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醋发酵

食醋发酵
食醋发酵

食醋生产工艺

1.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2.食醋色、香、味、体是如何形成的?

①酸味的形成:原料中的淀粉经霉菌(或酶制剂)、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分解生成了醋酸,是食醋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除醋酸外,食醋中还含有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α-酮戊二酸等不挥发性酸。

②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糖类来源于各种原料,其中以葡萄糖与麦芽糖最多,此外还有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糊精、蔗糖等。另外甘油、甘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甜度。

③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鲜味来源于食醋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盐均有鲜味。

④咸味的形成:醋酸发酵完毕之后,加入食盐不仅能抑制醋酸菌对醋酸的进一步氧化,而且还给食盐带来咸味,并促成各氨基酸给予食醋鲜味。

⑤苦味、涩味的形成:食醋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源于盐卤。另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胺类,如四甲基二胺,1,5-二氨基戊胺,

都是苦味物质,它们赋予食醋苦味。有些氨基酸也呈苦味。过量的高级醇呈苦涩味。

⑥香味的形成:食醋中香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很多。只有当各种组分含量适当时,才能赋予食醋以特殊的芳香。

⑦色素的形成:食醋的色素来源于原料本身和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原料中如高粱含单宁较多,易氧化生成黑色素。原料分解生成的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氨基糖呈褐色,葡萄糖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焦糖。另外,还可人工添加色素,如添加酱色或炒米色,以增加色泽。

⑧醋体的形成:食醋的体态决定于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组成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物质有食盐、糖分、氨基酸、蛋白质、糊精、色素等。固形物含量高,体态粘稠;反之则稀薄。

3.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菌、酵母菌和醋酸菌各有哪些?其生理特性如何?

1常用糖化菌及其特性

①甘薯曲霉

培养最适温度为37℃。含有较强活力的单宁酶与糖化酶,有生成有机酸的能力。适宜于甘薯及野生植物酿醋时作糖化菌用。常用的菌株为AS3.324。

②邬氏曲霉

邬氏曲霉是由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该菌能同化亚硝酸盐,淀粉糖化

能力很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都很高,并有较强的单宁酶与耐酸能力,适用于甘薯及代用原料生产食醋。常用的菌株为AS3.758。

③河内曲霉

又称白曲霉,是邬氏曲霉的变异菌株。其主要性能和邬氏曲霉大体相似,但生长条件粗放,适应性强。生长适温为34℃左右,该菌主要在东北地区广泛使用。另外,酶系也较母株邬氏曲霉单纯,用于酿醋,风味较好。

④泡盛曲霉

最适生长温度30~35℃;能生成曲酸和柠檬酸;淀粉酶活力较强。Ⅱ常用酵母菌及其特性

①拉斯2号酵母(Rase Ⅱ)

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25~27℃下液体培养3天,稍浑浊,有白色沉淀。

②拉斯12号酵母(Rase Ⅻ)

③南洋混合酵母(1308)

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不发酵乳糖、菊糖和蜜二糖。

④南洋5号酵母(1300)

可发酵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1/3棉籽糖,不发酵乳糖、菊糖、蜜二糖。

⑤K字酵母

细胞呈卵圆形,细胞较小,生长迅速。适于高粱、大米、薯干原料生产酒精、食醋。

⑥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简称ADY)

活性干酵母的特点是操作简便,起发速度快,出品率高。

Ⅲ常用醋酸菌及其特性

①AS.1.41

该菌的细胞呈杆形,常呈链锁状。革兰氏阴性。该菌专性好气,最适培养温度为28~30℃,最适产酸温度为28~33℃,耐酒精度在8%以下,最高产酸量达7%~9%(醋酸计)。该菌转化蔗糖力很弱,产葡萄糖酸力也很弱;能氧化醋酸为CO2和H2O,也能同化铵盐。

②沪酿1.01

该菌有好气性,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也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并能将醋酸氧化成CO2和H2O。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产酸温度为32~35℃。

③许氏醋酸菌

许氏醋酸菌为国外有名的速酿醋菌种,产酸率高达11.5%(以醋酸计)。最适培养温度25~27.5℃;在37℃时不能将酒精氧化成醋酸,对醋酸不能进一步氧化。

④纹膜醋酸菌

纹膜醋酸杆菌是日本酿醋的主要生产菌株。在高浓度酒精(14%~15%)溶液中也能缓慢地进行发酵,产醋酸最大可达8.75%(以醋酸计),能将醋酸进一步分解成CO2和H2O。耐高糖,在40%~50%葡萄糖溶液中仍能生长。

4.食醋的传统生产工艺与现代生产工艺相比,各有哪些优缺点?如

何改善液态深层发酵醋口味淡薄之不足?

①固态发酵制醋是我国食醋的传统生产方法,其特点是:

采用低温糖化和酒精发酵;应用多种微生物协调发酵;配用多量的辅料和填充料;用浸提法提取食醋。

固态法食醋的优点是香气浓郁,口味醇厚,色深质浓。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出醋率低。

②为克服深层发酵醋风味较差的缺点,在主料中可适当添加小麦粉、豆饼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原料或在进行醋酸发酵前添加蛋白质水解醪,以增加风味成分的前体物。

5.常用糖化剂和发酵剂的种类

①大曲(块曲或砖曲)

