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重商主义政策分析
新重商主义

张涵 161009010226
陈伊怡 161004310231
龚好 161004280122
THANK YOU
主张
政府干预对外贸易,保护本国弱小产业 利用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特征
借助外贸政策或产业政策,增加本国 的贸易顺差
与 “重商主义” 联系&区别
PART 01
联系 二者本质目的都是追求国际贸易顺差
——限制国外产品进口、鼓励本国产品出口
区别 新重商主义
• 贸易政策更复杂多样,更有隐蔽性和攻击性; • 政府干预的主张有凯恩斯主义理论做支撑; • 政策的目的不仅是积累资本和财富,更是保
新重商主义
第六组:易文康 张涵 陈伊怡 龚好
01 新重商主义 02 典型代表 03 中国式“新重商主义” 04 挑战与对策
PART 01
新重商主义
什么是 新重商 主义?
PART 01
背景 20世纪20年代国际经济体系被一战打乱
目的
重新组织贸易关系以防止对美国工资标 准的侵蚀,并强劲推动出口以扩大就业
• 使本国货币有 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影响产品的国际地位和销售量,FDI
• 更多本土企业的生产侧重于出口,阻碍供给侧改革的推行
美对中采取的政策
1 出口歧视
• 主要集中在军民两用技术,目的是不使中国的核武器、导弹、 化学和生物武器以及其他值得关注的军事项目从中获益
对美日中的影响
PART 02
• 贸易逆差与伙伴国的贸易政策、出口商品的竞争 力变动无关,对美国国内的经济形态无甚影响
• 美国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连年下降,逆差扩大
• 银行负担巨大不良债权至今,经济极度依赖出口和外部需求 • 企业外迁,受政府保护的部门竞争力不足
中国是新重商主义

中国是新重商主义现在的主流经济学是批判重商主义的,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新古典综合派归根结底是继承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的,重商主义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种过时的、错误的、幼稚的早期经济理论;但是分析现在的事实,我觉得很多经济思想都源于重商主义,它是一种思潮,一种实践,一种政策,它对我们应该比自由主义有更大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重商主义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奥地利重商主义者冯·霍尼克(1638-1712年)在其著作中所说的:“一个国家使用的所有商品,应该在国内加工制成,因为支付给制造业的款项一般都超过原料价值2倍、3倍、10倍、20倍甚至100倍。
这个国家的居民应竭尽全力靠其国内产品过活,把他们的奢侈品仅仅局限于这些产品,并尽可能在不用外国产品的情况下生活。
应日日夜夜地寻找机会把国家的剩余货物以制成品形式推销给这些外国人,以换取黄金和白银;为了这个目的,不妨说必须到地球上的天涯海角去追求消费,而且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予以发展。
除非出于重要的考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进口国内有充分供应且质量良好的商品;在这个问题上,不应对外国人表示同情或怜悯。
因为在友谊关系到我自己的软弱和毁灭时,一切友谊都完了。
即使国内商品质量较差,甚至价格高些,这一点也是适用的。
因为,买一件东西付出二美元而留在国内,比只付一美元而流到国外要好些。
”重商主义的理论要点:大体来说,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2)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
(3)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4)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5)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
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正确认识重商主义

从新重商主义的兴起再看重商主义思想摘要:重商主义一直以来备受争议,而在被冷落多年后,新重商主义提出并部分指导着贸易的发展。
本文研究了中国式的重商主义以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及问题。
在新重商主义的实践基础之上,重新审视了重商主义思想,并且为我国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新重商主义贸易保护1、引言重商主义从其发展至今,一直备受争议。
尤其是亚当斯密对于其的批判可谓不留余地。
一个理论的正误要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实践的验证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
在众多学者反对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新重商主义依然崛起并在众多国家得以使用。
此时,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重商主义的思想,给其一个公正的评价。
1.1重商主义的提出及观点重商主义萌芽于14、15世纪,16、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它在西欧各国基本上都出现过。
但因各自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而互有差异,最终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理论体系,评说也不一。
长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对重商主义有以下共识:1、重商主义者以一国拥有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多少作为衡量国家富裕与否的标志;2、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3、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4、“顺差’,是积累财富的唯一途径。
基于上述观点,很多学者对重商主义抱着负面的看法。
