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用; 而在 高浓 度 时主要 与 T F 2相 结合 , NR 介导 I R相
关的作用 [ 2 ] 。此外还有一种受体一 可溶性 T F N 受 体 ( N R , N R是膜 T F s F )s F T T N R蛋 白酶水解下来的
维普资讯
国际生殖健康/ 计划生育杂志20 年 7 08 月第 2 卷第 4 Jn Rp d e tFmP nJl 8 1 ! . 7 期 t er ah a l ,l , . ! 4 I o H l/ a l y
・4 ・ 2 9
肿瘤坏死 因子 O 与多囊 卵巢综合征研 究进展 L
而在脂多糖刺激后 。 心脏、 胰腺 、 子宫、 卵巢等多脏器 均 快速合 成 表达 T F mR A和蛋 白质 。T F 的 N一 N N一
生物活性主要是通过 细胞膜 上 的特异 受体传递信 号而实现的。T F N R有两种 ,N R (5 ) T F 2 T F 1p 5 和 N R (7 )这两种受体均存在于肝、 肌肉等多种组织 p5 , 肾、 细胞和免 疫细胞 表 面 ,也存 在 于脂肪 细胞表 面 。 TF N R在不 同细胞 表 面 的数 量 差别 较 大 。人 T F 1 N R 基 因位 于第 1 2号染 色 体 (2 1 ) ,N R 1p3 上 T F 2基 因位 于 第 1 染 色 体 (p 6 上 。 由于 T F 和 T F 2 号 13 ) N R1 N R
胞外区片段 ,在不 同条件 下 。 N R可抑制 T F s F T N.
或通过稳定 T F 的生物活性而延长其 活动。 N一
T F 对 卵巢 的作用 N .
资料显示 ,人类生殖腺是细胞 因子活动和产生 的部位。 在人类窦状卵泡的卵母细胞、 颗粒细胞和卵
肿瘤坏死因子-α 正常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α正常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是一种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了多种免疫和非免疫反应。
TNF-α可以激活、调节各类免疫细胞、介导细胞凋亡、促进炎症反应、改变代谢、参与器官发育、影响认知和情绪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 TNF-α的正常水平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正常水平TNF-α的正常水平会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而异。
正常人体血清中 TNF-α的浓度大约是 1.6 -14.5 pg/mL,但这个水平也有很大的变异性。
此外,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也可能对 TNF-α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鉴于此,医生在判读检测结果时应该参考具体的医学指南并结合患者情况,以免产生误差。
参考值的设定通常是以健康人群的平均值为基准,多数实验室以3 pg/mL ~ 5 pg/mL为临界值。
当血清中 TNF-α的浓度超过临界值,则有可能存在某些炎症、感染、肿瘤等疾病。
当然,TNF-α检测结果应该与临床症状、其他病理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标准。
影响因素TNF-α的分泌受到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影响因素:1. 炎症和感染:TNF-α主要在炎症和感染状态下才会被大量产生。
细菌、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会刺激免疫细胞分泌 TNF-α,以启动炎症反应并抵抗病原体。
2. 创伤和手术:创伤和手术也可以引起机体炎症反应,从而促进 TNF-α的分泌。
尤其是大面积的烧伤、创伤和手术后综合征等情况,TNF-α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并可能影响病情和预后。
3. 肥胖和代谢紊乱:一些研究表明,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疾病与 TNF-α的水平升高有关。
这可能是由于TNF-α与脂肪细胞、胰岛素、葡萄糖代谢等有关的机制。
4.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如精神压力、某些药物、环境污染等也可能引起 TNF-α的变化,但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肿瘤坏死因子-α与高血压相关的研究进展

T F— 主要是 由单核 一巨噬细胞分 泌 , N 其他类 型的细胞 ,
—
d能引起左室功能异常 , 抑心 肌细胞收缩性 , 这可能 与 T F N
d刺 激 胶原 酶 的 表 达 有 关 。
如平 滑肌细胞 、 成纤维 细胞 、 内皮细胞 、 皮细胞 等在 一定条 件 表 下也具有产生和释放 T F—d的能力。T F—d的生 物活性 部 N N 分是蛋白质 , 含糖量极微或不含糖 。T F— N d的生物学活性 通过
一
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 应 的细胞 因子 , 它介 导人体 多种 疾病 的
发生和发展 。近年研究表 明,N T F—d可 以由成熟的心肌细胞本 身分泌产生并参与多 种心脏疾病 的病理 生理过 程 , 本文就 肿瘤 坏死因子 一d与 高血压的心肌纤维化 、 心脏舒缩功能异 常 、 抗炎
症 因 子 的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下 。 1 T F—d生 物 学 特 征 与 作 用 N
4 临床抗 炎症 因子 一T F—d的干预 N T F是收缩压的独立 危险 因素。B ga k 等 表 明, N odm i 高血 压患者血浆 T F—d浓度 明显 高于正 常血压者 , 随血压病程 N 且 进 展而逐渐升高。T F—d是反映心 脏病变严 重程度 的重 要 间 N 接 指标 。 与 T F— 相 关 指 标 的检 测 , 心 脏 病 变 的 病 情 判 断 N d 对 及 预后 评价具 有一定 的意义。S i e o等 研 究表 明, 沙坦可降 k 缬 低原发性 高血压 患者 的血 压和血浆前炎症 因子 T F—d和 I N L一 6 这些结果显示 , , 缬沙坦减少 原发性 高血 压患者血 管壁炎 症及
应, 在机体免疫炎症协调的信号网络调节中起 重要 作用H2。 _ ]
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肿瘤坏死因子(TNF)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测量肿瘤坏死因子的存在和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细胞因子,其调节和激活免疫系统,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