②小曲(酒药或药曲):小曲品种较多,有药小曲(酒曲丸)、酒曲饼、无药白曲、纯种混合曲及浓缩甜酒药等。

③麸曲:以麸皮为原料,纯种培养黑曲霉或黄曲霉而制成。这类曲多用于普通醋的生产。

④红曲:采用红曲霉在米饭上纯粹培养而成。有较强的糖化力,并富有红色素与黄色素,主要应用于红曲醋与玫瑰醋的酿造。

⑤酶制剂:以细菌或曲霉菌为种子,经深层通风液体培养而得。有液体曲和固态酶制剂。催化力强。

⑥酒母

⑦醋母:醋酸发酵主要是由醋酸菌引起的,它能氧化酒精为醋酸,是醋酸发酵中最重要的菌。

6.酒精发酵要求酵母菌具有的性能:

①繁殖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②含有较强的酒化酶,发酵力强而迅速;

③耐酒精力强;

④耐高温、耐高酸;

⑤生产性能稳定。

7.生料制醋的优缺点

生料制醋与一般的酿醋方法不同之处是原料不需蒸煮,即原料经粉碎,浸泡后直接进行糖化和发酵。

优点:节约燃料、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缺点:操作相对要求严格,若管理不善,易造成杂菌大量污染,降低原料利用率。为避免感染杂菌,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强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液态发酵年产10000吨米醋厂生产工艺设计

液态发酵年产10000吨米醋厂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5000吨食醋设计说明书1 设计任务书 设计项目:液态发酵年产10000吨米醋厂生产工艺设计 设计规模:33.34吨 生产工艺:液态深层发酵 工作制度:全年工作发酵日300天,三班作业,连续生产 主要原料:玉米 辅助原料:谷糠,麸皮 成品:4度酿造米醋 理化指标:总酸(以乙酸计):g/100ml≥3.50 不挥发酸(以乳酸计):无 可溶性无盐固形物:g/100ml≥0.50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个/ml)≤10000 大肠菌群:(MPN/100ml)≤3 致病菌(系指肠道治病菌);不得检出 产品相关标准:要符合GB2719-1996《米醋卫生标准》,GB18187-2000《酿 造米醋》,ZBX66004-86《米醋质量标准》 感官指标:具有正常的米醋色泽,气味和滋味,不涩,无其他不良气味和 异味,无悬浮物,不浑浊,无沉淀,无异物,无醋鳗,醋 虱。 2 产品方案 2.1 生产规模 醋厂年产量为5000t,厂设计采取统一的规划布局,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完全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将逐渐形成规模。 2.2主要原料的规格 粮食:应符合GB2715的规定 酿造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食用盐:应符合GB5461的规定 食用酒精:应符合GB10343的规定 糖类: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食品添加剂:应选用GB2760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还应符合 相应的食品添加剂的产品标准 2.3 工期设定 生产品种为4度酿造米醋,年产量5000t,采用瓶装生产,设

计日产 量为16.7t 2.4 产品质量及标准 GB/T601-1988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 制备 GB2715-1981 粮食卫生标准 GB2719-1996 米醋卫生标准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4789.22-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调味品检验 GB/T5009.41-1996食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GB5461—2000 食用盐 GB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10343—1989 食用酒精 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3.1工艺流程选择论证 3.2 工艺流程图

果醋加工工艺

主要研究开发与服务:果品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果酒、果醋加工工厂设计。主要开发产品目录:各色水果饮料、果酒、果醋、莲子乳、板栗乳、复合果蔬饮料、浓缩果蔬汁、果酱、果脯、凉果、果干、果蔬脆片、水果泥、水果粉等。(一)果酒生产技术 果酒生产主要包括传统发酵法、浸泡法、发酵与浸泡结合法。 传统发酵方法是指果浆或果汁经自然酵母或人工培养酵母,在一定条件下,直至糖分耗尽,发酵自然终止的方法。一般由于含汁多的水果如:葡萄、苹果、梨、猕猴桃等均可采用此发酵法。这种方法有下面几个特点:(1)发酵法是酿制干型果酒唯一的有效方法,(2)发酵结束之后,残留糖分很低,每升原酒含糖分在4克以下,便于原酒贮藏和管理;(3)原酒成熟快,口味醇和丰满,后味绵长,酒香优美,(4)发酵全过程因时间较长,原酒中无糖分,浸出物比较丰富,(5)果实香气浓郁,工艺比较复杂。 浸泡法是随着酒精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稀释酒精浸泡果实的方法。—般含汁比较少的水果,如:山楂、酸枣、红枣、戈力等比较适宜采用此方法。浸泡法的特点是:(1)操作简便;(2)能够保持水果的新鲜香气;(3)色泽较好,(4)成本低,(5)由于酒度较高,贮存中不易遭受生物侵袭,(6)能够加速部分物质成分的溶解,减少果胶物质的溶解,稳定性较好,但是往往出现滋味欠醇和丰满及酒精刺舌感。 发酵与浸泡结合法一般是是采用发酵工艺制取原酒,同时采取浸泡制取原酒,然后立即将两种原酒合二为一,结合在一起,在室温15~16℃,进行贮存。也可以采取分别贮存一定时间,然后,按照配酒需要临时按比例混合。总之,这种办法兼顾了浸泡法和传统发酵法的优点,又可以避开二者的不足,按照产品特点,可随时调整某种原酒用量。这种结合方法,适合制作果香、酒香二者兼备,成分适中的甜型,半甜型及半干型的果酒。 另外采用果实先浸泡,制取浸泡原酒后,在果渣中兑入糖水,接进人工培养的酵母进行发酵,制取发酵原酒,二种原酒进行合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果香好,发酵安全,平稳,适合于含汁量少的果品加工,可以制作甜型、半甜型果酒。 也可将果实先经发酵,放出原酒之后,将皮渣再用浸泡法制取浸泡原酒,二种原酒进行合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原料利用率高,适合制作含糖或不含糖的果酒。(二)利用水果酿制果醋 水果含糖量较高,营养丰富,风味好,是酿制食醋的理想原料,水果酿醋和粮食酿醋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1、节粮 酿造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以果代粮,目前生产食醋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玉米、高粱、甘薯等,利用水果为原料代替粮食酿制果醋可节约粮食。 2、能充分利用水果资源 果醋酿造对原料要求较粗放,质量好的差的,甚至果加工厂的下脚料果皮、果屑、果心等均可,因此酿制果醋能充分利用水果资源,减少浪费,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另外果醋生产还可开发野生水果资源,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着野生果实资源,野生果实大都生长在深山密林中或旷野沙丘上,完全是自然生长没有任何污染,所含维生素特别丰富,如加以采集酿制果醋,不仅能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生产出绿色保健果醋。 3、果醋的风味好 水果中含有的果酸是不挥发性有机酸,风味优良,果酸进入果醋改变了果醋中不

