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HJ 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HJ 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HJ 58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Alcohol Industry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06-08发布 2010-09-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目 次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范性技术要求...........................................................................................................................2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3 6 标准的实施.. (5)

w

w

w .5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酒精制造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酒精制造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酒精分会、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0年6月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0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酒精制造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类、薯类、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工艺生产酒精的酒精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9-200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T 425-2008

清洁生产标准 制定技术导则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清洁生产标准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指依据生命周期分析原理,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产品、污染物产生、废

物回收利用和环境管理六个方面,对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给出阶段性的指标要求,指导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注:引自《清洁生产标准 制定技术导则》(HJ/T 425-2008)

3.3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pollutants generation indicators (before end-of-pipe

treatment )

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废

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指废水处理装置入口的废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位产品污染物产生量或浓度。本标准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主要包括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和单位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产品酒精糟液产生量。 3.4 酒精制造业alcohol industry

以谷类、薯类、糖蜜或其他生物质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生产食用酒精、工业酒精、燃料乙醇的工业。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给出了酒精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

酒精制造企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酒精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谷类 ≥13 ≥12 ≥11 薯类 ≥12 ≥11 ≥10 1.发酵成熟醪酒精分/% (v/v ) 糖蜜 ≥11

≥10 ≥9 2.清洗系统 自动清洗系统(CIP )

人工清洗 3.蒸馏设备

差压蒸馏

常压蒸馏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谷类 ≤550 ≤600 ≤800 薯类 ≤500

≤550 ≤650 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合标准煤计算)/(kg/kL ) 糖蜜 ≤350 ≤450 ≤550 谷类 ≤140 ≤260 ≤380 薯类 ≤120 ≤150 ≤170 2.单位产品耗电量/(kW·h/kL )

糖蜜 ≤20 ≤40 ≤50 谷类 ≤10 ≤20 ≤30 薯类 ≤10 ≤20 ≤30 3.单位产品取水量/(m 3/kL ) 糖蜜 ≤10 ≤40 ≤50 4.糖分出酒率/% ≥53 ≥50 ≥48 谷类 ≥55 ≥53 ≥52 5.淀粉出酒率/%

薯类

≥56

≥55

≥53

三、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谷类 ≤10 ≤15 ≤20 薯类 ≤10 ≤15 ≤20 1.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 3/kL )

糖蜜 ≤10 ≤20 ≤30 谷类 ≤250 ≤300 ≤350 薯类 ≤250 ≤300 ≤350 2.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COD )产生量/(kg/kL )糖蜜 ≤800 ≤1000 ≤1200 谷类 ≤8 ≤10 ≤11 薯类 ≤8 ≤10 ≤11 3.单位产品酒精糟液产生

量/(m 3/kL )(综合利用前)糖蜜

≤9

≤11

≤14 四、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100 1.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率/% 2.冷却水循环利用率/%

≥95

≥90

≥80

五、环境管理要求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2.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专门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

据齐全有效;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要求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并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评估验

收,持续实施清洁生产

3.环境审核

按照GB/T 24001建立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的要求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并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评估验收,持续实施清洁生产 有原材料质检制度和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对能耗水耗有考核,对产品合格率有考核,各种人流、物流包括人的活动区域、物品堆存区域等有明显标识;管道、设备无跑、冒、滴、漏,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物处置方法处置废物;一般固体废物按照GB 18599相关规定执行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购买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对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环节提出环境管理要求

6.相关方环境管理

注:单位产品指折算95%(vol )的酒精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 采样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执行,见表2。

废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应分别在监测各个车间或装置后进行累

计。所有指标均按采样次数的实测数据进行平均。

表2 化学需氧量指标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测点位置

分析方法

监测及采样频次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

酸盐法》(GB 11914-1989) 化学需氧量

生产车间排放口或废水

处理设施入口

每半月监测一次,每次监测采

样按照HJ/T 92-2002执行。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

注:每次监测时须同时监测废水流量

5.2 统计方法

企业的原材料、新鲜水及能源消耗、产品产量等均以法定月报表或者年报表为准。所有

公式中酒精产量统一折算成95%(vol ),一定计量时间指一个生产年度。 5.3 计算方法

5.2.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综合能耗按公式(1)计算:

i

ui E E Q

=

(1) 式中:E ui ——生产每千升酒精的综合能耗(按标准煤折算),kg/kL ;