因此,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对于研究炎症性疾病、肿瘤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理解至关重要。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化研究领域。
在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中,化学发光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其浓度。
该方法利用特殊的发光底物与肿瘤坏死因子发生反应产生发光信号,通过测量发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
相比于传统的免疫学方法,化学发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简便的操作步骤。
本文旨在介绍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应用和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化学发光法在其他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潜在应用,为开展更广泛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的原理和应用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更好地评估和利用这一技术在肿瘤病理学、免疫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价值。
希望本文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章节划分和内容安排。
它的作用是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思路。
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包含三个章节,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Chapter 1)主要从引入话题,概述肿瘤坏死因子化学发光法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Chapter 2)将详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发光法在肿瘤坏死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疼痛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研究进展

内 对颈 椎 病 的认 识 起 自 2 纪 6 代 初 期 , 颈椎 病 的病 0世 O年 对
因 和病 理 研 究 较 晚 , 碍 了诊 疗 技 术 的 发展 , 效 也 不 确 切 。 阻 疗
随着 医学 的发 展 和 影 像 学 技 术 的 提 高 , 其 是 近 十 年 , 颈 尤 对 椎 病 的基 础 研 究 和 临 床 研 究 均 取 得 了 长 足 的 进 步 。神 经 根
维普资讯
新 疆 医科 大 学 学报
J URN F X N I NG ME C L UNI R I 2 0 r ,1 3 O AL O I J A DI A VE STY 0 8 Ma . 3 ( )
33 4
神经 根 型颈 椎 病 根 性 疼 痛 与 肿 瘤 坏 死 因子一 的相 关 研 究 进展
胞 合 成 具 有 透 明软 骨 特 性 的蛋 白 聚 糖 和 I 型 胶 原 , 进 生 I 促
就 T _ 神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神 经 根 性 疼 痛 的 关 型 颈 椎 病 ( e v a s o d lt a i lp t y , c r i l p n y i r d uo ah c oc c
椎 间 盘 髓 核 组 织 有 产 生 肿 瘤 坏 死 因 子一 的 能 力 I ] a 1 。
C R) 指 由于 颈椎 退 变 、 经 根 受 压 迫 等 因 素 导 致 其 支 配 S 是 神
2 肿瘤坏 死 因子一 a引起 神 经 根型 颈 椎 病 疼痛 可 能
机 制
2 1 肿 瘤 坏死 因 子 的 功 能 正 常 情 况 下 , 浆 中 的 TNF a . 血 _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的
研究进展
雷蔚;尹一婷;李林健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24(30)7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早期诊治较困难,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作为一种在心脏和大脑中高表达的分泌性糖蛋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血管重塑、血栓等病理生理过程。
此外,CRTP1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中有预测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CRTP1水平随病情变化而明显变化。
因此,深入研究CTRP1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其新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因子,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帮助。
【总页数】5页(P826-830)
【作者】雷蔚;尹一婷;李林健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桂林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R743
【相关文献】
1.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5.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进展

癌 症 , 人 体 胃癌 和 肺 腺 癌 表 现 出很 强 的 抑 制 活 性 。 除 了 对 如
文 综 述 了近 年 来 对 T a 行 结 构 基 因 改 造 、 建 融 合 蛋 白 基 因 用 以 制 备 高 效 、 副 作 用 小 的 新 型 抗 肿 瘤 药 物 的 N 进 构 毒