固态发酵法生产食醋

传统工艺我国食醋生产的传统工艺,大都为固态发酵法。采用这类发酵工艺生产的产品,在体态和风味上都具有独特风格。 原料配方(公斤) 碎米或薯干100 酒母40 醋酸菌种子40 细糠175 粗糖50 食盐3.75~7.5 麸曲50 蒸料前加水275 蒸料后加水125 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 (1)将碎米(或薯干)粉碎。 (2)将细糠与米粉(或薯干粉)拌和均匀。 (3)进行第一次加水,边翻边加,使原料充分吸水。 (4)常压蒸1小时,焖1小时,蒸熟后移出过筛,冷却。 2.糖化及酒化 (1)熟料降温至40℃左右,进行二次洒水,翻一次后摊平。 (2)将细碎的麸曲匀布斜面,再将酵母液搅匀撒布其上,充分拌匀后装缸(每缸约装酪160公斤),入缸醅温24~25℃。 (3)醅温升至38℃时,倒醅(注意不超过40℃)。 (4)倒醅后5~8小时,醅温又升至38~39℃,再倒醅。以后醅温正常维持在38~40℃之间,48小时后醅温渐降,每天倒一次。5天降至33~35℃,糖化及酒化结束。 3.醋酸发酵 (1)酒精发酵结束,每缸拌加粗糠10公斤,醋酸菌种子8公斤,分两次拌匀倒缸。 (2)第2~3天起醅温上升,控制在39~40℃之间。每天倒醅一次,12天左右,醅温降至38℃时,每缸分次加温1.5~3公斤和匀。醋酸发酵结束,放置两天,即为后熟。 4.陈酿。将经后熟的醋醅移入院内缸中砸紧,上面盖食盐层后,泥封,放置15~20天。中间倒醅一次,封缸存放一个月以上即可淋醋。 5.淋醋。淋醋通常采用三组套淋法,循环萃取。在第三组醅中加自来水浸淋,淋出液加入第二组醅中淋出二级醋,再以二级醋加入第一组的醅中浸泡20~24小时后淋出的,即为一级醋。 6.配制与消毒。等级醋按质量标准调整后,按规定添加防腐剂,并在80℃进行消毒处理,澄清后包装,即为成品。

400ta土霉素生产车间发酵工段工艺设计要点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目前,全世界的医药产品生产已有一半以上由生物技术合成,其中,抗生素、维生素、激素这三大类药物主要由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许多传染疾病,同时也促进了发酵工业的发展。 1.1.1土霉素化学式及性状 土霉素(Terramycin)又称地霉素、氧四环素(Oxytetracycline),化学名:(4s,4аR,5S,5аR,6S,12аS)-N-4-二甲胺基-1,4,4а,5,5а,6,11,12а-八氢,5, 6,10,12,12а-六羟基-6-甲基-1,11-二氧代并四苯-2-甲酰胺,是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一种,因结构上含有四并苯基的母核而得名。化学式如下: 本品为灰白色至黄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是180℃,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在日光下颜色变暗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失效。土霉素的盐酸盐为黄色结晶,味苦,熔点190~194℃,有吸湿性,但水分和光线不影响其效价,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不变质,不失效。盐酸盐易溶于水,溶于甲醇,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三氯甲烷和乙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添加到饲料中,在室温下保存四个月,效价下降4%~9%,制粒时效价下降5%~7%。 1.1.2作用机理 本品为广谱抑菌剂,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动物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激活大肠中有利于营养物质合成的微生物。可使动物肠壁变薄,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

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肠道吸收效率。许多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螺旋体、阿米巴原虫和某些疟原虫也对本品敏感。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弧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对本品敏感。 1.1.3土霉素的应用 土霉素为四环类抗生素,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作为生产其它新型抗生素的原料。 土霉素价格低廉,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养殖业。实践表明:土霉素用于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转化效率,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畜禽抗疾病能力。 土霉素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以及部分葡萄糖球菌,炭疽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破伤风,肺炎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败血症、斑疹、伤寒了、淋巴肉芽肿、砂岩及其他细菌性感染等,对伤寒有效,也可用于阿米巴痢疾和阴道滴虫病患者。此外还能抑制立克次体和砂岩病毒及淋巴肉芽肿病毒。 作为抗生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土霉素曾在抗菌药市场上占重要地位,但伴随着其它多种高效抗生素的诞生与发展,土霉素市场快速走向衰落。目前,土霉素已经极少用于临床了。 1.1.4 土霉素的生产 土霉素通常由龟裂链丝菌(streptomyces rimosus)发酵得到,目前国内提取工艺一般以草酸(或部分盐酸替代草酸)作酸化剂调节发酵液pH值,利用黄血盐钠和硫酸锌作净化剂生成普鲁士蓝沉淀协同去除Fe3+及高分子杂质,再经122-2树脂脱色,调节pH至4.6晶得干燥到土霉素成品[1]。