正确理解重商主义还要深入来看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重视货币。
他们把货币的多少看做是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标志,提倡尽可能多地增加货币。
从今天来看,货币的积累也就是资本的积累,重商主义早就看到了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很重视商业的发展。
二、重视对外贸易、谋求贸易顺差。
其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出超才会使得国家财富增加。
三、重视发展本国制造业,保护本国幼稚产业。
反对资金外流,重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制造业,培育和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另一方而出口本国制造品,进口外国原材料,利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而且其反对人才外流,特别是鼓励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国。
中国的新重商主义

一、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结构 特征
• 特定产业扶持 • 出口导向特征 • 被克鲁格曼称为“结构式”新重商主义。而在某些新兴市 场国家,新重商主义甚至成为其经济政策之圭臬
1981-2010年中国进出口额数据(亿美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份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出口 出口额 220.1 223.2 222.3 261.4 273.5 309.4 394.4 475.2 525.4 620.9 719.1 849.4 917.4 1210.1 1487.8 1510.5 1827.9 1837.1 1949.3 2492.0 2661.0 3256.0 4382.3 5933.6 7620.0 9690.8 12180.2 14285.5 12016.6 15779.3 增幅 1.41% -0.40% 17.59% 4.63% 13.13% 27.47% 20.49% 10.56% 18.18% 15.82% 18.12% 8.01% 31.91% 22.95% 1.53% 21.01% 0.50% 6.11% 27.84% 6.78% 22.36% 34.59% 35.40% 28.42% 27.18% 25.69% 17.28% -15.88% 31.31% 进出口 进口额 220.2 192.9 213.9 274.1 422.5 429.0 432.2 552.7 591.4 533.5 637.9 805.9 1039.6 1156.2 1320.8 1388.3 1423.7 1402.4 1657.0 2250.9 2435.5 2951.7 4127.6 5613.8 6601.2 7916.1 9558.2 11330.9 10055.6 13948.3 增幅 -12.40% 10.89% 28.14% 54.14% 1.54% 0.75% 27.88% 7.00% -9.79% 19.57% 26.34% 29.00% 11.22% 14.24% 5.11% 2.55% -1.50% 18.15% 35.84% 8.20% 21.19% 39.84% 36.01% 17.59% 19.92% 20.74% 18.55% -11.26% 38.71% 进出口额 440.3 416.1 436.2 535.5 696.0 738.4 826.6 1027.9 1116.8 1154.4 1357.0 1655.3 1957.0 2366.3 2808.6 2898.8 3251.6 3239.5 3606.3 4742.9 5096.5 6207.7 8509.9 11547.4 14221.2 17606.9 21738.4 25616.4 22072.2 29727.6 增幅 -5.50% 4.83% 22.76% 29.97% 6.09% 11.94% 24.35% 8.65% 3.37% 17.55% 21.98% 18.23% 20.91% 18.69% 3.21% 12.17% -0.37% 11.32% 31.52% 7.46% 21.80% 37.09% 35.69% 23.15% 23.81% 23.47% 17.84% -13.84% 34.68% 贸易顺差 -0.1 30.3 8.4 -12.7 -149.0 -119.6 -37.8 -77.5 -66.0 87.4 81.2 43.5 -122.2 53.9 167.0 122.2 404.2 434.7 292.3 241.1 225.5 304.3 254.7 319.8 1018.8 1774.7 2622.0 2954.6 1961.0 1831.0
讨论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分析中国新重商主义的利弊

讨论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分析中国新重商主义的利弊一、新老重商主义的比较:1、重商主义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具体来说,重商主义这一学派的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几点:①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的形成来源。
②认为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金属)。
③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金属(外汇)多在国内积累,谋取贸易顺差。
④为了要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出口本国出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的原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剪刀差获利。
⑤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产业。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培植新兴产业(“幼稚工业”),也是为了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2、新重商主义本来就是麦金农、克鲁格曼等人总结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外贸保护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因其所描述的政策很象15世纪的重商主义而得名。