E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综合能耗的消耗量(按标准煤折算),kg ;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kL 。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注:综合能耗是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对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综合能耗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如蒸汽、电力等)和直接用于生产的能耗工质(如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但不包括用于动力消耗(如发电、锅炉等)的能耗工质,具体综合能耗按照GB/T 2589计算。

5.2.2 单位产品耗电量

生产每千升酒精消耗的电量,按公式(2)计算:

t

W W Q

=

(2) 式中:W ——每千升酒精耗电量,kW·h/kL ;

W t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酒精生产耗电量,kW·h ;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kL 。

5.2.3 单位产品取水量

生产每千升酒精需要从各种水源所取得的水量,按公式(3)计算:

V ui =

Q

V i

(3) 式中:V ui ——生产千升酒精的取水量,m 3/kL ;

V i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酒精生产取水量,m 3;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kL 。 5.2.4 糖分出酒率

若干重量糖分生产95%(vol)酒精产量的百分率,按公式(4)计算:

%100a

d ×=D Q

R (4) 式中:R d ——糖分出酒率,%;

D a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消耗的原料糖分的总量,t ;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t 。 5.2.5 淀粉出酒率

若干重量淀粉生产95%(vol)酒精产量的百分率,按公式(5)计算:

s a

100%Q

R S =

× (5) 式中:R s ——淀粉出酒率,%;

S a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消耗的原料淀粉的总量,t ;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t 。 5.2.6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废水产生量以单位产品的废水产生量来表示,按公式(6)计算:

w

p V V Q

=

(6)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式中:V p ——废水产生量,m 3/kL ;

V w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废水产生量,m 3;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kL 。

5.2.7 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COD )产生量

化学需氧量(COD )产生量以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 ),按公式(7)计算:

3

D w 10C V C Q

?××= (7)

式中:C ——化学需氧量(COD )产生量,kg/kL ;

C D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废水中COD 平均浓度,mg/L ;

V w ——同一计量内废水产生量,m 3;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kL 。

5.2.8 单位产品酒精糟液产生量

单位产品酒精糟液产生量,按公式(8)计算:

Q

V R e

j = (8) 式中:R j ——酒精糟液产生量,m 3/kL ;

V e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酒精糟液产生总量,m 3; Q ——同一计量时间内酒精产量,kL 。

5.2.9 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率

单位产品产生糟液的综合利用量与产生总量之比,按公式(9)计算:

%100j

u

z ×=

R R R (9) 式中:R z ——酒精糟液综合利用率,%;

R u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单位产品产生糟液的综合利用量,m 3/kL ; R j ——同一计量时间内单位产品糟液产生总量,m 3/kL 。

5.2.10 冷却水循环利用率

在一定时间内,酒精生产的冷却水重复利用水量总和与取冷却水量和冷却水重复利用水

量总和之比的百分率。按公式(10)计算:

r

i r

100%V R V V =

×+ (10)

式中:R ——冷却水循环利用率,%;

V r ——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冷却水重复用水量,m 3; V i ——同一计量时间内冷却水取水量,m 3。 6 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w

w

w

.5

1h s

e .c o m H

S E 经理

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word版)

HJ444-2008 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味精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五类,即生产技术特征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味精(以玉米为原料)工业的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7478-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取水量 从各种水源取得的水量,用于供给企业用水的源水水量。 各种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场购得的蒸汽等水的产品,但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 3.3 循环用水量 指在确定的系统内,生产过程中已用过的水,无需处理或经过处理再用于系统代替取水量利用。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味精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分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 味精工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见表1。 表1 味精工业的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酒精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