食醋制作工艺知识

←一、食醋发展状况 ●我国酿造醋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品种繁多,由于酿造的地理环境、原料与工艺不同,也就 出现许多不同地区及不同风味的食醋。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成为烹调型、佐餐型、保健型和饮料型等系列。 ●烹调型:这种醋酸度为5%左右,味浓、醇香,具有解腥去膻助鲜的作用。对烹调鱼、肉类 及海味等非常适合。若用酿造的白醋,还不会影响菜原有的色调。 ●佐餐型:这种醋酸度为4%左右,味较甜,适合拌凉菜、蘸吃,如凉拌黄瓜,点心,油炸食 品等,它都具有较强的助鲜作用。这类醋有玫瑰米醋、纯酿米醋与佐餐醋等。 ●保健型:这种醋酸度较低,一般为3%左右。口味较好,每天早晚或饭后服1匙(10毫升)为 佳,可起到强身和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类醋有康乐醋、红果健身醋等。制醋蛋液的醋也属于保健型的一种,酸度较浓为9%。这类醋的保健作用更明显。 ●饮料型:这种醋酸度只有1%左右。在发酵过程中加入蔗糖、水果等,形成新型的被称之为 第四代饮料的醋酸饮料(第一代为柠檬酸饮料、第二代为可乐饮料、第三代为乳酸饮料)。具有防暑降温、生津止渴、增进食欲和消除疲劳的作用,这类饮料型米醋尚有甜酸适中、爽口不粘等特点,为人们所喜欢。这类饮料有山楂、苹果、蜜梨、刺梨等浓汁,在冲入冰水和二氧化碳后就成为味感更佳的饮料了。 ←二、食醋标准 ●定义: 酿造食醋: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或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食醋:以酿造食醋为主体,与冰乙酸、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 ●现行标准: 酿造食醋 GB1818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7-2000 ←三、食醋工艺 ●食醋的工艺流程:原料处理——泡米——磨浆——蒸煮——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醋 酸发酵——取醋——陈酿——过滤——精制——灭菌——包装——检验——成品 ●生产工艺分固态法及液态法两类。 固态发酵醋是一种传统工艺,产品质量高、风味好,酸味柔和、回味绵长等,这与所用原料精良、参与酿造的微生物种类较多、酶系较全、生产周期较长、经过陈酿等因素有关。但也存在缺点,即淀粉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等。 液态发酵醋,尤其是液态深层自吸发酵食醋,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食醋工艺,其优点是原料利用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单位产能占地面积小,全封闭发酵生产工作环境较好,但风味与传统食醋相比较,有一定差异,风味纯正、清香等。 ●传统的固态法酿醋工艺主要有3种。1、用大曲制醋:以高粱为主要原料,利用大曲中分泌的酶, 进行低温糖化与酒精发酵后,将成熟醋醅的一半置于熏醅缸内,用文火加热,完成熏醅后,再加入另一半成熟醋醅淋出的醋液浸泡,然后淋出新醋。最后,将新醋经三伏一冬日晒液与捞冰的陈酿过程,制成色泽黑裼、质地浓稠、酸味醇厚、具有特殊芳香的食醋。著名的有山西老陈醋。2、用小曲制醋:以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先利用小曲(又称酒药)中的根霉和酵母等微生物,在米饭粒上进行固态培菌,边糖化边发酵。再加水及麦曲,继续糖化和酒精发酵。然后酒醪中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 2013年12月5日 目录

1. 设计目的 (1) 2. 设计原理 (1) 2.1 国内乙醇生产工艺的发展概况 (1) 2.2 玉米秸秆和玉米淀粉混合原料的乙醇发酵的提出 (2) 3. 实验方法 (2) 3.1 实验材料 (2) 3.2 培养基 (2) 3.3 仪器 (2) 3.4菌株发酵及保藏 (3) 3.5混合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 (3) 4. 实验预期结果 (4) 4.1玉米秸秆与玉米淀粉配比的确定 (4) 4.2 料液比的确定 (4) 4.3 硫酸浓度对玉米秸秆水解的确定 (4) 4.4 纤维素酶用量的确定 (5) 5. 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设计 (5) 5.1 流程概况 (5) 5.2 溶氧条件的控制 (6) 5.3 pH条件的控制 (6) 5.4 温度的控制 (6)

