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规委会

合集下载

黄山高铁站交通枢纽工程总体设计

黄山高铁站交通枢纽工程总体设计

专业化设计 理念 ,着眼宏观规划提供整体性 方便 出行 解决 方案—— 以交 通功 能性为龙 头 , 考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1 6 作者简介 : 蒋 中贵 ( 1 9 6 1 一 ) , 男, 四川三 台人 , 教 授级 高级工程 师, 从事市 政交通 道桥设计 工作 。
2 0 1 4 年1 月第 1 期
城 市道桥 与防洪
技术论坛论文精选 2 3
黄 山高铁站 交通 枢 纽工程 总 体设 计
蒋 中贵
( 林 同校 国际工 程 咨询 ( 中国) 有 限公 司 , 重 庆市 4 0 1 1 2 1 ) 摘 要: 黄 山交 通枢纽 是集高铁 、 轨道交通 、 长途 客运 、 公交、 出租 、 社会 车辆等多 种交通方式 于一体 的综合交 通枢纽 。从公 交先
1 概 况
1 . 1 建 设 背景
黄 山是 我 国著 名 的旅 游 胜 地 , 历史 悠 久 、 人 杰 地灵 。新世纪 , 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城市化
虑各专业学科 的相互支撑 , 结合城 市近远期 发展 , 使项 目具有前瞻性 ,实现枢纽设计 的多学科综合 最 优 化 方案 。 创 新 的设 计 理 念 , 资 源 利用 的最优 化 —— 技 术 创新与文化创新相结合 , 建设美丽黄 山 , 彰显黄 山
( 6 ) 非 机 动车 道路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 0 1 4 年1 月第 1 期
本次非机动车规划结合广场具体布置 , 在站房 东侧布设 了非机动车停车 区 ,并在站前广场南侧 平行 于站前大道布设 一条非机 动车道路 轴线 , 保 证非机动车道路系统 的连贯性 ,以实现非 机动车 各 方 向交 通 功 能 的完整 性 。 ( 7 ) 地下 道 路 系统 规 划 该 项 目在 站 前 大 道 广 场 外 侧 站 前 大道 上 分 别

六盘水钟山区城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

六盘水钟山区城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

项目名称:六盘水市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年)委托方(甲方):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计方(乙方):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乙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黔】城规编第152025号项目编号:2017—99编制单位:六盘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劲研究员分管副院长:甘袁华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吴焱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肖波注册规划师项目审核:李卫云规划师专业负责:张豆工程师参编人员:张豆、王欢、周鹏飞、谌琦张春松、张星、罗泽阳、杜春丽编制单位: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邓维良、王正松、王维、夏永红、吴睿目录第一章总则................................................................................................................. - 0 -一、规划背景.......................................................................................................... - 0 -二、规划依据.......................................................................................................... - 0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 1 -四、规划范围.......................................................................................................... - 3 -五、规划期限.......................................................................................................... - 3 - 第二章现状分析............................................................................................................. - 3 -一、现状棚户区分布.............................................................................................. - 3 -二、现状棚户区统计.............................................................................................. - 4 -三、现状条件及问题分析...................................................................................... - 7 - 第三章相关规划解读..................................................................................................... - 7 -一、《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解读........................................ - 7 -二、《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4-2030年)》解读................ - 8 -三、《文化体育设施布局规划》解读 .................................................................... - 9 -四、《社区基础文化设施布局规划》解读 .......................................................... - 10 -五、《竞技训练体育设施规划》解读 .................................................................. - 10 -六、《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解读 .................................................................. - 11 -七、《六盘水市中心城区“9+3”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及农贸市场设施布局规划(2013—2030年)》解读 ............................................................................ - 11 -八、《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5-2030年)》解读.......................... - 12 -九、《市中心城区加油站加气站网点布局规划(2014-2030年)》解读 ......... - 12 -十、《贵州省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解读...................................... - 12 -十一、《六盘水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年)》解读- 13 -十二、《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解读- 13 -十三、《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5-2030 年)》解读- 14 -第四章规划目标与策略 .............................................................................................. - 14 -一、规划目标 ....................................................................................................... - 14 -二、总体策略 ....................................................................................................... - 15 - 第五章棚户区改造规划 .............................................................................................. - 16 -一、改造模式 ....................................................................................................... - 16 -二、运作模式 ....................................................................................................... - 25 - 第六章公共设施引导 .................................................................................................. - 26 -一、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设....................................................................... - 27 -二、改善市政公用设施体系 ............................................................................... - 27 -三、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 - 28 - 第七章空间环境规划 .................................................................................................. - 29 -一、山体保护 ....................................................................................................... - 29 -二、空间环境 ....................................................................................................... - 30 -三、城市风貌........................................................................................................ - 30 -四、城市文化........................................................................................................ - 31 - 第八章改造重点与分期时序规划 .............................................................................. - 31 -一、改造重点........................................................................................................ - 31 -二、启动时序........................................................................................................ - 32 - 第九章保障机制与实施建议....................................................................................... - 33 -一、保障机制建议................................................................................................ - 33 -二、实施建议........................................................................................................ - 36 - 第十章附表............................................................................................................... - 37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2015年《六盘水市钟山区棚户区改造规划(2016-2020年)》由六盘水市城乡规划局和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编制工作,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和《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财预2017-62)文件的要求,由于城市棚户区政策发生变化,同时考虑钟山区新增大湾镇、保华乡、木果镇、青林乡、金盆乡和南开乡6个乡镇棚户区和现有市钟山区棚户区发生变化或存在遗漏等问题,因此,亟需编制《六盘水市钟山区城市棚户区改造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0007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说明书