当然,他们之间有诸多不同。
首先,新重商主义沿袭了凯恩斯通论中的分析方法,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等一样也会产生乘数效应。
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内部利益极大,刻意制造顺差。
这和重商主义单纯的积累黄金的目的是不同的。
再者,新重商主义的保护措施繁多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一系列排他性的贸易保护集团。
具体讲,美国人在贸易保护中最喜欢玩的是反倾销诉讼,比如对待中国的纺织产品;此外还有所谓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就是以环保之名行保护之实)。
用一句话颇经典的话概括美国新重商主义的特征:有自由贸易的理想,但国家利益的思维模式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二、我国重商主义的表现、特征:1、出口扩大贸易顺差出口导向是指以出口产品创汇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有利于产品和劳务输出,因而形成了较高的贸易顺差。
重商主义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重商主义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重商主义是17世纪欧洲国家的一种经济政策和理论体系。
在当时,欧洲国家处于殖民扩张和贸易竞争的时期,重商主义倡导国家通过制定贸易保护政策、发展海外殖民地,以及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等措施,来增强国家财富和实力。
重商主义在欧洲国家的经济政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重商主义思想成为了当时欧洲国家争夺财富和实力的工具。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加强对外贸易的控制,欧洲国家试图通过重商主义政策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重商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对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商主义也对后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学习重商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此段落字数:234】1.2 相关概念解析相关概念解析:重商主义是一种国家经济政策思想,起源于16世纪欧洲,在17至18世纪达到鼎盛时期。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制定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商业航海和建立殖民地来增强国家财富和实力。
重商主义认为贸易顺差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关键,主张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此维护国家金库的财富。
重商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认为国家应该主导经济发展,通过干预市场、保护本国产业和出口,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默兹希纳经济学派提出的重要经济理论,主张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商业、制造业和殖民地来增加国家财富。
重商主义的核心概念包括:贸易顺差、国家财富、国际贸易保护、殖民地开发等。
重商主义尤其关注国家的经济政策应当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实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保护国内产业和控制国际贸易,来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强大。
【字数要求:200】2. 正文2.1 重商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重商主义起源于16世纪初期的欧洲,是一种重视国家财富积累和国际贸易的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重商主义与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孙景超(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刑侦学院;重庆400031)【摘要】货币、贸易双顺差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在极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外贸易必须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继续推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发展弊大于利。
因此,我国必须调整贸易政策,追求国际收支平衡或者保持适度的贸易逆差。
【关键词】重商主义;利弊;外贸政策;调整一、什么是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学派产生于15 世纪,全盛于16、17 世纪,瓦解于17 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
重商主义的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
重商主义政策主要是由一些巨商、大贾、政府官员在处理实际的贸易、工业、航运和行政工作中提出来的。
根据主张的差异,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坦福特和法国的安徒安德.克利钦,他们认为货币即是财富,主张在对外贸易的每笔交易中都保持顺差,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以增加货币的流进,因此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阿奎那和法国的柯尔培尔,他们意识到只有将货币不断地投入到流通中去,才能使货币财富不断增加,他们主张全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因为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晚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管制政策为主要手段,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