研 究进 展 。
关 键 词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衍 生物 :融合 蛋 白 a
新 型 重 组 人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一 研 究 进 展 的
黄 洁 ,李 晓 波
( 海 交 通 大 学 药 学 院 ,上 海 20 3 ) 上 00 0
摘 要 :提 高 肿 瘤 坏 死 因子 .( N .) 抗 肿 瘤 活 性 , 低 其 毒 副 作 用 , 将 人 1 F。应 用 于 临 床 的 关 键 此 aT Fa 的 降 是 t. N
…
Msi a g 等 删 去 N端 7 , 将 ht . e 肽 且 1 Fa的 P .e9Ap N sr s… . 用 A .y . r 替 代 , 果 得 到 的 衍 生 物 不 仅 活 力 提 高 为 野 LS Ag 9 结
生 型 的 6倍 , 扩 大 了抑 瘤 谱 , 低 了 T Fax / 鼠 的致 死 毒 还 降 N . qJ ,
维普资讯
中 国 生 化 药 物 杂 志 C i s un l f i h m c l h r a e t s 0 2年 第 2 h eeJ r o e i a c u c 0 n o ao B c aP m i 2 3卷 第 3 期 19 5 HUA源自G Je,LIXio b i a —o
肿瘤坏死因子报告

肿瘤坏死因子报告肿瘤坏死因子报告概述•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免疫系统和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
•TNF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广泛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结构与功能•TNF家族包括TNF-α、TNF-β等多个成员,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TNF-α是最为研究最广泛的肿瘤坏死因子,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学过程。
•TNF-α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触发一系列信号转导路径,如NF-κB和JNK等,从而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
生理功能•TNF参与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TNF在抗感染、清除细胞老化和异常细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TNF还参与局部组织修复、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
病理功能•高水平的TNF表达与多种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异常调节的TNF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高水平的TNF表达与肿瘤的促进和血管生成有关。
临床应用•TNF-α抑制剂已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在抗肿瘤治疗中,TNF-α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靶点。
–利用TNF-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化疗效果。
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深入了解TNF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靶点。
肿瘤坏死因子报告(续)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使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模拟了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和功能变化,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实用的模型。
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虽然TNF-α抑制剂已经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一些患者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长期使用TNF-α抑制剂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7-6611(2006)03-0311-04
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进展吕志敢, 郭 政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麻醉科, 太原 030001)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病理学; 免疫学中图分类号: Q71,R392,R73 文献标识码: A
1975年,Carswell发现被细菌感染后的小鼠血清中有一种蛋白类物质可致肿瘤出血,并能抑制、杀伤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urnecrosisfactor,TNF),又叫恶病质因子(cachectin)。从此对它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至今方兴未艾,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有关TNF2α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1 TNF2α的生物学特性人类TNF2α基因大小为2.76kb,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与MHC紧密连锁,定位于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小鼠的基因为2.78kb,与人的结构非常相似,定位于第17对染色体短臂上。TNF按其结构分两型:TNF2α和TNF2β,其中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能使肿瘤坏死的因子称为TNF2α(旧称TNF),又称恶病质因子(cachectin);而把由活化的T细胞和NK细胞产生的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称为TNF2β,目前对其功能所知有限。