1. 设计目的 燃料乙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可再生等诸多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有望成为“后石油时代”中新能源的主力军。然而,燃料乙醇的产业化依然面临许多挑战。目前,工业生产燃料乙醇主要使用粮食淀粉(玉米、小麦等)、甘蔗以及其它富含糖类的原料,处于“与人争粮”的窘境之中,从长远角度来看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备选的生产原料中,木质纤维素不但来源广泛,而且其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本身可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从而倍受全球能源研究领域的关注。在我国,玉米秸秆纤维素原料的来源非常丰富,通过纤维素酶催化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针对目前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过高以及纤维素原料到燃料乙醇的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对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进行选择优化,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它副产物资源的利用,并对此生产过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此后,在原料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玉米秸秆及玉米芯与玉米淀粉混合作为原料的新型发酵工艺,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优化和技术经济分析,以期为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工艺提供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撑。 2. 设计原理 2.1 国内乙醇生产工艺的发展概况 目前,木质纤维素类生产燃料乙醇的步骤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纤维素水解、乙醇的发酵及分离等单元操作,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综合法等。其中使用稀酸进行化学水解是研究最多且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有较好的可行性。以淀粉和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前者工艺中,淀粉原料经粉碎、蒸煮、液化、糖化,再发酵、蒸馏、精馏、脱水,制得无水乙醇,木质纤维素乙醇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预处理、酶法糖化、发酵和乙醇的分离纯化等工艺过程。如果能将这两种原料混合使用,如玉米秸秆经预处理酶解后再加入些玉米淀粉糖浆,这样就能节省淀粉质原料前处理过程中外加的水,提高纤维素原料的糖浓度,继而提高发酵液中乙醇浓度,降低蒸馏的能耗。 种玉米播种,灌溉施肥,除收获玉米杆 运输

食醋酿造完成的作业

食醋的酿造工艺 摘要:食醋作为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不但具有调味作用 ,同时兼具生理药理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我国食醋的种类,组成,功能,发酵工艺类型,生化发酵过程及详细的介绍了食醋生产工艺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食醋,价值,发酵,醋酸 概述 1、定义 食醋是以粮食、果实、酒类等含有淀粉、糖类、酒精的物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酸性调味品。著名品种: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四川麸醋、江浙玫瑰米醋、东北白醋、福建红曲醋。 食醋是传统的调味品,我国酿醋自周期开始,已有2500年历史。食醋分酿造醋、合成醋、再制醋三大类,其中产量最大且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酿造醋,它是用粮食等淀粉质为原料,经微生物制曲、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等阶段酿制而成,主要成分除醋酸(3%~5%)外,还含有各种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维生素、醇和酯等营养成分及风味成分,具有独特的色、香、味,不仅是调味佳品,经常食用对健康也有益。 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持食醋为好。 再制醋是在酿造醋中添加各种辅料配制而成的食醋系列花色品种。添加料并未参与醋酸发酵过程,所以称再制醋。例如,海鲜醋、五香醋、姜汁醋、甜醋等是在酿造醋成品中添加鱼露、虾粉、五香液、姜汁、砂糖等而成的食醋品种。 2、营养价值 食醋不仅含有醋酸,而且还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有机酸、糖等物质。因此,食醋具有以下几种作用:①增进食欲;②防止疾病;③提高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率;④杀菌作用。 3、食醋的种类 ⑴按原料分类 米醋、麸醋、果醋、酒醋、代用原料醋等。著名的有四川保宁麸醋、广东果醋。 ⑵按所用糖化曲分类 大曲醋(山西老陈醋)、小曲醋(镇江香醋)、红曲醋、麸曲醋(辽宁喀左陈醋)等。 ⑶按发酵工艺分类 固态发酵醋: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 液态发酵醋:福建红曲醋、广东果醋 固液发酵醋:北京龙门醋、四川麸醋 ⑷按成品的色泽分类 熏醋、淡色醋、白醋 白醋:传统酿造白醋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以白酒为主要原料,添加营养液,以喷淋法塔醋工艺生产的白醋;另一个是以白酒、米酒醪为原料,采用分

果醋的发酵工艺

果醋发酵工艺的概述 丁宁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更加注重于追求健康养生。果醋是新生的一种醋饮料,是以水果为原料酿造而成的。果醋含醋酸5%~7% ,与粮食醋相比,具有更好的芳香风味、更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及更加良好的保健作用。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方式以及课程了解,概述了果醋发酵工艺的原理流程、发酵方式、功能价值以及目前市场上的果醋类型,旨在更进一步地认识果醋发酵工艺,为果醋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果醋;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功能效用; The Overview of Fruit Vinegar Fermentation DING NING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to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lso improved and pay attention to health preservation.Fruit vinegar is a new kind of vinegar drinks, made from a variety of fruits as raw materials .It contains acetic acid 5% ~ 7%,is much better than food vinegar in flavor、inorganic salt 、vitamin and health function .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way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 course, summed up the principle of fruit vinegar fermentation process, fermentation methods, function value,and fruit vinegar type, aimed to hav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fruit vinegar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ruit vinegar.. Keywords: Fruit V inegar; Key Techniques;Steps;Function V alue; 前言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人类生产食用果醋已有7000年的历史,比粮食醋早3800年[1]。17世纪后欧美的食醋则以果醋为主,如美国的苹果醋,法国的红白葡萄醋等[2]。早在我国夏朝时期,由于粮食生产不足,人们就将野生水果堆积在一起自然发酵制成了果酒饮用,但是酒精在空气中极易被醋酸杆菌氧化为醋酸,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果醋。西方果醋的最早记载是纪元前5000 年的古巴比伦时代,利用蜜枣、葡萄酒或麦酒制作果醋。西元18-19世纪时,欧洲人外出旅游时,随身携带果醋;饮水前必先在水中滴几滴醋,杀菌、消毒以预防传染病。17 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结合各自的物产和饮食习惯生产出不同品种的果醋,如意大利的香醋(Balsamic vinegar)和传统香醋(Traditional balsamicvinegar)、西班牙的雪利醋(Sherry vinegar)、法国的香槟醋(Champagne vinegar)等。近年来,由于果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且具有美容养颜促消化、软化血管降血脂等保健功效,备受推崇,因此对于果醋的开发也日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用水果酿醋的企业不多、规模不大。发达国家如美国推出苹果醋(Cider vinegar),法国推出葡萄酒醋(Grape vinegar),英国则推出麦酒醋(Malt vinegar)和啤酒醋,而德国的速酿醋也很有特点。日本人对果醋更是情有独钟,推崇备至;早在上世纪70 年代