0007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说明书

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目录第一章现状概况 (1)1.1池州经济发展背景 (1)1.2区位分析 (2)1.3自然和历史 (2)1.3.1地形地貌 (2)1.3.2气候条件 (2)1.3.3水文条件 (3)1.3.4土壤动植物资源 (3)1.3.5历史文化资源 (4)1.4主要设施与基础工程 (4)1.5社会经济概况 (5)1.6景区建设 (5)1.6.1发展概况 (5)1.6.2相关规划 (6)1.7现状存在的问题 (7)1.7.1山水特色不够突出,小景点建设缺乏系统 (7)1.7.2主要景点分布不尽合理,不利于游览组织 (7)1.7.3交通体系尚未完善,基础设施不配套 (7)1.7.4部分项目建设未把尊重自然风貌放在首位 (7)1.7.5存留的部分村庄管理不善,造成生产生活污染 (7)1.7.6管理尚不完善,缺乏发展资金和人才 (8)第二章案例借鉴与比较 (8)2.1杭州西湖 (8)2.2南京玄武湖 (9)2.3武汉东湖 (9)2.4比较借鉴 (10)2.4.1可以借鉴的优点 (11)2.4.2需要避免的缺点 (12)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 (12)3.1风景资源概况 (12)3.1.1七星墩 (12)3.1.4金地藏寺 (13)3.1.5莲花台 (13)3.1.6望华楼 (14)3.1.7桃花岛 (14)3.1.8龟山岛 (14)3.2景物和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的综合评价 (15)3.2.1景点评价标准 (15)3.2.2景物和景点评分与等级 (16)3.2.3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7)3.2.4风景区综合评价、评分与定级 (18)3.3评价结论 (20)3.3.1齐山—平天湖风景资源特性 (20)3.3.2结论 (21)第四章风景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21)4.1规划依据 (21)4.2规划期限 (22)4.3规划指导思想 (22)4.4规划原则 (22)4.4.1贯彻“方针”,滚动发展的原则 (22)4.4.2发挥优势,注重发掘的原则 (23)4.4.3提升品位,适应市场的原则 (23)4.4.4执行规范,突出重点的原则 (23)第五章风景区规划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 (23)5.1规划范围 (23)5.2风景区性质 (23)5.2.1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与九华山风景区 (23)5.2.2平天湖、齐山湖、天堂湖与丰收湖 (24)5.2.3杏花村与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 (24)5.3风景区发展目标 (24)第六章风景区总体布局规划 (24)6.3景区划分 (25)6.3.1划分原则 (25)6.3.2景区划分 (25)6.4功能分区 (25)6.4.1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水域河流 (26)6.4.2风景恢复区 (26)6.4.3建设发展区 (26)6.4.4建设控制区 (26)6.5风景区布局 (27)6.5.1旅游十要素 (27)6.5.2风景区入口布局 (28)6.5.3管理设施布局 (28)第七章游人容量分析及游客量预测 (28)7.1游人容量分析 (28)7.1.1游人容量分析 (28)7.1.2游人容量测算 (28)7.2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29)7.2.1发展的机遇和条件 (29)7.2.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7.3游客量预测 (32)7.4客源市场分析 (32)7.4.1客源市场现状 (32)7.4.2客源市场定位 (33)7.4.3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33)第八章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33)8.1规划原则 (33)8.2规划目标 (34)8.3生态保护保育 (34)8.4保护模式 (34)8.5分类保护规划 (34)8.5.1史迹保护区 (34)8.5.4生态保护区 (36)8.5.5外围水源控制区 (36)8.5.6统筹控制区 (36)8.5.7外围保护与协调带控制引导要求 (36)8.6珍稀植物保护规划 (38)8.6.1珍稀植物群落保护 (38)8.6.2古树名木保护 (38)8.7核心景区划分 (38)8.8环境保护规划 (39)8.8.1环境质量现状 (39)8.8.2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39)8.8.3环境保护措施 (39)8.9建立保护管理机构 (40)第九章风景区专项规划 (40)9.1综合交通规划 (40)9.1.1交通现状 (40)9.1.2交通规划 (40)9.2风景游赏规划 (41)9.2.1规划原则 (41)9.2.2景区规划 (41)9.2.3齐山景区(齐山洞天) (42)9.2.4碧山景区(碧山禅隐) (43)9.2.5平天湖景区(平天水岸) (44)9.2.6湿地景区(湿地巡游) (45)9.2.7桃源景区(桃源逸境) (46)9.2.8控制统筹区 (46)9.2.9游线组织 (47)9.3典型景观规划 (47)9.3.1设计原则 (47)9.3.2典型景观 (47)9.3.3. 主要景点规划一览表(平天二十四景) (48)9.4.2规划 (52)9.5绿化规划 (53)9.5.1现状 (53)9.5.2规划原则 (53)9.5.3绿化规划 (53)9.5.4主要绿化树种 (55)9.6建筑风貌规划 (55)9.6.1现状 (55)9.6.2规划原则 (55)9.6.3规划要求 (55)9.7基础工程规划 (56)9.7.1给水工程规划 (56)9.7.2排水工程规划 (57)9.7.3电力工程规划 (58)9.7.4信息工程规划 (58)9.7.5燃气工程规划 (59)9.7.6管线综合规划 (60)9.7.7 环卫设施规划 (60)9.7.8 综合防灾规划 (61)9.8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63)9.9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64)9.9.1规划原则 (64)9.9.2土地利用规划 (64)9.10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65)9.10.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65)9.10.2规划原则 (65)9.10.3经济发展 (65)第十章近期发展规划与重点项目建设 (66)10.1近期发展规划(2011-2016) (66)10.2重点建设项目 (66)10.3项目投资估算 (66)第十一章实施总体规划的建议 (67)第十二章强制性规定 (67)第一章现状概况1.1池州经济发展背景池州是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皖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北靠铜陵市、芜湖市,东与宣城市毗连,南与黄山市接壤,西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毗邻。