目前研究较多的是TNF2α,它是一种由15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0的可溶性多肽,以二聚体、三聚体或五聚体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成熟型TNF2α的活性形式为三聚体。TNF2β基因位于TNF2α基因的5′端,相隔1.2kb,每个基因约有3000个碱基对,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其中第4个外显子与TNF2α高度同源,编码80%-90%的成熟蛋白质,这些均提示这两个基因来自同一个祖先。但前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都是不同源的,调节基因复制的5′端也有很大区别,这些说明这两个基因是不同的[1]。2 TNF2α的来源与表达TNF2α来源极广泛,体内的多种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角质细胞、星形细胞和成骨细胞等均具有产生和释放TNF2α的能力。目前认为心、肝、肺、肾是TNF2α的生物合成场所[2]。TNF2α的主要刺激因素是脂多糖(LPS)、病毒、真菌、过敏毒素、IL21和免疫复合物等。在正常情况下TNF2α仅在心肌间质的巨噬细胞中产生。Giroir等[3]的研究表明,成熟的心肌细胞在某些应激状态下也具有产生TNF2αmRNA及其蛋白质的能力,此时产生的TNF2α可直接影响心功能,参与了多种心脏病的病理过程。感染和内毒素血症是心脏产生TNF2α的重要刺激因素。Kapa2dia等[2]证明在内毒素的刺激下心肌细胞和巨噬细
胞几乎产生同样多的TNF2α。体内TNF2α的表达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在生理条件下,脾、肝、肺、胸腺及肾脏的组织均有TNF2αmRNA的表达;而在脂多糖刺激后,心脏、胰腺、子宫及输卵管等多脏器均快速合成表达TNF2αmRNA及蛋白质[4]。
Kleine等[5]证实,脑内多种在结构和功能方面
与巨噬细胞相似的细胞如神经元、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在生理状态下均可合成分泌TNF、IL26
等细胞因子,在炎症情况下这些因子水平多显著升高,并对中性粒细胞有明显趋化作用。3 TNF2α受体(TNFR)的分类及表达3.1 TNF2α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传递信号而实现的,TNF2α受体(TNFR)广泛存在于肝、肺、肾、肠道及肌肉组织中。TNF2α与靶细胞膜上的TNFR结合产生生物学效应,通过受体后效应将信息传递到胞核,使mRNA表达并进而合成蛋白质。Douzinas等[6]认为,TNF2α等细胞因子一方面与脏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另一方面,细胞因子与循环中的可溶性受体结合,
使循环中的细胞因子减少,但在组织中的表达却增加,其在局部中的过度生成导致脏器损害。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656)
・113・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JShanxiMedUniv)2006年3月,37(3) 3.2 TNF2α受体(TNFR)有2种,即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5000的TNFRI(CD120α)和75000的TNFRⅡ(CD120β),存在于多种正常及肿瘤细胞表面。两类TNFR均为糖蛋白,氨基酸顺序分析显示两类受体胞外区域的氨基酸顺序高度相似,但胞内区域则完全不同。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信号传递机制,二者除分子量不同外,在配体结合力、糖基化程度、免疫反应性和蛋白水解肽链图谱学方面均有差异[7]。TNFR与TNF2α和TNF2β的结合具有高度亲和力,其KD值均在pmol水平。Pennica等[8]证明2-3个TNFR能够结合一个TNF2α或TNF2β的三聚体,受体的聚集和交联是受体活化和信号传递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细胞表达TNFR存在差异,使得TNF2α对各种细胞的作用不同,由此表现出其功能及其程度的多样性。一般来说,受体数目越高越容易受到TNF2α的损伤。TNFRⅠ引起的作用非常广泛,它包括杀细胞活性、抗病毒活性、诱导Mn2SOD、ICAM21及IL26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细胞程序化死亡、激活NF2κB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信号传递;此外,研究发现,TNFRⅠ在促进由脂多糖(LPS)诱导的致死性休克方面起重要作用[9]。TNFRⅡ主要传递胸腺细胞和NK等淋巴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过促进TNF2α结合TNFRⅠ而增加TNFRⅠ诱导的作用,同时也增加ICAM21的表达。3.3 TNFR还存在2种可溶性形式(sTNFR),它们是从细胞膜上通过蛋白酶水解下来的受体片段,存在于人的各种体液中,与膜表面受体相对应也存在着两种类型,即sTNFR1和sTNFR2[8]。它们通过与TNF2α结合而影响TNFR和TNF2α的功能及其含量变化,并能与TNF2α结合经肾脏排出体外。研究sTNFR是揭示TNF2α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以更加了解TNFR和TNF2α的生物学作用。4 TNF2α的生物学功能TNF2α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具有强大的抗肿瘤作用,是迄今发现的抗瘤作用最强的细胞因子;除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的抑制增殖和细胞坏死作用外,对其他细胞(包括心肌细胞)的生长分化也有影响,同时还有抗病毒及细菌,激活T细胞,促进IL21、IL22、IL26的产生及分泌,诱发炎症反应,促进IL22R、EGFR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抗原(MHCⅡAg)的表达等功能,在宿主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0]。TNF2α具有双重生物学效应,在浓度较低(10-10mol/L)时,TNF2α主要作为白细胞和内皮细
