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食用菌概括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食用菌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特点,对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预防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因此,食用菌的种植和加工产业逐渐兴起,并成为了食品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国内食用菌产业现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和加工生产国家,全国菌棒的年产量近300亿根,菌种销售额约占全国农业科技推广中村各项业务收入的15%以上。
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在菌种培育、菌棒技术、菇棚设施建设、菇菌产业化加工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一方面,国内食用菌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人们对营养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和食用菌产品的普及推广。
食用菌的绿色、有机、低脂肪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食用菌产业的产业化和企业规模化进一步加快。
国内食用菌企业不断提高种植和加工技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食用菌品质和产量,并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
同时,一些大型企业还通过整合产业链,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确保了食用菌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国外食用菌产业现状:国外食用菌产业相对于国内,在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上较为成熟。
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体系。
这些国家的特色食用菌如松茸、牛肝菌、黑木耳等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
国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趋势:1.品种多样化:随着人们对食物味道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对食用菌品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未来食用菌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多样化,涌现出更多种类的食用菌产品。
2.优化加工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用菌加工技术也会不断改进。
优化加工技术可以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品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3.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食用菌产业将会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研发新产品、推广高附加值的食用菌种类,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食用菌品种简介

农家之友2013.07●发展历史●发展优势和区域分布“蕈”独特,“山珍”质元素、国家被称为组织誉之为中国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粮、菜,位居第六位,是世费、出口25农家之友2013.072012年,广西食用菌鲜品年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4.06万吨、总产值达到74.80亿元,分别比2011年度增长11.80%和22.86%,双双实现了“八连增”;广西食用菌行业从业者54.87万人,其中菇农21.74万人;年栽培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市达到5个,年栽培面积超100平方米的县(市、区)由上年度的30个增加到31个,产值超1亿元的县(市、区)由上年度的18个增加到21个;横县继续稳坐广西双孢蘑菇生产第一大县交椅,2012年度全县种植双孢蘑菇1460万平方米,产鲜菇12.53万吨,产值11.26亿元。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种菇效益更加可观,亩产值最少1万元,“万元田”比比皆是,涌现出一大批种菇致富的新农村,菇农们纷纷盖起“蘑菇楼”、“香菇楼”,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食用菌生产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特点,可变废为宝,是现代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是生态循环经济的关键一环,更是一项增收产业、富民产业。
随着广西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加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运行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空间和市场更加广阔。
中国食用菌专家李玉院士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到广西调研后一致认为:广西食用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广西农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广西食用菌产业。
力争到2015年,广西食用菌总产量达170万吨,总产值超100亿元,一个新的百亿产业即将诞生。
N●产业效益●发展前景广西柳城县马山乡群众在田间培植冬菇和黑木耳宜州市桑枝食用菌产业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种植基地. All Rights Reserved.双孢蘑菇分布极广泛,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主要菇类,可鲜销、罐藏、盐渍。
常见食用菌的中英文名称与简介

常见食用菌的中英文名称与简介竹荪 bamboo fungus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其过程宛如一个穿着雪裙的“仙子”,很是好看。
竹荪被誉为“菌中皇后”,不仅美味可口,更是一种营养丰富、健康价值极高的食材。
竹荪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其特点是蛋白质高、脂肪低,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具有健脾益胃、补气止痛和解腻减肥之功用,可治疗弱症、伤症和咳嗽等病症,对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杏鲍菇 King Oyster Mushroom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肉肥厚且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或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杏鲍菇春末至夏初腐生兼寄生于伞形花科植物刺芹等的根上和周围土中,它是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