附件九: 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编制组 二00九年六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 1 1.2工作过程 ...................................................................... 1 2 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1) 2.1 酒精制造业行业概况 (1) 酒精生产工艺2.2 (2) 酒精企业污染的产生2.3 (3) 酒精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2.4 (4) 相关法律法规2.5 (5) 3 适用范围 (6) 3.1 清洁生产审核 (6) 3.2 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 (6) 4 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6) 4.1 制订标准依据 (6) 4.2 主要参考资料 (6) 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7) 5.1 编制方法 (7) 5.2 技术路线 (7) 6 指标确定说明 (7) 6.1 指标分级 (7) 6.2 标准指标的分类 (8)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9) 7.1 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9) 7.2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0) 7.3 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 (10) 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11) 9 标准实施的建议 (11)

酒精制造业》编制说明《清洁生产标准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1)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文件),项目统一编号:151.16 (2)标准制订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 1.2工作过程 (1)开题报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酒精分会等联合成立了标准编制组,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编制组于2008年8月底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按照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框架要求,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 (2)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08年9月,编制了酒精企业清洁生产情况调查函,并下发企业,以电子邮件和传真方式共发函60多份,目前回收21份。在调研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产量居全国前20位,调研的企业的总产量达260多万t,约占2007 年酒精总产量(按国家统计局2007年酒精总产量513万t计算)的51%,其生产工艺、设备先进,基本代表了我国酒精行业的发展现状。汇总调查数据,通过综合分析以及找行业专家咨询,对数据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2009年1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大措施。近年来,国内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已被世界工业界所接受,本标准的制订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酒精制造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使我国酒精行业生产过程更清洁化、环保化。 2.1酒精制造业行业概况 酒精工业是指以谷类、薯类、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生产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燃料乙醇的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它作为酒基、浸提剂、洗涤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广泛应用于酿酒、化工、橡胶、油漆涂料、电子、照相胶片、医药、香料、化妆品等行业领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酒精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2008年,世界酒精产量为5000万t左右,基本都是发酵法生产的,合成酒精的产量很少,约200万t左右。燃料乙醇的产量为3000万t左右,以美国产量最高,约2000万t,其次是巴西,约1000万t。目前生产酒精的原料主要有玉米等谷类、薯类、甘蔗汁、制糖废蜜。 1 目前,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合成酒精已经停产,85%以上的酒精都以淀粉质原料生产,其中55%左右的酒精采用玉米为原料。近年来,随着引进设备及工艺的应用及农作物结构的变化,用谷物(主要是玉米)原料制酒精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在东北地区最为明显。2008年,我国酒精产量约为550万t,其中燃料乙醇约为100万t。 3,年排COD约400万t,BOD约200万t,我国酒精行业,2007年排放废水总量约4亿m是我国有机污染物排放量高、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之一。 酒精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随着出口退税取消政策的出台,出口形势急转而下,因此未来1-2年出口将遭遇巨大的威胁,食用酒精供求关系面临失衡的局面。(2)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将逐渐规范。(3)原料的成本会越来越高。(4)食用酒精生产企业生存空间会逐渐缩小。(5)酒精生产企业的竞争形式将体现在原料资源的争夺上,新增产能将逐渐向原料产区靠拢。(6)受石油价格快速上涨、燃料乙醇过热因素的影响,许多投资者大面积介入该行业,促使其产能急剧扩张,过多的酒精产能必然进入国内的食用酒精市场,促使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_REDUCED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HJ/T189-2006 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2006–7–3 发布 2006–10–01 实施

目次.............................................................................................................I (1) (1) (1) (4) (4) (8) (10)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钢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可用于钢铁联合企业和电炉钢厂(短流程)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本标准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制订,共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每3~5年修订一次。 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清洁生产指标原则上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废物回收利用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产品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六项。考虑到氮肥制造业的特点,根据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和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特点,本标准对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定为生产工艺装备与技术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指标、产品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要求共6类,并根据钢铁生产长/短工艺流程分别确定每一类中的具体考核指标。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7月3日批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饮料酒制造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doc