二、重商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重商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利益。
重商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贸易顺差。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少与别国发生对外贸易,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贸易的发展随之也被提到日程上来。
在改革开放后,重商主义对中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79-2005 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293.3 亿美元增加到 14221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根据海关统计,从 2002 到 2006 年,中国进出口增速已连续 4 年保持在 20%以上,出口贸易额从 1979 年的 136.6 亿美元增加到2005 年的 762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商主义倾向

备。因此 , 国家 的 政 策l 丌始 出 口和 外 资 出现 l “ r 增产 不增 收 ” 的 现象 。从 进 口结 储备 才有价值 。美 元对 人民币不断贬值 , 使 我 们 通 过 出 口实 物 换 取 的 外 汇 不 断 缩 企业倾斜 , 致 t 导 H口和 外 资企 业 数 量 大 幅 构看 ,进 口稀 缺 资 源 类 初级 产 品 、国 内还
浅析我 国对外 贸易中的
Hale Waihona Puke 重商主义倾 向 胡宇 欣 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经济学 院 湖北武 汉 4 O 4 30 7
剩使我卜 的劳动 力价格低于本 国的劳动力 目 价值和 国际甲均劳动 力价值。虽然近些年
劳动 生 产 率 有 J很大 提 高 ,但 劳 动 生产 率 ,
增 长速 度远快 于劳动力工资增长 的速度 ,
【 关键 词 】
贸 易顺 差 ; 重 商 主 义 ; 贸 易政 策
失 ,随着失衡程度的加剧,将会威胁中国 快 速 增 长 。鼓 励 述 行 业 出 口的重 商 主 义 贸易政策增加I r紧张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长 期 以 来 , 中 国 贸易政 策奉 行 以 “ 经 济 的 发展 。 出 负担 ,也 增大 了环 境 负 担 ,却 没 有带 来 相 口创汇”为荩本 原则的贸易战略 , 了扩 ( )恶化 了贸易条件 为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新重商主义政策分析
作者:刘毓芳
来源:《今日财富》2015年第34期
摘要:重商主义起于16世纪的英国,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新重商主义,即由政府出面干涉,保持出口大于进口,累积外汇储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量增长远超进口量,在世界范围内是新重商主义的代表,本文从重商主义理论依据及固有矛盾等分析引出中国新重商主义政策分析。
关键词:中国;重商主义;政策
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在当时国民财富的重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充满活力的必需品之一。
当时,金银是各国之间贸易互换的通货,一国可以通过出口商品获得金银;反之,从别国进口会造成金银的流出。
重商主义的主要原则是,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即保持出口大于进口,这样一国就能积累金银,增加国民财富,以达到提高声望,富有权力的目的。
一、重商主义理论依据
1.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
重商主义时代以金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货物交换即是金银转移的过程,没有各国之间的货币兑换。
当时也正是大航海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投入诸多人力、物力、财力在航海事业上竞相比拼,寻找到诸多之前版图上未曾发现的地区,插上了国旗,为其国家增加殖民地,所以当时的大英帝国有“日不落帝国”之称。
在国土扩张的同时,对殖民地上的资源也肆意掠夺,在那些未被开发的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金矿、银矿等,对其进行疯狂的采掘,然后以船运回本国,累积财富。
大航海时代,让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积累了大量的贵金属,在拥有的同时,他们开始存储,这是他们经济强大的起始,是他们敢于继续拓展殖民地的筹码,这也为国际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
2.坚持贸易顺差
英国重商主义学者托马斯·孟在1630年指出:增加财富和金银的通常办法是通过对外贸易,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每年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要超过消费其商品的总值。
当时各国政府也坚持这一信念,这就是主张政府要干预贸易,以实现对外贸易顺差,他们认为大量贸易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应该是出口最大化而进口最小化。
要达到此目的,必定政府出面,通过关税和配额限制进口数量,并对出口进行补贴以增大出口数量。
坚持贸易顺差使一国持续累计金银等贵金属,执行重商注意政策的国家在对外贸易上采取强制性贸易保护政策,即奖出限入,实行保护关税,扶植出口,发展航运,提倡人口发展及剥削劳工来降低工资成本,推行殖民政策及殖民地贸易,禁止优秀技师及工匠擅离国境。
二、重商主义固有矛盾
1.持续维持顺差并不能更多的累积财富
