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能源消费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

能源消费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

能源消费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环境保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能源消费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首先,能源消费对大气污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聚集,形成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此外,工业生产中的尾气排放和交通运输中的尾气排放也会对大气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雾霾等空气污染现象。

因此,减少能源消费对于缓解大气污染至关重要。

其次,能源消费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

许多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煤炭洗选、石油开采等。

过度的水资源利用会导致水源枯竭和水质恶化,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一些能源生产过程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水体,威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在能源消费过程中采取节能和减排措施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此外,能源消费对土壤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煤炭燃烧和核能产生的废物、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会导致土壤污染,进而威胁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过度的土地开发和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给生态平衡带来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能源消费中要注重保护土壤环境,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

另外,能源消费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例如,大规模的水电站建设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量,破坏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许多能源开采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砍伐森林,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一些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如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毒害等。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我们需要推动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更加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综上所述,能源消费对环境保护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大气污染、水资源利用和污染、土壤环境破坏以及生态系统破坏都凸显了能源消费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与能源利用紧密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探讨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利用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首先,化石燃料的使用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这不仅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还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燃烧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燃烧煤炭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危害土壤和水源质量。

再次,核能的利用虽然相对较清洁,但核电站的事故风险和核废料的处理仍然是一个难题。

一旦事故发生,会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损失。

二、减少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案1.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可行途径。

政府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发力度,推动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

同时,鼓励个人和企业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提供激励和支持。

2. 推动能源节约能源节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节约。

政府可以设立能源消耗限额,对高能耗行业进行限制和监管。

同时,普及节能设备和技术,改善能源利用效率,例如推广LED灯泡,使用节能电器等。

3. 发展低碳交通工具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了减少尾气排放和噪音污染,应该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工具,如电动汽车、轨道交通等。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购买低碳交通工具,并建设相应的充电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

4.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对能源利用的监管和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其改善环境管理和技术水平。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三、结语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和发展更多的清洁能源,同时推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使用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一种。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

空气污染加剧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水资源消耗增加许多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冷却和生产。

然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导致水源枯竭、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获取传统能源需要大片土地用于能源开采、发电和交通运输。

这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占用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破坏了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

解决方案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是解决能源消耗对环境影响的有效途径。

这些能源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还能够提供清洁的能源和就业机会。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用先进的能源技术、加强能源管理和培养节能意识等措施可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方式包括减少能源消耗、选择低碳交通方式、节约用水和减少废物产生等。

通过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地球资源。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是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大对能源产业的监管力度,制定和执行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污染排放的监测和处罚,促进绿色发展。

结论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低碳生活方式和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只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保护地球资源,建设美丽家园。

新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作文800字文档

新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作文800字文档

新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作文800字文档The utilization of new energ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新能源的利用对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On one h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new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power, wind power, and electric vehicles can help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combat climate change.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raditional fossil fuels such as coal, oil, and natural gas are major contributors to global warming and air pollution. By shifting to cleaner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we can work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一方面,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的发展和利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抗气候变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转向更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朝着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Furthermore,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often more energy-efficient and can help decrease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can lead to a reduction in resource deple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s well as lower energy costs for consumers. By embracing new energy solutions, we can promote a more efficientand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此外,新能源技术往往更节能,可以帮助降低总体能源消耗。

新能源产业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能源产业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新能源产业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新能源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对中国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产业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新能源产业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1. 风能发电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风能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对鸟类栖息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建设风力发电场时,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这些土地往往位于鸟类栖息地附近。

风力发电机的旋转叶片会对鸟类造成伤害,甚至危及到一些濒危物种。

此外,风力发电站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也会对鸟类的繁衍和栖息造成干扰。

因此,在发展风能发电的同时,需要合理规划风电场的位置,减少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

2. 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中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光伏电池板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大规模的光伏电站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导致原本可以用于农业或生态用途的土地被占据。

光伏电站的建设还可能破坏土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循环和土壤质量。

因此,在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充分利用已有的建筑和空旷地带,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3. 生物质能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质能源是一种以农作物、林木、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能源形式,具有可再生的特点。

但大规模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也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为了生产生物质能源,可能会大量种植某一种作物,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化,减少生物多样性。

因此,在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时,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利用农作物、林木等资源。

二、可持续发展对策1. 完善环境评估制度针对新能源项目,建立完善的环境评估制度,明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可行性。

通过科学评估,提前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

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

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大国,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其能源需求。

然而,在能源需求猛增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其能源消费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

1. 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费,煤炭的燃烧不仅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还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2. 水资源利用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例如,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清洗煤炭,这样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3. 生态环境破坏一些能源开采以及能源消费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例如,煤矿开采会导致土地沉降和地下水位下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解决方案尽管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问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中国政府通过限制对煤炭的过度依赖,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例如,加大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政策支持,鼓励人们更加环保地使用能源。