饮料酒制造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规范饮料酒制造业污染治理和管理行为,引领饮料酒制造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促进饮料酒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订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所称饮料酒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与果酒、黄酒(含酿造料酒): 白酒制造是指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蒸馏酒的生产过程。 啤酒制造是指以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包括啤酒花制品),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并可形成泡沫的发酵酒的生产过程,不包括啤酒麦芽和啤酒花制品的生产过程。 葡萄酒与果酒制造是指以新鲜的葡萄(水果)、葡萄汁(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的生产过程。 黄酒制造是指以稻米、黍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等工艺生产发酵酒的生产过程。 (三)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为饮料酒制造业环境保护相关产业政策制定、环境管理和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四)饮料酒制造业污染防治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用源头控制、生产过程减排、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强化工艺清洁、资源循环利用。 (五)鼓励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在各用水节点安装计量装置,加强用水量监控。 (六)积极在全行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满足行业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二、源头及生产过程污染防控 (一)源头控制 1.葡萄酒与果酒制造业应注重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推行适宜的栽培方式,减少和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鼓励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鼓励利用本企业处理达标的废水进行灌溉。

工信部节[2010]104号----04酒精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工信部节[2010]104号----04酒精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酒精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12年,在酒精产量增长率保持年均6%的前提下(2012年产量约860万千升,694万吨),在酒精工业主要消耗指标上,吨产品一次取水量减少到30吨;吨产品电耗减少到150kwh;吨产品蒸汽消耗减少到3.2吨,即年节水1.31亿m3,节汽262万吨,节电1.31亿千瓦时;吨产品糟液产生量减少到11吨;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25%,废水排放量减少到30吨/吨酒精;吨产品COD产生量减少到650公斤,吨产品COD排放量减少到15公斤,年少产生COD104.1万吨,减排COD3.5万吨,减排废水6940万吨。 二、推广技术 序号:1 技术名称:浓醪发酵技术 适用范围:酒精行业 技术主要内容:提高料水比到1:2,同时采取同步糖化发酵技术,发酵终了时酒精含量在15%(V/V)左右 解决的主要问题:料水比从1:2.8提高到1:2,减少一次用水量和醪液量,减少蒸馏压力,减少糟液特别是废水产生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来源:自主研发 所处阶段:推广阶段 应用前景分析: 玉米原料酒精企业均可应用,薯类企业也可参考应用。发酵浓度从现有水平提高到15%,吨酒精节约用水约2吨,节约标煤0.3吨,提高生产效率25%,减少废水产生量2吨左右,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现有的普及率不足5%。 以年产10万吨企业为例:年可节约用水20万吨,节约标煤3万吨,提高产量2.5万吨,减少废水产生量20万吨。 全行业推广(玉米原料)年可节约用水786万吨,节约标煤118万吨,提高产量100万吨,减少废水产生量786万吨。 序号:2 技术名称:酒糟离心清液回配技术 适用范围:酒精行业

清洁生产项目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80007 清洁生产项目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清洁生产项目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1.1 保证清洁生产能持续地进行。 1.2 明确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流程。 2、适用范围: XXX 3、执行部门: 生技处 4、清洁生产方案的提出 4.1各车间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收集各个清洁生产方案。对于职能组和车间可实施的无/低费方案可以立即组织实施。

4.2生技处每半年将各车间提出清洁生产方案汇总和整理。 4.3生技处负责将汇总的清洁生产方案整理后上报清洁生产领导小组。 4.4 总经理负责召集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对清洁生产进行筛选和评价。 5、清洁生产方案的筛选 5.1由清洁生产小组决定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5.2决定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必须有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可以由本厂相关职能组和车间负责,也可以委托公司有关处室或外单位进行。 5.3成本组必须对清洁生产方案实施计划进行严格审查和核实,尤其是投入和收益的情况。 6、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和验收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标准