经济开发区区域评估(5)环评报告公示

经济开发区区域评估(5)环评报告公示
规划部分的内容作为规划的附加内容,供开发区进行用地开发时参考。2007 年 4 月,岳
西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实施苏州科技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编制的《安徽岳西经
-4-
安徽岳西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
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8 年 1 月,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岳西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以《安
道,南至莲云乡腾云村,西至莲云乡长生村,北至温泉镇资福村。同时指出,安徽岳西
经济开发区应进一步制定完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开发区总体规划,按照“布局集中、
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以此带动岳西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安徽岳西经济开发区的批复》
余万元,完成了起步区 0.5 平方公里的“六通一平”。2006 年 8 月,岳西县人民政府根据
《关于印发<清理整顿开发区的审核原则和标准>的通知》(发改外资﹝2005﹞1521 号)
和《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皖发
﹝2006﹞14 号)文件精神,报请筹办安徽岳西经济开发区。2006 年 8 月 21 日,安徽省
开发区内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3 类功
能区标准,开发区内居住、学校、医疗、商业区域与开发区外乡村区域执行 2 类功能区
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 4a 类功能区标准。
2.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2018 年 5 月 29 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省级以上开

叙永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叙永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如下第一部分总则第101条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泸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分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含二级场镇及新村建设等几部分适用规定。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泸州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编制,以及泸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泸县、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为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在近期建设重点区域,应结合城市设计相关专业规划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规划控制指标。

第105条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已批准的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部分中心城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0227-20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第212条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内容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定和《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附表一要求。

对于《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兼容表》中未列入的,应由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用地兼容性。

第213条城市建设用地应当符合集约利用、整体实施的原则。

零星用地应当与周边用地整合使用。

住宅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

旧城用地面积1公顷。

新区用地面积3公顷。

第214条不具备整合条件的零星用地,可实施解危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鼓励实施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停车场等公益性建设项目,不宜实施经营性居住、公建项目,因城市规划要求确需实施的,应当先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分析,并报经专委会审查后下达规划条件。

因用地狭窄或者与城市道路不相连等原因,不具备单独建设条件的用地,按照零星用地进行管理。

第215条建筑基地用地面积以红线确定的用地范围进行计算,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不纳入用地指标。

商杭高铁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

商杭高铁建设规划和实施情况

商杭高铁建设规划及实施情况: 新设的站点共22个商合杭高铁环评二次公示,安徽境内将有22座车站来源:时间:2014-07-04 04:39:37 作者:赵秀娟汪园新建商合杭铁路第二次环评公示正在进行中,将于7月9日结束。