2. 加强污染治理政府加大了对能源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对煤炭燃烧过程中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生产等。

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政府倡导节约型社会,通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降低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鼓励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4.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等手段,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展望未来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在全球能源环境议程的推动下,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

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

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新能源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多种领域,其发展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能源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首先,新能源的发展对改善大气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传统能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和酸雨的形成。

而新能源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极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有效降低雾霾天气的频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新能源的开发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传统的能源开采和利用常常需要大面积的砍伐森林、开垦荒地,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相比之下,新能源的利用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建在沙漠或草原等不适宜耕种的地区,大大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和对生态系统的冲击。

同时,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明显的破坏,有利于促进环保与生态平衡。

再者,新能源的发展对水资源的保护也有积极的影响。

传统的燃煤发电厂对水资源的消耗大,而且排放废水也会导致水质污染。

相比之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此外,通过开发水能等清洁能源,还可以促进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持。

此外,新能源的发展可以推动传统能源结构的转变,降低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些能源的燃烧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还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

而新能源的利用通常不会产生这些问题,它们更环保、更清洁,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碳排放量,推动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新能源的发展也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

中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

中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然而,过度的资源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也给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展开论述。

一、能源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煤炭的开采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燃烧煤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

此外,煤炭开采还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环境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风能、太阳能和水能是常见的可再生能源类型。

通过开发这些资源,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污染物排放,创造清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水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一些河流已经干涸,一些湖泊和水源受到重度污染。

这对于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中国政府加大了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并提出了“节水优先、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更好地保护中国的水资源并确保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是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大量农田被占用,土地污染和沙漠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农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和推广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

此外,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推动生态修复和建设更加可持续的城市也是保护土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环境污染与治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动水污染防治和加强工业废物排放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专业:管理学生姓名:准考证号:060指导教师:日期:2016年1月~2016年4月目录摘要 (1)一、中国能源使用现状 (2)(一)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利用破坏生态环境 (2)(二)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 (2)(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有量较低 (2)(四)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二、能源生产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 (2)(二)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三)水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四)核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五)太阳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六)生物质能生产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5)三、如何使用能源减少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6)(一)坚持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二)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使用新能源 (7)四、参考文献 (8)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使用日益加大增多,随之而来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严重,积极促进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在能源利用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最大平衡。

本文从能源的利用对环境影响逐步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根本源头,为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改造环境污染做出分析和论述。

一、中国能源使用现状(一)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利用破坏生态环境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和能源利用,不但破坏生态环境,还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全球变暖诱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各国政府对能源的使用和对能源利用率的极大关注,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

中国的能源使用问题与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

因此,研究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从能源总量上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煤炭是我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其次是石油,虽然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

(三)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有量较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呈现出节节攀升的趋势,其中煤炭消费占70%左右,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7.9%。

(四)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煤炭、石油等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015年,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气候变化重磅主题,此次《自然》杂志的文章在计算中发现,2015年全球预期将排放357亿吨二氧化碳,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80亿吨,占世界排放总量的22.4%。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不仅是总量大,增量也很大。

目前我国可查找到的关于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研究主要有能源利用与碳排放和二氧化碳收集封存对碳减排的作用。

二、能源生产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危害,是中国环境问题的核心。

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地面塌陷:其表现形式为地表移动变形影响土地利用、加速水土流失、加速土地沙化、地表建构筑物损害等,因为采煤过程中地表塌陷、地表水流失、地下含水层疏干,破坏了矿区原有的水土条件,致使矿区各种林木、, ) 草灌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矿区植被覆盖率逐年下降,进而导致矿区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露天开采则是完全破坏原地表植被、建构筑物。

2.煤矸石堆积:其主要 表现形式为煤矸石堆积使水资源被破坏,植被被破坏,湿地减少;3.煤层甲烷。

2003 年全国煤矿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约 110 亿 m3。

煤炭运输队环境的影响:我 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煤炭生产基地主要在北部及西部地区,而 煤炭的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决定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煤炭 储运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煤炭的储、运、装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 及运输线两侧对生态环境的人污染。

煤炭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1.室内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008 年,中国仍有 57%的居民使用煤和生物质能作炊事和采 暖燃料,煤烟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呼吸系统,诱发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炎,也可 以作用于其它系统,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典型疾病有:慢性阻 塞性肺病、肺癌、氟病等。

2.城市大气污染。

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污染是大型的 煤烟型污染。

2014 年,燃煤的 SO2 和烟尘排放量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90%和 70% 左右。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目前中国 SO2 污染产生的酸雨危害面积已经达到国土 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国年均将于 PH 值低于 5.6 的城市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 70% 左右,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地区之一。