附件九: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课题组 二OO八年八月

目次 1 概况 (1) 1.1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1) 1.2行业发展现状 (1) 1.3行业、原料、工艺、规模等主导因素的分散度情况 (2) 1.4环保治理现状 (2) 2 编制过程 (3) 3 标准适用范围 (3) 4 指导原则 (3) 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5) 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 6.1标准的依据 (5) 6.2参考文献 (5) 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5) 7.1方法概述 (5) 7.2本标准的使用目的 (6) 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6) 7.4产品指标的确定 (6) 7.5生产工艺及装备要求 (6) 7.6污染物产生指标 (8) 7.7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8) 7.8环境管理要求 (8) 7.9检测与核算 (9) 8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 8.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 8.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9) 9 标准的实施 (10)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1 概况 1.1 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聚氯乙烯(PVC),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结构式为: -CH2-CHCl-CH2-CHCl-CH2-CHCl-,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 分子材料。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 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 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 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他有毒 气体,例如二恶英和恶。 1.2 行业发展现状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用于生产建 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和日用消费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电讯 和包装等各领域。中国塑料工业已形成门类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 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是农业、 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 要材料之一。 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塑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PVC制品具有开发早、应用范围 广、产品品种多、性能好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份额。 我国的PVC工业从1958年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至今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目前国内PVC年产量在五大通用树脂中排名第一位,近年来聚氯乙烯行业在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2000年国内的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为320万吨,而截止到2005年的PVC产能已经达到972 万吨,增长量高达652万吨,平均每年的增长量也达到130万吨。2006年底全国PVC产能1191万吨,产量823万吨。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不同时期的影响,国 内PVC产能年增长量也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08万吨,达到972万吨,2006年与2005 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12万吨,这是国内氯碱行业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产能突飞 猛进。经济的复苏带动了下游制品的生产,从而促进了PVC的需求增加,而2003年9月的 聚氯乙烯反倾销终裁也恰恰为正在飞速发展的PVC行业创造了较为稳定优越的环境,同时 在国家鼓励西部发展的热潮中,丰富的资源优势适时显现,从而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光。 表1 2002-2006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年 2005 2006 产能 434 523 664 972 1191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程序和内容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一、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过程,编制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2.基本完成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3.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政策要求。 4.清洁生产审核期间,未发生重大及特别重大污染事故。 二、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企业需提交的材料: 1.企业申请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的报告。 2.《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出具的清洁生产审核后的环境监测报告。 4.协助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资质证明及参加审核人员的技术资质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过程 1.阅审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有关文字资料。 2.召开评估会议,企业主管领导介绍企业基本情况、清洁生产审核初步成果、无/低费方案实施情况、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及计划等;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主要人员介绍清洁生产审核过程、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书主要内容等。 3.资料查询及现场考察,主要内容为无/低费和已实施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现场问询,查看工艺流程、企业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记录、环境监测报告、清洁生产培训记录等。

4.专家质询,针对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现场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质询。 5.根据现场考察结果以及报告书质量,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行评定,并形成评估意见。 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标准和内容: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全员参与,进行了系统的清洁生产培训。 2.根据源头削减、全过程控制原则进行了规范、完整的清洁生产审核,审核过程规范、真实、有效,方法合理。 3.审核重点的选择反映了企业的主要问题,不存在审核重点设置错误,清洁生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具有时限性、前瞻性。 4.提交了完整、详实、质量合格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如实反映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对企业能源资源消耗,产排污现状,各主要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运行状况,以及末端治理和环境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不存在物料平衡、水平衡、能源平衡、污染因子平衡和数据等方面的错误。 5.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按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要求,及时落实了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6.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科学、合理、有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预期效果能使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平板玻璃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目次 前言.......................................................................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1)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3) 6 标准的实施 (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改善环境质量,为平板玻璃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平板玻璃行业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至五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宿迁市环境科技推广中心。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 年08 月01 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7 年10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平板玻璃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5 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 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资源等措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各环节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2 平板玻璃 指板状的硅酸盐玻璃。 3.3 浮法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内涵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 污染物的产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中心(UNEPIE/PAC)综合各种说法,采用了“清洁生产”这一术语,来表征从原料、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全过程的广义的污染防治途径,给出了以下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与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与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与所提供的服务中。 美国环保局的定义: 在美国,清洁生产又称为“污染预防”或“废物最小量化”。废物最小量化是美国清洁生产的初期表述,后用污染预防一词所代替。美国对污染预防的定义为:“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厂地所产生的废物量力它包括通过源削减(源削减指:在进行再生利用、处理和处置以前,减少流入或释放到环境中的任何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与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或组分相关的对公共健康与环境的危害)、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人常用的两种源削减方法是改变产品和改进工艺(包括设备与技术更新、工艺与流程更新、产品的重组与设计更新、