食醋项目投资计划书

食醋项目 投资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食醋是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等发酵而成的酸味液态调味品,按 制醋工艺,通常可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从产业链来看,食醋行业上 游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大米、谷糠、玉米等;中游为各类型食醋,按功能划分,主要包括烹调型食醋、佐餐型食醋、保健型食醋和饮料型食醋;下游主 要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销售。 调味品行业日趋成熟,量价成长空间在于饮食习惯和场合方面的变革。人均收入增加下居民外食频率提高,大众餐饮业的繁荣助推了调味品的用量。 该食醋项目计划总投资4927.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485.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75%;流动资金1441.45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29.25%。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9704.00万元,总成本费用7667.71万元,税金及附加84.53万元,利润总额2036.29万元,利税总额 2401.69万元,税后净利润1527.2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74.4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33%,投资利税率48.74%,投资回报率 30.99%,全部投资回收期4.73年,提供就业职位167个。

食醋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战略合作单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七、设备购置 八、产品规划方案 九、原材料供应 十、项目能耗分析 十一、环境保护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十三、项目进度规划 十四、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十五、报告说明 十六、项目评价 十七、主要经济指标

发酵设计大全10页word文档

http://docin/p-84516378.html 年产17吨青霉素发酵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部分青霉素的发酵工艺 1.菌种 最早发现产生青霉素的原始菌种得英国科学家茀莱明分离的点青霉,合成能力低下,沉没培养时只能产生2U/mL,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后来找到另一种生产能力较强且适合液体深层培养的产黄青霉菌种,并再经X射线、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生产能力较高的菌种,生产能力可达1000一1500U/mL。顾名思义,产黄青霉容易产生大量的黄色素,且分离时不易除去,故再将此菌进一步诱变处理,使其产生黄色素的能力丧失后,才成为世界通用的生产菌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为青霉素菌种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契机,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和发酵工艺的改进,使当今世界青霉素工业发酵水平已达85000U/mL以上。 国内大多数生产厂都采用绿孢子丝状菌。细胞生长发育分为6期:Ⅰ-Ⅲ长菌丝为主;Ⅲ-Ⅴ合成产物为主;Ⅵ放罐。 青霉素生产中,菌种是活的灵魂,对菌种的保藏至关重要。国内生产厂家一般在真空干燥状态下保存其分生孢子。也可用甘油或乳糖溶液作悬浮剂,在一70℃冰箱或液氮中保存孢子悬浮液或营养菌丝体。由于分生孢子在保存过程中较营养菌丝体更易变异,故保存营养菌丝是青霉素生产菌种保存的首选。 2.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及过程控制 (1)丝状菌三级发酵工艺流程 冷冻管(25°C,孢子培养,7天)——斜面母瓶(25°C,孢 子培养,7天)——大米孢子(26°C,种子培养56h,1:1.5vvm) ——一级种子培养液(27°C,种子培养,24h,1:1.5vvm)——二 级种子培养液(27~26°C,发酵,7天,1:0.95vvm)——发酵液。

大学毕业论文-—年产4000吨食醋厂设计说明书

黑龙江东方学院 年产4000吨食醋厂设计说明书 学部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目录 年产4000 吨食醋厂设计说明书................................. 1.. 年产4000 吨食醋厂设计说明书................................. 3.. 1 设计任务书 3... 2 产品方案 4... 2.1.1 生产规模 4... 2.1.2 主要原料的规格..................................... 4.. 2.1.3 生产品种及数量..................................... 5..

2.1.4 产品质量及标准..................................... 5.. 2.2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5.. 2.2.1 工艺流程图 5... 2.2.2 工艺要点 5... 3 工艺计算 7... 3.1 物料衡算 7... 3.1.1 主要技术参数 7... 3.1.2 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 7.. 3.1.3 生产能力 8... 3.1.4 物料计算 8... 3.1. 4.1 液化、糖化工序 .................................... 8.. 3.1. 4.2 酒精发酵工序 9... 3.1. 4.3 醋酸发酵工序 ..................................... 1.0. 3.1.5 投入和产出物料衡算汇总............................ 1..1 4 设备选型 1.. 2. 4.1 选型的原则 1.. 2. 4.2 4000t/a 食醋厂主要设备.............................. 1..2 5 环境保护建议方案..................................... 1.4.

食醋的生产工艺

食醋生产工艺 1.食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 答 一是原料中淀粉的分解,即糖化过程; 二是酒精发酵,即酵母菌将可发酵性的糖转化成乙醇; 三是醋酸发酵,即醋酸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2.食醋色、香、味、体是如何形成的? 答 ①酸味的形成:原料中的淀粉经霉菌(或酶制剂)、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分解生成了醋酸,是食醋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除醋酸外,食醋中还含有乳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α-酮戊二酸等不挥发性酸。 ②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糖类来源于各种原料,其中以葡萄糖与麦芽糖最多,此外还有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糊精、蔗糖等。另外甘油、甘氨酸等也具有一定的甜度。 ③鲜味的形成:食醋中的鲜味来源于食醋中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及谷氨酸-钠盐均有鲜味。 ④咸味的形成:醋酸发酵完毕之后,加入食盐不仅能抑制醋酸菌对醋酸的进一步氧化,而且还给食盐带来咸味,并促成各氨基酸给予食醋鲜味。 ⑤苦味、涩味的形成:食醋的苦味和涩味主要来源于盐卤。另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胺类,如四甲基二胺,1,5-二氨基戊胺,