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含18种氨基酸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
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5倍、真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岐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草菇 straw mushroom 草菇又名中国菇、稻草菇、南华菇、美味草菇等,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
草菇常见于夏季雨后的草堆上,最早是由广东韶关南华寺的僧人在300年前首次采摘食用,并传播开来。
草菇肉质肥嫩脆滑,味道鲜美,口感极好,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般蔬菜如茄子、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含量的2-4倍,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2%,它是世界上公认的“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名,草菇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比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还要高几倍。
牛肝菌 boletus 牛肝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它的外形酷似牛肝,因而得名。
世界食用菌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世界食用菌种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文章引言的一部分,旨在对食用菌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本篇文章的核心主题。
食用菌作为一种广泛被人类食用和重视的食物,已经成为现代食品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重点介绍世界上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包括它们的特点、营养价值以及对人类健康的贡献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食用菌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且明确食用菌对人类健康的积极影响。
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介绍食用菌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世界上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描述和解释。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主要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在引言中,首先要对食用菌的概念和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简单的概述。
接下来,要说明本文将会从哪些方面进行探讨,以及文章的整体结构如何安排。
正文部分(Main Content)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对世界食用菌种类进行详尽阐述的部分。
在正文部分,首先要对食用菌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包括食用菌的意义、分类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内容。
接下来,要列举世界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并对每一种菌类进行逐一介绍,包括菌类的特点、生长环境、食用方式、药用价值等方面信息。
结论部分(Conclusion)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结论中,要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其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同时,要回顾并强调本文的重点观点,并呼吁读者对食用菌的重视和保护。
综上所述,本文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通过明确的组织架构,使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世界食用菌的种类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知识和理解。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世界上常见的食用菌种类。
通过了解和学习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可以增加对食用菌的认识和了解,为人们选择和运用食用菌提供参考。
食用菌知识点总结

食用菌知识点总结一、食用菌的种类食用菌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牛肝菌、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灵芝、茶树菇等。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在形态特征、气味味道、营养成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对几种常见的食用菌进行简要介绍。
1. 牛肝菌牛肝菌是一种高档菌类食材,外形优雅,菌盖呈深栗色,菌肉厚实,质地脆嫩。
牛肝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和维生素,具有滋补身体、健脑强身的作用。
由于其风味独特,备受人们喜爱,常被用于高档餐饮的烹饪。
2. 香菇香菇的品种繁多,有金针菇、平菇、秀珍菇等。
香菇肉厚、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
香菇的品质和风味受菌种、生长环境、采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购时应当注意。
3. 黑木耳黑木耳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形状扁平,质地柔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利尿消肿、降血脂、软化血管等功能,对健康有益。
在烹饪中,黑木耳常被用于凉菜、热菜、汤羹等多种菜肴中。
4. 金针菇金针菇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营养物质,有益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调节新陈代谢。
金针菇的风味独特,可以直接食用或用于烹饪各种菜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5. 灵芝灵芝是一种中药材兼食用菌,被誉为“草中之宝”。
它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灵芝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备受人们关注。
二、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含量高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平均含量在20%左右,而且氨基酸组成比较完整,比例适当,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因此,食用菌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对于素食者和体弱者来说尤为重要。