白酒行业清洁生产资料清单

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资料清单 一、总体要求 (1)以下提供资料最好为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格式,如确实有困难不能满足要求,至少需要提供一种格式资料。 (2)各项内容的情况以企业(或厂)的实际情况为准。 二、企业基本资料 1、企业概况(企业管理处提供) 1.1企业基本信息 表1 企业基本信息 1.2企业基本信息 除表1外,还包括:企业发展简史、规模、企业地理位置及交通、占地面积、厂房面积、地理位置图、平面布置图、污水管网图、绿化面积、设计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生产线条数、环保投资、环保设施情况、销售范围、公司管理组织结构图、公用设施(锅炉、配电间)、管理体系执行情况、企业发展规划等情况介绍。

1.3基本文件 环评报告书、环评批复文件、竣工验收意见、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备案表、可行性研究报告、排污许可证、环境监测报告、酒糟利用协议、煤渣清运协议、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文件。 2、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和工作小组(企业管理处提供) 为了更好地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推动公司节能、节水、节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需要成立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和工作小组。人员包括:企业领导(董事长或总经理)、管理人员、环保人员、设备人员、财务人员、工艺技术人员、一线操作人员、清洁生产专家、行业专家等。 表2 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和工作小组

表3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

表4 企业各车间功能说明 三、企业生产状况 1、企业2014年-2016年产品、产量、产值及利税情况 表4 公司产品、产量、产值及利税情况一览表

2、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现状 表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3、主要原辅材料化学成分 表6 原辅材料主要化学成分

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环境保护部

附件九: 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编制组 二00 九年六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 任务来源 (1) 1.2 工作过程 (1) 2 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1) 2.1 酒精制造业行业概况 (1) 2.2 酒精生产工艺 (2) 2.3 酒精企业污染的产生 (3) 2.4 酒精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4) 2.5 相关法律法规 (5) 3 适用范围. (6) 3.1 清洁生产审核 (6) 3.2 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 (6) 4 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6) 4.1 制订标准依据 (6) 4.2 主要参考资料 (6) 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7) 5.1 编制方法 (7) 5.2 技术路线 (7) 6 指标确定说明. (7) 6.1 指标分级 (7) 6.2 标准指标的分类 (8) 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9) 7.1 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9) 7.2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10) 7.3 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 (10) 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11) 9 标准实施的建议. (11)

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编制说明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1)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关于下达2007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 号文件),项目统一编号:151.16 (2)标准制订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 1.2 工作过程 (1)开题报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酒精分会等联合成立了标准编制组,通过大量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编制组于2008年8 月底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按照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框架要求,撰写并完成开题报告。 (2)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08 年9 月,编制了酒精企业清洁生产情况调查函,并下发企业,以电子邮件和传真方式共发函60 多份,目前回收21 份。在调研的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产量居全国前20位,调研的企业的总产量达260多万t,约占2007年酒精总产量(按国家 统计局2007年酒精总产量513万t计算)的51%,其生产工艺、设备先进,基本代表了我国酒精行业的发展现状。汇总调查数据,通过综合分析以及找行业专家咨询,对数据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2009 年1 月形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2 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大措施。近年来,国内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已被世界工业界所接受,本标准的制订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酒精制造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使我国酒精行业生产过程更清洁化、环保化。 2.1 酒精制造业行业概况 酒精工业是指以谷类、薯类、糖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生产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燃料乙醇的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它作为酒基、浸提剂、洗涤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广泛应用于酿酒、化工、橡胶、油漆涂料、电子、照相胶片、医药、香料、化妆品等行业领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酒精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2008 年,世界酒精产量为5000 万t 左右,基本都是发酵法生产的,合成酒精的产量很少,约200万t左右。燃料乙醇的产量为3000万t左右,以美国产量最高,约2000万t,其次是巴西,约1000万t。目前生产酒精的原料主要有玉米等谷类、薯类、甘蔗汁、制糖废蜜。 目前,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合成酒精已经停产,85%以上的酒精都以淀粉质原料生产,其中55%左右的酒精采用玉米为原料。近年来,随着引进设备及工艺的应用及农作物结构的变化,用谷物(主要是玉米)原料制酒精的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特别在东北地区最为明显。2008 年,我国酒精产量约为550万t,其中燃料乙醇约为100万t。 我国酒精行业,2007年排放废水总量约4亿m3,年排COD约400万t, BOD约200万t, 是我国有机污染物排放量高、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之一。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一、氮肥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1、《清洁生产标准氮肥制造业》HJT/188—2006 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本指标体系选取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作为氮肥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这些指标的高低将反映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水平以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图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1、《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

