运输行业,其理由如下: 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由于道路运输网一般比铁路、水路网的密度要大十几倍,分布面也广,因此道路运输车辆可以“无处不到、无时不有”。道路运输在时间方面的机动性也比较大,车辆可随时调度、装运,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时间较短。尤其是道路运输对客、货运量的多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汽车的载重吨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单个车辆独立运输,也可以由若干车辆组成车队同时运输。

2、可实现“门到门” 由于汽车体积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行外,还可离开路网深入到工厂企业、农村田间、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货物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这是其它运输方式无法与道路运输比拟的特点之一。 3、中短途运送速度较快 在中、短途运输中,由于道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中途不需要倒运、转就可以直接将货物运达目的地,因此,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其货运在途时间较短,运送速度较快。

企业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报告

下载更多咨询报告,尽在****** 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下称“宝钢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单位。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在上海浦东揭牌成立,是“世界钢铁十强”之一。 公司内部实行母子公司体制。通过组建三年来的资产重组和整合,现有全资子公司26家,控股子公司24家,其中钢铁业子公司18家,贸易业子公司12家,金融业子公司3家,另有参股子公司25家。依据公司经营业务的不同,可将宝钢集团的钢铁生产与贸易业务划分为三部分(如图2-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钢股份”),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宝钢国际”)及其他企业。 图2-1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图 宝钢股份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国家经贸委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宝钢集团的国内全资子公司。宝钢股份成立于2000年2月3日,并于当年12月份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现有注册资本125.12亿元人民币,资

产总额达580.42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总数为15,745人1。 宝钢股份的业务经营范围包括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宝钢股份实际业务主要从事高档钢材和其他钢铁产品的冶炼、加工和销售。 宝钢股份是全球生产同类产品的低成本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国内最现代化的综合性钢铁公司。 (二)宝钢股份对于未来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想 宝钢股份致力于建立服务于其营销体系的最优化物流网络。这一构想着重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对承运公司的政策支持两方面。 1.加强对信息平台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解决由于物流业务覆盖面广,异地办公造成的承运公司与宝钢股份、承运公司之间、承运公司与运输仓储企业之间以及各办事处之间信息不畅或通信费用高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协同作业。宝钢股份拥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各承运商可以“搭乘”宝钢股份的“便车”,强化本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2.对承运企业的政策支持 宝钢股份要将业务委托量向强势承运公司进一步倾斜。目的在于: (1)加深承运公司对宝钢股份业务依赖程度,促使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1以上数据均来自宝钢股份2001年年度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