都是苦味物质,它们赋予食醋苦味。有些氨基酸也呈苦味。过量的高级醇呈苦涩味。 ⑥香味的形成:食醋中香味物质含量很少,但种类很多。只有当各种组分含量适当时,才能赋予食醋以特殊的芳香。 ⑦色素的形成:食醋的色素来源于原料本身和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原料中如高粱含单宁较多,易氧化生成黑色素。原料分解生成的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氨基糖呈褐色,葡萄糖在高温下脱水生成焦糖。另外,还可人工添加色素,如添加酱色或炒米色,以增加色泽。 ⑧醋体的形成:食醋的体态决定于它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组成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物质有食盐、糖分、氨基酸、蛋白质、糊精、色素等。固形物含量高,体态粘稠;反之则稀薄。 3.食醋生产中常用的糖化菌、酵母菌和醋酸菌各有哪些?其生理特性如何? 答 1常用糖化菌及其特性 ①甘薯曲霉 培养最适温度为37℃。含有较强活力的单宁酶与糖化酶,有生成有机酸的能力。适宜于甘薯及野生植物酿醋时作糖化菌用。常用的菌株为AS3.324。 ②邬氏曲霉 邬氏曲霉是由黑曲霉中选育出来的。该菌能同化亚硝酸盐,淀粉糖化

醋发酵工艺

食醋是以淀粉质为原料,经过淀粉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三个主要过程及后熟陈酿而酿制成的一种酸、甜、咸、鲜诸味协调的酸性调味品。 食醋的种类 1.按所用原料分类:用粮食为原料酿制的食醋称为粮食醋或米醋;用薯类原料酿制的食醋称薯干醋;以麸皮为原料酿制的食醋叫麸醋;以含糖原料,如废糖蜜、糖渣、蔗糖等为原料可配制糖醋;用果汁和果酒可酿制果醋;用白酒、酒精和酒糟等可配制酒醋;用冰醋酸加水兑制成醋酸醋;而用野生植物及中药材等酿制的叫代用原料醋。 2.按原料处理方法分类:粮食原料不经过蒸煮糊化处理,直接用来制醋,所得的为生料醋;经过蒸煮糊化处理的原料酿制的食醋为熟料醋。 3.按生产工艺分类: 3.1.按制醋用糖化曲分类 (1)麸曲醋:以麸皮和谷糠为原料,人工培养纯粹曲霉菌制成麸曲做糖化剂,以纯培养的酒精酵母作发酵剂酿制的食醋称为麸曲醋。用麸曲作糖化剂优点很多,如淀粉出醋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对原料适应性强等。但麸曲醋风味不及老法曲醋,麸曲也不易长期贮存。 (2)老法曲醋:老法曲是以大麦、小麦、豌豆为原料,以野生菌自然培养获取菌种而制成的糖化曲。由于曲子的酶系统较复杂,所以老法曲配制的食醋风味优良,曲子也便于长期贮存。但老法曲耗用粮食多,生产周期长,出醋率低,生产成本高,故除了传统风味的名牌醋使用外,多不使用。 3.2.按醋酸发酵方式分类 (1)固态发酵醋:用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食醋,风味优良,是我国传统的酸醋方法。其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出醋率低。 (2)液态发酵醋:用液态发酵工艺酿制的食醋,其中包括传统的老法液态醋、速酿塔醋及液态深层发酵醋,其风味和固态发酵醋有较大区别。 (3)固稀发酵醋:食醋酿造过程中的酒精发酵阶段为稀醇发酵,醋酸发酵阶段为固态发酵,出醋率较高。 4.按颜色分类:熏醋和老陈醋颜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可称为浓色醋。如果食醋没有添加焦糖色或不经过熏醅处理,颜色为浅棕黄色,称淡色醋。用酒精为

果醋研究进展

果醋研究进展 摘要:果醋是以水果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一种新型保健饮品,它富含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本文中对果醋的生理功能以及近年的发酵工艺作了概述。 关键词:果醋;生理功能; 发酵工艺 Abstract:Fruit vinegar is a fruit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the us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brewing of a new health drink, it is rich in organic acids, amino acids, vitamins, mineral elements and other nutrients. In this paper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fruit vinegar and recent fermentation technics were reviewed. Keywords: fruit vinega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fermentation technics 引言 果醋是以水果(苹果、山楂、葡萄、柿子、梨、杏、柑橘、称猴桃、西瓜等)为主要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兼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随着人们对饮料消费的多元化需求,新型果醋饮料应运而生。研究发现,果醋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等。具有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体内代谢、防癌抗癌、预防“三高”、延缓衰老等功效。近年来,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果醋饮料日益为消费者所认识,尤其为妇女和儿童所钟爱,开发各类果醋饮料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3]。 1 果醋功能 随着果醋营养、保健作用的不断挖掘和发现, 消费者逐渐认识并开始接受果醋产品, 现在果醋及果醋饮料是当今世界的热门产品。 1.1促进新陈代谢,调节酸碱平衡,消除疲劳 果醋富含醋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固态麸曲发酵酿醋工艺