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图1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图2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框架 3

图3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框架

表1 综合类电镀企业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注:①n为被审核镀种数。 ②在电镀生产过程中,水被有效使用两次,即为重复使用一次,以此类推。 如冷却水、离子交换法出水、逆流漂洗用水、污水处理回用水的二次使用等。 ③工业新鲜水用量是指新鲜水使用量与电镀产成品面积之比 表2 印制电路板类电镀企业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②在电镀生产过程中,水被有效使用两次,即为重复使用一次,以此类推。 如冷却水、离子交换法出水、逆流漂洗用水、污水处理回用水的二次使用等。 ③工业新鲜水用量是指新鲜水使用量与电镀产成品面积之比 5

三、铅蓄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7

污水处理厂清洁生产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清洁工艺 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要求的提高,清洁生产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是一个工业和人口,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污染治理成为城市生态物质代谢循环的重要前提,也是保护城市水质资源和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条件,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1]。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应和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2~5]。城市污水厂的清洁生产可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加强质量管理,合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产生,降低污染物的排放[6]。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服务城市面积50余平方公里,服务人口60余万,占地约110000m2,建筑面积约17000m2,设计处理能力约20万m3/d。一期工程含:污水处理厂、与之相配套的28公里截污干管及沿线5座泵站。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2001年12月动工建设,2003年10月底基本建成,2004年5月启动污水运行。根据国家制定的清洁生产的相关法规以及相关方面[7,8]的要求,该厂于2006年开展包括2005年在内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本文介绍该审核工作情况、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成果。 1污水水量、水质 水处理厂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最终都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日处理水量达20万吨。其中主要的污染物监测参数包括:bod5、cod、ss、t-p、nh3-n、t-n、大肠杆菌数,根据2005年统计各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bod5:99·5mg/l、cod:167mg/l、ss:119mg/l、t-p:2·79mg/l、nh3-n:19·4mg/l、t-n:26·39mg/l、大肠杆菌数6623个/l,且每日变化幅度大,极为不稳定,主要波动范围为:bod5:21·9~263mg/l、cod:39~454mg/l、ss:36~683mg/l、t-p:1·06~6·01mg/l、nh3-n:1·3~30·8mg/l、t-n:5·7~41·8mg/l、大肠杆菌数:2950~13800个/l。 2水处理工艺 该污水厂处理工艺见下图,主要为改良a2/o工艺。污水被泵打入均衡池后先经过格栅,去除污水中颗粒直径大于5mm的悬浮物,防止堵塞后续单元的机器、水泵或工艺管线。再泵入涡流沉砂池,涡流式沉砂池为圆形结构,污水从切线方向进入池中,进水渠道的末端设有向下倾斜的斜坡,与水流的切线方向保持一致,在池内产生了螺旋状的环行水流。在重力及离心力的作用下,砂子沉入池底的集砂坑中,而比重较轻的有机物则在叶轮与水流双重作用下与砂分离,上浮到沉砂池表面随水流流出。污水经过物理处理后,进入核心的生物反应池,采用改良的a2/o工艺,利用生物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并除磷脱氮。最后,在二沉池中,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污水分离,并使污泥得到一定的浓缩,池体采用中进周出幅流式二沉池。此外,采用紫外消毒系统对处理水进行消毒,杀灭其中的病菌和病毒。经消毒后的处理水排入河中。 数据统计表明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排放达标率为95%。不达标的主要有t-p、大肠杆菌。 3主要污染源分析 针对该厂的整个污水处理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可能产生污染的情况有水、气、声、固废等四方面的来源。。 水处理厂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最终都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是bod5、cod、ss、t-p、nh3-n、t-n·进厂废水每日变化幅度大,极为不稳定。主要水质特征同第一节的水质特征。水处理厂的废水通过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外排入河流。2005年该厂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排放达标率为:95%。不达标的主要有t-p、大肠杆菌、cod。分析得出不达标的原因有:(1)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范围太大,

