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新文化运动资料

合集下载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教师课件)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教师课件)

多角度探讨中外近代思想文化
探讨几种中外思潮对传统文化态度及原因
社会思潮 洋务思潮 维新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本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打倒孔家店”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 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 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 播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 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 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3.(2012福建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
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 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 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源自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打倒“孔家店” ——吴虞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者,历代帝 王专制之护符也…… ” ——李大钊
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 支柱。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 文
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 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的女子》
动摇传统礼教的正统地位
材料三:《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
的“良师益友”。毛泽东说看的谈的讨论的都是《新青年》。青年得此,如 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材料四: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
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 同胞起来呀!——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文化运动》课件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胡适 陈独秀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 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意义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
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
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 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 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提倡民主与科学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 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文化运动》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
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3.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高中历史必修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与练

高中历史必修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与练

必修3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导与练【重点讲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于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

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

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的新文化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运动。

进步: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经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沉重地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形式、手段)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3、特点: • ①李大钊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起核心领导
作用;
•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封建专制
愚昧迷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 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
年知①识李分子大接钊受等了先马进克知思主识义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第15课:新文化运动

第15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
• • • • 兴起的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大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蔡元培
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
• • • •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 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
• 旧道德指什么?其核 心内容是什么? • 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 由此得出新道德是什 么? • “打倒孔家店”对不 对呢?该怎么做? • 《狂人日记》、《孔 乙己》、《祥林嫂》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 活在世上。”
鲁迅
•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 缚人们的思想。 • 儒学宣扬强调君君臣臣、三从四德、忠孝节义 (君主专制、上下尊卑)等级,形成包办婚姻、 蓄婢纳妾、女人缠足、贞节守寡、繁文缛节、 鬼神迷信等封建礼教和风俗,束缚人的思想和 行为,培养“不犯上作乱”的顺民。 •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 新文化运动从批判忠、孝、贞节观念,来反对 旧道德、旧礼俗,提倡个性解放、人格独立, 宣扬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以民主和科学的理 性扫荡封建迷信,促进中华文化进步。 •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 邓中夏,字仲澥,又名邓 康。湖南宜章人。 • 1920年3月,发起成立北 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八七 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 治局候补委员。 • 1933年5月,被国民党当 局逮捕。9月21日,在南 京雨花台被杀害,时年39 岁。
• 蔡和森(1895~1931), 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底 赴法国勤工俭学。 • 1921年10月回国,在党的 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 局委员,参与中央领导工 作。 •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届一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 局委员、常委,随后又兼 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 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在 香港被捕,同年8月在广 州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基地
2、兴起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1915年《青年杂志》
陈 李 胡 鲁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 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 以科学与人权(即民主)并重。” --《敬告青年》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 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 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 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 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 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4、评价:
①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①政治: 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专制 ②经济: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③思想:A.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Hale Waihona Puke 鲁迅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思 想 自 由
兼 容 并 包
蔡元培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后期)
1、传入:
十 月 革 命 胜 利
1、传入:
①内容:宣传十月革命,介绍社会主义 ②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 大旗之第一人
③发表文章:
《法俄革命之比较》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李大钊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②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 ③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④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有计划宣传马克思主义。 ⑤1921年,中共诞生。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兴起标志: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 创办《新青年》 ②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③指导思想: 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④宣传阵地: 《新青年》
⑤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三)内容 1、前期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内容:
进步性
局限性
存在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西方文化完 全肯定的情况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背景
(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 了基础; (2)俄国十月革命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 大威力,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 的希望; (3)五四运动的促进。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首倡——开始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
1918、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1)撰写文章:1919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 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湖南) (3)建立组织: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者》 《劳动音》等
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 传统道德?
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 受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 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 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
民主
德先生