2. 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用菌中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等多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经常食用食用菌,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增强身体抵抗力。
九大珍稀食用菌简介

九大珍稀食用菌简介1.灰树花。
又称莲花菌,日本称之舞茸。
生于栎树或其他阔叶树伐桩周围,是近年来我国和日本正在推广的一种珍贵食、药兼用菌。
其形态婀娜,层叠似菊,如海底珊瑚;食之脆嫩可口,味如鸡丝,香气诱人,而且具备全面平衡的营养。
灰树花还具有多种疗效。
经常食用能够益气健脾、补虚扶正,可防癌、治癌,促进脂肪代谢及防止动脉硬化。
2.鲍鱼菇。
又名盖囊菇。
在气候炎热夏季发生于榕树、刺洞、凤凰木、番石榴、法国梧桐等朽木上。
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短,脆嫩可口,营养丰富,有鲍鱼风味,蛋白质含量高于大部分蔬菜,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
由于它的淀粉含量非常低,故极适用于糠尿病人食用,对肥胖症、脚气病、坏血病及贫血患者也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理想食品。
3.滑子蘑。
又名真珠菇。
秋季丛生于阔叶树倒木、树桩上。
因其表面附有一层黏液,食用时滑润可口而得名。
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另外附着在滑子蘑菌伞表面的黏性物质是一种核酸,对保持人的精力和脑力大有益处,并且还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4.杨树菇。
又名柳菇。
春至秋季生于油菜、柳等树干的腐朽部分,资源稀少,十分珍贵,民间称为“神菇”,被列为国家“九·五”星火计划发展项目,出口的拳头产品,也是近年驯化培育出来的山林珍品。
其外观怡人,盖肥柄脆,味纯清香,菇盖润滑,营养丰富,极其鲜美。
经常食用,能增强记忆。
民间用于治疗腰酸痛,胃冷,肾炎水肿,疗效甚佳。
中医用作利尿、健脾、止泻、降血压,还具有抗癌作用。
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档珍稀食、药兼用伞菌。
5.真姬菇。
又名蟹味菇。
是秋季群生于山毛榉等阔叶树的枯木或活立木上的一种木质腐生菌,1986年3月由日本引入我国。
真姬菇味道鲜美,形态美观,质地脆嫩,是近年来风靡日本市场的食用菌珍品。
真姬菇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和全面,具有抗癌、防癌等疗效。
6.长根奥德蘑。
又名长根金钱菌。
夏秋季单生或群生在阔叶林中地上,分布较广。
长根奥德蘑肉质细嫩,柄脆可口,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医疗价值。
我国食品用菌种的管理现状及国内外管理方式对比研究

我国食品用菌种的管理现状及国内外管理方式对比研究摘要:在食品工业中,食品用菌种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为了达到对食品用菌种进行标准化管理的目的,特别是为了保证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不同国家都制定了独特的管理方式。
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食品用菌种的管理现状,其次分析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管理方式,随后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管理建议,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用菌种;管理现状;国内外比较前言:食品用菌种是指在食品中使用的活菌和酵母菌,食用菌是发酵食品工业的基础和核心,目前已经被广泛地用于乳制品、发酵蔬菜等多种产品,在发酵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何选用合格的可食用菌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做好食用菌管理工作是目前大多数的使用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为此就需要明确我国管理现状,并通过与国外对比进行管理强化,从而提升整体的管理效果。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我国食品用菌种管理现状1.国家标准管理2016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一项有关食品加工用酵母的文件,将其定义为在食品加工工艺中,以糖、淀粉等为主要碳源,加入氮磷源等有利于微生物的发酵的物质,再经发酵、分离、过滤、干燥等工序生产的酵母制品,能够产生额外食品风味[1]。
同时,该文件还对生产中使用的酵母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等进行了规范。
在技术要求方面,对酵母的原料、感官、污染物、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文件的颁布与执行,为我国生产中使用酵母产品的标准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1.2名单管理国家对准许使用的菌种进行了公开,并对其进行了行政许可。
2010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共有21个菌种和亚种。
清单中还列出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常规菌种,但未列入清单的新品种使用必须遵守新审查管理办法。
在这份名单公布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又公布了一批新的食品菌种,其中包括乳杆菌属菌种2个,乳球菌属菌种3个以及多个菌种[2]。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食用菌的发展现状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核心提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1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
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
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
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
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
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
”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
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
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
但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
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
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
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
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2.1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
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5.7%,1983年占12%,1990年展28.8%,1994年占53.8%,1997年占63.6%,2002年占70.6%,以后则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根菇