酒精清洁生产工艺

吉林工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吉林工商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燃料酒精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措施作者:学号: 学院(系):生物工程 专业:生物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酒精行业存在的问题 (1) 1.1.国外酒精行业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酒精生产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小结 (2) 2. 我国酒精行业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酒精行业环境污染严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酒精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 2.2.1.解决生产所排放的酒精糟液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4) 2.2.2.1全干燥法...... (4) 2.2.2.2培养菌体蛋白法 (4) 2.2.2.3厌氧-好氧方法 (4) 2.2.2.4酒精糟处理液回用 (4) 2.3解决酒精生产原料问题 (5) 2.4解决酒精生产成本偏高的问题 (5) 2.5酒精企业清洁生产方法有待改进 (5) 3. 传统酒精生产方法 (7) 3.1.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过程...... . (7) 3.2.糖蜜原料酒精生产过程...... .. (8) 3.2.1.酒精糟液处理...... . (9) 3.2.2.1糖蜜原料酒精糟液的处理...... . (9) 4.酒精企业的清洁生产 (10) 4.1清洁生产的概念及内涵 (10) 4.2清洁生产的审计 (10) 4.3国内酒精企业的清洁生产审计 (11) 4.4清洁生产参考方案 (12) 5 感想 (12) 参考文献 (14)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 1,什么事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目是什么? 2,答:《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可既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目的:1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最合理化2经济效益最大化3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化 3,什么事清洁生产审核?分为哪7个阶段?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进行释义》定义:清洁生产审核是一套对正在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程序:是通过对一家工厂《公司》的具体生产工艺、设备和操作的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严重的原因,掌握废物的种类、数量产生原因的详尽情况,提出如何减少有毒和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结果对备选方案的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性分析,选定可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和分析过程。7阶段:1筹划与组织2预评估3评估4方案产生于筛选5可行性分析6方案实施7持续清洁生产4,清洁生产审核的思路是什么?八因子是什么? 答:思路:1,废物在哪里产生或哪里存在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废物和问题3如何消减或消除这些污染和问题八因子: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职工。 5,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何不同? 答:清洁生产与传统的末端治理最大不同,在于思路的不同。过去考虑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以减小对环境的危害,而清洁生产则是要求把污染物消除在它产生之前。具体的来说,清洁生产与传统末端治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治”与“防”的区别。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侧重点是“治”;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侧重点是“防”。——“赔”与“赚”的区别。传统的末端治理不仅投入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而且往往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企业没有积极性;清洁生产不仅考虑到环境状况的根本改善,而且要降低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确保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点”与“线”的区别。传统的末端治理侧重于“点源治理”和“达标排放”;而清洁生产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最大限度地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同时,也考虑到产品的使用中的环境影响和最终处置的回收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 总之,清洁生产是主动的、积极的环境治理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末端治理是被动的、消极的环境治理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6,可行性分析与方案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 答:可行性分析:1,进行市场调查2进行技术评估3进行环境评估4进行经济评估 方案实施:1组织方案实施2汇总已实施的无\低费方案的成果3评价已实施的中高费方案的成果4分析总结已实施方案对企业的影响 8,对废弃物的产生原因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 答:1,原辅材料和能源2技术工艺3设备4过程控制5产品6废弃物7管理8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