在这一公示中,该铁路设计细节公布,新建铁路正线6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程设28座车站,其中我省境内22座。

记者了解到,结合芜湖长江大桥工程审查意见,该铁路全线总工期按5年安排,计划年内动工建设,2019年我省将再收获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届时合肥到杭州只需1个多小时。

年内开建工期约5年新建商合杭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日前在湖州召开,包括铁路总公司在内的各相关部门专家对这条新建高铁进行评审把关。

我省正配合相关设计单位按照此次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可研报告,并和河南、浙江两省同步开展可研审批相关支撑性文件编报工作,确保年内动工建设。

据悉,商合杭铁路起于河南省商丘,向南途经安徽省亳州、阜阳、六安(寿县)、淮南、合肥、马鞍山(含山县)、芜湖、宣城,而后进入浙江省湖州至杭州。

该铁路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沟通中原地区、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并连接我省多个中心城市,成为新的“华东二通道”。

全程设28座车站商合杭高铁线路全长793.4公里,其中新建铁路线六百多公里、利用既有线及在建线路179.6公里。

该铁路按高铁标准建设,为双线、客运专线,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

结合芜湖长江大桥工程审查意见,全线总工期按5年安排。

据该铁路二次环评公示披露,商合杭高铁全程设28座车站,我省境内有22座。

其中合肥北城站、合肥站、三十里铺站、弋江站、湾沚南站、德清站、杭州东站为既有或在建车站利用,其他车站为商合杭高铁工程新建或改建。

此外,在全程28座车站中,三十里铺站为越行站,并不上下客。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途经阜阳市、原计划明年开工建设的商杭高铁有了新进展,已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调整列入今年新开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首次环评公示。

铜陵市消防指挥中心食堂、浴室、车库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铜陵市消防指挥中心食堂、浴室、车库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铜陵市消防指挥中心食堂、浴室、车库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施工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一、编制及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准备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机械、设备安排一、材料投入计划二、机械设备进退场计划三、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四、劳动力配备五、劳动力投计划第三章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技术措施一、质量管理目标二、质量保证体系三、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四、成品保护措施第四章网络计划、工期保证措施一、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二、施工进度横道图三、进度计划保证措施第五章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现场安全管理目标二、安全施工保证体系三、安全生产施工保证措施四、夜间施工保障措施第六章确保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现场文明管理目标二、文明施工保证体系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四、环境保护措施第七章重点及关键部位施工方案第八章新技术新工艺.第一章施工准备及现场平面布置一、编制依据A、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及图纸等B、装饰有关规范和说明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2001)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C、依据建设部印发的《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细则》及《项目法施工管理规则》D、参照本工程对质量、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及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工艺措施E、结合我公司以往的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公司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进行编制F、根据我公司ISO9001 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及程序控制文件G、有关国家及地方规范、规定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铜陵市消防指挥中心食堂、浴室、车库内装修改造工程建设地点:铜陵市长江公路大桥南岸招标人:铜陵市重点工程建设局施工工期:90 个日历天质量标准:合格施工内容:图纸设计要求及工程量清单内容技术工艺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合格”工程标准。

招商引资推介会推介词

招商引资推介会推介词

在池州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的推介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鼠岁先登富路,牛年再上新阶。

在这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际,我们非常高兴的与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欢聚在宁波,共谋池州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在此,我谨代表池州市发展改革委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池州是安徽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世界级旅游胜地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池州已跨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2008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市经济仍保持稳中有升、逆势上扬的发展势头,各项指标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年经济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5%。

我们认为,这几年池州的大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的投资比较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越。

池州是安徽五大滨江港口城市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水陆交通“四横三纵”格局。

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铜陵至九江铁路和在建的沿江城际客运铁路横穿东西,合铜黄高速、京福高速、济广高速纵贯南北。

从宁波经过杭州到池州有两条高速,全程仅需5个小时。

已经开工建设的九华山机场进一步凸现了池州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池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铅、锌、锑、锰等金属矿储量居安徽省首位,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储量居华东地区之首。

尤其是方解石矿床为“中国最大,亚洲罕见。

”三是池州岸线开发潜力巨大。

长江干流岸线总长162公里,其中,水深大于8米的深水岸线25.2公里,水深5-8米的岸线26.6公里,沿江圩区平原1000多平方公里,发展船舶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

四是综合商务成本低廉。

池州是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08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供应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

池州电力供应充沛。

目前,2台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已并网运行,另外2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已列入国家电源点建设规划;装机容量达400万千瓦的安徽吉阳核电项目已完成环评、安评,列入安徽省能源建设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