《第15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第15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2)阅读第一段,文中从几个方面阐述20世纪初 的社会面貌?
2、合作学习: 根据视频和第一段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20世纪中国时代特征。
20世纪初中国时代特征 积极因素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3、反馈形成:
辛亥革命
短暂春天 民主共和
消极因素 袁窃果实
小农经济 尊孔逆流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20世纪中国时代特征,说明新文化运动是 社会发展之必然要求,是时代产物。
反馈形成:
①雕塑有什 么寓意? ②在怎样 激流中采取 什么激进举 措? ③先进的 中国人又如 何担当起脊 梁?
反馈形成
民主
科学
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在百年前开出的两个 药方,在百年之后的今天是否过时了?
【巩固提高】
1、《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 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 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 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 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 C.西方崛起经验的总结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评价新文化运动(前期)
(一)进步性:
(1)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②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③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2)是全面的中国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 产生深刻影响。
(3)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局限性: (1)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自主学习】
(1)齐阅课本P74第2段,教材从哪些角度予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6年 登基洪 宪皇帝
1915年11 月选他为中 华帝国皇帝
1915年组成 筹安会,鼓 吹帝制
1915年接 受日本 “二十一 条”
1913年 山S1统 阁h9a东权更1n2D力迭省年o,n扩宁g操S大阳h纵e总n第内gN四in镇革力g中Y压命量a学ngDiS迫他大iZ国为总ho会正统ngX选式ue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四: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精神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 真不像样……”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
人很是面熟。是啊,他是中国国人品性的
结晶呀!”
-------茅盾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看一看 想一想:
你觉得20世纪初 的国人灵魂有哪些问 题?
——摘自《狂人日记》
新道德:
指资产阶级的道德。
旧道德:
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20年代初的《新青年》杂志中读到一篇题目为 《一个
贞烈的女孩子》的文章。文章描写一个14岁的望门寡, 被她父亲关在屋里强迫自 杀,惨状触目惊心。 父亲让 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 善诱地说:“阿毛, 你怎么这样的糊涂?我自从得了 吴家那孩子的死讯,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又叫你娘苦 口劝你走这条路,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 女子。又帮你打算叫你绝粒。我 为什么这样办呢?因 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都非自己动手不可,你是个 14岁的孩子, 如何能够办到的?我因为这件事情,很 费了踌躇,后来还是你大舅来,替我想出这个法 子, 叫你坐在屋子里从从容容地绝粒而死。这样殉节,要算 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 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 光彩,你老子娘沾你的光,更不用说了。你要明白,这 样的做 法,不是逼迫你,实在是成全你,你不懂得我 成全你的意思,反要怨我,真真是不懂事 极了!”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面粉厂
日产量(千袋) 十万元资本
1911年 1919年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1915年张裕葡萄酒获得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15年的新式纺织厂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强烈山要东求省要宁求阳实第 行四 中民学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一段群激情燃 洋烧 溢的岁 人月 物
重 铸 国 魂
辛亥革命 公车上书 陈鲁独迅(秀18(811刘8-17半993—农蔡61)91,元(11胡9浙培484年适92江(11)袁(8,绍-安61世兴189徽-凯831人949安复14),0辟一庆江),期浙1人苏9间江6江到2绍阴)天兴人,坛人安拜徽祭绩溪人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二 :茶壶和茶杯、绣花鞋、贞节牌坊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三: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把人血馒头 当药为华小栓治病,但 却治不好病。悲剧在于, 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 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 成的。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
思想文化
西方民主思想 进一步传播
尊孔复古逆流
山直东接省 宁原阳因第 四 中 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

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
容 并 包
让想资的产 阵陈独秀阶地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辜鸿铭思 李

大 钊
家 争
蔡元培
鲁 迅

北大红楼
胡适
章士钊
一、新文化运动
2.概况 (1)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2)主要阵地—— 《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代表人物:
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 (4)旗帜(口号) :
“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和科学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1915年——1919年
资讯
网页
贴吧
mp3
知道
图片
更多一.走进新文化运动搜索阅书说出:①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前期指导思想 各是什么? ②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那里?为什么?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纱厂
万枚纱锭 百万元资本
1911年 1919年
“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
“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 “愚蠢与懦弱”
-----陈独秀
---鲁迅
拿什么来拯救?
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 进行思想革命!
资讯
网页
贴吧
mp3
知道
图片
更多
三.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内容: 三个提倡,三个反对搜索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 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进入山东的日军
政治上: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4年,制定
解散国会, 中华民国约法,
解散国民 废除《临时约

法》
1915年袁世凯祭孔
思想上:西方启蒙思想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山世东凯省尊宁 阳孔第复四古中倒学行逆施,知识分子无法容忍。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政治 经济
袁世凯妄图 复辟帝制
—— 陈独秀
德先生——Democracy——民主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民主制度
专 制
赛先生——Science——科学 —么变化?你认为 “民主”和”科学”在当时传播遇到最大的阻碍可 能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A.东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B.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C.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 D.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在这里“科学”的含义包括:
①历史典籍 ②自然科学 ③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④宗教哲理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2.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如何评价这个口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 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 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