食醋固态麸曲发酵酿醋工艺 麸曲酿醋生产成本低,原料出醋率高,发酵周期短,所以很多厂家采用的都是固态麸曲酿醋工艺。现在化企业都是电脑自动化,是麸曲酿醋朝着大型化、现在化方向发展。 1.工艺流程 原料~磨碎~润水~蒸熟~摊凉~接种~糖化曲精糖化酒化~起温翻曲~酒化结束~加入醋酸菌~加谷糠~醋酸发酵~成熟加盐~熏醅~陈酿储存~淋醋~配兑~高温杀菌~包装 2.工艺工程 原料处理固态麸曲醋一般以高粱、玉米、薯干和大米等主要原料。麸皮的用量一般早60%-120%。谷糠为主要原料的130%。麸曲和酵母用量分别为50%-30%。。加水量一般在450%左右。原料进行筛选后进行粉碎。一般高粱粉碎后不超过1mm、甘薯不超过2MM、米磨碎即可。料粉加水堆积一段时间,装入蒸锅煮熟。熟料出锅后冷却到33-40°接种食醋曲精和酵母入缸(池)进行发酵。 糖化和酒精发酵醋醅入缸水分保持一般在60%-65%。入缸温度24-28℃。醋醅入缸适当压实。醋醅入缸。发酵室保持在28°左右。第一天醋醅平稳后品温开始逐步升高,第二天,糖化进入旺盛时间品温上升38-40℃,进行翻曲翻曲后加草盖进行酒精发酵。酒精发酵要求温度要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8-32℃最高不超过37℃。从醋醅入缸起5天左右,冬天7糖化酒化结束。 醋酸发酵酒化结束后醋酸菌5%-10%和一定比例的粗谷糠搅拌加入醋醅缸中,发酵第一天温度变化不大,第二天第三天进入旺盛期。酸度增加品温上升。一般温度在39-40°理想最高不超过!42°发酵12天左右品温下降35℃醋酸发酵结束。醋酸发酵结束后加盐后醋醅再放1-2天就可以淋醋。 后加工成熟的醋醅经过淋醋陈酿杀菌包装即为成品。淋醋可以采用三次淋醋发。进行重复淋醋。 本工艺属于工厂固态麸曲发酵工艺!家庭装供参考使。

年产10万吨酒精发酵车间设计01

年产10万吨酒精发酵车间设计01

摘要 酒精在我国酿酒行业、化工行业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食用酒精作为硬饮料中不可缺少的添加成分,它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我国做为世界白酒消费大国,食用酒精品质的好坏,就显得更重要了。 本设计是对年产10万吨酒精工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主要包括酒精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计算、全厂物料衡算(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各个工段物料和热量衡算(蒸煮工段、糖化冷却工段、发酵工段、蒸馏工段以及酒精生产过程中的供水供气衡算)、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包括发酵罐、预发酵罐、酒精捕集器、酒母培养罐,泵),厂房的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发酵车间的布置设计。绘制酒精生产工艺流程图、发酵车间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和发酵车间平面、立面布置图。 关键词:酒精;工艺;设计;设备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I 前言 .............................................................. VI 第1章全厂工艺论证. (1) 1.1 生产原料:木薯(淀粉质原料) (1) 1.1.1木薯的主要成分 (1) 1.1.2木薯作为酒精原料的特点 (1) 1.1.3生产过程中的木薯干相关工艺参数 (2) 1.2 原料的预处理 (2) 1.2.1原料的除杂 (2) 1.2.2原料的粉碎和输送 (2) 1.3 原料蒸煮工艺 (4) 1.3.1蒸煮目的 (4) 1.3.2粉浆的预煮 (4) 1.3.3间歇蒸煮与连续蒸煮工艺相比较其优缺点 (4) 1.4 糖化工艺 (5) 1.4.1糖化的目的 (6) 1.4.2糖化工艺 (6) 1.4.3测定糖化醪质量的方法 (6) 1.5 糖化醪的发酵 (8) 1.5.1糖化醪发酵目的 (8)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第一章概述 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是典型的脂肪酸。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 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 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够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1]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以回收醋酸,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 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都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有效方法. 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2]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1928年德国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

最新《发酵工艺技术》教案

一、《发酵工艺》教学内容 (一)目的和任务 1.教学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了解有关发酵工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按不同种类的发酵食品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工艺技术与配方设计,并能合理组织生产,进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控制。 2.教学的要求 1)标准的校内小型生产型实训室,面积2000㎡,并配备完整的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包括:葡萄酒生产成套设备、啤酒生产成套设备、酱油生产成套设备、食醋生产成套设备、酱腌菜生产成套设备、酸奶发酵成套设备等)。 2)完整校外实训基地。 3)配备一名实训指导教师。 4)相关教学软件、影像及图片资料。 5)铅笔、彩色染料笔、图画纸、坐标纸等 (二)实训所需设备设施及实验地点 1、校内生产型实训环境 标准的校内小型生产型实训室,面积2000㎡,并配备完整的配套设施设备(其中,包括:葡萄酒生产成套设备、啤酒生产成套设备、酱油生产成套设备、食醋生产成套设备、酱腌菜生产成套设备、酸奶发酵成套设备等)。 生产设备先进,配套良好,使用效率高,效果好。 2、校外实训基地: 千禾食品有限公司、苏东坡酒业有限公司、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蒙牛乳业眉山公司等。

(三)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 1 2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占60%,包括平时表现和任务考核;结果考核占40%,主要是期末综合技能考核。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1席会平,石明生.《发酵食品工艺学》. 3.无锡轻工业学院编写:调味品酿造加工技术 二、附录

(一)《发酵工艺》理论教学教案 1、《发酵工艺概论》

2、《白酒生产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