3.CO2 排放。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 CO2 排放国,80%的 CO2 来自煤炭燃烧。

煤炭污染主要集中于城市中,2015 年在检测 的 338 个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 21.6%,未达标城市占 78.4。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和利用同样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主要包括井喷事故、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等一系列事故;2.气田开采过程中 带来的环境影响有: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水,含有硫、锂、钾、溴、铯等元素 主要危害是让土壤变得盐渍化(无法进行正常耕作使用);3.油气田开采过程中 有大量的硫化氢排放在空气中;4.提炼油的过程中主要产生:废水、废气(含二氧 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 、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 应后产物)的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5.海洋所承受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污染,是石 油和天然气生态产对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石油开采过程中因井喷、漏油、海上 采油平台倾覆和油轮事故等原因泄入海洋, 严重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系统和 海洋运输等;6.战争所带来的破坏:1991 年海湾战争即将结束时,伊拉克纵火烧 毁了科威特油田的 727 口油井,造成严重污染。

石油入海后飘浮在海面,并扩展成 油膜。

每升石油形成的油膜面积可达 1000~10000m2。

油膜隔绝大气与海水的气 液交换,石油的生物分解和氧化作用,消耗水中溶解的氧,造成海水缺氧;油膜减 弱太阳辐射,影响海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散油和乳油破坏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引起植物大量死亡,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石油的毒性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发育。

遭受严重石油污染的海域,要经过5~7年生物才能重新繁殖。

(三)水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力发电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1.水力发电肯定要修建大型水库,大型水库会淹没土地,使耕地面积和正常的生态环境面积大量减少,三峡工程淹没土地70000ha,其中耕地占40%。

水电站淹没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工程总投资的10%~15%。

2.修建大型水库也可能会诱发地震。

20世纪60年代,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卡里巴、希腊的克雷马斯塔、印度的柯纳伊等大型水库发生6级以上地震,引起全世界关注。

3.修建大型水库会产生大量的淤泥堆积,泥沙淤积过多使得上游河道整个平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提可能会被摧毁,引起整条河水流向的变化。

4.修建大型水库也将对河里环境和河边的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水库建成后,会改变河流的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从而对水库的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

5.对河水整体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库建将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地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变得极其恶劣。

(四)核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1.对人体的严重辐射对人体的辐射:在核燃料循环中,铀矿的开采、精选、加工和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都产生放射性辐射。

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经常暴露在各种来源的天然放射性辐射中,对身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2.核能管理不当产生的各种意外事故:1986年4月26日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核电发展史上一次惨重的灾难,对电站工作人员、事故抢救人员以及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在事故发生14年后,乌克兰近5000万人口中,有336万人遭受核辐射侵害,已有4000多人丧生,7万多名救灾人员残废。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在特定堆型和条件下发生的,它采用的压力管式石墨沸化堆,安全性有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壳,从邓之后就不再用这种堆型了。

因此,不能由此推论其他核电站也会有此安全问题;3.核能发电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如何处置:高放射性废物永久处置场的运行表明,它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就目前科技而言),因此高放射性废物的永久处置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此项研究没有完成之前,大自然环境还要遭受核能发电所产生高放射性废物的污染和损害。

而另一方面,核电是一种洁净能源,可避免CO2排放。

目前,全世界化石燃料电站CO2排放量平均为360g-C/MWh。

按此计算,1998年全世界核电站避免排放的CO2达1800Mt-C(DOE-EIA,1999)。

近年来一些国家又发展了新一代更加安全的核电站。

(五)太阳能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太阳能发电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占用大量土地,减少根底面积和绿色植被。

比如一座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占地仅仅光伏板就需要占用土地480多亩,再加上需要考虑光伏板前后左右的额间距,4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至少需要占地1000多亩。

目前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是青海光热电力集团格尔木20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站项目,与2015年7月20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总占地达到了25.5平方公里,但是太阳能发电对环境影响也有很大的帮助,格尔木20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426万吨燃煤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六)生物质能生产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生物质能(即燃烧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产生的能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调查显示2000年,全世界约有24亿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居民使用薪柴和秸杆等生物质能作炊事和供热燃料。

由此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大量的生物质(薪柴和秸杆)被用作炊事和采暖的燃料。

2003年,仍有56.2%的农村民用能源依靠薪柴和秸杆,消耗薪柴116.3Mtce(203.8Mt)、秸杆142.8Mtce(333.0Mt)。

见表一:表一:中国1980~2003年农村生活用生物质能消费量Mt c e年份薪柴秸杆合计生物质能占民用能源比重,%1980 1987 1995 2000 2002 2003103.0130.3110.180.5114.0116.3117.0132.6150.9123.6141.5142.8220.0262.9251.0204.1255.5259.184.379.865.855.256.356.2资料来源: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