之四
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拌料机, 装袋机, 接种机, 自动灌溉设备, 机械上料设备 … …….
(1)菌种生产趋向专业化,生产菌种风险 增加 (2)菌包生产专业户开始出现,分工合作 形式开始出现
之五
灵 芝Ganoderma
lucidum
自然分布在海拔 3000~5000m之间的高 山草甸 和高山灌丛带,寄生在 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上。 每年5-7月份出现。冬 虫夏草几乎集中分布于 青藏高原,已记载产区 有青海、西藏、甘肃、 四川、云南、贵州、新 疆等地。为名贵中药, 性温、味甘、后微辛、 补精益髓、保肺、益肾、 止血化痢、止痨咳。 冬虫夏草
之二
最原始的方式----砍花栽培
椴木栽培-----代料栽培
代料栽培香菇成为成熟技术
中国花菇栽培技术, 令日本同代料棚架栽培
黑木耳代料栽培, 探索过程付出代价
段木越来越细了……
培养料多样化 改变了食用菌生产方式和地位
•试验证明
•桑枝粉、花生壳、蔗渣、甜菜渣、野草、毛 竹屑、谷壳等均可代替木屑,作为香菇栽培 的主要原料。
白蚁巢
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众多野生资源有待开发
菇菌宝库------ ------神农架
菇菌宝库------ ------神农架
之七
新产品开发方兴未艾
领导越来越重视,新农村建设显身手
湖北省省长罗清泉视察新洲 双孢蘑菇基地
科技攻关任重道远
• 栽培技术水平决定效益水平 • 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 • 栽培料替代需未雨绸缪
248.7 222.7 133.0 98.4 67.0 55.7 24.2 19.7
23.9 21.4 12.8 9.5 6.5 5.4 2.3 1.9
表2. 2003年中国少量栽培食用菌的产量(万吨)
种 类 产 量 18.3 13.5 17.8 11.4 17.1 9.3 14.6 5.2
银耳(Trimellafusiformis) 蜜环菌(天麻)(Armillaria mellea)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 杏孢菇(Pleurotus eryngii) 滑菇(Pholiota nameko) 茶薪菇(Agrocybe haxingu) 茯苓(Poria cocos) 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
国内外食用菌 栽培技术与市场概况
边银丙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之一
• 2005年 世界食用菌产业产值 • 超过500亿美元 • 包括: • 食用菌 • 药用菌 • 野生菌
食用菌餐饮消费额约200亿美元
全世界食用菌生产状况
1939年5.5万吨 1400 • 1977年100万吨 1200 1000 • 1990年380万吨 800 • 1997年616万吨 600 400 • 2000年1000万吨 200 • 2004年1600万吨 0
福建香菇地栽模式
香菇农田盖 膜 覆 土间作模式
遮阴作物
双孢蘑菇二次发酵技术日益普及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于本地 的栽培模式--------山东邹城
之三
大量珍稀食用菌成为常规栽培品种
杏鲍菇
白灵菇
巴西蘑菇Agaricus.blazei mü rr
灰树花
真姬菇
白灵菇
鸡腿菇
猪肚菇
(Cordyceps sinensis)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之六
松茸
松茸在松林中与松树根系共生,仿 野生栽培成为研究的重点
块菌 块菌的栽培主要采用松树幼苗感染 块菌菌丝,再将松苗栽培到适宜生长块菌 的地区,几年后开始生长块菌
3.羊肚菌
鸡枞菌
Termitomuces eurrhizus
珍稀栽培的食用菌
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 巨大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竹 荪 (Didtyophora indusiata) 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ase)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
2.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及产品学会 (WSMBMP) 3.国际食用菌根蕈菌研究会
中国食用菌行业交流十分活跃
• 中国食用菌协会
• 中国菌物学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
• 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
中国食用菌协会每次会议人数众多
湖北省食用菌协会每年召开会议
2003年常规栽培的“六菇二耳” 的产量达869.4吨,占总产量的83.7%
1600
产量: 万吨
1939 1977 1990 1997 2000 2004
世界各国食用菌发展概况
中国,印度,波兰,匈牙利,拉丁美洲 等国稳步增长 欧盟,美国和日本停滞不前 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英国, 爱尔兰,德国,比利时和丹麦等十个欧 盟国家产量从1999年84.16万吨 下降到80.34万吨.
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粮,棉,油,果, 菜之后,超过了茶叶的产值
中国拥有约1500-2000种食用菌,其中约60种被商业化栽培
黑木耳是中国也是人类 最早开始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 除草菇外,中国香菇、金针菇和黑木耳 的人工栽培都远早于西方的双孢蘑菇。
世界范围内食用菌研究异常活跃
国际学术组织: 1国际蘑菇科学学会(ISMS)
大榆蘑(Lyophullum ulmarium)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大斗菇(Lentinus gigantus)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 金 耳(Tremellla aurantialba) 扫把菇 (Ramaria flava )
• 废弃料利用前景广阔
• 专业培训远非一日之功
食用菌产业前景无限美好
世界食用菌市场不断扩大 国内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营养保健食品功能显著 满足健康长寿食品的要求 新的栽培品种不断出现 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改进 各种食用菌加工产品丰富多样
• 远安: 桑树枝代替木屑 • 桑蚕粪代替麸皮
• 杉木屑,松木屑
• 加入1%石灰粉自然堆沤4-6个月 • 使用前加入少量氮肥和磷肥 • 是栽培杏孢菇,阿魏蘑的极好原料。
• 福建三明市永安县,大力营造速 生桉树,缓解林菌矛盾。
原料植物生产专业化
秸秆资源有限 林木资源有限 锯木屑数量有限 --------怎么办? -----------培育速生灌木 -----------培育硬质草本
欧洲和美国以双孢蘑菇为主,其 次是平菇,香菇等,白灵菇和杏 鲍菇前景看好
• 美国食用菌产量从1999-2000 年度的86.7万吨,上升到2004- 2005年度的90.8万吨 • 日本香菇,松茸和平菇的产量一直下降, 但金针菇,灰树花,杏鲍菇,白灵菇的 产量一直上升.
2005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达1300万吨 总产值 450亿元 出口总量 58万吨 出口额 9亿美元
表1.2003年中国常规栽培食用菌的产量(万吨)
种 类 产量 所占比例(%)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 香菇(Lentinula edodes) 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a)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姬菇(Pleurotus cornucopiae)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