胞的自分泌及旁分泌的调节物,参与抵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促进组织修复及调节炎症反应,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等;在高浓度(≥10
-8
mol/L)
时,过量的TNF2α在体内的大量产生和释放则会破坏机体的免疫平衡,与其他炎症因子一起产生多种病理损伤。TNF2α对众多的组织器官产生生物学效应,提示它可能是细胞因子网络中一个重要的多功能成员,是机体维持内部自稳、抵御各种致病因子必不可少的免疫调节因子。5 TNF2α与疾病TNF2α是迄今发现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细胞因子。TNF2α在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恶病质和败血症休克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症(MS)、炎症性肠病(IB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骨髓造血紊乱
综合征(MDS)等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11]。5.1 TNF2α在抗肿瘤中的作用 TNF2α除了对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细胞毒性之外,它也能摧毁实体瘤周围的血管上皮组织,并且通过血栓的形成,阻断肿瘤的血液营养供应,最终导致肿瘤的出血性坏死、消退或消失。超过一定浓度的TNF2α具有明显的抗新生血管形成作用。TNF2α能明显降低实体瘤周围间隙组织的压力,扩大肿瘤周围上皮组织的间隙,改变周围血管的通透性,使化疗的药物到达靶组织周围。另外,TNF2α通过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从而加强自身的抗肿瘤作用。5.2 TNF2α与心血管疾病 TNF2α导致的心肌机能障碍包括钙平衡的改变、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氧化张力、兴奋-收缩耦联破坏、心肌细胞凋亡等[12]。研究表明,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和进行心肺旁路手术患者的血浆TNF2α水平显著升高[13]。Meldrum[14]证实了TNF2α可通过鞘氨醇依赖机制
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也可通过与TNFR结合和激活JNK路径来诱导心肌细胞凋亡。5.3 TNF2α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Ferrari等[15]的
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系统(TNFs2TNFRs2sTN2FRs)与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免
疫网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Crohn病、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银
・213・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JShanxiMedUniv)2006年3月,37(3) 屑病关节炎、糖尿病、多发硬化症等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5.4 TNF2α与其他疾病 研究表明,TNF2α是脓毒性休克时最早释放且起关键作用的介质,它启动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并在发展过程中起放大作用,即所谓的免疫炎症的瀑布反应[16]。另外,TNF2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聚集、介质释放等炎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且与患者气流阻塞程度有密切关系,可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变态反应中TNF2α从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通过IgE依赖机制增加哮喘中的气道高反应性,TNF2α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气道病变状态和TNF的水平相关联[17]。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TNF2α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TNF2α基因启动子-850位点C→T多态性与疾病的易感性相关,是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密切的细胞因子,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18]。TNF2α也参与了各种脑血管疾病、皮肤病、酒精性肝炎、脑型疟疾、溶血尿毒症综合症、先兆子痫等疾病的发生、发展。6 抗TNF2α治疗策略TNF2α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因此,探讨抗TNF2α的治疗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各类免疫相关性疾病中,抗TNF2α的机制选择是多角度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9]。6.1 抑制TNF2α的转录 阻断诱导TNF2α表达通路上的任一环节均可在转录前水平抑制TNF2α的合成。p38MARK抑制物通过选择性地抑制通路远端的p38MARK从而阻止巨噬细胞前炎症单核因子产生。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维生素E和谷胱甘肽都是有效的NF2κB拮抗剂,通过选择性地抑制通路远端的NF2κB从而抑制TNF2α的合成。6.2 抑制TNF2α的活性 到目前为止,已开发的TNF2α拮抗剂主要有两大类。6.2.1 抗TNF2α的单抗 Infliximab(即CA2,商品名为Remicade);CDP571;Adalimumab(商品名为HUMIRA);afelimomab;adalimumab;CB0006。6.2.2 TNFR与IgG的Fc段形成的融合蛋白 TNFRⅡ2Fc融合蛋白etanercept(商品名为En2brel);TNFRI2Fc融合蛋白lenerercept。其他拮抗剂有可溶性TNF受体:TNFR1,TNFR2,onercep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