1752年,古典经济学家大卫休谟指出了重商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固有的矛盾,如果一国对另一国持续顺差,以英法为例,英国对法国持续有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造成金银流入,增加英国国内的货币供给,在英国产生通货膨胀,物价会上升。
相反,在法国因持续进口造成金银的流出,法国国内货币供给紧缩,物价会下降、.法国与英国之间的价格相对变化将使法国无力承担英国的高物价,自然就减少购买,造成英国出口量的下降,而英国民众则迫切想购买法国的商品,因为其价格便宜,这就加大了进口。
所以政府想保持的持续顺差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结果是英国贸易收支恶化而法国贸易收支改善,直至英国贸易顺差消失。
因此从长远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像重商主义者设想的那样,可以长期维持贸易收支的顺差并累积金银。
2.贸易不是零和博弈
所谓零和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参与博弈的双方,在严格竞争的情况下,一方受益必然意味着对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向加起来总和永远为零。
从上面英法跨国贸易的例子可以看出,没有国家是在交易当中完全受益,也没有国家是在交易当中完全受损的,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交易不会持续下去。
所以贸易并不是零和博弈,它是正和博弈,即所有国家都能从中受利,其受利大小取决于国家背景、交易规模、政府干涉程度等。
三、新重商主义政策
虽然金本位已经瓦解,在现行的牙买加货币体系中,金、银等贵金属还是很重要,但并不像以前所扮演的角色那么举足轻重,但重商主义并没有消亡,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货币体系的不断更新,新重商主义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新重商主义是用来总结美国70年代以来的外贸保护主义政策发展起来的,因其很像英国16世纪的重商主义而得名。
新重商主义,认为贸易顺差和投资、消费一样会产生乘数效应,因此政府为了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可以制造顺差,其保护手段多种多样,比起重商主义来更具有攻击性,甚至发展成为一系列排他性的地区贸易保护集团。
新重商主义将政治力量等同与经济力量,将经济力量等同于贸易顺差,为了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拔得头筹,政府积极干预扩大贸易顺差额度。
四、中国新重商主义政策分析
中国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力量迅速崛起,这是基于出口导向型的增长。
中国从别国进口原材料,利用本国的廉价劳动力加工原材料、生产产品,再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这些年的出口量增长远高于进口量,由此中国被认为正在倾向于新重商主义政策。
1.鼓励出口策略
中国对出口一直持鼓励态度,历年来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于出口的产品全面退税、及时退税,保障退税资金,使出口企业真真正正做到后顾无忧。
补贴也是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一种支付,包括现金补贴、低利率贷款、减税和政府参股国内企业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补贴在两方面对国内生产商有帮助,有助于生产商与国外进口品竞争,有助于生产商赢得出口市场,在中国,补贴也是最重要的宏观策略之一。
补贴的好处就是帮助国内生产商自然成长,增强国际竞争力。
2.限制进口策略
在鼓励出口的同时,中国也在对进口商品进行调控,这也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做的事情,主要从关税、补贴、进口配额等几项措施来实现。
对于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政府的已,因为关税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也得利,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但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通过进口配额制对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限制,中国目前也在采取这类措施控制进口。
3.累计外汇储备
2008年时中国的贸易盈余达到2800亿美元,外汇储备超过1.95亿美元,2015年第二季度突破4万亿关口,五年内翻了一番,其中的70%以美元持有,这给了发达国家很大的压力,他们担心一旦中国抛售持有的美元,会使美元贬值。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多也反映出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即便在新重商主义政策下,也不能一味累积外汇储备。
近些年外汇储备的增量在减缓。
2005-2008年,中国的出口增长大大高于进口增长,中国使用进口替代政策,鼓励本国企业投资与钢铁、铝及纸张的生产,以限制进口,而这些产品中国以前是从外国进口的,美国队中国的贸易赤字也在连年扩大,2011年,这一赤字高达2950亿美元,人民币被低估,中国商品价格低廉,从而刺激了出口。
经济批评家口中的中国通过抑制出口、鼓励进口来提高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以此来提升经济力量,但这不是绝对的,中国进口量的下滑只是暂时的,中国必须提高所缺乏商品的进口,如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人民币连年升值,让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持续的顺差让中国正视自己的外汇储备数量,如何能调整内部经济结构,维持外汇储备不贬值,都是现今中国正在积极探寻的。
中国作为新重商主义政策国家,这是经济发展所必经的,中国经济也在转型,从出口导向型转为与消费型并存的经济实体。
参考文献:
[1]王宏淼中国的“新重商主义”及其改进思路:对外开放模式的一个审视经济与管理研究[J] 2008(04)38-44.
[2]陈志昂,王义中基于金融脆弱性的发展中国家新重商主义-对东亚资本流动风险转换特征的解释浙江学刊[J]2005(01)181-189.
[3]胡燕喃论“新重商主义” 中国市场[J] 2008.。